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影視鑒賞
第一章
影視鑒賞基礎導論:認識電影與電視電影藝術01一、電影藝術概述電影藝術界定:電影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以蒙太奇為主要表現手法,在銀幕時空中塑造運動的視覺形象,以表現生活、傳達思想情感。在人類的文明史上,電影藝術是繼文學、戲劇、繪畫、音樂、舞蹈、雕塑之后產生的藝術,被稱作“第七藝術”。二、電影藝術發展歷程(1)外國電影藝術發展歷程
1895年12月28日,路易·盧米埃爾和奧古斯特·盧米埃爾兄弟二人在法國巴黎卡普辛路十四號大咖啡館的地下咖啡廳里放映他們攝制的短片,標志著舉世聞名的視聽藝術——電影藝術誕生了。
法國電影大師喬治·梅里愛被譽為“現代電影之父”,梅里愛在《貴婦人的失蹤》中使用了停機再拍的方法。二、電影藝術發展歷程(1)外國電影藝術發展歷程
蒙太奇作為電影藝術的獨特語言,在1908年以前英國詹姆斯·威廉遜等人拍攝的短片中就已存在。但真正把蒙太奇作為藝術手法加以運用的是美國電影大師大衛·格里菲斯,他吸取梅里愛的特技技巧和英國電影經驗,創造了平行蒙太奇和交替蒙太奇。二、電影藝術發展歷程(1)外國電影藝術發展歷程
人類最早的電影為無聲電影,伴隨著電話技術的發明,1926年,美國華納兄弟公司制作《爵士歌王》獲得巨額收入。
20世紀30至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影片,大部分圍繞戲劇沖突展開,有序幕、糾葛、突變、高潮、結局等戲劇結構。二、電影藝術發展歷程(1)外國電影藝術發展歷程
20世紀50年代是電影藝術革新的年代。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和法國“新浪潮”電影在這一時期相繼產生。
二、電影藝術發展歷程(2)中國電影藝術發展歷程
1905年的秋天,北京豐泰照相館(即今南新華街小學原址)里放映一部約半個小時的短片《定軍山》,標志著中國電影藝術正式誕生。
二、電影藝術發展歷程(2)中國電影藝術發展歷程
1913年,偉大的電影先驅者、戲劇評論家出身的鄭正秋與經營廣告業務的張石川聯合執導的電影《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夜》)上映,雖然是由美國人經營的中國第一家電影公司亞細亞影視公司所出品,但是標志著第一部中國人自己創作的故事片的誕生。
二、電影藝術發展歷程(2)中國電影藝術發展歷程
1930年,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在上海正式成立,對于電影的發展影響深遠。
這一時期的電影直接反映尖銳的社會矛盾,表現出現實主義特征,出現了大量電影精品,有鄭正秋編導的《姊妹花》,蔡楚生編導的《漁光曲》《新女性》,孫瑜執導的《大路》,吳永剛執導的《神女》,袁牧之與應云衛聯合執導的《桃李劫》。
二、電影藝術發展歷程(2)中國電影藝術發展歷程
從抗日戰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電影艱難曲折地發展著,出現了一大批優秀影片,如《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小城之春》《祥林嫂》《假鳳虛凰》《生死恨》《神女》《松花江上》《小城之春》等,飽含民族電影在沉重時代中的悲壯情懷,電影的悲劇美學品格開始形成。
二、電影藝術發展歷程(2)中國電影藝術發展歷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社會主義事業百廢待興,電影結束了悲劇時代,直至1966年之前被稱為“十七年電影”,電影人以真誠的態度、真摯的情感拍攝出了大批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主題大多為對舊時代、舊社會的徹底批判,對新時代、新政權的熱情謳歌。
二、電影藝術發展歷程(2)中國電影藝術發展歷程
改革開放的到來,使得蟄伏了十年的電影整裝待發,在理想的催發下,以突飛猛進的態勢發展著,以入世的責任、救世的情懷真實地表現生活,展示著人生百態。代表作品有大家耳熟能詳的《苦惱人的笑》《小花》《人到中年》《巴山夜雨》等。
二、電影藝術發展歷程(2)中國電影藝術發展歷程
20世紀80年代,不僅活躍著謝晉、凌子風等老一代電影導演,還有吳天明、黃蜀芹等中年一代導演,更有一批被稱為中國“第五代電影導演”的青年導演。這些青年導演大多畢業于電影學院,以其電影展現的強烈反叛意識、憂患意識以及夸張的視聽語言,登上了新時期電影的舞臺。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有張軍釗導演拍攝的《一個和八個》,陳凱歌拍攝的《黃土地》,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等。二、電影藝術發展歷程(2)中國電影藝術發展歷程
進入21世紀后,隨著電影產業調整與高科技電影技術的發展,中國電影的市場化發展逐步走向成熟,中國電影藝術邁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2002年末,張藝謀導演的《英雄》上映后,拉開了國產影片商業化的序幕。三、電影藝術的審美特征(1)時空表現的無限性
電影是時空的藝術,時空是電影主要的表現手段與審美特性之一,電影的時空表現可以實現無限的可能性。
例如,電影《李小龍傳奇》也是憑借一個多小時的電影時長展現了功夫巨星李小龍豐富多彩的一生。三、電影藝術的審美特征(2)內容的逼真性與形象的假定性
電影藝術的逼真性雖然是真實再現自然和現實生活,但也不排斥藝術上的虛構和想象。因此,雖然有些電影中的人物、場景和故事是虛構的,但仍通過電影技術的真實再現給人以逼真感。三、電影藝術的審美特征(2)內容的逼真性與形象的假定性
電影藝術的假定性表現在很多方面。首先是人物形象的假定,其次是場景的假定,最后是情節的假定。人物、場景、情節等這些假定性,使得電影對觀眾造成的視覺感染力和沖擊力更強。
三、電影藝術的審美特征(3)形象的造型性與運動的節奏性
視覺形象的造型性是影視藝術中最主要的審美特性。無論電影綜合了文學、繪畫、建筑、戲劇等哪類藝術形式元素,還是電影獨特的蒙太奇手法,都是通過科技手段在屏幕上創造二維平面或者三維立體的視覺符號,是對現實空間或想象空間在屏幕上的一種鏡像映射,而這種鏡像映射則是以視覺形象為主。
從電影的運動屬性來看,電影視覺運動的節奏性主要體現在拍攝對象運動、攝影機運動和電影后期剪輯中,導演對影片的把握則對電影的節奏性起到關鍵作用。
四、電影藝術的鑒賞常識(1)電影流派
·表現主義表現主義電影發源于1920年的德國,此類電影中的演員、物體與布景設計都用來傳達
情緒與心理狀態,不重視原來的物象意義?!犊ɡ锛永┦康男∥荨芳匆赃\用這種手法而聞
名。之后德國表現主義的風格影響到默片時代的一些好萊塢電影與20世紀40年代的黑色電影。四、電影藝術的鑒賞常識(1)電影流派
·形式主義
形式主義電影起源于1915年的俄國,指強調形式與技巧而不強調題材的表現手法。形式主義強調不同形式的運用可以改變材料的內涵,剪接、繪畫性構圖與聲畫元素的安排都是形
式主義電影工作者的興趣所在,如20世紀20年代的普多夫金、愛森斯坦等均是此種主義的支持者。形式主義對后來的結構主義與符號學有很大影響。
四、電影藝術的鑒賞常識(1)電影流派
·超現實主義
超現實主義電影的興起旨在反抗寫實主義與傳統藝術。超現實主義起源于1920年的法
國,主要是將意象做特異的、不合邏輯的安排,以表現人類潛意識的種種狀態。路易斯·布努埃爾的《安達魯之犬》可以算是早期超現實主義電影的經典作品。后來,超現實主義成為
實驗電影與地下電影的重要源頭。
四、電影藝術的鑒賞常識(1)電影流派
·新現實主義
新現實主義主張以冷靜的寫實手法呈現中下階層的生活。維托里奧·德西卡的電影《偷自行車的人》是典型的新現實主義電影。新現實主義電影類似于紀錄片,帶有
不加粉飾的真實感。在形式上,大部分新現實主義電影大量采用實景拍攝與自然光,運用非職業演員表演,講究自然的生活細節描寫。四、電影藝術的鑒賞常識(1)電影流派
