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拓展課程《〈世說新語〉選讀》選讀-言語第二(初中)_第1頁
校本拓展課程《〈世說新語〉選讀》選讀-言語第二(初中)_第2頁
校本拓展課程《〈世說新語〉選讀》選讀-言語第二(初中)_第3頁
校本拓展課程《〈世說新語〉選讀》選讀-言語第二(初中)_第4頁
校本拓展課程《〈世說新語〉選讀》選讀-言語第二(初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校本拓展課程《〈世說新語〉選讀》選讀-言語第二(初中)言語第二

閱讀導航

魏晉時期,清談之風盛行,士人們喜歡談玄說理,“言語"受到空前的重視,不僅成為品評士人才華高低的重要標準,也成為士人們躋身名流的重要手段。讀這些篇章,我們能領略到名士們才思的敏捷,語言的機智精辟。

徐孺子[[footnoteRef:1]]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1:[]徐孺子:徐稚,字孺子,終身隱居不仕,有“南州高士”之譽。]

孔文舉[[footnoteRef:2]]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footnoteRef:3]]有盛名,為司隸校尉[[footnoteRef:4]]。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footnoteRef:5]]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footnoteRef:6]]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footnoteRef:7]],是仆與君奕世[[footnoteRef:8]]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footnoteRef:9]]之。太中大夫陳韙[[footnoteRef:10]]后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footnoteRef:11]],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footnoteRef:12]]。[2:[]孔文舉:孔融,字文舉,東漢末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善詩文,為“建安七子”之一,后來被曹操所殺。][3:[]李元禮:李膺(yīng),字元禮,東漢潁川襄城(今屬河南)人,曾任司隸校尉。東漢末綱紀敗壞,李膺獨守法度,被太學生稱為“天下楷模李元禮”,后因謀誅宦官未成,被殺。][4:[]司隸校尉:官名,負責糾察京師百官以及所轄附近各州郡的犯法者。][5:[]俊才清稱:才華出眾而又有名氣的人。中表親戚:父親姐妹的兒女叫外表,母親兄弟姐妹的兒女叫內表,互稱中表。][6:[]仆:男子對自己的謙稱。][7:[]先君:后輩稱自己已經過世的祖先。伯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師資:師長,相傳孔子曾經向老子問禮。][8:[]奕世:一代接一代。][9:[]奇:對……感到驚奇。][10:[]太中大夫:官名,掌管議論。陳韙(wěi):生平不詳。][11:[]了了:聰明伶俐。][12:[]踧踖(cùjí):局促不安的樣子。]

孔文舉有二子,大者六歲,小者五歲。晝日父眠,小者床頭盜酒飲之。大兒謂曰:“何以不拜[[footnoteRef:13]]?”答曰:“偷,那得行禮!"[13:[]拜:古代表示敬意的禮節。酒是禮儀中必備的,所以飲酒前應當行禮。]

孔融被收[[footnoteRef:14]],中外[[footnoteRef:15]]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footnoteRef:16]],了無遽容[[footnoteRef:17]]。融謂使者曰:“冀罪止于身[[footnoteRef:18]],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尋[[footnoteRef:19]]亦收至。_________[14:[]被收:這里指被曹操逮捕。][15:[]中外:朝廷內外。][16:[]故:仍然。琢釘戲:一種兒童游戲。][17:[]了無遽(jù)容:全沒有恐慌的神色。了無,全無,一點也沒有。遽,恐懼,恐慌。][18:[]冀:希望。身:我。][19:[]尋:不久。]

鐘毓、鐘會少有令譽[[footnoteRef:20]],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繇[[footnoteRef:21]]曰:“可令二子來?!庇谑请芬奫[footnoteRef:22]]。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復問會:“卿何以不汗?"對曰:“戰戰栗栗,汗不敢出[[footnoteRef:23]]?!盵20:[]鐘毓(yù):字稚叔,三國時魏國人,十四歲為散騎侍郎,歷任御史中丞、廷尉、都督荊州。鐘會:字士季,鐘毓之弟,官至司徒,后因與蜀將姜維謀反而被殺。令譽:美好的聲譽。][21:[]鐘繇:字元常,鐘毓、鐘會兩兄弟的父親,官至太傅,工書法,與王羲之并稱“鐘王"。][22:[]敕(chì)見:奉皇帝詔令而覲見。][23:[]古音中“栗”與“出"抽韻。]

