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推理快速解題技巧解讀_第1頁
202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推理快速解題技巧解讀_第2頁
202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推理快速解題技巧解讀_第3頁
202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推理快速解題技巧解讀_第4頁
202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推理快速解題技巧解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推理快速解題技巧解讀(精華版)

最關鍵的地方,看清題目,問的是不能還是能,加強還是削弱(是否有“除了”這個詞)

一.最多與最少

概念之間的關系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

一是包含,如“江蘇人”與“南京人”;

二是交叉,如“江蘇人”與“學生”;

三是全異,如“江蘇人”與“北京人”。

全異的人數最多,全包含的人數最少,以下面例子為例。

例1:房間里有一批人,其中有一個是沈陽人,三個是南方人,兩個是廣東人,兩個是作家,三個是詩人。如果以上介紹涉及到了房間中所有的人,那么,房間里最少可能是幾人,最多可能是幾人?

析:廣東人是南方人,所以三個南方人和兩個廣東人,其實只有3個人。現考慮全異的情況,即沈陽人,南方人,都不是作家和詩人,這樣人數會最多。1+3+2+3=9,最多9人。現考慮全包含的情況,假設南方人中,3個全是詩人,有兩個是廣東人,有兩個南方人是作家,已經占3個人了;這樣沈陽人也是1人,即最少有4人。(本題最容易忽略的是,南方人有可能既是作家,又是詩人,最少的就是把少的包在多的中)

例2:某大學某某寢室中住著若干個學生,其中,1個哈爾濱人,2個北方人,1個是廣東人,2個在法律系,3個是進修生。因此,該寢室中恰好有8人。以下各項關于該寢室的斷定是真的,都能加強上述論證,除了

A、題干中的介紹涉及了寢室中所有的人。

B、廣東學生在法律系。

C、哈爾濱學生在財經系。

D、進修生都是南方人。

析:本題,哈爾濱人是北方人,則寢室最多的人數是:2+1+2+3=8人,因為寢室正好8人,所以,北方人,廣東人,法律系,進修生,全部是相異的,一旦有交叉,必然造成寢室人數少于8人。所以選B

二.應該注意的幾句話

1.不可能所有的錯誤都能避免

A.

可能有的錯誤不能避免

B.必然有的錯誤不能避免。

答案是B,不可能所有的錯誤都能避免,說明了至少存在一個例子錯誤是不能避免的,可能有一個例子,可能有很多個例子,即必然有的錯誤不能避免。可能有的錯誤不能避免,只是可能,說明有可能所有的錯誤都能避免。

2.A.

婦女能頂半邊天,祥林嫂是婦女,所以,祥林嫂能頂半邊天。

此句話推理有誤。因為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婦女是全集合概念,與祥林嫂是婦女中的婦女的概念不一至。類似于,孩子都是祖國的花朵,花朵都需要澆水,所以孩子都需要澆水。又,魯迅的小說不是一天能讀完的,《吶喊》是魯迅的小說,所以,《吶喊》不是一天能讀完的。錯誤,因為前面小說是相對魯迅所有小說,集合的概念,后項是非集合概念。

B.

對網絡聊天者進行了一次調查,得到這些被調查的存不良企圖的網絡聊天者中,一定存在精神空虛者。

那么能不能得出“存在不良企圖網絡聊天者中一定有精神空虛者”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要得出的結論是全集的概念,而題干只是針對調查者。

C.

對近三年刑事犯調查表明,60%都為己記錄在案的350名慣犯所為。報告同時揭示,嚴重刑事犯罪案件的作案者半數以上是吸毒者。

那么能不能得出“350名慣犯中一定有吸毒者”呢?不能。因為60%是指案件,而半數指的是作案者。假如案件有1000個案犯,其中350名慣犯做了600件案子,其他650名案犯才做了400件案子,那么如果650名全部吸了毒,而350全不吸毒,也符合嚴重刑事犯罪案件的作案者半數以上是吸毒者(65%吸了毒)。另外一種說法,嚴重刑事犯罪案件的作案案件半數中一定有案件是350名慣犯里的人做的,這個就正確了。

