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2025屆黑龍江省大慶市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上。2.選擇題答案使用2B鉛筆填涂,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的標號:非選擇題答案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簽字)筆或碳素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4.保持卷面及答題卡清潔,不折疊,不破損,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雙塔遺址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德順蒙古族鄉雙塔村。雙塔二期遺址墓葬中出土了有裝飾麻點狀印紋的陶杯、獸面紋玉佩、玉環等。與雙塔二期遺址大致同一時期的是()A.仰韶文化 B.大汶口文化 C.紅山文化 D.二里頭文化【答案】C【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石器時代(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紅山文化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西南部,紅山文化以玉器的制作和使用為重要特征,如著名的玉豬龍等。雙塔二期遺址出土的獸面紋玉佩、玉環等玉器,與紅山文化在玉器文化方面具有相似性,所以二者大致處于同一時期,C項正確;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黃河中游地區,其文化特征以彩陶最為突出,有獨特的彩繪圖案和造型,而雙塔二期遺址出土的是有裝飾麻點狀印紋的陶杯、獸面紋玉佩、玉環等,與仰韶文化特征不符,排除A項;大汶口文化主要位于黃河下游地區,該文化的陶器制作較為發達,有紅陶、灰陶、黑陶等,且出現了輪制技術,但其文化特征與雙塔二期遺址出土文物所反映的特征差異較大,排除B項;二里頭遺址主要位于中原地區,它是中國青銅時代的文化,其主要特征包括大型宮殿建筑基址、青銅禮器等,時間上明顯晚于雙塔二期遺址,排除D項。故選C項。2.春秋決獄,是兩漢時期儒家學者引用《春秋》等儒家經典作為刑事判決法源根據的司法活動。董仲舒有云:“春秋之聽獄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惡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論輕”。這說明()A.法律儒家化在漢代基本定型 B.(春秋)是禮法結合的典范C.司法裁量要依據人內心動機 D.儒家禮義經典滲入司法審判【答案】D【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朝(中國)。據材料可知,漢代奉行“春秋決獄”,依據犯罪者的主觀動機的善良與兇惡定罪量刑,只要有犯罪的行為動機,就可以加以懲罰,不必一定要等到犯罪真正出現時再施以懲處,據此判定,“春秋決獄”體現了司法實踐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即司法儒家化,D項正確;中國法律的儒家化在隋唐時期基本完成,排除A項;《唐律疏議》是禮法結合的典范,排除B項;董仲舒調了在聽獄(司法審判)時,要考察案件的事實同時要推究人的內心動機(“原其志”),但與主旨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3.永嘉之亂后,北方人口四散逃亡,留下的大多投入豪強大族門下,充當佃客、部曲。故面出現許多龐大家族,或“五十、三十家方為一戶”,或“百室合戶,千丁共籍”。這表明()A.戰亂引發人身依附關系變化 B.宗族組織的凝聚力有所削弱C.經濟重心南移影響戶籍制度 D.田莊經濟改變國家賦稅政策【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晉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永嘉之亂后北方戰亂頻繁,百姓為求自保投入豪強大族門下,形成如“五十、三十家方為一戶”,“百室合戶,千丁共籍”的現象。這表明百姓與豪強大族之間形成了一種緊密的人身依附關系,說明戰亂引發了人身依附關系的變化,A項正確;百姓大量投入豪強大族門下,形成了龐大的家族式的組織,這種情況實際上是增強了以豪強大族為核心的宗族組織的凝聚力,而非削弱,排除B項;經濟重心南移開始于安史之亂后,與與永嘉之亂無關,排除C項;田莊經濟是指在封建社會中,官府或豪門大族通過征收土地、集結佃戶等方式,形成自己的經濟基礎和勢力范圍,并向佃戶提供土地作為生產資料以獲取利潤的一種土地制度。材料未提及田莊經濟與國家賦稅政策的相關信息,無法得出田莊經濟改變國家賦稅政策的結論,排除D項。故選A項。4.下表為《明史》對萬歷前期與張居正共事四位內閣成員的記載,這一情況()姓名記述出處呂調陽張居正當國,同列呂調陽莫敢異同。《明史·張居正傳》張四維因張居正推薦入閣,“謹事之,不敢相可否,隨其后,拜賜進官而已?!薄睹魇贰埶木S傳》馬自強雖持正,亦不能有所為,守位而已。《明史·馬自強傳》申時行以文字受知張居正,蘊藉不立崖異,居正安之?!睹魇贰ど陼r行傳》A.客觀上利于推進改革 B.沖擊了君主專制權力C.有效遏制了宦官專權 D.推動權力中心的轉移【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影響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張居正當國,同列呂調陽莫敢異同”“(張四維)謹事之,不敢相可否”“(馬自強)雖持正,亦不能有所為,守位而已”“(申時行)以文字受知張居正,蘊藉不立崖異,居正安之”和所學可知,萬歷時期,張居正為內閣首輔,其余內閣成員大多碌碌無為,張居正得以大權獨攬,權傾朝野,榮耀之極,這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當時的改革,A項正確;內閣制度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能沖擊君主專制權力,排除B項;宦官專權的背后在于君主專制的加強,因此張居正大權獨攬并不能遏制宦官專權,排除C項;內閣無決策權,因此推動權力中心轉移的說法錯誤,排除D項。故選A項。5.清初京察考核標準為“才、守、政、年”四格,對官員的履職水平、職業道德、為政態度、正常工作的年齡范圍進行考察。雍正時期四格形成了“守、政、才、年”的模式,這一轉變體現了()A.整治貪腐保證清康的決心 B.官員操守成為京察的重要標準之一C.科舉制度內在弊端的暴露 D.官員考核標準隨時局變化動態調整【答案】D【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清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清初京察考核標準為‘才、守、政、年’四格”“雍正時期四格形成了‘守、政、才、年’的模式”和所學可知,守、才、政、年這四項指標在不同時期的順序是不同的,這主要是因為清代京察制度沿襲明代,但在不同朝代和皇帝的統治下,考核標準會有所調整,說明的是官員考核標準隨時局變化動態調整,D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對官員的整體考核,并不是單純強調整治政治貪腐保證清廉,排除A項;官員的履職水平、職業道德、為政態度、正常工作的年齡范圍一直是考核的重要標準,并不是強調官員操守在雍正時期才成為京察的重要標準之一,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對官員的考核,而非選官制度,排除C項。故選D項。6.道光二十二年夏,清廷征調2000名吉林、黑龍江官兵,駐山海關、高橋、大凌河等處,隨時預備直隸、盛京調用。清政府這一行動是為了()A.抗擊沙俄侵邊疆蛋 B.應對英軍侵略C.阻止太平天國北伐 D.解決朝鮮危局【答案】B【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道光二十二年是1842年,由于第一次鴉片戰爭的進行,英國軍隊已經逼近中國沿海,嚴重威脅到清朝的統治安全。清廷征調吉林、黑龍江官兵駐守山海關等地,是為了防止英軍進一步北上侵略,保衛京畿地區,B項正確;雖然清朝與沙俄在邊疆問題上一直存在爭議,但在道光二十二年夏,清政府的主要軍事壓力來自于英國,而非沙俄,排除A項;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于1851年,不符合材料時間,排除C項;當時朝鮮并未出現重大危機,且清朝與朝鮮的關系相對穩定,排除D項。故選B項。7.