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語文系統總復習散文閱讀:行文思路分析題線索作用分析題句段作用分析題_第1頁
2025年高考語文系統總復習散文閱讀:行文思路分析題線索作用分析題句段作用分析題_第2頁
2025年高考語文系統總復習散文閱讀:行文思路分析題線索作用分析題句段作用分析題_第3頁
2025年高考語文系統總復習散文閱讀:行文思路分析題線索作用分析題句段作用分析題_第4頁
2025年高考語文系統總復習散文閱讀:行文思路分析題線索作用分析題句段作用分析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講神游千里路,蹤跡清可辨——分析思路結構分析思路結構,就是對作品的整體構思和行文方式進行分析,明確結構特點,把握句段作用。高考對文章的結構和思路的考查,大多與文章的段落、句群相聯系,考查文章結構、段落結構、段與段的邏輯關系、句與句的邏輯關系等。題型一般有三種:行文思路分析題,線索作用分析題,句段作用分析題。題型一分析行文思路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條理表達思想的路徑、脈絡。思路有不同層面,對全篇而言有總體思路,對具體段落或層次而言就是局部思路。一、命題角度題干示例審題定向1.(2018·浙江卷)從結構上分析作品為什么先寫街、再寫人、后寫燈。2.作者對老腔的認識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請結合全文作簡要說明。這類題目的題干中往往有“梳理”“分析”等作答動詞和“寫作思路”“構思”“心理變化”“心理感受”“感情發展”等表答題方向的名詞二、解題技法把握行文思路“三技巧”題目類型解答方法直接考查劃分層次法:給全文劃分層次,歸納層意,根據事件發生發展的各個階段,梳理出明確的結構思路找線索法:先找出文章線索,再按照線索歸納梳理。散文常見的線索有:具體事物、人物、中心事件、思想感情、時間推移、空間變化、作者見聞等。分清了文章線索的歸屬類型,自然就厘清了行文思路間接考查心理詞(感情詞)組合法:解答此類題,首先要結合文本的層次或線索,然后以心理(感情)變化為突破口,用心理詞(感情詞)組織成合理的先后順序,有的心理詞(感情詞)可從原文中提取,有的則需要自己概括答題步驟:第一步:審讀題干,把握要求。根據題干中的關鍵詞,確認題目是要求直接梳理行文思路,還是要求梳理人物心理(感情)變化。第二步:通讀全文,梳理結構。要根據題目要求和文本具體內容,或側重劃分層次,或側重找尋線索,或側重梳理心理(感情)變化。梳理時要注意勾畫圈點關鍵詞或關鍵句,尤其是梳理心理(感情)變化,更要注意提煉出“心理詞(感情詞)”。第三步:分條陳述,規范作答。答題模板模板一(采用表次序的詞語表述):文章圍繞……(線索),首先寫了……,其次寫了……,最后寫了……。模板二(采用分條表述):①寫……;②寫……;③寫……;④全文整體上寫……。三、思維提升(一)(2018·浙江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汴京的星河葉文玲①孩提時,我有許多美麗的憧憬,天真的夢。那時,我最喜歡看天上的星河。夏夜仰望那綴滿星星的夜空,我會幾個小時地坐著發癡,小腦瓜里整個兒盤旋著關于星星月亮的種種神話傳說。于是,我總相信月宮里有嫦娥,早晚有一天會從那影影綽綽的桂花樹下飄飄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呢,一定是那些調皮的小仙女隨意拋灑的寶石珠貝。我很想什么時候飛上天去,抓住天幕的一角輕輕一抖,讓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寶紛紛落下來,穿過云端,落到人間。②傻念頭想過萬萬千,我卻從不以為可笑,倒覺得這些記憶,永遠像蜜汁一樣醇甜。③大概就因為這顆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別人認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卻總要興奮地大喊大叫。