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 第二課 探究世界的本質_第1頁
必修4 第二課 探究世界的本質_第2頁
必修4 第二課 探究世界的本質_第3頁
必修4 第二課 探究世界的本質_第4頁
必修4 第二課 探究世界的本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修4哲學與文化第二課探究世界的本質Contents考點1世界的物質性考點2運動的規律性考點3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解題幫快速破題規范解答練習幫練透好題精準分層目錄01LOREMIPSUMDOLOR課標要求命題點考題取樣核心素養1.闡釋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表達無神論立場。2.表明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態度。世界的物質性2021浙江6月選考,T272020海南,T16①政治認同:堅定唯物主義信念,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自覺地把握客觀規律;認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發展理念。②科學精神:科學認知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物質性、意識的本質、規律的客觀性;科學認識符合客觀規律的正確意識和違背客觀規律的錯誤意識對改造世界的不同作用。③公共參與:在實踐活動中,用物質決定意識以及規律的觀點指導實踐活動;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處理好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的關系,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識的本質2021湖北,T132020浙江7月選考,T25課標要求命題點考題取樣核心素養1.闡釋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表達無神論立場。2.表明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態度。規律的客觀性與普遍性2023湖北,T152021遼寧,T122021廣東,T152020全國卷Ⅲ,T212020全國卷Ⅱ,T21①政治認同:堅定唯物主義信念,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自覺地把握客觀規律;認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發展理念。②科學精神:科學認知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物質性、意識的本質、規律的客觀性;科學認識符合客觀規律的正確意識和違背客觀規律的錯誤意識對改造世界的不同作用。③公共參與:在實踐活動中,用物質決定意識以及規律的觀點指導實踐活動;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處理好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的關系,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2022山東,T72022湖南,T12課標要求命題點考題取樣核心素養1.闡釋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表達無神論立場。2.表明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態度。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2023全國卷乙,T232022全國卷乙,T40(1)2021廣東,T122021天津,T13①政治認同:堅定唯物主義信念,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自覺地把握客觀規律;認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發展理念。②科學精神:科學認知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物質性、意識的本質、規律的客觀性;科學認識符合客觀規律的正確意識和違背客觀規律的錯誤意識對改造世界的不同作用。③公共參與:在實踐活動中,用物質決定意識以及規律的觀點指導實踐活動;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處理好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的關系,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2023山東,T102022全國卷甲,T232021全國卷甲,T23命題分

析預測高考對本課的考查,命題情境多樣,既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有貼近

生活實際的漫畫,有時還會依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等,主要考查規律的特點、發揮主觀能動性、一切從實際出發。題型以

選擇題為主。2025年高考,可能會以科技發展等為情境,考查世界的物

質性、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也可能以黨和國家質量強國、數字中國

等的部署和安排所取得的成效為材料,模塊內考查發揮主觀能動性,跨

模塊上聯系選必修1中的經濟全球化、選必修2中的就業與創業、選必修3

中的辯證思維、超前思維等進行綜合考查。

人的意識客觀存在物質物質世界變化運動必然的客觀目的性反映實踐前提條件客觀規律尊重客觀規律考點1世界的物質性

1.哲學上的物質概念(1)準確把握物質概念

物質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萬事萬物的總和。客觀存在≠客觀實

在。客觀實在是一種客觀存在,客觀存在不僅包括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物質現象,還

包括不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精神、意識現象。(2)弄清物質與具體的物質形態的關系哲學上的物質概念具體的物質形態區別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除客觀實在性以外,還有其自身的個

別屬性。存在狀態不生不滅、永恒存在。有生有滅、暫時存在。哲學上的物質概念具體的物質形態聯系物質是對具體的物質形態的抽象概括;物質依賴于具體的物質形態,

離開具體的物質形態,就沒有了物質;不能用物質代替具體的物質形

態,否則就看不到世界的豐富多彩;不能用具體的物質形態代替物

質,否則會抹殺世界的物質性。(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具

體的物質形態)2.世界的物質性(1)自然界的物質性自然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規律形成和發展

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發展史,都是統一的物質世界中的一部分。(2)人類社會的物質性(3)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依據從起源看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人的意識不僅是自然界長期發展

的產物,而且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從生理基礎看人腦是高度發達的物質系統,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具有產生意

識的生理基礎,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從內容看不管什么樣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主觀映象),意識的

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結論物質是本原,意識是物質的派生物,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堅持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使主觀符合客觀。(4)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原理內容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表現自然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展及其構成要

素,都具有客觀的物質性,人的意識本身就根源于物質。物質是本原,意識是物質的派生物,物質決定意識。方法論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即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

發;堅定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立場,反對一切有神論。

易錯辨析

1.物質是標志客觀存在的范疇。(?)[辨析]

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范疇。?2.物質與具體的物質形態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辨析]

物質與具體的物質形態是普遍與特殊、一般與個別、抽象與具體的關系。?3.意識是大腦的機能。(?)[辨析]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4.有了人腦就會產生意識。(?)[辨析]

意識的內容來自客觀存在,不是人腦自生的。?5.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正確反映。(?)[辨析]

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有正確與錯誤之分。?情境應用

1.元宇宙元宇宙始于科幻作品《雪崩》里提到的“Metaverse”和“Avatar”這兩

個概念。人們在“Metaverse”里可以擁有自己的虛擬替身,這個虛擬的世界

就叫作“元宇宙”。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網

應用和社會形態。有人認為,作為虛擬世界的“元宇宙”并不是客觀的物質世界。請運用世界的

物質性的有關知識對這一觀點進行評析。[答案]

“元宇宙”的概念是對客觀實在的反映,“元宇宙”作為整合多種新技術

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是建立在客觀物質世界的基礎之

上的,不能脫離物質而獨立存在。題中觀點具有合理性。2.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未來智能社會的基礎支撐。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正由聽從簡單指令向

擬人、智能方向不斷“進化”。人工智能+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服務機器人,

人工智能+特種機器人,人工智能+家居,人工智能+工廠,人工智能+手術……

從“互聯網+”到“智能+”,人工智能默默地填充、改變著人們的學習娛樂、生

產生活。隨著人工智能的應用和升級,有人認為“智能機器人也有思維”。對此你

怎么看?[答案]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智能機器人的活動只不過是對人腦思維的模擬,它本

