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其次節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課時過關·實力提升基礎鞏固1利用玉米葉片加工的購物袋易分解且物美價廉。以該種購物袋替代目前廣泛運用的同類用品,對環境愛護的干脆作用是()A.減輕大氣污染B.減輕“白色污染”C.促進生物多樣性D.減輕酸雨危害解析:目前運用的購物袋多為不易降解的塑料袋,易造成“白色污染”。廣泛運用這種易分解的購物袋,可減輕“白色污染”。答案:B2關于我國環境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A.以放射性污染為重點的環境污染不斷加劇B.環境污染由農村向城市擴散C.生態破壞的范圍很大,但已得到限制D.生態破壞主要表現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解析:從全國來看,以大氣、水體、固體廢棄物、噪聲為重點的環境污染仍在發展,并快速由城市向農村擴散;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資源銳減、生物多樣性削減為特征的生態破壞的范圍在擴大,程度在加劇。答案:D讀“某酒精廠清潔生產工藝過程示意圖”,完成第3~5題。3酒精廠的廠址鄰近()A.原料產地 B.消費市場C.動力基地 D.科技發達地區4與該廠廢棄物有關的大氣環境問題是()A.酸雨 B.溫室效應C.臭氧層空洞 D.揚塵5實施清潔生產后,該廠()A.實現了無廢棄物排放B.生產重點轉向對廢棄物的綜合利用C.隔斷了與其他工廠的工業聯系D.從生產過程的每個環節削減對環境的污染解析:第3題,圖中清潔生產工藝過程顯示,該酒精廠主要是利用玉米經過脫胚、發酵和蒸餾后形成酒精、雜醇油,原料來自農田,同時對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進行回收利用,生產飼料與肥料。因此,酒精廠的廠址鄰近原料(玉米)產地。第4題,從圖中看出,該廠產生的廢棄物被綜合利用為玉米油、飼料、沼氣,而產生的CO2被回收,但回收率是60%,所以和該廠廢棄物有關的大氣環境問題應是溫室效應。第5題,清潔生產從生產的全過程削減對環境的污染。答案:3.A4.B5.D讀“我國東部某省針對地勢低洼積水區開發的一種農業生產模式圖”,完成第6~7題。6該農業生產模式對當地造成的最主要影響是()A.因地制宜,減輕鹽堿B.降低區域整體海拔C.減輕農夫勞作負擔D.導致嚴峻的農藥污染7在我國最相宜推廣該農業生產模式的地區是()A.華北平原 B.三江平原C.長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答案:6.A7.A為削減環境污染、愛護生態環境,我國必需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循環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讀“我國某地循環經濟示意圖”,完成第8~9題。8下列對圖中循環經濟的理解,錯誤的是()A.發展循環經濟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唯一途徑B.發展循環經濟可以實現廢棄物再利用,使資源得以充分利用C.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既能促進經濟發展,又能降低環境污染D.在農業中推行循環經濟有利于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增加就業機會9我國下列省級行政區域中,最相宜推廣圖示循環經濟模式的是()A.青海省 B.四川省C.廣東省 D.河南省解析:第8題,發展循環經濟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一條重要途徑。第9題,青海省在河谷地帶種植青稞,四川省、廣東省廣泛種植水稻。圖中的糧食作物為玉米,所以應為河南省。答案:8.A9.D南京市郊區的部分農夫購置了草繩機,將水稻的秸稈加工成草繩出售,這一舉措有效地解決了當地的秸稈處理問題,同時也獲得了不錯的經濟收入。下圖為“秸稈利用方式示意圖”。讀圖,完成第10~11題。10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與④利用方式相比,③利用方式存在的不足是()A.不利于有機物還田,導致土壤肥力下降B.不利于將秸稈作為飼料發展畜牧業,影響了畜牧業的發展C.不利于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D.不利于農村三大產業的發展,導致農村越來越貧困11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不少農夫將秸稈干脆在田間焚燒,其不利影響主要是()A.造成嚴峻的大氣污染B.有利于農村能源結構調整C.增大了土壤有機質的含量D.減弱太陽輻射,農作物易被凍死解析:第10題,③利用方式是將秸稈作為工業原料加工成產品獲得經濟效益,而④利用方式則是將秸稈作為沼氣原料,有利于有機物還田,進而保持土壤肥力。