·真實電影
真實電影是20世紀50年代末興起的一種以直接記錄手法為特征的電影創作潮流。在制作方式上,此類電影直接拍攝真實生活,不事先寫劇本,用非職業演員,影片由固定的導演、攝影師與錄音師三人共同完成。真實電影的最大意義在于它為一般劇情片的創作提供了一個保證最大限度寫實性的方法。四、電影藝術的鑒賞常識(1)電影流派
·第三電影
第三電影泛指第三世界電影工作者所制作的反帝、反殖民、反種族歧視、反剝削壓迫
等主題的電影。資本主義社會中基于封閉與被動的藝術觀所拍攝的電影作品被稱為“第一電影”,作者電影、巴西新電影、表現主義電影等強調個人經驗的作品為“第二電影”,與體
制對抗的電影則是“第三電影”。四、電影藝術的鑒賞常識(1)電影流派
·巴西新電影
巴西新電影是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新電影運動,特色是以低成本的方式,創造有地方色彩的電影文化,以掙脫外來(尤其是北美)電影文化的主導形式。此類電影對于國家和社會現實的觀點較為犀利,美學原創力也非常強。此類電影既反映了社會現實,也極力尋求大膽甚
至古怪的美學風格。四、電影藝術的鑒賞常識(1)電影流派
·直接電影
直接電影指以寫實主義電影風格拍成的紀錄片。此類電影與真實電影的攝制有許多共同之處,如以真實人物及事件為素材、運用客觀紀實的技巧、避免使用旁白敘述等。直接電影和真實電影的主要差別在于,直接電影視攝影機為安靜的現實記錄者,以不干擾、不刺激被攝體
為原則;真實電影則使攝影機主動介入被攝環境,時而鼓勵并觸發被攝者暴露他們的想法。四、電影藝術的鑒賞常識(2)中國導演代際劃分
·第一代導演是中國電影無聲期間的代表。主要活動時間在20世紀初到20年代末,以張石川、鄭正秋、楊小仲、邵醉翁等為代表的一批導演,堪稱中國電影的先驅。第一代導演拍攝條件簡陋艱苦,創作理念受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創作出中國第一批故事片,影片故事性強,結構嚴謹,戲劇沖突較強,雅俗共賞,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藝術手段上,中國戲曲色彩濃重,多使用傳統的戲劇觀念處理電影,采用定點拍攝方法,攝影機基本固定。四、電影藝術的鑒賞常識(2)中國導演代際劃分
·第二代導演是有聲電影開始到新中國成立期間的代表。主要活動時間在20世紀30年代至20世紀40年代,以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東山、費穆、孫瑜、袁牧之、應云衛、陳鯉庭、鄭君里、吳永剛、沈浮、湯曉丹、張駿祥、?;〉葹榇淼囊慌鷮а荨5诙鷮а莸呢暙I是使中國電影的思想內容從單純娛樂走向較深入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并發揮社會功能。四、電影藝術的鑒賞常識(2)中國導演代際劃分
·第三代導演主要活動時間在20世紀50至20世紀60年代,以成蔭、謝鐵驪、水華、崔嵬、凌子風、謝晉、王炎、郭維、李俊、于彥夫、魯韌、王蘋、林農等為代表。第三代導演的貢獻是以遵循現實主義原則表現生活本質為創作理念,努力反映時代精神,深入地展現矛盾沖突,注重民族風格、地方特色、藝術意蘊等方面。四、電影藝術的鑒賞常識(2)中國導演代際劃分
·第四代導演是中國自己培養、主要創作期間在改革開放初期的代表。主要活動時間在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第四代導演是改革開放初期獲得重大成就的一支導演力量,為中國電影奠定了厚實的基礎。第四代導演中成就最大的有吳貽弓、吳天明、黃健中、滕文驥、鄭洞天、謝飛、胡柄榴、丁蔭楠、陸小雅、郭寶昌、黃蜀芹等,代表作品有:《小花》《苦惱人的笑》《生活的顫音》《巴山夜雨》《城南舊事》《神女峰的迷霧》《鄰居》《我們的田野》《如意》《鄉情》《人生》《人·鬼·情》。四、電影藝術的鑒賞常識(2)中國導演代際劃分
·第五代導演指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的一批年輕導演。他們在20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90年代的電影創作,以狂飆突進的態勢影響了中國電影的發展,提升了中國電影的國際影響力。第五代導演深度挖掘中國的民族文化、歷史與民族心理結構,其作品以強烈的現實本色與文化寓言傾向震撼著中國影壇。在新世紀的中國電影舞臺上,伴隨著市場化的進程,正成為一種中堅力量。第五代導演中成就最大的有陳凱歌、張藝謀、田壯壯、黃建新、李少紅、周曉文、張軍釗等。四、電影藝術的鑒賞常識(2)中國導演代際劃分
·第六代導演又稱“新生代導演”,在20世紀90年代步入中國影壇,是具有先鋒性、前衛性、青春性特質的創作群體。以路學長、賈樟柯、王小帥等為代表,第六代導演的電影總體呈現著一種朦朧情調,他們的藝術視野與以往導演的迥然不同,城市邊緣人混亂的情感糾葛、迷茫的追求、瑣碎的細節描寫和俚語式的臺詞構成了獨特的第六代導演電影語言體系。四、電影藝術的鑒賞常識(3)重要中國電影獎項
·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電影華表獎·香港電影金像獎·大眾電影百花獎
·中國電影童牛獎·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導論:認識電影與電視電視藝術02一、電視藝術概述電視藝術界定:
人們所說的電視藝術通常專指電視劇藝術。
電視劇是電子技術高度發展時代的特殊劇種,融合了電視技術聲、光、影、色等一切元素與其他姊妹藝術營養與精華,運用電子傳播技術手段和電視藝術規律,以家庭傳播方式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綜合藝術樣式。
電視劇藝術已成為中國觀眾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藝術欣賞類型,正處于發展階段,其可塑性很強,日新月異地變化著,令人心馳神往。二、電視藝術的審美特征(1)表現手段的生活平易性
電視藝術作為一種大眾通俗藝術,體現了對現實的映射性,是現實世界的映射。電視藝術作為一種視覺藝術是大眾化的藝術傳播媒介,有著豐富的表現手段,綜合了傳統表達技巧和現代表達技巧,具有極大的表現力。電視藝術綜合了現代科學技術手段與各門學科的最新成果,把聲學、光學、電子學、物理學等自然科學和應用科學的成果囊括在內,融合為自己的表現手段,不但體現了科學及電視技術的進步,更代表了最先進的大眾文化樣式,追求一種平實的華美,并給予電視受眾單向信息的審美影響。二、電視藝術的審美特征(2)思想內容的直觀表現性
電視藝術以豐富的表現手段創造視覺美,并借助視覺直覺把要表達的形象直觀呈現在欣賞主體面前,使欣賞者通過畫面這一基本構成單位理解影視的內在思想。對現實生活的逼真再現使觀眾仿佛身臨其境于生活之中,設身處地從電視藝術所傳達的主題出發,為電視藝術表現的對象所誘導和觸動,進而產生情感認同或平衡、期待等心理反應,并隨著電視情節的發展而產生心理的波動,在這個過程中達到一種暫時的忘我境界、一種全身心的融入,并在符合道德和審美的圓滿敘事中得到價值的認同、情感的宣泄、身心的調節和平衡。二、電視藝術的審美特征(3)審美形式的可參與性
任何形式的美都包含一定的時代信息,成為大眾文化主流樣式的電視藝術更是反映了特定時期社會形態的社會制度、科技水平、時代風尚,并將現實進行合理的創造與想象,從而超越生活,傳達電視藝術創作主體不同的審美理想和藝術感受,引導電視公眾對電視審美價值的認同,進而紛紛效法、評說,積極參與。電視藝術使用這種審美表現方式引領時尚,豐富多彩的電視藝術作品吸引著日常生活中的更多受眾參與其中。二、電視藝術的審美特征(4)節目安排的順時交叉性
電視藝術通常采用一條線索串聯起每一集,以一種既相互獨立又整體統一的分集方式貫穿電視節目首尾,將聲像藝術中暗含的美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形成一個奇特曼妙的結構,產生出人意料的審美效果。此外,電視是一種擁有最新傳播技術的大眾傳播媒介,數碼電視的普及使家庭電視頻道更多,囊括大千世界,包羅萬象。電視觀眾在觀賞電視節目時,根據自己的收視習慣與欣賞興趣可以自由轉換頻道,自由選擇觀賞內容,這是任何藝術都無法做到的。三、電視藝術的鑒賞常識(1)中國電視劇重要獎項