3.或者,或者要么,要么

或者A,或者B這個關聯詞表示,可能是A成立,可能是B成立,可能是A/B都成立。

例如,魯迅或者是文學家,或者是革命家。表示,魯迅可能是文學家,可能是革命家,可能是文學革命家。

如果是要么,要么,則只有兩個可能性,文學家,和革命家。

4.并非某女年輕漂亮/(并非毛澤東既是軍事家,又是文學家)

這句話表示,某女可能年輕不漂亮,可能漂亮不年輕,可能即不漂亮也不年輕。

毛澤東可能是軍事家不是文學家,可能是文學家但不是軍事家,可能既不是軍事家也不是文學家。

5.A:我主張小王和小孫至少提拔一人B:我不同意

B的意思是,小王和小孫都不提拔。因為如果提拔任何一人,都滿足了A的話,即同意了A。

6.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上濕。類似的短語(只要,就;如果,那么;一,就)

第一,現在天下雨了,那么地上濕不濕呢?濕

第二,現在天沒下雨,地上濕不濕呢?不一定

第三,現在地上濕了,天有沒有下雨呢?不一定

第四,現在地上沒濕,天有沒有下雨呢?沒有。

7.只有天下雨,地上才會濕。類似的短語(除非,才;沒有,就沒有;不,就不)

表示的含義

1.天下雨,地不一定會濕。2.天不下雨,地一定不會濕。

8.A:所有的同學都是江蘇人;B:不同意

B的意思是,必然有同學不是江蘇人,但可以全部都不是江蘇人,也可以是有部分同學不是江蘇人。

9.發牢騷的人都能夠不理睬通貨膨脹的影響。

這句話意思是,只要是發牢騷的,就能不理睬通貨膨脹的影響。

但,不理睬通貨膨脹的影響的人,不一定是發牢騷的人。

10.所有的貪污犯都是昌吉人;所有的貪污犯都不是昌吉人。

第一句話,不能理解為,所有昌吉人都是貪污犯人。但只要是貪污犯,都是昌吉人。

第二句話,可以理解為,所有的昌吉人都不是貪污犯。因為一旦昌吉人是貪污犯,則不是昌吉人,所以昌吉人不可能是貪污犯。即所有昌吉人都不是貪污犯。

11.主板壞了,那么內存條也一定出了故障。

這種假設命題,除非能證明,“主板壞了,那么內存條不一定/沒出故障。”否則,不能認為主板就一壞了。也就是即使主板確定是好好的,這個命題也是真的。

12.推理方式的正確性

題目給的是:所有的讀書人都有熬夜的習慣,張目經常熬夜,所以,張目一定是讀書人。

這個命題是不一定準確的。

選項:所有的素數都是自然數,91是自然數,所以91是素數。

這個命題是錯誤的,因為91是復數,由此,題目推理方式不同。

有時的題目是,題干正確,那么也要選正確的。

13.除非談判馬上開始,否則有爭議的雙方將有一方會違犯停火協議。

談談馬上開始了,能保證有爭議的雙方不會有一方違犯停火協議嗎?答案是不能。題目意思是說,只有談判馬上開始,有爭議的雙方才能不會有一方違犯停火協議。只是停火的條件。

14.正確的三段論和錯誤的三段論

正確的三段論:

所有的聰明人都近視,

有些學生是聰明人,

有些學生近視。

錯誤的三段論如:

所有的聰明人都近視,

有些學生不聰明,

有些學生不近視。

三.充分必要條件萬能寶典

A=>B,表示,A是B成立的充分條件,B是A成立的必要條件。A能推出B,B成立卻不一定推出A成立。沒有B就沒有A,不是B就決不會有A,只要A成立,B一定要成立。

A=>B,B=>C,則A=>C。

1.只有博士,才能當教授。只有通過考試,才能當博士。

不是博士,不能當教授。博士是當教授的必要條件,教授一定是博士,博士不一定是教授。

1式:教授=》是博士

不通過考試,不能當博士。通過考試是當博士的必要條件,博士一定通過考試,通過考試不一定是博士,可能還要其它條件。

2式:是博士=》通過了考試

聯合得,教授=》通過了考試

2.只有住在廣江市的人才能夠不理睬通貨膨脹的影響;如果住在廣江市,就得要付稅;每一個付稅的人都要發牢騷。

根據上述判斷,可以推出以下哪項一定是真的?

