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一、選擇理(每小題1分,共計48分.選出四個備選項中的最佳答案涂在答題卡上)1.史學家呂思勉曾對中國早期政治制度作這樣的評述:“《書經·洪范》載‘測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汝則從,筮從,卿士從,庶民從,是之謂大同。……’此以(一)君主(二)卿士(三)庶人(四)龜(五)筮,各占一權,而以其多少數定吉兇。”材料反映出的主要觀點是A.中國早期政治極具神權色自B.中國早期政治充滿迷信愚昧C。中國早期政治實行等級制度D.中國早期政治帶有民主遺風2.有觀點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實質是一種比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聯盟去統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這一觀點可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擴大西周統治范圍B。推動了行政管理模式的進步C.形成了強大的家族凝聚力D.淡化了世襲血緣貴族的統治3.《中華文化史》一書寫道:“這一時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類與自然關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類社會關系(君—民)方面,強調民的作用。”這一時期A.百家爭鳴局面出現B。儒學正統地位確立C。儒家倫理得到強化 D.儒家思想趨向新啟蒙4. 春秋時期,在諸侯國爭奪王位斗爭中,像齊國小白、晉國重耳這樣的王室貴族流落他鄉的情形較為多見。這說明了A。貴族政治己經崩潰 B.宗法秩序受到沖擊C.王位世襲難以為繼D。諸侯爭霸異常激烈5。《史記·貨殖列傳》描述秦漢時期“(江南)地廣人稀,飯稻羹魚,火耕而水耨,”而到東晉南朝時己是“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這種變化與下列哪則史料相關A。“今有勁卒百萬,文武如林,鼓行而摧遺晉,若商風之隕秋籜。”B.“人佇鴻雁之歌,士蓄懷本之念,莫不各樹邦邑,思復舊井."C.“自戎狄內侮,有晉東遷,中土遺氓,播徙江外。……百郡千城,流寓比室。”D.“嗣后各省開星荒地,俱再加寬限,通計十年,方行起科”6.西漢建立前期,推行休養生息政策,輕搖薄稅,農業稅征收比例曾低至1/30,組然促成了工農業的迅速恢復和發展.但又遠遠不能滿足王朝財需要。為解決這一矛盾,此后西漢政府A.提高農業稅和商業稅比例B.大量裁減政府機構和人員C。加強了對經濟資源的壟斷D。嚴厲打擊用積居奇的商人7.北魏均田制規定奴牌授田與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至唐初,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消了對奴婢、耕牛的授田。這—變化主要反映了A.均田制度的逐漸破壞B。政府掌握的土地數量減少C.門閥氏族勢力的衰落D。部曲奴婢的社會地位下降8.有學者認為“從政治意義上去考慮問題,始皇這個稱號,對秦始皇來說,實在當之無愧,他的—切具有創始意義,他開了一個偉大的時代。”在該學者看來這個時代應該是A.國家安定,民生改善B.文化繁榮,經濟昌盛C。國家統一,中央集權D。國家強盛,疆域廣闊9。“品”是我國古代官吏的級別,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時期六部最高長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為正二品。這主要是因為明代A。中樞機構設罝調整 B。官員晉升相對容易C。科舉選拔趨向嚴格D。中央集權不斷強化10. 兩漢和魏晉時期,士子必須獲得地方官員及世族豪門的推薦,才能參加考試。而唐代規定,士子可以自帶一種叫做“牒”的身份證明即可直接報名參加考試,地方政府不能壓制。這一變化反映了唐代A.門第等級依然森嚴B.士族退出歷史舞臺C.官僚政治逐步形成D.人才選拔資格放寬11。史學家錢穆在論及唐代的科舉時說:“唐代門第勢力正盛,在那時推行考試,應考的還是有許多是門第子弟。門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許多政治掌故,—旦從政,比較有辦法。如是積漸晚唐,大門第逐漸墮落,應考的多數是寒窗苦讀的窮書生。他們除卻留心應考的科目,專心在文選詩賦,或是經籍記通外,國家并未對他們有所謂教育。門第教訓也沒有了,政治傳統更是茫然無知。”錢穆認為唐代的科舉制A。摧毀了門閥政治B.擴大了政權基礎C.促進了社會公平D.與人才培養脫節12. “唐制,任免唐吏,須經吏部;出納帝命,則為門下省之職。皇帝俗用何人,須照此程序辦事。