·金鷹獎·“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
三、電視藝術的鑒賞常識(2)國際電視劇重要獎項
·艾美獎·金球獎
三、電視藝術的鑒賞常識(3)中外電視劇類別
·以播出時間和篇幅的長短為依據分類①電視單本劇②電視連續劇③電視系列劇
三、電視藝術的鑒賞常識(3)中外電視劇類別·以時間、題材劃分為依據分類
①當代題材②現代題材③近代題材④古代題材⑤重大題材三、電視藝術的鑒賞常識(3)中外電視劇類別·以體裁劃分為依據分類
①電視電影②電視小說③電視散文④電視詩歌⑤電視小品⑥肥皂劇三、電視藝術的鑒賞常識(4)中國電視“六個第一”·第一家電視臺
1958年5月1日,新中國第一家電視臺——北京電視臺試播。1958年9月2日,電視臺開始正式播出節目。1978年5月1日,北京電視臺改稱中央電視臺,覆蓋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第一部電視劇
1958年,北京電視臺為配合當時進行的階級教育而推出的20分鐘直播電視小戲《一口菜餅子》是新中國第一部電視劇。三、電視藝術的鑒賞常識(4)中國電視“六個第一”·第一部電視連續劇
1981年,中央電視臺制作的9集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是新中國第一部電視連續劇?!さ谝徊看笮褪覂入娨曔B續劇
1990年北京電視臺、北京電視藝術中心聯合錄制了50集電視連續劇《渴望》被稱為第一部大型室內電視連續劇。該劇由李曉明編劇,王石等改編,魯曉威導演,張凱麗、李雪健等主演。三、電視藝術的鑒賞常識(4)中國電視“六個第一”·第一部電視系列喜劇
《編輯部的故事》是北京電視藝術中心1991年拍攝的25集電視系列劇,王朔、馮曉剛、金炎導演,葛優、呂麗萍等主演。其獨特的幽默喜劇風格填補了新中國長篇電視系列劇品種的空白?!さ谝徊看笮褪覂燃彝惱砬榫跋矂 段覑畚壹摇酚捎⑦_導演,宋丹丹、文興宇、楊立新、梁天、關凌等眾多演員擔任主演,是中國大陸第一部情景喜劇,也是當代中國情景喜劇迄今為止的一部經典之作。
影視鑒賞第二章
影視作品的鑒賞要素導論:認識電影與電視
影視敘事與主題表述01一、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建構規律
形象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動的具體形態或姿態。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需要通過演員的表演,將劇作家用語言文字描繪而成的藝術形象具象化。通過演員賦予人物血肉,使其鮮活地呈現在銀幕上,而對人物形象的呈現往往需要演員與創作團隊合力將人物的容貌、身體形態、服飾造型和氣質風格等方面進行細致全面地刻畫。一、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建構規律通常提到影視作品中塑造的人物,不僅僅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動物或植物。一般來說對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三個類型:第一,具有現實意義的普通小人物。
第二,正面的英雄形象或具備英雄品質的人物。
第三,離經叛道之人或風格化的人物。電視劇《繁花》中的人物
范總一、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建構規律
電影和電視劇在塑造人物形象時,通常會建構具有典型特征的典型人物,典型人物往往需要從內化的人物身份與外化的人物造型兩個角度進行結構。人物的身份是外化人物造型的基礎,外化的人物造型又包括了人物的語言特征、服飾特征和行為特征等。二、作品中空間場景的形態類別
電影空間實際上包括了兩層含義,第一是銀幕空間,即觀眾進入電影院后看到的銀幕所占的空間,如果沒有放映機播放電影,它只是一塊二維的長方形幕布。電影空間的第二層含義是銀幕內空間,即放映機播放出的電影內容投射到銀幕上,觀眾能看到的具有深度感的電影作品中表現的空間。同樣,電視劇空間的呈現也是如此。
影視作品中呈現的空間場景可以分為真實的物理空間與虛擬的想象空間。二、作品中空間場景的形態類別(1)物理空間
影視作品中往往通過真實可感的物理空間,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作品中物理空間的場景搭建要契合故事情節的發展,甚至要起到推動敘事和塑造人物的重要作用。其中真實的物理空間可以包括自然空間場景與社會空間場景兩大類別。二、作品中空間場景的形態類別(2)精神空間
相較于物理空間來看,精神空間存在于人的思維意識當中,同時精神空間與物質空間具有邏輯上的關聯,精神空間是現實空間的反映。電影與電視劇當中呈現的部分空間屬于精神空間,例如電影和電視劇中展現人的回憶、人的精神世界等等。精神空間的建構往往有兩個形式,一是以真實可見的影像進行直接呈現,二是以聲音元素構建虛擬空間場景,讓觀眾通過已有的認知基礎想象沒有在電影中展現的空間場景。三、作品的價值生成與美感傳達
影視作品的價值生成包括了兩個方面,即通過影視文化和觀眾內心的雙重價值構建完成價值生成與美感的傳達。
(1)影視作品通過故事情節、人物塑造表達主題,通過聲音元素與視覺元素將思想價值表現給觀眾,將藝術意蘊進行傳達,讓觀眾獲得審美體驗的同時又能獲得深層次的審美升華。
(2)作品的文化價值生成以后,在媒介傳播的過程中,作品也對外部社會產生著重要的影響,特別是觀眾會結合個人的審美經驗和人生經歷綜合分析作品,體味作品的內涵和意蘊。四、作品的社會語境與文化傳承
特定時代的影視作品會反映特定時代條件下人們的文化喜好、社會風習和社會現實情況,電影與電視劇作為受眾最多的文化藝術表現形式,它們最直接地體現著社會文化語境的變化,反映時代風貌。
不同歷史階段人們關注的社會焦點問題會發生變化,而影視作品的創作通常會把握時代脈搏,觀眾也會更關心與關注呈現社會焦點問題的作品,這類作品也容易引發觀眾的共鳴。
四、作品的社會語境與文化傳承
影視作品在創作上反映社會現實以外,還能夠通過視覺與聽覺元素的綜合運用,將抽象化的文化與歷史以具象化的表意符號進行傳達。影視藝術作品能夠較為直接地展現民族文化,向世界傳播和介紹民族文化。不同國家創作的影視作品往往會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無論是風土人情、地域特征的展現,還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傳達,均能讓觀眾對該國家的文化有所了解。而優秀的影視作品會有意識地將民族文化熔鑄到影視作品的創作當中,使作品兼具文化傳承與傳播的功能。例如,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電視劇《瑯琊榜》等。
導論:認識電影與電視
鏡頭與景別02一、鏡頭的定義
影視作品中涉及到的“鏡頭”概念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種鏡頭指的是光學設備,是攝影機或放映機用以生成影像的光學部件,雖然這個“鏡頭”的概念與影視作品本體關系不大,但它卻是影視作品創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器材部件。
第二種鏡頭指的是影視作品拍攝階段,開機與停機之間連續通過攝影機拍攝下來的片段內容。
第三種鏡頭指的是影視作品后期制作階段,將攝制的片段進行修剪后,在成片中呈現出來的內容。
一、鏡頭的定義
結合第二種和第三種鏡頭的含義,可以對影視作品中的鏡頭做以下定義:包含在鏡頭的兩個變換點之間的一整段影片。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