下表是據1911年清政府《蒙藏回地方興學章程》統計出來的蒙敲回高等小學堂教授科目及學時情況,這()科目周學時年級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蒙藏回語文14(漢文占1/2)14(漢文占7/10)12(漢文占8/10)12(漢文占9/10)修身2222算術5444歷史3333地理3343格致0233體操6666周總鐘點數33343433①構建了清末新式教育基本框架②保障了民族語文教育的合法性③體現出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的意志④折射出邊疆治理“因俗而治”的發展趨勢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答案】D【解析】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1911年(中國)。根據材料可知,材料只涉及蒙藏回地區小學堂的部分科目和學時安排,不能代表整個新式教育體系,無法得出“構建了清末新式教育基本框架”的結論,故①錯誤;從表格中可以看到每個年級都設置了蒙藏回語文,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民族語文教育的合法性,故②正確;表格中漢文在蒙藏回語文課程中的比重逐年增加,體現了清政府希望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的意志,故③正確;從表格中的課程設置來看,隨著年級的升高,漢文在蒙藏回語文課程中的占比逐漸增大,這種課程安排更傾向于一種文化同化的策略,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因俗而治”,故④錯誤。②③符合題意,D項正確;①④不符合題意,排除ABC項。故選D項。8.據統計,在創立時期的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成員中,直接或間接參加過辛亥革命的人數約占1/3,黨的一大代表中有多人參加過辛亥革命,或受過辛亥革命的感染。這表明辛亥革命()A.進一步激發了民族意識 B.對民主革命的深入發展做出貢獻C.傳播了馬克思主義學說 D.為成立提供組織條件【答案】B【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據材料“參加過辛亥革命的人數約占1/3”“受過辛亥革命的感染”可知,辛亥革命激發了民眾的革命熱情,使后來的部分員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辛亥革命的影響,說明辛亥革命為后期民主革命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B項正確;辛亥革命主要針對的是封建主義,以推翻帝制為主要目的,民族意識主要體現在反對帝國主義侵略,排除A項;辛亥革命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以三民主義為指導思想,排除C項;辛亥革命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屬于無產階級政黨,二者存在階級立場的本質差異,不可能為成立提供組織條件,排除D項。故選B項。9.1937年,毛澤東在洛川會議上作了國共兩黨關系問題的報告,他指出,要堅持統一戰線,鞏固擴大統一戰線;同時要保持在政治上、組織上的獨立性,對國民黨的反共傾向保持高度的警覺性。毛澤東這一主張()A.汲取了國民大革命的經驗教訓 B.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C.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D.揭露了國民黨政府消極抗戰的陰謀【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影響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37年的中國。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國民大革命時期,由于中共當時缺乏經驗,在與國民黨合作時放棄了對革命和武裝的領導權,最終導致大革命失敗。毛澤東在洛川會議上提出要在統一戰線中保持在政治上、組織上的獨立性,對國民黨的反共傾向保持高度的警覺性,這一主張明顯汲取了國民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即必須要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在復雜的統一戰線中更好地發展自己的力量,A項正確;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排除B項;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指在抗日戰爭期間,通過其政治主張、軍事行動和組織能力,成為全民族抗戰的核心力量,引領和推動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鞏固擴大統一戰線”的說法并不能完全概括“中流砥柱”的內涵,排除C項;毛澤東的這一主張重點在于在統一戰線中的自身定位和應對國民黨的策略,并沒有直接揭露國民黨政府消極抗戰的陰謀,排除D項。故選A項。10.20世紀60年代中期,決定在西南、西北、中南13個省縱深地區建立工農業結合的、為國防和農業服務的、比較完整的戰略后方基地。這一決定意在()A.建立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 B.促進中西部地區資源的開發C.密切內地與邊疆地區聯系 D.適應國家戰略和戰備的需要【答案】D【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60年代中期,面對日趨緊張的國際形勢和美蘇兩國的軍事威脅,作出決定,在西南、西北、中南等地區建立工農業結合的、為國防和農業服務的、比較完整的戰略后方基地,也就是三線建設。三線建設的實施,為增強我國國防實力,改善生產力布局以及中國中西部地區工業化做出了極大貢獻,因此這一決定意在適應國家戰略和戰備的需要,D項正確;根據材料“戰略后方基地”和所學知識可知,這一決定優先考慮的是軍事和國防,其目的不是建立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與當時的時代特征不符,排除A項;上述決定有利于促進中西部地區資源的開放,但這屬于影響和意義,而不是目的,排除B項;該決定有利于密切內地與邊疆地區聯系,但這屬于影響和意義,不屬于根本目的,排除C項。故選D項。11.鄧小平1985年在全國代表會議上指出,教育一定要聯系實際。群眾關心的實際生活問題和時事政策問題,各級領導一定要經常據實講解,告訴大家客觀的情況以及黨和政府所作的努力。鄧小平旨在強調()A.全方位培養社會主義新人 B.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C.提高干部的群眾工作水平 D.政策制定要符合人民需求【答案】C【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85年(中國)。根據材料可知,鄧小平強調領導干部要深入人民群眾,要增強與群眾的共情能力,關心并努力解決好、解釋好群眾關心的問題與政策,這有利于群眾理解并支持黨的政策,便于領導干部開展工作,因此題干中鄧小平意在強調提高干部的群眾工作水平,C項正確;全方位培養社會主義新人指的是要把人民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而材料強調的是領導要深入群眾,密切與群眾的聯系,排除A項;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確立的,不符合材料時間,排除B項;材料涉及的是領導干部向群眾解釋已經制定好的政策,幫助群眾理解已經頒布的政策,而非強調“在政策制定時要符合人民需求”,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項。故選C項。12.埃及古王國時期一份材料記載,有位寡婦與其丈夫的3位表兄爭奪丈夫的遺產,最終她獲得了勝利;還有一處遺址的墻壁上銘刻了有關繼承的訴訟,法院把地產的經營權授予一名婦女,收入與其他的婦女共同分配。由此可以推知古埃及()A.女性具有較高的政治地位 B.成文法典注重保護婦女權利C.婦女擁有一定經濟自主權 D.司法機關允許女性擔任職務【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埃及。根據材料可知,埃及古王國時期,遺產繼承案例表明婦女可以繼承丈夫的遺產,獲得土地生產的經營權益,并且得到了法律的保護,說明婦女在當時擁有一定的經濟自主權,C項正確;材料僅涉及部分婦女的經濟權利,據此并不能得出女性具有較高的政治地位,且說法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材料僅涉及婦女在家庭內部有繼承權和財產權,并不能直接說明成文法典注重保護婦女權利,選項以偏概全,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婦女在古王國時期從事司法職務的相關信息,無法得出選項結論,排除D項。故選C項。13.11世紀前后,西歐的封建領主們傾向于直接經營自營地,且更大程度地使用奴役勞動。