④現在,我就又想叫喊了:最近,我真的看見了天上落下的星河——那明亮得耀眼的珠寶。⑤那是在汴京——開封。這個赫赫有名的宋代京都汴梁城,果真又一次牽下了天上的星河,讓無數次揣想過《東京夢華錄》筆下燈宵月夕的我,感到如此新奇和慶幸。⑥素享盛譽的汴京,果不負人愿。在月華皎皎的元宵節,它再次以花光滿路千門如晝的姿顏,呈現了它非同尋常的輝煌。⑦非是我這個初來乍到的外來客言辭夸大,我總覺得在汴京看燈會,別有一番意趣,在燈會中看汴京,別有一番別處難以得見的古城神韻和京都風光。⑧這種新奇有趣的感覺緣何而來?是因了那些盞燈,也因了那看燈的人,也因了那掛燈的街。⑨先說那街。⑩汴京的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榮。路這廂,高高聳立起一幢幢現代化大樓;路那廂,則一色是明清風味的木柱木門木柵,特別是那雕鏤朱漆的木窗欞,很能教人想起白話小說中所寫的布衣小帽的“市井人家”。甚至連門口那長垂的竹簾一動,你都會驀然一驚:是要走出一位肩搭長巾鼻頭抹了點白粉的“酒?!?,還是珠釵滿頭羅裙曳地的“女嬌娃”??且說那人。?也許正月正是“閑月”吧,不大的汴京城竟擁集了這么多的“閑人”。?緊挨著相國寺的小商品市場,設在一條長而又長的窄巷內,天天人頭攢動,熙來攘往,那琳瑯滿目的小攤和形形色色的顧客,還真像升平鼎盛的北宋“相國寺萬姓交易”的盛況呢!那兒,擺著那么多賣各色小吃的食攤,香氣四溢,煙霧騰騰,碗盞丁冬,吆聲大作。那個素享盛名的“第一樓”,更是整日顧客盈門,座無虛席。這一切,不也大有向以時令小吃著稱天下的汴京城遺風么?但是,我曉得,這盛況,這勝景,前些年是斷斷沒有的,假如沒有改革開放的新經濟政策帶來的繁榮,一向貧寒的豫東農民,能這樣衣帽鮮亮亮、臉上油光光地率領舉家老小來開封大飽眼福和口福嗎??今年,到開封游逛的人特別多,游逛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來觀燈。?再說那燈。?我們抵達之時,雖是正午,卻見鼓樓、龍亭這些主要街區,俱已“東風夜放花千樹”了。?說也怪,越盼淡月朧明,偏偏日落遲遲,待挨得黃昏近,笑語喧,好心的主人卻又勸阻道:此時去觀燈,保準你們挨都挨不到跟前!?縱然心急難耐,也只好耐下心來,遠遠地站在門口,放眼眺望長街,果然是人潮滾滾,黑壓壓一片。雖未親臨,可是一陣陣傳來的歡聲笑浪,越發教你心癢癢得如癡如醉了。?好容易等到了“燈火闌珊”時。哦,這話兒也許不算準確,已是夜露生涼月橫中天了,興致濃濃的觀燈人,還是一簇簇一隊隊地蜂擁不絕。?汴京城名不虛傳,而汴京人也果有奇術異能!你看那一盞盞巧奪天工的彩燈,真個是收盡了祥云五色熒煌炫轉,那千百盞爭奇斗俏的燈,一一地當街密密地排列開來,交相輝映,金光四射。近近地看,真是千姿百態,大放光華,直教人眼花繚亂;遠遠地望,只見高高低低,五顏六色,飛旋流轉,閃閃爍爍,道它是銀河垂地,一點也不夸張。不信的話,此時你抬頭望望中天,平日如練的素月,也悄然失色,端端地消淡了許多光華。古人觀燈,只能欣賞那奇巧百端的扎燈技藝,點的是蠟燭,糊的是絹紙,縱然巧奪天工,也難經風吹雪打;而今的燈,有了科學技術輔佐,自然更加高明。你看那騰躍而起的奔馬燈渾身通亮,那縱馬奔馳的勇士目光如炬;那能與人對話的機器娃娃燈前趨后仰,憨態可掬;那大書“為民作主”的扇子燈來回穿梭,熠熠生輝。呵,怪不得,所有的看燈人都不戀戀于那些只有光色,只亮不轉的小燈,卻把以上那些巨大的,既有傳統技巧,又有現代化特色的新鮮有趣的大轉燈,密匝匝地圍了個水泄不通。一點不錯,盡管燈節是古老傳統,但人,畢竟是80年代的人,現代人最仰慕的還是科學技術和現代文明啊!興盡欲歸時,在長街的拐角處,卻又見到了一幅教我怦然心動的景象——一間小木樓的門窗呀的一聲啟開,一根長竹竿軟軟地伸將出來,竹竿頭上,滴溜溜地懸了一盞八角宮燈,那宮燈雖小,款式卻玲瓏剔透,做工也極精致細巧。一時間,我沒看清燈壁上那悠悠旋轉的花卉圖樣,只覺得像飄過去一簇飛花,一團流云……我看得呆了,循了那挑燈的手望去,恍恍的燈影下,只見是一個穿猩紅雪衫的姑娘。許是那衣衫太紅,那燈光太朦朧了,我看不清姑娘的眉眼兒,只見她那笑盈盈的臉蛋兒,被身上那件紅衫,手中的那盞紅燈,映照成了一團艷艷的紅云……那紅云,那燈影,久久地晃在我的眼前,直伴著我進入夢境。