鐘毓兄弟小時,值父晝寢,因共偷服藥酒。其父時覺,且托寐[[footnoteRef:24]]以觀之。毓拜而后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又問會何以不拜,會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24:[]托寐(mèi):假裝睡著了。]

何平叔[[footnoteRef:25]]云:“服五石散[[footnoteRef:26]],非唯治病,亦覺神明開朗?!盵25:[]何平叔:何晏,字平叔。東漢大將軍何進之孫,后來被曹操收養,娶曹操之女金鄉公主。與王弼、夏侯玄等人倡導玄學,崇尚清談,成為魏晉玄學的創始者之一。后來在曹魏皇族與司馬懿的奪權斗爭中,何晏依附曹爽,被司馬懿所殺。][26:[]五石散:又名寒食散,主要成分為鐘乳石、紫石英、白石英、硫黃、赤石脂五種石藥。服此藥后,必須冷食、飲溫酒、冷浴、散步、穿薄垢舊衣。因服后使人全身發熱,魏晉士人認為它可以去病強身,實際上是一種慢性中毒。五石散是何晏吃開頭的,后來士大夫們都跟著吃,形成一種風氣。]

司馬景王[[footnoteRef:27]]東征,取上黨李喜以為從事中郎[[footnoteRef:28]]。因問喜曰:“昔先公辟君[[footnoteRef:29]],不就,今孤召君,何以來?"喜對曰:“先公以禮見待,故得以禮進退[[footnoteRef:30]];明公[[footnoteRef:31]]以法見繩,喜畏法而至耳?!盵27:[]司馬景王:司馬師,字子元,三國時期曹魏權臣,司馬懿的兒子,晉國建立,追為景王,后來晉武帝司馬炎上尊號為景帝。][28:[]李喜:字季和,司馬懿任相國時,召他出來任職,他托病推辭。下文說的“先公辟君不就”,就是指這件事。從事中郎:官名,大將軍府的屬官,參與謀議等事。][29:[]先公:稱自己或他人的亡父。辟(bì):征召。][30:[]進退:指出來做官或辭官。][31:[]明公:對尊貴者的敬稱。]

鄧艾[[footnoteRef:32]]口吃,語稱“艾艾[[footnoteRef:33]]”。晉文王戲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幾艾?"對曰:“‘鳳兮鳳兮[[footnoteRef:34]]’,故是一鳳。”[32:[]鄧艾:字士載,三國時魏國軍事家,司馬懿召為屬官,伐蜀有功,封關內侯,后任鎮西將軍,又封鄧侯。][33:[]艾艾:古代和別人說話時,多自稱名。鄧艾因為口吃,自稱時就會連說“艾艾"。][34:[]鳳兮鳳兮:語出《論語·微子》,說是楚國的接輿走過孔子身旁的時候唱道:“鳳兮鳳兮,何德之衰(鳳啊鳳啊,為什么德行這么衰微)?”這里以鳳比喻孔子。鄧艾引用來說明,雖然連說“鳳兮鳳兮”,只是指一只鳳,自己說“艾艾”,也只是一個艾罷了。]

庾公造周伯仁[[footnoteRef:35]],伯仁曰:“君何所欣說而忽肥?"庾曰:“君復何所憂慘而忽瘦?”伯仁曰:“吾無所憂,直是清虛日來,滓穢日去耳[[footnoteRef:36]]!"[35:[]庾公:庾亮。周伯仁:周顗(yǐ),字伯仁,封武城侯,又稱“周侯”,官至尚書仆射,后被王敦所殺,朝廷追贈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謚號“康"。造:拜訪。][36:[]清虛日來,滓(zǐ)穢日去耳:清靜淡泊的志氣一天天在增加,而污濁丑惡的思想一天天在減少而已!滓穢,污濁丑惡。]

