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_第1頁
2024年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_第2頁
2024年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_第3頁
2024年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_第4頁
2024年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優選)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優選)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

活動。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

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會認"隼、瀚"等5個生字,會寫"冠、俯"等10個生字,掌握"獵豹、鴕鳥”等詞

語。

2、快速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課文按照事物由慢到快的順序排列來安排寫作順序。

3、學習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及這些說明方法各自的作用。

教學重點:

快速閱讀課文,理I平課文內容,明白課文的寫作順序。

教學難點:

學習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及這些說明方法各自的作用。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出示課件2)

同學們,今天老師讓你們猜一個謎語:

似虎不是虎,

速度快過虎,

身披花點衣,

羚羊填飽肚。

——打一南非動物

生癡迷語。

同學們,我們知道,獵豹是動物界非常著名的運動健將,它奔跑的瞬間時速可達一百千米每

小時。獵豹厲害吧?可是,還有比獵豹更厲害的呢?它們是誰?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看看吧。(板書:

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

二、讀文識字。

1、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詞。

2、查閱工具書,理解生字、詞語。教師相機指導。

3、小組內交流,運用詞語造句,借以理解。

三、速讀檢測。(出示課件5)

同學們,我們在閱讀的時候要能把握文章內容。如果我們能加快閱讀的速度,那么閱讀的效

果是不是就會增強呢?下面,我們就進行速讀練習。

1、本文共700多字,我的閱讀速度為分鐘。

2、討論、交流:如何才能加快閱讀速度?

3、速讀課文,你有什么體會?

生讀課文,交流.(預設)

生1:我讀這篇文章,用了大概5分鐘。

在閱讀的時候,我先根據題目提出了一個問題,然后昔著這個問題讀,這樣讀得更快一些。

生2:我讀這篇文章用了4分鐘。

在閱讀的時候,遇到不明白的詞語,我也不糾結,而是直接越過,繼續讀下去。

生3:我讀這篇文章用了大概6分鐘。

我在讀課文的時候,用的時間匕儆多。因為,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我會稍作停留,思索一下,

這樣就拖慢了閱讀速度。

生4:我用了大概四分鐘多點,不到五分鐘。

在閱讀的時候,我抓住每段的重點句子,重點讀,其他的地方,我會加快速度。

師:同學們總結得常好。那么,速讀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生1:速讀課文,能盡快把握課文內容。

生2:速讀課文,能節省閱讀的時間,這樣,就能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對課文的理解上。

生3:在做題的時候,加快閱讀速度,能提高效率。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我們明白了速讀的好處后,要經常練習,這會讓我們受益匪淺。

四、整體感知。(出示課件6)

1、指名朗讀課文,總結一下,這篇文章介紹了哪些事物的'速度?由慢到快完成下列表格。

名稱速度名稱速度人二十四千米噴氣式飛機鴕鳥火箭揩豹流星體游隼光聲音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課文內容,并且知道了速讀的好處,希望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運用速

讀,提高學習效率。

六、布置作業。(出示課件7)

1、熟記本課的字詞,掌握重點詞語的意思。

2、繼續閱讀課文,看看課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讀拼音,寫詞語。

體會詩人的愛國主義情感,激發愛國意識。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祭、乃"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理解詩歌的意思。

3.感受這首詩中詩人的愛國情感,激發愛國意識。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詩題

1.陸游是宋朝著名的愛國詩人。他寫過很多首愛國詩篇,其中《示兒》就是最著名的一篇。

板書:陸游示兒

2.作者簡介及背景

①(出示課件2)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

南宋愛國詩人。乾道二年,因主張抗金而免職。四十六歲入蜀,六十六歲后遭彈劾罷官,退居山

陰達二十年。

②(出示課件3)了解背景,宋高宗趙構建立南宋,為官者貪圖榮華富貴,對外求合,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古人表達愛國情感的方式多種多樣,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陸游的《示兒》,感受了詩人直接表

達的方式。這節課,我們看看林升是怎樣表達爰國情感的。

二、課前預習布置(出示課件17)

1.自學生字;

2.熟讀這首詩,并讀出感情。

三、解詩題(出示課件18)

1.出示詩題,明確"題、邸"的意思。

題:題寫,把詩句寫上。

邸:官員居住的地方。

題目的意思:寫在官員府邸上的詩句。

板書:題臨安邸

2.介紹詩人

3.林升,字云友,又名夢屏,南宋詩人,約生活于南宋孝宗年間(1163~1189),生平不

詳,浙江平陽(今浙江蒼南縣繁枝林坳)人。

四、讀詩句(出示課件20)

1.大聲朗讀詩句。

2.根據節奏,帶著感情小聲朗讀詩句。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德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在讀的過程中根據注釋解決生字詞。

五、釋詩意

輕聲讀詩句,用下面幾種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看注釋、查字典、查資料將詩句譯通譯順

學生匯報,教師指導。

六、入詩境(出示課件22)

師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地方?都描寫了什么?給你什么感覺?哪個字詞句讓你感到了美?