午夜,我果然重溫了少年時的夢——我見那閃閃爍爍的星星,都從天河里飛濺下來,變成了“燈雨”,灑落在汴京城……(有刪改)從結構上分析作品為什么先寫街、再寫人、后寫燈。【思維“三步曲”】第一步:審讀題干,把握要求。解讀題干,可以將問題轉化為熟悉的或容易解答的問題,如“文本為何這樣安排結構”或是“這樣安排結構有何作用”。本文的題干是分析文章“先寫街、再寫人、后寫燈”的原因。第二步:通讀全文,梳理結構。文章第⑨⑩段先寫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榮”,自然地過渡到?~?段對人的描寫,而“到開封游逛的人特別多,游逛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來觀燈”,所以才有了下文觀燈受阻的情節和觀燈盛況以及興盡欲歸時看到的美景,也才有了最后一段的點題“都從天河里飛濺下來,變成了‘燈雨’,灑落在汴京城……”。第三步:分條陳述,規范作答。先說寫街的作用,再說寫人的作用,然后分析寫燈的作用,最后寫總括性的結論。組織答案:①先寫街的繁榮做鋪墊,引出人潮洶涌。②再寫游人眾多,為后面觀燈受阻埋下伏筆。③最后寫觀燈盛況,把作品推向高潮并點題。④層層鋪墊,層層推進。(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兩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說老腔如何如何,我卻很難產生驚詫之類的反應。因為盡管我在關中地區生活了幾十年,卻從來沒聽說過老腔這個劇種,可見其影響的寬窄了。開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趙季平也來了,打過招呼握過手,他在我旁邊落座。屁股剛挨著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離席趕到舞臺左側的臺下,和蹲在那兒的一位白頭發白眉毛的老漢握手拍肩,異常熱乎,又與白發白眉老漢周圍的一群人逐個握手問好,想必是打過交道的熟人了。我在入座時也看見了白發白眉老漢和他跟前的十多個人,一眼就能看出他們都是地道的關中鄉村人,也就能想到他們是某個劇種的民間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趙季平重新歸位坐定,便很鄭重地對我介紹說,這是華陰縣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很了不得的一種唱法,尤其是那個白眉老漢……老腔能得到趙季平的賞識,我對老腔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發白眉老漢,安靜地在臺角下坐著,我突然生出神秘感來。輪到老腔登臺了。大約八九個演員剛一從舞臺左邊走出來,臺下觀眾便響起一陣哄笑聲。我也忍不住笑了。笑聲是由他們上臺的舉動引發的。他們一只手抱著各自的樂器,另一只手提著一只小木凳,木凳有方形有條形的,還有一位肩頭架著一條可以坐兩三個人的長條板凳。這些家什在關中鄉村每一家農戶的院子里、鍋灶間都是常見的必備之物,卻被他們提著扛著登上了西安的大戲臺。他們沒有任何舞臺動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隨意走動的腳步,走到戲臺中心,各自選一個位置,放下條凳或方凳坐下來,開始調試各自的琴弦。鑼鼓敲響,間以兩聲喇叭嘶鳴,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來,似無太多特點。而當另一位抱著月琴的中年漢子開口剛唱了兩句,臺下觀眾便爆出掌聲;白毛老漢也是剛剛接唱了兩聲,那掌聲又驟然爆響,有人接連用關中土語高聲喝彩,“美得很!”“太斬勁了!”我也是這種感受,也拍著手,只是沒喊出來。他們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兩段折子戲,幾乎掌聲連著掌聲,喝彩連著喝彩,無疑成為演出的一個高潮。