作為視聽要素的鏡頭通常是展現某個完整畫面的媒介,導演通常為了更好地傳達創作意圖,會選擇以不同類型的鏡頭來完成畫面內容的呈現。
(1)按照攝影機的運動方式劃分
·固定鏡頭·運動鏡頭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固定鏡頭及其功能
固定鏡頭指在攝影機不改變機身位置和沒有任何運動時所拍攝的畫面。嚴格的固定鏡頭是靜態構圖的單個鏡頭,只有人物調度變化,沒有攝影機的參與,不改變基本構圖形式。固定鏡頭的美學功能主要在于強化物件的細節和人物的動作。固定鏡頭便于控制畫面內的視覺元素,因此導演可以充分掌控畫面的拍攝。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固定鏡頭示例--紀錄片《風味人間》
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運動鏡頭及其功能
運動鏡頭指的是攝影機在發生機身位置或鏡頭角度的變化時所拍攝下來的畫面。
運動鏡頭與固定鏡頭的區別主要在于攝影機機身的位置是否發生改變,是否改變了構圖形式。如果畫面中人物來回運動,但攝影機沒有發生任何位移,畫框呈現的空間范圍不變,那么這個鏡頭屬于固定鏡頭,反之屬于運動鏡頭。運動鏡頭的最大貢獻在于可以在一個鏡頭內展現連續的時間和完整的空間,并且使畫面具有流動感。
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2)按照攝影機的運動軌跡與方向劃分·搖鏡頭·推鏡頭·拉鏡頭
·移鏡頭·跟鏡頭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搖鏡頭及其功能
搖鏡頭指的是攝影機的機身位置不動的前提下,利用三腳架云臺讓攝像機實現上下左右的轉動,搖鏡頭的畫面類似于人站立雙腳保持不動時,向上下或向左右看的狀態,因此搖鏡頭給觀眾帶來的感覺是對被呈現對象的觀察或跟蹤的感覺。搖鏡頭能夠有效地交代故事發生的環境。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搖鏡頭示例--《你好,李煥英》
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搖鏡頭示例--《我和我的祖國》
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推鏡頭及其功能推鏡頭是利用攝影機向前運動或利用鏡頭變焦來完成的運動鏡頭,它通過不斷靠近被拍攝主體,使被拍攝主體在畫面內占據的范圍越來越大,給觀眾逐漸湊近觀察的感覺,突出被拍攝主體由遠及近的變化。推鏡頭能將被拍攝主體在背景中分離出來,通過推鏡頭可以讓觀眾集中注意力。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推鏡頭示例--《你好,李煥英》
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拉鏡頭及其功能拉鏡頭是利用攝影機向后運動或利用鏡頭變焦來完成的運動鏡頭。拉鏡頭與推鏡頭的運動軌跡剛好相反,拉鏡頭利用攝影機向后運動或鏡頭變焦,使被拍攝主體在畫面中占據的范圍越來越小,畫框內呈現的空間場景越來越多,給觀眾逐漸看清事物全貌的感覺,突出被拍攝主體由近到遠的變化。拉鏡頭能讓觀眾感受到被拍攝主體與周圍環境之間的關系。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拉鏡頭示例--《覺醒年代》
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移鏡頭及其功能移鏡頭是利用軌道車、搖臂、航拍或手持攝影機等,一邊移動攝像機一邊進行拍攝的鏡頭。使得畫面中的被攝內容會不斷隨著攝像機的移動而變化。移鏡頭與人們的視覺效果比較相似,類似于人在走路或乘坐交通工具時的視覺體驗感。移動鏡頭可以上下移動、左右移動,也可以根據導演的要求設定移動軌跡,主要帶給觀眾“導演帶著你看”的感覺。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移鏡頭示例--《夏洛特煩惱》
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跟鏡頭及其功能跟鏡頭是指拍攝時攝像機始終跟著被拍攝主體一起運動,跟鏡頭又分為前跟、后跟和側跟。跟隨被拍攝主體,觀眾可以隨時看到空間場景等發生的變化,具有一定的紀實感。跟鏡頭有一種人物運動帶動攝像機運動的引導感,從而讓觀眾被引導著去關注被拍攝對象的行為和生活。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跟鏡頭示例--《情書》
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3)按照拍攝角度方向劃分·俯拍鏡頭·仰拍鏡頭·平拍鏡頭
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仰拍鏡頭及其功能仰拍鏡頭是攝像機鏡頭偏向視平線上方進行拍攝的鏡頭。通常仰拍鏡頭具有視覺沖擊感,在拍攝人物時,可以突出對人物的敬仰、體現人物的偉大;在拍攝自然景物時,仰拍鏡頭能體現植物的挺拔、自然的力量等。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仰拍鏡頭示例--《覺醒年代》
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俯拍鏡頭及其功能俯拍鏡頭是攝像機鏡頭偏向視平線下方進行拍攝的鏡頭。通常俯拍鏡頭用于表現宏大的場面或自然環境;在拍攝人物時,俯拍鏡頭具有與仰拍鏡頭相反的情感色彩,可以突出對人物的鄙視,體現人物的渺小,或人物承受巨大壓力等負面情緒。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俯拍鏡頭示例--《八角籠中》
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平拍鏡頭及其功能平拍鏡頭是影視創作中運用最多的拍攝角度,是指鏡頭位置與被拍攝主體的位置保持水平,這個角度呈現的畫面內容比較自然、穩定。與俯拍與仰拍相比,對被拍攝主體的情感色彩體現得不突出。電影和電視劇中平拍鏡頭的運用非常多。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平拍鏡頭示例--《漫長的季節》
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4)按照拍攝視點劃分·主觀鏡頭·客觀鏡頭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主觀鏡頭及其功能
主觀鏡頭是以攝像機虛擬作品中人物的眼睛進行拍攝的鏡頭,此類鏡頭突出了影視作品中人物的主觀情緒和色彩,鏡頭里呈現的是人物眼中看到的世界。能讓觀眾與劇中人物的視線重疊,具有較強的情緒渲染的能力。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主觀鏡頭示例--《讓子彈飛》
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客觀鏡頭及其功能
客觀鏡頭是指攝像機作為旁觀者記錄畫面中發生的一切的鏡頭??陀^鏡頭在影視創作中的應用較多,通過清晰地為觀眾呈現連續發生的場景,讓觀眾透過攝像機看到影視作品構建的世界中的一切。二、鏡頭的類型與功能·客觀鏡頭示例--《讓子彈飛》
三、景別的定義
景別是指被拍攝主體(人、物或環境)在畫面中呈現出來的范圍。根據這種范圍大小的區別和畫面表現空間的不同,可以將景別分為若干種,使觀眾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實現影像的敘事功能。
一般來說景別劃分為五類,即遠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寫。四、景別的類型與功能(1)遠景及其功能
