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_第1頁
2024年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_第2頁
2024年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_第3頁
2024年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_第4頁
2024年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熱門]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

力。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

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R教學目標H

1.結合生活情境,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角,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通過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動,直觀認識角,體會角的大小與兩邊張口的大小有關,發

展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

R教材分析1

本節課是學生在一年級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際、動手操作等活動

來直觀地認識角。

教材首先展示了一幅街景圖,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角,并讓學生初步認識角。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圖中找角,讓學生說一說看到的隹。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讓學生

根據生活經驗來說一說生活中還見過哪些角。

為了給學生創造一個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空間,讓他們能夠更進一步地認識角、了解角,

教材又設計了折一折練一練做T故比一比等幾個小活動。其中,折一折這個活動可以促進學生對

角的整體把握,在頭腦中形成角的直觀形象;練一練,讓學生標出圖形中的角,幫助學生加深對

角的認識;做一做,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體會角的大小與兩邊張口的大小有關;比一比這

個活動是為了讓學生對角的特征有更深刻的認識。

R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電教室、語音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

學生來自城市,從小接觸的新事物多,見多識廣,勤于觀察、樂于合作探究,善于思考、質

疑,同時經常參加校內外的科技類活動,對放大鏡等工具使用比較得心應手;家長重視對孩子學

習興趣和能力的培養,積極、主動地配合學校一起來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R課堂實錄1

(一)活動導入,初步感知

師:同學們,數學王國的朋友們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他們還給同學們帶來了一道有趣的

題目。(多媒體課件出示:長方形、圓、三角形、橢圓、正方形這五個圖形小精靈依次在美妙的

音樂聲中走出來。課件配音:同學們,我們都藏在你們小組中的信封里,小組合作,先找到我們,

再把我們分成2組。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師:誰來說說你們組是怎樣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生: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一組,它們都有尖尖的角;圓木端圓一組,它們都沒有尖尖的

角。

師:有不同的分法嗎

生:(搖頭)同意第一小組的分法。

師:點擊相應的圖形,把課件中的圖形小精靈分成兩組。

(課件配音:同學們,角也是我們數學王國中的一名重要成員,你們愿意來認識它嗎)

生:(異口同聲)愿意.

帥: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板書:認識角。)

(二)學習探究,加深理解

1.感知角

師:同學們,從你學具袋里的圖形中找到一個角,你來摸一摸有什么感覺

生1:這兒是尖尖的,這兩邊滑滑的、平平的。

生2:這兒有些刺手,這兩邊直直的。

師:(邊演示角,邊說)噢,原來角給我們的感覺是這樣的:尖尖的,直直的。

2.找生活中的角

師:在我們上學的路上有沒有角呢(多媒體課件出示:書64頁的情境圖.)誰愿意來指一指

(生紛紛上臺,指主題圖中的角。)

師:在我們的生活周圍到處存在著角,你還能從教室中找到角嗎

生:(異口同聲)能。

師:誰來說一說

生1:黑板的四周有四個角。

生2:桌子的四周都有角。

師:把你們找到的角說給同桌聽。

3.創造角

師:同學們真是太棒了,找到了這么多角。現在看弟子上的圓形紙片,它上面有角嗎

生:(搖頭)沒有。

師:你能想辦法利用這張紙片來創造一些角嗎

生:能。

師:那就快快開始吧!

帥:誰來展示一下你創造的角

(學生紛紛在實物投影機上邊展示邊說。)

生1:這是我折出來的角。

生2:我畫了3個角。

生3:這是我剪出來的角。

師:同學們很了不起,都能創造角了!下面,老師也要來創造角了,仔細看。

師:老師是用什么方法創造的

生:畫的。

4.介紹頂點和邊

師:大家看!這尖尖的一點叫作角的頂點,這兩條直直的線叫作角的邊。

5游戲

師:同學們的表現可真棒呀!現在讓我們繼續擦亮自己的慧眼,來辨一辨真假孫悟空。(多媒

體課件出示:畫面加相應的配音。)

師:先看這個,是真是假(師點擊其中的一個孫悟空圖形,出現相應的圖形。)

生:假。

師:為什么呢

生:因為這個圖形上沒有角。

師:擦亮慧眼,看一看,這個孫悟空是進變的呢(師點擊該圖形,出現豬八戒.)

生:(歡呼)豬八戒!

師:再看這個,真還是假

生:真。

師:同意嗎

生:同意。

(師點擊該圖,出現一個搖頭晃腦的孫悟空圖。)

師:繼續看,這個是真還是假一起說。

生:真。

(師點擊該圖,出現一個搖頭晃腦的孫悟空圖。)

師:接著看,是真是假

生:假。

師:誰變的呢請看。(師點擊該圖形,出現二郎神。)

生:(歡呼)二郎神!

師:一起看這一個。

生:真。

(師點擊該圖,出現一個搖頭晃腦的孫悟空圖。)

師:仔細看,真還是假

生:假。

師:誰變的

生:(歡呼)白骨精!

