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吉林省長春市高三下學期質量監測(二)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5屆吉林省長春市高三下學期質量監測(二)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5屆吉林省長春市高三下學期質量監測(二)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5屆吉林省長春市高三下學期質量監測(二)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5屆吉林省長春市高三下學期質量監測(二)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第16頁,共16頁長春市2025屆高三質量監測(二)歷史本試卷共8頁??荚嚱Y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圖是被稱為“跨越時光的凝望”的紅陶人頭水壺,由仰韶文化先民依據自身形象燒制而成。上揚的嘴角、清秀的眉目、盤起的發髻,這一造型顛覆了“原始人披頭散發”的固有觀念。該壺體現了()A.自我認知影響審美意識B.國家初始形態得到顯現C.仰韶文化處于文明中心D.長江流域農耕文化發達【答案】A【解析】【詳解】據本題題干設問可知本題屬于本質題,時空是:新石器時代(中國)。材料體現了仰韶文化先民對自我形象有了新的認知,而這種認知又影響了其審美意識,A項正確;初步具備國家形態的表現有:產生國家機構,包括君主和貴族;制定完善的禮儀規則,如祭祀、喪葬、宗廟禮儀等,排除B項;材料體現不出仰韶文化處于文明中心,排除C項;仰韶文化位于黃河流域,排除D項。故選A項。2.漢代在內蒙古中南部地區設有朔方等郡。下圖為在此地出土的漢墓壁畫,墓主可能為郡縣級別的少數民族官吏。這說明了當時()A.絲綢之路運行暢通B.中原經濟形態擴展C.中央集權空前加強D.政權并立局面形成【答案】B【解析】【詳解】據本題題干設問可知本題屬于本質類選擇題,時空是:漢代(中國)。由材料可知墓主可能為郡縣級別的少數民族官吏,但圖中建筑具有漢族宮市的特點,這反映出當時中原經濟形態擴展,B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商貿路線或跨區域貿易,與絲綢之路無關,排除A項;中央集權空前加強是在清朝,排除C項;漢代在內蒙古中南部地區設有朔方等郡,由中央直接管轄,沒有出現政權并立局面,排除D項。故選B項。3.獨孤信是北魏、西魏、北周時期的鮮卑族名將。如表是關于其生平所任官職的史料。據此可知()史料來源大統六年(540年),侯景寇荊州,太祖(宇文泰)令信出武關。后被任命秦州刺史十四年,進位柱國大將軍【唐】《周書》六面為公文用印,具體為“大司馬印”、“大都督印”、“刺史之印”、“柱國之印”、“令”、“密”【西魏】獨孤信多面體煤精組印謚號“河內戾公”(不悔前過曰“戾”);周故柱國大將軍、雍州刺史【北周】獨孤信墓志①獨孤信先后任秦州及雍州刺史②墓志與其他史料記載存在沖突③獨孤信深受北朝各君主的信任④評價歷史人物要綜合運用史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組合題,時空是魏晉時期(中國)。據材料中《周書》“大統六年(540年)......后被任命秦州刺史”和《北周獨孤信墓志》“故柱國大將軍、雍州刺史”可知,獨孤信先后任秦州及雍州刺史,①正確;材料中不同史料對獨孤信官職記載能相互印證,未體現沖突,②錯誤,排除C、D項;僅從材料所給獨孤信任職信息,無法得出他深受北朝各君主信任,③缺乏依據,排除A、C項;材料中關于獨孤信有不同史料記載,因此評價歷史人物要綜合運用史料,④正確。綜上,①④正確,B項正確;排除A、C、D項。故選B項。4.唐代通過科舉選擢的文士大多“專于文學,不能蒞事”。宋太宗認為“法律之書,甚資治理”,因此大力提倡舉子和官員學法明法,并將法律條文納入科舉考試。這表明宋代()A.科舉考試相對公平B.重視官吏治事才能C.法律制度漸趨成熟D.沿襲前代治理模式【答案】B【解析】【詳解】據本題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唐宋時期的中國。據材料“唐代通過科舉選擢的文士大多'專于文學,不能蒞事。