然而,令人驚訝的一幕出現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著粗布對門襟的半大老漢扛著長條板凳走到臺前,左手拎起長凳一頭,另一頭支在舞臺上,用右手握著的一塊木磚,隨著樂器的節奏和演員的合唱連續敲擊長條板凳。任誰也意料不及的這種舉動,竟然把臺下的掌聲和叫好聲震啞了,出現了鴉雀無聲的靜場。短暫的靜默之后,掌聲和歡呼聲驟然爆響,經久不息……我在這腔調里沉迷且陷入遐想,這是發自雄渾的關中大地深處的聲響,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濤聲,也像是驟雨拍擊無邊秋禾的嘯響,亦不無知時節的好雨潤澤秦川初春返青麥苗的細近于無的柔聲,甚至讓我想到柴煙彌漫的村巷里牛哞馬叫的聲音……我能想到的這些語言,似乎還是難以表述老腔撼人胸腑的神韻;聽來酣暢淋漓,久久難以平復,我卻生出相見恨晚的不無懊喪自責的心緒。這樣富于藝術魅力的老腔,此前卻從未聽說過,也就缺失了老腔旋律的熏陶,設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時響動,肯定會影響到我對關中鄉村生活的感受和體味,也會影響到筆下文字的色調和質地。后來,有作家朋友看過老腔的演出,不無遺憾地對我說過這樣的話,你的小說《白鹿原》是寫關中大地的,要是有一筆老腔的畫面就好了。我卻想到,不單是一筆或幾筆畫面,而是在整個敘述的文字里如果有老腔的氣韻彌漫……直到后來小說《白鹿原》改編成話劇,導演林兆華在其中加入了老腔的演唱,讓我有了一種釋然的感覺。從此老腔借助話劇《白鹿原》登上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舞臺。后來還想再聽老腔,卻難得如愿。不過兩年之后,我竟然在中山音樂堂再次過足了老腔的癮。那天,無論白毛老漢,還是其他演員,都是盡興盡情完全投入地演唱,把老腔的獨特魅力發揮到最好的程度,臺下觀眾一陣強過一陣的掌聲,當屬一種心靈的應和。純正的關中東府地方的發音,觀眾能聽懂多少內容可想而知,何以會有如此強烈的呼應和感染力?我想到的是旋律,一種發自久遠時空的絕響,又飽含著關中大地深厚的神韻,把當代人潛存在心靈底層的那一根尚未被各種或高雅或通俗的音律所淹沒的神經撞響了,這幾乎是本能地呼應著這種堪為大美的民間原生形態的心靈旋律。我在那一刻頗為感慨,他們——無論秦腔或老腔——原本就這么唱著,也許從宋代就唱著,無論元、明、清,以至民國到解放,直到現在,一直在鄉野在村舍在廟會就這樣唱著,直到今晚,在中山音樂堂演唱。我想和臺上的鄉黨拉開更大的距離,便從前排座位離開,在劇場最后找到一個空位,遠距離欣賞這些鄉黨的演唱,企圖排除因鄉黨鄉情而生出的難以避免的偏愛。這似乎還有一定的效應,確鑿是那腔兒自身所產生的震撼人的心靈的藝術魅力……在我陷入那種拉開間距的純粹品賞的意境時,節目主持人濮存昕卻作出了一個令全場嘩然的非常舉動,他由臺角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臺前,從正在吼唱的演員手中奪下長條板凳,又從他高舉著的右手中奪取木磚,自己在長條板凳上猛砸起來,接著揚起木磚,高聲吼唱。觀眾席頓時沸騰起來。這位聲名顯赫的濮存昕已經和老腔融和了,我頓然意識到自己拉開間距,尋求客觀欣賞的舉措是多余的。(取材于陳忠實的同名散文)作者對老腔的認識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請結合全文作簡要說明?!舅季S“三步曲”】第一步,仔細審題,明確要求。本題考查說明作者對老腔的認識經歷的變化過程,實際上考查對全文思路的梳理。第二步,縱觀全文,抓關鍵詞句。與之相關的句子有:“我在關中地區生活了幾十年,卻從來沒聽說過老腔這個劇種”“聽來酣暢淋漓,久久難以平復”“企圖排除因鄉黨鄉情而生出的難以避免的偏愛”“頓然意識到自己拉開間距,尋求客觀欣賞的舉措是多余的”