遠景多以空間景物作為拍攝對象,表現空間范圍,對空間環境進行呈現,也可以用來抒發情感,創造意境,渲染氣氛。遠景并不以刻畫人物為主要目標。遠景多用來表現空間景觀的宏偉或浩大,同時遠景也能夠起到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和故事背景等作用。四、景別的類型與功能·遠景鏡頭示例--《三槍拍案驚奇》
四、景別的類型與功能(2)全景及其功能
全景指的是被拍攝主體的全身均能呈現在畫面中的景別。全景畫面中空間背景仍然占據一定的比例,全景景別的表現功能很強,能夠很好地將被拍攝主體與空間環境之間的關系進行呈現。相對于遠景對空間環境的營造,全景更關注人物在環境中的情況,用來展示特定的敘事空間。四、景別的類型與功能·全景鏡頭示例--《漫長的季節》
四、景別的類型與功能(3)中景及其功能
中景指的是被拍攝主體的膝蓋以上能呈現在畫面中的景別。中景景別既能夠有效交代背景環境,又能表現人物的表情、動作等具體細節。中景常用于記錄人物的行為動作,也通常會用在全景、遠景與近景鏡頭之間,作為連接性鏡頭使用。中景既能有效傳達故事內容,又能使景別之間的銜接更流暢。四、景別的類型與功能·中景鏡頭示例--《狂飆》
四、景別的類型與功能(4)近景及其功能
近景指的是被拍攝主體胸部以上的位置能夠在畫面中呈現,并且人物通常能夠占據畫面一半面積。近景常用于人物交流時使用,它能夠很好地刻畫人物的細節,突出影視作品中人物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感;近景鏡頭也能表達人物情緒、展現人物內心活動。近景中一般無法呈現周圍環境,除了主要拍攝的人物以外其他元素均被虛化變為背景。近景主要關注被拍攝主體的細微特征和變化,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四、景別的類型與功能·近景鏡頭示例--《這個殺手不太冷》
四、景別的類型與功能(5)特寫及其功能
特寫鏡頭指的是被拍攝主體的面部或被拍攝的物件占據整個畫面。特寫中有更特殊的一種情況是大特寫,指的是人面部的局部占據整個畫面。特寫鏡頭的主要功能是強調和突出細節,表現人的神態特征,捕捉人的情緒變化。同時,特寫鏡頭如果用于某個物件,通常情況下這個物件在影視作品敘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或許與故事情節的發展走向有直接關系;或是主人公某種情緒的寄托,起到以物喻人或以物寄情的作用。四、景別的類型與功能·特寫鏡頭示例--《我的父親母親》
《泰坦尼克號》
導論:認識電影與電視
構圖與場面調度03一、構圖的定義
構圖就是為表現某一特定的主題內容和視覺美感效果,將鏡頭前被表現的對象以及攝影的各種造型因素有機地組織、分布在畫面中,以形成一定的畫面形式,如一個演員、一件道具在畫面的不同位置往往具有不同的含義或產生隱喻或者象征的效果。好的構圖能夠準確地傳達創作者的意念,表現情節,體現創作者的美學素養。二、構圖的形式與功能(1)構圖的形式
①黃金分割構圖
黃金分割構圖是將一條線分割成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與全長之比等于另一部分與這部分之比,所謂黃金分割的比例關系為1:0.618。對于影視創作來說,在畫框中能劃分出主要的四個黃金分割點,分割點的位置最能夠產生審美愉悅的效果,因此多數靜態和動態影像拍攝都會基于黃金分割構圖法進行創作。二、構圖的形式與功能·黃金分割示意圖、示例《英雄》二、構圖的形式與功能(1)構圖的形式
②對稱構圖
對稱構圖是畫面中上下或左右各部分元素能夠形成完整的對稱結構,對稱構圖能夠給人穩定、莊重、平和的感受。由于畫面中左右或上下兩部分的力量十分均衡,往往對稱構圖在表達人物關系時,突出的是人物之間力量的均衡與平等。二、構圖的形式與功能·對稱構圖示例--《大紅燈籠高高掛》二、構圖的形式與功能(1)構圖的形式
③均衡構圖
基于均衡原則的構圖以畫面中心為支點,左右、上下所呈現的視覺元素在視覺重量上勢均力敵,這種構圖能產生變化中的穩定感,但又不像對稱構圖那樣呆板無趣。由于畫面中分布的各部分元素相對平均,觀眾在看這類畫面時會有視覺均衡的感覺。二、構圖的形式與功能·均衡構圖示例--《步步驚心》二、構圖的形式與功能(1)構圖的形式
④對比構圖
為了使觀眾能夠在觀看畫面時,有意識地將注意力放到導演希望觀眾察覺到的主要要素上,有時會使用對比構圖。在同一畫面內,被突出的形象與其他形象之間形成反差能夠引起觀眾的注意。因此,導演和攝影師會利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構圖元素制造反差形成對比,突出被表現的主體。通??梢岳们昂缶熬皠e的差異、光線色彩的明暗差異、運動方向的差異、動靜的對比或利用線條和框中框等形式來突出主體。二、構圖的形式與功能·對比構圖示例--《肖申克的救贖》《朱諾》二、構圖的形式與功能(1)構圖的形式
⑤幾何圖形構圖
幾何圖形的構圖是利用拍攝場景中能夠形成幾何線條或圖形的元素去結構畫面,或讓演員按照導演設計的行動路線去完成規定表演動作的構圖形式。這類構圖往往帶給觀眾較好的審美體驗感,藝術造型性較強。幾何圖形的構圖可以在拍攝時利用畫面中蜿蜒的河流或橋梁等制造出曲線、對角線等各種幾何圖形;或是利用門框、窗框等邊框在畫面內形成半圓形狀或方形的框架來完成幾何圖形的畫面構圖。二、構圖的形式與功能·幾何圖形構圖示例--《英雄》二、構圖的形式與功能(2)構圖的功能
構圖在影視創作中的主要功能有兩個:
一是突出被拍攝主體,形成視覺引導。影視作品中畫面承擔的首要任務是要讓觀眾明確作品要表達的主要內容。構圖的主要功能是有效突出被拍攝的主體,從而使故事內容的表述更加清晰準確。
二是畫面的美感傳達,增強作品的審美性。畫面中的色彩、光影、拍攝主體與陪體等要素的合理分布,能夠有效突出畫面的美感。借助各種不同的構圖造型方法,被拍攝對象的造型美感能夠得到呈現。案例
三、場面調度的定義
場面調度實際上是導演對影視作品的畫面控制與安排的結果。場面調度是影片最終表現形態中最為綜合的一個環節,它將劇本的對白、劇本的提示、導演的分鏡頭提案、燈光的運用、演員的站位、景別的運用、音響的植入(同期錄音更是如此)等,集于一身,畢其功于一役。它是導演指揮下的攝影機對人、事件或情緒的戲劇性展示。四、場面調度的類型與功能(1)場面調度的類型①縱深場面調度
縱深場面調度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調度類型。導演通過攝影機的前后運動或演員的走位,使被拍攝主體在畫面中發生變化??v深場面調度能夠使鏡頭內的景別、構圖、畫面的色彩光線、置景道具以及空間場景等元素發生一定的變化,從而表達出導演想要呈現的敘事含義與情緒氣氛。四、場面調度的類型與功能·縱深場面調度示例--《保你平安》四、場面調度的類型與功能(1)場面調度的類型②平面場面調度
平面場面調度常與攝影機的橫向移動拍攝或搖攝結合,使人物在平面內來回移動位置,讓觀眾的視覺焦點不斷轉換。四、場面調度的類型與功能·平面場面調度示例--《鋼的琴》四、場面調度的類型與功能(1)場面調度的類型
③對比性場面調度
對比性場面調度是指運用各種對比的手法,將相同或相反的事物加以比較,突出各自鮮明的特點,以表達創作者的創作意圖。可以是動與靜、快與慢、黑與白、前景與后景、明與暗的視覺對比,也可以加入聲音效果的強與弱進行對比。四、場面調度的類型與功能·對比性場面調度示例--《泰坦尼克號》四、場面調度的類型與功能(1)場面調度的類型
④重復性場面調度
相同或相似的演員調度或鏡頭調度的重復出現,被稱之為重復性場面調度。在一部作品中,相同的演員調度或鏡頭調度重復出現,會讓觀眾對它形成關注,往往重復性場面調度都是為了強調或突出某一事物的重要意義。四、場面調度的類型與功能·重復性場面調度示例--《狂飆》四、場面調度的類型與功能(1)場面調度的類型
⑤象征性場面調度
象征性場面調度指的是影視作品在表達較為深刻的思想價值時,不直接利用人物言說,而是將思想內涵投射到某個形象上,導演使用象征性場面調度讓觀眾在觀看時能夠產生某種聯想與想象,把握深層次的思想意涵。四、場面調度的類型與功能·象征性場面調度示例--《奇遇》四、場面調度的類型與功能(2)場面調度的功能