宋太宗認為“法律之書,甚資治理”,因此大力提倡舉子和官員學法明法,并將法律條文納入科舉考試”和所學知識可知,宋代統治者意識到唐代科舉選拔的文士在處理實際事務方面存在不足,通過讓舉子和官員學習法律并納入科舉考試,體現了對官吏治事才能的重視,B項正確;據材料可知,材料重點強調的是宋代對科舉考試內容的調整以培養官吏治事能力,而非科舉考試的公平性,排除A項;材料主要圍繞科舉考試和對官吏能力培養,沒有直接體現法律制度漸趨成熟,排除C項;從材料可知,宋代對科舉內容進行調整,與唐代有所不同,并非沿襲前代治理模式,排除D項。故選B項。招幌是工商業宣傳經營信息的一種媒介。下表是明朝仇英《南都(南京)繁會景物圖卷》及其招幌的信息。這反映出明代()A.區域經濟得到均衡發展B.商業發展與民俗文化交融C.招幌成為主流廣告形式D.商品經濟沖擊儒家義利觀【答案】B【解析】【詳解】據本題題干設問可知本題屬于本質類選擇題,時空是:明朝(中國)。從圖中的招幅谷豐登、吉慶有余、太平有象"等內容可以看出,這些體現了民俗文化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同時,“兌換金珠、兼治雜癥、涌和布莊、人參發兌、應時細點名糕、西北兩口皮貨發客”等招幌又反映了商業經營的信息。這表明明代商業發展過程中,商業經營與民俗文化相互交融,B項正確;題干中僅展示了南京的招幌信息,沒有涉及其他地區經濟發展的對比,無法得出區域經濟得到均衡發展的結論,排除A項;雖然題干提到招幌是工商業宣傳經營信息的一種媒介,但僅根據這一幅圖,不能得出招幌就成為了主流廣告形式的結論,沒有其他廣告形式與之對比,證據不足,排除C項;題干中給出的招幌信息,沒有涉及到商品經濟對儒家義利觀沖擊的相關內容,屬于無中生有,排除D項。故選B項。6.1712年,法國傳教士殷弘緒記載,一位景德鎮商人遠赴印度經商,積累了數量可觀的歐洲銀幣。當這位商人返回景德鎮后,驚訝地發現當地民眾對這種歐洲銀幣也頗為熟悉。這一現象反映出當時()A.商業繁榮改變生產方式B.貨幣變革完善金融體系C.朝貢貿易帶動文化交流D.經濟發展關聯世界市場【答案】D【解析】【詳解】據本題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712年的中國。據材料“一位景德鎮商人遠赴印度經商,積累了數量可觀的歐洲銀幣。當這位商人返回景德鎮后,驚訝地發現當地民眾對這種歐洲銀幣也頗為熟悉”和所學知識可知,在當時的中外貿易中,歐洲銀幣流入中國,景德鎮民眾對此熟悉,說明中國的經濟發展與世界市場產生了關聯,D項正確;材料未提及生產方式的改變,無法得出商業繁榮與生產方式的關系,排除A項;材料只是提到歐洲銀幣流入景德鎮被民眾熟悉,并沒有體現貨幣變革對金融體系的完善,排除B項;從材料可知,商人遠赴印度經商屬于民間貿易,并非朝貢貿易,排除C項。故選D項。7.1905年,為抗議美國繼續推行排斥華工的政策,上海商會提出“我華人當合全國誓不運銷美貨以為抵制”,商會領導人曾鑄稱“不用美貨,人各有權,敝國政府亦不能勉強”。這迅速得到全國各地商會的響應。這表明()A.華工為一戰作出重大貢獻B.商戰成為社會主流思潮C.商人民族利權積極抗爭D.國人民主革命意識增強【答案】C【解析】【詳解】據本題題干設問可知本題屬于本質類選擇題,時空是:1905年(中國)。根據材料抗議美國繼續推行排斥華工的政策”“不用美貨,人各有權,敝國政府亦不能勉強”等信息可知,面對美國對華工的排斥,商人們通過抵制美貨的方式進行抗爭,說明商人為民族利權積極抗爭,C項正確;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面對美國對華工的排斥,商人們通過抵制美貨的方式進行抗爭,沒有涉及華工對一戰的影響,排除A項;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面對美國對華工的排斥,商人們通過抵制美貨的方式進行抗爭,沒涉及商戰的信息,無法得出商戰成為社會主流思潮的結論,排除B項;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面對美國對華工的排斥,商人們通過抵制美貨的方式進行抗爭,沒有涉及國人民主革命意識,排除D項。故選C項。8.新文化運動時期,錢玄同從中國傳統學術中挖掘自由、平等、民主、革命等思想內涵。他認為“墨學兼愛、平等之精神,足以扶植齊民,裁抑君主,不容專制國家”。錢玄同旨在()A.創造性發展優秀傳統文化B.從傳統文化中找尋救國良策C.反思尊崇儒術帶來的弊端D.徹底批判北洋政府專制統治【答案】B【解析】【詳解】據本題提示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文化運動時期的中國。