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備案號:J16385-2022HNPDBJ46-063-2022TechnicalstandardforassembledinteriordecorationinHainanprovince2022-06-16發布2022-08-01實施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海南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海南省裝配式內裝修技術標準TechnicalstandardforassembledinteriordecorationinHainanprovinceDBJ46-063-2022主編部門: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批準部門: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實施日期:2022年8月1日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瓊建規2022)10號各市、縣、自治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三沙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建設局,各建設、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各裝配式內裝修部品部件生產企業,其他有關單位:為規范我省民用建筑裝配式內裝修工程的實施,提高裝配式內裝修性能品質和工程質量,促進建筑產業轉型升級,我廳組織相關單位編制了《海南省裝配式內裝修技術標準》,并經專家評審通過,現正式發布,編號為DBJ46-063-2022,自2022年8月1日起實施。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22年6月16日前言為規范海南省民用建筑裝配式內裝修工程的實施,提高裝配式內裝修性能品質和工程質量,根據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要求,標準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家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訂本標準。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總則;2.術語;3.基本規定;4.設計;5.制造與運輸;6.施工安裝;7.工程質量驗收;8.使用維護。本標準由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管理,由海南省建設標準定額站負責日常管理,由主編單位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本標準在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隨時將有關意見和建議反饋至海南省建設標準定額站(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白龍南路77號,郵編:570203,電話電子郵箱:bzkdez@hainan.),以供今后修訂時參考。本標準主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審查人:主編單位: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南分院參編單位:浙江亞廈裝飾股份有限公司和能人居科技(天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金螳螂建筑裝配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海口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海南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海南省海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海南省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華南分公司熱帶建筑科學研究院(海南)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張蕊胡家安浩亮田可耕錢煒任炯吳坤順熊祚森廖益林盧育坤黃繼鋒劉東明許鵬鵬鄭曉峰趙盛源鄭曉龍謝逸菁余文勝韓美佳劉嬌簡俊敏郭翼敏朱玲燕李榮孫玲燕童俊慧劉勇周士翔赫強陳述重張云娟楊林青主要審查人:潘兢林琳王平山車春保龍玉峰魏素巍潘旭釗8使用維護 60本標準用詞說明 引用標準名錄 62附:條文說明 6435.6Transportationandstorage 226Installationandconstruction……………236.1GeneralRequirements 6.2Installationpreparation 6.3ceilingInstallation 6.4AssembledFloorInstallation 6.5wallpartitionInstallation 266.6wallFinishInstallation 6.7kitchenInstallation 6.8BathroomandToiletInstallation 6.9otherpartsInstallation 296.10FacilityandpipelineInstallation 6.11productionprotection 316.12InstallationsafetyAssulranceandEnvironmentprotection 317QualityAcceptance………………337.1GeneralRequlirements 7.2ceilingsystem 7.3AssembledFloorsystem 367.4wallpartitionsystem 7.5wallFinishsystem 7.6kitchensystem 427.7BathroomandToilet 7.8otherpartsInnerDoorsandwindows 497.9otherpartsReceivingsystem 7.10Facilityandpipeline 7.11AcceptanceDocumentsandEngineeringDataTransfertation 588useandMaintanence………………605standard…61ListofQuotedstandards…………62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641.0.1為規范海南省民用建筑裝配式內裝修工程的實施,提高裝配式內裝修性能品質和工程質量,促進建筑產業轉型升級,做到經濟1.0.2本標準適用于海南省裝配式內裝修的設計、部品制造運輸、施工安裝、工程質量驗收及使用維護。1.0.3裝配式內裝修應遵循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應用的原則,注重提高工程質量境污染。1.0.4裝配式內裝修工程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現行國家、行業和海南省有關標準的規定。2術語2.0.1裝配式內裝修assembledinteriordecoration遵循管線與結構分離的原則,運用集成化設計方法,統籌隔納系統、內門窗系統、設備和管線系統等,將工廠化生產的部品部件以干式工法為主進行施工安裝的裝修建造模式。2.0.2干式工法non-wetconstruction現場采用干作業施工工藝的建造方法。2.0.3集成設計integrateddesign統籌不同專業、不同系統的技術要求,協調系統與系統之間、維不同階段的需求,前置解決設計問題的過程。2.0.4集成衛生間integratedbathroom地面、吊頂、墻面和潔具設備及管線等通過設計集成、工廠生產,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裝配而成的衛生間。2.0.5整體衛生間unitbathroom由防水底盤、壁板、頂板及支撐龍骨構成主體框架,并與各種潔具及功能配件組合而成的具有一定規格尺寸的獨立衛生間模塊化產品,稱為"整體衛生間",也稱"整體衛浴"。2.0.6集成廚房integratedkitchen地面、吊頂、墻面、櫥柜、廚房設備及管線等通過設計集成、工廠生產,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裝配而成的廚房。