師:祝賀你們,每人都有一雙慧眼!

6.角的標記

師:同學們,為了更清楚地表示各個角,我們還可以給角標上標記,怎樣做呢聽智慧老人來

告訴大家。(多媒體課件出示:畫面加配音。)閃動角的相關部分,出示角的標記,智慧老人講解:

小朋友,仔細看!這是表示角的符號。同時,為了區分不同的角,我們通常在這個符號的后面注

明一個數字或字母。例如,我們在這個角符號的后面再加注數字1,我們就可以把它記作1,就

讀作角1;如果還有一個角,我們就可以記作2,讀作角2。你們記住了嗎

生:記住了。

7.標出圖形中的.角

師:小組中的答題紙上有不同的圖形,選擇你喜歡的一張,用智慧老人告訴我們的方法,把

這個圖形中的角標出來。

(生動手做。)

師:誰來展示一下你做的

生1:我選擇的圖形是五角星,找到了10個角。

生2:我選擇的是第二個圖形,找到了8個角。

生3:我在第三個圖形中找到18個角。

(三)實踐操作,鞏固知識

1.做活動角

師:同學們剛才的表現可真出色呀!我們已經認識了角,下面我們動手來做一個角。每人從

學具袋里拿兩根硬紙條和一個圖釘,用它們來做一個角。用圖釘時要小心,不要扎破手指。開始!

(學生動手做角。)

師:把你做的角舉起來展示一下。

師:下面我們要來動腦筋了。看老師的這個角,你能調整手中的角,使它比這個角大嗎

生:能。

師:做好后舉起來。

師:來,我們倆來比一比。(和一個學生合作)

師:想一想你是怎樣使角變大變小的。

師:我們再來比一比。(與一個學生合作)

帥:想一想你是怎樣使角變大變小的。

生1:把兩根紙條往外拉,角就大;往里推,角就小。

生2:把兩條邊向外拉,角就大:向里推,角就小。

師:對,把角的兩邊拉開得越大,角就越大;把角的兩邊合攏得越小,角就越小。

2.小實驗

師:同學們,既然角有大有小,下面同桌合作,找出三角尺中最小的角。

師:你來指一指你們找到的角。

師:小組合作,把每把三角尺上這個最小的角放在一起比較一下,你們會發現什么

(小組交流、討論。)

師:哪個小組來匯報

生:每把三角尺上的這個角都一樣大。

師:大家都同意嗎

生:同意。

師:你上來展示一下你們是怎樣比較的。

生:把它們的頂點先對齊,讓它們的一條邊重合,我們發現另一條邊也重合了。

師:小組繼續合作,用放大鏡看三角尺上這個最小的角,你們又會發現什么把你們的發現填

寫在這張實驗記錄單上。

變不變

角兩邊的長短口角兩邊的長短口

角的大小口角的大小口

師:誰來匯報你們組的成果

生1:角兩邊的長短變了,角的大小變了。

生2:角兩邊的長理變了,角的大小沒變。

師:我們都同意角兩邊的長短發生了變化,那角的大小到底變沒變想一想可以怎樣來驗證。

生1:可以折一個一樣大小的角,放在放大鏡上面量一量.

生2:我有一種更簡單的方法,直接用另一把三角尺上的這個角放在放大鏡上面量就可以了。

師:剛才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驗證的好方法,下面請小組再來合作,選擇你喜歡的方法來驗

證一下。

師:我們剛才驗證的結果是角的大小變沒變

生:沒變。

師:下面請小組把這張實驗報告單訂正好。

師:同學們,再來看這張實驗報告單,通過剛才的實驗,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原先以為用放大鏡來看角,角肯定變大了,現在知道角的大4不變。

生2:角兩邊的長短變了,角的大小沒有變。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這個實驗,你們能得出一個什么結論

生1:角兩邊的長短變了,角的大小沒有變。

生2:角兩邊的長短和角的大小并沒有關系。

(四)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生1:我認識了角。

生2:我會創造角了。

生3:我知道了角各部分的名稱。

生3:我知道角兩邊的長短和角的大小并沒有關系。

R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目主學習的空間,調動學生學習的枳極性。導

入新課時,多媒體課件播放了數學王國的朋友們來到了課堂上這一E殳動畫,馬上吸引了學生的目

光,引發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為了更好地鞏固和運用知識,我設計了小游戲一真假孫悟空,

在進行這個環節時,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學生鞏固知識既高興又輕松。

同時我在教學時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做活動角這個環節在引導學生比較兩個角的大小時,

應讓他們充分比較角的大小,使每個人都親身經歷比較的過程,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

理解和掌握。

R案例點評]

《標準》反復強調學習空間與圖形應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應注重使學生在

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獲得對平面圖形的直觀經驗。本案例中,教師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和學生