據材料“錢玄同從中國傳統學術中挖掘自由、平等、民主、革命等思想內涵“墨學兼愛、平等之精神,足以扶植齊民,裁抑君主,不容專制國家”和所學知識可知,新文化運動時期,先進知識分子在探索救國道路,錢玄同從傳統學術挖掘進步思想內涵,是想從傳統文化中找尋找救國的良策,B項正確;據所學知識可知,創造性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并非錢玄同此舉的主要目的,他主要是為了適應當時救國的時代需求,排除A項;材料主要強調錢玄同挖掘傳統學術中的進步思想,未體現對尊崇儒術弊端的反思,排除C項;據材料可知,錢玄同主要是從傳統學術角度闡述其思想主張,并非直接徹底批判北洋政府的專制統治,排除D項。故選B項。9.如表是根據中國共產黨某次會議整理的相關資料。據此判斷,這次會議()①黨的奮斗目標是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民族獨立;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②組織無產階級,用階級斗爭的手段,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鏟除私有財產制度,漸次達到共產主義的社會。③通過《關于“民主的聯合戰線”》《加入第三國際》等決議案。A.有利于建立聯合政府B.推動了黨工作重心的轉移C.指明了中國革命方向D.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答案】C【解析】【詳解】據本題題干設問可知,本題屬于推斷題,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黨的奮斗目標是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民族獨立;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可知,這是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C項正確;中共七大,毛澤東發布《論聯合政府》,有利于建立聯合政府,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綱領,沒有體現黨的工作重心轉移,排除B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標志著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是中共一大,而不是中共二大,排除D項。故選C項。10.大興紗廠是石家莊私營企業的代表。1947年,中國共產黨接管紗廠后召回職工,恢復生產;1949年,中央決定將紗廠發還私營。此舉()A.積累工商業公私合營經驗B.借助官僚資本鞏固新生政權C.優先滿足民族企業家訴求D.落實了新民主主義經濟政策【答案】D【解析】【詳解】據本題提示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本質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7-1949年的中國。據材料“1947年,中國共產黨接管紗廠后召回職工,恢復生產;1949年,中央決定將紗廠發還私營”和所學知識可知,新民主主義經濟政策允許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在不操縱國計民生的前提下存在和發展,將紗廠發還私營符合這一政策,D項正確;據所學知識可知,工商業公私合營是在1953-1956年三大改造時期推行的,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據材料可知,大興紗廠是私營企業并非官僚資本,不存在借助官僚資本鞏固新生政權的情況,排除B項;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央將紗廠發還私營是基于新民主主義經濟政策,并非優先滿足民族企業家訴求,排C項。故選D項。11.舞蹈是國際關系重要媒介之一。20世紀50年代中期,新中國在與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的一系列交流活動中運用了這一元素。這一時期中國在亞洲進行舞蹈外交活動()A.拓展了和平外交的途徑B.服務于對外開放的國策C.開創了文化外交的局面D.推動了亞洲獨立的高潮【答案】A【解析】【詳解】據本題提示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時空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的中國與亞洲部分國家。