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講閱盡好風光,青峰在眼前——概括內容要點文章的內容要點,是指文章的主要內容,或者說是文章內容的精要之處,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的。概括內容要點,就是能夠準確理解文章的每一段的內容要點,并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話表達出來。對文章內容的概括主要有兩大題型:特定指向信息概括、主旨概括。題型一特定指向信息概括“特定指向信息”是指“原因”“結果”“作用”“意義”“影響”“方式”“特點”“情感”等方面的信息,這類信息的概括是高考散文閱讀的常考題型。一、命題角度題干示例審題定向1.(2017·天津卷)文章寫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氣質?2.(2015·北京卷)本文倒數第三段描寫了哪些賞梅的情景?作者借此寫出了梅花怎樣的品質與格調?題干中往往有“概括”“寫出”等作答動詞和“意義”“原因”“精神”等表答題方向的名詞二、解題技法特定指向信息概括“三步驟”第一步:審題干,明指向。這一步的關鍵是明確概括對象是什么以及指向對象的哪一方面信息(原因、結果、作用、意義、影響、方式、特點、情感等)。第二步:理思路,定區間。不論是概括哪類指向信息,要確保不遺漏要點,都必須要梳理全文思路,這樣才能明確所要概括的信息在哪里。第三步:巧提煉,組答案。在確定信息存在的區間后,要逐段(層)提煉,分類整合。分類整合的標準有兩個:一是看賦分,一般而言,若賦分為6分,應有3個要點;二是合并同類求同存異,就是說提煉出來的信息要點難免有同類信息,這個時候要將同類信息合并為一個要點,避免答案要點交叉重復。信息檢索提煉“三方法”三、思維提升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說起梅花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門前的梅花初綻,據說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給我取名“梅”字。父親自小教我古詩,關于梅花的詩很多,到現在還能一口氣背出不少,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歡曹雪芹的“凍臉有痕皆是血,酸心無恨亦成灰。誤吞丹藥移真骨,偷下瑤池脫舊胎”。關于梅,人們談論太多,種梅,賞梅,寫梅,畫梅,梅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雖知道這名字極美,但每當別人問起我的名字時,又覺得難以啟齒,太俗了,取這個名字的人太多,聲音聽起來也悶聲悶氣的,對這個名字的尷尬,一直不能釋懷,到美國后就馬上給自己取了一個雅致的英文名字,以為總可以脫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記得第一次有個墨西哥人問我名字,我就告訴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問“梅”是什么意思,我說是一種花,那人打破砂鍋問到底,問什么花。我突然張口結舌起來,記得梅翻譯成英語是plum,就是李子,遲疑了一下,就說plum。那人噢了一聲,就不再問了,顯然他對這個答案很失望。第二次一個美國人問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訓,不再說李子花,就啟發他說,是一種花,中國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說“是玫瑰花”。我有點失望,進一步啟發說,這種花,很美,在冬天開放,中國人最喜歡,經常把它畫成畫掛在墻上,寫進詩里。那人想了想說:“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國人的家里掛著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認識的中國花。”我一聽又沒有希望了,也難怪,很少美國人了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何況一種花草。我說梅花是被中國人掛在墻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靈魂的一種花。他似乎被我感動了,突然對梅來了興趣。這胖胖的老美認真起來,有一天他突然跑來興沖沖地告訴我,蘇菲,我找到了梅,結一種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訝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結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艷花者無果實,有美實者無艷花,難得梅兩者俱美,梅的美不僅是果實,這老美只知道吃。第三個問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樂的,我想這人是有藝術感受力的,反正他沒見過梅花,就信口開河起來。我說梅花是中國最美的花,有幾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飄香,不屈不撓,自強不息,鐵骨冰心。中國人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叫陳介眉的官員,聽說孤山的梅花開了,立即棄官丟印從京城千里迢迢騎馬狂奔至杭州,“何物關心歸思急,孤山開遍早梅花”。還有一個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獨自欣賞梅花時,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從此入孤山種梅花,一輩子沒有下山,以梅花為妻。那人睜大了眼睛問:“真的嗎?”“真的。”我說,他有一首寫梅花的七律,在所有寫梅花的詩中獨占鰲頭,無人能比。“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我脫口而出。如果你讀了這詩,看了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樂曲,中國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寫出“梅花四弄”。