熟悉的事物進行觀察、操作和實驗探究。其中,有兩點處理得比較恰當。一是利用多種資源,在

激發學生興趣上下功夫,課堂一開始,利用動畫課件一圖形小精靈激情導入,一下子抓住了學生

的心;課堂上有關角的新知識頂點邊角的標記等,教師適時地讓智慧老人來講解;尤其是設計的

真假孫悟空游戲,極大地激起了學生的參與欲望,使得常規的練W變得生動有趣,效果極佳。二

是教師在扎扎實實地組織學生探究學習。關于角的大4與角的長短無關內容的學習是比較難的,

處理不好往往會使學生處于一時明白,過時遺忘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本案例中,

教師結合學生的已有技能,引入了用放大鏡探究角的實驗,引導學生經歷了一次探究活動,雖然

本次探究交臉還不是很充分,結論得出的還有些困難,但這種思路和做法是十分值得提倡的,學

生在探究活動中逐步培養出能力,必將終生受益。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教學內容:

P25-P26

教學目標:

1、通過"撥一撥","數一數"以及數學活動,激發學生讀數,寫數的興趣。

2、通過本節課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書的順序,翎會讀萬以內的數。

教學準備:

計數器、學具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撥一撥、數一數

說一說讀數和寫數時要注意些什么

二、認一認撥一撥

看書24頁了解算盤的歷史結構進一步理解數位)11頁序

三、練一練

1、完成書25頁第2題

⑴同桌合作一個同學撥,一個同學讀

⑵各自填寫書上的空白

⑶學生完成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人文精神

⑷學生上臺板演。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做

2、試一試

⑴看一看書上的內容,說一說對2128的理解

⑵還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嗎?

⑶交流干位上的2和十位上2個表示什么意思

⑷仿照舉例說一說

3、完成書25貞1題

4、做數學游戲:誰的第一

①學生看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得到什么信息

②怎樣算出機靈狗得了多少分

③同樣的方法計算淘氣的了多少分

④說說誰的第一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五、隨堂作業

1、從九百八十,T一b地數,數到一千零五十

2、從一千零二,一個一個地往回數,數到九百九十六

板書設計:

2128=20xx+100+20+8

計數器表示

方塊表示

最新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模板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教科書第32-35頁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四次"撥一撥",第一、二次,數數、讀數、寫數相結合,突出練習接近整百、

整干數的數數,涵蓋了中間有一個0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寫法;第三次撥一撥主要練習中間有兩

個0以及中間和末尾都有0的數的讀寫法。第四次練習是脫離計數器,通過“我讀你寫"游戲

的形式,練習萬以內數的讀、與法。

教學目標:

Q)通過"撥一撥"、"數一數"及"數學游戲”等活動,激發學生讀數、寫數的興趣。

(2)借助計數器,初步學會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了解萬以內的數的順序。

教學重難點:

Q)會數、讀、寫萬以內的數。

(2)中間末尾有0的多位數的讀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讓學生說一說數位II頁序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立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

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

(2)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二、導入新課

三、新授

(一)學習二百九十八

1、撥一撥動

說一說二百九十八該怎樣撥。

生;二百表示有兩個百在百位上撥二,九十表示九個十在十位上撥九,八表示八個一在個位

上撥八。

2、學習二百九十八的寫法

這計數器上的數該怎樣寫呢?

生;白位上是二就在白位下與2,十位上是九就在十位下與作9介位上是八就在個位下與8。

(二)學習從298一個一個的數,數II」302.

1、學數298的下一個數

(1)298的下一個數是多少。

生;是299,

師;為什么。因為298的下一數就是在298的個位加1,是299。

(2)學習299的寫法,

百位上是二在百位下寫2,十位上是九在十位下寫9,個位上是九在個位下寫九

⑶學習299的讀法。

百位是二讀作二百,十位是九讀作九十,個位上是九讀作九

2、學數299的.下一個數

Q)撥一撥

師299下一個數是多

生;299的下一個數是300

師;為什么因為在299的個位上加1你發現個位滿十了,得向十位進一,好向十位進一。那

個位上的十個珠子退掉。

十位進一后,你發現什么。

生;十位上也滿十了,

師;怎么辦

師;向百位進一,先把十位上的十個珠子去掉向百位進一。299的下一個數是300.

(2)寫一寫

那300怎么寫

生泊位上是3在白位下與3,

師;位和十位怎么寫呢,

生;個位和十位一個數也沒有,都寫0。

⑶讀一讀。

師;誰來把它讀一讀。

生;三百

師;百位上是三讀成三百。那末尾的。讀不讀。師。數末尾的。不讀

3、學習數301

(1)說一說

300下一數是多少。

生;300的下一個數是301

師;;300的下T數是301

300的下一個數就是在計數器個位上加一所以是301.

