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豐臺區高一(下)期末地理試題和答案_第1頁
2024北京豐臺區高一(下)期末地理試題和答案_第2頁
2024北京豐臺區高一(下)期末地理試題和答案_第3頁
2024北京豐臺區高一(下)期末地理試題和答案_第4頁
2024北京豐臺區高一(下)期末地理試題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題PAGE1試題2024北京豐臺高一(下)期末地理2024.071.答題前,考生務必先將答題卡上的學校、班級、姓名、教育ID號用黑色字跡簽字筆填寫清楚,并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教育ID號、姓名,在答題卡的“條形碼粘貼區”貼好條形碼。2.本次練習所有答題均在答題卡上完成。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以正確填涂方式將各小題對應選項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除干凈后再選涂其它選項。非選擇題必須使用標準黑色字跡簽字筆書寫,要求字體工整、字跡清楚。3.請嚴格按照答題卡上題號在相應答題區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練習卷、草稿紙上答題無效。4.本練習卷滿分共100分,作答時長90分鐘。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圖1為某同學梳理的“宇宙中的地球”相關示意圖。讀圖,回答第1—3題。1.a圖中A.I、II、III層中均可能出現太陽黑子B.I層中有可能出現日冕物質拋射現象C.II層中耀斑爆發會干擾衛星導航信號D.III層中日珥活躍時可誘發太平洋海嘯2.b圖中可反映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原因是地球A.體積和質量適中 B.有月球這一衛星的保護C.有厚薄適度的大氣層 D.與其它行星公轉軌道互不干擾3.2024年4月,印度尼西亞魯昂火山發生猛烈噴發,火山灰柱高達數千米。該火山噴發對c圖中各圈層的影響有A.大氣圈中的固體雜質增多 B.莫霍界面以下的巖漿活動加快C.低緯地區的候鳥遷往兩極 D.參與水循環各環節的水量增加圖2為某山區等高線地形圖,某校地理研學小組計劃沿圖中虛線進行地貌考察。讀圖,回答第4、5題。4.此次地貌觀察記錄表設計的項目可能有A.河谷坡度、河谷蒸發量 B.河谷水深、河岸環境問題C.河流徑流量、堆積物粒徑大小 D.河谷坡度、河谷相對高度5.圖中無法看到甲村的觀測點是A.① B.② C.③ D.④6.圖3是地冰花景觀,也稱“霜柱”,是當氣溫低于0℃時,在風小、低洼、潮濕而松軟的地面,水汽從溫暖的土壤縫隙向上蒸發、凝結而產生的一種自然現象。我國地冰花發育最為普遍的地區是長江中下游平原,其最容易形成地冰花的天氣條件和時間是A.晴朗的白天 B.晴朗的夜晚C.多云的白天 D.多云的夜晚圖4為“8月世界局部海洋表層鹽度分布”。讀圖,回答第7、8題。7.導致甲、乙海域等鹽度線向高值方向凸出的主要因素分別是A.洋流、洋流 B.緯度、洋流C.徑流、緯度 D.洋流、徑流8.圖中洋流A.P能增加沿岸降水 B.P、Q均能促進海水熱量交換C.Q能形成風暴潮 D.P、Q相遇可形成大漁場人口分布基尼系數是衡量區域人口分布集中程度的指標,其數值范圍從0到1,越接近0表示人口分布越均衡,越接近1表示人口分布越集中。讀表1,回答第9、10題。表12000—2020年各區域人口分布基尼系數變化2000年2010年2020年全國0.7110.7180.735胡煥庸線兩側東南半壁0.5170.5340.566西北半壁0.7540.7480.7529.2000—2020年,我國人口A.空間分布狀況趨于均衡 B.集中分布在胡煥庸線的西北半壁C.空間集中趨勢更加明顯 D.胡煥庸線兩側集中程度持續提高10.2010—2020年,省會城市的人口吸引力優勢明顯,產生的影響是A.農村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B.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趨于均衡C.省會城市人口密度上升 D.省會周邊地區人才更加集聚篁嶺曬秋,是我國江西省婺源縣篁嶺村的一項傳統農事活動。在收獲的季節,篁嶺村的村民用竹匾盛放收獲的農作物,擺放在房前屋后的木架上進行晾曬,高低錯落有致,形成“篁嶺曬秋”的美麗鄉村景觀。圖5為“江西省古村落分布及篁嶺曬秋景觀”。閱讀圖文資料,回答第11、12題。11.圖中古村落分布特征及其主要自然原因相對應的是A.南北分布不均——南北氣候差異較大B.東北部密度大——洪澇災害的威脅小C.贛中密度大——黑土廣布,土壤肥沃D.贛南密度小——緯度低,地勢起伏小12.形成篁嶺晾曬農作物方式的原因主要是當地A.氣候干旱 B.地形崎嶇,平地少C.農作物產量高 D.針葉林茂密桑樹喜高溫多濕的環境。