身沒有思維。

命題點1

世界的物質性1.[2021浙江6月選考]全球氣候變化已經對人類造成嚴重威脅,需要世界各國同舟共

濟、積極行動。中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氣候行動目標,提振了國際社會信心,為

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多邊進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了重要貢獻。這表明(

A

)①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②人類社會既具有物質性又具有整體性③全球氣

候治理是一個長期而曲折的過程④氣候治理規律比氣候變化規律更難掌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1234[解析]

“需要世界各國同舟共濟、積極行動”,體現了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

實踐的,①正確。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構成社會物質生

活條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造

成嚴重威脅,說明人類社會具有物質性;應對氣候變化需要世界各國同舟共

濟、積極行動,說明人類社會具有整體性,②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全球氣候治

理所經歷的曲折和艱難,③不選。材料沒有體現氣候治理規律難以掌握,且

“更難掌握”說法不妥,④不選。1234命題變式2.[2020海南]在距地球5.6億光年的類星體“馬卡良231”內,中外科學家聯手首次發

現了氧氣。這次銀河系外氧氣的發現,有助于我們進一步加深對宇宙物質組成的認

識。這一科學發現進一步佐證了(

B

)①世界是物質的世界②物質依賴于人的感覺而存在③物質是由人的意識產生的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1234[解析]

在“馬卡良231”內,中外科學家聯手首次發現了氧氣,這說明世界是物質

的世界,①正確。科學家的這一發現,是人類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認識的表現,表明

人類能夠不斷解開自然界之謎,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之物,④正確。物質是客觀

的,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存在,也不由人的意識產生,②③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觀

點,錯誤。1234命題點2意識的本質3.[2021湖北]湖北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譽,歷史上眾多文人墨客在此迎來送

往,觸景生情,留下了大量廣為流傳的送別詩篇,如“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

下揚州”“鄂渚輕帆須早發,江邊明月為君留”等。這表明(

D

)①意識的內容可還原社會生活②意識的根本目的是人的情感需求③意識是社會

歷史活動的產物④意識的形式可以由人們主動創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D1234[解析]

歷史上眾多文人墨客在武漢迎來送往,這是社會歷史活動,“留下了大量

廣為流傳的送別詩篇”體現了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③正確。歷史上的文人墨

客“觸景生情”,創作自己的詩詞,這體現了意識形式的主觀性,④正確。從意識

的內容上看,意識是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并不能還原社會生活,①錯誤。意識

的目的在于指導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②錯誤。1234命題變式4.[2024遼寧名校聯考]光是無色的,但人們能看到色彩斑斕的世界,這就要歸功于

大腦里的“調色板”。我國科學家近期的一項研究成果,詳細描繪了等級化的不同

視覺腦區的色調圖結構,揭示了認知層面上的顏色空間色調圓盤形成的神經機制。

這表明(

D

)①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②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③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④人腦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D1234[解析]

我國科學家能夠揭示認知層面上的顏色空間色調圓盤形成的神經機制,說

明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②符合題意。人們能看到色彩斑斕的世界,要歸功于大

腦里的“調色板”。可見,人腦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④符合題意。①強調的是

意識的內容,③強調的是意識的起源,這在材料中均未體現,不選。1234考點2運動的規律性

1.物質與運動的關系關系理解側重點誤區物質是運動的物

質,運動是物質固

有的根本屬性和存

在方式。任何具體的物質形態只

有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

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

在脫離運動的物質。強調物質離不

開運動。離開運動談物質,

會導致形而上學,

如刻舟求劍。關系理解側重點誤區運動是物質的運

動,物質是運動

的載體。任何運動都有自己

的承擔者或載體,

脫離物質的運動是

根本不存在的。強調運動離不

開物質。

離開物質談運動,會導致

唯心主義,如慧能的“心

動論”、畢爾生的“萬物

只是在概念中運動”、黑

格爾的“‘絕對精神’的

自我運動”。2.物質運動的規律(1)含義: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圖示如下:

①規律≠規律現象。規律現象是規律的表現。②規律≠聯系。規律是一種聯系,但是并非任何聯系都是規律。只有同時滿足“固

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四個條件的聯系才是規律。③規律≠規則。規律是客觀的,不能被制定、修改或廢除。規則是主觀的,可以制

定、修改、補充或廢除。正確的、合理的規則總是根據客觀規律制定的,是對客觀

規律的正確反映。④規律是客觀的,但規律并不是永恒不變的。(2)規律的客觀性與普遍性規律的客觀性規律的普遍性原理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規律的客觀性突出表現為它的不可抗拒性。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

維,其運動、變化和發展過程

都有其固有的規律。方法論必須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而不能違背規律,一旦違背客觀規律,必然受到規律的懲罰。

結合人類社會的兩大規律(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

適合經濟基礎狀況)、邏輯思維的三大規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知識,理解

規律的普遍性和客觀性。3.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表

現認識世界目的性:側重于行動目標、方式和步驟的確定。意識不僅可以認識事

物的外部現象,而且

能夠把握深藏于事物

內部的本質和規律。自覺選擇性:強調認識對象的選擇。能動創造性:突出反映的程度(現象與本質)和時

間跨度(過去、現在和未來)。改造世界意識可以能動地指導人們改造世界,即通過實踐把觀念的東西變成現實

的東西,創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觀事物。前

提條

件尊重客觀規律意識的能動性受到客觀規律的制約。只有符合客觀規律的正確意識,才能有效發揮能動作用,正確指導人們的實踐,實現改造世界的預期目標;違背客觀規律的錯誤意識,會導致實踐的失敗,會對事物的發展產生阻礙作用。

正確區分意識的反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主觀能動性意識的反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主觀能動性內

涵不同性質的意識對改造客

觀世界的指導作用。人們在意識指導下能動地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想”“做”“精神

狀態”聯系意識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識的能動作用,是能動作用的第二方面。意識的能