12世紀后期,領主自營地出租成為一時潮流。此外,他們還采取出租宅地、建立市場、出租攤位等方式,從市民生產活動中收取相關租金和稅費。這一變化表明當時()A.經濟規律作用于領主權力 B.領主放松對農民的人身控制C.市民成為領主的主要稅源 D.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一定影響【答案】A【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世紀(西歐)。根據材料可知,12世紀后期,領主由原先直接經營土地變為出租土地,且從市民手中收取租金和稅費,這體現了中世紀后期租地農場的發展和市民階層的壯大,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富裕農民等租來領主土地建立租地農場,他們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而市民的經營活動促進了城市的發展,這體現了商品經濟的發展等推動領主從直接經營土地變為收取租金,反映了經濟規律作用于領主權力,A項正確;領主出租土地,富裕農民等將土地集中起來,雇傭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因此領主與農民之間變為一種間接關系,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減弱,排除B項;領主的土地主要租給富裕農民和市民等,材料并未將二者進行對比,無法得出“市民成為領主的主要稅源”,排除C項;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于14-15世紀,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14.16世紀的歐洲,一場“著裝革命”迅速崛起。人們不再將衣服視為對家族的傳承或對后代的投資,厚重耐用的傳統羊毛服飾逐漸被淘汰,輕便優雅且易于更換的時尚新服飾成為新寵。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場的擴張 B.文藝復興的發展C.商業革命的推動 D.審美觀念的變化【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6世紀的歐洲。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文藝復興時期,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重大轉變。這一時期強調人的價值和個性解放,這種思潮也反映在著裝方面。在16世紀,歐洲正處于文藝復興的鼎盛時期,貴族開始追求極度夸張、精致的美,從而使輕便優雅且易于更換的時尚新服飾成為新寵,這種著裝風格的改變體現了對個性和美的新追求,與文藝復興倡導的思想相符,B項正確;16世紀屬于早期殖民擴張階段,世界市場得到拓展,這與服飾風格的變化無必然聯系,排除A項;商業革命是指伴隨著新航路開辟和地理大發現而引發的由歐洲開始,進而遍及世界的商業領域的革命性變化,其表現為流通中的商品種類與數量的增多、商路及商業中心的轉移、商業經營方式的轉變等,并不是“著裝革命”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排除C項;這一時期人們受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其審美觀念發生變化,從而影響了服飾的風格走向,但這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項。故選B項。15.拉美獨立運動爆發后,俄、奧、普等國決定派兵鎮壓,但遭到英國強烈反對。英國憑借制海權,最終有效地阻撓了歐洲大陸各國的武裝干涉行動;這()A.為北美民族獨立運動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B.反映了列強之間既斗爭又勾結的矛盾關系C.順應了拉美人民追求民族獨立的時代潮流D.體現出帝國主義間的矛盾利于拉美的獨立【答案】B【解析】據本題次題干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世界)。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在拉美獨立運動中,俄、奧、普等國決定派兵鎮壓體現了它們為維護舊殖民秩序而勾結,英國憑借制海權阻撓大陸國家干涉,是出于自身利益考慮而與大陸國家產生斗爭,B項正確;北美民族獨立運動發生于18世紀后期,拉美獨立運動是在19世紀初,時間不符,排除A項;英國的出發點是自身的經濟利益,不是為了拉美人民的解放,排除C項;拉美獨立運動主要發生于18世紀末19世紀初,這一時期資本主義還處于自由競爭階段,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還未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排除D項。故選B項。16.1985年,日本半導體產業所占世界份額超過美國,美國對日本半導體和電子產品發起調查,要求增加美國出口商進入日本市場的機會。最終美日雙方簽署了一系列有利于美國的協議。1995年開始,日本半導體企業的產品在亞太地區市場份額開始下滑。這一現象反映了()A.二戰后日本經濟發展嚴重依賴美國 B.戰略科技博弈是經濟實力的較量C.全球貿易競爭具有復雜性和挑戰性 D.日本在美國科技打壓下無力應對【答案】C【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85年和1995年(日本和美國)。根據材料可知,美國對日本半導體和電子產品發起調查并簽署有利于美國的協議,導致日本半導體企業在亞太地區市場份額下滑,這體現了全球貿易競爭中存在著政治、經濟等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具有復雜性和挑戰性,C項正確;二戰后日本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賴美國,但材料主要強調的是美日之間在半導體產業的貿易競爭,而不是日本經濟對美國的依賴關系,排除A項;材料不僅僅體現了戰略科技博弈,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在半導體產業上美國通過政治手段干預貿易,以維護自身利益,選項表述不全面,排除B項;材料表明日本在美國政治壓力下,而非科技壓力,排除D項。故選C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京師賑糶之制,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始行。其法(賑糶糧)于京域南域設鋪各三所,分遣官吏,發海運之糧,減其市直以賺糶焉。凡白米每石減鈔五兩,南領米減鈔三兩,歲以為常,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以京師米貴,益廣世祖之制,設岸三十所,發糧七萬余石葵之,白米每石中統鈔一十五兩,白米每石一十二兩,提米每石六兩五錢。賑糶排之外,復有紅帖排:紅站糧者,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始行。初,賑糶糧多為豪強嗜利之徒,用計巧取,弗能周及貧民。于是令有司籍兩京貧乏戶口之數,置半印號簿文貼,各書其姓名口數,逐月封貼以給。大口三斗,小口豐之。其價視賑糶之直,三分常減其一,與賑糶并行。——摘自《元史·食貨志》(1)根據材料,概括元朝賑糶糧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與賑糶糧相比,紅帖糧的進步之處?!敬鸢浮浚?)(任答三點)針對京師災民的優惠和救助;政府主導;糧價低于市場價格;效果不佳;適時調整。(2)(四點)救助更加精準;堵塞制度漏洞;價格更加低廉;對后世更具借鑒意義?!窘馕觥俊拘?】本題是特點題。時空是元朝(中國)。據材料“京師賑糶之制,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始行”,可得出針對京師災民的優惠和救助;政府主導;據材料“凡白米每石減鈔五兩,南領米減鈔三兩,歲以為常”,可得出糧價低于市場價格;據材料“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以京師米貴,益廣世祖之制,設岸三十所,發糧七萬余石葵之,白米每石中統鈔一十五兩,白米每石一十二兩,提米每石六兩五錢”,可得出效果不佳,適時調整?!拘?】本題是對比題。時空是元朝(中國)。據材料“紅站糧者,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始行。初,賑糶糧多為豪強嗜利之徒,用計巧取,弗能周及貧民。于是令有司籍兩京貧乏戶口之數,置半印號簿文貼,各書其姓名口數,逐月封貼以給”,可得出救助更加精準及堵塞制度漏洞;據材料:大口三斗,小口豐之。其價視賑糶之直,三分常減其一“,可得出價格更加低廉;結合所學知識,元朝的救助政策對后世更具借鑒意義。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抵北宋早期,真正意義上的書院才正式誕生。