七、悟詩情(出示課件23)

1.引出詩歌主題:愛國

師:從詩句來看這是一首描寫什么的詩?你是怎么知道的?(寫作背景)

2寸爪住含義深刻的詩句(出示課件24)

品味:西湖歌舞幾時休?(對統治者的辛辣諷刺,作者的無奈)暖風熏得游人醉(暖風:

溫暖的風;上層社會的糜爛奢華之風。"熏"與"醉"的解析)

直把杭州作汴州(直:簡直。作:當作。這些人簡直把杭州當成了自己的都城汴州。作者直

斥統治者忘記國恥家丑的丑態,蘊含諷刺、憤怒及無窮的隱憂。)

3.填空(出示課件26)

《題臨安邸》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對統治者()。

板書:憂國憂民對統治者的辛辣諷刺

4.有感情地讀詩(出示課件27)

師:(放音樂)請大家跟著音樂練習讀詩,讀出詩句的含義,讀出作者的感情。

八、作業設計:

1.背誦這首詩。

2.在網上找表達愛國情感的詩歌,并背誦下來.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擻"等3個生字,會寫"亥、恃"等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理解詩歌的意思。

3.體會詩人希望社會變革和期待人才輩出的強烈愿望。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1.言為心聲。今天,我們就看看清代的.龔自珍是怎樣通過詩歌表達自己的心聲的。

板書:己亥雜詩

2.題解:(出示課件18)

"己亥”本詩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這一年,正是鴉片戰爭的前一年,曾經強盛

的大清帝國行將沒落。腐朽的清政府對外卑躬屈膝,對內大肆打壓,官吏腐敗,百姓民不聊生。

這時候,龔自珍寫下了我們要學的這首詩。這是第220首。

3.作者簡介(出示課件19)

龔自珍,號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學家。行文獨具風格,于蘊藉中洋溢著激情,于

客觀描述中寄托著深意,詩歌瑰麗奇幻,成就尤大。有《龔定庵全集》。

二、讀好詩句,整體把握(出示課件20)

1.自由讀詩:①讀準字音,停頓正確地讀順詩句。②借助注釋或工具書,試理解詩句的意思。

(出示課件21)2.看看通過自學,能讀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記號,提出來后,

大家共同研究.

3.指名讀,齊讀,練讀。(糾正字音與停頓)

4.匯報交流。

交流對字義的理解:

三、誦讀賞析,領悟情感(出示課件22)

1.指導誦讀。

2.賞析第一、二句: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比喻)表現了一種怎樣的局面?(寫出了都是死氣沉沉的局面,以

及改變這一局面的有效途徑。)

3.賞析第三、四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出示課件23)

⑴"不拘一格"什么意思?在那個年代"拘"著什么"格"呢?(清朝的死板、單一、陳舊

的八股科舉制度來選拔人才,用”四書五經”禁錮人們的思想)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

死板、陳舊的制度,選拔任用各個方面的人才。

⑵師:詩的后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傳誦千古的名句。詩人用奇特

的想象表現了他熱烈的希望,他期待著優秀杰出人物的涌現期待著改革大勢形成新的“風雷"、

新的生機,一掃籠罩九州的沉悶和遲滯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現實,更憧憬未來、充滿理想。

它獨辟蹊徑,別開生面,呼喚著變革,呼喚著未來。(出示課件24)

4.概括中心:《己亥雜詩》這首詩通過描寫當時社會政治死氣沉沉的狀況,表達了詩人希望

社會變革和期待人才輩出的強烈愿望。(出示課件25)

5.感悟寫作方法:“創景抒情”,這樣的表達方法與我1門常見的“借景抒情""觸景生情"

既相通又相異,也表現出龔自珍極高的藝術成就。

板書:創景抒情--希望社會變革,期待人才輩出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出示課件26)

1.拓展:讀背《己亥雜詩》第5首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2.作業:誦讀默寫。

板書設計:

古詩三首

教學反思:

1.這三首詩都是愛國詩,都體現了詩人對祖國的熱愛。在這三首詩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充分

發揮自主學習的優勢讓學生通過自學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人的愛國情懷。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2.我還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培養。在劃分詩歌節奏的基礎上,讓學生帶著節奏,

有韻味地朗讀詩歌,提高他們對詩歌的興趣。

美中不足之處在于對于《己亥雜詩》這首詩的"己亥"解釋得有點籠統,很多學生還沒有真

正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抓住細節,不能讓學生芍著疑惑去學。

〃浮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吩咐、茅亭、榨油、價錢、石榴、愛慕”等詞語。

2、分角色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父親"所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n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

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4、學習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理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

1、理解“父親”所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

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2、初步學習分清文章主次的‘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聯系起來進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老師出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它是明飾中植物。

"根根胡須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臭,地下結果不開花。"(板書:花

生)

2.花生又叫落花生,(圖示花生生長過程)因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鉆到土里長成

花生莢,所以叫落花生。(板書:19.落花生)

這篇課文的作者許地山是現代小說家、散文家。他給自己取的的筆名是"落華生".這是因

為小時候父親關于落花生的一番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為他一生做人的準則。那么,他的

父親關于花生談了些什么,是怎樣談的呢?我們來看課文。

二、初步感知:

自由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題目寫了哪些內容?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

(板書:種花生一收花生一嘗花生一議花生)

三、重點學習"議花生"

1、默讀3—15自然段,看看一家幾個人在一塊談論花生?

2、分角色朗讀課文,思考:一家人是怎樣議論花生的好處的?

3、兄妹們所說的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而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視的一個

特點.下面我們來看看父親對花生是怎樣評論的?

(板書:花生一桃子、石榴、蘋果)

4、齊讀父親的話。思考:父親是怎樣通過比較說明花生可貴之處的?

(父親認為桃子、石榴、蘋果高高地掛在枝頭,炫耀自己,而花生卻埋在地里。)

5、該抓住哪些關鍵詞語來突出花生的可貴之處?

