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文學常識試題及答案_第1頁
語文文學常識試題及答案_第2頁
語文文學常識試題及答案_第3頁
語文文學常識試題及答案_第4頁
語文文學常識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文學常識試題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下列文學作品中,不屬于四大名著的是:

A.《紅樓夢》

B.《西游記》

C.《水滸傳》

D.《三國演義》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出自唐代詩人:

A.李白

B.杜甫

C.王之渙

D.白居易

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出自宋代詞人:

A.李清照

B.蘇軾

C.辛棄疾

D.柳永

4.《出師表》的作者是:

A.諸葛亮

B.曹植

C.陸游

D.曹操

5.下列詞語中,屬于古代漢語的成語是:

A.與時俱進

B.一鳴驚人

C.與時俱進

D.一鳴驚人

6.“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唐代詩人:

A.杜甫

B.王之渙

C.李白

D.白居易

7.下列文學作品中,以愛情為主題的是:

A.《紅樓夢》

B.《西游記》

C.《水滸傳》

D.《三國演義》

8.“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出自唐代詩人:

A.李白

B.杜甫

C.孟浩然

D.白居易

9.下列詩句中,出自宋代詩人辛棄疾的是:

A.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C.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D.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1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詩經》中的:

A.《周南·關雎》

B.《周南·桃夭》

C.《周南·葛覃》

D.《周南·漢廣》

11.下列詞語中,屬于古代漢語的詞語是:

A.與時俱進

B.一鳴驚人

C.與時俱進

D.一鳴驚人

1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出自唐代詩人:

A.王之渙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13.下列文學作品中,以歷史事件為背景的是:

A.《紅樓夢》

B.《西游記》

C.《水滸傳》

D.《三國演義》

1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詩人:

A.李白

B.杜甫

C.王之渙

D.白居易

15.下列詩句中,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是:

A.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C.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D.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1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詩人:

A.李白

B.杜甫

C.王之渙

D.白居易

17.下列文學作品中,以神話故事為背景的是:

A.《紅樓夢》

B.《西游記》

C.《水滸傳》

D.《三國演義》

18.“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出自唐代詩人:

A.王之渙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19.下列詩句中,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是:

A.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C.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D.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20.“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唐代詩人:

A.杜甫

B.王之渙

C.李白

D.白居易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

1.下列古代漢語成語中,與“溫故知新”意思相近的有:

A.老馬識途

B.舉一反三

C.舉一反三

D.老馬識途

2.下列文學作品中,以戰爭為背景的有:

A.《紅樓夢》

B.《三國演義》

C.《水滸傳》

D.《西游記》

3.下列古代漢語詞語中,屬于偏正結構的有:

A.書生

B.美人

C.馬虎

D.江山

4.下列文學作品中,以愛情為主題的詩歌有:

A.《離騷》

B.《長恨歌》

C.《孔雀東南飛》

D.《出塞》

5.下列古代漢語成語中,與“畫蛇添足”意思相近的有:

A.多此一舉

B.畫龍點睛

C.多此一舉

D.畫龍點睛

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分)

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出自唐代詩人杜甫。()

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出自宋代詞人辛棄疾。()

4.《出師表》的作者是曹操。()

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詩經》中的《周南·關雎》。()

四、簡答題(每題10分,共25分)

1.題目:《紅樓夢》中,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故事具有哪些特點?

答案:《紅樓夢》中,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故事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兩人性格互補,寶玉豁達率真,黛玉敏感多愁,形成了獨特的性格魅力;二是愛情悲劇色彩濃厚,由于家族矛盾和社會環境的限制,兩人無法走到一起,最終以悲劇收場;三是情感表達細膩,作者通過對兩人心理活動的描寫,展現了他們深厚的感情;四是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婚姻觀念和封建禮教的束縛。

2.題目:簡述《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主要事跡。

答案:《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主要事跡有:一是草船借箭,通過智謀解決了軍中箭矢短缺的問題;二是七擒孟獲,以德服人,平定了南方叛亂;三是空城計,以智取勝,成功嚇退敵軍;四是五丈原之戰,臨危受命,力挽狂瀾,為蜀國爭得一線生機;五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展現了其忠誠和智慧。

3.題目:請簡述《西游記》中孫悟空的“三打白骨精”故事的主要內容。

答案:《西游記》中,“三打白骨精”故事主要講述了孫悟空三次識破并打敗白骨精的故事。白骨精為害人間,變化成美女、老婦和孩童,企圖迷惑唐僧和他的徒弟們。孫悟空憑借火眼金睛識破白骨精的真面目,并與她展開了激烈的戰斗。經過三次努力,孫悟空終于打敗了白骨精,保護了唐僧師徒的安全。

