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二模歷史試題解析含解析_第1頁
遂寧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二模歷史試題解析含解析_第2頁
遂寧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二模歷史試題解析含解析_第3頁
遂寧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二模歷史試題解析含解析_第4頁
遂寧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二模歷史試題解析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遂寧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二模歷史試題解析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亨利四世于1604年發布敕令,規定官員只要繳納收入的1/60作為年稅,官職就可以世繼承。這會A.沖擊貴族政治 B.促進階層流動 C.削弱專制王權 D.降低行政效率2.1971年7月,毛主席就日本覬覦問題時曾指示周恩來說:“要給基辛格吹天下大亂,形勢大好,不要老談具體問題。我們準備美國、蘇聯、日本一起來瓜分中國。我們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邀請他們來的。”該指示意在()A.強調新中國綜合國力的上升 B.表明新中國始終遵循著和平外交政策C.指明基辛格秘密訪華的目的 D.迫使美方承諾壓制日本對的野心3.如圖是1907年的一幅漫畫《中國之現象》。該漫畫反映了A.中國知識界對清政府的失望 B.清政府主動順應民主化潮流C.清政府企圖挽救腐朽的統治 D.立憲派主導清末“預備立憲”4.西周建立后,周天子經常將刻有銘文的青銅器分發給各地諸侯。類似的青銅銘文不僅在黃河中下游有大量出土,在南方的楚或吳、越之地也多有發現。這說明當時A.禮樂制得到普遍接受 B.周天子直接控制各地C.出現了深人的技術交流 D.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認同5.金元之際,“一代文宗”元好問在《雁門關外》中寫F:“四海于今正一家,生民何處不桑麻。重關獨居千尋嶺,深夏猶飛六出花。云暗白楊連馬邑,天圍青冢渺龍沙。憑高吊古情無盡,空對西風數去鴉。”該詩反映出A.遭戰爭破壞的社會場景 B.實現統一后時代的變化C.詩歌創作水平超越前代 D.知識分子對世事的不滿6.在宗法制下,國人一方面對活著的長輩絕對的順從、孝敬;另一方面對死去的先祖隆重祭祀,以祈求他們的保佑。這說明宗法制A.致使國人注重血緣關系 B.推動孝親思想深入人心C.導致男權意識經久不衰 D.造就了濃厚的家庭意識7.梁啟超認為“史也者,記述人間過去之事實者也。雖然,自世界學術日進,故近世史家之本分,與前者史家有異。”他所認為的“近世史家”與“前者史家”的“異”應該表現為A.為帝王提供借鑒 B.持歷史進化論觀點C.記述過往事實 D.以皇族王朝為中心8.1368年,明太祖宣布,各處百姓外出逃避戰亂,拋下土地為他人所耕墾者,即由耕者占為己業,原主還鄉復業者,由官府于旁近荒田中如數撥給耕種。這一規定有助于A.精耕細作農業的發展 B.促進自耕農經濟成長C.遏制土地兼并的蔓延 D.解決尖銳的人地矛盾9.下表為1928—1935年中國輪船統計表。據此判斷正確的是中國輪船統計年份船只噸位其中千噸以上輪船船只噸位19281352290791117213482193027924154471382479691932345657725717834221119353895675173208461812A.國民政府日益重視發展海洋經濟B.表明外國侵略由沿海轉向內陸C.國家經濟建設促進輪船業的發展D.表明工業結構逐漸趨于合理化10.下圖是一幅中國古代“中央機構示意圖”。這一政府架構應當始于()A.秦始皇 B.漢武帝C.唐太宗 D.康熙帝11.下邊是1894年和1913年中國民族企業變化表。對此解讀正確的是,當時()A.民族資本成為在華資本主體 B.清廷極力推動近代企業發展C.政府的經濟政策發生了異變 D.資產階級改良必然走向革命12.在古希臘“神人同形同性”的時代,藝術家們都以各種方式留下了自己所鐘愛的“女神”的畫像。這一現象表明古希臘A.民主政治興起 B.商品經濟發達 C.宗教觀念淡薄 D.人文思想活躍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山西一地在明代276年間曾37次出現災疫,且多在成化十八年(1482年)之后,尤以萬歷、崇禎兩朝為甚。疫災常常與水、旱、地震等自然災害同時發生,尤與饑荒并發的頻率最高。戰禍一起,瘡痰滿目,疫癘叢生。面對頻發的災疫,朝廷常常發布詔令減免稅糧田租,也常發帑賑濟直接救濟災民,減緩災情。在疫病流行時期,軍營將士會食用特定草藥預防疫病,并將染病患者與健康士兵隔離開來,以免擴大傳染。地方官府常常采取施醫送藥的救療手段,擴大救療面。明朝時對疫病發生雖已有較為科學的認識,但仍然存在以天命解釋災難和疫病發生的情況,認為天意不可違,因而一些地方官也常采用齋戒祈禱的方法驅避疫氣。一些深懷濟世思想的醫生不避疫氣,不辭勞苦,施醫送藥。深受儒家愛民思想影響的知識分子和有識之士也主動出資出力,救助于民。——摘編自張麗芬《明代山西疫災特點及救療措施述略》材料二14至17世紀中期,倫敦先后爆發過20多次大小瘟疫。西對最初的黑死病疫情,教皇親自設計彌撇驅逐瘟疫,教會則通過教堂擔負起醫療救治的責任。政府規定嚴禁暴尸街頭,死者必須深埋。許多地方當局還規定有傳染嫌疑的房屋及家具要通風烹蒸、曝曬消毒,并向民眾普及醫學和公共衛生知識。英王對疫病重災區免除征稅,同時發布公告嚴控倫敦城內的屬牢活動,禁止污血流入街道或泰晤士河。隨著疫病的擴散,政府進一步制定衛生法規,管制醫藥行業,推進醫療的正規化進程,并新建或重建多家醫院。城市也開始設置清道夫清掃街道。到了16世紀,關注公共健康成了歐洲各大城市普遍的現象。這些醫學上的變化被稱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衛生革命”。——摘編自魏晨光《從黑死病反觀14一17世紀英國的社會生活和醫療狀況》等(1)根據材料一二,比較1417世紀中英兩國面對疫情采取的措施有何異同。(2)根據材料一、二,結合相關時代背景,說明中英疫情防控的影響。14.(20分)材料歷史上,印巴同為英屬印度,是英國最大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印度人民反帝反殖斗爭日益高漲,英國首相艾德禮不得不于1947年2月20日宣布,至遲將于1948年6月把政權交給印度人。為了達到在撤走后仍能控制印度的目的,英國極力在由其一手造成的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兩大教派政黨對立的基礎上,繼續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極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黨派之間制造矛盾,擴大分裂。1947年3月24日,蒙巴頓接替魏菲爾出任印度總督,6月3日發表了英國政府稱之為“印度獨立法”的新宣言,即“蒙巴頓方案”——摘編自《難滅的硝煙世界戰爭史話》(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蒙巴頓方案”出現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蒙巴頓方案”的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以交納年稅作為官員任職甚至是世襲的基本條件,不能保證行政效率,D項正確;官員保證繳納年稅即可職務世襲,不能沖擊貴族政治,不利于階層流動,也不能削弱專制王權,ABC三項錯誤。2、D【解析】