中宗時,權寵用事,常用皇帝直接頒下敕書,斜封付中書,任命官吏。時人稱所授之官為斜封官。”這表明A。君主權力被削弱B。用人機制較完善C。宦官專權己出現D。行政規則受干擾13.元大德九年,中書省下達公文,譴責各行省應決不決,“泛濫咨稟"的做法。然而,對“重事并創支錢糧",仍重申“必合咨稟”的舊制。中書省此舉的真實意圖是A.增強行省政務稟報的意識B。擺脫地方繁重政務的干擾C.中央集權與高效行政兼顧 D。創造條件擴大地方自主14。下列各項為古代中國“學在官府”現象的演變,次序正確的是A。 B。C.D。15.東漢,有察舉征辟權的官員多舉“年少能報恩者”,時代公卿地方家族“門生故吏遍天下”.其直接后果是A.宗族的倫理秩序強化 B.貴族政治逐漸形成C.官僚集團易形成派系 D。新的選官制度確立16。 17世紀,中國人己普遍穿著棉布冬裝,而不再穿著宋代時流行的麻布或亞麻布服裝。與前文所述現象出現無關的是A.中國棉紡織技術的進步 B。資本主義萌芽迅速發展C。新的經濟作物品種的種植 D.社會經濟生產的專業化17.陸九淵說:“學茍知本,六經皆我注腳.”他認為做學問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對古代經書的追根究底.這說明陸九淵A。強調自身的修習與領悟 B.反對儒家思想對人的束縛C.主張自由闡釋儒家經典D。否定“六經”的權威地位18. 請朝在新疆實行軍、民分治,伊犁將軍政和邊防,民政根據維吾爾各族原有社會組織推行伯克制。而淸朝在西藏卻實行政教合一,駐藏大臣管僧俗高級官員任免,稽査財政收支、軍隊調防、邊境防務.材料體現了A.因地制宜的管理B。中央集權的加強 C。專制主義的削弱 D。地緣政治的特點19。乾隆時規定:到退休年齡,主動申請退休,獲準退休后級別不變的官員,可以“食全俸";沒有到退休年齡,但在考核中發現年老有病,朝廷可以特批退休,但即便獲準級別不變,也只能“食半俸”;被朝廷勒令退休的官員,就不能享受任何食俸了。此規定A.利于增強政府機構的活力B。保證了政府決策的科學性C。對官吏體制作出法律規范 D.強化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20.明朝時期,很多地區的宗族組織以祠堂為主要場所,合族祭祖、催收賦稅、賑濟救助、褒善罰惡.這一現象有助于A。制約地方政府權力的膨脹 B.彌補國家行政力的不足C.宗族之間矛盾的妥善處理D.完善國家基層行政機構21.朱熹指出:“小道不是異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如農囿、醫卜、百工之類,卻有道理在."朱熹在此°A.號召重視科學理理論探究 B.主張格物以明其中之理C.倡導科學實驗探索真理D.重視傳統經驗總結積累22.王夫之曰:“村野愚懦之民以有田為禍,以得有強親兼并者為茍免逃亡、起死回生之計……田不盡歸之強豪不止,而天下之亂且不知所極矣!”材料反映了A.商品經濟發展加快土地兼并B。農民負擔沉重尋求庇護C。當時租佃關系開始興起 D。強豪對農民人身控制松弛23.鴉片戰爭后,兩江總督耆英說,“良民與莠民成水火……民己焦頭爛額,官猶詡詡自得,揚言……民情柔懦,安得鬧事”,更。‘欺壓良善,自命為能員",“此實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認為鴉片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是A。貧富不均B。莠民作亂C。民性懦弱D.吏治敗壞24.近代一有識之士曾說:“―國所得,諸國安然而享之;一國所求,諸國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驅西洋諸國使之協以謀我。”上述言論針對的是A.領亊裁判權 B.居住及租地權C。片面最惠國待遇 D。“門戶開放"政策25.一位歷史學家在總結太平天國運動時說:“19世紀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太平天國運動,沒有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社會階層的支援,這不在于天國政權的封閉性,而是中國社會尚未形成聲援的力量”.這說明A。中國社會小農意識根深蒂固B.中國革命缺乏先進的理論和科學的綱領C.沒有建立鞏固的工農聯盟 D.中國需要發展先進的社會生產力26. 有學者認為,“鴉片戰爭之后,現代國際體系塑造出,‘中國’這一現代概念,她需要一國的身份參與世界各國事務,而不再是以天下共主的身份領導無邊無際的‘天下’,由此,中國在外來軍事挑戰下,開始向近現代社會艱難轉型.”下列能夠體現晚淸逐漸融入近現代國際體系的是A.承認租界管理本國僑民 B.允許西方來華傳教游歷C。互派公使艦對方國都 D.甲午戰后放棄宗藩朝鮮27. 以下是某西方國家特使致本國外交大臣密函:“額爾金勛爵把事情搞得太過火了,甚至想消滅現今統治的皇朝,可能還要去援助南京叛亂份子,我不寓愿意、也不能夠走到這樣的地步,與其為了滿足一種復仇的需要而去損害我們在這一國家的利益,那我就寧愿和他分手……"密函可能寫于哪一時期A。