據材料“舞蹈是國際關系重要媒介之一。20世紀50年代中期,新中國在與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的一系列交流活動中運用了這一元素”和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成立后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通過舞蹈這一獨特元素開展外交活動,拓展了和平外交的途徑,A項正確;據所學知識可知,對外開放國策是在1978年改革開放后提出的,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中國此前就有文化交流方面的外交活動,并非此時開創文化外交局面,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中國通過舞蹈外交加強與亞洲國家交流,沒有體現推動亞洲獨立高潮,排除D項。故選A項。12.印加人自稱為“太陽的子孫”。印加王自稱為“太陽神”的化身,具有半神半人的神圣權威。下圖是印加帝國創始人、印加王曼科·卡帕克的畫像。這可用干研究,印加()A.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B.國家的政權統治方式C.獨立發展的文明特征D.農業立國的經濟格局【答案】B【解析】【詳解】據本題題干設問可知本題屬于推斷題,時空是:印加(美洲古文明)。根據材料“印加王自稱為'太陽神'的化身,具有半神半人的神圣權威”可知,印加王具有半神半人的神圣權威,這說明印加王利用神權來鞏固王權,這可用于研究印加國家的政權統治方式,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印加王利用神權來鞏固王權,而不是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排除A項;材料沒有提到印加文明發展的特征,沒有涉及印加文明與其他文明之間的關系,排除C項;材料沒有提到農業立國的經濟格局,無法得出相關結論,排除D項。故選B項。13.8世紀,造紙術從中國傳入阿拉伯。阿拉伯帝國境內的造紙廠紛紛建立,僅巴格達就有30多座圖書館和百余家書店;私人藏書量也十分巨大。造紙術推動了阿拉伯()A.科學文化的繁榮B.與中國的友好交往C.大眾教育的普及D.融合世界各地文化【答案】A【解析】【詳解】據本題題干設問可知本題屬于影響類選擇題,時空是:8世紀(阿拉伯)。由材料可知造紙術傳入,大幅降低了書籍制作的成本,使知識傳播更加便捷,并且圖書館的建立、私人藏書量的激增,有利于科學文化的繁榮,A項正確;材料沒有提到與中國的交往情況,排除B項;書籍的普及使得市民和商人也能接觸文化知識,但是使得大眾教育的普及表述太絕對,排除C項;材料只提到了中國文化的傳播,排除D項。故選A項。14.大革命前后,法國學界長期探究“第三等級是什么”,大部分學者認為第三等級的主要特點是“反對特權”,是所有國民的集合體;第三等級內部存在階層區分,但沒有階級區別。這反映出法國()A.民主政治的需求B.歷史研究的繁榮C.民族意識的產生D.階級斗爭的緩和【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世紀的法國。根據材料概括可知:材料認為第三等級雖有階層的區分,但共同的特點是反對特權,體現來自不同階層的法國國民反對專制制度的精神和對民主自由的追求,A項正確;對法國大革命的研究不能反映整個歷史研究的情況,排除B項;材料主要反映民眾的革命和民主意識,而非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排除C項;材料涉及的是第三等級沒有階級的區別,也即第三等級有來自各個階級的人,體現法國民眾的革命和民主意識。但各階層中都有人反對專制、要求民主不等于各階級之間就沒有矛盾和斗爭了,實際上,下層民眾和資產階級與封建貴族階級之間的斗爭十分激烈,排除D項。故選A項。15.相較于凡爾賽體系,雅爾塔體系對戰敗國的處置是小心翼翼的。在以雅爾塔為核心的一系列會議上,人們再也聽不到“絞死德國皇帝”的誓言了,“德國人還要吃飯”則成為新的口號。這說明,雅爾塔等國際會議()A.忽視了懲治戰爭罪責B.側重配合馬歇爾計劃C.有利于國際秩序穩定D.體現強烈的強權政治【答案】C【解析】【詳解】從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判斷,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二戰后的世界。