過江諸人[[footnoteRef:37]],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footnoteRef:38]]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footnoteRef:39]]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愀然變色[[footnoteRef:40]]曰:“當共戮力[[footnoteRef:41]]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footnoteRef:42]]相對!"[37:[]過江諸人:指永嘉之亂前后渡江南下的中原士人。][38:[]藉(jiè)卉:以草為坐墊,指坐在草地上。藉,坐臥其上?;?,草的總名。][39:[]正自:只是。][40:[]王丞相:王導,字茂弘,東晉瑯邪臨沂(今屬山東)人,輔佐司馬睿(晉元帝)稱帝,建立東晉,居宰輔之位,是穩定東晉政權的重要人物。愀(qiǎo)然:臉色變得憂戚不樂的樣子。][41:[]戮(lù)力:勉力。][42:[]楚囚:春秋時期,楚國伶人鐘儀被晉國俘虜后,仍然演奏楚國的音樂,表示不忘故國。這里指過江諸人懷念中原故國而徒然悲愴。]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拙絒[footnoteRef:43]]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眱簯暣鹪唬骸拔绰効兹甘欠蜃蛹仪?。"[43:[]孔君平:孔坦,字君平。]

謝仁祖[[footnoteRef:44]]年八歲,謝豫章[[footnoteRef:45]]將送客。爾時語已神悟,自參上流[[footnoteRef:46]]。諸人咸共嘆之,曰:“年少,一坐之顏回。”仁祖曰:“坐無尼父,焉別顏回!"[44:[]謝仁祖:謝尚,字仁祖,謝鯤的兒子,后任鎮西將軍、豫州刺史。][45:[]謝豫章:謝鯤,字幼輿,兩晉時期名士,謝安的伯父,官至豫章太守,故被稱為謝豫章。][46:[]自參上流:自處于上等名流之中。上流,上等。]

竺法深在簡文坐[[footnoteRef:47]]。劉尹[[footnoteRef:48]]問:“道人何以游朱門?”答曰:“君自見其朱門,貧道如游蓬戶。"[47:[]竺法深:東晉高僧,名潛,或稱道潛,字法深,亦稱深公。簡文:晉簡文帝司馬昱,據記載,簡文帝當時還沒有登帝位,只是封為會稽王。][48:[]劉尹:劉惔(dàn),別名劉尹,劉恢,字真長;東晉大臣、清談家。朱門:紅漆的大門,指達官貴人之家。]

桓公北征[[footnoteRef:49]],經金城,見前為瑯邪時[[footnoteRef:50]]種柳,皆已十圍[[footnoteRef:51]],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淚。[49:[]桓公:桓溫,字元子,曾任瑯邪內史、荊州刺史、征西大將軍,數次北伐,曾一度收復洛陽,后專擅朝政,意圖廢晉自立,事未成而病卒。謚宣武。北征:指東晉太和四年(369),桓溫率兵攻打前燕。][50:[]前為瑯邪時:指桓溫做瑯邪內史的時候。][51:[]圍:計量圓周的單位,兩只胳膊合圍起來的長度,也指兩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合圍起來的長度。]

顧悅[[footnoteRef:52]]與簡文同年,而發蚤白。簡文曰:“卿何以先白?"對曰:“蒲柳[[footnoteRef:53]]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盵52:[]顧悅:字君叔,晉代名士。][53:[]蒲柳:植物名,即水楊,早凋,常用來比喻早衰的體質。]

簡文入華林園[[footnoteRef:54]],顧謂左右曰:“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footnoteRef:55]]林水,便自有濠、濮[[footnoteRef:56]]間想也,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54:[]華林園:在建康臺城,本是吳國的皇宮花園,東晉時又仿照洛陽的華林園修整過。][55:[]翳(yì)然:遮蔽的樣子。][56:[]濠:濠水?!肚f子·秋水》載:莊子和惠子到濠水的橋上游玩,覺得很快活,就認為河中的魚也很快活。濮:濮水?!肚f子·秋水》載:莊子在濮水釣魚,楚威王派大夫去請他出來主持國政,莊子不干,表示寧可做一只在污泥中爬的活龜,也不愿做一只保存在宗廟里的死龜。]

王長史[[footnoteRef:57]]與劉真長別后相見,王謂劉曰:“卿更長進?!贝鹪唬骸按巳籼熘愿叨?[57:[]王長史:王濛,字仲祖,小字阿奴,東晉名士、外戚大臣,深得會稽王司馬昱倚重,累遷司徒左長史,故稱。]