(1)每一個不理睬通貨膨脹影響的人都要付稅。

(2)不發牢騷的人中沒有一個能夠不理睬通貨膨脹的影響。

(3)每一個發牢騷的人都能夠不理睬通貨膨脹的影響

析:第一句話,說明,不理睬=》廣江市;第二句,廣江=》付稅;第三句,付稅=》發牢騷。則

不理睬=》

在廣江市

=》

付稅

=》

發牢騷

由此,(1),可得之。(2),發牢騷是不理睬的必要條件,不發牢騷,就不能不理睬。

(3),只有發牢騷,才能不理睬。但發牢騷了,不代表不理睬。則選(1)(2)

四.加強、削弱、和前提

1審題要分辨題目是加強還是削弱還是前提,看清題意(有沒有“除了”這些字眼),不要看到一個選項就自以為是選上,實際上和題目要求相反。

另一個重點是,分清問的是什么?論據,論證,論點

論點是統帥,解決“要證明什么”的問題;論據是基礎,解決“用什么來證明”的問題;論證是達到論點和論據同意的橋梁。

答題時要審好題目,題意是要加強/削弱什么?論據,論證,還是觀點。

例:

有一句話,“學雷鋒不好!因為雷鋒以前就是個貪圖小便宜、損人利己的壞人。如果學了雷鋒,那么就沒時間學習科學知識,就沒時間進行自我修養。”

其中,學雷鋒不好是我的論點,雷鋒以前是什么樣的人是我的論據。學了雷鋒就怎樣怎樣這一推斷過程,算是我的論證。

要反駁削弱,如果你直接咬住“學雷鋒不好”這一錯誤觀點,來批駁我,就是駁論點;如果你列舉真實的雷鋒事跡,來批駁我關于雷鋒是什么樣的人的論據,就是駁論據;如果你找出我的邏輯錯誤或者論述過程中的結果錯誤,來批駁我,就是駁論證。

2.解削弱型

解答此類試題,一般要先弄清楚題干所描述的論點、論據和論證的關系。如果是削弱結論,則從題干所描述的論點的反向思考問題,一般就是找論點的矛盾命題,或是與論點唱反調的命題;如果是削弱論證,則主要從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邏輯關系方面思考問題;如果是削弱論據,則從論據的可靠性角度試考問題。

如果題目是不能削弱,則是要找出,和論據/論證/論點不相干的一項或者加強的一項。

五.一些題型

1.這種判斷甲乙丙是誰的題,從出現過兩次的那個人入手。

例:世界田徑錦標賽3000米決賽中,跑在最前面的甲、乙、丙三人中,一個是美國選手,一個是德國選手,一個是肯尼亞選手,比賽結束后得知:

(1)甲的成績比德國選手的成績好。

(2)肯尼亞選手的成績比乙的成績差。

(3)丙稱贊肯尼亞選手發揮出色。

則,甲,乙,丙分別是?

析:(2),(3)中,肯尼亞出現兩次,從此切入,肯尼亞不是乙,肯尼亞不是丙,則肯尼亞是甲。又由1,肯尼亞比德國成績好,肯尼亞又比乙差,則德國不是乙,是丙。美國是乙。