動作用、意識的反作用包含于主觀能動性,是主觀能動性的表現。影響主觀能動性>意識的能動作用>意識的反作用4.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關系原理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意識的能動性受到客觀規律的制約。只有符合客觀規律的正

確意識,才能有效發揮能動作用,正確指導人們的實踐,實

現改造世界的預期目標;違背客觀規律的錯誤意識,會導致

實踐的失敗,會對事物的發展產生阻礙作用。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規律的必要條件。人在規律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在認識和把握客觀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人類。方法論想問題、辦事情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

易錯辨析

1.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使事物處于顯著的變化之中。

(?)[辨析]

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且運動不一定是顯著的變化。?2.人們可以突破規律的制約,改變或創造規律。(?)[辨析]

規律具有客觀性,人們不能突破規律的制約,也不能改變或創造規律。?3.規律是永恒不變的。(?)[辨析]

規律并不是永恒不變的。?4.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達到改造客觀世界的目的。(?)[辨析]

改造客觀世界要想達到預期目的,需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

結合起來。?情境應用

1.塞罕壩的“綠色蛻變”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塞罕壩,歷史上曾是“林蒼蒼,樹茫茫,風吹草低見牛

羊”的皇家獵苑。但后來由于日本侵略者掠奪性采伐和日益增多的農牧活動,塞罕

壩變成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沙起好荒涼”的沙地荒原。新中國成立后,國家

有關部門經過充分調研論證和科學規劃設計,1962年2月,決定建立塞罕壩機械林

場。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懷下,幾代塞罕壩林場人伏冰臥雪、艱苦奮斗,創

造了一個變荒原為林海、讓沙漠成綠洲的綠色奇跡。運用規律的相關知識,分析說明塞罕壩的“綠色蛻變”帶給我們的啟示。[答案]

①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必須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而不能違背規

律。②人在客觀規律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

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人類。2.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隨著我國新能源汽

車市場迅猛發展,近年來國家出臺政策積極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包括組建動力電

池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實施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補貼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下

鄉等多項政策措施。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不少新能

源汽車制造企業紛紛轉變經營策略,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著眼于關鍵技術的突破,

生產出獨具特色的優秀產品,以不斷滿足多元化、個性化的市場需求。結合材料,運用“運動的規律性”的相關知識,說明這些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

轉變經營策略的合理性。[答案]

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這些新能源汽車制造企

業從我國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現狀出發,正確認識與把握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規律,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著眼于關鍵技術的突破,以市場需求引領企業生產,其

經營策略的轉變將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有機統一,做到了一切從實際出

發,實事求是,能有效指導企業的經營活動,促進企業的發展,促進我國汽車產業

結構的優化升級。

命題點1

規律的客觀性與普遍性1.[2023湖北]蘇軾是北宋的治水能臣,在西湖邊留下了以湖面小石塔為標界來監測

水位和水面種植區域的“三潭印月”(如圖)。針對“吳中”之地“居民與水爭尺

寸,以故常被水患”,他主張“讓地與水”,提出“堤防省(注:減少)而水患衰”

的理念。蘇軾治水的理念啟示我們(

D

)D1234(圖:三潭印月)①傳統治水理念源于社會實踐又引導社會實踐②要合理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利民生福祉發展③要突破自然條件制約,積極主動推動矛盾轉化④要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

1234命題變式2.[2020全國卷Ⅲ]“歲月不居,時節如流。”這一客觀規律誰也無法改變,可以改

變的是人們對待時間的態度。毛澤東講,“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鄧小平說,

“我就擔心喪失機會。不抓呀,看到的機會就丟掉了,時間一晃就過去了”。

人們

在時間規律面前要“爭”,要“抓”,其哲學依據是(

C

)①時間的價值因人而異,沒有客觀性②承認時間規律的客觀性是科學利用時間的前提③時間規律的普遍性決定了人們對待時間態度的統一性④時間的流逝是客觀的,對時機的把握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C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34[解析]

時間規律具有客觀性,在承認時間規律的客觀性的前提下,人們才能科學

利用時間,②正確且符合題意,入選。時間的流逝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要把握好

時機就需要“爭”,要“抓”,也就是要發揮主觀能動性,④正確且符合題意,入

選。對時間的認識和利用因人而異,并不意味著時間的價值因人而異,時間價值的

標準具有客觀性,①錯誤。時間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并不意味著人們對待時

間的態度具有統一性,③錯誤。1234命題點2

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3.[2022山東]中國農歷是一種“陰陽合歷”歷法。陰歷反映的是月球繞地球公轉的

規律,能反映潮汐,可指導海事活動;二十四節氣則是反映太陽周年視運動的“陽

歷”,能反映四季交替和氣候特征,可指導農業生產。通過設置閏月協調回歸年與

朔望月之間的天數,使得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陰陽”和諧,融

為一體。中國歷法智慧所蘊含的哲理是(

D

)①正確認識是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相統一的基礎②人對世界的認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性③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是規律起作用的前提條件④要在斗爭性中把握同一性,在同一性中把握斗爭性D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34[解析]

陰歷反映的是月球繞地球公轉的規律,二十四節氣則是反映太陽周年視運

動的“陽歷”,二者分別指導海事活動和農業生產,這體現了人對世界的認識活動

具有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性,②正確。通過設置閏月協調回歸年與朔望月之間的

天數,使得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陰陽”和諧,融為一體,體現

了要在斗爭性中把握同一性,在同一性中把握斗爭性,④正確。主觀能動性和客觀

規律性相統一的基礎是實踐,①錯誤。規律是客觀的,并不是因為人們尊重規律,

規律才起作用,③錯誤。1234命題變式4.[2022湖南]漫畫《人生如天氣,可預料,但往往出乎意料》(作者:于昌偉)啟示我

們(

A

)A①面對人生的出乎意料,要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②可預料與出乎意料相互否定,符合辯證否定觀③“思維的眼睛”能揭示事物內部規律,人生可預料④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應該精確預見人生的未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34[解析]

1234考點3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1.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內容(是什么)物質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的,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