廣西宜州地處黔桂交通要沖,得益于國家實施的“東桑西移”戰略(即我國蠶絲產業從東部轉移到中西部地區),該地桑園面積、蠶繭產量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縣域第一,并形成了“種桑—養蠶—烘繭—縹絲—織綢”的產業格局。讀圖6,回答第13、14題。13.“東桑西移”選址宜州,主要是因為當地A.山區面積廣大,氣候類型多樣 B.位于鐵路沿線,利于對外貿易C.勞動力素質高,農業技術先進 D.可獲得豐富原料,生產成本低14.宜州構建“種桑—養蠶—烘繭—縹絲—織綢”產業格局的意義有①桑林涵養水源,減輕了水土流失 ②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③利用了清潔能源,改善能源結構 ④增加了生物多樣性,減少環境污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低空經濟”是以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2024年2月,被稱為“空中的士”的無人機從深圳直飛珠海,成功完成全球首次跨海域跨城飛行,將2個多小時的地面車程縮短至20分鐘。據此,回答第15、16題。15.深圳能夠成功完成“空中的士”首飛,主要得益于深圳①產業基礎雄厚 ②科技創新能力強③人流物流量大 ④政策扶持力度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目前,“低空經濟”最適合的應用場景是①快遞物流 ②應急救援 ③長途客運 ④農產品外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數據中心建設應考慮低碳、安全、清潔、水源、能源等多種因素。圖7為我國某區域景觀示意圖。讀圖,回答第17、18題。17.圖中四地,適合修建數據中心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8.該區域A.地形崎嶇,多喀斯特地貌發育 B.河流徑流量較大,結冰期較長C.土壤肥沃,為國家糧食主產區 D.夏季高溫潮濕,冬季寒冷干燥 據研究,工業區比商業區和居住區產生的熱島效應更明顯。圖8為“某年我國某省會城市下墊面平均溫度隨距市中心距離變化示意圖”。結合圖文資料,回答第19、20題。19.該城市位于A.松嫩平原 B.華北平原 C.江漢平原 D.珠江三角洲20.推斷距市中心2千米范圍內及16千米附近分別可能是A.林草 居住區 B.建筑 倉儲區C.水域 工業區 D.廣場 商業區中老鐵路(昆明—萬象,如圖9)是一條采用中國標準、中老合作建設運營,并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通的境外鐵路。結合圖文資料,回答第21、22題。21.該鐵路在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困難主要是A.氣溫年較差大 B.森林茂密C.地質條件復雜 D.濕地廣布22.該鐵路的開通運營對老撾的有利影響主要有A.帶動國內交通運輸方式多樣化B.促進沿線地區自然資源的開發C.加強與東南亞各國的合作交流D.擴大工業產品的歐美市場份額23.烏節路是新加坡重要的城市主干道、著名的購物街區。行人與車流交織,使其長期以來處于混亂、擁擠的狀態。圖10為烏節路改造設計方案,該設計方案中體現人地協調思想的表現有①地狹人稠,立體式開發可充分利用土地②地勢起伏大,車行道設計在底部可減少坡度③河湖眾多,水源充足,排水管道可減少城市內澇④氣候高溫多雨,頂篷設計可遮陽擋雨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山東半島三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圖11示意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讀圖,回答第24、25題。24.甲海域屬于A.內水 B.領海 C.毗連區 D.專屬經濟區25.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海岸開發保護帶、近海開發保護帶、遠海開發保護帶的主要目的是①減少陸域對海洋生態破壞 ②優化海洋經濟空間布局③實現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 ④推動海洋經濟健康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第二部分本部分共4題,共50分。26.(14分)某校學生開展環太湖騎行活動。圖12為該校同學日記及其手繪騎行線路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指出騎行線路上兩類站點在功能上的差異,并簡述判斷理由。(4分)(2)根據所學地理原理,繪圖并說明騎行至夾浦鎮濱湖大道時的風向。(7分)(3)結合該季節的氣候特點,列舉環太湖騎行時需注意的主要事項。(3分)27.