由“就日本覬覦問題”“我們準備美國、蘇聯、日本一起來瓜分中國。我們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邀請他們來的”等信息可知,邀請基辛格來華就是對抗蘇聯、日本,緩解中國面臨的緊張局勢,即從氣勢上迫使美方承諾壓制日本覬覦的野心,故D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新中國綜合國力的上升,故A項錯誤;材料雖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相關,但并非強調的主旨,故B項錯誤;強調的是新中國對待美、日的態度而非強調美方的目的,故C項錯誤。3、C【解析】

漫畫內容是建筑即將倒塌,但是部分身著清朝服飾的人物在努力挽救這一建筑,結合材料時間1907年可知,這一時期清政府實行新政,說明清政府試圖挽救腐朽的統治,C正確;題干未體現出知識界的態度,排除A;清末新政并不屬于民主化改革,排除B;從題干無法判斷是那一派別的主張,而且漫畫中未體現出“預備立憲”內容,排除D。4、D【解析】

材料反映了西周王室的禮器和文字隨著分封制傳到了黃河中下游和南方地區,故D正確;ABC不合史實,排除。考查層次——理解;難度:中;考查目的:理解分封制,5、B【解析】

《雁門關外》是元好問憑高吊古,抒發了元初結束多年戰亂之后“四海一家”的變化。B正確;材料表述的是統一之后的變化,不是戰爭的破壞,A排除;材料無法體現其詩歌創作水平超越前代,C排除;材料表明他對國家統一的贊同,而不是不滿,D排除。故選B。6、B【解析】

材料表明,在宗法制影響下,形成了國人對長輩及先輩保持尊重、孝敬的傳統.致使孝親道德觀念深人國人心中,B項正確。由于人們重視血緣關系,所以出現了宗法制,A顛倒因果,排除;題干關注的是長輩、先祖,并未涉及男權,排除C;材料強調的是宗法制對孝親思想的影響,與家庭意識無關,排除D。7、B【解析】

材料“雖然,自世界學術日進,故近世史家之本分,與前者史家有異”認為是否持有歷史進化的觀點是傳統史學與近代史學的區別,因此B選項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為帝王提供借鑒的問題,A選項排除;傳統史學和近代史學都以歷史事實為依據進行記載,因此記述過往事實不屬于二者的區別,C選項排除;以皇族王朝為中心的說法與材料無關,D選項排除。8、B【解析】