王右軍與謝太傅共登冶城[[footnoteRef:58]],謝悠然遠想,有高世之志。王謂謝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footnoteRef:59]];文王旰食,日不暇給[[footnoteRef:60]]。今四郊多壘[[footnoteRef:61]],宜人人自效。而虛談廢務,浮文妨要[[footnoteRef:62]],恐非當今所宜?!敝x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豈清言[[footnoteRef:63]]致患邪?"[58:[]王右軍:王羲之,字逸少,世稱王右軍,東晉書法家、文學家。冶城:原是吳國冶鑄之地,晉孝武帝時在城中立寺,安帝時改為花園,故址在今南京市。][59:[]勤王:為王事盡力。胼胝(piánzhī):繭子,手腳上因勞動磨出的硬皮。][60:[]旰(gàn)食:天黑了才吃飯。日不暇給(jǐ):形容事情多,時間不夠用。給,足夠?!渡袝o逸》載,周文王處理政事,忙碌得從早晨到下午也沒有時間吃飯。][61:[]四郊多壘:指戰事頻繁。四郊,這里指國都四郊,即都城郊外。壘,防護軍營的墻壁或堡壘。][62:[]廢務:荒廢了事務。浮文:不切實際的文辭。要:重要的事情。虛談和浮文、廢務和妨要,對舉成文,字異義同。這句指清談耽誤國家大事。][63:[]清言:清談,不務實際,空談玄學。]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支公[[footnoteRef:64]]好鶴。住剡東峁山[[footnoteRef:65]]。有人遺[[footnoteRef:66]]其雙鶴,少時翅長欲飛。支意惜之,乃鎩其翮[[footnoteRef:67]]。鶴軒翥[[footnoteRef:68]]不復能飛,乃反顧翅垂頭,視之如有懊喪意。林曰:“既有凌霄之姿,何肯為人作耳目近玩!"養令翮成,置使飛去。[64:[]支公:支遁,字道林,東晉高僧,世稱“林公”“支公"。][65:[]剡:縣名,在今浙江嵊州。岇(àng)山:在剡縣東部。][66:[]遺(wèi):贈送。][67:[]鎩(sh?。捍輾?,傷害。翮(hé):鳥羽莖下端中空部分。][68:[]軒翥(zhù):高飛。]

謝胡兒語庾道季[[footnoteRef:69]]:“諸人莫當就卿談[[footnoteRef:70]],可堅城壘?!扁自唬骸叭粑亩萚[footnoteRef:71]]來,我以偏師待之;康伯來,濟河焚舟[[footnoteRef:72]]。"[69:[]謝胡兒:謝朗。庾道季:庾龢(hé),字道季,太尉庾亮之子,官至中領軍。][70:[]諸人莫當就卿談:大家可能會到你這里來清談。莫,可能、也許。就,到。][71:[]文度:王坦之,字文度,東晉名臣、書法家,東晉尚書令王述之子。][72:[]濟河焚舟:語出《左傳》,原指過了黃河就燒掉渡船,表示必死的決心,這里用來比喻下決心拼到底。]

顧長康[[footnoteRef:73]]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footnoteRef:74]]其上,若云興霞蔚[[footnoteRef:75]]?!盵73:[]顧長康:顧愷之,字長康,小字虎頭,東晉杰出畫家、繪畫理論家、詩人。][74:[]蒙籠:茂密覆蓋,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75:[]云興霞蔚:云氣升騰,彩霞聚集,形容絢麗多彩。]

謝太傅問諸子侄:“子弟亦何預[[footnoteRef:76]]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車騎[[footnoteRef:77]]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階庭耳[[footnoteRef:78]]?!盵76:[]預:參與,牽涉。][77:[]車騎:指謝玄,字幼度,東晉名將,謝奕之子,謝安之侄。才華出眾,善于治軍。379年,在謝安部署下,謝玄率軍打贏了著名的“淝水之戰"。死后獲贈車騎將軍,儀同三司。][78:[]芝蘭玉樹:比喻才質優秀的子弟。芝蘭,芝草和蘭草,均是芳香的草。玉樹,傳說中的仙樹。二者都用來比喻才德之美。]