。第三步,整合歸納,分條作答。根據段落內容,梳理作者對老腔的認識過程。認識過程是:從沒有聽過老腔—認為老腔影響小—認為老腔演出者不過是民間演出班社—去聽老腔—產生神秘感—第一次聽老腔,深深地被震撼—為自己的小說《白鹿原》中沒有加入描寫老腔的畫面而遺憾—最后在中山音樂堂再次領略了老腔的震撼力,被老腔征服。組織答案:①開始不知道,不了解,后產生神秘感。②第一次看過老腔表演之后,感到震撼。③再看老腔表演時,懷疑其中是否摻雜了鄉情帶來的偏愛。④最后認識到自己被老腔征服完全是因為老腔自身強大的藝術魅力。題型二分析線索作用結構是文章的骨架,線索是文章的脈絡,二者是緊密聯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線索,分析散文的結構就水到渠成了,對作品的思路也就了然于胸,不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而且也是對作者謀篇布局本領的鑒賞,從而透過散文的“形散”表象抓住其傳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一、命題角度題干示例審題定向1.(2020·新高考全國卷Ⅰ)本文采用空間和時間兩條線索行文,請分別加以簡析。2.文章的敘述線索是什么?設置這一線索有什么作用?題干中往往有“分析”“說明”等作答動詞和“線索”“作用”“謀篇布局”等表答題方向的名詞二、解題技法分析線索作用“二步驟”第一步:找出線索——“四看”定線索??礃祟}有些標題就揭示了線索,如《白楊禮贊》標題所揭示的對白楊樹的贊美就是文章的情感線索看時空詞語有些時間、空間詞語很可能就是“時間線索”或“空間線索”,如《荷塘月色》就有空間線索看“物”文章中某一“物”若反復出現,很可能就是線索,如《記一輛紡車》就是以“一輛紡車”這一常出現的物件為線索的看議論抒情文中的議論、抒情句子中蘊含的“情”往往就是文章的線索,如《記念劉和珍君》中表達作者悲憤情感的議論抒情句,表明了文章的線索是悲憤之情第二步:分析線索作用——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分析。結構方面①組織材料,貫穿全文②使結構清晰,情節集中③使行文富于變化內容方面①表達某種情感或思想②揭示主題③呈現某種情景或狀態另外,要注意區分不同性質的線索的不同作用,如物象線索有象征、呼應作用,情感線索有使情感濃厚、不斷深化的作用等三、思維提升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比鄰而居王安憶①裝修的時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這條公共煙道,應該堵上,另外在外墻上打一個洞,安置排油煙機的管子。可是,我沒聽他的。好了,現在,鄰居家的油煙就通過我家的排油煙機管道,灌滿了廚房。②我可以確定,我家廚房的油煙僅來自其中一家,因為油煙的氣味是一種風格。怎么說?它特別火爆?;ń贰⒗弊印⑹[、姜、蒜、八角,在熱油鍋里炸了,轟轟烈烈起來了。這家人在吃方面還有一個特征,就是每頓必燒,從不將就。時間長了,我對他們生出一些好感,覺得他們過日子有著一股子認真勁:一點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們老老實實,一餐一飯地燒著,一股濃油赤醬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氣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實打實的,沒有半點子虛頭。在我的印象中,他們沒落下過一頓。他們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規律,二是很節制。這些,都給人富足而質樸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氣息。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這家人還增添了兩次草藥的氣味。草藥的氣味也是濃烈的,“撲”一下進來,涌滿了廚房。不知是因為草藥氣的影響,還是實際情況如此,一日三餐的氣味不那么濃郁了。倒不是變得清淡,而是帶些偃旗息鼓的意思。這段日子蠻長的,這么算吧,每周燉一次雞湯,總共燉了四至五次。草藥的苦氣味和雞湯的香味,是這段時間油煙味的基調。這也是認真養病的氣味:耐心,持恒,積極,執著。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廚房里滾滾而來一股羊肉湯的氣味。