(2)寫一寫

師;這個數怎么寫

生;百位上是三就百位下寫3,十位上一個珠子也沒有,就在十位寫0,個位上1就在個為下

1

⑶i—交301

師;誰能讀出這個數。

生;三百零一,百位上是三,讀作三百。中間十位上是零就讀零,個位上是一讀一

所以這個數讀作三百零一。

4、學習302的讀法和寫法

小結;剛才我門學習一個一個的數數,當數到個為滿十時向十立進一,十位滿使、十向白位

進一。

(二)學習撥三千八百一百一百的數數到四千一百。

1、想一想,三千八百,該怎樣撥,

(1)三千就在千位上上撥下三個珠字,八百就在百位上撥下八個珠字,個位和十位上沒有數

一個也不撥。

(2)寫一寫;怎樣寫這個數。

生;從高位寫起,千位上是三就在千位下寫3,百位上是八就在百位上8,

師;那十位和個位呢,十位和個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寫0.

(3)讀一度,

師;這個數誰會讀。

個位上是3,讀作三千,百位上8讀作出八百,

師;那末尾的兩個零怎么辦,

生;末尾的零不讀。

2、一百一百的數到四千一百。

學習3800的下一個數是多少,

一百一百的數就是在3800的百位上加1,是3900.

Q)寫一寫,這個數進會寫,先寫位。

千位上是三,在千位下,百位上是九,在百位下寫十位和個位一個數也沒有,寫什么,

390

對寫0,

(2)讀一i賣。誰來把這個數讀T賣。

讀作三千九百。

那3900的下個數是多少,

生;4000。

師;為什么

生;3900的下一個數,就數在3900的百位上加1一個珠子。

師;好,你發現什么,

生;我發現百位上滿十了。應該百位上的十去掉向干位進一,

⑶學習寫4000,

師;這個數怎么寫,

生;先從高位寫起是千位,干位上是四個就在干位下4.

師;那百位十位個位上都寫什么,

生;它們的位上一個也沒有,在百位十位個位下都0。

⑷學習讀4000

生;高位讀起,千位4,讀作四千,月陵末尾0讀不讀,對,數末尾的0不讀。

3、4000的下一個數是多少,4100寫作4100,讀作四千一百。

小結;剛才我們學會了撥生活中的大數,讀生活中的大數。寫生活中的大數,

四、游戲環節

真了不起那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老師撥數你們寫數看誰寫的又對又快寫好后老師把答

案寫在黑板上,答案對了的同學請鼓掌,師撥5006。生寫5006,對了同學為臼己鼓掌。806,

同上。4800同上。

五、鞏固練習。

寫書32頁的第4題。

總結;學生活中大數的讀法和寫法后,你知道度數和寫數要注意什么

1、讀時,

2、要從高位讀起,

千位有幾就讀幾千,百為有幾就讀幾百,每個數位上有幾就讀幾,并加上基準面計數單位。

數中間有一個鈴或連續有幾個都讀一個0。

3、數末0都不讀。

4、寫數.

(1)每個數位上有就寫幾,

(2)哪個數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0。

板書設計;

①每一位上的數字是幾就讀幾,并跟上計數單位。

②中間有一個或連續有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

③不管末尾有幾個零都不讀

④每一位是幾就寫幾。

⑤哪一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零。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教學內容:

信息窗1,第二個紅點問題

教學目標:

1.認識并學會除法豎式的寫法。

2.在理解除法各部分名稱和意義的基礎上,掌握除法豎式的寫法。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意義與作用,進一步激發學習數學的興

趣;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愉快的體驗。

重點難點:

掌握除法豎式的計算方法會正確書寫乘法豎式能運用相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掌握除法豎式的書寫步驟.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在上節課學習了2-5的乘法口訣求商,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指名背誦

2-5的乘法口訣.

2.指名口答42=63=84=155=124=204=93=164=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展示同學們采集動植物標本的情景。教師提問:上節果我們解決了兩個問題,還有

哪個問題沒解決?生回答:平均每人捉了幾只蝴蝶?

2.引導學生把相關信息和問題連起來說一說?交流,引導明確:學生交流完整問題:3人

一共捉了15只蝴蝶,平均每人捉了幾只蝴蝶?

3.請學生列出算式,教師板書,指名說算式表示的意義。

交流明確:求平均每人捉了幾只蝴蝶,也就是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列出算

式:153=?

4.提問:你會用乘法口訣計算這個算式嗎?你是怎樣想的'?學生獨立想一想、算一算、

集體交流,指名回答:想3和幾相乘得15,想乘法口訣三五十五,商是五。

5.引導:乘法可以寫成豎式,除法可以寫成豎式嗎?板書,并講解,除法豎式的正確寫法。

課件按步驟演示講解:153=55商3)15被除數150這就是除法豎式,很奇怪吧!仔細

觀察,同臬互相說說有什么不明臼的地方。

學生質疑:①為什么要有3個5?②0是從哪里來的?師:孩子們,你們的問題提的非

常好。交流明確:豎式要向上面那樣寫完整。

6.試一試:把第一個紅紅點問題的除法算式寫成豎式。

學生獨立寫寫,集體訂正。教師巡視,選擇學生作業展示。

三、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補充練習:用豎式計算下列各題。

164=33=204=

84=105=62=

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升。

說一說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數學知識?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新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乘加、乘減

教案設計

學校:永安鄉完小

執教人:黃海濤

教學內容:

乘加、乘減(教材第56頁的例5及做一做,課本練習十一的第4-6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減的意義,能正確進行計算。

2.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3.用多種方法計算乘加、乘減,實現算法多樣性。

4.培養學生的友好合作意識、探究精神。

5.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和它們之間的聯系。

教學難點:通過乘加、乘減算式題掌握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聯系。教具準備:課件、〃褲。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鞏固舊知

1.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今天老師看看誰的反應和計算又快又準,如果誰算對了

蘋果就給誰,可以嗎?