2.0.7同層排水same-floordrainage在建筑排水系統中,器具排水管及排水橫支管不穿越本層結構樓板到下層空間,且與衛生器具同層敷設并接入排水立管的排水方式。22.0.8管線分離pipeandwiredetachedfromstructuresystem建筑結構體中不埋設備及管線,將設備管線與結構體相分離的方式。2.0.9穿插施工synchronousconstruction在滿足主體結構分段驗收和其他必要條件時,通過科學合理的組織,實現主體結構施工層以下樓層的內裝修施工與主體結構同步施工的方式。2.0.10可逆安裝reversibleinstallation一種實現部品部件拆卸、更換及安裝時不對相鄰的部品部件產生破壞性影響的安裝方式。33基本規定3.1一般規定3.1.1裝配式內裝修應進行總體技術策劃,綜合考慮項目定位、建設條件、技術選擇與成本控制等要求,且與結構系統、外圍護系統、設備和管線系統進行一體化集成設計。3.1.2裝配式內裝修應遵循設備管線與結構分離的原則,滿足室內設備和管線檢修維護的要求。3.1.3裝配式內裝修應采取必要的設計和技術措施,減少和阻斷疫情與病毒的傳播,保證建筑的健康性、安全性。3.1.4裝配式內裝修宜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遵循被動節能措施優先的原則,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GB55015的有關規定。3.1.5裝配式內裝修部品選型宜在建筑設計階段進行,部品選型時防霉的部品。3.1.6裝配式內裝修部品應采用通用化設計和標準化接口,并提供系統化解決方案。3.1.7裝配式內裝修部品應遵循標準化、模數化、集成化的設計原則,連接構造宜采用可逆安裝和無損拆除的方式,滿足生產工廠化、施工裝配化的要求,以提高其通用性和互換性。3.1.8裝配式內裝修工程應與土建工程、安裝工程明確施工界面,并宜采用同步穿插施工的組織方式,提升施工效率。3.1.9裝配式內裝修應采用綠色施工模式,減少現場切割作業和建筑垃圾,并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現場的粉塵、噪聲、污水等對周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43.1.10裝配式內裝修工程應滿足消防、節能、安全、建筑物理(聲、光、熱)等方面的要求,不應破壞建筑結構構件和設施設備,針對鋼結構建筑應采取變形適應的技術措施。3.1.11裝配式內裝修應針對海南省高溫、高鹽、高濕、高日照輻射、3.1.12裝配式內裝修工程應依托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實現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和專業協同,保證部品及工程信息傳遞的準確性與質量可追溯性。3.1.13裝配式內裝修宜采用智能化應用,提升建筑使用的安全、便利、舒適和環保等性能。3.2材料與部品3.2.1裝配式內裝修應采用節能綠色環保的材料與部品部件,其品種、規格和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及海南省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嚴禁選用明令禁止使用或淘汰的材料與設備。3.2.2裝配式內裝修所涉及的材料與部品進場時應具備產品合格證書、使用說明書及性能檢測報告等質量證明文件,對于用量較大的輔料產品也應提供相應質量證明文件。3.2.3裝配式內裝修所用材料與部品部件應符合下列規定:1有害物質限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標準》GB50325及海南省地方標準《海南省全裝修住宅室內裝修污染控制技術規程》DBJ46-044的有關規定;2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的相關規定;3宜選用防霉、防腐、不易結露的材料,鋼材的防腐性能應符合國家及海南省地方有關標準的規定。53.3室內環境3.3.1裝配式內裝修應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提升室內熱濕環境、光環境、聲環境和空氣環境的質量,降低不良環境對建筑的影響。3.3.2裝配式內裝修采取措施優化室內熱濕環境應符合下列規定:2應阻斷或減少冷橋現象出現;3當采用內保溫時,宜采用集成化保溫系統。3.3.3裝配式內裝修采取措施優化室內光環境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充分利用天然采光,飾面材料顏色選擇應滿足室內采光要求;2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的有關規定。3.3.4裝配式內裝修采取措施優化室內聲環境應符合下列規定:1裝配式樓地面、裝配式吊頂、裝配式隔墻、內門窗系統應根據不同使用場景的要求采取隔聲、吸聲等構造措施;2管線穿過樓板和墻體的孔洞周邊和廚房、衛生間及封閉陽臺處排水管應采取有效隔聲措施;3各機電設備、器具宜選用低噪聲產品;4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50118及《建筑環境通用規范》GB55016的有關規定。3.3.5裝配式內裝修空氣質量控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標準》GB50325和海南省有關標準的規定。3.3.6裝配式內裝修工程應先對樣板間或樣板段進行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檢測,檢測結果合格后再進行批量工程的施工。3.3.7裝配式裝修工程應在工程完工至少7天后、工程交付使用前進行室內環境質量驗收。4設計4.1一般規定電氣、智能化、燃氣等專業的要求,同步進行協同設計,并統籌設4.1.2裝配式內裝修設計應采用模塊化的方法,采取少規格、多組合的原則,采用系列化和通用化的內裝部品,進行標準化設計,滿足使用要求的同時易維護。4.1.3裝配式內裝修應選用集成度高的內裝部品。4.1.4裝配式內裝修設計應滿足建筑全壽命期內使用功能可變性的要求,滿足低成本高效率的空間可變設計。4.1.5裝配式內裝修設計應明確內裝部品和設備管線等主要材料4.2標準化設計和模數協調4.2.1裝配式內裝修應對主要使用空間和主要部品部件進行標準化設計,并提高標準化程度。4.2.2裝配式內裝修應采用通用構造進行部品部件的連接設計。4.2.3裝配式內裝修應符合《建筑模數協調標準》GB/T50002中的相關規定及下列要求:1裝配式內裝修的房間開間、進深、門窗洞口寬度等宜采用nM(n為自然數);73裝配式內裝修的構造節點和部件的接口尺寸宜采用分模數列nM/2、nM/5、nM/裝配式內裝修部品部件的定位可通過設置模數網格來控制,宜采用界面定位法。4.2.5裝配式內裝修設計應協調部品部件生產制造尺寸與建筑設計模數之間的關系。4.2.6裝配式內裝修設計應充分考慮內裝部品部件的生產和安裝要求以及結構變形、材料變形和施工誤差等因素,對部品、結構的生產精度提出要求,以保證建筑及裝修面按設計完成,達到設計要求。4.2.7部品部件的尺寸設計應與原材料的規格尺寸協調,提高材料利用率。4.3集成設計4.3.1裝配式內裝修應結合項目需求、建筑條件與成本要求等對吊頂系統、樓地面系統、隔墻系統、墻面系統、廚房系統、衛生間系統、內門窗系統、收納系統、設備和管線系統等進行集成設計。4.3.2裝配式內裝修應結合使用需求以及生產安裝要求對部品的外觀效果、使用年限、規格尺寸、連接方式及匹配情況等進行選型設計。4.3.3集成設計應充分考慮裝修基層、部品生產和安裝過程中的偏差,宜采用可調節的構造或部件消除偏差影響。部品預留的安裝尺寸和接口應包容制作偏差、部品之間的安裝偏差和建筑的允許偏差。4.3.4裝配式內裝修部品的優先尺寸應在滿足其使用功能要求的基礎上,根據其使用頻率以及經濟性、適用性原則進行確定。84.4吊頂設計4.4.1裝配式吊頂應符合干式工法施工要求并采用工廠化生產。集成設計,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4.4.3裝配式吊頂設計時宜將吊件提前預埋于樓板,避免直接施工破壞主體結構。4.4.4吊頂系統與設備管線應各自設置吊件,重型設備和有振動荷載的設備應安裝在樓板或承重結構構件上,不得直接安裝在吊頂上,并應滿足荷載計算要求。4.4.5裝配式吊頂內部與樓板之間有防火要求的連通空間應采取防火分隔,分隔與建筑主體之間及穿過分隔的設備管線的縫隙都應采取防火封堵措施。4.4.6窗簾盒應具有收口和調節誤差的作用。4.4.7裝配式吊頂內設備管線密集及接口集中處、定期檢查處、功能薄弱處應設置檢修口或采用便于拆裝的構造方式。4.4.8裝配式吊頂系統與墻、柱或梁交接處,應設伸縮縫隙或收口線腳。4.4.9吊頂系統主龍骨不應被設備管線、封口、燈具、檢修口等切斷。4.5樓地面設計4.5.1裝配式樓地面宜采用架空樓地面及非架空干鋪樓地面。