(9分)圖13(a)為“蒙古高原地形圖”,圖13(b)為“蒙古高原植被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說出蒙古高原植被類型的分布特點并分析原因。(6分)土壤有機碳是指土壤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質、動植物殘體和微生物體的合稱。為保護和恢復草場資源,甲地試點圍封禁牧。幾年后,經多次取樣檢測,土壤有機碳含量提高。(2)試分析圍封禁牧后,甲地土壤有機碳含量提高的原因。(3分)28.(10分)碧門村位于浙江省安吉縣,緊鄰省道,依山而建,與萬畝毛竹相伴,森林覆蓋率超過88%。圖14為碧門村規劃圖。結合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上世紀90年代以來,該村竹制品加工業發展迅速,到21世紀初,家庭作坊式工廠大量出現,(工)廠村(落)混雜。(1)從可持續發展角度,概述“廠村混雜”帶來的影響。(3分)近年來,當地整治村貌、完善基礎設施,努力將碧門村建設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的美麗鄉村。(2)簡述碧門村建設成為美麗鄉村的有利條件。(4分)(3)讀圖14,從碧門村產業區和生活區中任選其一,說明其空間布局的合理性。(3分)29.(17分)2024年6月,某校中學生赴安徽開展研學活動。圖15為安徽省示意圖。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第一站:攀登黃山,磨練意志圖16是某同學的研學日記節選。(1)描述黃山地貌景觀特點。(4分)第二站:“香”約池州,茶旅研學圖17是同學們網上搜集的相關資料。(2)闡述池州發展茶產業的優勢區位。(5分)第三站:游學皖中,探城市發展依托我國中部地區崛起戰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等,曾是“鐵路盲腸”的合肥,現已變身為高鐵大樞紐。近年來合肥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入選某財經媒體評選的“2024新一線城市名單”。圖18為合肥產業演化迭代示意圖。(3)從地理視角分析近些年合肥城市發展快的主要原因。(4分)研學拓展:江脈引領,共繪藍圖圖19為長江經濟帶示意圖。(4)簡述長江經濟帶建設發展的地理背景。(4分)

參考答案第一部分選擇題(共50分,每小題2分)12345678910CDADABDBCC11121314151617181920BBDABADACC2122232425CBCAD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50分)26.(共14分)(1)驛站功能較簡單,因為其間距較近、數量較多;驛館功能較豐富,因為其間距較遠、數量較少。(4分)(2)圖略。(3分)下午14:00前后,陸地溫度高于湖面,陸地和湖面之間形成熱力環流,吹湖風,因夾浦鎮位于太湖西南,故風向為東北風。(4分)(3)防曬、保暖、防風、補水等。(3分)27.(共9分)(1)以荒漠、草原為主,自東向西依次分布著森林、草原、荒漠,森林主要集中分布在東部和北部的山地(南部有零散分布)。(3分)原因:該地深居內陸,降水少;從東到西、從北到南距海漸遠,降水量減少;東部和北部的山地迎風坡降水較多。(3分)(2)圍封禁牧后,人為干擾減少,植被恢復,凋落物增多,土壤有機質增多,有機碳含量提高。(3分)28.(共10分)(1)家庭作坊多,專業化程度低,生產效率低,經濟效益差;工業生產產生的噪聲、廢棄物造成村落環境污染加重;干擾村民生活;破壞村落原有風貌。(3分)(2)地理位置優越,靠近省道,交通便利;多山地,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良好;發展竹制品加工業,具備良好的經濟基礎;村貌不斷改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的政策支持。(4分)(3)產業區:多集中分布于生活區下游,與生活區分離,減少工業污染對生活區的影響;距縣城近,對外聯系便利。(3分)或生活區:多地處產業區上游,水質清潔,環境優美;遠離產業區,環境污染小;靠近農田,便于依托田園風光,發展鄉村旅游。(3分)29.(共17分)(1)山地以花崗巖為主(巖性堅硬),海拔高,坡度大(地勢陡峻),多風化地貌(怪石遍布),奇松眾多。(4分)(2)池州地處皖南山區北麓,多坡地利于排水;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熱水資源豐富;土地肥沃,自然生態環境優越,適宜茶樹生長,茶葉品質好;水陸交通便利,冷藏保鮮設施完善,利于茶葉運輸和銷售;茶文化歷史悠久;政策支持,注重茶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茶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