它既繼承了先秦兩漢時期聚眾講學的風格,又繼承了盛唐時期書院的修書和藏書功能,并伴隨著宋初生產力的提高,最終登上歷史舞臺。兩宋期間,二程、朱熹、陸九湘等一大批名師巨儒創建了規模不同的書院,朱熹興復的廬山白鹿洞書院、陸九淵創辦的貴溪象山書院。1241年,宋理宗御筆親書朱熹所作《白鹿洞書院學規》領賜太學。宋代書院多以講授“四書五經”為主并鼓勵學術交流,提倡思想爭辯,為社會求學的士子文人進行講學。在文人的不懈努力下,宋代書院把教學、學術自由和文化人格的傳遞與建設三者融為一體,從而鑄成了教育、學術、文化全面繁榮的局面?!幾詶钗忌端未鷷号c歐洲中世紀大學之比較》等材料二11世紀末,歐洲經濟呈現出一派復興景象,在城市學校的基礎上,創辦了大學。1158年被當時皇帝授予特許狀的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正是在博洛尼亞法律學校的基礎上誕生的。中世紀大學的教師和學生均可自由流動,學術交流頻繁,造就了某種“大師”與“大學”互動的氣象,如著名法學家歐內烏斯與以法學著稱的博洛尼亞大學、哲學家和神學家彼得·阿伯拉爾與以神學著稱的巴黎大學。教師中主要是世俗學者,教授醫學、法學和神學等課程。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哲學等成為中世紀大學的標準教材和重要教學內容。大學學生修畢課程,經考試及格可得到“碩士”“博士”或“教授”的學位。許多反對教會權威的學者,被教會以“異端”的罪名處以火刑或終身監禁。但是這些并不能遏制“異端”思想在大學中的滋生和傳播?!幾钥紫槊裰骶帯妒澜缰泄攀贰返龋?)根據材料,概括宋代書院與歐洲中世紀大學興起的共同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簡析宋代書院與歐洲中世紀大學的影響?!敬鸢浮浚?)原因:統治者的重視;教育與知識的傳承(對祖輩文化繼承與認同);社會經濟的發展;名師們的不懈努力和開拓。(2)書院的影響:有利于知識傳播和人才培養(推動了教育和學術的進一步發展);促進了理學的發展;推動了社會教化與統治政策相融合。大學的影響:打破了教會壟斷教育的局面(推動了學術研究和教育世俗化);為近現代高等教育發展提供借鑒。【解析】【小問1】本題是背景題。時空是宋代中國和中世紀歐洲。根據材料“宋理宗御筆親書朱熹所作《白鹿洞書院學規》領賜太學”“1158年被當時皇帝授予特許狀的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正是在博洛尼亞法律學校的基礎上誕生的”可知,統治者的重視;根據材料“它既繼承了先秦兩漢時期聚眾講學的風格,又繼承了盛唐時期書院的修書和藏書功能”“在城市學校的基礎上,創辦了大學”“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正是在博洛尼亞法律學校的基礎上誕生的”可知,教育與知識的傳承(對祖輩文化繼承與認同);根據材料“并伴隨著宋初生產力的提高”“11世紀末,歐洲經濟呈現出一派復興景象”可知,社會經濟的發展;根據材料“兩宋期間,二程、朱熹、陸九湘等一大批名師巨儒創建了規模不同的書院,朱熹興復的廬山白鹿洞書院、陸九淵創辦的貴溪象山書院”“如著名法學家歐內烏斯與以法學著稱的博洛尼亞大學、哲學家和神學家彼得·阿伯拉爾與以神學著稱的巴黎大學。教師中主要是世俗學者,教授醫學、法學和神學等課程”可知,名師們的不懈努力和開拓。【小問2】本題是影響題。時空是宋代中國和中世紀歐洲。書院影響:根據材料“兩宋期間,二程、朱熹、陸九湘等一大批名師巨儒創建了規模不同的書院,朱熹興復的廬山白鹿洞書院、陸九淵創辦的貴溪象山書院”“宋代書院多以講授‘四書五經’為主并鼓勵學術交流,提倡思想爭辯,為社會求學的士子文人進行講學。在文人的不懈努力下,宋代書院把教學、學術自由和文化人格的傳遞與建設三者融為一體,從而鑄成了教育、學術、文化全面繁榮的局面”可知,有利于知識傳播和人才培養(推動了教育和學術的進一步發展);促進了理學的發展;根據材料“1241年,宋理宗御筆親書朱熹所作《白鹿洞書院學規》領賜太學”和所學知識可知,推動了社會教化與統治政策相融合。大學影響:根據材料“中世紀大學的教師和學生均可自由流動,學術交流頻繁”“許多反對教會權威的學者”可知,打破了教會壟斷教育的局面(推動了學術研究和教育世俗化);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近現代高等教育發展提供借鑒。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有兩本反映甲午戰爭戰況的《日清戰爭寫真帖》,內含原版蛋白照片184張,每張照片都注明了攝影時間、地點、方位、人物和部隊番號等要素。與戰時寫真照片相較,揭載甲午戰爭相關內容的錦繪版畫具有數量多、流布廣和影響大的特點,這些版畫使得瀕臨絕境已為“夕陽產業”的浮世繪行業起死回生且再度燃發生機。然而,創作這些甲午戰爭主題錦繪作品的畫師們無一人親自參加過甲午戰爭,也無一人曾親赴一線對戰爭進行過考察。——摘編自王明兵《甲午中日戰爭的“困像史學”:歷史呈現及其“虛無主義”敘事批判》等材料二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結束后,民族工業的發展出現了轉機。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際,實業救國的呼聲日漸高漲,清政府在權街時局利舞下,最終放開了私人設廠的禁令,并頒布《振興工藝給獎章程》《獎勵公司章程》等一系列法條。在政策的倡導下,僅1895-1898四年內全國開辦的民族工廠就有80余家。至1905年,設廠高潮已初見端倪,到1906年達到頂點,投資額沖破2290萬元,創下了新的歷史記錄。——摘編自王姍《1895—1927年中國民族工業發展問題研究》(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說明《日清戰爭寫真帖》和《媾和談判之圖》對研究甲午中日戰爭的史料價值。(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民族工業的發展出現了轉機”的原因?!敬鸢浮浚?)《日清戰爭寫真帖》是直接史料、圖像史料;為甲午戰爭史的研究提供了詳實的影像資料,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記錄甲午戰爭中的重要歷史事件,揭露日本侵略罪行?!舵藕驼勁兄畧D》是間接史料、圖像史料;可用于研究日本國內侵華輿論環境;畫師并非戰爭的親歷者,內容存在較強的主觀性,對研究甲午中日戰爭史料價值較低,需要與其他史料對照使用。(2)自然經濟的進一步瓦解;《馬關條約》簽訂后清政府放寬民間設廠限制(清政府的鼓勵政策);實業救國思潮的影響;利權收回運動的開展;西方列強資本輸出的沖擊?!窘馕觥俊拘?】本題是特點題。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一“每張照片都注明了攝影時間、地點、方位、人物和部隊番號等要素”可知,《日清戰爭寫真帖》是一本記錄甲午戰爭期間日本軍隊活動及戰場攝影集,是當時人用攝影照片記載甲午戰爭,所以《日清戰爭寫真帖》是研究甲午戰爭的直接史料、圖像史料;根據材料“內含原版蛋白照片184張,每張照片都注明了攝影時間、地點、方位、人物和部隊番號等要素。與戰時寫真照片相較,揭載甲午戰爭相關內容的錦繪版畫具有數量多、流布廣和影響大的特點”可知,其為甲午戰爭史的研究提供了詳實的影像資料,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記錄甲午戰爭中的重要歷史事件,揭露日本侵略罪行。據材料一“畫師們無一人親自參加過甲午戰爭,也無一人曾親赴一線對戰爭進行過考察”可知,錦繪版畫是圖像史料,畫師們并非戰爭的親歷者,所以《媾和談判之圖》是間接史料、圖像史料;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錦繪版畫是日本畫師根據自己的了解描繪甲午戰爭,可用于研究日本國內侵華輿論環境;但是畫師并非戰爭的親歷者,內容存在較強的主觀性,對研究甲午中日戰爭史料價值較低,需要與其他史料對照使用。【小問2】本題是背景題。時空是近代中國。據材料二中時間“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結束后”并結合所學可知,這一時期自然經濟進一步瓦解;利權收回運動的開展;第二次工業革命后西方列強資本輸出的沖擊,促進了民族工業的發展;據材料二“最終放開了私人設廠的禁令”可知,《馬關條約》簽訂后清政府放寬民間設廠限制(清政府的鼓勵政策);據材料二“實業救國的呼聲日漸高漲”可知,實業救國思潮的影響。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圖為《新質生產力的技術驅動與動態演進過程示意圖》?!苑絼摿铡O彪《新質生產力的地理學內涵及驅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重點方向》請以生產力為主題,擬定論題,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證。(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充分,表達清晰。)