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5T 118-2025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管理規范_第1頁
DB1305T 118-2025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管理規范_第2頁
DB1305T 118-2025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管理規范_第3頁
DB1305T 118-2025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管理規范_第4頁
DB1305T 118-2025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管理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3.080.30CCSA1213052025-03-05發布IDB1305/T118—2025前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基本要求 25網絡訂餐平臺管理 36訂餐服務流程管理 37服務質量控制 5附錄A(資料性)外賣封簽制作與使用管理 7附錄B(資料性)配送箱(包)清洗消毒方法 8參考文獻 9DB1305/T118—2025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由邢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本文件起草單位:邢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邢臺市檢驗檢測中心、沙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張曉丹、王騫、段長年、和平、王鵬。DB1305/T118—20251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管理規范本文件規定了通過網絡提供餐飲服務過程中餐飲安全管理的術語和定義、基本要求、網絡訂餐平臺管理、訂餐服務流程管理和服務質量控制的要求。本文件適用于餐飲服務提供者、平臺、配送單位通過網絡提供餐飲服務過程中餐飲安全的管理。食品銷售經營者通過網絡提供餐飲服務可參照本文件執行。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4806.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4806.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搪瓷制品GB4806.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陶瓷制品GB4806.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玻璃制品GB4806.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4806.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材料及制品GB57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T18006.3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通用技術要求GB14930.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洗滌劑GB3165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餐飲服務通用衛生規范GB/T39451商品無接觸配送服務規范GB/T40041外賣餐品信息描述規范SB/T10426餐飲企業經營規范SB/T11142餐飲服務經營者與消費者訂立合同的規范要求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平臺在網絡餐飲服務過程中為交易雙方或多方提供交易撮合及相關服務的信息網絡系統,包括第三方平臺和自建平臺。注1: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代理公司是指受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美團、餓了么等)委托,在特定區域內DB1305/T118—202523.2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通過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代理公司、自建平臺為消費者提供餐飲服務的經營者。3.3配送服務組織為網絡訂餐提供配送服務的組織,包括提供配送服務的餐品提供方和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代理公司(含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代理公司所委托的相關配送組織)。3.4配送人員提供網絡訂餐配送服務的從業人員,包括專職和兼職人員。3.5無接觸配送平臺或配送服務組織根據消費者提出的需求,安排配送人員從餐品提供方取餐品,通過無中轉、點對點的配送方式,經與消費者協商一致,將餐品放置到指定位置或代收點,以保持安全距離或互相不見面的形式完成餐品交付的配送方式。3.6外賣封簽為防止網絡訂餐食品外包裝在配送過程中遭人為或意外破壞、啟封所使用的一次性封口包裝件。4基本要求4.1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代理公司、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配送服務組織應具備相關資質,并處于正常經營狀態。應建立與網絡餐飲安全相關的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相應的應急預案。