(板書:埋在地里、高高地掛在枝上)

6、指導朗讀。

7、桃子、石榴、蘋具鮮紅嫩綠,惹人喜愛,而花生卻將成熟的果實理進泥土,等待人們

來挖掘,來利用。由此,你體會到花生可貴的品質是什么?

(默默奉獻、無私奉獻、不求名利,樸實無華……)

8、父親這樣談花生的用意是什么?用一劃出來。誰來讀讀?(父親由花生的特點引申

出去,進一步用花生來比喻怎樣做人,由物及人,借物說理,使意思更進一層。)

4、作者"我"對父親的話是不是理解了?從哪看出來的?

(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作者把"外表好看"引申為"只

講體面",把"沒有實用"引申為"對別人沒有好處”,這說明作者不但理解了父親的話,而且

深有體會。說出了父親沒有說出的話。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鷺、嫌”等7個生字,會寫"鶴、宜"等10個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個

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

3.學習作者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

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本課通過對比的手法和從多角度描寫白鷺的美。理解"白鷺實

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的含義。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激

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第一課時

一、謎語引入,介紹資料。(出示課件2)

1.教師以談話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則謎語,這是一首古詩。"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魚兒溪

水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同學們知道是什么嗎?對,是白鷺,這首詩是唐代

詩人杜牧筆下的白鷺(出示白蜜的圖片)今天我們就學習現代杰出文學家郭沫若的《白鷺》這篇課

文,同學們知道郭沫若嗎?(板書:白慳)

2.展示交流有關郭沫若的資料。(出示課件3)

郭沫若Q892-1978),原名郭開貞,中國現代杰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

古學家、古文字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四川樂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學。1918年開始新

詩創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女神》.代表作有詩集《女神》、《星空》周本《屈原》、

《蔡文姬》等。

本文選自《郭沫若全集文學篇》,寫于1942年10月31日。《白鷺》也作《鷺鷲》。白

鷺就是鷺鷲,它是鷺的一種,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魚蝦等。

3.齊讀課題

運用謎語引入,提高學生的興趣,同時增加學生的詩歌積累。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自學生字詞。(出示課件4)

2.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帶著以下問題默讀課文:(出示課件5)

Q)課文主要描寫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

⑵作者描繪了幾幅圖?分別給這幾幅圖取f名字。

⑶作者對白鷺是怎樣的情感?你能找出相應的句子嗎?

(4)你能給課文分成幾部分?每部分的內容是什么?

四、交流自學成果,解決問題。

師:這篇課文主要描寫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這個特點希望同學們用一個詞語總結出來。

(板書:白鷺--外形美)

作者描繪了幾幅圖?你分別給它們取了什么名字?

(板書:清田獨釣圖。(出示課件7)

清晨望哨圖(出示課件8)

黃昏低飛圖。(出示課件9)

我們可以給課文分成幾部分?

生給課文劃分段落,井概括段落大意。

師總結:

這篇散文共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總體介紹白鷺的‘美。

第二部分(2-10)從不同方面介紹白建的美.

第三部分Q1)總結全文,照應開頭,再次表達對白鷺的贊美之情。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白鷺,明白了白鷺的美,體會到了作者對白鷺的喜爰之情。可以說,這一

課是很有收獲的。

六、布置作業。

1.掌握課后生字詞。

2.背誦課文。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讀拼音,寫字詞。

1.這個xiazi()里裝著一只koushao(),那是老師送給我的禮物。

2.這里的水是清澄的,因此,baihe()非常喜歡在這里停留。

二、選詞填空。

嗜好愛好

1.打籃球是我的(),因為打籃球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能增進大家的友誼。

2.他有吸煙這個不良(),因此身體很不好。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練習。

1.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仿寫比喻句)

XXXXXXXX是XXXXXXXXXXXXXo

2.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嗎?(改為陳述句)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_

四、"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說說你對這句話的感受。

一、1.匣子口哨2.白鶴

二、1.爰好2.嗜好

三、1.我們祖國的花朵

2.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本身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

四、示例:美往往蘊含在常見的事物中,我們往往因為常見而忽略。我們應該善于觀察,善

于發現常見事物中的美。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5

一、教材分析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材繼續按照主題單元進行編排共編排了八個單元八個主題,

分別是:"熱愛花鳥"、‘我愛閱讀"、"民間故事"、"熱愛祖國"、"學習說明文"、"父

母之愛"、"四時景物的動靜態美"、"書山有路勤為徑"。全冊共安排課文26篇,其中精讀

課文20篇,略讀課文6篇。每個單元包括單元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和語文園地,各部

分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本冊是在前八冊教材的基礎上編寫的,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有

一定的繼承性,體現整套教材的延續性,同時又有發展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專題組

元的角度更加靈活多樣。2、加強整合的編寫目的更加B月確。3、課文既保留傳統的優秀篇目,

又增加了富有時代感的新課文。4、強化導學功能,引導學生思考。5、增加了古詩文和傳統

文化相應的文章選錄,加強對學生學習和傳承傳統文化的教育。6、拓展學習資源,加強課內

外語文學習的聯系。

二、學情分析

經過四年的語文學習,大部分學生具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了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已經掌握

了大量的字詞等基礎知識,具備了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能正確規范地進行書寫,流利地朗讀課

文,能對分析理解一些淺顯的文章,會運用通順的語句進行語言表達。但也有少部分學生的語文

能力較弱,書寫、閱讀,表達等當面比較欠缺,需要進行不同層次的因材施教。

三、教學目標

1、生字認識200個,會寫220個,會使用字典、等工具書,有一定獨立識字的能力.