2.課件出示小熊圖片,今天我們就和小熊一起走進數學樂園吧!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我們和小熊到它的農莊科技園去參觀。

1.圖1:(4棵玉米,每棵結3個)請學生觀察,你發現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列式:3x4=(12)4x3=(12)3+3+3+3=(12)

2.圖2:小熊掰走了一個。

(1)請學生結合圖意提出問題:還剩幾個玉米?

(2)怎樣解決?小組商量討論。可以借助學具。

(3)學生匯報解決問題的方法;聆聽學生的不同想法。列式:12-1=3+3+3+2=3x3+2=

4x3-l-2+3x3=

(4)如果學生列出最后一個算式,告訴學生要先算乘法。

板書:

3x4-1=11

3.圖3:小熊掰走兩個。

在小組內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把式子獨立與下來冉互相交流。

板書:

3x4-2=12

三、課堂練習

1.第56頁的“做一做".

(1)第1題,看圖列式,用不同方法列式。

(2)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練習十一第4-6題。

3.開放題:請同學們算一下我們班有多少名同學。同學間互相交流,請學生說出討論的結

果。

如:數;直接說;乘加、乘減(每個小組有幾人,有幾個這樣的小組,還剩下幾人)。

四、課堂總結。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這節課所學的內容

五、布置作業

名師課堂第27頁練習題。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經歷制作作息時間表的活動,培養學1生的時間觀念和遵守作息時間的好習慣。

2.過程與方法:結合生活情景,體會時刻與經過時間兩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會根據鐘面說

出經過的時間。學習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發展時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學學生珍惜時間,從小養成良好的,有規律

的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

制作作息時間表,并根據表提出問題。

教學難點:

簡單的時間計算。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學校作息時間表,實物投影

學生準備:

學具鐘,紙片

教學方法:

探討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激趣,引入,

1、談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起床、上課、放學、休息都有一定的時間。時間就像

生命一樣,我們要愛惜它,科學合理地安排它。

2、投影學校的作息時間表:認識這張表嗎?

這是我們學校的作息時間表。

3、組織觀察:你能從表上看出什么?和你的同京說一說。

集體交流:把你們看到的給全班同學說一說。

我們可以看出來,學生上學時間是8點20,過了8點20就遲到了。

老師引導談話,引入新課:知道作息時間表的用處嗎?

你想自己編一張作息時間表嗎?(板書課題。)

二、制作時間表,探究簡單的時間計算。

1、出示白紙片,安排制作任務

以小組為單位,可制作在學校的作息時間表,也可以制作在家里的,作息時間表。請小組成

員共同商量,討論,分工合作,并用學具鐘撥一撥。

教師巡視,參與學生的活動。

2、體展示匯報:請每小組選代表把你們制作的作息時間表放在投影儀下,并說說你們組是

怎么做的。

3、投影大家選出來的作息時間表,引導學生分析表里的內容:仔細看看這張表,老師有幾

個問題想考考你們,如:上午10點同學們在干什么?

第二節課什么時候下課?

第一節課用了多少時間?……

誰設計的最合理?

4、鼓勵提問: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完成書上68頁的說一說。)

三、練習鞏固

1、投影書第69頁練一練第1題

教師讀題,給學生思考和動手尋找答案的時間,再請學生回答。

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

撥鐘,時針走了2圈,就經過了2個小時。

2、投影第2題

請仔細看看兩個鐘面上指針有什么不同?

時針和分針指的地方不同。

這中間經過了多少時間?

1小時30分(90分鐘或1個半小時)

引導學生說一說:昨天這段時間你正在干什么?

3、投影第3題

先組織學生看懂上面三副圖的意思,先估計一下,每幅圖發生在幾點鐘?

再聯系圖意認讀鐘面時間,填寫在書上。

最后借助學具鐘撥一撥,算出中間經過的時間。

要求:學生完全理解題意后獨立完成。

(教師巡視,輔導有困難的該子)

做完的同學在小組內訂正,相互批改,給能干的小伙伴畫上一顆外

四、拓展性學習

L估一彷:你上學時,路上大約用了多少時間?