從此,那人每次見我,必問梅消息,一天被逼無奈,就從網上找出梅花的照片與繪畫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詳半天,說,很像桃花嗎,枯瘦的桃花,還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顏色。我不再想解釋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說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顯然這位藝術家也誤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訴他在萬木蕭瑟、大雪壓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樹梅花迎雪吐艷時,那種驚心動魄。怎么才能告訴他,千年老梅,鐵枝銅干,如枯若死,一夜風雪后,突然瓊枝吐艷,那種絕處逢生的滄桑感。怎樣才能告訴他,當你為情所困,輾轉反側時,突然一股梅香襲來,幽幽而來,又悄然而去,那種神魂顛倒。梅花的美是攝人魂魄的,如果賞梅在淡云,曉日,薄寒,細雨,或小橋,清溪,明窗,疏籬,再加上詩酒橫琴,林間吹笛,這時候你很難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間尤物,人間與仙境的使者。有一次和一個西方人閑聊,不知怎么就談到他自己國家的國花,他異常興奮,竟說得淚花點點。我也不由自主又談起梅花,他說他的,我說我的,他說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說的他也不懂,有一點是相通的,對一種花的深入靈魂的熱愛。梅花,幾千年的書香繚繞得骨清魂香,幾千年的詩心陶冶得如此美麗。中國人心里千回百轉的梅魂,在與世界相遇的過程中煥發出獨異的魅力,成為民族精神的寫照。(取材于蘇菲的同名散文)本文倒數第三段描寫了哪些賞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寫出了梅花怎樣的品質與格調?【思維“三步曲”】第一步:審題干,明指向。題干明確指出該題概括的信息要點是“賞梅的情境”“梅花的品質與格調”。第二步:理思路,定區間。題干規定答案的檢索區間在“倒數第三段”,概括的方向是“賞梅的情境”“梅花”“品質與格調”。第三步:巧提煉,組答案。①段內分層。倒數第三段中有“我怎么告訴他”“怎么才能告訴他”“怎樣才能告訴他”“如果賞梅”等分層標志,據此可以確定賞梅的情境。②抓句中關鍵詞,確定梅花的品質與格調,如“絕處逢生”“人間尤物”等。組織答案:(1)情境:①在萬木蕭瑟、大雪壓境的寒冬,欣賞梅的一樹繁花。②在風雪夜后,欣賞千年干枯老梅瓊枝吐艷,讓人感到絕處逢生的希望。③在為情所困,輾轉反側之時,幽香襲來。④想象在不同的情境下賞梅,伴以詩酒琴笛,有一種飄飄欲仙之感。(2)品質與格調:①不畏風雪,堅忍不拔。②頑強不屈的生命力。③高潔孤傲淡然。④超凡脫俗。
題型二概括文本主旨文本主旨的概括直接以文章層意、內容要點為基礎,又涉及作者主觀創作意圖和文章客觀表達效果,涉及文內使用的材料和文外相關材料,要求具有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較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一、命題角度題干示例審題定向1.(2017·全國卷Ⅱ)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兩個不同的人稱,其中蘊含著怎樣的態度?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2.概括全文主旨,并聯系現實談談你的看法。題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動詞和“主旨”“啟示”“看法”“思想感情”“觀點態度”等表答題方向的名詞二、解題技法主旨概括“三方法”1.整體結合就是抓住文章標題,開頭結尾,文中的議論、抒情、文眼等關鍵部位,同時要認真思考全文文句,解答時二者一定要有機結合。2.段意串聯即匯總每段的中心句概括出文章的主旨,這種逐層地、由多段意思向中心意思的提煉,是分析歸納文章中心意思最實用、最有效的方法。3.因文而異寫人記事散文常寫人記事,應看其寫了什么人,記了什么事,表達了什么精神、人格;寫景狀物散文一般借景借物抒情,應看其寫了什么景、物,抒發了什么感情或闡發了什么哲理;議論說理散文應看其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表明了什么觀點等。三、思維提升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糧食學群人和人見面,會問上一句:吃飯了嗎?后來人們認為這樣的問法很土,多半不這樣問了。可是在鄉下,那些種糧食的人,依舊這樣問著。種糧食的人知道,他們問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樁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陽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長,那便是生命。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植物動物,用不同的方式獲取陽光,最后又把它們身上的陽光傳遞給我們。它們就是我們的糧食。人類的一切,無不根植于糧食之中。無處不在的糧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視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東西。農業時代,就是將一些植物和動物生長直至走向餐桌的過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讓人參與其中。一粒稻谷,從發芽到分蘗抽穗,到最后長成谷粒,那是天和地還有人一同來到一株稻秧上的結果。為了這,你需要一塊合適的土地,需要將人與畜的勞作連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還需要一份陽光一份雨水。稻子長成了,鳥會飛過來啄走一些,還有一些,會從人的收獲中悄悄溜走,逃進泥土的懷抱。這樣一粒經歷了艱辛曲折甚至是傳奇一生的稻子,當它來到餐桌上時,人怎么會隨隨便便對待呢?