第11題,燃燒秸稈的濃煙會造成大氣污染;濃煙會減弱太陽輻射,但對地面會產生保溫作用,農作物不易被凍死;秸稈還田可以增大土壤有機質的含量,但這屬于有利影響,與題目要求不符。答案:10.A11.A實力提升讀“我國人口數(不含港、澳、臺地區)、耕地面積及人均耕地面積變更圖”,完成第1~2題。1圖中反映出我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緣由是()A.深刻的環境危機B.生活貧困C.資源短缺D.人口素養過低2下列農業生產方式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是()①將能種植糧食的林地、草地都開墾為耕地②主動推廣噴灌、滴灌等節水澆灌技術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產田④在一些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擴大耕地面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第1題,從圖中可以讀出人均耕地面積呈削減趨勢,說明的是資源短缺問題。第2題,將林地、草地都開墾為耕地,會破壞生態環境,可以將部分自然條件比較優越的林地、草地開墾為耕地,但要留意生態環境的愛護;陡坡開墾耕地、修梯田,會造成水土流失。答案:1.C2.B下表是“2009年部分國家和地區稀土儲量、產量和消費量占世界百分比統計表”。據此完成第3~4題。國家儲量百分比/%產量百分比/%消費量百分比/%中國369741美國13013日本—026其他513203我國稀土資源儲量從20世紀70年頭占世界總量的74%,到2009年僅占36%,其主要緣由是()A.世界稀土資源的儲量基數提高B.世界稀土資源的開采量增多C.我國稀土資源的過度開采D.我國稀土資源的消費量下降4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我國在稀土資源開發利用方面應實行的合理措施是()①削減初級礦產品的出口②針對稀土資源儲量豐富的優勢大力開采③對稀土資源進行愛護性開采④進一步擴大稀土資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額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②③解析:第3題,稀土資源屬于世界上最為稀缺和現代工業最為須要的資源之一,我國稀土資源儲量占世界總量的比重下降,主要是由于稀土資源屬于不行再生資源,我國對稀土資源存在過度開采的現象。第4題,從資源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我國應當加強對稀土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削減初級產品的出口,延長生產鏈,增加附加值,同時要進行愛護性的開發和利用。答案:3.C4.B關注人與環境和諧發展,追求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讀圖,完成第5~6題。★5有關圖示地區生態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有()①生態環境緊急程度與人口密度呈正相關②生態環境緊急區的自然植被以森林與草原為主③人口密度400人以上的地區為生態環境極緊急區④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區也是生態環境問題最小的地區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6關于M、N兩地的敘述,正確的有()①M地的主要環境問題是土壤肥力下降②M地環境問題的主要成因是毀林開荒③N地主要的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④解決N地環境問題應當退耕還草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④解析:第5題,結合兩幅圖可知,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區不是生態環境問題最小的地區,故生態環境緊急程度與人口密度不肯定呈正相關,與氣候等要素也有肯定相關性。第6題,M地屬大興安嶺林區;N地位于內蒙古草原,主要環境問題是土地荒漠化。答案:5.D6.C在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清潔生產成為工業發展的自然選擇。讀“傳統經濟流程圖”和“循環經濟流程圖”,完成第7~8題。傳統經濟流程圖循環經濟流程圖7兩種經濟流程的最大區分是()A.向自然中排放的廢棄物不同B.從自然中獲得的資源數量不同C.產品的經濟效益不同D.投入的多少不同8在循環經濟流程中,評估產品對自然的影響應()A.從資源開發環節評估B.從產品生產過程評估C.從廢棄物排放狀況評估D.從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評估解析:第7題,傳統經濟流程干脆向自然界排放廢棄物,循環經濟流程雖然也有廢棄物排放,但絕大部分廢棄物實現資源化回收再利用。兩種經濟流程的最大區分是向自然中排放的廢棄物不同。