①刻畫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內心
②渲染環境氣氛③營造意境,表達哲思導論:認識電影與電視
色彩與光線04一、色彩的定義
色彩是一種物理現象,是光刺激眼睛再傳到大腦的視覺中心而產生的一種感覺。影片的色彩,既是美術設計和人物情緒的外化,又是導演個人心理的外延。色彩是敘事語言的形式之一,也是鏡頭情緒的外化形式和延伸。二、色彩的類型與功能(1)色彩的類型
色彩一般分可為冷色和暖色,同樣色調也分為冷色調與暖色調。暖色調包括紅、橙、黃等顏色。冷色調包括綠、藍、白等顏色。具體來看不同的色彩色調帶給人的情緒感受不同。暖色給人熱情、溫暖、鮮活、富有生命力的總體感受;冷色給人莊嚴、冷寂、落寞、孤獨、陰郁、壓抑的總體感受。二、色彩的類型與功能(2)色彩的功能
①呈現畫面信息,形成作品的視覺主色調
②視覺象征與情緒傳達
③對比功能
④構圖功能
二、色彩的類型與功能·色彩的視覺象征與情緒傳達功能示例--《英雄》
二、色彩的類型與功能·色彩的對比功能示例--《大紅燈籠高高掛》
二、色彩的類型與功能·色彩的構圖功能示例--《黃土地》
三、光線的定義對于光線的基本定義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去理解。首先,從物理意義上講,光是人眼可見的一部分電磁波,光線是顯示物質面貌的必備條件,有了光線才能夠展現物質的形狀,解釋物質的材質、色彩、結構等。其次,對于電影創作來說,如果沒有光線,就沒有電影的存在,因為一切物質均無法變得可見。每個鏡頭畫面信息的呈現,都必須依賴光線的存在。光線是影視創作的先決條件,影視創作必須在有光線的基礎上完成。光線是影視視覺信息傳達和視覺造型的基礎,通過攝影師對光的合理運用,從而呈現出具有鮮明藝術特色的影視形象。四、光線的類型與功能(1)光線的類型
光的類型可以有以下幾種分法,第一按照光源的性質,第二按照光效的反差,第三按照光源的位置進行光的分類。四、光線的類型與功能(1)光線的類型
·按照光源的性質按照光源的性質,可以將光源區分為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自然光源指的是太陽光和天光。人工光源指的是以燈光為主要照明的設備,不同種類的燈色溫不同,能夠為創作提供較大的自由度。
四、光線的類型與功能·自然光與人工光示例--《功勛》《堅如磐石》
四、光線的類型與功能(1)光線的類型
·按照光效的反差
按照光的效果反差來看,可以將光分為硬光和軟光。硬光的光源是直射光,太陽光或人工光直接照射在拍攝對象上,能夠形成明顯的投射光線,讓拍攝對象接受光照的正光面與背光面非常明顯,硬光使拍攝對象的輪廓特別突出,線條分明。軟光光源是散射光,被拍攝的物體或人物身上的投射光線不明顯,物體或人物的輪廓比較柔和,軟光制造的光影反差感小,線條柔和。
四、光線的類型與功能·硬光與軟光示例--《少年的你》
四、光線的類型與功能(1)光線的類型
·按照光源的位置
畫面中主要光源的位置對塑造形象十分重要,不同位置的光源有不同的表現功能。光源按照水平方向可以分為順光、側順光、側光、側逆光和逆光,按照垂直方向可以分為頂光和腳光。
四、光線的類型與功能·光源位置示例四、光線的類型與功能(2)光線的功能
①滿足拍攝的基本照明需要②通過明暗對比突出重點③渲染情緒氣氛④塑造人物形象導論:認識電影與電視
影視聲音05一、影視聲音的定義
影視作品中的聲音是指被記錄在一定的存儲媒介上,經傳播后由電影銀幕或電視屏幕周圍的揚聲器重放出來,能傳達一定藝術信息的可聞可感的聲音。影視聲音囊括了影視作品中所有聽覺元素,這些聽覺元素又可以根據它們屬性的不同進行劃分,主要可以分為人聲、音響和音樂三個主要類別。二、人聲的種類與功能
人聲又可以分為對白、獨白和旁白??傮w來看,人聲的主要功能是敘事功能,但不同的人聲類型又有著自身獨特的作用與功能。
(1)對白及其功能對白是影視作品中人物與人物之間的對話,也是創作和表演階段角色的臺詞。對白的主要功能有兩個。一是表意功能。影視作品多數情況下需要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來推動敘事的發展。二是審美功能。優秀的對白不僅能夠在影視作品中完成表意功能,還具備審美性,對白能夠體現語言的靈活、優美和感染力。二、人聲的種類與功能
(2)獨白及其功能獨白是演員在劇中以自己的第一人稱視角講述故事,多用于人物抒發情感、表達內心真實想法,是人物內心活動的外化體現。獨白的主要功能在于讓觀眾站在全知視角了解人物內心真實的想法,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更為立體和豐滿。獨白有三種表現的形式,一是將觀眾作為聽眾的獨白;二是將自己作為交流對象,自言自語的獨白;三是將作品中的角色作為聽眾。二、人聲的種類與功能
(3)旁白及其功能旁白是指影視作品中的解說詞,言說旁白的人不在畫面中出現,旁白分為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旁白。旁白以第三人稱進行敘述時,主要功能是以旁白進行介紹、議論和評述,一些紀錄片會運用旁白為觀眾進行介紹和評議;以第一人稱進行敘述時,主要功能是介紹和傳輸必要信息,人物往往通過自述讓觀眾了解故事發生的背景、個人身世、行動目標等。三、音響的種類與功能(1)音響的種類
①自然音響自然音響指的是未經任何修飾加工的音響,一般來說包括了自然界的天籟和人類社會生活中發出的一切聲響。自然音響在影視創作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它能給觀眾客觀、真實的感覺,提升作品的整體質感。三、音響的種類與功能(1)音響的種類
②人工音響人工音響指的是依靠人工或電子合成器等技術手段模擬、合成的聲音。例如,人工音響會用在一些動畫、科幻題材的作品中,依靠音響師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為角色和畫面匹配相應的人工音響效果。三、音響的種類與功能(2)音響的功能
①營造真實感②渲染情緒氣氛③拓展表現空間四、音樂的種類與功能(1)音樂的種類
音樂在影視作品中的呈現較多,一般來說一部影視作品中總會有音樂元素的出現,包括影視作品的片頭、片尾曲,以及影視作品中穿插使用的歌曲、樂曲等等。對影視音樂進行種類的劃分,可以根據它們在影視作品中的呈現形式進行分類。①無聲源音樂無聲源音樂指的是音樂聲音并非來自畫面中,觀眾在畫面內不能找到聲源位置。無聲源音樂是創作者根據人物情緒和故事情節需要為影視畫面設計的音樂。四、音樂的種類與功能(1)音樂的種類
②有聲源音樂有聲源音樂指的是音樂聲音來自畫面中,觀眾在畫面內能找到聲源位置。有聲源音樂可以是畫面中唱歌的人,可以是手機、電視機、收音機、電影、廣播喇叭等媒介播放的音樂,畫面中的音樂與現實世界是同步的。四、音樂的種類與功能(2)音樂的功能
①營造氛圍,渲染情緒②參與敘事與人物塑造③提高剪輯的節奏感導論:認識電影與電視
影視剪輯與蒙太奇06一、影視剪輯的定義
剪輯,是指對視音頻素材按照一定的規律(包括人們的心理邏輯、視覺特點等)進行“剪接”式的“編輯”,從而創造性地組接成一部能夠表達創作者意圖的影視作品。剪輯是影視創作的主要過程之一,也是后期制作對前期策劃和拍攝成果的再創作。二、影視剪輯的原則與技巧(1)影視剪輯的原則
影視剪輯的總體原則是明確清晰地呈現作品內容,并增加作品的藝術表現力,以符合觀眾審美心理和視覺規律的形式結構敘事內容,總體原則包括了連貫講述故事、把握敘事節奏以及刪繁就簡。二、影視剪輯的原則與技巧(2)影視剪輯的技巧
①鏡頭組合符合生活邏輯影視作品的剪輯要清楚明確地表達故事內容、傳達主題思想,同時鏡頭之間的組合以及聲音的匹配疊加需要符合生活邏輯,才能夠被觀眾所認同,觀眾才能相信影視作品的敘事內容具有真實感和感染力。二、影視剪輯的原則與技巧(2)影視剪輯的技巧
②景別變化遵循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原則在一個情節段落中,一般景別的運用會遵循從小景別到大景別,或從大景別到小景別的剪輯原則。并且在一個完整的情節段落里,景別的變化多數是環形的形式。二、影視剪輯的原則與技巧·景別變化遵循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原則示例--《漫長的季節》