據本題材料可知,雅爾塔體系對戰敗國的處置方式較為理性,強調德國人還要吃飯”,而非凡爾賽體系式的極端懲罰(如“絞死德國皇帝”),說明其目的是通過溫和手段避免戰后矛盾激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雅爾塔體系吸取凡爾賽體系嚴苛處置導致德國復仇的教訓,為冷戰時期國際格局的長期穩定奠定基礎,C項正確;雅爾塔體系仍對納粹戰犯進行審判(如紐倫堡審判),題干僅強調處置方式更溫和,而非忽視懲治,排除A項;雅爾塔會議(1945年)早于馬歇爾計劃(1947年),兩者無直接關聯,排除B項;雅爾塔體系雖由美蘇英主導,但題干體現的是對戰敗國的克制態度,而非強權壓制,排除D項。故選C項。16.美國以巴西商品不符合它對商品的質量或環境要求為由,對巴西產的橙汁和鋼鐵分別設定86%和90%的高額進口關稅,導致從1994年開始巴西對美國的貿易首次出現逆差。這表明()A.商品質量和環境保護關乎國計民生B.經濟區域集團化符合美洲各國利益C.自由貿易掩蓋下霸權主義依舊存在D.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面臨挑戰【答案】C【解析】【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當代美國。據材料可知,美國以巴西商品不符合它對商品的質量或環境要求為由,對巴西設定高額進口關稅,導致巴西貿易出現逆差,說明美國憑借其經濟軍事實力,對發展中國家進行經濟霸權,體現了在當今世界,自由貿易掩蓋下的霸權主義依舊存在,C項正確;商品質量和環境保護是美國經濟制裁的借口,材料中沒有涉及國計民生信息,排除A項;材料描述的是美國的霸權主義,沒有涉及經濟區域集團化信息,排除B項;材料描述的是美國的經濟霸權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而非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C項。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軸線布局是中國古代都城的一大特色,先秦時期的多個都城已不同程度地形成了中軸線布局。考古勘查表明,西漢長安城的中軸線是橫門至西安門的南北大道,中軸線貫穿作為宮城的未央宮;在未央宮外,宗廟在左,社稷居右,其他建筑也左右對稱分布,展現出較強的政治功能。曹魏鄴城統籌規劃中既講究禮制的等級觀念,又強調法治的威嚴秩序。之后至隋唐時期的都城建設基本遵循和完善這一原則。-摘編自李自智《中國古代都城布局的中軸線》材料二唐長安城選址在“山川秀麗,卉物滋阜”的龍首原高地,中軸對稱的都城布局達到了極致。長安城內的道路網、坊里、市肆和城門都以朱雀街為中軸線而對稱布局,朱雀大街段落整體寬闊,但是道路使用卻受到了嚴格的限制,儼然成為皇權貴族的御道。長安城這種極其嚴整的中軸對稱布局,使其空間具有高度的統一性。這為宋元明清時期的都城規劃樹立了典范,也成為中華文明的獨特見證,為賡續中華文脈作出重要貢獻,同時深刻影響了日本、朝鮮等國的都城建設。-摘編自鄭衛、丁康生《關于中國古代城市中軸線設計的歷史考察》(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先秦至隋唐時期都城建設的特點及其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先秦至隋唐時期都城中軸線設計的影響。【答案】(1)特點:中軸線布局;歷史悠久,在傳承中發展。原因: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形成與發展;儒家思想成為正統思想。(2)影響:維護了封建統治;為宋元明清都城建設奠定了基礎;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彰顯;影響了周邊國家的都城建設?!窘馕觥俊拘?詳解】本題是特點題、原因題。時空:先秦至隋唐時期(中國)。特點:據材料“中軸線布局是中國古代都城的一大特色”可知,中軸線布局;據材料“先秦時期的多個都城已不同程度地形成了中軸線布局”之后至隋唐時期的都城建設基本遵循和完善這一原則”可知,歷史悠久,在傳承中發展。原因:據材料“西漢長安城的中軸線”“長安城內的道路網、坊里、市肆和城門都以朱雀街為中軸線而對稱布局,朱雀大街段落整體寬闊,但是道路使用卻受到了嚴格的限制,儼然成為皇權貴族的御道”“長安城這種極其嚴整的中軸對稱布局,使其空間具有高度的統一性”及結合所學可知,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的形成與發展;據材料“曹魏鄴城統籌規劃中既講究禮制的等級觀念,又強調法治的威嚴秩序。