2、能用鋼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體會漢字的優美。

3、能用普通話正確、疥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默讀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6、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閱讀

說明性文章,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7、學習瀏覽方法,會根據需要搜集有價值的信息。

8、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5萬字。

9、樂于參加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習辯論、演講的基本方法。

10、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修改自己的習作,書寫規

范、整潔。

11、學寫簡單的讀書筆記、學寫內容梗概。

12、在學習活動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方法。并能策劃簡單的社會活動,

學寫活動計劃。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加強寫字教學的指導,指導學生練好鋼筆字.

2、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讀書能力。

3、學習聯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

作用

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和表達情感的能力;

2、提高學生習作興趣,提高學生習作能力;

五、教學措施

1、依據課程標準,認真備課,詳細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做到教學有的放矢。

2、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運用靈活地教學方法和多種形式進行教學,盡力做到

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教學。

3、教學中,注意對學生進行各種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各種學習習慣和語文能力。

4、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樹立大語文教學觀,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實

踐中運用語文,學用結合,提高語文素養。

六、教學進度安排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6

學習目標:

1會認"槳、樁"等3個生字,會寫"槳、律"等11個生字,會寫"竹竿、白茫茫、規律"

等詞語。

2.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美

的教育。

3.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動態描寫的方法。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里人與

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學習重難點:

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并

能用各種方式表達個人閱讀感受。

教學過程:

一、從"天堂"入手,激趣導入

1.在人們印象中,"天堂”是怎樣美好的存在?

板書:天堂

你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

(幸福、美好的生活環境)

2.想象:鳥的天堂應該是什么樣的地方?

(〃當生活的樂園)

二、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把課文讀正確、讀瓶!L

2.可以邊讀邊思考:

(1)作者幾次經過鳥的天堂?分別是在什么時間?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⑵每次看后"我"分別有什么感受?請用"”畫出有關語句。

(3)鳥的天堂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到的?可以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

3.把反復讀書后,在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三、交流初讀課文的收獲。

1.在小組內交流讀書的收獲,討論不懂的問題。

2.全班交流(可以小組推薦,也可以自由發言,交流)

Q)就三個思考的問題集中交流.

①大榕樹為什么成了鳥的天堂?

②"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

動"一句是什么意思?

③最后一句中的兩個“鳥的天堂",為什么有的加引號,有的不加引號?從中心句入手,引

導學生質疑問難,突出了重點,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④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堂",為什么"我"卻沒有看見一只鳥?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

堂","我”的感受是什么?

⑤為什么"我"對鳥的天堂有一點留戀?為什么作者說"昨天我的眼睛騙了我”?

⑥為什么說"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為什么說是“鳥的天堂"而不用鳥的樂園i或世

界)?"鳥的天堂"(或大榕樹)為什么會成為鳥的天堂百錦漉的疑難問題插入教學過程中,讓學

生通過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加以解決,使質疑解疑成為理解內化的學習過程。

四、選擇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巴金先生用他清新流暢的語言向我們描述了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你們愿意再仔細地讀讀課

文嗎?

1.練習讀課文,重點讀自己最感興趣或最喜歡的段落。并抓住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或生活

實際說說自己讀書的體會或感想。

2.把自己認為讀得最精彩的段落讀給同學聽。

(1)指導朗讀:要讀出榕樹的靜態美,抓住:茂盛、全部生命力、簇、堆、翠綠、明亮、照

耀、新的生命、顫動、美麗等重點詞語。

(2)想象:是啊!這榕樹枝繁葉茂,綠得多么可爰!一簇梃葉堆在另一簇上面,密密層層的陽光

照在翠綠的葉子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一陣微風吹來,鮮亮的葉子一動一動,像在長啊長的!

請同學閉目想象.

3.關于眾鳥活動的場面。

讀一讀,說說感受:

(鳥多:到處、大、小、花、黑、應接不暇快樂:叫、飛、撲)

五、擴展討論交流:

1.同學們讀得很好,假如你就是這里的一只小鳥,能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個地方嗎?

(1)這兒生態環境好。

①這兒環境幽美。

②這兒氣候溫曖,土地濕潤,河流縱橫,有利于萬物生長,所以大榕樹是那樣蓬勃而有生機。

③這兒資源豐富,由于氣候溫暖濕潤,各類蟲子繁殖旺盛,因而鳥兒的食物就豐富。

④這兒的榕樹大。大榕樹生長旺盛,枝繁葉茂,非常適合鳥兒在這里棲息繁衍,是名符其實

的鳥的天堂。

(2)人們保護意識強。

這兒的人們不許人捕鳥,因此鳥兒們得到了保護,能夠無憂無慮地生活、繁衍。

2.假如你是一只小鳥,看到這么美的一棵大榕樹,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這種感受告

訴你的同伴呢?