4.5.3裝配式樓地面設計選型時,應與建筑完成面標高協調,應充分考慮無障礙功能空間的使用要求。4.5.4裝配式樓地面應采用平整、耐磨、抗污染、易清潔的材料,廚94.5.5裝配式樓地面承載力應滿足使用要求,連接構造應穩定、牢固。基層應滿足地面系統的安裝要求。4.5.6裝配式樓地面采用架空設計時,應符合下列要求:1架空樓地面應由支撐構造、基層構造和飾面系統組成;2支撐構造應具有滿足調平、調高或按功能需求調整坡度的功能,且與樓地面連接牢固;3基層構造宜獨立設置,與周邊墻體采用柔性連接;4架空層高度應滿足使用要求,并結合管線分離進行綜合設計;5管線密集及接口集中處應設置檢修口或采用便于拆裝的構造方式;6支撐及基層構造應滿足重物堆放的需求;7有隔振要求的,應有隔振設計;8宜在架空層內分倉設置防水、防蟲、防鼠構造,并應采取防4.5.7裝配式樓地面系統與地面供冷(暖)系統、新風系統或其他地面系統結合設置時,宜選用模塊式集成部品。4.5.8有防水要求的裝配式樓地面應設置防水隔離層、擋水門檻,或采用其他防水隔水措施,防水性能應滿足使用要求。4.6隔墻設計4.6.1裝配式隔墻設計應選用非砌筑免抹灰的墻體構造,可選用條板隔墻、龍骨隔墻、模塊化隔墻等干式工法施工的墻體,宜優先選用可管線分離的墻體、管線、裝飾一體化設計的模塊化墻體。4.6.2裝配式隔墻設計應與建筑專業協同設計,裝配式隔墻系統宜符合模數,其寬度宜采用3M的模數數列;其高度的增加以M/10為模數增量。4.6.3裝配式隔墻采用條板隔墻時,應符合下列要求:1應根據具體的使用部位和使用功能需求選用墻體材料和形式、確定墻體厚度,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輕質條板隔墻技術規程》JGJT157的有關規定;2不同材料形式的條板之間的四向連接、轉角及非標準條板的連接應牢固,與建筑主體連接應安全可靠,并應有相應措施確保防火及隔聲的可靠性;3條板隔墻應避免現場裁切、開洞、開槽;空心條板隔墻可結合空腔敷設管線;4當條板隔墻需吊掛重物和設備時,不得單點固定,并應采取加固措施,固定點間距應大于300mm;用作固定和加固的預埋件和錨固件,均應作防腐及防銹處理。4.6.4裝配式隔墻采用龍骨隔墻時,應符合下列要求:1龍骨隔墻應根據使用功能及部位的需求選擇相適應的龍骨類型、規格及節點做法。有A級燃燒性能要求的部位以及高溫高濕環境宜采用金屬龍骨,對有防水、防潮要求的房間應采取相應處理措施;2隔墻內的防火、保溫、隔聲填充材料應采用B1級及以上防火材料,宜選用巖棉、玻璃棉等A級防火材料;3裝配式隔墻采用金屬類龍骨隔墻時,龍骨應做防銹處理,裁切時做相應的截面保護措施;4龍骨與建筑主體連接應安全可靠;5采用一體化設計的龍骨隔墻,需要固定或吊掛重物時,應采用可靠的固定措施,如專用配件、加強背板、在豎向龍骨上預設固定掛點等;6門窗洞口及墻體轉角連接等薄弱部位應有加強設計;7開關、插座、管線穿墻應采取防火封堵、隔聲和必要的加固措施;振動管道穿墻應采取減振措施。4.7墻面設計4.7.1裝配式墻面系統是采用工廠化生產并符合干式工法施工要求的集成化墻面,一般由飾面板和連接部件構成。4.7.2裝配式墻面設計應考慮與吊頂、地面交接的銜接構造,減少墻面安裝對吊頂、地面已完成工序的影響。有對縫要求的空間需要對縫協調。4.7.3裝配式墻面設計選型應考慮后期維護的便利性,應選用易清收口等解決方案的部品。4.7.4裝配式墻面飾面層可根據需求選擇噴涂、壁紙、壁布、面磚、陶瓷薄板、薄石材等材料,但應與飾面板的基層材料相容、連接牢固。4.7.5裝配式墻面應符合下列要求:1當墻體平整度足夠時,宜采用直鋪飾面的方式施工;2連接部件應具有調平功能;3飾面板應與基層連接緊密無異響,宜實現單塊可拆裝的需求;部品接縫處,應設置工藝縫或使用收邊條;4飾面板宜選擇干掛式、插入式、鎖扣式或其他物理連接方式;5裝配式墻面上的開關面板、插座面板等開洞部位,宜在工廠內一次性加工完成,減少現場裁切開洞。如需在現場開洞,應采用專用工具裁切;6墻面飾面層與門口、埡口、窗口等交界處宜做防潮、防水等處理;7裝配式墻面應滿足防變形、防老化等耐久性要求,宜選擇變形率較低的基材,飾面層應抗老化、不褪色、配件連接應牢固、安全。4.7.6在墻面上有懸掛物體時,應避免粘掛,應采用可靠的連接方2案與隔墻連接;連接方案應注明連接方式、工具及步驟,方便自行操作,并注明吊掛力與其他相關注意事項。應在隔墻懸掛重物的加固措施處做相應標識。在交付的房屋使用說明文件中應做出說明與圖形標示。4.8廚房設計線等的設計,應根據人體工程學原理及使用功能,協調建筑、結構、內裝、設備、燃氣、通風、排煙等專業與功能需求合理布局,4.8.2集成廚房的墻面及地面的面層應選用低吸水率、耐磨、耐腐蝕、耐油污、易清洗的材料,地面面層材料應具有防滑性能,吊頂、墻面、地面材料應為燃燒性能A級的材料。清洗,在設備管線密集及接口集中處應設置檢修口或采用便于拆裝的構造方式。4.8.4櫥柜應根據廚房的平面形狀、面積大小和炊事操作流程等合理布置,其整體組合應與廚房空間及設備尺寸的模數相協調。通風管可利用櫥柜、吊頂空間合理接入配套管道內。安裝燃氣熱水器的位置,應滿足自然通風要求。4.8.6集成廚房的給排水、電氣設備管線應利用地面、隔墻、墻吊頂的空腔進行集中布置,且應滿足管道檢修的需求,排水管應滿足隔聲要求。4.8.7集成廚房樓地面應設置防水層及二次排水系統,墻面應設置防水、防潮層。當設置地漏時,裝配式地面應設置不小于1%的坡度坡向地漏。134.9衛生間設計結合衛生間各部品尺寸、預留管線敷設空間以及選用的衛浴潔具、分區、設備管線敷設方式和路徑等。4.9.2衛生間分為集成衛生間和整體衛生間,包括防水底盤地面(含調平支撐層、面層、地漏等)、防水板墻面(含面層)、吊頂(含照明排氣)、潔具五金、電氣設備及機電管線4.9.3衛生間宜采用同層排水方式,當采取結構局部降板方式實現同層排水時,應結合排水方案及檢修要求等因素確定降板區域;降板高度應根據防水底盤高度、衛生間外的裝配式地面標高、潔具布置方案、排水管管徑尺寸及敷設路徑等因素確定。4.9.4集成衛生間的防水底盤應選用耐腐蝕材料,地面及墻面的面其他復合材料,地面面層材料應具有防滑性能。防水底盤應根據功能區域設置排水坡度。4.9.5衛生間的吊頂宜采用整體吊頂或集成吊頂,給水及電氣等管線接入與分配宜敷設在吊頂內,在設備管線密集及接口集中處應設置檢修口或采用便于拆裝的構造方式。4.9.6衛生間內的潔具、收納柜應結合衛生間的空間尺寸、排水類型及連接方式等要素進行選型設計,當采用懸掛方式安裝時,應采用專用配件、加強背板等可靠固定措施。4.9.8衛生間的各部品之間、部品與建筑主體及門窗銜接處應做好l4收口和防水設計。濕區墻面防水高度應從地面至上層樓板底或吊頂以上50mmo4.9.9當采用整體衛生間時,設計選型應在建筑方案設計階段進行,并應符合《裝配式整體衛生間應用技術標準》JGJT467的相關規定。4.9.10衛生間防水底盤下的建筑樓地面應設置防水層及二次排水系統。4.9.11衛生間內外露可導電部分和可接近的外界可導電部分局部等電位聯結應安裝到位。4.10其他部品4.10.1其他部品包括內門窗、收納系統及其他具有使用功能的配套部品。4.10.2內門窗宜選用工廠化生產、成套供應的門窗(套)部品,設計文件應明確所采用門窗(套)的材料、品種、規格等指標以及顏色、蝕及耐火極限等設計規范的要求。4.10.3收納系統應結合功能空間布置,對物品種類和數量進行收納規劃和設計。4.10.4收納系統宜與建筑隔墻、吊頂等進行一體化設計,能適應使用功能和空間變化的需要。4.10.5收納系統所用板材和五金件材料性能應符合國家關于防4.10.6居住建筑采用的戶內樓梯宜選用工廠化生產、成套供應的裝配化部品。154.11設備和管線設計4.11.1裝配式內裝修應結合項目建設條件和項目需求合理確定管線與結構分離的方式,設備管線的安裝敷設應與室內空間設計相協調。4.11.2裝配式內裝修設備和管線設計應遵循下列原則:1設備和管線系統宜通過集成技術提高設備和管線系統的集成度;2設備和管線不應敷設在混凝土結構或混凝土墊層內,也不宜通過墻體表面開鑿或剔鑿等方式設置;3管線穿過預制結構部件處,應預留孔洞或預埋套管;4豎向主干管線、公共功能的閥門、計量設備、電氣設備以及用于總體調節和檢修的部件,應集中設在公共區的管道井或表間內,集中管道井的設置及檢修口尺寸應滿足管道檢修更換的空間要求;5設備和管線(含設備機房內)預留洞口尺寸及位置、插座接口點位應結合室內空間布局在裝修設計圖中明確標注;6敷設于樓地面的架空層、吊頂空間、裝配式隔墻內的空調及通風、給水排水、強弱電等設備與管線應設置檢修口,檢修口宜采用標準化尺寸。4.11.3安裝于墻體、吊頂、地板表面的燈具、開關插座、控制示屏、風口、探測器、攝像頭、檢修口等設備設施的位置與尺寸應與內裝修相協調,并應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4.11.4敷設于隔墻系統、吊頂系統、架空地板系統內的管線應采取可靠措施安裝牢固。4.11.5集成廚房和集成衛生間的設備與管線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用標準化接口,且應在設備管線密集及接口集中處應設置檢修口或采用便于拆裝的構造方式;2集成廚房和集成衛生間內的管道材質和連接方式宜與公共區的管道匹配,當采用不同材質的管道連接時,應有可靠的連接措施。