之后至隋唐時期的都城建設基本遵循和完善這一原則”及結合所學可知,儒家思想成為正統思想。【小問2詳解】本題是影響題。時空:先秦至隋唐時期(中國)。據材料“展現出較強的政治功能“既講究禮制的等級觀念,又強調法治的威嚴秩序”及結合所學可知,維護了封建統治;據材料“這為宋元明清時期的都城規劃樹立了典范”可知,為宋元明清都城建設奠定了基礎;據材料“也成為中華文明的獨特見證,為賡續中華文脈作出重要貢獻”可知,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彰顯;據材料“深刻影響了日本、朝鮮等國的都城建設”可知,影響了周邊國家的都城建設。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交通是區域聯系的紐帶和區域關系發展的基礎。近代以來,許多沿海城市憑借通商口岸的進出口貿易功能而興起。但廣東省寶安縣(今深圳)雖南連香港,緊鄰廣州,在清末民初時期,社會生產仍主要依賴傳統農漁經濟,公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十分匱乏,還飽受盜匪、戰亂之苦,社會各方面狀況與一河之隔的香港地區有天壤之別,彼此聯系十分薄弱。1928年之后,廣東各地的政治和社會環境漸趨平穩。在上級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寶安縣政府積極規劃和推動了公路和港口等建設工程。香港寶安商會也出于造福桑梓的初衷,積極響應并參與到寶安縣的社會建設之中。1930年起,一批紳商陸續修筑了寶安縣公路、蛇口碼頭,并開通了烏石巖至蛇口的公路與蛇口至中國香港的小輪航線,形成了貫通寶安縣、香港西部地區的交通運輸通道。到1936年,寶安縣內的交通狀況已堪稱便利,這為區域經濟社會的聯系和發展提供了條件。1937年11月初,為維持兩地交通往來,巖口公司冒著被戰火波及的風險,特派小輪恢復兩地航行。縣港商販、鄉民從寶安縣向香港運送大批糧食和果菜,以解決香港果菜短缺、糧食恐慌以及糧價驟漲等問題。這一時期深港兩地交通和經濟的變化,既是以后深圳蛇口工業區興辦的部分條件,也為新時代大灣區城市協同發展的宏大實踐提供經驗借鑒。-摘編自吳青、羅文捷《民國時期深港兩地西部通連的構劃與實踐》(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末民初深港兩地聯系薄弱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民國時期深港兩地通連的歷史意義。【答案】(1)國家治理能力弱;社會經濟結構傳統;基礎設施匱乏;深港差距大。(2)加強了深港兩地聯系;加速了寶安社會發展;支援了華南抗戰;為深圳改革開放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為大灣區城市協同發展提供借鑒?!窘馕觥俊拘?詳解】本題是背景題。時空是清末民初的中國。據材料“廣東省寶安縣(今深圳)雖南連香港,緊鄰廣州,在清末民初時期,社會生產仍主要依賴傳統農漁經濟”可得出“社會經濟結構傳統”。據材料“公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十分匱乏”可得出“基礎設施匱乏”。據材料“還飽受盜匪、戰亂之苦”可得出“國家治理能力弱”。據材料“社會各方面狀況與一河之隔的香港地區有天壤之別”可得出“深港差距大”。【小問2詳解】本題是影響題。時空是民國時期的中國。據材料“1930年起,一批紳商陸續修筑了寶安縣公路、蛇口碼頭,并開通了烏石巖至蛇口的公路與蛇口至中國香港的小輪航線,形成了貫通寶安縣、香港西部地區的交通運輸通道”可得出“加強了深港兩地聯系”。據材料“到1936年,寶安縣內的交通狀況已堪稱便利,這為區域經濟社會的聯系和發展提供了條件”可得出“加速了寶安社會發展”。據材料“1937年11月初,為維持兩地交通往來,巖口公司冒著被戰火波及的風險,特派小輪恢復兩地航行??h港商販、鄉民從寶安縣向香港運送大批糧食和果菜,以解決香港果菜短缺、糧食恐慌以及糧價驟漲等問題可得出“支援了華南抗戰”。據材料“這一時期深港兩地交通和經濟的變化,既是以后深圳蛇口工業區興辦的部分條件,也為新時代大灣區城市協同發展的宏大實踐提供經驗借鑒”可得出“為深圳改革開放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為大灣區城市協同發展提供借鑒”。