顧長康拜桓宣武墓[[footnoteRef:79]],作詩云:“山崩溟海竭,魚鳥將何依!”人問之曰:“卿憑重桓乃爾[[footnoteRef:80]],哭之狀其可見乎?"顧曰:“鼻如廣莫長風,眼如懸河決溜[[footnoteRef:81]]。”或曰:“聲如震雷破山,淚如傾河注海。"[79:[]顧愷之曾在桓溫手下任參軍,得到桓溫的賞識,所以對桓很感激。][80:[]憑重:倚重,看重。乃爾:這樣。][81:[]廣莫:廣漠,遼闊空曠,這里指廣漠的原野。懸河:瀑布。決溜:河堤決口,河水急流。]言語第二1

言語第二

閱讀導航

魏晉時期,清談之風盛行,士人們喜歡談玄說理,“言語”受到空前的重

視,不僅成為品評士人才華高低的重要標準,也成為士人們躋身名流的重要

手段。讀這些篇章,我們能領略到名士們才思的敏捷,語言的機智精辟。

1

徐孺子[1]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

“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

2

孔文舉[2]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3]有盛名,為

司隸校尉[4]。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5]乃通。文

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

[1]徐孺子:徐稚,字孺子,終身隱居不仕,有“南州高士”之譽。

[2]孔文舉:孔融,字文舉,東漢末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善詩文,為“建安七子"之一,

后來被曹操所殺。

[3]李元禮:李膺(yīng),字元禮,東漢潁川襄城(今屬河南)人,曾任司隸校尉。東漢末綱紀敗壞,李膺

獨守法度,被太學生稱為“天下楷模李元禮”,后因謀誅宦官未成,被殺。

[4]司隸校尉:官名,負責糾察京師百官以及所轄附近各州郡的犯法者。

[5]俊才清稱:才華出眾而又有名氣的人。中表親戚:父親姐妹的兒女叫外表,母親兄弟姐妹的兒女叫內表,

互稱中表。

2《世說新語》選讀

禮問曰:“君與仆[1]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2],是仆

與君奕世[3]為通好也?!痹Y及賓客莫不奇[4]之。太中大夫陳韙[5]后至,人以其語語之,

韙曰:“小時了了[6],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7]。

3

孔文舉有二子,大者六歲,小者五歲。晝日父眠,小者床頭盜酒飲之。大兒謂曰:

“何以不拜[8]?"答曰:“偷,那得行禮!”

4

孔融被收[9],中外[10]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11],了無遽

容[12]。融謂使者曰:“冀罪止于身[13],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

之下,復有完卵乎?”尋[14]亦收至。

[1]仆:男子對自己的謙稱。

[2]先君:后輩稱自己已經過世的祖先。伯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師資:師長,相傳孔子曾經向老

子問禮。

[3]奕世:一代接一代。

[4]奇:對……感到驚奇。

[5]太中大夫:官名,掌管議論。陳韙(wěi):生平不詳。

[6]了了:聰明伶俐。

[7]踧踖(cùjí):局促不安的樣子。

[8]拜:古代表示敬意的禮節。酒是禮儀中必備的,所以飲酒前應當行禮。

[9]被收:這里指被曹操逮捕。

[10]中外:朝廷內外。

[11]故:仍然。琢釘戲:一種兒童游戲。

[12]了無遽(jù)容:全沒有恐慌的神色。了無,全無,一點也沒有。遽,恐懼,恐慌。

[13]冀:希望。身:我。

[14]尋:不久。

3

5

鐘毓、鐘會少有令譽[1],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繇[2]曰:“可令二子來。"

于是敕見[3]。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戰惶惶,汗出如漿。"

復問會:“卿何以不汗?”對曰:“戰戰栗栗,汗不敢出[4]。"

6

鐘毓兄弟小時,值父晝寢,因共偷服藥酒。其父時覺,且托寐[5]以觀之。毓拜而后

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又問會何以不

拜,會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

[1]鐘毓(yù):字稚叔,三國時魏國人,十四歲為散騎侍郎,歷任御史中丞、廷尉、都督荊州。鐘會:字士

季,鐘毓之弟,官至司徒,后因與蜀將姜維謀反而被殺。令譽:美好的聲譽。

[2]鐘繇:字元常,鐘毓、鐘會兩兄弟的父親,官至太傅,工書法,與王羲之并稱“鐘王”。

[3]敕(chì)見:奉皇帝詔令而覲見。

[4]古音中“栗"與“出”抽韻。

[5]托寐(mèi):假裝睡著了。

4《世說新語》選讀

7

何平叔[1]云:“服五石散[2],非唯治病,亦覺神明開朗。"