第一次鴉片戰爭期B.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 D。辛亥革命期間28。和約批準后,清光緒帝下罪己詔曰:“去歲倉促開畔,征兵調餉,不遺余力。而將非宿選,兵非素練,紛紛召集,不殊烏合。以致水陸交綏,戰無—勝”,“其萬分為難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詳,而天下臣民皆當體諒也”.戰后簽訂的這一和約A.最早規定了外國軍艦可以到長江□岸航行B。首開了列強在華設廠“合法化”的惡例C。使中國獨立自主的地位開始遭到破壞D.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社會秩序的完全形成29.1895年4月8日,《泰明士報》說:遼東半島的割讓沒有損害到英國的利益,“而按照協議的其他部分,英國的利益可能有所增加”。該報做出上述判斷的主要依據應是英國A。在華享有某些特殊的權自B。勢力范圍主要在長江流域C。在華利益得到了條約保證D.干涉還得到清廷的回報30.胡蘭成在《山河歲月》中評述:“五四時代是個分水嶺,從此軍閥要過時,國會的花要謝,從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幕府以來的士,從袁世凱訓練下來的新兵,都要讓給新的知識分子與北閥革命軍了.”這表明五四運動A.改變了國家政權的性質B.促使社會主導力量發生了變化C.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D。沖擊辛亥革命以來的民主秩序31. 國民黨編寫的戰史對于某階段戰略失誤做出如下檢討:當時的戰略觀念“系以擴大占領地域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時向多方面發展……此為戰略構想上的最大之失誤”。這次“戰略失誤”后,國民黨A。組織了正面戰場四次會戰B。撕毀重慶政協會議協議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挑起內戰C.重點進攻山東和陜北解放區D.與共產黨進行了遼沈、淮海、平津三次戰略決戰32. 如果要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革命傳統教育,你可以選擇的實地考察路線是A.虎門銷煙遺跡——天津義和團遺址-—北京故宮B。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遵義會議遺址—-革命圣地延安C.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武昌起義紀念館——圓明園遺址D.中共“一大”會址——淮海戰役紀念館——威海甲午海戰紀念館33。“一時間,從通都大邑到窮鄉僻壤,從垂暮老人到黃髫稚子,無不喊出‘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廢除不平等條約'‘工農兵聯合起來’的口號。"根據上述表述可以推斷,該時期指的是A。新文化運動時期B.五四運動時期C。國民大革命時期D。土地革命時期34。 1935年3月羅斯福親信卡爾遜在《關于中國西北部軍事活動的推告》中說:中國廣大民眾只有一種嶄新而且不尋常的民族主義精神;日本步兵在應對傳統軍事戰役時效率較高,但面對沒有固定成法可循的戰術時卻無所適從.這一報告A.高度評價了國民政府進入相持階段后的積極防御作戰B。認為抗日戰爭后中國近代民族上義意識方才真正覺醒C。 充分認可共產黨發動人民群眾堅持游擊戰的正確戰略D。 支持國民政府調整片面抗戰路線和單純正面會戰戰略35. 毛澤東曾說:“本人信仰共產主義,主張無產階級的社會革命。惟目前的內外壓迫,非一階級之力所能推翻,主張用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及中產階級左翼合作的國民革命,實行中國國民黨之三民主義.”這一論述A。闡明了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理論B.說明了建立革命統—戰線的理由C。指明了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道路D。提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綱領36。漫畫多用夸張、比喻、象征等方式來評說世事,對下面漫畫理解正確的是A。“和平方案”是指三大戰役后的《國內和平協定》B.圖中人有反內戰、和平建國的愿望C。表達作者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失望D。表明作者對政治局勢缺乏正確判斷37. 