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法國退休制度建立于1946年,其主要融資方式是勞動人口供養退休人口。從20世紀70年代起,隨著經濟增速的驟降,退休制度的支出增速日益大于收入增速。2020年,退休金赤字高達207億歐元。2023年,法國65歲以上人口占到總人口的20%以上。2010年,政府將退休年齡提高至62歲。-摘編自彭姝祎《法國退休制度的改革歷程和特點》等材料二1983年起,里根政府決定提高退休年齡。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美國退休賬戶平均縮水25%,企業養老金覆蓋率從1983年的62%降至2022年的53%,非全日制工人參保率不足17%。2023年,65歲以上人口占比為17.3%,國家養老金支出卻僅占GDP的6.8%,社會批評美國政府這些做法是“將社會風險私有化的制度設計”。-摘編自劉云香、丁建定《美國養老保險體制改革及其經驗》等材料三改革開放特別是近10年來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實現了覆蓋全民的目標。20世紀90年代末,針對部分生活困難退休人員,切實保障基本生活費、失業保險金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發放。黨的二十大提出“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并通過全國統籌和國資劃轉等途徑提高養老基金等系統性方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已進入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階段?!?摘編自鄭功成《新中國70年社會保障發展的理論與實踐邏輯》(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法、美兩國退休保障面臨的共同困境。(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法、美兩國相比,中國退休保障的優勢及其根本原因?!敬鸢浮浚?)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財政支出壓力大;經濟增長困難;退休收入減少。(2)優勢:覆蓋面廣;國家統籌、系統優化;關注民生。根本原因: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屬于特點類題,時空是:現代法國、美國。根據材料“法國退休制度建立于1946年,其主要融資方式是勞動人口供養退休人口”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根據材料“從20世紀70年代起,隨著經濟增速驟降,退休制度的支出增速日益大于收入增速。2020年,退休金赤字高達207億歐元”可知財政支出壓力大、經濟增長困難;由材料“國家養老金支出卻僅占GDP的6.8%”可知退休收入減少。【小問2詳解】本題屬于特點類、背景類題,時空是:現代法國、美國。優勢:由材料“改革開放特別是近10年來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實現了覆蓋全民的目標”可知覆蓋面廣;由材料“黨的二十大提出“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并通過全國統籌和國資劃轉等途徑提高養老基金等系統性方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已進入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階段?!笨芍獓医y籌、系統優化;由材料“20世紀90年代末,針對部分生活困難退休人員,切實保障基本生活費、失業保險金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發放”可知關注民生。根本原因:結合所學知識,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中國共產黨代表人民,保證了國家決策的科學性和前瞻性,社會主義制度確保人民是國家的主人。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文明敘事作為歷史研究的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