明太祖這一規定旨在保證田地不拋荒,農民有地可耕,這有利于小農經濟的發展,B正確;從背景來看,當時大量農戶流亡,存在土地拋荒現象,在人少地多情況下,多采取粗放模式,而非精耕細作,A排除;這一規定實質上認可了土地兼并,排除C;根據題干可知,這一時期人口流亡,人地矛盾并不尖銳,排除D。9、C【解析】

材料信息體現了1928年一1935年中國輪船船只數量、噸位尤其是千噸位以上的輪船增長的數據,說明輪船制造業有了較快的發展。1927年后南京政府通過與聲名顯赫的資本家合作來促進工業發展,推動了中國輪船業的發展,故C項正確。海洋經濟一般指開發海洋資源和依賴海洋空間而進行的生產活動,以及直接或間接開發海洋資源及空間的相關產業活動,輪船船只數量及噸位數的增長可以從側面說明內河或沿海航運繁榮,但不能說明政府重視海洋經濟,故A項錯誤。1928一1935年,外國侵略者加緊了對中國從沿海到內陸的侵略,但不能說明由沿海轉向內陸,故B項錯誤。材料并未顯示輕工業的信息,因此不能判斷工業結構的變化,更不能說明工業結構逐漸趨于合理化,故D項錯誤。10、B【解析】試題分析:漢武帝時,為加強皇權,選用一些親信侍從如尚書、常侍等組成宮中的決策班子,稱為“中朝”或“內朝”。丞相以下三公九卿為外朝。中、外是相對皇帝居住的宮禁而言,中朝(內朝)官員享有較大的出入宮禁的自由,可以隨侍皇帝左右且能在宮中辦公,外朝官員則無此特權。故選B。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中朝11、C【解析】

依據表格信息結合所學可知,甲午戰后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重農抑商政策,有利于民族企業的發展,因此C選項正確;近代中國民族企業深受外國資本的壓迫,并未成為主體,A選項錯誤;此時期清政府只是放寬了民間設廠的限制,并非極力推動近代企業發展,B選項錯誤;

D選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故選C。12、D【解析】

材料“藝術家們都以各種方式留下了自己所鐘愛的“女神”的畫像”體現的是對人性的肯定,和人文主義精神萌芽有關,D正確;AB說法與材料無關,排除;希臘人的宗教觀念十分強烈,C排除。故選D。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相同點:都對疫病重災區減免稅收;都采取了防止疫病擴散的舉措;政府都發揮主導作用;都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不同點:參與者—中國是有識之士與民眾積極參與;西方是教會勢力參與其中。救助手段—中國通過發放錢糧,施醫送藥等手段,直接救濟災民;西方是向民眾普及醫學衛生知識,關注公共健康。防擴散的手段—中國采取隔離手段防止傳染;西方制定法規,新建醫院,強化城市清潔力度,防止擴散。(2)中國:明末社會矛盾尖銳、戰亂頻繁、自然災害頻發,政府防控措施一定程度上緩和社會矛盾,鞏固統治;體現儒學濟世愛民的思想,擴大儒學的影響。西方: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促進思想解放、近代自然科學的興起;政府防控措施提高公民的衛生意識;推動近代醫療體系的建立;擴大世俗政權的影響。【解析】

(1)相同點:依據材料“面對頻發的災疫,朝廷常常發布詔令減免稅糧田租”“英王對疫病重災區免除征稅”來看,兩國都對疫病重災區減免稅收;依據材料“將染病患者與健康士兵隔離開來,以免擴大傳染”“政府規定嚴禁暴尸街頭,死者必須深埋。許多地方當局還規定有傳染嫌疑的房屋及家具要通風烹蒸、曝曬消毒”來看,兩國都采取了防止疫情擴散的措施;依據材料“一些地方官也常采用齋戒祈禱的方法驅避疫氣”“教皇親自設計彌撇驅逐瘟疫”來看,科學防控的同時帶有封建迷信色彩;依據兩國的處理措施來看,政府都發揮主導作用。不同點:依據材料“知識分子和有識之士也主動出資出力”“教會則通過教堂擔負起醫療救治的責任”來看,中國是有識之士與民眾積極參與,西方是教會勢力參與其中;依據材料“發帑賑濟直接救濟災民,減緩災情”“向民眾普及醫學和公共衛生知識”來看,中國通過發放錢糧,施醫送藥等手段,直接救濟災民,而西方是向民眾普及醫學衛生知識,關注公共健康;依據材料“將染病患者與健康士兵隔離開來”“制定衛生法規,管制醫藥行業,推進醫療的正規化進程,并新建或重建多家醫院”來看,中國采取隔離手段防止傳染;西方制定法規,新建醫院,強化城市清潔力度,防止擴散。(2)中國:依據材料“疫災常常與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