的,物質決定意識。為什么從意識的起源看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不僅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而且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從意識的生理基礎看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腦是高度發達的物質系統,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具有產生意識的生理基礎。從意識的內容看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方法論(怎么做)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

1.正確把握意識的本質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著

意識是對物質的被動反映,也不意味著意識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正確反映客觀事物。2.正確理解物質決定意識從時間上看: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從性質

上看:物質是第一性,意識是第二性。從地位上看: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依賴

于物質。2.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含義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經過調查研

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哲學

依據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關系。怎么辦四個要求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②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③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④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怎么辦兩個結合①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②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兩個反對①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②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辯證法要求:①認識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

多樣性,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②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把握變化的客

觀實際;③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④堅持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一分為二地對待

客觀實際。

易錯辨析

1.物質和意識相互依賴,不可分割。

(?)[辨析]

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離不開物質,物質是

獨立于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2.我們做事情應該從正確的價值觀出發。(?)[辨析]

我們做事情應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不能從正確的價值觀(主觀)出發。?3.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要做到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情境應用

內蒙古防沙治沙近年來,內蒙古緊緊圍繞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戰略定位,走出了

一條具有內蒙古特色的防沙治沙新路子。在有效治理和嚴格保護的前提下,內蒙古結合全區實際,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推

廣應用力度。經過多年實踐,內蒙古在技術措施上,探索形成了種子改良、節水抗

旱、封沙育林等一大批適宜不同沙化類型地區的技術模式;創新了微創氣流法造

林、甘草平移種植、削峰填谷治沙、無人機飛播造林固沙等技術,顯著提高了防沙

治沙成效。內蒙古防沙治沙是如何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答案]

①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結合全區實際。②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

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創新技術模式和技術方法,顯著提高了防沙治沙成效。③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堅持防治并重、治用結合。命題點1

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1.[2023全國卷乙]每當鮮花盛開的季節,賞花者紛至沓來。某公園用“你欣賞花的

美麗,花欣賞你的高度”“把花朵留在枝頭,讓美麗留在心靈”等宣傳語,代替

“禁止折花”“摘花可恥”等警示語,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違規摘花的

游客明顯減少。該現象反映的哲學道理是(

C

)①改變人的思想觀念就能變革客觀現實②人的思想觀念對人的行為具有導向作用③思想觀念具有能動性,不受制于客觀現實④客觀現實的變化會引起人的思想觀念的改變C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34[解析]

某公園用“你欣賞花的美麗,花欣賞你的高度”等宣傳語代替“禁止折

花”等警示語,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從而使違規摘花的游客明顯減少,

這強調的是公園環境變化與人們行為變化的內在聯系,表明客觀現實的變化會引起

人的思想觀念的改變,進而影響人的行為,②④符合題意。正確的思想觀念有助于

變革客觀現實,但改變思想觀念與變革客觀現實之間并不具有必然聯系,①中“就

能”說法絕對,排除。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意識對物質的能

動作用受制于物質的決定作用,因此思想觀念受制于客觀現實,③錯誤。1234命題變式2.[2021廣東]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講道,19世紀歐洲一些神靈研究者聲稱自

己具有讓人返老還童、改形換貌、招魂降神以及點石成金等超意識能力。對這些

“超意識能力”評價正確的是(

B

)①夸大了意識的能動性②肯定了人類具有穿越到神靈世界的能力③無視了物質

的決定性④說明人類意識具有不受限制的創造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1234[解析]

返老還童、改形換貌、招魂降神以及點石成金等“超意識能力”,夸

大了意識的能動性,①正確。“超意識能力”把人的意識作為世界的決定性因

素,是對物質決定性的否認,③正確。神靈世界不是真實存在的世界,人類不

可能穿越到這個本就不存在的世界中去,②錯誤。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受物質

條件的限制,④錯誤。1234命題點2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3.[2023山東]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提起看過的一個關于培養一批“一

縣一業”重點基地的文件:“我看了以后皺了眉頭,這個事情不好下指標。一個縣

是不是光靠一個產業去發展,要去深入調研,不能大筆一揮,撥一筆錢,這個地方

就專門發展養雞、發展蘑菇,那個地方專門搞紡織,那樣的話肯定要砸鍋。”上述

材料蘊含的哲理是(

B

)①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把握規律、做好決策的根本立足點②只有反映社會存在的產

業決策,才對產業發展起積極作用③正確的產業決策是把革命熱情和科學態度相

統一的基礎④調研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形成正確決策的基本條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B1234[解析]

習近平總書記的話強調,做決策要深入調研,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體現

了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把握規律、做好決策的根本立足點,①符合題意。一個縣是不

是光靠一個產業去發展,要去深入調研,可見,調研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

識、形成正確決策的基本條件,④符合題意。只有正確地反映社會存在的產業決

策,才對產業發展起積極作用,②錯誤。不能把產業決策作為把革命熱情和科學態

度相統一的基礎,這樣會陷入唯心主義,③錯誤。1234命題變式4.[2022全國卷甲]某市是以銅業為主的資源型城市。近年來,該市抓住國家支持資

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機遇,持續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按照“抓住銅、延伸銅,不

唯銅、超越銅”的思路,狠抓傳統產業升級和新動能培育。如今,不僅銅冶煉技術

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半導體、新能源汽車、工業互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也蓬勃發

展,千年銅都正邁向“智造新銅都”。該市的轉型發展表明(

D

)①實踐創新的高度取決于觀念更新的程度②善于抓住機遇是實踐創新成功的重要條件③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④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實事求是、開拓創新D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34[解析]