小結:榕樹為鳥的生活提供了美好的環境,鳥在此生活,使得榕樹更能茁壯成長,人和動物

和諧相處是多好哇!它使得人類的家園更加美好。

六、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這時候"我"的感受又是什么呢?請同學們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L你從這段話中體會到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1)"當小船向著高塔下面的鄉村劃去的時候,我回頭看那被拋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樹。"-

句中的“回頭看"是什么意思?(體會到留戀之情)

(2)讀句子"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第一個"鳥的天

堂"為什么加弓號,第二個為什么不加引號?(體會到無限贊美)

2.用留戀、贊美的語氣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七、總結:同學們,"鳥的天堂"之所以成為鳥的天堂,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其中很重要

的一條是受到人類保護。可怕的是,讓鳥兒自由快樂生活的地方現在已經不多了。如果有一天世

界失去了鳥兒的叫聲,看不到鳥兒的飛翔,大自然會變得多么寂寞、冷清啊!因此,我們一定要

保護鳥類,為它們創造更美的生活環境!

八、作業:

1.摘抄:把本課中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來;

2.如果你生活在鳥的天堂,為使鳥的天堂更美麗,你會怎樣做?試將你的做法寫下來。

4浮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一是積累詞語,感受語言藝術的豐富;二是知道同一意思可用兩字詞語和四字詞語分別表達,

體會語言藝術表達形式的多樣性.

2.知道"夸張"是民間文學中常用的修辭手法,感受這種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3.初步認識古文,感受中國古文化的魅力.

4.告訴學生默讀的方法,并在平時閱讀中運用.

5.用恰當的音量說話,能體現一個人的良好修養.

6.學習的寫法,讓學上進行大膽而合理的想象。

教學時數:

六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T賣,你發現了什么

1.先讓學生自由讀一讀詞語

2.想一想,你明白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3.請小組合作,讓學生用形象的動作解釋詞語的意思

4.請學生談一談自己發現了什么

小結:這組詞語雖然意思相近,但不是近意詞,因為每組詞語的字數不等.

二.讀T賣,說說下列句子的表達效果

1.學生初讀句子,感受三句話表達的意思.

教師簡單介紹"夸張":夸張是為達到某種表達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

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

2.再讀句子,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并提出疑問.(第一句和第三句分別使用縮小夸張和擴大夸

張.第二句也使用了夸張,讓我們知道了燕山原來有這么冷,讓人難以想象)

3.學生品句子,請說一說夸張的作用是什么?

夸張的作用:

A.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B.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

C.增強聯想,創造氣氛.

教師提醒應該注意的地方.

A.夸張不是浮夸,不嫩去生活的基礎和根據.

B.夸張不能和事實距離過近.

C.夸張要注意文體特征如科技說明文,說理文章就很少使用夸張手法,以免歪曲事實.

三.讀T賣,記一記

1.激情導人.

我們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

,古代許多賢人學士寫了許多為人處世方面的警句,激勵我們博愛廣敬。

2、學生自由誦讀,注意讀準字音.

3、嘗試理解:學生交流對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第一句:一件事情不親眼看見只光聽說,而根據猜測判斷可以嗎?

第二句:親眼看見才是真,傳言未必是真.

4.背誦名言.

5、交流其他收集的以及老師推薦的,拓展積累.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6、鼓勵學生課后將自己喜歡的讀書名言制作成書簽.

第二課時

一.讀一讀

1.默讀短文,讀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學情預設(1)剛才不出聲的閱讀形式叫默讀.

(2)默讀的方法是眼到,心到.

(3)默讀的習慣該如何養成?

2.教師補充默讀的方法

二.口語交際。

(一)創設情境,激發口語交際的熱情

在學校圖書室里,同學們在安靜的看書,兩位同學在一旁高談闊論.你正在看書,你會怎么想,怎

么做?

(二)合作討論,豐富話題

1.小組內交流.組織小組成員輪流發言相互啟發提問,評價推薦說得好的同學到班上交流.

2.指名試說,教師點評.

3.想一想,同學們在哪些場合要小聲說話?

4.全班交流.

第三、四課時

習作:《荒島生存記》

一.回顧原文,激發興趣

請學生將課外閱讀的.《格列佛游記》摘抄內容小組內討論.

二.課堂討論揭示規律

你認為要寫好此文,必須把握那幾點?學生歸納,教師小結.

Q)要結合荒島的環境來寫,讓自己置身其中,當成格列拂寫在荒島上的種種經歷.

(2)想象要大膽,合理假設的推測是有理有據,情節要生動有趣.

⑶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要描述清楚,特別是在荒島上遇到的困難的過程要重點寫,幾件事之

間要注意詳略得當.

三、全班交流,由說到寫

L小組推薦一位

同學介紹,師生共評。

請這些小組派代表上臺發言,每個代表發言完畢,教U市組織學生對代表的發言做適當的評價

或補充。

2.擬訂提綱,起草。

3.片斷展示,組織評價

教師請幾位同學讀出自己所描寫的片斷,然后說出自己是否滿意自己的片斷習作,為什么?

其他同學要認真聽,然后給與適當的評價和修改意見,同時,也要對自己的片斷習作進行自我修

改。

4.獨立撰寫,完成寫作

師:同學們,你們已經成功的為你們的習作進行選材,并且還寫出來精彩的片斷。老師已經

隱隱約約的看到你們筆下家庭中的趣事了。現在老師想看得更清楚一些,老師希望你們筆下的人

物能夠活靈活現的展現在讀者的面前,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形象,好嗎?就請大家拿起你們的筆,

完成習作。

第五、六課時(習作講評)

一、集體評改

1.選擇優秀習作,請習作者上臺朗讀展示。以"你欣賞這篇習作的哪些地方"或"這篇習作

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學習""你對這篇習作還有什么建議”等引導語,引導學生展開互相評價;老

師亦可指出寫得好的地方和修改建議。

2.投影或宣讀一篇中等水平的習作。

(1)說出這篇習作哪些地方寫得好?