農夫和他們的妻兒都相信,糟蹋糧食會遭天打雷劈。養一頭豬是一個家庭屋頂下的大事件。一個“家”字早就說出了一頭豬在家庭中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對待命根子一樣對待它,喂它養它,為它搔癢,為它梳理毛發,清除上頭的虱子。當年,我的爺爺奶奶就這樣在家里養豬。豬養大養肥了,整個村子都知道。一頭豬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兒大了就得出門,女兒大了就得出嫁一樣。送豬的頭天晚上,奶奶特意往豬潲里多放了些紅薯皮和糠,爺爺奶奶一齊過去,看著它吃。看它吃得那樣開心,兩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這是它的最后晚餐。送豬用的獨輪車已經備好,奶奶特意在上頭墊了一只麻袋,這是她能夠為她的豬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獨輪車轉動起來,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過那只上了輻條的木輪來到豬身上,在它腹部和臀部的肥膘上顫動、晃蕩。豬跟著顛簸一路哼哼唧唧,起伏大叫得也響,叫得響肥膘也蕩得洶涌一些。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時的糧食,一家人的命根。路的一端傳來奶奶的呼喚:“豬娃子耶,回來喲!”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著糧食。大機器時代,人與食物,生命與他的源頭被切斷。來到人們面前的,只剩大米、面粉和肉食。甚至連這些都不是,只是米飯、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包袋裝的食品。一頭接一頭的豬或牛,被倒掛在流水線上,就那么嗞的一下,頃刻被一分為二,分別流向兩邊的生產線,被切割被包裝,成為食品流向市場。轟鳴的機器對食物對生命不再懷有敬意,只有喧騰與暴力,再加上冷血與不可一世的狂妄。機器顛覆了糧食,也在顛覆吃糧的人和吃本身。吃飯成了工作,成了閑暇,成了友誼,成了角力場,成了我們的出發點和目的地。化肥和激素應運而生,改寫了季節,改寫了雨水,改寫了大地和太陽的行期,改寫了生命的密碼,通往食物的路變得簡單快捷,變得容易。農藥又恰好可以代表人類的貪婪與兇惡在這個世界上出席,刪改本屬于上天的事情。人對于食物不再懷有敬意,有的只是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帶來的快感。饑餓已經遠去,食物因多而賤,沒有了饑餓,我們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對食物的敬意沒有了,我們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小的時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飯粒放進嘴里,一粒,兩粒,緩緩地咀嚼,仿佛在從事一項極其莊嚴、極其神圣的事業。是啊,這是我們一生都要從事的事業。我們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來,生命也會隨之停頓。我現在還清楚地記得,一家人圍著一張桌子晚餐的情景:整個屋子只為這樣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燈因為它而照耀,地球為了它從白天轉到了夜晚!那時候,我們吃得最多的是紅薯;那時候,我們討厭紅薯。但恰恰是這些紅薯,還有少量稻米把我們喂養成人。紅薯、麥子和稻米,正是它們決定了我后來的人生。后來我們看事物想問題,都帶上它們的痕跡。從一粒稻米身上,我聽到一條江的流聲,聽到雪山在冬眠,又聽到陽光在催它上路,聽到云在飄,風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竊竊私語。由此我知道,世間萬事,人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顆麥子或是一粒稻米來稱量。我知道,糧食不但進入血肉,也成了我們的靈魂。(選自《散文》,有刪節)概括全文主旨,并聯系現實談談你的看法。【思維“三步曲”】第一步:概括段意。文章先通過人們見面的問話以及養豬、賣豬的細節描寫,表現了農業時代糧食與人的血肉聯系。然后寫大機器時代,人們看到的是食物而不是糧食,生命的源頭被切斷,表明了糧食是我們生命的源頭和全部。文章最后三個自然段,作者先回憶了祖父對糧食的虔誠之心,然后寫一家人對糧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業法律法規知識講座
- 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新校區、高鐵校區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性檢測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強化廢舊光伏板組件處理規范
- 茶葉的種植技術與管理
- 電腦售后服務協議書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簡易技術咨詢服務合同模板
- 公司設立協議書
- 房地產項目委托代建協議合同書
- 連鎖餐飲后勤管理制度
- 餐飲公司財產管理制度
- GB 5908-2024阻火器
- 某醫院精神衛生中心信息化建設方案
- 自編MSA(計數型)自動分析表
- 購房律師陪同服務合同
- 家用電動啤酒釀造設備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 GB/T 2624.6-2024用安裝在圓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壓裝置測量滿管流體流量第6部分:楔形裝置
- 危重患者護理與觀察
- 2024年浙江省中考英語試題卷(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冊Unit 2 Wildlife Protection Reading for writing教學設計
- AIGC視域下非遺文創產品的數字化轉型升級路徑研究
- 推廣綠色用電活動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