①夸大了意識的作用,不選。只有正確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

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才能實現創新,③錯誤。1234大題攻略10

非選擇題對“辯證唯物論”的考查1.[2022全國卷乙,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

勞動。①某小學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自2009年建校起就創辦“開心農場”,

開啟“新勞動教育”試驗,先后開發出“農事勞作”“創意勞動”和“美好生

活”3個課程群,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勞動能力和勞動觀念。④學校依據二十四節

氣開設勞動課程:立春時,來到開心農場尋找春天;立夏時,參加學校舉辦的收獲

節,摘蠶豆、剝蠶豆、吃蠶豆;立秋時,整地施肥種蘿卜;小雪時,測量油菜的高

度,為油菜畫像。學校給各年級學生安排不同農活:種蠶豆,種土豆,種桑養蠶,

種油菜,種向日葵,養兔子。②結合地方民俗和文化,學校開設了古法造紙、藤編

藝術,制作油面筋、竹籬笆等實踐體驗課程。對于表現突出的學生,學校獎勵“勞

動幣”,用來兌換學習用品。目前,該校“開心農場”規模已從最初的5畝地擴大到20多畝,勞動教育延伸

到了校園生活和家庭生活,引導孩子們走出課堂、走進自然,播下熱愛生命、熱愛

自然、熱愛生活的種子。“今天,你勞動了嗎?”已然成為該校同學打招呼的流行

語。③該校勞動教育促進了學校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水平提升,成為聞名全國

的“金名片”。結合材料并運用物質與意識辯證關系原理,分析該小學勞動教育取得顯著成效

的原因。

解題過程審設問知識限定:物質與意識辯證關系原理設問指向:分析該小學勞動教育取得顯著成效的原因。設問類型:原因類析材料信息①:某小學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開發出3

個課程群,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勞動能力和勞動

觀念。信息②:結合地方民俗和文化,學校開設了古法造

紙等實踐體驗課程。調用知識:①物質決定意

識,要求一切從實際出

發,實事求是。析材料信息③:該校勞動教育促進了學校德

育、智育、體育、美育水平提升,成為

聞名全國的“金名片”。調用知識:②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反

作用,正確的意識能促進客觀事物的

發展,要樹立正確意識。信息①④:該小學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

特點開發出3個課程群;結合二十四節氣

開設勞動課程。調用知識:③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

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組

案①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反作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

是,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②學校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

學生成長發展規律,按照學生年齡、不同節氣和地域歷史文化特點,開發課

程、安排農活;明確勞動教育目標,注重弘揚中華勞動美德,培養學生勞動意

識,獎勵先進,調動學生參加勞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對于考查“物質與意識辯證關系原理”的非選擇題,一般應根據原理從兩個維

度進行思考與作答:一是根據材料,分析物質決定意識,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實事求是;二是分析意識的能動作用,如材料中的措施是如何促進事物發展的。如

果材料涉及了尊重客觀規律,還應對此進行分析,作為一切從實際出發的補充。(這

一點要根據材料的信息確定是否需要回答)

2.[2024重慶質檢,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雷鋒生活的年代,正

值新中國成立不久,經濟社會還比較落后,物質條件還比較艱苦。他說:“我們靠

什么戰勝困難呢?主要就是要把一切有利的因素充分調動起來,用以克服不利的因

素。有利因素發揚了,不利因素克服了,困難也就被戰勝了。”他把艱苦奮斗作為

人生的必修課,主動離開生活穩定、環境舒適的縣委機關,參加根治溈水工程,住

在潮濕的臨時工棚,經常因工作忙,趕不上吃飯,就把冷飯用開水泡一泡將就著

吃。他告別故土來到東北支援鞍鋼建設,面對繁重的勞動和艱苦的環境,他總是主

動請纓、沖鋒在前,挑重擔、搶著干,表現出滿腔的熱情,充滿著無限的力量,做

出了非凡業績。他有強烈的創新意識,無論是當拖拉機手、當推土機手,還是當汽

車兵,都認真學習車輛構造和機械原理,努力掌握操作規程,勤學苦練業務技術,

細心排查機械故障,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結合材料,運用“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相關知識,談談你對“艱苦奮斗是

雷鋒人生的必修課”的理解。[答案]

①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

性。面對新中國成立不久,經濟社會還比較落后的現實,雷鋒意識到只有艱苦奮斗

才能戰勝困難,把艱苦奮斗作為人生的必修課。(4分)②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面

對困難雷鋒總是主動請纓、沖鋒在前,挑重擔、搶著干,做出了非凡業績。(4分)③

只有符合客觀規律的正確意識,才能有效發揮能動作用,正確指導人們的實踐,實

現改造世界的預期目標。雷鋒善于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通

過創新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4分)[解析]

第一步,審設問。本題知識限定為“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內容包括正

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表現、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反作用等。第二步,審材料,提取

關鍵信息,鏈接教材知識。關鍵信息①:新中國成立不久,經濟社會還比較落后,

物質條件還比較艱苦,雷鋒把艱苦奮斗作為人生的必修課→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

界。關鍵信息②:他總是主動請纓、沖鋒在前,挑重擔、搶著干,表現出滿腔的熱

情,充滿著無限的力量,做出了非凡業績→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關鍵信息③:

他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在不同崗位都認真學習車輛構造和機械原理,努力掌握操作

規程,勤學苦練業務技術,細心排查機械故障,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只有符合客

觀規律的正確意識,才能有效發揮能動作用,正確指導人們的實踐,實現改造世界

的預期目標。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備課題組1.[2024江蘇南京學情調研]錢穆先生曾說:“梅本無心,漫天風雪得梅心。梅本無

心,但以梅心作人心。”雪賦予了梅美麗,人為梅添上意義,以梅心作人心,表達

了中國文化的幽深、細膩和美感。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D

)①梅的價值是梅本身所固有的功能和屬性②梅花之美通過中華文化的內蘊表現出

來③梅心是人對梅這一客觀事物的主觀映象④人既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

享受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D1234567[解析]

人為梅添上意義,以梅心作人心,表明梅心是人對梅這一客觀事物的主觀

映象,③符合題意。以梅心作人心,表達了中國文化的幽深、細膩和美感,說明人

賦予梅心文化上的意義,人既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享受者,④符合題意。

哲學上的價值是指客體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

積極功能和屬性。梅的價值在于梅滿足人的需要的積極功能和屬性,而不是梅本身

所固有的功能和屬性,①錯誤。人為梅添上意義,以梅心作人心,表達了中國文化

的幽深、細膩和美感,表明中華文化的內蘊通過梅花之美表現出來,而不是“梅花

之美通過中華文化的內蘊表現出來”,②錯誤。12345672.[2024云南部分學校質檢]在藝術創作中,藝術家所創作的形象是由客觀物象與主

觀情志相融而成的,有一個對客觀外界、印象進行篩選與提煉并滲入作者主觀情志

的過程,其一旦形成,則不同于原先的物體,就好比照相不等于國畫。以下對形象

的理解正確的是(

B

)①形象是對客觀物象的能動反映,客觀物象是形象的物質載體②形象是藝術家通

過直接再現客觀物象,融入主觀情志而生成的③藝術形象一旦生成,

就完全脫胎

于原先的客觀物象而獨立存在④形象是人腦對客觀物象進行加工改造的結果,其

形式是主觀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B1234567[解析]