這就知道,他們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補償一下,犒勞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確有一種盛宴的氣氛,帶有古意。古人們慶賀戰功,不就是宰羊嗎?果然,草藥味從此消遁,燉湯的綿長的氣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進行。⑤在較長一段稔熟的相處之后,我家廚房來了一個不速之客,那是一縷咖啡的香氣。這是另一路的氣味,和他們家絕無相干。它悄悄地,夾在花椒炸鍋的油煙里,進來了。這是一股子虛無的氣息,有一種浮華的意思在里面,和他們家實惠的風格大相徑庭。因此,我斷定,這又是一戶新入住的人家,很沒經驗地,也將管子接進了煙道,又恰逢順時順風,于是,來到我家廚房湊熱鬧了。這一路的風格顯然要溫和、光滑一些,比較具有裝飾感,喚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實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著一日三餐來,不大有定規,有時一日來一次,有時一日來兩次,有時一日里一次不來,來時也不在吃飯的點上,而是想起了,就來,想不起,就不來,顯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來的,從來一頓不落,轉眼間,油煙全面鋪開,又轉眼間,油煙席卷而去,總是叱咤風云的氣勢。但是,有時候,夜已經很深了,那新來的,悄然而至??Х鹊奈⒖嗟南阄叮瑥浡_來。⑥氣味終究有些雜了,可是涇渭分明,絕不混淆。你來我往,此起彼伏。再過段日子,又來了一個,顯見得是蘇錫幫的,氣味特別甜,空氣都能拉出絲來了。第四位又來了,它一方面缺乏個性,另一方面又頗善融會貫通。它什么都來: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欖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氣味全打成一團,再分不出誰是誰的來路。我們這些比鄰而居的人家,就這樣,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處。⑦這一日,廚房里傳出了艾草的熏煙。原來,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氣味都安靜下來,只由它彌漫,散開。一年之中的油垢,在這草本的芬芳中,一點點消除。漸漸的,連空氣也變了顏色,有一種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凈的空氣其實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顏色。(有刪改)文章的敘述線索是什么?設置這一線索有什么作用?【思維“三步曲”】第一步:找出線索。本文主要寫了聞到比鄰而居的各家的氣味及由此而引發的思考,認真閱讀文章,發現反復出現的詞語(物象)是“氣味”,所以“氣味”就是本文的線索。第二步:分析線索作用。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分析。結構上,以“氣味”為線索,串聯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狀態呈現出來;內容上,以“氣味”為線索,體現不同的生活風格,便于表達理解和包容各種生活狀態的思想。第三步:歸納要點,形成答案。組織答案:(1)線索:氣味。(2)作用:以“氣味”為線索,串聯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狀態呈現出來;以“氣味”為線索,體現不同的生活風格,便于表達理解和包容各種生活狀態的思想。