4.11.6給水排水管線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當采用給水分水器時,分水器應與用水器具一對一連接;在架空層或吊頂內敷設時,中間不得有連接配件;分水器的設置應便于檢修,并宜有排水措施;2敷設于隔墻系統、吊頂系統、架空地板系統內的給水管線應采取措施避免有機溶劑的腐蝕或污染;3消防閥門、水流指示器、末端試水閥等附配件宜設在管井、設備用房內等便于檢修的部位,不應設在主要功能房間內。4.11.7空調和通風管道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空調和通風系統管道安裝應設置可靠的支撐系統并充分考慮管道伸縮補償,確保安裝安全;同時,應按照相關標準要求,設置保溫隔熱措施;2空調管道宜采用工廠預制、現場冷連接工藝,通風管道應采用工廠預制加上局部彈性連接的方法;3空調、通風和新風等管道宜敷設在吊頂或架空空間內。4.11.8電氣管線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電氣線纜應采用符合安全和防火要求的敷設方式配線;2電氣線纜應穿金屬管或在金屬線槽內敷設,線纜在管道或線槽內不宜有接頭,如有接頭,應放置在接線盒內;3電氣線纜設計在隔墻內布線時,隔墻宜優先選用帶穿線管的模塊化隔墻。當穿線管穿越防火分區隔墻時,應注意穿線管材料滿足防火設計的要求。4.11.9燃氣管線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燃氣工程的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燃氣工程項目規范》GB55009的相關規定;172當燃氣表或燃氣管設置在廚房櫥柜內時,櫥柜應具有自然通風功能。燃氣表四周應預留不小于100mm的安裝和檢修空間。4.12接口和細部4.12.1裝配式內裝修與主體結構系統、外圍護系統、設備管線系統的接口設計應符合通用性要求。4.12.2裝配式內裝修應采用標準化的連接構造,接口的位置和尺寸應符合模數協調及工廠化生產的要求,并應做到連接合理、拆裝4.12.3部品的連接構造應符合下列要求:1建筑套內部品的維修和更換不應影響公共區域部品或結構的正常使用;2設計耐久年限低的部品部件應安裝在易更換易維修的位置,避免更換時破壞耐久年限高的部品部件或結構構件;3先裝部品應為后裝部品預留接口,并應與后裝部品接口匹配。4.12.4裝配式內裝修接口連接部位處理應符合下列要求:1隔墻與地面相接部位宜設踢腳或墻裙,踢腳或墻裙與墻地面的交接、嵌合應嚴密,交界線應順直并方便清潔和維護;2隔墻與吊頂的連接部位宜采用收邊線角或凹槽等方式進行處理,不應有縫隙,緊固件位置應整齊;3門窗與墻體的連接宜采用配套的連接件,連接應牢固;門窗框材與輕質隔墻之間的縫隙應填充密實,并宜采用門窗套進行收邊;4集成廚房的固定安裝應根據不同墻體設計安裝節點、固定方式和構造;櫥柜模塊與墻面、地面、吊頂的交接處應風格協調、收口美觀;5集成衛生間地面與其他室內地面、墻面與門窗之間應做好收邊收口處理,并應滿足防水要求;6樓地面、墻面、吊頂不同材料交接處宜采用收邊條進行處18理,收邊條滿足通用性要求;7墻面預留孔洞位置宜采用敷設預制穿墻套管,設計防火封堵區域,其防火封堵材料及穿線管材料應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執行。5制造與運輸5.1一般規定5.1.1裝配式內裝修部品部件的生產加工應滿足工廠生產及現場安裝的要求,生產前應優化標準化部品部件與定制化部品部件的系列規格組合,提高標準化部品的應用比例。5.1.2部品制造企業應建立完善的技術標準體系以及質量、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5.1.3部品制造企業應從生產準備、部品制造、出廠檢驗、道路運輸、場內堆放存儲及二次運輸等方面進行控制,確保部品生產質量,滿足供應計劃。5.1.4部品制造企業應將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與智能生產線的傳感、通信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相融合,實信息協同,部品生產關鍵信息可全程記錄,實現部品的質量及生產5.1.5部品制造企業所生產的部品部件和生產所用材料的防火、防相關標準的規定。5.1.6部品配套的部件應與部品同批次交付,易損、易耗零配件宜適量增配;需要專用工具進行裝配時,應與部品同批次配備相應數量工具。5.2生產準備5.2.1部品制造企業所用的生產設施和設備、工藝技術標準、措施及文件等應滿足部品生產質量保證的要求。205.2.2部品生產加工前,應對制造所用原材料的質量合格證明文件進行檢查,并按照現行國家有關產品標準的規定進行抽樣檢測,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不得使用。對半成品、成品進行試驗與檢驗,檢驗結果應符合質量要求。5.2.3部品生產加工前,應根據項目需求、配套部品安裝順序制定生產組合預案,部品所需專用配件或輔料同步準備。5.2.4部品生產前應進行統一編碼,產品編碼應參照加工文件,可按5.2.5部品生產前應明確部品之間連接的標準接口類型、規格、連接方式,確定配套的部件。5.2.6對于大型且在工廠內完成主要裝配的部品,應明確運輸、存放、就位的相關條件和要求。5.3部品制造5.3.1部品制造企業應建立質量安全與生產追溯制度,部品制造各工序應按生產工藝要求進行質量控制,實行工序檢驗與可追溯生產日志,實現對生產產品的可追溯性。5.3.2部品生產制造中,宜將信息技術應用到生產環節,鏈接設計和施工信息,實現智能化制造。5.3.3生產有顏色、圖案的部品時,需按照訂單批量生產,分批次生產前應打樣確認,并有區分批次標識,要求施工現場按照標識進行安裝,防止出現同一區域的色差問題。5.3.4部品部件生產精度應滿足設計及公差要求。5.4出廠檢驗5.4.1生產企業應建立產品出廠檢驗制度,產品應按現行標準檢驗合格后方能出廠;生產企業不具備出廠檢驗能力的,應委托具有法2定資質的第三方檢驗機構進行出廠檢驗。5.4.2生產企業應對出廠合格產品出具產品檢驗報告及產品合格證明文件,合格證明文件應標注產品相關信息,明確質量保證期限,并可對制造的產品進行追溯。5.5包裝標識5.5.1出廠前應標注產品信息,確保加工訂單文件、產品編碼對應一致。5.5.2產品包裝應標識產品名稱、規格型號、產地、質量安全證明等內容,同批次部品應內置包裝明細清單、產品合格證等,部品部件編碼應在產品說明書、設計排版圖、數據標識中體現,并應用于指導施工安裝。材料。次轉運要求。5.6運輸與存放5.6.1部品的運輸與存放應根據施工計劃、施工(安裝)方案、堆放場地、運輸路線等提前制定計劃與方案。5.6.2部品的運輸與裝卸應根據現場情況,提前準備裝卸機械、防雨布、貨架、地墊等輔助工具。超高、超寬、形狀特殊的大型部品運輸和堆放應采取專項保障措施。226施工安裝6.1一般規定6.1.1裝配式內裝修工程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規范》GB/Tr50905和現行海南省地方標準《海南省建筑工程文明施工標準》DBJ46-07的相關要求。6.1.2裝配式內裝修宜與其他系統工程同步施工,施工總承包單位對主體結構施工流水及施工段劃分時,應同步考慮裝配式內裝修的流水作業要求。6.1.3施工單位宜經過裝配式內裝修施工培訓,應對裝配式內裝修工程施工的人員進行施工入場安全培訓、崗前專業技術培訓及施工現場管理培訓,所有現場施工人員應通過培訓并考核后上崗。6.1.4所有部品部件和材料進場時應根據設計要求對其品種、規格、外觀和尺寸等進行驗收,材料包裝應完好,應有產品合格證、說明書及相關性能的檢測報告及型式檢驗報告。6.1.5裝配式內裝修工程施工應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對施工全過程進行模擬、指導及協調管理。6.1.6裝配式內裝修宜采用智能化施工技術,提高施工效率,降低6.1.7裝配式內裝修工程施工前應制作樣板間(段)及部品樣板,并應經有關各方確認。6.1.8施工單位應建立完整的施工流程管理制度,包括圖紙深化、品保護和安全文明檢查等制度。236.2施工組織6.2.1施工前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應進行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6.2.2BIM模型用于指導現場測量、放線、下單等工作前應經相關責任方確認。應將現場實測數據反饋到BIM模型中進行檢驗,判斷是否滿足安裝部品的精度要求。6.2.3施工前應根據BIM模型導出的排版及清單工程量,按進度計劃分批次下單。6.2.4施工前,應按照項目策劃對場地進行布置,合理安排現場拆包、部品部件擺放、可回收廢料和垃圾場地等區域的位置,并滿足6.2.5部品部件的堆放應符合下列規定:1包裝箱貨號應朝上,按施工安裝順序堆放;2應堆放平整,防止材料變形;6.3吊頂安裝6.3.1裝配式吊頂安裝前,應按設計要求對室內凈高、洞口標高和吊頂內管道、設備及其支架的標高進行交接驗收。