第8題,在循環經濟流程中,評估產品對自然的影響應關注整個生產過程,即從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評估。答案:7.A8.D下圖是“我國某地生態農業系統圖”。讀圖,完成第9~10題。9圖中字母代表的含義,正確的是()①a—糧食②b—養畜③c—秸稈④d—發電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0關于該地農業生態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①有利于實現秸稈還田,增加土壤肥力②加劇農村燃料、飼料、肥料相爭的沖突③利于改善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夫生活質量④增加農業生產成本,降低勞動生產率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①③解析:第9題,依據圖中的生產鏈可以推斷出a是農作物秸稈等,為畜牧業供應了大量飼料;b是牲畜糞便;c表示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可以為沼氣池供應原料;d表示沼氣的發電、照明。第10題,該地農業生態系統降低污染,凈化環境,改善農田施肥結構,有效地愛護了土地資源,解決了農村燃料、飼料、肥料相爭的沖突。答案:9.D10.D(2024·江蘇高考,11~12)下圖為“我國某區域2002—2015年工業廢水排放量與人均GDP變更圖”。讀圖,完成第11~12題。112002—2015年,該區域()A.限制工業廢水排放阻礙了經濟的增長B.人均GDP與工業廢水排放量同步增長C.人均GDP持續增長,工業廢水排放量先增加后削減D.人均GDP增長是以工業廢水排放量的增加為代價的12該區域工業廢水排放量在2005年發生轉折,最可能的緣由是()A.經濟增長放緩B.人口規模減小C.環保政策變更D.工業生產萎縮解析:第11題,從圖中兩條統計曲線的變更可知,人均GDP持續增長,工業廢水排放量在2002—2005年增加,2005—2015年削減。第12題,該區域工業廢水排放量在2005年由增變為減,和當地的限制廢水排放,增加環境愛護的政策有關。答案:11.C12.C循環農業是漂亮鄉村建設的途徑之一。下圖示意某循環農業模式。讀圖,完成第13~14題。13最相宜該模式的是()A.河套平原B.黃淮平原C.遼東丘陵D.閩浙丘陵14循環農業對建設漂亮鄉村的主要作用是()①提高經濟效益②加快城鎮發展③供應清潔能源④促進民居集中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第13題,結合模式圖中的水稻種植及甘蔗種植可知,該模式適于水熱條件足夠的熱帶、亞熱帶多雨氣候區。閩浙丘陵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符合條件。第14題,循環農業是清潔生產方式之一,對建設漂亮鄉村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可持續發展兩個方面。在模式圖中沼氣池可消化污染物,供應清潔能源;水稻種植、牲畜飼養、甘蔗種植及漁業養殖可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所以B項正確。答案:13.D14.B15讀“生態農業系統圖”,完成下列各題。(1)將下列內容填入圖中空白框內(只填字母)。A.魚池B.沼氣池C.農田或大棚D.牛舍(2)該生態農業模式對區域可持續發展有什么影響?(3)該生態模式最相宜在下列哪個區域發展?()A.黑龍江B.西藏C.內蒙古D.湖南(4)為了進一步促進該區域經濟發展,還可以發展哪些生產部門?解析:牛糞可作為沼氣池的原料,沖欄污水用于堆肥,堆肥作為農田或大棚的有機肥料,沼液、沼渣作為魚的餌料。種植業、養殖業多種經營之間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既保持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神經內科藥物管理收費
- 社團現狀工作總結
- 企業應收賬款質押貸款合同
- 商業合同例文:乳膠漆購銷條款
- 第一儲氣罐采購合同書
- 房屋租賃合同解除協議書范文
- 房產轉租合同樣本與標準租賃合同
- 財務會計人員勞動合同
- 維修門樓工程合同書
- 植物考試模擬題+答案
- 9端午粽 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 酒店住宿水單模板1
- 研發項目立項申請書模板
- 人行道改造工程設計說明
- 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計算表格(尾礦庫洪水計算)
- 夫妻通用離婚協議書電子版(四篇)
- 施工安全監督方案實用文檔
- 施工現場危險源告知書
- 認知起道搗固作業的定義主要內容使用范圍以及技術標準
- 消費者行為學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浙江大學
- 社會組織負責人備案表(民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