2.定義判斷的注意事項

定義判斷一定要注意,題目問的是不屬于,還是屬于。

定義判斷一般是判斷是否屬于“屬”,再看是否符合“種差”。

注:邏輯推理可以通過MBA邏輯書籍進行超級強化。附:公務員考試邏輯解題十八套路邏輯解題十八套路(1)簡單推理與直接推斷型這類題型的具體形式是:以題干為前提,要求在選項中確定合乎邏輯的結論;或者,從題干出發,不可能推出什么樣的結論。對一個邏輯推理,不管是簡單還是復雜,都要明確推理形式的有效性。推理形式的有效性亦稱“保真性”,指一個正確有效的推理必須確保從真的前提推出真的結論。盡管從假的前提出發也能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其結論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但從真前提出發進行有效推理,卻只能得到真結論,不會得到假結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使用這種推理工具的安全性。這種保真性是對于正確推理是最起碼的要求。其實,解決這類簡單推理或直接推斷型考題,考生只需運用日常邏輯推理就可以找到答案,幾乎沒有什么技巧可言,這類題型中很多屬于送分題,一般可在十秒中內解決。下面對歷屆試卷中屬于此類的考題進行逐一分析。1998-11-48學校復印社試行承包后復印價格由每張標準紙0.35元上升0.40元,引起了學生的不滿。校務委員會通知承包商,或者他能確保復印的原有價格保持不變,或者將中止他的承包。承包商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既沒有因而減少了盈利,又沒有違背校務委員會通知的字面要求。以下哪項最可能是承包商采取的措施?A.承包商會見校長,陳述因耗材(特別是復印紙)價格上漲使復印面臨難處,說服校長指令校務委員會收回通知。B.承包商維持每張標準紙0.40元的復印價格不變,但由使用進價較低的三五牌復印紙改為使用進價較高的大北牌復印紙。C.承包商把復印價格由每張0.40元降低為0.35元,但由使用進價較高的大北牌復印紙改為使用進價較低的三五牌復印紙。D.承包商維持每張標準紙0.40元的復印價格不變,但同時增設了打字業務,其收費低于市價,受到學生歡迎。E.承包商決定中止承包。[解題分析]正確答案:C。當然是C。不讓漲價,又要保證自己的贏利,怎么辦,降低成本嘍。對于本題而言,該承包商實際上是降低了服務質量,但是這并沒有違背校務委員會通知的字面要求。1999-10-39古時候的一場大地震幾乎毀滅了整個人類,只有兩個部落死里逃生。最初在這兩個部落中,神帝部落所有的人都堅信人性本惡,圣地部落所有的人都堅信人性本善,并且沒有既相信人性本善又相信人性本惡的人存在。后來兩個部落繁衍生息,信仰追隨和部落劃分也遵循著一定的規律。部落內通婚,所生的孩子追隨父母的信仰,歸屬原來的部落;部落間通婚,所生孩子追隨母親的信仰,歸屬母親的部落。我們發現神圣子是相信人性本善的。在以下各項對神圣子身份的判斷中,不可能為真的是:A.神圣子的父親是神帝部落的人。B.神圣子的母親是神帝部落的人。C.神圣子的父母都是圣地部落的人。D.神圣子的母親是圣地部落的人。E.神圣子的姥姥是圣地部落的人。[解題分析]正確答案:B。B項斷定神圣子的母親是神帝部落的人,則不論神圣子的父親是哪個部落的,由題干的條件,可推出神圣子都一定相信人性本惡。因此,B項的斷定不可能真。其余的各項都可能真。2000-1-71血液中的高濃度脂肪蛋白含量的增多,會增加人體阻止吸收過多的膽固醇的能力,從而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有些人通過有規律的體育鍛煉和減肥,能明顯地增加血液中高濃度脂肪蛋白的含量。以下哪項,作為結論從上述題干中推出最為恰當?A.有些人通過有規律的體育鍛煉降低了血液中的膽固醇,則這些人一定是胖子。B.不經常經進體育鍛煉的人,特別是胖子,隨著年齡的增大,血液中出現高膽固醇的風險越來越大。C.