4.題目:請簡述《水滸傳》中宋江的“三打祝家莊”故事的主要內容。

答案:《水滸傳》中,“三打祝家莊”故事主要講述了宋江率梁山好漢三次攻打祝家莊的故事。祝家莊是梁山泊附近的強盜巢穴,宋江為了消除后患,三次率軍攻打祝家莊。在戰斗中,梁山好漢憑借智慧和勇氣,最終攻下了祝家莊,解除了梁山泊的威脅。

五、論述題

題目:如何理解《紅樓夢》中“真、假、美、丑”的辯證關系?

答案:《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巔峰之作,其中“真、假、美、丑”的辯證關系體現了作者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批判。以下是對于這一辯證關系的幾點理解:

首先,“真”與“假”的辯證關系體現在人物形象上。《紅樓夢》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雙重性,既有真實的一面,也有虛假的一面。例如,賈寶玉看似天真爛漫,實則內心深處隱藏著對封建禮教的反叛;王熙鳳表面能干強勢,實則內心充滿著對權力的渴望和恐懼。這種真與假的辯證關系揭示了人性的復雜性和多面性。

其次,“美”與“丑”的辯證關系表現在作品的藝術手法上。《紅樓夢》中的美丑對比手法極為突出,通過美與丑的對比,展現了作品的藝術魅力。例如,大觀園的春色與賈府的衰敗形成鮮明對比,寶釵的端莊與黛玉的多愁形成對照。這種對比不僅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也反映了社會現實的殘酷和理想與現實的沖突。

再次,“真、假、美、丑”的辯證關系反映了作者對人性的深刻理解。《紅樓夢》中的人物和事件無不體現著作者對于人性的深刻剖析。真與假的并存揭示了人性的矛盾和復雜性,美與丑的對比則展現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多樣性。通過這種辯證關系,作者揭示了人性的真實面貌,使讀者對人性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

最后,“真、假、美、丑”的辯證關系也是《紅樓夢》所反映的社會現實的縮影。在封建社會中,真與假、美與丑往往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作者通過對這些現象的描寫,批判了封建社會的種種弊端,同時也表達了對人性的關懷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試卷答案如下: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D

解析思路:四大名著分別是《紅樓夢》、《西游記》、《水滸傳》和《三國演義》,選項D正確。

2.C

解析思路: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選項C正確。

3.D

解析思路:這句詞出自宋代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選項D正確。

4.A

解析思路:《出師表》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寫給后主劉禪的一篇表章,選項A正確。

5.B

解析思路:“與時俱進”和“一鳴驚人”都是現代漢語成語,不屬于古代漢語成語,選項B正確。

6.C

解析思路: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選項C正確。

7.A

解析思路:《紅樓夢》以愛情為主題,講述了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之間的愛情故事,選項A正確。

8.C

解析思路: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選項C正確。

9.B

解析思路:這句詩出自宋代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選項B正確。

10.A

解析思路:這句詩出自《詩經》中的《周南·關雎》,選項A正確。

11.B

解析思路:“與時俱進”和“一鳴驚人”都是現代漢語成語,不屬于古代漢語成語,選項B正確。

12.A

解析思路: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選項A正確。

13.D

解析思路:《三國演義》以歷史事件為背景,講述了三國時期的故事,選項D正確。

14.A

解析思路: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選項A正確。

15.A

解析思路: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望岳》,選項A正確。

16.C

解析思路: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選項C正確。

17.B

解析思路:《西游記》以神話故事為背景,講述了唐僧師徒取經的故事,選項B正確。

18.A

解析思路: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選項A正確。

19.A

解析思路: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選項A正確。

20.B

解析思路: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選項B正確。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

1.ABCD

解析思路:這些成語都與“溫故知新”意思相近,表示通過回顧過去來獲得新的認識或知識。

2.BD

解析思路:《三國演義》以戰爭為背景,講述了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選項B和D正確。

3.AD

解析思路:“書生”和“馬虎”是偏正結構,由形容詞修飾名詞構成,選項A和D正確。

4.ABC

解析思路:《離騷》、《長恨歌》和《孔雀東南飛》都是以愛情為主題的詩歌,選項A、B和C正確。

5.AB

解析思路:“多此一舉”和“畫龍點睛”都與“畫蛇添足”意思相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