【答案】示例1:論題:科技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闡釋:從蒸汽機的發明到電力的廣泛應用,再到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提升。以蒸汽機為標志性成就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使得機器生產逐漸取代了手工勞動,推動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快速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電力的廣泛應用則進一步推動了生產力的飛躍,使得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工業生產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則使得生產力實現了質的飛躍,當今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興起,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極大地改變了生產方式與社會生活)。因此,可以說科技進步是推動生產力躍遷(進)的關鍵因素,它推動著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解析】本題是評論解說題。時空是18世紀中葉至21世紀中葉的世界。首先,根據材料“第一次技術革命、第二次技術革命、第三次技術革命、第四次技術革命”“低質生產力、中質生產力、中高質生產力、高質生產力”及所學可得出論題:科技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其次,由材料“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第一次智能革命”及所學可知,從蒸汽機的發明到電力的廣泛應用,再到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提升。由材料“第一次工業革命”及所學可知,以蒸汽機為標志性成就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使得機器生產逐漸取代了手工勞動,推動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快速發展。由材料“第二次工業革命”及所學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電力的廣泛應用則進一步推動了生產力的飛躍,使得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工業生產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材料“第三次技術革命”及所學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則使得生產力實現了質的飛躍,當今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興起,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極大地改變了生產方式與社會生活)。最后,總結升華,明確主旨,科技進步是推動生產力躍遷(進)的關鍵因素,它推動著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注意史實正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2025屆黑龍江省大慶市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上。2.選擇題答案使用2B鉛筆填涂,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的標號:非選擇題答案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簽字)筆或碳素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4.保持卷面及答題卡清潔,不折疊,不破損,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雙塔遺址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德順蒙古族鄉雙塔村。雙塔二期遺址墓葬中出土了有裝飾麻點狀印紋的陶杯、獸面紋玉佩、玉環等。與雙塔二期遺址大致同一時期的是()A.仰韶文化 B.大汶口文化 C.紅山文化 D.二里頭文化【答案】C【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石器時代(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紅山文化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西南部,紅山文化以玉器的制作和使用為重要特征,如著名的玉豬龍等。雙塔二期遺址出土的獸面紋玉佩、玉環等玉器,與紅山文化在玉器文化方面具有相似性,所以二者大致處于同一時期,C項正確;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黃河中游地區,其文化特征以彩陶最為突出,有獨特的彩繪圖案和造型,而雙塔二期遺址出土的是有裝飾麻點狀印紋的陶杯、獸面紋玉佩、玉環等,與仰韶文化特征不符,排除A項;大汶口文化主要位于黃河下游地區,該文化的陶器制作較為發達,有紅陶、灰陶、黑陶等,且出現了輪制技術,但其文化特征與雙塔二期遺址出土文物所反映的特征差異較大,排除B項;二里頭遺址主要位于中原地區,它是中國青銅時代的文化,其主要特征包括大型宮殿建筑基址、青銅禮器等,時間上明顯晚于雙塔二期遺址,排除D項。故選C項。2.春秋決獄,是兩漢時期儒家學者引用《春秋》等儒家經典作為刑事判決法源根據的司法活動。董仲舒有云:“春秋之聽獄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惡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論輕”。這說明()A.法律儒家化在漢代基本定型 B.(春秋)是禮法結合的典范C.司法裁量要依據人內心動機 D.儒家禮義經典滲入司法審判【答案】D【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朝(中國)。據材料可知,漢代奉行“春秋決獄”,依據犯罪者的主觀動機的善良與兇惡定罪量刑,只要有犯罪的行為動機,就可以加以懲罰,不必一定要等到犯罪真正出現時再施以懲處,據此判定,“春秋決獄”體現了司法實踐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即司法儒家化,D項正確;中國法律的儒家化在隋唐時期基本完成,排除A項;《唐律疏議》是禮法結合的典范,排除B項;董仲舒調了在聽獄(司法審判)時,要考察案件的事實同時要推究人的內心動機(“原其志”),但與主旨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3.永嘉之亂后,北方人口四散逃亡,留下的大多投入豪強大族門下,充當佃客、部曲。故面出現許多龐大家族,或“五十、三十家方為一戶”,或“百室合戶,千丁共籍”。這表明()A.戰亂引發人身依附關系變化 B.宗族組織的凝聚力有所削弱C.經濟重心南移影響戶籍制度 D.田莊經濟改變國家賦稅政策【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晉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永嘉之亂后北方戰亂頻繁,百姓為求自保投入豪強大族門下,形成如“五十、三十家方為一戶”,“百室合戶,千丁共籍”的現象。這表明百姓與豪強大族之間形成了一種緊密的人身依附關系,說明戰亂引發了人身依附關系的變化,A項正確;百姓大量投入豪強大族門下,形成了龐大的家族式的組織,這種情況實際上是增強了以豪強大族為核心的宗族組織的凝聚力,而非削弱,排除B項;經濟重心南移開始于安史之亂后,與與永嘉之亂無關,排除C項;田莊經濟是指在封建社會中,官府或豪門大族通過征收土地、集結佃戶等方式,形成自己的經濟基礎和勢力范圍,并向佃戶提供土地作為生產資料以獲取利潤的一種土地制度。材料未提及田莊經濟與國家賦稅政策的相關信息,無法得出田莊經濟改變國家賦稅政策的結論,排除D項。故選A項。4.下表為《明史》對萬歷前期與張居正共事四位內閣成員的記載,這一情況()姓名記述出處呂調陽張居正當國,同列呂調陽莫敢異同?!睹魇贰埦诱齻鳌窂埶木S因張居正推薦入閣,“謹事之,不敢相可否,隨其后,拜賜進官而已。”《明史·張四維傳》馬自強雖持正,亦不能有所為,守位而已?!睹魇贰ゑR自強傳》申時行以文字受知張居正,蘊藉不立崖異,居正安之?!睹魇贰ど陼r行傳》A.客觀上利于推進改革 B.沖擊了君主專制權力C.