6.3.2飾面層安裝前應對架空層內設備、管道管線、基層進行隱蔽驗收;同時應復核燈具、風口、消防噴淋等設備的位置,復核部品開6.3.3裝配式吊頂工程施工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集成吊頂使用的裝飾及功能模塊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用集成吊頂》JG/T413的相關規定;242基層模塊中立框之間的連接,不應有縫隙,折彎見光部分不應有高低差,宜采用紅外線等設備輔助進行基層調平;3連接部件與飾面板的裝配應安拆便捷,并便于現場調節平整度;4當使用暗龍骨安裝時,應注意對陽角的保護,避免在搬運、安裝時碰磕,影響美觀。6.3.4免吊桿裝配式吊頂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邊龍骨與墻面應固定牢固、安裝平直,水平陰陽角處應切割45o拼接,接縫應嚴密、平整;2吊頂板與邊龍骨搭接不應小于10mm;3橫龍骨與吊頂板連接應穩固,橫龍骨與邊龍骨接縫應整齊;6.3.5有吊桿裝配式吊頂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吊桿宜采用直徑不小于8mm的全絲鍍鋅吊桿,采用膨脹螺栓連接到頂部結構受力部位上;2吊桿應與龍骨垂直,距主龍骨端部距離不得超過300mm。當吊桿與設備相遇時,應調整吊桿構造或增設吊桿;3龍骨、吊頂板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住宅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規范》GB50327的規定。6.4樓地面安裝6.4.1裝配式樓地面應按設計圖紙設置地面控制線,安裝前應完成架空層內管線敷設,對基層表面雜物進行清理,并應經隱蔽工程驗收合格,辦理交接手續。6.4.2裝配式樓地面應與基層地面可靠連接,檢查口、預留孔洞等處的加強處理應符合設計要求。6.4.3裝配式樓地面應以飾面層的完成面為控制面進行施工,飾面鋪裝完成后,安裝踢腳線壓住板縫。256.4.4架空地板系統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架空地板的支撐件應與地面基層連接牢固,架空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2架空地板系統應按設計要求布置支撐件的間距,與墻體交接處應做好封邊處理;3架空地板系統與地面基層間宜做減振處理。6.4.5非架空干鋪地面系統的基層平整度和強度應滿足干鋪地面系統的鋪裝要求。6.4.6有防水要求房間的樓地面在結構面上應做防水處理,防水工程完成后按規范做閉水實驗。防水層向房間門外延展的長度不應小于500mm,向兩側延展寬度不應小于200mm,或其他防水隔水措施,防水性能應滿足使用要求。裝配式樓地面在結構面防水層上未采用整體防水底盤的,樓地面安裝工程完工后不再做閉水實驗。6.5隔墻安裝6.5.1隔墻安裝前應按設計圖紙做好定位控制線、標高線、細部節點線等,應對結構管線接口準確性進行檢查。6.5.2隔墻與地面、墻面、頂面連接應牢固,可設置預埋件、連接件。隔墻之間連接應平整、垂直、位置正確,拼接部位應進行隔聲處理;內部敷設管線的線槽應固定,底盒安裝應牢固。6.5.3龍骨隔墻安裝的細部構造應牢固、可靠,宜采用鉚釘、自攻螺釘、卡勾等物理連接方式,并滿足安全性能要求;隔墻系統應在夾層內敷設管線、線盒定位單元。6.5.4條板隔墻安裝時,應清除條板浮灰,板材宜豎向安裝并與結構固定牢固,應避免條板表面的剔鑿,與不同材質的墻體交接時,板材拼縫位置應采取相應的防開裂措施。266.6墻面安裝6.6.1裝配式墻面安裝前,應對墻體內的管線、填充材料等隱蔽工程進行驗收。6.6.2裝配式墻面安裝、連接應安全可靠、接口美觀,各類接口洞孔位置正確。6.7廚房施工安裝設備管線等隱蔽工程驗收。6.7.2集成廚房施工前應綜合考慮櫥柜和廚房設備(灶具、排油煙機、洗滌池等)的合理布置及其綜合管線敷設,并應按設計要求尺寸準確放線。6.7.3集成廚房施工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集成廚房的墻板應與基層墻體連接牢靠,安裝吊柜、燃氣熱水器、廚房熱水器等部品和設備的部位應進行加固處理,與主體結構有可靠連接;2集成廚房的墻面與地面、吊頂、臺面之間的連接部位應做密封處理;3采用豎向通風道時,應采取防止支管回流和豎井泄露的措施;采用油煙水平直排系統時,風帽應安裝牢固,與結構墻體之間的縫隙應密封。6.8衛生間施工安裝6.8.1在裝配式衛生間施工安裝中,一般分為集成衛生間安裝和整體衛生間安裝。276.8.2集成衛生間安裝前應完成相關隱蔽工程驗收,當有防水層時,應完成防水施工并驗收合格。6.8.3集成衛生間的施工安裝應與其他施工工序進行協調;當采用整體衛生間時,宜優先安裝整體衛生間,再施工安裝整體衛生間周邊墻體。6.8.4集成衛生間在進行墻體結構安裝前,宜優先組裝衛生間底盤。6.8.5集成衛生間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集成衛生間排水支管與主排水立管應連接牢靠,排水坡度符合設計要求;2集成衛生間的門框門套應與防水底盤、壁板、外圍墻體連接牢固,并應做好收口處理和防水措施;3集成衛生間的壁板與壁板、壁板與防水底盤、壁板與頂板的連接構造應滿足防滲漏要求;集成衛生間內所有板縫、角縫均應進行結構連接;不應使用非柔性填縫劑;4集成衛生間的構件、部件等的安裝應符合保養、檢查、維修和更換的要求;5當地面采用整體防水底盤時,地漏應與整體防水底盤安裝緊密,并做閉水試驗;6集成衛生間設置外窗時,壁板與窗洞口銜接處應進行收口處理,并應做好防水。6.8.6當采用整體衛生間時,預留整體衛生間隔墻及外墻之間安裝空隙的同時,考慮衛生間窗口及外墻窗洞口之間的連接及窗戶安裝時的完整、對應和密封,窗洞處應采取嚴格的防水措施。6.8.7整體衛生間安裝前,需與設計方溝通并確定生產精度要求,在建筑衛生間主體結構完成后進行尺寸復核,保證安裝順利進行。6.8.8整體衛生間應與建筑主體結構可靠連接,且整體衛生間結構應滿足使用、運輸、安裝等方面的強度要求。整體吊裝的整體衛生間應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在搬運過程中不應產生永久變形或28造成整體衛生間內部結構、部件的損壞。6.9其他部品安裝6.9.1裝配式內裝修門窗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分離式內門窗的門窗框宜在工程室內二次結構施工完成后安裝固定;2分離式內門窗的門窗扇以及一體化門窗宜在室內涂料、墻、地磚鋪貼等完成后安裝。6.9.2裝配式內裝修其他部品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其他部品安裝前應對有防水、防潮、防腐以及防蟲蛀要求的部位及基層做相應處理,潮濕區域應按設計要求選用耐潮、耐濕部品部件;2其他部品與基面的收邊、收口、填縫密封應符合設計要求且3其他部品內部隱蔽管線部件應在連接處做密封、防火處理。6.10設備和管線安裝6.10.1裝配式內裝修設備及管線施工前,應進行測量放線,并設置部品部件安裝定位標識。6.10.2設備和管線與其固定裝置的材料應相互兼容,且固定裝置的耐久年限應長于管線的耐久年限。6.10.3設備和管線施工完成后,應進行試驗和調試,暗敷在輕質隔墻、架空地板和吊頂內的設備和管線,應在驗收合格并形成記錄后方可隱蔽。6.10.4給水排水系統工程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生活給水系統材料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的安全性評價標準》GBT17219的有關規定;292設備、泵組、閥件等宜采用工廠集成預制裝工程量;3分水器給水系統安裝完畢后,應進行水壓試驗、嚴密性試驗,其要求應按《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執行,并完成隱蔽工程檢查工作;4架空層內敷設的排水管道支架及管座的安裝應按照設計坡度施工,支架與管道接觸應緊密;非金屬排水管道采用金屬支架時,在金屬管卡與管道外壁接觸面設置橡膠墊片;5排水橫支管與排水立管的連接應緊密可靠。6.10.5空調和通風管道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規范》GB50738;2空調風管及冷熱水管道與支(吊)架之間,宜有絕熱襯墊,其厚度不宜小于絕熱層厚度,寬度不宜小于支(吊)架支承面的寬度。6.10.6電氣管道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設置在架空層或裝配式墻體空腔內的電氣管路,應按設計圖紙定位放線后,按放線位置敷設;2敷設于輕鋼龍骨隔墻內部的配管可按明配管施工;6.10.7燃氣管道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燃氣設施的水平管不應穿越燃氣灶上方;2安裝燃氣熱水器的地面和墻面應為不燃材料,燃氣熱水器與燃氣灶的水平凈距不得小于300mm,燃氣熱水器與可燃、難燃材料裝修的建筑部位凈距不宜小于表6.10.7的規定。