美國伊里諾大學校長詹姆士在1906年給羅斯福的-份備忘錄中聲稱:“哪一個國家能做到教育這一代中國青年人,哪一個國家就能由于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業上的影響取回最大的收獲。”從1909年起,美國將庚子賠款的“退款”用于辦學。可見美國資助中國留美學生的目的是A.推動中國教育發展B。樹立其主持正義的國家形象C。建立中美友好關系 D。培養中國精英控制中國發展38. 1912年頒發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憲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卻為后人垢病。“因人設法”的做法根本上違背了憲政本意,對此后北洋軍閥視憲法為兒戲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這種評價主要基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A。強烈的排滿色彩 B。缺乏明確反帝要求C。明顯的限袁傾向D.最終成為一紙空文39。1935年,中國共產黨人認為必須“使我們的政策,具有明確的人民性質和深刻的民族性質”,必須使蘇維埃本身適應目前策略變動的各種需要.中國共產黨人這一認識A.強調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B.指引紅軍戰略轉移的勝利C.為國共雙方和解創造條件D.為持久抗戰奠定思想基礎40。有同學以14年抗戰為題材,制作了“抗戰史亊示意圖”(右圖),其中五個序號代表五個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寶島回歸”②“家園淪陷”③“血戰臺兒莊"④“全民族抵抗的槍聲”⑤“中共七大召開"A。①②③④⑤B.④③⑤①②C.②③④⑤①D。②④③⑤①41。1902年,《欽定學堂章程》規定:大學學堂預備、速成兩科學生畢業后,分別賞給舉人、進士。這表明A.學堂管理以傳統體制為主B.學生以求取功名為目的C。近代教育正處于轉型時期D。新式學堂教育得到普及42. 1915年,曾做過袁世凱總統府顧問的美國人古徳諾,說中國是“民智低下之國”“率行共和斷無善果"“如用君主制,較共和制為宜”。據此可知A.君主立憲制符合中國國情B。政府為君主制制造與論C.君主制有廣泛的民意基礎 D。共和制不適應于中國43。 1941年,毛澤東重申:“在土地關系上,我們一方面實行減租減息使農民有飯吃;另一方面又實行部分的交租交息,使地主也能過活”。這一規定旨在A.繼續推行土地革命政策 B。聯合不同階層抗日C.兼顧農民和地主的利益 D。減輕農民賦稅負擔44。1919年前后,北京學生社團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其中著名的有潮社、國民社、少年中國學會等;在《新青年》的影響下,新式刊物如《新潮》《國民》等也紛紛發行。上述現象反映出A.五四運動喚起國人對政治的關心B.馬克思主義改變中國革命路徑C.思想的解放推動了新思潮的涌動D。新文化運動促進了民眾的覺醒45.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將歸綏(歸順、平定之意)改為呼和浩特(意為靑色的城)、迪化(開導、教化之意)改為烏魯木齊(意為優美牧場).這說明新中國A。貫徹各民族平等的原則B。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C。尊重民族風俗習慣D.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46。下表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人民民主政治形式的不懈探索.對此說法正確的是時期制度名稱國民革命時期農民協會和罷工工人代表大會制度土地革命時期蘇維埃代表會議制度抗日戰爭時期參議會制度和三三制解放戰爭時期世界(各級)人民代表會議新中國成立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A。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制度缺乏廣泛代表性B。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制度探索具有獨創性C.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建國以前就己經開始萌芽D。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性質47.依法治國的關鍵是依憲治國,新中國歷史上三大憲法或憲法性文件有巨大差異.下列選項中,對應正確的是A.①三大改造完成②確立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為最高權力機關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B.