有效遏制了宦官專權 D.推動權力中心的轉移【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影響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張居正當國,同列呂調陽莫敢異同”“(張四維)謹事之,不敢相可否”“(馬自強)雖持正,亦不能有所為,守位而已”“(申時行)以文字受知張居正,蘊藉不立崖異,居正安之”和所學可知,萬歷時期,張居正為內閣首輔,其余內閣成員大多碌碌無為,張居正得以大權獨攬,權傾朝野,榮耀之極,這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當時的改革,A項正確;內閣制度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能沖擊君主專制權力,排除B項;宦官專權的背后在于君主專制的加強,因此張居正大權獨攬并不能遏制宦官專權,排除C項;內閣無決策權,因此推動權力中心轉移的說法錯誤,排除D項。故選A項。5.清初京察考核標準為“才、守、政、年”四格,對官員的履職水平、職業道德、為政態度、正常工作的年齡范圍進行考察。雍正時期四格形成了“守、政、才、年”的模式,這一轉變體現了()A.整治貪腐保證清康的決心 B.官員操守成為京察的重要標準之一C.科舉制度內在弊端的暴露 D.官員考核標準隨時局變化動態調整【答案】D【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清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清初京察考核標準為‘才、守、政、年’四格”“雍正時期四格形成了‘守、政、才、年’的模式”和所學可知,守、才、政、年這四項指標在不同時期的順序是不同的,這主要是因為清代京察制度沿襲明代,但在不同朝代和皇帝的統治下,考核標準會有所調整,說明的是官員考核標準隨時局變化動態調整,D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對官員的整體考核,并不是單純強調整治政治貪腐保證清廉,排除A項;官員的履職水平、職業道德、為政態度、正常工作的年齡范圍一直是考核的重要標準,并不是強調官員操守在雍正時期才成為京察的重要標準之一,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對官員的考核,而非選官制度,排除C項。故選D項。6.道光二十二年夏,清廷征調2000名吉林、黑龍江官兵,駐山海關、高橋、大凌河等處,隨時預備直隸、盛京調用。清政府這一行動是為了()A.抗擊沙俄侵邊疆蛋 B.應對英軍侵略C.阻止太平天國北伐 D.解決朝鮮危局【答案】B【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道光二十二年是1842年,由于第一次鴉片戰爭的進行,英國軍隊已經逼近中國沿海,嚴重威脅到清朝的統治安全。清廷征調吉林、黑龍江官兵駐守山海關等地,是為了防止英軍進一步北上侵略,保衛京畿地區,B項正確;雖然清朝與沙俄在邊疆問題上一直存在爭議,但在道光二十二年夏,清政府的主要軍事壓力來自于英國,而非沙俄,排除A項;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于1851年,不符合材料時間,排除C項;當時朝鮮并未出現重大危機,且清朝與朝鮮的關系相對穩定,排除D項。故選B項。7.下表是據1911年清政府《蒙藏回地方興學章程》統計出來的蒙敲回高等小學堂教授科目及學時情況,這()科目周學時年級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蒙藏回語文14(漢文占1/2)14(漢文占7/10)12(漢文占8/10)12(漢文占9/10)修身2222算術5444歷史3333地理3343格致0233體操6666周總鐘點數33343433①構建了清末新式教育基本框架②保障了民族語文教育的合法性③體現出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的意志④折射出邊疆治理“因俗而治”的發展趨勢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答案】D【解析】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1911年(中國)。根據材料可知,材料只涉及蒙藏回地區小學堂的部分科目和學時安排,不能代表整個新式教育體系,無法得出“構建了清末新式教育基本框架”的結論,故①錯誤;從表格中可以看到每個年級都設置了蒙藏回語文,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民族語文教育的合法性,故②正確;表格中漢文在蒙藏回語文課程中的比重逐年增加,體現了清政府希望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的意志,故③正確;從表格中的課程設置來看,隨著年級的升高,漢文在蒙藏回語文課程中的占比逐漸增大,這種課程安排更傾向于一種文化同化的策略,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因俗而治”,故④錯誤。②③符合題意,D項正確;①④不符合題意,排除ABC項。故選D項。8.據統計,在創立時期的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成員中,直接或間接參加過辛亥革命的人數約占1/3,黨的一大代表中有多人參加過辛亥革命,或受過辛亥革命的感染。這表明辛亥革命()A.進一步激發了民族意識 B.對民主革命的深入發展做出貢獻C.傳播了馬克思主義學說 D.為成立提供組織條件【答案】B【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據材料“參加過辛亥革命的人數約占1/3”“受過辛亥革命的感染”可知,辛亥革命激發了民眾的革命熱情,使后來的部分員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辛亥革命的影響,說明辛亥革命為后期民主革命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B項正確;辛亥革命主要針對的是封建主義,以推翻帝制為主要目的,民族意識主要體現在反對帝國主義侵略,排除A項;辛亥革命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以三民主義為指導思想,排除C項;辛亥革命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屬于無產階級政黨,二者存在階級立場的本質差異,不可能為成立提供組織條件,排除D項。故選B項。9.1937年,毛澤東在洛川會議上作了國共兩黨關系問題的報告,他指出,要堅持統一戰線,鞏固擴大統一戰線;同時要保持在政治上、組織上的獨立性,對國民黨的反共傾向保持高度的警覺性。毛澤東這一主張()A.汲取了國民大革命的經驗教訓 B.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C.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D.揭露了國民黨政府消極抗戰的陰謀【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影響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37年的中國。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國民大革命時期,由于中共當時缺乏經驗,在與國民黨合作時放棄了對革命和武裝的領導權,最終導致大革命失敗。毛澤東在洛川會議上提出要在統一戰線中保持在政治上、組織上的獨立性,對國民黨的反共傾向保持高度的警覺性,這一主張明顯汲取了國民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即必須要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在復雜的統一戰線中更好地發展自己的力量,A項正確;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排除B項;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指在抗日戰爭期間,通過其政治主張、軍事行動和組織能力,成為全民族抗戰的核心力量,引領和推動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办柟虜U大統一戰線”的說法并不能完全概括“中流砥柱”的內涵,排除C項;毛澤東的這一主張重點在于在統一戰線中的自身定位和應對國民黨的策略,并沒有直接揭露國民黨政府消極抗戰的陰謀,排除D項。故選A項。10.20世紀60年代中期,決定在西南、西北、中南13個省縱深地區建立工農業結合的、為國防和農業服務的、比較完整的戰略后方基地。這一決定意在()A.建立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 B.促進中西部地區資源的開發C.