2、實踐活動:請你在上學的時候,記錄一下你出發的時間和到校的時間,再算算路上經過

的時間,在小組內交流,并比較一下自己估計的準不準確。

五、總結。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Q)使學生在初步掌握乘法意義的基礎上,通過直觀知道5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及意義。

(2)熟記5的乘法口訣,并會應用口訣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遷移類推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Q)引導學生經歷編制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

(2)引導學生找到口訣規律,尋找的記憶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并形成初步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5的乘法口訣的來源經歷5的乘法口訣的編寫過程。

教學難點:

熟記5的乘法口訣,能用5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小棒、小黑板、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一些有關乘法的知識,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你們有信

心嗎?

2、出示小黑板:

把下面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4+4+4+4+4+48+8+8+8+8+8+86+6+6

3、大家掌握的很好,但要算出結果卻很麻煩,不過老師能很快算出結果,大家信不信,試

試看!玩游戲,同學們說出一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算式,老師能在一秒鐘之內說出結果,來,神

不神,其實老師用的是一個法寶,(神秘的)乘法口訣,板書,在我們的祖先又稱為"九九歌"

二、探究新知。

1、引導編口訣,

一只手有幾個手指?也就是求幾個5是多少?怎樣列式?

板書:1個51x5=55x1=5

如果編口訣就是"一五得五”

兩只手有幾個手指?也就是求幾個5是多少?師生一起列式、編口訣。

2、嘗試編口訣。

3只手有幾個手I旨?4只手呢?5只手呢?

(1)讓學生試著列出乘法算式,并編出口訣。

⑵小組交流。

(3)匯報:3個55x3=15,3x5=15三五十五

4個55x4=20,4x5=20四五二十

5個55x5二25五五二十五

3、記口訣.

⑴齊讀口訣.

⑵找規律記口訣。

⑶對口令記口訣,打亂JI賄記。

(4)讀歌謠,記口訣。男女生齊背,個人背。

三、拓展應用。

1、我能行(練習十第3題)

一五()二五()

三五()四五()

五五()

2、你一定會(一句口訣說兩個算式)

三五十五四五二十

二五一十五五二十五

3、(練習十第4題)

4、想一想

5xl=()5x2=()

口訣()口訣()

5x3=()5x4=()

口訣()口訣()

5、課本第51頁的“做T牧’.

6、做練習十第8題。

7、提高題。(出示課件)想一想:分針走1大格代表幾分鐘?走2天格代表幾分鐘,走3大格......

能用上5的乘法口訣嗎?

四、歸納總結。讓學生說說這節課有什么說獲。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本單元的設計遵循數學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

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

及學號數學的愿望。

一、知識點:

L使學生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在活動中,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

米=100J里米。

3、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和米).

4、使學生初步認識線段,學習用尺子量和線段的長度,會按給定長度畫線段(限整厘米)。

二、能力點:

1、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識。

1、在活動中,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

米=100厘米。

2、使學生初步認識線段。

L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學習用尺子量和畫線段的長度(限整厘米)。

2、建立長度觀念,會初步的估量物體的長度。

:4課時

第一課時統一長度單位

:教材第2頁例一。

1、使學生經歷用不同方法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

2、在實際操作活動中,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了解長度單位的形成過程。

3、通過學生的觀察,探究等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經歷的創造活動中,建立起對長度單

使學生親身經歷不同測量工具的作用,體會測量方法多樣性和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一探究新知。

1提出問題。

同學們,你知道我們的課桌有多長嗎?讓學生展開討論,想辦法,在小組交流。2匯報交流,

分組活動。

剛才同學們想了很多辦法,用各種不同的物體作為工具測量,下面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用手

測量課桌的長度。

測量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交流。

讓每個小組選代表在全班交流測量結果。顯然測量時,同學們和老師的測量結果不同。

4、質疑問難。

為什么我們量的都是課桌的長度,量出的結果卻不一樣呢?為什么有同學用手一掛一掛地量,

結果也不一樣呢?

讓學生充分發表看法,使他們逐步明白:因為選用的是不同的手作標準進行測量,所以量的

結果不同。

那么怎樣才能得到相同的結果呢?(用同樣的標準進行測量)讓仝班選用同一種物品

(如:課本、尺子、三角板等)再次測量課桌的長度,并匯報測量的結果。由此歸納出:要

想得到相同的結果。應選用同樣的物品作標準進行測量。

5、活動延伸.

(1)用回形針測量數學課本的寬度,用鐵釘測量課本的長度.

學生測量后匯報測量的結果。課本寬度是5個回形針的長;課本長度是5個鐵釘的長度。

學生對測量結果進行交流。

(2)歸納升華.

同學們,數學課本的寬和長的長度是不一樣的,它們都用5表示,是因為測量的標準不一

樣。因此,測量物體的長度必須要用統一的標準。

二、積累運用。

1.今天大家親自測量了很多物體的長度,在測量過程中,你學會了什么?