藝術家所創作的形象是由客觀物象與主觀情志相融而成的,有一個對客觀

外界、印象進行篩選與提煉并滲入作者主觀情志的過程,這說明形象是對客觀物象

的能動反映,是人腦對客觀物象進行加工改造的結果,客觀物象是形象的物質載

體,形象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①④正確。由材料可知,形象是對客觀

物象的能動反映,并不是藝術家直接再現客觀物象,②排除。物質決定意識,藝術

形象是在原先的客觀物象的基礎上形成的,藝術形象生成后,也不能完全脫離原先

的客觀物象而獨立存在,③錯誤。12345673.[2023遼寧]“春分之日,玄鳥至”(《逸周書·時訓解》)。在周代,古人就已經靠

觀察燕子等候鳥春歸的時間來確定節氣、規劃農時。中原地區的燕子多是在春分前

后飛回筑巢育雛,周天子便在春分之日祭祀神靈,祈求子孫繁茂。由此可見(

A

)①人能借觀察燕來與春到間的關系把握自然變化規律②依據對規律的認識去規劃農時屬于實際的農耕活動③將燕來與子孫繁茂相聯系是對客觀對象反映的結果④把握燕來與人活動的聯系是為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A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34567[解析]

古人能夠根據候鳥春歸的時間來確定節氣、規劃農時,說明人能夠通過觀

察燕來與春到間的關系來把握自然規律,①正確。規劃屬于認識范疇,不屬于實踐

范疇,②錯誤。燕來與子孫繁茂之間的聯系是主觀臆造的聯系,其是對客觀對象錯

誤反映的結果,③正確。材料強調利用規律為人類造福,沒有強調實現人與自然和

諧,④不選。12345674.[2022遼寧]下面漫畫(作者:程遠)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B

)①欲借風力須順風勢②任運自在隨風飄蕩③駕傘乘風去我所向④逆勢而動方

得如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1234567[解析]

“所謂借風,只是順應了風的方向”強調順應大勢,借風而行。“欲借風

力須順風勢”“駕傘乘風去我所向”符合漫畫寓意,①③正確。“任運自在”“逆

勢而動”均不符合漫畫主旨,②④不選。12345675.[2021遼寧]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將承擔2022年北京冬奧會相關比賽。秉持“山林場

館、生態冬奧”理念,結合自然地形和賽道要求,中心建成了國內首條符合冬奧會

標準的雪車雪橇賽道。賽道如一條“飛龍”,盤旋舞動在崇山峻嶺之間,成為中國

山水文化與冬奧文化結合的載體。該中心的設計是(

A

)①將預先目的與特定事物相統一的結果②按照美的規律對設計主題進行的表達

③精神自身以某種特定形式進行的外化④受人主觀因素影響的不確定性的展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1234567[解析]

符合冬奧會標準是預先目的,自然地形是客觀的特定事物,“結合自然地

形和賽道要求……雪橇賽道”體現了預先目的與特定事物的統一,①符合題意。賽

道如一條“飛龍”表明賽道的設計給人以美的享受,符合美的規律,對設計主題進

行了美的表達,②符合題意。精神只有通過人的實踐才能轉化為現實,精神自身不

會外化,③觀點錯誤。該中心的設計受人主觀因素的影響,但并不是不確定性的展

現,因為人的實踐活動是有計劃有目的的,④不選。12345676.[2021全國卷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

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把握新發展階段是貫

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現實依據,貫徹新發展理念為把握新發展階段、

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行動指南,構建新發展格局則是應對新發展階段機遇和挑

戰、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戰略選擇。上述論斷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A

)①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把握規律、做好工作的前提②只有把握事物之間的本質聯系才能推動實踐發展③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④社會歷史中的事物的聯系是人有意識地構建的A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34567[解析]

“把握新發展階段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現實依據”表明

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把握規律、做好工作的前提,①符合題意。黨中央從戰略高度認

識到貫徹新發展理念和構建新發展格局對我國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把握了事物之

間的本質聯系,②符合題意。③中“就能”說法絕對。社會歷史中的事物的聯系也

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④說法錯誤。12345677.[2024江蘇南京六校聯合調研,9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顯

著精神標識。2023年4月,我國在建最北端高鐵站——哈伊高鐵伊春西站進入主體結構施工

階段,“中國速度”實現了向北再延伸。新建的伊春西站是我國目前在建緯度最

高、所處地區全年溫差最大、首個在高寒地區多年凍土層施工的高鐵站房。伊春西

站所在的哈伊高鐵沿線分布著14段共計5.8千米的島狀凍土帶,其最深處厚達3米。

該凍土帶凍脹敏感性大、穩定性差,施工中需破解松軟土路基、凍土路基等多項技

術難題。面對困難,鐵路人迎難而上,不斷總結過往解決凍土問題方案的經驗,研

制新技術,克服極寒地區有效工期短、地質變化大、多年凍土施工難等諸多因素,

用艱辛和付出、智慧和汗水刷新了中國最北部高寒高鐵建設的紀錄,展示了中國高

鐵建設技術“新高度”。1234567有人認為,鐵路人的團結奮斗精神是實現“中國速度”向北再延伸的基礎所

在。結合材料,運用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知識,對此觀點加以評析。[答案]

