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9古詩三首-從軍行課件_第1頁
統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9古詩三首-從軍行課件_第2頁
統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9古詩三首-從軍行課件_第3頁
統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9古詩三首-從軍行課件_第4頁
統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9古詩三首-從軍行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主題:責任1.體會課文中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2.嘗試運用動作、語言、神態描寫,表現人物的內心。邊塞詩:在唐代,有一批詩人,如高適、岑參、王昌齡、李益等,十分擅長描寫邊塞征戰生活,后人稱他們為“邊塞詩人”,形成了所謂的“邊塞詩派”,邊塞詩是唐代這個詩歌大國的一束奇葩。9古詩三首

從軍行

(唐)王昌齡高年級段理解古詩的一般方法1.借助注釋和相關資料,理解大意。2.想象畫面,體會詩人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讀詩句。王昌齡(698—757年)唐朝著名邊塞詩人。他的代表作有《出塞》、《芙蓉樓送辛漸》等,有“七絕圣手”之稱。從軍行”是樂府曲名,內容多寫邊塞情況和戰士的生活。自由朗讀《從軍行》,讀出節奏,讀準字音。////////借助注釋和相關資料,理解大意。玉門關青海樓蘭借助注釋和相關資料,理解大意。青海湖雪山連綿不斷,層層濃云籠罩在山頭,將士們在塞外身經百戰,飛揚的黃沙都磨破了身上的鎧甲,但只要邊患仍在,就絕不返鄉。古詩大意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寫邊疆地理位置和環境惡劣給人以沉重壓抑之感詩意:在邊塞孤城上遠遠望去,從青海湖經祁連山到玉門關這一道邊境防線。上空陰云密布,烽煙滾滾,銀光皚皚的雪山頓顯暗淡無光。讀詩句前兩句,圈畫詩中的景物,借助注釋,說說意思。孤孤:寫出了戍邊戰士思念家鄉的愁苦心情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戍邊戰士們的心情也是這樣暗淡、悲涼的嗎?請同學們讀后兩句詩透過一個“穿”字,你想到了什么?戰時之長久戰爭之艱苦戰事之頻繁敵寇之強悍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戰事之頻繁磨破的意思百戰穿

詩意: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時間之長,戰斗之艱苦。以及不把敵人消滅誓不還的決心。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決心勇氣誓言讀詩的后兩句,前一句壓抑低沉,后一句讀出將士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豪壯誓言。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從軍行》這首詩反映了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詩的()描繪邊地風光,借以渲染戰爭氣氛。()集中概括了戍邊將士長期參與的酷烈戰爭生活以及決心破敵的豪情。后兩句殺敵立功、保衛國家前兩句主題概括“不破樓蘭終不還”一句,抒發了戍邊將士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前三句景物描寫對這種情感的表達起什么作用?“不破樓蘭終不還”是一句豪情壯語,抒發了戍邊將士誓掃胡塵,以身許國的壯志豪情和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前三句所寫的艱苦的環境、頻繁殘酷的戰爭和思鄉之情對表現這種情懷起到了反襯作用。板書設計總結本課:借助注釋和相關資料,結合想象畫面,理解詩句,體會詩人的情感。利用詩中的景物、地名等關鍵詞語背誦詩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