密切內地與邊疆地區聯系 D.適應國家戰略和戰備的需要【答案】D【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60年代中期,面對日趨緊張的國際形勢和美蘇兩國的軍事威脅,作出決定,在西南、西北、中南等地區建立工農業結合的、為國防和農業服務的、比較完整的戰略后方基地,也就是三線建設。三線建設的實施,為增強我國國防實力,改善生產力布局以及中國中西部地區工業化做出了極大貢獻,因此這一決定意在適應國家戰略和戰備的需要,D項正確;根據材料“戰略后方基地”和所學知識可知,這一決定優先考慮的是軍事和國防,其目的不是建立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與當時的時代特征不符,排除A項;上述決定有利于促進中西部地區資源的開放,但這屬于影響和意義,而不是目的,排除B項;該決定有利于密切內地與邊疆地區聯系,但這屬于影響和意義,不屬于根本目的,排除C項。故選D項。11.鄧小平1985年在全國代表會議上指出,教育一定要聯系實際。群眾關心的實際生活問題和時事政策問題,各級領導一定要經常據實講解,告訴大家客觀的情況以及黨和政府所作的努力。鄧小平旨在強調()A.全方位培養社會主義新人 B.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C.提高干部的群眾工作水平 D.政策制定要符合人民需求【答案】C【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85年(中國)。根據材料可知,鄧小平強調領導干部要深入人民群眾,要增強與群眾的共情能力,關心并努力解決好、解釋好群眾關心的問題與政策,這有利于群眾理解并支持黨的政策,便于領導干部開展工作,因此題干中鄧小平意在強調提高干部的群眾工作水平,C項正確;全方位培養社會主義新人指的是要把人民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而材料強調的是領導要深入群眾,密切與群眾的聯系,排除A項;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確立的,不符合材料時間,排除B項;材料涉及的是領導干部向群眾解釋已經制定好的政策,幫助群眾理解已經頒布的政策,而非強調“在政策制定時要符合人民需求”,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項。故選C項。12.埃及古王國時期一份材料記載,有位寡婦與其丈夫的3位表兄爭奪丈夫的遺產,最終她獲得了勝利;還有一處遺址的墻壁上銘刻了有關繼承的訴訟,法院把地產的經營權授予一名婦女,收入與其他的婦女共同分配。由此可以推知古埃及()A.女性具有較高的政治地位 B.成文法典注重保護婦女權利C.婦女擁有一定經濟自主權 D.司法機關允許女性擔任職務【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埃及。根據材料可知,埃及古王國時期,遺產繼承案例表明婦女可以繼承丈夫的遺產,獲得土地生產的經營權益,并且得到了法律的保護,說明婦女在當時擁有一定的經濟自主權,C項正確;材料僅涉及部分婦女的經濟權利,據此并不能得出女性具有較高的政治地位,且說法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材料僅涉及婦女在家庭內部有繼承權和財產權,并不能直接說明成文法典注重保護婦女權利,選項以偏概全,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婦女在古王國時期從事司法職務的相關信息,無法得出選項結論,排除D項。故選C項。13.11世紀前后,西歐的封建領主們傾向于直接經營自營地,且更大程度地使用奴役勞動。12世紀后期,領主自營地出租成為一時潮流。此外,他們還采取出租宅地、建立市場、出租攤位等方式,從市民生產活動中收取相關租金和稅費。這一變化表明當時()A.經濟規律作用于領主權力 B.領主放松對農民的人身控制C.市民成為領主的主要稅源 D.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一定影響【答案】A【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世紀(西歐)。根據材料可知,12世紀后期,領主由原先直接經營土地變為出租土地,且從市民手中收取租金和稅費,這體現了中世紀后期租地農場的發展和市民階層的壯大,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富裕農民等租來領主土地建立租地農場,他們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而市民的經營活動促進了城市的發展,這體現了商品經濟的發展等推動領主從直接經營土地變為收取租金,反映了經濟規律作用于領主權力,A項正確;領主出租土地,富裕農民等將土地集中起來,雇傭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因此領主與農民之間變為一種間接關系,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減弱,排除B項;領主的土地主要租給富裕農民和市民等,材料并未將二者進行對比,無法得出“市民成為領主的主要稅源”,排除C項;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于14-15世紀,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14.16世紀的歐洲,一場“著裝革命”迅速崛起。人們不再將衣服視為對家族的傳承或對后代的投資,厚重耐用的傳統羊毛服飾逐漸被淘汰,輕便優雅且易于更換的時尚新服飾成為新寵。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場的擴張 B.文藝復興的發展C.商業革命的推動 D.審美觀念的變化【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6世紀的歐洲。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文藝復興時期,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重大轉變。這一時期強調人的價值和個性解放,這種思潮也反映在著裝方面。在16世紀,歐洲正處于文藝復興的鼎盛時期,貴族開始追求極度夸張、精致的美,從而使輕便優雅且易于更換的時尚新服飾成為新寵,這種著裝風格的改變體現了對個性和美的新追求,與文藝復興倡導的思想相符,B項正確;16世紀屬于早期殖民擴張階段,世界市場得到拓展,這與服飾風格的變化無必然聯系,排除A項;商業革命是指伴隨著新航路開辟和地理大發現而引發的由歐洲開始,進而遍及世界的商業領域的革命性變化,其表現為流通中的商品種類與數量的增多、商路及商業中心的轉移、商業經營方式的轉變等,并不是“著裝革命”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排除C項;這一時期人們受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其審美觀念發生變化,從而影響了服飾的風格走向,但這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項。故選B項。15.拉美獨立運動爆發后,俄、奧、普等國決定派兵鎮壓,但遭到英國強烈反對。英國憑借制海權,最終有效地阻撓了歐洲大陸各國的武裝干涉行動;這()A.為北美民族獨立運動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B.反映了列強之間既斗爭又勾結的矛盾關系C.順應了拉美人民追求民族獨立的時代潮流D.體現出帝國主義間的矛盾利于拉美的獨立【答案】B【解析】據本題次題干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世界)。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在拉美獨立運動中,俄、奧、普等國決定派兵鎮壓體現了它們為維護舊殖民秩序而勾結,英國憑借制海權阻撓大陸國家干涉,是出于自身利益考慮而與大陸國家產生斗爭,B項正確;北美民族獨立運動發生于18世紀后期,拉美獨立運動是在19世紀初,時間不符,排除A項;英國的出發點是自身的經濟利益,不是為了拉美人民的解放,排除C項;拉美獨立運動主要發生于18世紀末19世紀初,這一時期資本主義還處于自由競爭階段,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還未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排除D項。故選B項。16.1985年,日本半導體產業所占世界份額超過美國,美國對日本半導體和電子產品發起調查,要求增加美國出口商進入日本市場的機會。最終美日雙方簽署了一系列有利于美國的協議。1995年開始,日本半導體企業的產品在亞太地區市場份額開始下滑。這一現象反映了()A.二戰后日本經濟發展嚴重依賴美國 B.戰略科技博弈是經濟實力的較量C.全球貿易競爭具有復雜性和挑戰性 D.