宜購買食品安全責任保險。4.2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代理公司應具有信息審核與發布,訂單管理,接受和處理消費者咨詢、投訴等客戶服務功能。4.3餐飲服務提供者從事餐飲服務活動應符合GB31654、SB/T10426以及相關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包裝材料應無毒、清潔,符合食品安全相關要求。與食品直接接觸的包裝材料應符合GB4806.1、GB4806.3、GB4806.4、GB4806.5、GB4806.7、GB4806.8要求。4.4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宜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平臺應為其開通網絡實時視頻傳輸,實時展示后廚加工操作過程。4.5配送服務組織應建立并執行相關配送制度和配送箱使用、清潔、維護制度。應配備相應的人員與配送設備,人員應穿著表明身份的工作服或佩戴標志物。DB1305/T118—202534.6傳染病流行等公共衛生事件和其他應急事件發生期間,餐飲服務提供者、平臺、配送服務組織應遵守國家和本市的防控要求,明確崗位責任,建立并執行防控制度,制度應至少包括員工健康管理、人員信息收集與檔案管理、設備設施和環境清潔消毒、應急處理流程和措施等內容。在配送過程中宜采用無接觸配送方式,及時做好配送設備消毒。5網絡訂餐平臺管理5.1平臺服務管理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代理公司應真實、準確發布餐飲品牌或門店名稱,主動公示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證照資質及菜品名稱、主要食品原料名稱、份量,在點餐和付款頁面適當位置標識反食品浪費相關提示信息,如“節約糧食”、“適量點餐”等。應向消費者提供訂單配送人員、配送時間等信息。應將訂單相關信息告知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5.2入網供餐管理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代理公司應指導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明示餐品份量、規格、口味、建議用餐人數等信息,推廣小分量、多規格餐品,應明示餐盒費、配送費等各項收費標準,宜通過提供餐品的不同規格選擇形式,引導消費者適量點餐、避免餐品浪費。應審核并展示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證照等相關資質證明。應審核并展示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基本情況(包括名稱、品牌、地址等)以及表明門店身份的照片(如門面、門頭、牌匾或商標、售賣臺等)。5.3平臺數據管理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代理公司應如實記錄消費者關于服務質量的咨詢、投訴和舉報以及處理結果等信息。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要求保存好相關信息,在投訴解決前不應銷毀相關的訂單信息和音像資料。應每月對運營數據、消費者反饋、食品安全投訴和處理情況等數據進行分析。應使用信息化手段,分析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食品質量和配送單位的配送服務狀況,發現問題應及時與相關方溝通,督促各方持續改進、提升網絡餐飲服務能力。自建平臺應將數據分析結果作為企業管理、提升服務質量的重要依據。6訂餐服務流程管理6.1訂餐管理6.1.1餐飲服務提供者應合理描述餐品信息,若通過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代理公司提供餐品,餐品信息的描述宜按照GB/T40041的規定執行。6.1.2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在接到網絡訂單后,應及時確認訂單并反饋,訂餐協議應符合SB/T11142的規定。6.1.3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代理公司或自建網站宜在訂單界面顯示無接觸配送服務信息,并提供無接觸配送餐品臨時存放地點的填寫界面或選項。6.1.4消費者可在訂單中選擇使用無接觸配送服務,并在備注信息中指定餐品放置位置,或在配送人員接單后聯系配送人員要求使用無接觸配送,并指定餐品放置位置。6.2供餐要求DB1305/T118—202546.2.1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根據自身經營場所使用面積、設備設施、加工人員等條件,提供與供餐能力相匹配的網絡餐飲服務。不應委托、轉包給其他單位或人員供餐。6.2.2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根據食品的種類、特性等因素,在不改變食品性狀的前提下,選擇食品容器、餐具、包裝材料和包裝方式。應減少一次性餐飲具的使用。餐飲具不能回收的,宜使用符合GB/T18006.3要求可降解的食品容器、餐具和包裝材料。6.2.3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須隨餐提供食品制作時間、建議食用時限等與食用相關的信息。6.2.4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按網絡訂單制作食品。同一訂單的食品宜同時出品,不能同時出品時,應合理安排出餐順序,先出品易于保存的食品。6.2.5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在食品容器、小票或包裝上,宜標注“盡快食用”等消費提醒或標注加工制作時間、食用期限。從燒熟至食用的間隔時間(食用時限)一般為燒熟后2h;燒熟后2h食品的中心溫度保持在60℃以上(熱藏)的,其食用時限為燒熟后4h。6.2.6食品制作后應立即打包配送。