二、影視剪輯的原則與技巧(2)影視剪輯的技巧
③鏡頭組接遵循動接動或靜接靜原則在剪輯過程中,所謂的“動接動”,即運動畫面組接運動畫面,形成流動感并保證敘事的順暢。所謂的“靜接靜”,指的是畫面靜止的鏡頭要與畫面靜止的鏡頭銜接,這里的靜止指的是視覺上沒有明顯的動感,畫面處于相對靜止的狀態。二、影視剪輯的原則與技巧·鏡頭組接遵循動接動或靜接靜原則示例--《一代宗師》
二、影視剪輯的原則與技巧(2)影視剪輯的技巧
④鏡頭組接的時長能夠清楚表達情節且不拖沓
鏡頭銜接時,每個鏡頭應在清晰完整地表述敘述內容后盡快結束,鏡頭如果時長過長且表達的內容對故事敘述毫無意義用處,那么應進行刪減,以免觀眾感到乏味無趣失去觀看興趣。二、影視剪輯的原則與技巧·鏡頭組接的時長能夠清楚表達情節且不拖沓示例--《萬箭穿心》
二、影視剪輯的原則與技巧(2)影視剪輯的技巧
⑤鏡頭的影調應保持一致鏡頭與鏡頭在進行組接時,應保證前后鏡頭之間畫面的色彩與影調是一致的,如果說把明暗對比強烈的兩個鏡頭組合在一起,會讓觀眾視覺上感到不協調,畫面的組合顯得十分生硬。二、影視剪輯的原則與技巧·鏡頭的影調應保持一致示例--《怦然心動》
三、蒙太奇的定義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音譯,它原本是一個建筑學的詞匯,意思是組合、裝配、構成。將它引入影視藝術中,最初主要表示鏡頭畫面的組織裝配,隨著影視藝術的不斷發展,蒙太奇的含義不再僅僅局限于鏡頭的組接。蒙太奇是按照特定的創作目的和遵循一系列藝術規則對鏡頭與鏡頭、畫面與聲音進行有機組合的基本手段,通過這種手段,創造出影視作品空間和時間的完整性、統一性,完成對人物、環境和事件的敘述,表達具有內在邏輯的思想和情感,創造出和諧的節奏和風格。四、蒙太奇的類別與功能(1)蒙太奇的類別
蒙太奇建構影視形象,結構影視故事的形式有很多種,到目前仍沒有完全統一的蒙太奇分類方法,一般來說蒙太奇可以分為敘事蒙太奇與表現蒙太奇。·敘事蒙太奇
敘事蒙太奇的主要目的是交代事件,講述故事內容。敘事蒙太奇又可以分為連續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與重復蒙太奇。四、蒙太奇的類別與功能·敘事蒙太奇
①連續蒙太奇
連續蒙太奇指的是按照單一線索,按照事件發生的順序進行故事內容的講述。一般來說連續蒙太奇不能更為充分地展現多條線索并進的故事內容,故事講述會顯得比較平淡。四、蒙太奇的類別與功能·連續蒙太奇示例--《狂飆》
四、蒙太奇的類別與功能·敘事蒙太奇
②平行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指的是兩條及兩條以上的敘事線索并行展開講述,最后統一在一個完整的情節結構里,可以展現不同時空或同時異地發生的故事情節。利用平行蒙太奇的形式進行故事講述,能夠增加影視作品的吸引力,故事講述在多條線索之間來回切換,能一直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四、蒙太奇的類別與功能·平行蒙太奇示例--《教父》
四、蒙太奇的類別與功能·敘事蒙太奇
③交叉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由平行蒙太奇發展而來,交叉蒙太奇與平行蒙太奇相似之處在于,它也是同時展開兩條以上的故事線索,但是與平行蒙太奇相比,交叉蒙太奇更注重幾條線索的同時性,更注重每條線索之間的因果聯系。畫面會在各條線索之間來回切換,利用交叉蒙太奇有利于制造出緊張激烈的氣氛。四、蒙太奇的類別與功能·交叉蒙太奇示例--《狂飆》
四、蒙太奇的類別與功能·敘事蒙太奇
④重復蒙太奇
重復蒙太奇相當于藝術創作中運用的“重復”手法,旨在通過畫面、景物、道具、語言、音樂、音響等各要素反復地出現,使得代表一定寓意的畫面或場景能夠起到強調、渲染氣氛、象征等作用。重復蒙太奇在使用時,導演往往希望通過“重復”來揭示人物命運、作品主題或表達某種哲理。四、蒙太奇的類別與功能·重復蒙太奇示例--《山河故人》
四、蒙太奇的類別與功能·表現蒙太奇
表現蒙太奇的主要作用不是在于敘述情節,而是在于利用相連或相疊的鏡頭在內容上或形式上的對照或沖擊,產生深刻的、單個鏡頭無法表達的含義,從而引發觀眾的思考與聯想。表現蒙太奇主要可以分為心理蒙太奇、對比蒙太奇、隱喻蒙太奇等。四、蒙太奇的類別與功能·表現蒙太奇
①心理蒙太奇
心理蒙太奇指的是通過鏡頭組接或音畫有機結合,直接而生動地展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精神狀態,如表現人物的閃念、回憶,夢境、幻覺、想象、遐想、思索甚至潛意識的活動。四、蒙太奇的類別與功能·心理蒙太奇示例--《鬢邊不是海棠紅》
四、蒙太奇的類別與功能·表現蒙太奇
②對比蒙太奇
對比蒙太奇指的是通過鏡頭內容或拍攝形式上形成的對比,表達創作者的某種寓意,例如人物之間高尚與卑劣、權利財富的懸殊或勝利與失敗的差別等等。對比蒙太奇既可以通過畫面的拍攝角度、聲音的強弱、光線的明暗等進行對比表達。四、蒙太奇的類別與功能·對比蒙太奇示例--《長津湖之水門橋》四、蒙太奇的類別與功能·表現蒙太奇
③隱喻蒙太奇
隱喻蒙太奇指的是通過鏡頭(或場面)的對列或交替表現進行類比,含蓄而形象地表達創作者的某種寓意或事件的某種情緒色彩,它往往是將類比的不同事物之間具有某種相類似的特征突現出來,以引起觀眾的聯想。創作者利用隱喻蒙太奇讓觀眾領會影視情節背后深層次的藝術意蘊。四、蒙太奇的類別與功能·隱喻蒙太奇示例--《長津湖之水門橋》四、蒙太奇的類別與功能(2)蒙太奇的功能
①通過各種元素的組合,完成影視故事的敘述
②通過鏡頭之間的組合,表達情緒和情感③通過鏡頭之間的組合,形成象征、對比、隱喻等含義④創造影片風格導論:認識電影與電視
長鏡頭07一、長鏡頭的定義
長鏡頭就是鏡頭尺數和延續時間都較長的鏡頭。它通過較長時間連續地拍攝一個場景或一個事件,以保證敘事時間的連續性和空間的統一性,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段落鏡頭。長鏡頭注重導演在單個鏡頭內對演員和鏡頭的場面調度。二、長鏡頭的類型與功能(1)長鏡頭的類型
①固定長鏡頭固定長鏡頭是指固定的攝像機機位,焦距也不發生改變,長時間的記錄一個場景內發生的故事事件。早期電影的拍攝多使用固定長鏡頭的拍攝方式,這也是由于當時電影藝術的發展還不夠成熟,創作者還沒能利用更為多元的創作手法進行藝術表達。固定鏡頭能建立平穩、客觀的視覺效果,創作者的主觀介入比運動鏡頭少,以長固定鏡頭為主構成的影片的視覺風格會較為平緩。二、長鏡頭的類型與功能·固定長鏡頭示例--《火車進站》《工廠大門》《月球旅行記》二、長鏡頭的類型與功能(1)長鏡頭的類型
②景深長鏡頭
景深是指景物所呈現出的清晰范圍,指在攝影機鏡頭或其他成像中,能夠取得清晰圖像的成像所測定的被攝物體前后距離范圍。在攝影機鏡頭前方(調焦點的前后)都有一段一定長度的空間,當被攝物體位于這段空間內時,其成像恰位于焦點前后這個范圍之間。被攝物體所在的這段空間的長度,就叫景深。景深長鏡頭多指大景深長鏡頭,用大景深拍攝的長鏡頭可以看清畫面前景、后景各個不同位置上的景物。一般運用景深長鏡頭進行拍攝時,導演會提前安排好演員的走位,在一個完整的鏡頭中呈現人物之間的關系并展開故事敘述。二、長鏡頭的類型與功能·景深長鏡頭示例--《公民凱恩》二、長鏡頭的類型與功能(1)長鏡頭的類型
③變焦長鏡頭
變焦長鏡頭是指變化焦點的位置或者改變鏡頭的焦距,通過轉換焦點,讓畫面中不同的被拍攝主體交替處于實焦或虛焦狀態,交替交代和表現不同的動作行為與故事事件。二、長鏡頭的類型與功能·變焦長鏡頭示例--《刺客聶隱娘》二、長鏡頭的類型與功能(1)長鏡頭的類型
④運動長鏡頭
運動長鏡頭指的是攝影機在不斷地運動中完成一個時間長度較長的鏡頭拍攝,通常會利用攝像機的推、拉、搖、移、跟或升、降來跟隨被拍攝對象進行錄制,或是攝像機跟隨場景中的被拍攝主體的運動軌跡而運動。二、長鏡頭的類型與功能·運動長鏡頭示例--《功夫》二、長鏡頭的類型與功能(2)長鏡頭的功能