日本在美國科技打壓下無力應對【答案】C【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85年和1995年(日本和美國)。根據材料可知,美國對日本半導體和電子產品發起調查并簽署有利于美國的協議,導致日本半導體企業在亞太地區市場份額下滑,這體現了全球貿易競爭中存在著政治、經濟等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具有復雜性和挑戰性,C項正確;二戰后日本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賴美國,但材料主要強調的是美日之間在半導體產業的貿易競爭,而不是日本經濟對美國的依賴關系,排除A項;材料不僅僅體現了戰略科技博弈,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在半導體產業上美國通過政治手段干預貿易,以維護自身利益,選項表述不全面,排除B項;材料表明日本在美國政治壓力下,而非科技壓力,排除D項。故選C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京師賑糶之制,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始行。其法(賑糶糧)于京域南域設鋪各三所,分遣官吏,發海運之糧,減其市直以賺糶焉。凡白米每石減鈔五兩,南領米減鈔三兩,歲以為常,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以京師米貴,益廣世祖之制,設岸三十所,發糧七萬余石葵之,白米每石中統鈔一十五兩,白米每石一十二兩,提米每石六兩五錢。賑糶排之外,復有紅帖排:紅站糧者,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始行。初,賑糶糧多為豪強嗜利之徒,用計巧取,弗能周及貧民。于是令有司籍兩京貧乏戶口之數,置半印號簿文貼,各書其姓名口數,逐月封貼以給。大口三斗,小口豐之。其價視賑糶之直,三分常減其一,與賑糶并行?!浴对贰な池浿尽罚?)根據材料,概括元朝賑糶糧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與賑糶糧相比,紅帖糧的進步之處?!敬鸢浮浚?)(任答三點)針對京師災民的優惠和救助;政府主導;糧價低于市場價格;效果不佳;適時調整。(2)(四點)救助更加精準;堵塞制度漏洞;價格更加低廉;對后世更具借鑒意義?!窘馕觥俊拘?】本題是特點題。時空是元朝(中國)。據材料“京師賑糶之制,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始行”,可得出針對京師災民的優惠和救助;政府主導;據材料“凡白米每石減鈔五兩,南領米減鈔三兩,歲以為?!?,可得出糧價低于市場價格;據材料“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以京師米貴,益廣世祖之制,設岸三十所,發糧七萬余石葵之,白米每石中統鈔一十五兩,白米每石一十二兩,提米每石六兩五錢”,可得出效果不佳,適時調整?!拘?】本題是對比題。時空是元朝(中國)。據材料“紅站糧者,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始行。初,賑糶糧多為豪強嗜利之徒,用計巧取,弗能周及貧民。于是令有司籍兩京貧乏戶口之數,置半印號簿文貼,各書其姓名口數,逐月封貼以給”,可得出救助更加精準及堵塞制度漏洞;據材料:大口三斗,小口豐之。其價視賑糶之直,三分常減其一“,可得出價格更加低廉;結合所學知識,元朝的救助政策對后世更具借鑒意義。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抵北宋早期,真正意義上的書院才正式誕生。它既繼承了先秦兩漢時期聚眾講學的風格,又繼承了盛唐時期書院的修書和藏書功能,并伴隨著宋初生產力的提高,最終登上歷史舞臺。兩宋期間,二程、朱熹、陸九湘等一大批名師巨儒創建了規模不同的書院,朱熹興復的廬山白鹿洞書院、陸九淵創辦的貴溪象山書院。1241年,宋理宗御筆親書朱熹所作《白鹿洞書院學規》領賜太學。宋代書院多以講授“四書五經”為主并鼓勵學術交流,提倡思想爭辯,為社會求學的士子文人進行講學。在文人的不懈努力下,宋代書院把教學、學術自由和文化人格的傳遞與建設三者融為一體,從而鑄成了教育、學術、文化全面繁榮的局面?!幾詶钗忌端未鷷号c歐洲中世紀大學之比較》等材料二11世紀末,歐洲經濟呈現出一派復興景象,在城市學校的基礎上,創辦了大學。1158年被當時皇帝授予特許狀的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正是在博洛尼亞法律學校的基礎上誕生的。中世紀大學的教師和學生均可自由流動,學術交流頻繁,造就了某種“大師”與“大學”互動的氣象,如著名法學家歐內烏斯與以法學著稱的博洛尼亞大學、哲學家和神學家彼得·阿伯拉爾與以神學著稱的巴黎大學。教師中主要是世俗學者,教授醫學、法學和神學等課程。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哲學等成為中世紀大學的標準教材和重要教學內容。大學學生修畢課程,經考試及格可得到“碩士”“博士”或“教授”的學位。許多反對教會權威的學者,被教會以“異端”的罪名處以火刑或終身監禁。但是這些并不能遏制“異端”思想在大學中的滋生和傳播?!幾钥紫槊裰骶帯妒澜缰泄攀贰返龋?)根據材料,概括宋代書院與歐洲中世紀大學興起的共同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簡析宋代書院與歐洲中世紀大學的影響?!敬鸢浮浚?)原因:統治者的重視;教育與知識的傳承(對祖輩文化繼承與認同);社會經濟的發展;名師們的不懈努力和開拓。(2)書院的影響:有利于知識傳播和人才培養(推動了教育和學術的進一步發展);促進了理學的發展;推動了社會教化與統治政策相融合。大學的影響:打破了教會壟斷教育的局面(推動了學術研究和教育世俗化);為近現代高等教育發展提供借鑒?!窘馕觥俊拘?】本題是背景題。時空是宋代中國和中世紀歐洲。根據材料“宋理宗御筆親書朱熹所作《白鹿洞書院學規》領賜太學”“1158年被當時皇帝授予特許狀的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正是在博洛尼亞法律學校的基礎上誕生的”可知,統治者的重視;根據材料“它既繼承了先秦兩漢時期聚眾講學的風格,又繼承了盛唐時期書院的修書和藏書功能”“在城市學校的基礎上,創辦了大學”“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正是在博洛尼亞法律學校的基礎上誕生的”可知,教育與知識的傳承(對祖輩文化繼承與認同);根據材料“并伴隨著宋初生產力的提高”“11世紀末,歐洲經濟呈現出一派復興景象”可知,社會經濟的發展;根據材料“兩宋期間,二程、朱熹、陸九湘等一大批名師巨儒創建了規模不同的書院,朱熹興復的廬山白鹿洞書院、陸九淵創辦的貴溪象山書院”“如著名法學家歐內烏斯與以法學著稱的博洛尼亞大學、哲學家和神學家彼得·阿伯拉爾與以神學著稱的巴黎大學。教師中主要是世俗學者,教授醫學、法學和神學等課程”可知,名師們的不懈努力和開拓。【小問2】本題是影響題。時空是宋代中國和中世紀歐洲。書院影響:根據材料“兩宋期間,二程、朱熹、陸九湘等一大批名師巨儒創建了規模不同的書院,朱熹興復的廬山白鹿洞書院、陸九淵創辦的貴溪象山書院”“宋代書院多以講授‘四書五經’為主并鼓勵學術交流,提倡思想爭辯,為社會求學的士子文人進行講學。在文人的不懈努力下,宋代書院把教學、學術自由和文化人格的傳遞與建設三者融為一體,從而鑄成了教育、學術、文化全面繁榮的局面”可知,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合伙合同樣本范本
- 2024湖北省民間工藝技師學院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海南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高端育兒嫂服務協議合同
- 自愿放棄社保免責合同范本
- 能源產品銷售合同
- 小型商鋪租賃合同典范
- 運動解剖學模擬題+參考答案
- 正式入職合同書標準范本
- 管理人員的培訓
- 浙江省醫療機構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管理實施細則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課件 第十一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 機關單位申請要人的請示范文
- 鈾礦冶安全規程
- 國標熱鍍鋅鋼管規格尺寸理論重量表
- 設計方案投標技術標文件
- 圓來如此簡單公開課優質課件獲獎
- (本科)審計(第五版)全套教學課件完整版PPT
- GB∕T 3639-2021 冷拔或冷軋精密無縫鋼管
- 西師版六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 總復習 教案
- 拖欠貨款合同糾紛起訴狀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