題型三分析句段作用分析句段作用就是選擇“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句子或段落,分析其在全篇結構思路中的作用,這些句段往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上的重點句子或段落,它們在結構上、內容上有特殊作用,表達上富有特色。一、命題角度題干示例審題定向1.(2020·新高考全國卷Ⅰ)本文記建水城時,在飲食描寫上花費了大量筆墨,對此你如何理解?2.(2018·北京卷)文章第④段對河蚌仙女夢想的描述與第③段的童話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這樣寫有什么作用?題干中往往有“分析”“談談”“理解”等作答動詞和“作用”“看法”等表答題方向的名詞二、解題技法1.分析句段作用“三維度”維度關注點內容、主題方面內容角度就是要考慮該內容對人物刻畫、情感表達、基調奠定等方面的作用;主題角度可考慮對主題有強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結構、思路方面結構角度可考慮有總領全文、設置懸念、做鋪墊、照應、過渡、總結上文等,還要考慮與標題的關系(如點題);思路角度可考慮暗示、揭示了什么樣的思路等作用表達、效果方面表達角度可考慮句段所使用的表現手法、構思寫法及其表達效果,不是所有的句段都有表達上的特點,這一點應視具體句段而定;效果角度可考慮讀者情感(心理),從這個角度可考慮有加深印象、激發情感、產生共鳴、發人深思、催人想象等作用2.解答句段作用題“三步驟”第一步:審清題干要求,明確答題方向。審題要關注三點:①句段位置;②答題方向;③提示或暗示性語言。其中“答題方向”最重要,如籠統地問有何作用(妙處)或綜合問為什么要從××寫起,綜合問需要從內容、結構、表達等多角度回答。如只問結構上的作用,則只需從結構上作答。第二步:閱讀句段本身,抓住位置考慮。在整體把握全文思路的基礎上認真閱讀所給句段本身,通過閱讀,明確它寫了什么,主要包括陳述對象是什么、怎樣陳述的、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作者表達的感情是什么等。另外,還要考慮句段在文中的位置,因為位置不同,作用就不同。因此,需要掌握處在不同位置的句段的作用。句段作用首句或首段①總領全文;②引出下文的……情節或引出話題;③為下文的……情節做鋪墊或與下文構成對比;④開篇點題,營造……的氣氛,奠定……的情感基調;⑤制造懸念或埋下伏筆,吸引讀者中間句段①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②前后呼應;③為下文……的情節做鋪墊、引起下文的……內容;④照應上文的……內容、轉換話題;⑤或襯托……(在行文中為了彰顯敘述主體而談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具有襯托作用),或渲染烘托某種氛圍(描寫環境為人物的出場營造氛圍)結尾句段①升華感情;②點明中心,深化主題;③總結上文;④卒章顯志,點明主題,或含蓄地表明主旨(往往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寫);⑤呼應開頭,使文章結構完整;⑥言有盡而意無窮,使文章委婉含蓄反復出現的句子①在內容上,有突出內容(主旨)、強化情感等作用;②在結構上,有交代線索、前后呼應等作用;③在表達上,有強化或一唱三嘆之效景物描寫的句子點明時令、地點,表現人物關系、人物性格,渲染氣氛文中的引述性、插入性材料(語句、故事等)①傳說故事:增強文章的傳奇性、風物的神秘性;豐富文章內容;引起讀者興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觀點;②某一事件:引出下文的議論或抒情,在結構上往往具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在內容上具有深化或啟迪作用;③史實:反思歷史,以古證今或借古諷今,具有例證的作用;④詩句:增強文章的詩情畫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豐富文章內容,引起讀者興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觀點;⑤名言:表明……觀點,論證觀點、闡明事理,增強文章說服力,豐富文章內容第三步:掌握解題的思維方向和答題模板。