①真實還原世界,保持時空統一②確保運動的連續與畫面內容的完整③突出影片美學風格三、長鏡頭與蒙太奇的區別(1)在敘事上,蒙太奇更偏重于按照導演的主觀創作意圖引導觀眾,導演通常將時間和空間進行切分,以不同的鏡頭拼接在一起,并且以特寫、近景等具有沖擊力與感染力的畫面強化某種情緒的傳達。(2)在時間和空間的表達上,蒙太奇打破時間的歷時順序,可以利用畫面的組接重組時間,利用蒙太奇技法可以有效壓縮時間,也可以創造符合故事發展邏輯的時間順序。蒙太奇技法在表達空間時,空間的完整性有時會被破壞。三、長鏡頭與蒙太奇的區別(3)在主題意義的呈現上,蒙太奇運用各種造型手段和剪輯手法營造僅有單一含義的內容呈現給觀眾,敘事相對封閉,導演引導、影響觀眾接受其創作理念,這類作品中觀眾很少有自主思考的空間。而長鏡頭則呈現出主題表達的開放性,在意義呈現上,給觀眾以空間自主思考。長鏡頭風格的影片整體敘事具有非強制性、多義性的特點,觀眾可以對影視作品傳達的內容做出自己的理解與判斷。(4)在情緒情感的表達上,蒙太奇依賴于利用同類情緒的堆積來烘托情感,可以通過剪輯的形式在短時間內達到情緒頂點。四、長鏡頭的運用技巧(1)通過多重調度達成長鏡頭的創作(2)通過長鏡頭表達情緒情感(3)選擇綜合構圖完成長鏡頭的創作
影視鑒賞第三章
亞洲地區影視藝術鑒賞導論:認識電影與電視
亞洲地區影視發展綜述01導論:認識電影與電視第一部分中國影視藝術概述一、電影
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經營者任慶泰主持拍攝了中國第一部影片《定軍山》,它標志著中國電影正式誕生。1913年,由鄭正秋編導的《難夫難妻》開創了我國電影故事片的先河。20世紀20年代,一批知識分子和進步的戲劇家拍攝了一些具有社會進步意義的影片,如《孤兒救祖記》《愛情與黃金》《到民間去》等。這些影片在不同程度上表現了反帝反封建的要求,是當時電影文化潮流中的一股清流。一、電影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這一時期內電影工作者拍攝了很多抗日宣傳的故事片,這些影片對
于揭露日寇的侵略罪行、動員全國人民投身抗日斗爭起到了一定鼓舞作用。例如,《八百壯士》《塞上風云》《勝利進行曲》《中華兒女》等影片不僅真實地表現了中國人民的抗戰精
神,還在藝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抗戰勝利后,涌現了《一江春水向東流》《八千里路云
和月》《三毛流浪記》《烏鴉和麻雀》《小城之春》等優秀影片。這些影片真實地反映了時
代變遷,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人們的社會生活。一、電影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自此中國電影邁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相繼建立了北京電影制片廠、上海電影制片廠和八一電影制片廠等,拍攝了《白毛女》《南征北戰》《智取華山》《梁山伯與祝英臺》《雞毛信》《董存瑞》《平原游擊隊》《上甘嶺》《鐵道游擊隊》《南島風云》《柳堡的故事》等影片,在新中國的電影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一、電影
1979年是中國電影發展的重要轉折之年,《從奴隸到將軍》《啊,搖籃》《歸心似箭》
《保密局的槍聲》《小花》《甜蜜的事業》《苦惱人的笑》《李四光》《七品芝麻官》等各種不同類型的藝術影片沖破了陳舊創作觀念的束縛,開啟了新時期中國電影的創作浪潮。一、電影
20世紀80年代中國電影的百花齊放,集中了被稱為“第三代導演”的一群人。同時,在20世紀80年代,還有一批“文革”前畢業于電影院校或參與電影創作的中年導演,他們被稱為“第四代導演”,創作了許多經典的作品。一、電影
由于近現代的歷史原因,香港和臺灣的電影走向了不一樣的發展道路。從1949年到1979年,香港的影業公司有長城、鳳凰、新聯、邵氏兄弟、嘉禾等,這些影業公司各有創作特色,其創作的武俠片和功夫片以數量多、影響大等原因,成為香港電影較為典型的標志。一、電影
1979年“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出現是香港電影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徐克、許鞍華、章國明、譚家明、嚴浩、余允抗等大批電視幕后工作者轉投電影圈,拍出了一系列充滿個人實驗色彩的電影作品,翻開了香港電影的新一頁。一、電影
臺灣電影的發展受其歷史影響頗深,自1895年臺灣被清政府割讓給日本至1945年,在半個世紀的日據時期,臺灣主要放映日本影片。1945年10月臺灣回歸祖國,此后近十年的時間
里拍攝的電影多是服務于政治和軍事的紀錄片。真正標志臺灣電影成長的是1955年興起的閩南語片,這些閩南語片多數取材自歌仔戲的傳統劇目或歷史事件,如邵羅輝執導的《六才子西廂記》。1962年之后,“健康寫實主義路線”的提出及李行導演的影片《街頭巷尾》的播映,標志著臺灣電影創作的一個新起點,開創了寫實主義先河一、電影
20世紀80年代,無論是張軍釗的《一個與八個》、陳凱歌的《黃土地》,
還是張藝謀的《紅高粱》,第五代導演的電影美學風格有著明確的現代意識,極為重視造型、畫面、構圖等
電影語言,傾向于將電影語言象征化、寓意化,這種藝術處理手法形成了較為鮮明的藝術風格,也啟發了一些中年導演開始新的電影創作探索。自1986年以后,由于老中青三代導演各自有著自己的藝術追求,中國電影史上出現了百花齊放的發展局面。一、電影
從20世紀80年代到1997年之前,中國香港的類型電影逐漸成熟,武俠片、功夫片、警匪片、喜劇片是中國香港電影的主要類型。
除商業片類型之外,香港的文藝片也有自己的獨特風格,比較有代表性的導演和作品有
王家衛的《旺角卡門》《阿飛正傳》《墮落天使》《春光乍泄》《重慶森林》等一、電影
進入21世紀后,隨著電影的產業調整與高科技電影技術的發展,中國電影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20世紀90年代末期,中國電影的市場化已經開始逐步清晰起來,在進入21世紀后逐步走向成熟。首先是主旋律電影的發展。其次是商業電影的崛起。一、電影
除主旋律電影與商業電影的繁榮發展以外,自1997年中國香港回歸之后,中國內地與中國香港的電影文化交流越來越緊密,文化合作也越來越多,影視也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21世紀以來,中國臺灣影片《海角七號》的上映不僅創下了華語電影票房紀錄,還與《囧
男孩》一起拿下了多項電影大獎。二、電視
1958年,電視劇《一口菜餅子》的播出,標志著中國電視劇的誕生。在20世紀60至70年代,電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乳膠膠機采購合同標準文本
- 網絡謠言的傳播機制與對策-全面剖析
- 三層瓦楞紙箱訂購合同樣本
- 農村房屋保溫合同樣本
- 人工干活合同標準文本
- 出租交給托管公司合同標準文本
- 學校2025年度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計劃
- 冰柜采購合同樣本
- 資源配置決策支持系統-全面剖析
- 磷肥產業政策研究-全面剖析
- 電驅動橋技術及技術路線-2024-06-技術資料
- 紀念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50周年
- 中考數學專題復習《代數推理題》知識點梳理及典例講解課件
- 第十六章-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
- 抖音電商直播運營團隊組織架構與職責說明
- 直流伺服電機控制系統設計
- 三重一大培訓課件
- PCB設計可靠性評估
- 物質安全資料表(MSDS)
- 河道護坡工程安全管理體系與措施
- 資產分配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