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本課所學的內容。

2.歸納強調。

在測量物體長度時,必'須用統一的標準去測量。

完成《》第一頁練習。

第二課時認識厘米

:教材第3頁例

二、例三。

1、認識厘米和刻度尺,建立厘米的長度觀念,學會用厘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2、聯系生活實際,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探究測量物體的方法.

3、通過同學之間的合作,培養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學會用尺子測量物體的長度。

體驗1J里米的實際長度,并形成直觀印象。

一、新課導入。

請同學們選擇一種實物作為標準來測量音樂課本的長。

同樣長的長度測出的結果怎么不一樣呢?

結論:測量工具不同,長度標準不同,所以量得同一物品的長度不一樣。

那么測量物體的長度,怎樣才能得到統一的結果呢?在日常生活之中,為了準確、方便而由

統一地測量物體的長度人們發明了帶有刻度的尺子。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厘米并用"厘米"

作單位量物體的長度。

(板書:認識厘米用厘米量)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厘米。

(1)認識刻度尺。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看它什么都有什么。(數字、小格、大格和“厘米”、刻度線)

在刻度尺上找到"0","0"在什么地方?表示什么意思。

(0在最左端,0表示沒有或尺子上的0表示起點。)

(2)認識1厘米。

請同學們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還有哪段是1厘米。

(從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從刻度1到刻度2是1厘米從刻度2到刻度3是1厘米……)

(3)我們已經知道了1厘米有多長,請同學們找找,我們身邊有什么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

厘米。

2.用厘米量。

(1)每人發一張紙條,請同學們估計大約有多長,用刻度尺量一量。

(2)說一說,你是怎樣測量的?

(3)測量下面物體的長度。

數學書的長、寬,鉛筆的長。

教師巡視指導。

三、拓展延伸,學會應用。

1.完成練習一第一題。集體評價訂正。

2.小組合作完成練習一的第二題,量完后互相看一看,比一比。

四、回顧全課,總結提高。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師生一起對這節課的內容進行簡要概括和總結。

完成《》第二頁練習。

第三課時認識米

:教科書第4頁例

4、例5;第4頁例四"做一做"。

1、認識米和米尺,建立米的長度觀念,學會用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知道1米=100

米。

2、聯系生活實際,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探究測量物體的方法。

3、通過同學之間的'合作,培養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使學生學會用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體瞼1米的實際長度,并形成直觀印象。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復習檢有。

師:上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長度單位一厘米。請小朋友們量一量數學課本的長和寬各是

多少厘米。

學生獨立完成后在小組內檢杳.

2導入新課。

師:有沒有一種更快、更方便的方法來測量黑板的長度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一個新的長

度單位——米。

板書課題:認識米

二、探究實踐,體驗活動。

1.認識米尺,知道1名=100厘米。

(1)教師測量黑板的長度,學生觀察。注意測量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強調示范,一邊測量一

邊做標記,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2)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米尺,和你的學生尺比一比,他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

方?

教師可隨著學生的發言適時點撥小結:

相同點:尺上都有刻度線,都有數字L2、3……

教師提示:用你們的學生尺量一量米尺上從"0"刻度到10刻度有多長?(10厘米)說明

米尺的1厘米和學生尺上的1厘米是一樣長的。

不同點:米尺上有很多數字,一直數到100.有的米尺在刻度上沒有學生尺上的短線。小結:

從"0"刻度到100刻度就是100厘米,也是1米。

板書:1米=100厘米

2.用米尺量。

(1)用米尺測量教室的長、寬,黑板的長、高,學生的身高.

(2)匯報測量結果。

三、鞏固小結。

說說本節課有什么收獲?

完成《》第3頁練習。

第四課時認識線段

:教科書第5、6頁的例

6、例7例8;及"做一做".

1、初步認識線段,會用刻度尺量線段的才,能用刻度尺畫出指定長度的線段(限整厘米)o

2、通過觀察、t匕較等學習活動,感知線段的特征,體驗畫線段的方法以及估算的方法。

3、培養觀察、想象、操作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認識線段和量線段.

掌握線段的特征,會分辨線段。

一、探究新知。

1.感知線段的特征。

(1)老師準備了一根繩子,提問:看繩子現在是彎曲的,怎么把它變直?

學生觀察匯報。

(2)看看這條線段有什么特點。

小組討論,匯報。

教師引導得出:a.直的。B有兩個點。

教師補充:線段的兩端是線段的兩個端點。(板書:兩個端點)

(3)出示拉直繩子------------------------------------

(4)出示和_,提問:這些是線段嗎?它們的長短是一樣嗎?學生觀察匯報。老師

總結: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而且有長有短。

2.拿身邊的物體,找一找線段和端點。

3.連線段、數線段。

老師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讓學生說一說這些圖形是由幾條線段組成

的。

小組討論匯報。

4.量線段的長。

二、鞏固練習。

這節課馬上要結束了,讓我們回憶一下,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

完成《》第4蟲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8

教學內容:

二數上冊教科書第6-----8頁例3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L通過操作使學生用不同方法解決使兩個數量同樣多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

聯系,體會學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增加和減少及移多補少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探索理解移多補少的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圓片。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發思考。

出示例3情境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師:根據這2個條件,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看茄子老師也給我們提出了問題(課件呈現)

師:要讓兩串彩珠同樣多,怎么辦?