①向社會主義過渡全面展開②確立我國為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性質③中團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C。①向社會主義過渡全面展開②確立我國為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性質③新時期治國安邦的總章程D.①三大改造完成②確立我國為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性質③新時期治國安邦的總章程48.新中國成立以后,政府非常重視民主法制建設,民主法制進程非常迅速.以下民主法制的內容按照所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宣告了新中國人民民主政權的合法性②人民代表大會和其他國家機關,一律實行民主集中制③提出依法治國、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任務④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II卷(52分)二.非選擇題4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唐代的丞相不是只有一個人,相權可謂由集體領導,至少有代表皇帝的中書省、代表中央政府最高權力之一的尚書省和監督朝廷的門下省三省首長共同辦事,從而構成了一個集體權力結構……這一集體領導體制自此在中國歷朝延續,直至清代.—-許倬云《中西文明的對照》材料二或謂后之入閣辦事,無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實也,曰:不然。入閣辦事者,職在批答,猶開府之書記也……吾以謂有宰相之實(者>,今之宮奴也。—-黃宗羲《明夷待訪錄》(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唐代“集體權力結構"的運行機制,并結合史實說明這—機制在宋代是如何“延續"的.(7分)(2)概括材料二中黃宗羲的主要論點,并結合明代的史實加以分析說明。(9分)5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至遲自西周開始,已經就醫藥事物而設官立制.后來,伴隨著政治和秩序對于關照民生的需求,醫療制度形成不能夠日益發展。漢代出現太常太醫令和少府太醫令兩種職能上有所區分的官職;北齊發展為太常寺太醫署和門下省尚藥局兩種機構,并初置為太子服務的門下坊藥藏局。隋煬帝時將藥藏局歸殿內省。實現了藥藏局職能與隸屬關系的統一.唐朝建設醫療制度,因革漢、北齊、隋之制而損益之。……唐代在中央設立了各級醫療機構;在地方也設立了一定數額的醫學人員,包括醫博士、助教以及醫學生等.配合這些機構及相關人員的設置,唐代還針對醫療事物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性規定,最集中的體現是唐令中有專門的(醫疾令)。此外,根據各個時期需要,唐代的皇帝還曾針對醫療問題發布過一些敕文,如玄宗時期的《考試博學多才道術醫藥舉人詔》等。
——摘編自程錦《唐代醫療制度研究》等材料二廣州是近代中國最早與西方世界接觸的前沿,也是西方醫學最早輸入和最先繁榮的城市.早在1835年廣州就有了傳教士建立的第一所眼科醫院,1838年“中國醫學傳授學會”在廣州組成。……1846年美國醫生伯駕引入了乙酰麻醉法在教會醫院第一次試用,使醫院在實施外科手術上有重大進步并保持技術優勢。1920年以后,廣州的公共衛生和預防疾病運動全面發展.—-摘編自《中國醫學通史》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醫療制度的特點及促進唐代醫療制度完備的因素。(14分)(2)依據材料二,指出廣州近代醫療事業的新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其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10分)5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有學者在研究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歷程及作用時,設計了如下示意圖。根據材料,從圖①、②中任選一個歷史時期,運用相關史實對圖中所示關系進行探討。
1-10:DAABCCCCAD11-20:DDCBCBAAAB21-30:BBDCDCBBAB31—40:CBCCBCDCCD41—48:CBBDACCD49.(1) 唐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