表6.10.7燃氣熱水器與可燃、難燃材料裝修的建筑部位凈距(mm)部位上方側方后方前方凈距(mm)150150150306.11成品保護6.11.1裝配式內裝修成品保護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成品保護技術標準》JGJT427的相關規定。6.11.2裝配式內裝修應編制成品保護專項方案,施工前進行技術方案主要包括已完成的各單項工程和整體工程驗收移交前的保護等內容。6.11.3部品部件進場后應根據平面布置規劃分類存放,做好防雨、6.11.4各工序、工種施工中應做好對已完成結構及機電管線、設備的保護;不應破壞其他已完工程的成品保護措施,且不應在成品上進行堆放及施工作業。6.11.5各工序、工種完成前,應準備成品保護所需的材料及用品,待各工序、工程完成且驗收合格后,各施工單位應按照部品部件的使用及維護要求、成品保護方案,進行成品保護工作。6.11.6全部工序、工程完成后,施工單位應對施工現場進行徹底清潔并封閉管理,避免對成品造成污染和損壞。6.12施工安全與環境保護6.12.1裝配式內裝修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應符合下列規定:1施工前,應根據不同施工項目的現場具體情況,進行危險源的辨識、評估并制定相應的預防和規避措施,確保作業環境安全;2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制定項目安全專項方案和應急預案,落實各級各類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3裝配式內裝修施工應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文件、施工方31案布置各種設備和設施,并根據現場需要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巡檢和事故隱患排查工作,確保生產安全有序進行。6.12.2裝配式內裝修工程施工環境保護管理應符合下列規定:1裝配式內裝修施工過程應制定環境保護專項方案,遵守國家環境保護的法規和標準;2應采取針對性措施對施工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和施工照明污染等進行有效防范和控制;3裝配式內裝修施工應減少現場二次加工作業,減少建筑垃圾的排放,應建立施工現場廢棄物回收系統,對固體廢棄物進行有效的回收和利用。327工程質量驗收7.1般規定7.1.1裝配式內裝修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標準》GB502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標準》GB50325和現行海南省有關標準的規定。格、性能等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現行國家、行業及海南省有關標準的規定,并按規定進行進場檢驗;涉及安全、節能、環境保護和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要材料和部品,應進行復驗;木質材料應有防蟻處理記錄。7.1.3裝配式內裝修采用的部品部件中有害物質限量應滿足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現行強制性系列國家標準(GB18580~GB18587)的規定要求。7.1.4裝配式內裝修工程施工過程中應進行隱蔽工程驗收,隱蔽工程驗收應有記錄,記錄應包含隱蔽部位照片和隱蔽部位施工過程影像;檢驗批驗收應有現場檢查原始記錄。7.1.5裝配式內裝修工程質量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1裝配式內裝修工程的各分項工程驗收應按《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中分部分項的劃分,納入相應分部分項工程。2檢驗批質量驗收應符合:檢查的主控項目應全部符合本標準的規定;33檢查的一般項目80%以上的檢查點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不符合標準的檢查點不得有影響使用功能或明顯影響裝飾效果的缺陷,且允許偏差項目中最大偏差不得超過本標準規定的允許偏差7.1.6采用裝配式建造的住宅工程完工后,應對各檢驗批、分項、分部工程進行驗收,必要時按照工種、專業類別進行驗收并由相應資質工程師簽字確認,形成驗收報告記錄。建設單位組織工程竣工驗收前,還應按照本省有關要求和質量驗收標準,組織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進行分戶驗收,以每戶為一個檢驗批,對觀感質量和使用功能等進行檢查驗收,并按戶出具驗收合格證明。7.1.7驗收及檢查應有相應專業人員的簽字及報告,嚴格落實責任及設計要求,有利于周期性的維修檢查、問題點有跡可循。7.2吊頂7.2.1同一類型的裝配式吊頂工程每層或每30間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30間也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大面積房間和走廊可按裝配式吊頂每30m2計為1間。7.2.2裝配式吊頂工程每個檢驗批應至少抽查20%,并不得少于6間,不足6間時應全數檢查。I主控項目7.2.3裝配式吊頂工程應對下列隱蔽工程項目進行驗收:2預埋件;3龍骨安裝;4龍骨防腐處理。347.2.4吊頂標高、尺寸、造型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應符合設計要求及現行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檢驗方法:觀察;檢查產品合格證書、性能檢測報告、進場驗收記錄和復驗報告。7.2.6飾面材料的安裝應穩固嚴密,連接構造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觀察;手扳檢查;尺量檢查。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金屬吊桿、龍骨、連接件應采用防腐材料或采取防腐措施,材料應相互兼容,防止電化學腐蝕。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檢查產品合格證書、進場驗收記錄和隱蔽工程驗收記錄。7.2.8重型設備和有震動荷載的設備嚴禁安裝在裝配式吊頂工程的連接件上。檢驗方法:觀察檢查。I一般項目縫及缺損。飾面材料與連接構造應平整、吻合,壓條應平直、寬窄一致。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7.2.10飾面材料上的燈具、煙感、溫感、噴淋頭、風口篦子等設備的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與飾面材料的交接處應吻合、嚴密。檢驗方法:觀察。7.2.11裝配式吊頂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7.2.11的規定。35表7.2.11裝配式吊頂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表面平整度2用2m靠尺和塞尺檢查,各平面四角處2接縫直線度3拉5m線,不足5m拉通線,用鋼直尺檢查,各平面抽查2處3接縫高低差用鋼直尺和塞尺檢查,同一平面檢查不少于3處7.3樓地面7.3.1裝配式樓地面每層或每30間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30間也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大面積房間和走廊可按裝配式樓地面每30m2計為1間。7.3.2裝配式樓地面每個檢驗批應至少抽查20%,并不得少于8間,不足8間時應全數檢查。I主控項目7.3.3裝配式樓地面工程應對下列隱蔽工程項目進行驗收:1樓地面架空層內管道、設備的安裝。2可調節支撐構造設置及安裝。7.3.4裝配式樓地面可調節支撐的防腐性能和支撐強度,面層材料行國家標準《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的相關規定。檢驗方法:觀察;檢查產品合格證書、性能檢測報告和進場驗收記錄。角和缺棱等缺陷。36檢驗方法:觀察。7.3.6樓地面系統應牢固、無松動、無振動異響。檢驗方法:觀察和行走檢查。I一般項目7.3.7裝配式樓地面系統的找平層表面應平整、光潔、不起灰,抗壓強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的相關規定。