①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

性。鐵路人在建設中發揮團結奮斗精神,迎難而上,針對困難,不斷總結過往經

驗,研制新技術,為解決問題創造條件。(2分)②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在團結奮

斗精神的指導下,鐵路人克服多種挑戰與困難,用艱辛付出,成功推動了中國哈伊

高鐵等項目的建設,實現了“中國速度”向北再延伸。(2分)③意識的能動性受到客

觀規律的制約,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鐵路修建過程中

遇到“凍脹敏感性大、穩定性差”等困難時,鐵路人沒有盲目建設,而是加強研

究,做到了尊重自然規律,不違背自然規律。(2分)1234567④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認識規律、利用規律,按規律辦事。鐵路人面對困難,總結過往經驗,研制新技術,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做到了認識和利用規律,按規律辦事,刷新了紀錄,展示了中國高鐵建設技術“新高度”。(2分)所以,題目中的觀點是片面的,夸大了“團結奮斗精神”的作用,片面強調了主觀能動性,實現“中國速度”向北再延伸需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1分)1234567[解析]

本題為評析類試題。解答本題,需要調動“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知識

分析設問中的觀點。針對觀點的合理之處,要指出合理背后的理論依據;針對不合

理之處,要分析不合理的原因,并指出正確做法。思路如下:12345671.[2024重慶奉節考試]恩格斯說:“物、物質無非是各種物的總和,而這個概念就

是從這一總和中抽象出來的。”下列對哲學中物質的認識正確的是(

C

)①物質是指自然界、人類社會中各種物質具體形態的集合②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

意識并能夠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③物質概括了宇宙間一切客觀存在著的

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④物質撇開了事物的具體形態,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C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恩格斯的觀點表明,物質是對宇宙間一切客觀存在著的事物和現象的共同

本質的概括,這一共同本質就是物質的客觀實在性,即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

能夠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②③正確。①的觀點只看到了恩格斯的“物、

物質無非是各種物的總和”這句話,沒有看到“而這個概念就是從這一總和中抽象

出來的”,

因此將物質與物質的具體形態錯誤地理解為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二者應

該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不選。恩格斯的觀點清晰闡明了物質是對物質具體形態共

同本質的概括,而非撇開了事物的具體形態,且認為物質是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知

論,是錯誤的觀點,④排除。123456789101112131415162.[2024江蘇常州聯考]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的一顆新彗

星,于2023年3月1日被國際小行星中心確認。該彗星的軌道周期為61751年,意味

著這顆彗星要6萬年才到訪地球一次。隨著距離太陽越來越近,其亮度將快速增

加,有望在2024年9月成為肉眼可見的大彗星。這說明(

B

)①自然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②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可知性③世界的物質性能為人

的意識所反映④物質的存在越來越依賴于人的發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

人們發現新的彗星并認識其特性,說明自然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世界的

物質性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①③正確。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②錯誤。

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④錯誤。B123456789101112131415163.[2024湖南邵陽期中]《極簡人類史》中寫道:“我們的星球已經存在了45億年之

久,生命的出現也有約35億年。相比之下,人類的出現則是比較晚才發生的事情,

不過是地球生命史的眨眼瞬間。盡管如此,在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生物中,人類仍

然是最有趣、最奇特的物種之一。在近40億年里,我們是第一個能將知識代代相傳

的物種。”材料說明(

C

)①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客觀的物質體系②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

物③人類社會的產生和發展是一個客觀過程④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有著不可

分割的聯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C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客觀的物質體系”強調的是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

的基本要素(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是客觀的、物質的,這在材料中沒有

體現,①不符合題意。“人類的出現則是比較晚才發生的事情,不過是地球生命史

的眨眼瞬間”體現了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人類社會的產生和發展

是一個客觀過程,②③符合題意。“我們的星球已經存在了45億年之久,生命的出

現也有約35億年”,體現了自然界先于人和人類社會而存在,④中“自然界與人類

社會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說法不準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4.[亞運會/2024安徽部分學校階段考]杭州亞運會會徽“潮涌”圖形的扇面造型反映

江南人文意蘊,賽道代表體育運動和競技,互聯網符號契合杭州城市特色,太陽圖

形是亞奧理事會的象征符號。錢塘江和錢江潮頭是會徽的形象核心,綠水青山展示

杭州山水城市的自然特質,江潮奔涌表達浙江兒女勇立潮頭的精神氣質。由此可見

(

A

)A①人的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②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③意識的能動創造性是會徽創作的基礎④離開自然界,人的意識無法產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會徽的創作及其寓意說明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這種反映是主動的、

有選擇性的,①②符合題意。物質決定意識,意識的能動創造性在會徽的創造過程

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其不是創作的基礎,③說法錯誤。材料強調意識的能動

性,不涉及意識的起源,④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5.[2024河南鄭州部分學校聯考]超級藍血月全食,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天文奇觀,是

月亮、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完美幾何關系所帶來的奇妙現象。根據天文學家的預測,

下一次超級藍血月全食將在2037年出現,屆時人們可以在天空中看到紅褐色的月亮

在深藍色的背景下緩緩穿過地球的陰影。天文學家對超級藍血月全食的認識是基于

(

B

)①物質運動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有其客觀規律的②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和存

在方式③意識能夠把握深藏于事物內部的本質和規律④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

的主觀映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超級藍血月全食,是月亮、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完美幾何關系所帶來的

奇妙現象,說明物質運動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有其客觀規律的,①符合題

意。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②錯誤。“根據天文學家的預測,下一次超級藍血月全食將在2037年出現……

緩緩穿過地球的陰影”說明意識能夠把握深藏于事物內部的本質和規律,③符

合題意。材料強調意識活動具有能動創造性,沒有體現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

的主觀映象,④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6.[2024廣東湛江考試]引力波是宇宙中加速運動的有質量物體擾動周圍時空而產生

的時空漣漪。引力波信號極其微弱,卻是探測宇宙中不發光物質的直接手段。搜尋

納赫茲引力波是國際物理和天文領域備受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2023年6月,我國

研究團隊利用“中國天眼”(FAST),探測到納赫茲引力波存在的關鍵性證據,這是

納赫茲引力波搜尋的一個重要突破。這表明(

B

)①自然界按其自身固有的規律存在和發展②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正確

反映③思維能正確認識存在,科研能夠發現未知④意識能動作用受到客觀規律

的制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引力波是宇宙中加速運動的有質量物體擾動周圍時空而產生的時空漣漪,

