2023-2024屆高考作文備考導向事不避難_第1頁
2023-2024屆高考作文備考導向事不避難_第2頁
2023-2024屆高考作文備考導向事不避難_第3頁
2023-2024屆高考作文備考導向事不避難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屆高考作文備考導向事不避難2023高考作文備考導向:事不避難

編者按

人的行為是事。事在人為,逢著那些大事或難事的時候,便可看出一個人的擔當來。是“一根筋"堅持到底不見黃河心不死,還是“審時度勢”靈活變通,每個人有不同看法有不同的選擇。曹操曾青梅煮酒評說袁紹:“見小利而忘命,臨大事而惜身"。可見只有不避艱難,才能有魄力有擔當,只有勇于擔當,才能做出一番大事業,才能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在“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

時文選粹

事不避難者進!干事創業就要“朝最厚的地方鉆孔”

(題目即是論點,旗幟鮮明。)

①經常“朝最厚的地方鉆孔”,多到吃勁的崗位上磨練,一個人終將磨礪真本領、收獲真才干,擁抱不一樣的風景。(開篇點題,闡明觀點。)

②據說,一位物理學家曾致力于研究某課題,因成績不佳便轉換了領域,結果意外獲得了許多新發現。不少同行稱贊他“審時度勢”,但有位大科學家卻并不這么認為。他表示:我尊敬這種人,但我卻不能容忍這樣的科學家,他拿出一塊木板來,尋找最薄的地方,然后在容易鉆透的地方拼命鉆許多孔。這種評價,其實強調了在困難面前再堅持一下的理念,非常值得深思。(反面論證,指出做人做事應持有的正確態度,面對困難更應堅持。反面論證,指出做人做事應持有的正確態度,面對困難更應堅持。)

③哲人有言,“與其花許多時間和精力去鑿許多淺井,不如花同樣的時間和精力去鑿一口深井。"的確,就拿字典編纂來說,陸谷孫教授為完成一部《英漢大詞典》,花費了近20年工夫,等到下卷出版時已是年過半百;世界享有盛名的《牛津英語詞典》定期更新,有編輯甚至用了一年時間來修訂“go”這一常用單詞的含義。“鉆厚板"才能取到火種,“鑿深井”方能得到甘泉,這是干事創業過程中顛撲不破的硬道理。(引證法,舉例論證,指出干事創業應勇于攻堅克難。)

④由此而言,成長無法抄近道,成功沒有短平快。不可否認,現實中總有一些人覺得自己付出太多、收獲太少,哀怨時運不濟、命運不公。其實,把付出轉化為養分需要一定的過程,恰恰需要持之以恒地“朝最厚的地方鉆孔"。只不過,有的人缺乏闖勁,拈輕怕重,喜歡簡單重復,一味“復制粘貼”;有的人缺乏韌勁,遇到難題瞻前顧后,“總是在奇跡發生前五分鐘停止努力"。倘若凡事追求眼前成績,沒有“再堅持一下”的定力,那么一個人是不可能鉆透人生的硬木板的。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墜入自怨自艾的陷阱。(反面論證,說明成功沒有捷徑,做人做事應將目光放的更長遠,不能只注目于眼前,應有鉆透人生硬木板的定力。)

⑤王安石寫道:“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最厚的地方”往往意味著困難多、風險大,卻也是離成功最近的地方。事實上,成功大多長著一副“困難外表”,披著一層“危險外衣”。砥礪攻堅克難的毅力,練就撥云見日的功力,多傾注些耐心,多下點笨功夫,勝利的曙光就不會遙遠。(引證法,成功要能下“笨"功夫。)

⑥換言之,經常“朝最厚的地方鉆孔”,多到吃勁的崗位上磨練,一個人終將磨礪真本領、收獲真才干,擁抱不一樣的風景。(照應標題,重申論點。)

⑦鉆“最厚的地方"還是“最薄的地方”,對個體來說,或許只是一道事關自我發展的選擇題,但對國家民族而言,卻是事關前途命運的必答題。譬如,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不了,就會永遠受制于人;腐敗這個“最大威脅"拔除不掉,就會失去民心;深化改革中的“攔路虎”清除不盡,就會影響前進步伐。這些,都是繞不開、躲不過的“最厚的地方"。直面考驗,迎難而上,鉆得進去,研究透徹,才有利于開創事業發展的新局面。(舉例論證,指明事不避難的精神在當前社會發展進程中對國家民族的重大意義。)

⑧解放戰爭期間,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因“沒有后方”而困難重重。鄧小平卻說,“共產黨員的特點是越困難越有勁、越團結"。今天,我們仍然需要這種在最困難的地方站住腳、生下根的那股勁。面向未來,銘記“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的道理,砥礪“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意志,我們擁有的將是無窮的力量。(引證法,提出號召。我們應堅守革命時期的奮斗精神,銘記“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

作文導寫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20年無論對于國家還是個人來說都是極不平凡的一年。

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中國卻在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的大背景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外媒稱贊“2020年對中國來說是成功之年"。

眼科醫生陶勇在年初意外受傷,經醫治后仍無法重返手術臺。在眾人對他積累的手術經驗“一夜清零”的惋惜聲中,他卻重新定位了自己的人生方向,用“可喜"一詞來總結自己的這一年。

回顧2020年,對這些“危”與“機"、“惜”與“喜”,請你給自己寫封信談談自己的體驗和思考。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示例

直面困難,危中有機

(對仗形式,直切主題。)

2021年的我:

你好!(格式符合材料的要求,簡潔得當。)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在充滿希望中2021的鐘聲已經敲響。回顧不平凡的2020,有“危"也有“機”,有“惜"也有“喜”,充滿驚險的際遇讓我更為深切地明白,沒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只有直面困難,才能有所突破。(入題,回應任務,回顧2020年。)

2020年的一場疫情讓我更加深切的意識到,一個國家只有直面困難才危中有機。(分論點一:從國家層面入手談“危"與“機”的關系。)

2020年,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讓我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然而中國不但控制了疫情,還研制出了屬于我們的疫苗,中國對世界抗疫的貢獻也贏得了世界的尊重。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中國卻在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的大背景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外媒稱贊“2020年對中國來說是成功之年"。回顧歷史,我們曾經積貧積弱,任外國列強宰割;如今,我們偉大的國家已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盡管中美貿易戰給我們帶來了諸多困難……多難興邦,只要我們直面困難,在困難,挑戰困難,就會迎來轉機。(直面現實,列舉“危”轉“機"的事例佐證觀點。)

2020年的疫情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直面困難,才會“危”中有“機”,“惜”中有“喜"。(分論點二:從個人層面著筆,談“危”與“機"的關系。)

眼科醫生陶勇因為意外受傷,無法重返手術臺,當眾人為其深感惋惜的時候,他卻用“可喜”來概括這一年。年邁的鐘南山院士面對疫情,不顧自己年邁,毅然投身于抗疫前線。樂觀和堅毅的的背后是直面人生的博大胸懷,正是博大胸懷塑造出其英雄壯舉。還有無數的醫護人員、快遞小哥、志愿者……直面困難,用他們的雙手托舉這危難中的中國,是他們給中國帶來了“危"中之“機”。(詮釋“危"轉“機”的原因,表達家國自信。)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承載著建設偉大祖國的使命,在建設現代化祖國的征途上,在新長征的路上,時時會有“危”,但只要迎難而上,用信心、決心、恒心筑起一座鋼鐵長城,終會迎來柳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