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正常菌群與條件致病菌(一)正常菌群概念:是指定居于人體體表和開放性腔道中的微生物群,在一般情況下,對機體有益無害。生理作用:生物拮抗作用營養作用免疫作用抑癌作用抗衰老作用(二)機會致病菌(條件致病菌):在一定條件下能引起感染的正常菌群或非致病菌,稱為機會致病菌。條件:定居部位改變機體免疫力低下菌群失調:正常菌群中各種細菌之間比例改變二、細菌的致病機制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導致機體感染或引起疾病的能力。毒力,半數致死量(LD50)、半數感染量(ID50)。(一)細菌的毒力物質:侵襲力、毒素1.侵襲力:是指細菌突破機體防御功能,在體內定居、繁殖和擴散的能力。(1)黏附素:菌毛非菌毛黏附物質:膜磷壁酸機制:炎性反應性損傷、細胞凋亡(2)莢膜和微莢膜:抗吞噬,M蛋白、Vi抗原、K抗原(3)侵襲性物質:侵襲性酶類:透明質酸酶、鏈激酶侵襲素:腸侵襲型大腸埃希菌、福氏志賀菌細菌生物被膜概念:細菌菌群附著在黏膜上皮細胞或無生命材料表面并與之緊密結合,在定植處形成一層膜狀結構。成分:細菌、菌體外多糖形成過程:細菌定植并繁殖成微群落,再黏附其他微群落作用:有利細菌的黏附和附著阻擋抗生素等殺菌藥物和免疫物質的作用利于細菌之間的信息傳遞和致病基因的轉移與細菌耐藥性的產生有關與醫院感染有關2.毒素(1)外毒素特征:G+細菌、某些G-細菌化學成分及結構:蛋白質,A、B亞單位毒性作用:強選擇性:強穩定性:差抗原性:強種類:多a.神經毒素:b.細胞毒素:c.腸毒素:d.其他毒素:(2)內毒素來源及理化特性:G-細菌、脂多糖(LPS),穩定、耐熱。生物學作用
發熱反應:IL-1、TNF-α、IL-6白細胞反應:白細胞增加內毒素血癥與內毒素休克:血管活性介質血流循環障礙Shwarzman現象與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對機體的保護性效應:增強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二)細菌入侵的數量(三)細菌入侵的部位(四)其他影響因素毒力的基因調控:染色體、質粒、轉位因子或前噬菌體。致病島(毒力島):決定細菌毒力、可移動的DNA序列。細菌的免疫病理作用環境因素:自然因素、社會因素細菌超抗原:某些細菌能產生一類高活性蛋白分子,與普通抗原不同具有超強能力細菌的體內誘生抗原:一些細菌基因組中存在體外培養不表達、只在感染宿主后受到誘導才表達的基因,稱為體內誘生基因,其表達的抗原稱為體內誘生抗原。三、細菌的感染源與傳播途徑(一)感染的來源1.外源性感染:傳染源:病人、帶菌者、患病及帶菌動物2.內源性感染:自身感染3.醫院感染:交叉感染、自身感染、醫源性感染(二)感染的途徑1.病原菌傳播方式直接方式:吸入、食入間接方式:接觸媒介方式:動物或昆蟲叮咬2.感染途徑:四、感染類型不感染:隱性感染:細菌能在體內生長繁殖,但宿主不出現明顯臨床癥狀,亦稱亞臨床感染。潛伏感染:致病菌與機體相互作用過程中暫時處于平衡狀態時,病原菌長期潛伏在病灶內或某些特殊組織中,一旦機體免疫力下降,潛伏的病菌大量繁而引起疾病。顯性感染:1.急性感染、慢性感染2.局部感染、全身感染全身感染(1)毒血癥:
細菌在局部繁殖、但不侵入血流,僅細菌產生的外毒素進入血流引起全身中毒癥狀.白喉桿菌(2)菌血癥:
病原菌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大量繁殖,如傷寒或結核的菌血癥。(3)敗血癥:
細菌侵入血流并在血中大量繁殖,造成機體嚴重損傷和全身中毒癥狀,如鼠疫耶氏菌。(4)膿毒血癥:
化膿性細菌在引起敗血癥的同時又播散至其他許多組織器官,引起轉移性化膿性病灶。金葡菌(5)內毒素血癥:由于G-感染使宿主血液中出現內毒素引起的癥狀。帶菌狀態:經過顯性或隱性感染后,致病菌未被及時清除而繼續存在于體內,與機體的免疫形成相對的平衡狀態。第二節病毒的感染與致病機制病毒感染:病毒侵入機體并在體內增殖,與機體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病毒性疾病:病毒感染后出現具有臨床癥狀的疾病。一、病毒的傳播途徑水平傳播:病毒在宿主個體間的傳播方式。垂直傳播:病毒通過胎盤或產道直接由親代傳播給子代的傳播方式。局部感染、全身感染播散方式:局部直接播散:流感病毒血液播散:麻疹病毒、CMV。經神經系統播散:HSV、VZV、狂犬病病毒。二、病毒的感染類型