(2)哪些地方要修改?

(3)應該怎么改?

二、同桌互改

1.導語:根據剛才同學們的修改意見,同桌之間互相交換讀習作,進行互相修改。

學生互改,教師巡視,發現修改較好的例子。

2.展示改得好的典型。

(1)修改后的文章比原文好嗎?

(2)好在哪里?

三、指導自改

1.通過互改后,請學生歸納出修改這一類習作應注意的問題:

⑴敘述過程是否具體,是否突出"趣"。

(2)詞語的使用是否怡當、生動?文章是否通順?

(3)文章標點符號使用是否正確,書寫是否規范?

2.學生自改。

請每位同學根據大家總結的修改注意事項及老師、同學的修改意見再認真修改自己的習作,

讓家庭趣事能夠更加活靈活現地展示在大家面前。

四、總結課堂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不僅修改了自己的習作,還掌握了一些修改的方法,請大家牢牢記住這

些方法,用以指導今后的習作,爭取每次的習作都能更上一層樓。

/」浮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8

文本解析

《四季之美》是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單元的內容主題是"四時景物皆成

趣",單元語文要素是"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這是一篇寫景散文,全文以

簡短的篇幅、簡單的結構,按照四季的順序寫景,每段開頭作者都開門見山點明在這個季節中最

美的時刻——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黃昏、冬天的早晨。然后抓住這一時段中自己

認為最美的景物進行描述。本文選擇獨特的視角,運用動態描寫,結合精妙的語言表達,寫出了

四季所具有的獨特韻味,也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作者對自然、對生命、對生活的熱愛。在設計本文

時,我把本文定位為“語用型",引導孩子從結構和用詞上來學習運用。結構上來說,四個自然

段都用"……最美是……”的句式開頭,齊齊整整,后文描寫則或長或短,錯落有致.從用詞上

來說,“微微、紅紫紅紫、漆黑漆黑、蒙蒙、翩翩”等普詞,讀來朗朗上口,具有音韻美。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曠、怡"等5個生字,會寫"黎、暈"等9個生字,會寫"黎明、紅暈”等13個

詞語。

2.通過尋找景物、品味語言、讀出韻味的方法,感受動態描寫,體會春天黎明獨特的韻味。

遷移此法,感受夏夜之美。

3.學習描寫景物的變化,運用動態描寫將生活中的景色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抓住主題,破題引入

1.出示篇章頁,談話導入: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

交流四季之中富有特色的景物,感受"四時景物皆成趣。”

2板書"四季之美",指名讀、齊讀課題3.學生自由交流對作者清少納言的了解。教師相機

補充,并解釋《枕草子》中“草子"的含義。通過書名感受散文的隨性美。

二、初讀感知,理清脈絡

1.引導學生自讀課文。

教師明確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思考課文寫了四季的哪幾方面的內容,同步完成作業本91頁上第3題第一行填空。

小結:四季之美,作者卻用她獨特的視角選擇了黎明、夜晚、黃昏、早晨這四個時間點來寫,

不愧是日本散文的鼻祖。那就讓我們先進入春天,看看作者筆下春天的黎明美在哪里。

三、探究文本,品讀感悟

(-)走進春天,感受"春天最美是黎明。"

學生默讀課文第1自然段。找一找:你從哪里感受到了春天黎明的美?

1.學生自由交流。

預設①:"魚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紅暈""紅紫紅紫的彩云”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三幅天空色彩圖,感受天空的色彩美。

"魚肚色的天空":春天黎明寧靜的色彩。

"微微的紅暈":很淡很淡的紅色。

"紅紫紅紫的彩云":隨著時間的變化,天空的顏色越來越濃。

春天黎明天空的色彩果真很美。指名讀。

預設②:"一點兒一點兒”

天空就是這樣一點兒一點兒地慢慢地在變化,作者就是如此善于捕捉景致瞬間微妙的動態變

化,讓我們感受到了天空的動態美。(板書:動態美)指名讀,教師相機指導朗讀,讀出緩慢、

柔美的感覺。

預設③:"泛著""染上""飄著"

通過泛著、染上、飄著這樣的詞語,讓我們感受到了天空的顏色是一直在發生變化的。這種

動態美讓我們更加感受到了春天最美是黎明。

伴隨音樂指名讀。其余同學閉眼想象畫面。2.引導學生感悟這樣的黎明是一種怎樣之美?

預設:安靜之美、柔和之美……

小結:是啊,春天最美是黎明,這是一種平靜之美,柔和之美……這讓我們享受到了一種美

的生活。

(二)學法遷移,自由品讀"夏天最美是夜晚。"

學法小結:同學們剛剛我們通過圈畫關鍵詞、展開想象的方法,感受到了春天最美是黎明.

那么夏天最美是夜晚,又是一種怎樣之美呢?讓我們用同樣的方法自學課文第2自然段,你又

從哪里感受到了夏天夜晚的美?

1.學生根據第一段的學法,自學感悟"夏天夜晚之美"。四人小組交流分享。

2.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提問、指導。

預設:

(1)"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無數的螢火蟲翩翩飛舞。"(板書:螢

火蟲)

①"無數的螢火蟲翩翩飛舞"它們是在干付■么呢?給生一種怎樣的感覺?