二、操作思考,解決問題。

1、引導操作

(1)請小朋友拿出準備好的圓片,跟著老帥一起動手擺一擺。

小軍有8個,在第一行擺8個紅圓片。這8個表示誰的?(板書:小軍)

芳芳有12個,在第二行擺12個藍圓片,注意擺的時候要——對應地擺整齊。這12個十芳

芳的。(板書:芳芳)

(2)看著圓片圖,你知道了什么?

想一想,怎樣用虛線分一分,就能一眼看出多4個或少4個的?

邊指邊說:這兒的8個是和小軍同樣多的.,這4個是比小軍多的。

用鉛筆代替虛線把你的圓片也分成這樣的兩部分。

(3)我們知道了小軍比芳芳少4個,芳芳比小軍多4個,也就是相差4個(板書:相差4

個)。現在兩串彩珠不相同,怎樣讓兩串彩珠同樣多呢?(出示:不相同一同樣多)請大家想一

想,先動手擺一擺,移一移,再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看看誰想的辦法多。

學生動手操作,師巡視指導.

2、匯報交流.

組織學生交流擺成"同樣多”的方法。

(1)小軍的添上4個,掰口芳芳同樣多。

追問:為什么添上4個就同樣多?

誰再來說說怎樣讓小軍的彩珠和芳芳同樣多。

師:相差幾個,少的添上幾個就同樣多。(板書:添)

(2)芳芳的去掉4個,就和小軍同樣多。

追問:為什么去掉4個就同樣多?

誰再來說說怎樣讓芳芳的彩珠和小軍同樣多。師:相差幾個,多的去掉幾個就同樣多。(板

書:去)

(3)把芳芳的移2個給小軍,兩串彩珠就同樣多。

追問:為什么只期芳芳的移動2個給小軍,兩串彩珠就同樣多?

誰再來說說怎樣移動兩串彩珠就同樣多的?

師:相差4個,只要移動4個的一半給少的救同樣多了,這個方法叫"移多補少”(板書:

移)。

提問: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師:只要兩串彩珠同樣多,都是可以的。

3、整理方法。

師:剛才我們通過動手操作,使小軍和芳芳的彩珠變得同樣多,還記得這些方法嗎?誰來說

說都有哪些方法?(學生回憶并作答,師結合電腦演示3種方法)。

這些方法你都會了嗎?動手再試一試,把這3種方法都擺一擺,說一說。

4、回顧反思。

師:今天我們不僅要學會不同的方法,白菜老師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呢。(課件出示)

師:回憶一下剛才的學習過程,你有什么體會?

比如:把兩串數量不相同的數量變成同樣多,我們剛才是通過什么來解決的?(擺圓片)

師:對,動手操作可以幫我們來解決問題(課件顯示)

剛才把兩串彩珠變成同樣多,我們想出了幾種不同的方法?

師: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課件顯示)

師這些都是我們學習數學的好方法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經常會用到這些方法來學習數學。

二、鞏固練習。

L動手擺一擺("想想做做"第1題)

(1)按要求用4彝擺一擺:第一行擺15根小棒,第二行擺9根小棒。

帥:讓兩行4海同樣多,你有什么辦法嗎?

(2)先動手擺一擺,再填空。

(3)追問:你有哪些方法讓兩行小棒同樣多?

(板書:去4個,添4個,移2個)

2、看圖填空("想想做做"第2題)

(1)第(1)題

看圖說題意。讓學生先填空,再交流。

追問:梨比蘋果多,梨去掉7個就^誰同樣多?

蘋果添上7個呢?

想一想:這道題可以用移多補少的方法嗎?為什么?

(板書:雙數)

(2)完成第(2)題。

看圖說題意,獨立思考,完成填空。

追問:大力比明明少20張,為什么明明只要送給大力10張兩人就

同樣多了?(板書:一半)

(3)補充題

蘋果比梨多5個,

蘋果去掉()個就和梨同樣多。

梨添上()個就和蘋果同樣多。

師:回憶一下我們今天學的這幾道題的方法,你發現了什么?

(帶領學生讀一讀板書)

小結:相差幾個,去掉幾個就同樣多;

相差幾個,添上幾個就同樣多;

相差幾個,移幾個的一半就同樣多。

3、解決實際問題。

出示第34題,讓學生自己讀題審題,獨立思考,在書上做好,師巡查,反饋。讓學生自己

說出理由。

板書設計:

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不相同一同樣多

相差幾個

小軍:OOOOOOOO添幾個

芳芳:OOOOOOOO:。。。。去幾個

雙數移一半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經過實際的觀察和操作,初步認識線段,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征,會數簡單圖

形中線段的條數,會選擇合適的工具畫線段。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