其信號極其微弱,卻是探測宇宙中不發光物質的直接手段,這說明自然界按其自身

固有的規律存在和發展,①符合題意。我國研究團隊利用“中國天眼”(FAST),探

測到納赫茲引力波存在的關鍵性證據,這說明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維能正確

認識存在,科研能發現未知,③符合題意。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能動反

映,且意識有正確與錯誤之分,其不都是對物質的正確反映,②說法錯誤。材料強

調人的意識具有能動作用,能夠正確認識世界,而未體現意識能動作用受客觀規律

的制約,④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7.[生物+政治/2024云南昆明階段考]在孟德爾以前,孩子為什么像父母這樣的遺傳

現象沒有明確的科學解釋。自1854年夏天,孟德爾選用22種豌豆株系,進行了7組

具有單個變化因子的一系列雜交試驗,揭示出遺傳學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統

稱孟德爾遺傳規律),我們才對近親為什么不能結婚的解釋有了理論依據。此后,我

們還利用分離定律,得到所需要的具有穩定遺傳的某物新品種。這說明(

D

)①認識規律就能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②尊重遺傳規律是人們變革動植物世界的前

提③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改變某物新品種生長的規律④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

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才有可能造福人類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D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只認識規律而不發揮主觀能動性,不能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①說法絕

對。我們之所以能從理論上解釋近親為什么不能結婚以及利用分離定律,得到某物

新品種,是因為尊重、利用了孟德爾遺傳規律,將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

相結合,②④正確。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不可以改變某物新品

種生長的規律,只能對這一規律加以利用,③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8.[2024湖北武漢調研]下面漫畫啟示我們(

A

)①必須解放思想,擺脫思維僵化②必須立足實際,使主觀符合客觀③應該創新

思路,突破客觀條件制約④應該堅持原則,拒絕變通執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A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漫畫中,雖然指示牌上寫明“直行

不許拐彎

有監控!”,但這里的“直

行”是指沿著道路向前行進,若道路是彎曲的,司機也應懂得變通,根據道路走

向,調整行車方向。漫畫意在諷刺那些思維僵化,機械、教條式地執行指令的人,

①②正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人們不能突破客觀條件制約,

③錯誤。漫畫強調要擺脫思維僵化,學會變通執行,④與漫畫寓意不符。12345678910111213141516

9.[ChatGPT/2024山東棗莊八中摸底考]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

理工具,它能夠根據聊天的上下文進行互動對話,擁有語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

能完成撰寫視頻腳本、代碼、論文等任務,為信息產業發展帶來巨大變革。但由此

帶來的學術造假、技術濫用等風險也不容忽視。下列對人工智能認識正確的是

(

C

)①人工智能在執行指令的同時探求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②人工智能能夠對人的意

識活動進行模擬和“學習”

③因其有較大的技術突破而成為人們交互交流使用的

必然④在未來發展中,既要注重其工具性,又要注重其價值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ChatGPT能夠根據聊天的上下文進行互動對話,擁有語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

力,這說明人工智能能夠對人的意識活動進行模擬和“學習”,②符合題意。人工

智能的發展為信息產業發展帶來巨大變革,但同時也存在風險,這說明在未來發展

中,我們既要注重人工智能的工具性,又要注重其價值性,④符合題意。人能夠能

動地認識世界,探求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人工智能沒有意識,其不能探求事物發

展的內在規律,①錯誤。人工智能有利于人們交互交流,但“成為人們交互交流使

用的必然”說法絕對,③排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0.[2024山東德州考試]唐代酒香盛飲,在文人的推動下,酒之風升華至文化層面,

開始與詩書畫等藝術結合,并物化、定格于長沙窯瓷器。與酒相關的詩文在長沙窯

瓷中著墨頗多,人們以酒為媒,言志抒懷,如一件長沙窯壺腹部題詩“春水春池

滿,春時春草生。春人飲春酒,春鳥哢春聲”。

從詩中也可一窺唐代飲酒之風的盛

行。由此可知(

C

)①詩詞創作者的主觀情感與所處時代的生活相互依存②長沙窯瓷器獨具特色得益于意識活動的能動創造性③長沙窯瓷器是客觀物質和人的主觀情感的有機結合④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志對外界事物作出如實反映C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依賴于物質,詩詞創作者的主觀情感依賴于所處

時代的生活,但所處時代的生活不會依賴于作者的主觀情感,①排除。與酒相

關的詩文在長沙窯瓷中著墨頗多,人們以酒為媒,言志抒懷,從詩中也可一窺

唐代飲酒之風的盛行,這表明長沙窯瓷器獨具特色得益于意識活動的能動創造

性,長沙窯瓷器是客觀物質和人的主觀情感的有機結合,②③正確。意識是對

客觀事物的反映,這種反映,可能是如實地反映客觀事物,也可能是錯誤地、

歪曲地反映客觀事物,④排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1.[傳統文化+邏輯推導]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是一串思想的鏈條,強調世界是物質

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中國傳統文化蘊含辯

證唯物主義的智慧。下列對應辯證唯物論哲理邏輯順序的是(

D

)①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②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③天下

惟器,據器而道存,離器而道毀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君子有常體矣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④→②D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天下惟器,據器而道存,離器而道毀”強調世界的物質性,③排首位。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強調物質是運動的,①排第二位。“天有常

道矣,地有常數矣,君子有常體矣”強調運動是有規律的,④排第三位。“天行有

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強調規律是客觀的,②排第四位。因此,正確的順序是

③→①→④→②,D正確,A、B、C排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化學+政治/2024山東濟寧實驗中學考試]泡菜起源于中國,是利用鹽水腌制發酵

而成的中華傳統美食。某小組通過實驗發現,同一溫度下,不同濃度(%)的鹽水對

泡菜中亞硝酸鹽含量(g/kg)的變化存在如圖(L為亞硝酸鹽含量,T為腌制天數)所示的

影響。由此可以判斷出(

C

)C①支配亞硝酸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