8

司馬景王[3]東征,取上黨李喜以為從事中郎[4]。因問喜曰:“昔先公辟君[5],不就,

[6][7]

今孤召君,何以來?”喜對曰:“先公以禮見待,故得以禮進退;明公以法見繩,

喜畏法而至耳。"

9

鄧艾[8]口吃,語稱“艾艾[9]”。晉文王戲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幾艾?"對

曰:“‘鳳兮鳳兮[10]’,故是一鳳。”

[1]何平叔:何晏,字平叔。東漢大將軍何進之孫,后來被曹操收養,娶曹操之女金鄉公主。與王弼、夏侯玄

等人倡導玄學,崇尚清談,成為魏晉玄學的創始者之一。后來在曹魏皇族與司馬懿的奪權斗爭中,何晏依附曹爽,

被司馬懿所殺。

[2]五石散:又名寒食散,主要成分為鐘乳石、紫石英、白石英、硫黃、赤石脂五種石藥。服此藥后,必須冷

食、飲溫酒、冷浴、散步、穿薄垢舊衣。因服后使人全身發熱,魏晉士人認為它可以去病強身,實際上是一種慢性

中毒。五石散是何晏吃開頭的,后來士大夫們都跟著吃,形成一種風氣。

[3]司馬景王:司馬師,字子元,三國時期曹魏權臣,司馬懿的兒子,晉國建立,追為景王,后來晉武帝司馬

炎上尊號為景帝。

[4]李喜:字季和,司馬懿任相國時,召他出來任職,他托病推辭。下文說的“先公辟君不就”,就是指這件

事。從事中郎:官名,大將軍府的屬官,參與謀議等事。

[5]先公:稱自己或他人的亡父。辟(bì):征召。

[6]進退:指出來做官或辭官。

[7]明公:對尊貴者的敬稱。

[8]鄧艾:字士載,三國時魏國軍事家,司馬懿召為屬官,伐蜀有功,封關內侯,后任鎮西將軍,又封鄧侯。

[9]艾艾:古代和別人說話時,多自稱名。鄧艾因為口吃,自稱時就會連說“艾艾”。

[10]鳳兮鳳兮:語出《論語·微子》,說是楚國的接輿走過孔子身旁的時候唱道:“鳳兮鳳兮,何德之衰(鳳

啊鳳啊,為什么德行這么衰微)?"這里以鳳比喻孔子。鄧艾引用來說明,雖然連說“鳳兮鳳兮”,只是指一只

鳳,自己說“艾艾”,也只是一個艾罷了。

5

10

庾公造周伯仁[1],伯仁曰:“君何所欣說而忽肥?”庾曰:“君復何所憂慘而忽

瘦?"伯仁曰:“吾無所憂,直是清虛日來,滓穢日去耳[2]!”

11

過江諸人[3],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4]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

正自[5]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愀然變色[6]曰:“當共戮力[7]王室,克復

神州,何至作楚囚[8]相對!”

12

[9]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

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1]庾公:庾亮。周伯仁:周顗(yǐ),字伯仁,封武城侯,又稱“周侯”,官至尚書仆射,后被王敦所殺,

朝廷追贈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謚號“康”。造:拜訪。

[2]清虛日來,滓(zǐ)穢日去耳:清靜淡泊的志氣一天天在增加,而污濁丑惡的思想一天天在減少而已!

滓穢,污濁丑惡。

[3]過江諸人:指永嘉之亂前后渡江南下的中原士人。

[4]藉(jiè)卉:以草為坐墊,指坐在草地上。藉,坐臥其上?;埽莸目偯?/p>

[5]正自:只是。

[6]王丞相:王導,字茂弘,東晉瑯邪臨沂(今屬山東)人,輔佐司馬睿(晉元帝)稱帝,建立東晉,居宰輔

之位,是穩定東晉政權的重要人物。愀(qiǎo)然:臉色變得憂戚不樂的樣子。

[7]戮(lù)力:勉力。

[8]楚囚:春秋時期,楚國伶人鐘儀被晉國俘虜后,仍然演奏楚國的音樂,表示不忘故國。這里指過江諸人

懷念中原故國而徒然悲愴。

[9]孔君平:孔坦,字君平。

6《世說新語》選讀

13

謝仁祖[1]年八歲,謝豫章[2]將送客。爾時語已神悟,自參上流[3]。諸人咸共嘆之,

曰:“年少,一坐之顏回。"仁祖曰:“坐無尼父,焉別顏回!”