需暫存的易腐食品暫存時間不應超過1h,暫存溫度熱藏宜為60℃以上,冷藏宜為8℃以下。6.2.7打包前應進行感官性狀檢查,感官性狀異常的停止供餐。6.2.8打包應符合下列要求:——應使用清潔消毒的餐用具(或一次性容器)接觸、盛裝食品;——熱食類、冷食類食品應分隔放置,需低溫保存的食品宜有保溫措施;——飲料類、湯羹類應分別單獨包裝;——直接入口食品和非直接入口食品應分別打包,不應放入同一餐具或容器內;——打包過程中遺撒、掉落的食品應丟棄;——打包好的食品容器應封蓋或封口;——打包好的食品不應傾斜或倒置,不應相互擠壓;飲料類、湯羹類等液體食品宜使用輔助設施進行固定。6.2.9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在食品外包裝封口等位置使用外賣封簽,避免在不破壞封簽的情況下接觸到食品。外賣封簽制作和使用管理等其他要求參見附錄A。6.2.10應設置臨時或固定的外賣取餐區。取餐區應與加工制作區分離,并標識明顯。6.3配送要求6.3.1配送服務組織6.3.1.1配送服務組織在聘用配送人員時應核實配送人員相關信息,建立檔案,應建立并及時更新配送人員檔案,記錄專、兼職配送人員的姓名、聯系方式、食品安全培訓考核情況、上崗情況等信息。做到有效追溯,鼓勵采取信息化管理方式。6.3.1.2配送服務組織應查驗配送人員健康證明,每日晨檢(直接接觸食物的食品從業者應每日晨檢并做好記錄,不得安排患有已知或疑似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提供配送服務。6.3.1.3配送服務組織應落實配送人員相關安全保障措施。DB1305/T118—202556.3.1.4配送服務組織應定期對配送人員開展服務規范、職業道德、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文明用語等相關培訓。6.3.1.5配送服務組織應選用符合本文件6.3.3規定的配送箱。6.3.1.6配送服務組織應及時處理餐品錯送、漏送、傾灑、封簽損壞、無法聯絡到消費者等異常情況。6.3.2配送人員6.3.2.1配送人員應持有有效健康證明上崗,不得有任何違反食品安全的行為。6.3.2.2配送人員患有發熱、腹瀉、嘔吐等癥狀的,應主動上報,并暫停配送工作。6.3.2.3配送人員上崗和工作時應保持著裝整潔和手部清潔。6.3.2.4當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其他應急事件時,配送人員應按相關要求做好個人防護。6.3.3配送箱6.3.3.1配送箱應無毒害,具有保溫性、氣密性和緩沖性等特性。應易于運輸和攜帶,能防塵、防水。6.3.3.2配送餐飲食品時,配送箱應專用,干凈整潔無異味,內表面不應有油漬、湯漬等污物。污染后應及時清潔,必要時消毒。6.3.3.3配送箱包每日消毒應不少于1次,清潔消毒情況應有記錄。清潔消毒劑應合格并在有效期內。6.3.3.4配送箱包清潔消毒流程參附錄B。6.3.4配送過程6.3.4.1配送人員每日開始工作前應檢查配送箱,確認清潔、使用狀態良好。6.3.4.2若使用車輛進行配送,應在配送前對車輛內部進行清潔。不應使用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進行配送。6.3.4.3配送人員取餐時,應核對訂單與配送地址,檢查食品包裝及其附屬物的完整性和清潔度。6.3.4.4配送人員將確認無誤的外賣食品裝入配送箱中,不應擠壓存放。需低溫保存的食品應與熱度較高的食品分開放置。6.3.4.5在配送過程中不得打開食品外包裝。發生食品污染的,應終止配送。裝卸時,配送設備設施的門、蓋應隨開隨關。6.3.4.6將餐飲食品送達到消費者手中或指定位置,配送過程中應滿足保證食品安全的溫度要求。6.3.4.7若采用無接觸配送,應放置在指定的室內存放場所并告知消費者盡快取餐。無法放置于室內的,應放置于具有防曬、防塵、防雨條件的指定位置。無接觸配送服務可參考GB/T39451的規定。6.3.4.8若設置智能取餐設施,不應設在易受到污染的區域。智能取餐設施應具備取餐時限管控功能,宜具備保溫功能或冷藏、復熱等功能。設置單位應自行或委托第三方對智能取餐設施定期清潔消毒,有效維護。7服務質量控制DB1305/T118—202567.1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代理公司應如實、完整記錄網絡訂餐的訂單信息,包括餐品提供方、餐品名稱、下單時間、送達時間、配送地址等,信息保存時間應不少于6個月。7.2配送服務組織應建立健全投訴舉報處理制度,公開投訴舉報方式,及時處理消費者對餐品質量及配送服務的投訴舉報。7.3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代理公司、配送服務組織、餐品提供者應每月收集并處理各類意見和建議,并持續分析改進。DB1305/T118—20257(資料性)外賣封簽制作與使用管理A.1外賣封簽的制作外賣封簽可分為下列四種基本樣式:——個性版封簽: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自行定制的個性化的封簽;——通用版封簽:第三方平臺代理公司統一定制的,提供入駐該平臺的餐飲服務提供者統一適用的,僅具有平臺識別性的封簽;——定制版封簽: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根據通用版封簽,加入個性化元素,同時具備平臺識別性及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識別性的封簽;——宣傳版封簽:由相關部門、保險公司等單位設計、發放的不具有識別性的封簽。A.2外賣封簽的使用與管理A.2.1封簽使用A.2.1.1外賣封簽的使用應按照我市相關政策規定執行,遵循安全、規范的原則。A.2.1.2配送服務組織應在網絡銷售界面設置外賣封簽專欄,提示消費者訂餐時必須使用外賣封簽。A.2.1.3使用外賣封簽的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在消費者下單時,以顯著、合理的方式提示配送人員和消費者使用外賣封簽的情況及接收注意事項。A.2.2封簽選擇與管理A.2.2.1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使用唯一性更高的外賣封簽。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