檢驗方法:回彈法檢測或檢查配合比、通知單及檢測報告。7.3.8裝配式樓地面基層和構造層之間、分層施工的各層之間,應檢驗方法:觀察;用小錘輕擊檢查。7.3.9裝配式樓地面面層的排列應符合設計要求,表面潔凈、接縫檢驗方法:觀察。7.3.10裝配式樓地面面層與墻面或地面突出物周圍套割應吻合,邊緣應整齊。與踢腳板交接應緊密,縫隙應順直。檢驗方法:觀察。7.3.11裝配式樓地面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7.3.11的規定。表7.3.11裝配式樓地面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陶瓷磚面層大理石面層、花崗石面層表面平整度2.02.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2接縫高低差士0.5士0.5用鋼尺和楔形塞尺檢查3格縫平直2.02.0拉5m線,不足5m拉通線,用鋼直尺檢查4踢腳線上口平直2.05板塊間隙寬度±0.5±0.5用鋼尺檢查踢腳線與面層的接縫377.4隔墻7.4.1裝配式隔墻每層或每30間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30間也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大面積房間和走廊可按裝配式隔墻每30m2計為1間。7.4.2裝配式隔墻每個檢驗批應至少抽查30%,并不得少于8間,不足8間時應全數檢查。I主控項目7.4.3裝配式隔墻工程應對下列隱蔽工程項目進行驗收:1隔墻中設備管線的安裝及水管試壓;2連接構造安裝;3預埋件;4填充材料設置;5龍骨安裝。級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現行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查看產品合格證書、進場驗收記錄、性能檢測報告。7.4.5裝配式隔墻所用接縫材料的品種及接縫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觀察;檢查產品合格證書和施工記錄。7.4.6裝配式隔墻安裝應位置正確,板材不應有裂縫或缺損。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品種、規格、性能及木材的含水率應符合設計要求,38符合建筑對其在防火、隔聲等方面的要求。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查看產品合格證書、進場驗收記錄、性能檢測報告。7.4.8裝配式龍骨隔墻的天地龍骨應與基層構造連接牢固,并應平檢驗方法:手扳;尺量檢查;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7.4.9裝配式隔墻安裝應位置正確,連接牢固無松動。與周邊墻體的連接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尺量檢查;查看隱蔽工程驗收記錄。7.4.10裝配式條板隔墻的預埋件、連接件的位置、規格、數量和連接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7.4.11裝配式條板隔墻的條板之間、條板與建筑主體結構的結合應牢固、穩定,連接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觀察;手扳檢查。I一般項目7.4.12裝配式隔墻上的孔洞、槽、盒應位置正確、套割方正、邊緣整齊。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7.4.13裝配式隔墻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7.4.13的規定。表7.4.13裝配式隔墻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立面垂直度3用2m托線板(垂直檢測尺)2表面平整度3用2m靠尺和塞尺檢查3陰陽角方正3用方尺和塞尺檢查4接縫直線度2拉5m線,不足5m拉通線,用鋼直尺檢查5壓條直線度2拉5m線,不足5m拉通線,用鋼直尺檢查接縫高低差用鋼直尺和塞尺檢查397.5墻面7.5.1同一品種的裝配式墻面工程每30間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30間也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大面積房間和走廊可按裝配式墻面面積每30m'2計為1間。7.5.2每個檢驗批應至少抽查20%,并不得少于6間,不足6間時應全數檢查。7.5.3復合板裝配式墻面工程應對裝配式內裝所涉及的下列隱蔽工程項目進行驗收:1預埋件(或后置埋件);2龍骨安裝;3連接件;4防潮、防火處理;5龍骨防腐處理。I主控項目7.5.4已施工完成的基體、基層和管線敷設的施工質量應符合設計及相關標準的要求。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其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施工記錄、檢驗批和分項技術資料。7.5.5已施工完成的基體、基層和管線敷設的空間尺寸應符合設計、專項施工方案及內裝部品對安裝的要求。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檢查施工記錄、檢驗批和分項技術資料。40特殊要求的工程,材料應有相應性能等級的檢測報告。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檢查產品合格證書、進場驗收記7.5.7裝配式墻面現場安裝連接節點構造應符合設計要求及相關標準規定。檢驗方法:檢查其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性能檢驗報告和施工記錄。7.5.8裝配式墻面應安裝位置正確,連接牢固無松動。與周邊墻體的連接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手扳檢查;查看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施工記錄。檢驗方法:目測檢查,手扳檢查;查看檢測報告。I一般項目7.5.10安裝應平整、潔凈、色澤均勻,帶紋理飾面板朝向應一致,不應有裂痕、磨痕,墻面造型、圖案顏色,排布形式和外形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釘眼應設于不明顯處。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7.5.11裝配式墻面填縫應密實、平直,寬度和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填縫材料色澤應一致。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7.5.12裝配式墻面填縫材料及施工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及現行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書、復驗報告和隱蔽工程驗收記錄。7.5.13孔洞套裁應尺寸準確,邊緣整齊、方正,并應與電器口蓋交4l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7.5.14接縫應平直、光滑、寬窄一致,縱橫交錯處應無明顯錯位;填嵌應連續、密實;寬度、深度、顏色應符合設計要求。密縫飾面板應無明顯縫隙,線縫平直。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7.5.15裝配式墻面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7.5.15的規定。表7.5.15裝配式墻面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石材瓷磚軟包裝飾復合板其他材質立面垂直度22322用2m垂直檢測尺檢查2表面平整度2232用2m靠尺和塞尺檢查3陰陽角方正22322用直角檢測尺檢查4接縫直接度22222拉5m線,不足5m拉通線,用鋼直尺檢查5壓條直線度22222拉5m線,不足5m拉通線,用鋼直尺檢查接縫高低差用鋼直尺和塞尺檢查7接縫寬度用鋼直尺檢查7.6集成廚房7.6.1集成廚房每10間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10間也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7.6.2集成廚房每個檢驗批應至少抽查40%,并不得少于6間,不足6間時應全數檢查。