預設:它們可能在開派對,感覺特別的快樂。

它們可能在進行著舞蹈比賽,感覺特別的自由,舞姿很優美。

它們也許是在指引方向,感覺很暖心。

②指名讀,讀出輕松、優雅的感覺。其余同學閉眼想象畫面。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③出示螢火蟲圖片,學生根據畫面齊讀課文。

④引導學生關注"明亮的月夜固然美”,通過前后對比,再次感受夏天最美是有螢火蟲翩

翩飛舞的夜晚。

再次朗讀,感受有螢火蟲飛舞的暗夜的美。

(2)“即使是蒙蒙細雨的夜晚,也有一只兩只螢火蟲,閃著朦朧的微光在飛行,這情景著

實迷人。"

①這一只兩只的螢火蟲為什么要在雨夜出來呢?他們會飛到哪里?

預設:它們大概是餓了,飛到樹叢里覓食。它們可能比較貪玩,溜到河邊去玩耍。它們一定

是在給雨夜迷路的小動物照亮回家的路。

②教師根據學生想象,相機指導朗讀,感受夏天雨夜螢火蟲飛舞的美.

③螢火蟲飛到哪,哪就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一讀吧。全班齊讀。

④句子對比,感受"動態美"。

出示:"即使是蒙蒙細雨的夜晚,也有一兩只螢火蟲這情景著實迷人。"學生對比原文,

發現不同。

預設:"一只兩只",感受到螢火蟲是不斷地在出現的,而"一兩只"缺少動態美。

預設:"閃著朦朧的微光在飛行",通過"飛行”感受到作者將雨夜的螢火蟲進行動態描寫,

使文章更為生動。

誰來讀一讀這種螢火蟲不斷飛出來又消失,并且到處飛行的動態美。指名朗讀。

⑤這樣的夏夜又是一種怎樣之美?(寧靜之美)再次通過朗讀,感悟"夏天最美是夜晚J

四、課堂小結,遷移運用

同學們,在清少納言的眼里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那在你們眼里什么季節最美

又是什么呢?

學生自由交流,并嘗試運用動態描寫,把印象最深的其一個畫面寫具體。

五、板書設計

22.四季之美

春黎明

空動態美

夏夜晚螢火蟲秋黃昏

作業設計

1.在課堂自學過程中完成《語文作業本》第3題春、夏兩列。2.仿照課文1.2兩段,用上

動態描寫,把選擇印象最深的某一個畫面寫具體.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借助關鍵語句,聯系上下文,初步體會景物的動態描寫。

3.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課文的韻味。

4.初步了解動態描寫,培養學生的文學品鑒能力。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借助關鍵語句,聯系上下文,初步體會景物的動態描寫。

3.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課文的韻味。難點:初步了解動態描寫,培養學生的文學品鑒能力。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授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了解了散文《四季之美》誰能說說這篇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四季之美,體會字里行間蘊含的獨特的韻味。

2.一年四季人人都會寫,如果讓你寫,你會寫什么?譬如春天,你會寫……我們寫四季往往

寫的是事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而作者寫的是四個時間段。這是一種時空的視

角,這種視角很獨特。

二、研讀"春天的黎明”感受獨特的韻味

1.讓我們隨著作者獨特的.視角,走進春天的黎明,自己讀一讀,盡可能把自己感受到的沒

讀出來。

2作者是通過描寫什么把春天的黎明寫的這么美?(抓描寫色彩的詞語,體會天空顏色的動

態變化.)抓關犍詞語”一點兒一點兒”體會天空逐漸變亮;“魚肚色、紅暈、紅紫紅紫的彩云”

體會天空色彩的變化。(動態描寫)

3把你感受到的美讀出來。

三、研讀"夏天的夜晚”感受作者獨特的審美情趣

1.走過春天的黎明,我們來到了夏天的夜晚,自由讀文章想象文字當中的畫面。

2.我們想著想著就會發現,作者描寫了三種夜,明亮的月夜、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細雨的

夜晚。這三種夜蘊含的畫面非常豐富,但是作者卻寫的特別簡潔。明亮的月夜她只有了三個字:

“固然美",后面幾種夜也只用了一半句話,為什么?他為什么要寫的這樣的簡潔呢?明亮的月

夜--常見、熟悉,作者只有了“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和蒙蒙細雨的夜晚,作者用了“也有、

即使……也”這些詞語本身沒有畫面感,但是卻能把豐富的畫面送到了我們的眼前,送到了我們

的心里然我們感受到作者這種獨特的審美情趣。

3.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三種夜,感受夏夜的美麗,和獨特的韻味。

四、自主合作探究,研讀感受秋冬之美

1.四人組合作學習

四人組合作要求:

(1)自由讀秋冬部分,說說分別寫了哪些景物,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寫旁批。(有意思、

有情趣)

(2)四人組交流分享學習成果。

2.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景物:歸鴉大雁風聲蟲鳴(體會人情味溫暖)

烏鴉并不美,但在作者的筆下卻成了美的象征。點點歸鴉像人一樣充滿感情,急急匆匆歸巢

的情景,十分動人、美好。家是他們心中最溫暖的港灣。

大雁比翼而飛,相親相愛,這不就是人間最美好的情感嗎?這些動態畫面讓我們感受到了作

者獨特的審美。

3.出示:馬致遠《天凈沙秋思》對比體會清少納言的溫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但在清少納言的心中秋是溫暖的,秋是有人情味。歸鴉、大雁所展示的

溫情和相親相爰的美好情感,讓我們感受到了溫暖。而這一切都源于清少納言心中充滿爰,所以

眼中皆是愛。

4.誰來繼續和大家分享,指名匯報冬天的景物,體會作者筆下冬日的“和諧"。

寒冷的冬日,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圍著炭火,捧一杯熱熱的牛奶,看著窗外漫天飛雪,此

時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著閑逸的心情和著寒冷的冬晨是多么的和諧。

5.請把這份閑逸與和諧用你的朗讀表達出來吧!