14

竺法深在簡文坐[4]。劉尹[5]問:“道人何以游朱門?"答曰:“君自見其朱門,貧

道如游蓬戶。”

15

桓公北征[6],經金城,見前為瑯邪時[7]種柳,皆已十圍[8],慨然曰:“木猶如此,

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淚。

16

顧悅[9]與簡文同年,而發蚤白。簡文曰:“卿何以先白?”對曰:“蒲柳[10]之姿,

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

[1]謝仁祖:謝尚,字仁祖,謝鯤的兒子,后任鎮西將軍、豫州刺史。

[2]謝豫章:謝鯤,字幼輿,兩晉時期名士,謝安的伯父,官至豫章太守,故被稱為謝豫章。

[3]自參上流:自處于上等名流之中。上流,上等。

[4]竺法深:東晉高僧,名潛,或稱道潛,字法深,亦稱深公。簡文:晉簡文帝司馬昱,據記載,簡文帝當時

還沒有登帝位,只是封為會稽王。

[5]劉尹:劉惔(dàn),別名劉尹,劉恢,字真長;東晉大臣、清談家。朱門:紅漆的大門,指達官貴人之

家。

[6]桓公:桓溫,字元子,曾任瑯邪內史、荊州刺史、征西大將軍,數次北伐,曾一度收復洛陽,后專擅朝

政,意圖廢晉自立,事未成而病卒。謚宣武。北征:指東晉太和四年(369),桓溫率兵攻打前燕。

[7]前為瑯邪時:指桓溫做瑯邪內史的時候。

[8]圍:計量圓周的單位,兩只胳膊合圍起來的長度,也指兩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合圍起來的長度。

[9]顧悅:字君叔,晉代名士。

[10]蒲柳:植物名,即水楊,早凋,常用來比喻早衰的體質。

7

17

簡文入華林園[1],顧謂左右曰:“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2]林水,便自有濠、濮[3]

間想也,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p>

18

[4]

王長史與劉真長別后相見,王謂劉曰:“卿更長進。"答曰:“此若天之自高

耳?!?/p>

19

王右軍與謝太傅共登冶城[5],謝悠然遠想,有高世之志。王謂謝曰:“夏禹勤王,

手足胼胝[6];文王旰食,日不暇給[7]。今四郊多壘[8],宜人人自效。而虛談廢務,浮文

妨要[9],恐非當今所宜。"謝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豈清言[10]致患邪?”

[1]華林園:在建康臺城,本是吳國的皇宮花園,東晉時又仿照洛陽的華林園修整過。

[2]翳(yì)然:遮蔽的樣子。

[3]濠:濠水。《莊子·秋水》載:莊子和惠子到濠水的橋上游玩,覺得很快活,就認為河中的魚也很快活。

濮:濮水?!肚f子·秋水》載:莊子在濮水釣魚,楚威王派大夫去請他出來主持國政,莊子不干,表示寧可做一只

在污泥中爬的活龜,也不愿做一只保存在宗廟里的死龜。

[4]王長史:王濛,字仲祖,小字阿奴,東晉名士、外戚大臣,深得會稽王司馬昱倚重,累遷司徒左長史,故

稱。

[5]王右軍:王羲之,字逸少,世稱王右軍,東晉書法家、文學家。冶城:原是吳國冶鑄之地,晉孝武帝時在

城中立寺,安帝時改為花園,故址在今南京市。

[6]勤王:為王事盡力。胼胝(piánzhī):繭子,手腳上因勞動磨出的硬皮。

[7]旰(gàn)食:天黑了才吃飯。日不暇給(jǐ):形容事情多,時間不夠用。給,足夠?!渡袝o逸》

載,周文王處理政事,忙碌得從早晨到下午也沒有時間吃飯。

[8]四郊多壘:指戰事頻繁。四郊,這里指國都四郊,即都城郊外。壘,防護軍營的墻壁或堡壘。

[9]廢務:荒廢了事務。浮文:不切實際的文辭。要:重要的事情。虛談和浮文、廢務和妨要,對舉成文,字

異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