42I主控項目件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現行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廚房門窗位置、尺寸和開啟方式不應妨礙廚房設施、設備和家具的安裝與使用。檢驗方法:觀察;尺寸檢查。有關標準的規定。檢驗方法:觀察;手試;檢查產品合格證書、進場驗收記錄和性能檢驗報告。7.6.5集成廚房的安裝應牢固嚴密,不得松動;與輕質隔墻連接時應采取加強措施,滿足廚房設施設備固定的荷載要求。檢驗方法:觀察;手試;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施工記錄。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施工記錄。7.6.7集成廚房的給水、燃氣、排煙等管道接口和涉水部位連接處的密封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有滲漏現象。檢驗方法:觀察;手試。7.6.8給水管道的水壓測試應符合設計要求。用水器具安裝前,各用水點應進行通水試驗。檢驗方法:核查測試記錄,觀察和放水檢查。7.6.9明敷室內塑料給水立管距離灶臺邊緣應有可靠的隔熱間距或者保護措施,防止立管受熱軟化。43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6.10吊頂內電線導管不應直接固定在吊頂龍骨上;柔性導管與剛性導管、電器設備、器具連接時,柔性導管兩端應使用專用接頭,固定應牢固。檢驗方法:觀察;實測檢查。7.6.11排氣道系統的排氣道及其配件的品種、規格及性能指標應符合設計文件和現行相關產品標準的要求。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明、有效期內的型式檢驗報告。7.6.12廚房設置的共用排煙道應與相應的抽油煙機相關接口及功能匹配。檢驗方法:目測檢查。7.6.13戶內燃氣管道與燃氣灶具應采用軟管連接,長度應不大于連接應嚴密,安裝應牢固,不滲漏。燃氣熱水器排氣管應直接通至戶外。檢驗方法:觀察、手試、肥皂水檢查。7.6.14燃氣灶具的連接應嚴密,安裝應牢固。檢驗方法:觀察、手試、肥皂水檢查。I一般項目檢驗方法:觀察;手試。7.6.16集成廚房柜體的排列應合理、美觀。檢驗方法:觀察。7.6.17柜體與柜體、柜體與臺面板、柜體與底座間的配合應緊密、平整,結合處應牢固。44檢驗方法:觀察,手試檢查。7.6.18廚房家具與頂棚、墻體等處的交接、嵌合應嚴密,交接線應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6.19廚房家具內表面和外部可視表面應光潔平整,顏色均勻,無上無遺留物品、無污漬。櫥柜背面瓷磚粘貼牢固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6.20廚房家具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7.6.20的規定。表7.6.20廚房家具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外形尺寸(長、寬、高)±1觀察、尺寸檢查2對角長度之差33門與柜體縫隙寬度27.7集成衛生間和整體衛生間7.7.1集成衛生間和整體衛生間每10間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10間也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7.7.2集成衛生間和整體衛生間每個檢驗批應至少抽查60%,并不得少于6間,不足6間時應全數檢查。I主控項目7.7.3集成衛生間的功能、配置、布置形式及內部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現行國家有關標準規定。45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7.7.4集成衛生間工程所選用的部品部件、潔具、設施設備等的規的規定。檢驗方法:觀察;手試;檢查產品合格證書、型式檢驗報告、產品說明書、安裝說明書、進場驗收記錄和性能檢驗報告。7.7.5集成衛生間的防水底盤安裝位置應準確,與地漏孔、排污孔等預留孔洞位置對正,連接良好。檢驗方法:觀察。7.7.6集成衛生間的連接構造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應牢固嚴密,不得松動。設備設施與輕質隔墻連接時應采取加強措施,滿足荷載要求。檢驗方法:觀察;手試;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施工記錄。7.7.7集成衛生間防水層不得滲漏。檢驗方法:在防水層完成后進行蓄水試驗,蓄水試驗時間不應少于48h(蓄水深度最淺處不小于30mm)。7.7.8集成衛生間給水排水、電氣、通風等預留接口、孔洞的數量、位置、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偏位錯位,不得現場開鑿。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施工記錄。7.7.9集成衛生間板材拼縫處應有密封防水處理。檢驗方法:觀察。7.7.10集成衛生間的衛生器具排水配件應設存水彎,不得重疊存水。檢驗方法:手試;觀察檢查。7.7.11整體衛生間應有出廠檢驗合格證書,并應具有使用說明書和安裝說明書。46檢驗方法:檢查出廠檢驗合格證書、使用說明書、安裝說明書。7.7.12整體衛生間防水底盤、壁板和頂板的面層材料表面應潔凈、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7.7.13衛生潔具及配件的材質、規格、尺寸、固定方法、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查閱設計文件、觀察檢查。7.7.14龍頭、花灑及坐便器等用水設備的連接部位應無滲漏,排水通暢。檢驗方法:放水觀察;檢查自檢記錄。7.7.15衛生間的防水底盤、壁板和頂板的安裝應牢固。防水底盤的固定安裝不應破壞結構防水層;防水底盤與壁板、壁板與壁板之間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溫室園藝操作技能回顧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晶體管型可編程控制器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公司正規勞務合同樣本
- 2025年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考試題庫含答案
- 福建事業單位考試服務運營管理題及答案
- 2024年園藝師解析題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傾向性測試題庫及參考答案
- 2025年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傾向性考試題庫匯編
- 2024年農藝師考試的課程設置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數碼一體機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貴州黔南州都勻供銷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第三屆天揚杯建筑業財稅知識競賽題庫附答案(101-200題)
- 2025年美麗中國第六屆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測試題庫(中小學組)
- 2025年早產兒培訓試題及答案
- 江西省鷹潭市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數學期中試卷(含答案)
- 2024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食品藥品檢驗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化糞池清掏協議書范本
- 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教科書解讀
- 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標準
-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小升初數學試卷
- 化工原理完整(天大版)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