6.配樂背誦全文。

五、品析詞語,了解結構

1.再次默讀全文,你發現這篇散文中的詞語有什么特點?作者使用了疊詞,一方面讀起來

朗朗上口,具有節奏感和音韻美,另一方面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新鮮詞語"閑逸的心情、

寒冷的冬晨”的使用然我們會有一種不一樣的體驗大量四字詞語或成語的使用讓整篇文章讀起

來很美。

2.從結構上來說,四個自然段都是使用"……最美是……"的句式開頭,齊齊整整,后文描

寫則或長或短,錯落有致。

3.從表達上來看這篇散文具有獨特的視角、表達和韻味。

六、小練筆:

課文所寫景致不多,卻營造出了沒得氛圍,請你仿照課文試著寫一寫自己印象最深的某個景

致。

七、作業:

1.搜集不同譯者翻譯的《四季之美》比較閱讀。

2.讀《鳥的天堂》找出文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課文里的動態描寫。

板書:

22.四季之美

獨特視角

表達韻味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攝氏"等13個詞語,會寫"繁"等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太陽的特點及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3、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并在學習過程中領悟說明方法,建

立學習自信。

學情分析

1、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識字寫字能力,在本課中為了提高孩子的生字學習興趣,設計了識

字闖關游戲。

2、《太陽》是一篇說明文,采用了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介紹了太陽的特點以及太陽

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三年級的學生第一次學習說明文為了幫助學生能夠深刻領悟說明方法,

本課運用多媒體多種形式幫助學生理解太陽的特點以及這樣說明的妙處。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太陽的特點,并體會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啟情導入

出示《后羿射日》的動畫。

提出問題:太陽能不被后羿射下來嗎?

活動2識字寫字聞關游戲

第一關:讀詞語

出示9個生詞。

出示旭日東升圖片。

第二關:讀生字

出示8個生字做后羿射日游戲

出示太陽的真實圖片

第三關:選詞填空

出示問題:根據詞語意思選擇正確的詞語

出示九大行星的圖片

第四關:書寫生字

教師利用白板上的漢字筆畫功能出示"繁"字圈畫"每"部分的橫折鉤不出頭的寫法,并啟

動筆畫I順序功能,幫助學生書空筆順。

運用拍照功能出示學生書寫的生字,

出示太陽系圖片

朗讀課文

2、交流課文描寫了太陽哪些特點?

3、出示任務:畫出描寫太陽特點的相關語句。

4、全班交流匯報(隨機)

匯報太陽離地球非常遠。

a、出示句子:太陽離地球有1、5億公里遠。用圖片把1、5億公里遮蓋住。拖出列數字說

明方法,并講解。

b、出示句子: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差不多要走3500年,坐飛機也要二十幾年。提出問

題:從哪個詞語看出太陽的遠。

提出問題:二十年是7300天,那3500年呢?時間用的.多,也說明太陽非常遠。

(2)匯報太陽的大

出示句子:130萬個地球抵得上一個太陽。

教師白板上的畫圖工具,按比例畫出太陽和地球,讓學生比較大小,體會太陽的大。

(3)匯報太陽的熱

a、出示句子:太陽的溫度有6000攝氏度,中心溫度估計是表面溫度的2500倍。

b、出示句子: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汽。

教師指導,這是用鋼鐵碰到太陽的一個例子來說明太陽的熱。

c、出示句子:太陽是個大火球。提出問題,把是字換一個詞,就是比喻句。在說明文中叫

做打比方。為了讓學生體會打比方的生動形象,出示了一張太陽的真實圖片。

活動3突破難點

出示問題:課文是怎樣描寫太陽與我們有著密切關系的,畫出相關語句。

全班交流匯報

鋼鐵的形成離不開太陽。

雨雪的形成離不開太陽.教師出示相關文字圖標,提出問題,你能擺一擺說一說,雨雪是怎

樣形成的嗎?

風的形成,教師提出問題,冷熱空氣的流動性成了風,那么風是怎樣流動的呢?教師通過畫

圖演示風形成的過程。

活動4鞏固拓展

談談學習課文的感受

觀看視頻太陽黑子的相關資料。

作業:課后找到老師的博客學習更多的太陽的知識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0

一、導入

快要上課了,請大家聽一首歌,會唱的一起唱。(媒體一《好漢歌》)

1.誰知道剛才聽的是什么歌?

2.是的,這是《水滸傳》的主題歌作者施耐庵就用他那一枝生花妙筆塑造了一個個生動鮮明、

有血有肉的英雄好漢的形象,演繹了一段段生動曲折、為后人傳頌的傳奇故事。今天我們繼續學

習其中的一個故事:讀題:林沖棒打洪教頭,讓我們一起跟隨著施耐庵的妙筆一起來欣賞人物的

形象,體會他文筆的精妙。

通過早晨的熟悉課文,我們知道,這個故事分為兩大部分,第分是見面,第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