隱性感染:顯性感染:1.急性感染:流感。2.持續性感染:原因:機體免疫力低下病毒的抗原性太弱病毒存在受保護的部位或發生突變基因整合1.慢性病毒感染:常發生在急性感染后,病程長,病毒持續于體內并不斷排出;HBV、CMV、EB病毒。2.潛伏性病毒感染:原發感染后,病毒基因組潛伏于機體內,某些條件下可激活而急性發作,反復出現。HSV,急性口炎,病毒在三叉神經節潛伏。3.慢發病毒感染:
(遲發病毒感染)潛伏期長,病情發展緩慢,但一旦出現癥狀,則多呈慢性進行性疾病而死亡。病毒:HIV病原因子:朊病毒羊瘙癢病、瘋牛病、庫魯病、克雅病。三、病毒的致病機制(一)病毒感染對宿主細胞的致病作用1.溶細胞型感染:細胞腫脹變圓、聚集、融合、裂解、壞死;稱為細胞病變(CPE)。機制:阻斷細胞大分子合成:溶酶體酶的作用:自溶病毒抗原成分可插入細胞膜表面病毒蛋白的毒性作用細胞器的損傷殺細胞效應2.穩定狀態感染:細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細胞或合胞體。麻疹病引起華新氏多核巨細胞(Warthin)細胞表面出現新抗原:
由病毒編碼的新抗原。流感病毒:血凝素。3.細胞凋亡(cellapoptosis)
是由細胞基因自身指令發生的一種生物學進程。4.病毒基因組的整合:全基因整合、失常式整合。5.細胞的增生與轉化:SV40細胞膜改變6.包涵體的形成包涵體:細胞被病毒感染后,在胞漿或胞核內可出現光鏡下可見的斑塊。(二)病毒感染對機體的致病作用1.病毒對組織器官的親嗜性與組織器官的損傷流感病毒:呼吸道;脊髓灰質炎病毒:神經組織。2.免疫病理損傷:體液免疫病理損傷新抗原,產生抗體,激活補體,細胞破壞。免疫復合物:Ⅲ型超敏反應。HBV出現肝外癥狀:關節痛、蕁麻疹、小動脈炎、腎小球腎炎細胞免疫病理作用細胞毒性T細胞(CTL)對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橡膠制品設計與工藝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2024屆中考沖刺卷數學試題含解析
- 2025-2030年中國SE汽油機油境外融資報告
- 2025年安全標準化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完美
- 2024-2025工廠車間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一套
- 2025員工三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有解析答案
- 2024-2025工廠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完整版】
- 25年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培優】
- 2025工廠車間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下載
- 2025年中國K-12教育培訓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 ISOTS 22163專題培訓考試
- 六年級下冊數學課件-第4單元 比例 整理和復習 人教版(共21張PPT)
- JJF(魯) 142-2022 稱重式雨量計校準規范
- Adobe-Illustrator-(Ai)基礎教程
- 程序的運行結果PPT學習教案
- 圓柱鋼模計算書
- 合成寶石特征x
- 查擺問題及整改措施
- 年度研發費用專項審計報告模板(共22頁)
- 隧道工程隧道支護結構設計實用教案
- 得力打卡機破解Excel工作表保護密碼4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