句段作用題一般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來考慮,作答時,注意結合文本內容從這兩個方面深入分析。答題模板結構方面的作用:……;內容(主旨或情感)方面的作用:……。三、思維提升(2018·天津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虹關何處落徽墨石紅許在冬天,在春天……為了尋找一截久違的徽墨,我孑然一人蹀躞在虹關[注]墨染了一樣的舊弄堂里,闖進一棟又一棟裝滿了故事的深宅老院。我安慰自己,哪怕是能遇見寸許徽墨,也心滿意足。行走在虹關,我一次又一次向墨的深處挺進,去追尋墨的風月身影。婺源一文友善意地提醒我,虹關徽墨以及制作徽墨的人很難找了,你這樣沒有目的地尋找,不啻于白費心神徒勞無功。我不甘心,相信在虹關的后人中一定還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藝,他們會告訴我很多關于徽墨的記憶。欣慰的是,季節扯起的丹青屏風里,總有一棵需十余個大人合抱的千年古樟,華蓋如傘,累了,就在樹下坐一坐,仰望綿延浙嶺,聆聽“吳楚分源”的回聲。穿村而過的浙源水、徽饒古道在炊煙裊裊里把日?,嵥榈纳畲梢环裰k幽靜的水墨畫,人在畫中,畫在人中,昔日販夫走卒、野老道者的身影漸行漸遠在徽墨涂抹的山水間,一絲淡淡的憂傷悄然在心里泛浮,隨著雨滴從瓦片上、樹葉間滾落下來,把人帶進夢里故園。一堵堵布滿青苔的墻壁上還隱約留存著經年的墨跡,那是徽墨的遺韻嗎?石板路上,不時與村人擦肩而過;老宅門內,不時與老人目光相撞。在虹關,我拾掇了一串烙上徽墨溫度的詞語:質樸、慈祥、安然,小橋、流水、人家……虹關,允許我拾取半截殘墨,記下一串與徽墨有關聯的大街小巷地名。虹關佇立,徽墨式微。近百年來,科技的迅猛發展帶來了五花八門的書寫工具,使得人們迅速地移情別戀,墨與硯臺的耳鬢廝磨,也早已被墨汁橫插一杠,固態墨便黯然失色,近年來漸漸被人遺忘。到后來,實現了從紙張到數字化的華麗轉身,書寫也已成為少數人的事情了,墨塊更是被束之高閣,制墨傳習幾乎無人問津。墨,松煙的精靈,千百年來忠實地在紙上履行職責,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勢,氤氳香氣里傳承著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漳谱鳛E觴于南唐,興盛于明清,享有“落紙如漆,萬古存真”之美譽。有權威人士言之鑿鑿指陳,北京故宮博物院還保存著數十塊虹關徽墨。徽墨無聲,虹關有幸,虹關人因此而自豪。水口、民居,顯然還有徽墨等,不負眾望,終于為虹關換來了“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虹關徽墨,不小心遺失在古村落、古驛道邊,等待人們去擦亮這張泛著黑色光澤的名片——“徽墨名村”。在一棟民居內,我興奮地發現,有人在挖掘、研發傳統徽墨工藝,遺憾不見墨工,不知那一雙手是怎樣搗鼓著黑色的詩篇。不大的臺面上擺放了刀、小錘、木槽、墨模等工具,還有一些看不懂的物品,想必都是與徽墨有關的器皿、墨料。壁板上掛有制墨工序圖《一塊墨的前世今生》:點煙、和料、烘蒸、杵搗、揉搓、入模、晾墨、描金。從采取數種原料到試磨鑒定墨質,一錠墨才得以面世,具體制作起來,其工序之繁復豈是圖解所能說得清楚的,想想真不容易。一錠墨,千杵萬揉,濃縮的精華,濃縮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寶。不經意間,我瞥見閣樓上穩站著一個白髯飄飄、仙風道骨的先生,便主動打招呼,他問詢了我的來意,邀請上樓喝茶座談。我,一個找尋徽墨的陌生人,沿著屋內與廂房連成一體的木質樓梯,漫步走上閣樓,輕輕地踏在樓板上,咿呀作響,我生怕踩醒了乾隆年間經營徽墨的原始賬本,生怕踩碎了歲月的痕跡,更生怕踩破了一截遺落的留著明代指紋的徽墨。先生姓葉,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