體育鍛煉和減肥是降低血液中高膽固醇的最有效的方法。D.有些人可以通過有規律的體育鍛煉和減肥來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E.標準體重的人只需要通過有規律的體育鍛煉就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解題分析]正確答案是D。題干斷定:有些人通過體育鍛煉和減肥,能增加血液中的高濃度脂肪蛋白;同時,血液中的高濃度脂肪蛋白含量的增多,會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由此可以推出,有些人可以通過體育鍛煉和減肥來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因此,D項作為題干的推論是恰當的。C項和D項類似,但其所做的斷定過強,作為從題干推出的結論不恰當。其余各項均不恰當。邏輯解題十八套路(2)復雜推理與綜合推斷型此類考題表面無統一特征,只是比直接推斷型要復雜些,當然所謂復雜,其實并不很復雜,只是要多繞些彎而已。這種試題通常在題干中給出若干條件,要求考生從這些條件中合乎邏輯推出某種結論。這類題型很多涉及復合判斷推理,特別是對假言、聯言和選言等推理的綜合運用。解這類題一般一下子看不出答案,需進行深入分析和推理。其解題基本思路是,從題干中所給條件的邏輯關系或事物的內部聯系出發,逐步綜合進行推理。下面對歷屆試卷中屬于此類的考題進行舉例分析。1998-11-38從趙、張、孫、李、周、吳六個工程技術人員中選出三位組成一個特別攻關小組,集中力量研制開發公司下一步準備推出的高技術拳頭產品。為了使工作更有成效,我們了解到以下情況:(1)趙、孫兩個人中至少要選上一位;(2)張、周兩個人中至少選上一位;(3)孫、周兩個人中的每一個都絕對不要與張共同入選。根據以上條件,若周未被選上,則下列中哪兩位必同時入選?A.趙、吳。B.張、李。C.張、吳。D.趙、李。E.趙、張。[解題分析]正確答案:E。根據條件推導即可。周未被選上,而張、周兩個人中至少選上一位,所以張肯定選上了。張選上了,孫就肯定沒選上,趙就肯定選上了。所以答案是趙、張。1999-1-48某市的紅光大廈工程建設任務進行招標。有四個建筑公司投標。為簡便起見,稱它們為公司甲、乙、丙、丁。在標底公布以前,各公司經理分別做出猜測。甲公司經理說:“我們公司最有可能中標,其他公司不可能。”乙公司經理說:“中標的公司一定出自乙和丙兩個公司之中。”丙公司經理說:“中標的若不是甲公司就是我們公司。”丁公司經理說:“如果四個公司中必有一個中標,那就非我們莫屬了!”當標底公布后發現,四人中只有一個人的預測成真了。以下哪項判斷最可能為真?A.甲公司經理猜對了,甲公司中標了。B.乙公司經理猜對了,丙公司中標了。C.甲公司和乙公司的經理都說錯了。D.乙公司和丁公司的經理都說錯了。E.甲公司和丁公司的經理都說錯了。[解題分析]正確答案:C。我們可以對題干中幾個公司的預言進行如下歸納:若甲言中,則甲中標或四家都沒有中標;若甲說錯,則中標者出自乙、丙丁。若乙言中,則中標者出自乙、丙;若乙說錯,由甲、丁中標或四家都沒中。若丙言中,則中標者出自甲、丙;若丙說錯,則乙、丁中標或四家都沒中。若丁言中,則丁中標或四家都沒中;若丁說錯,由甲、乙、丙中標。對于選項C,由于甲公司和乙公司都說錯了,可以得出丁中標了。由此可知,丙錯了,只有丁說對了。因此,選項C的判斷與題干敘述完全符合。或者說,由選項C推不出與題干矛盾的結論。若選項A為真,甲說對了,而且甲中標了;由此可以推出丙也說對了,與題設矛盾。若B為真,則乙和丙都猜對了,也不符合題干假設。若D為真,則可以推出甲中標了,從而甲、丙都猜對了,與題干不符。若選項E為真,可以推出乙或丙公司中標了。因為乙猜的是乙或丙公司中標,預測一定為真。但丙公司猜的是甲或丙中標,可能錯(若乙中標),也可能對(若丙中標)。因此,若假設選項E為真,可能推出與題干假設矛盾的結論。邏輯解題十八套路(3)直言判斷及對當關系型直言判斷及對當關系是最基本的一個邏輯知識點(這里,我們把模態命題及其推理也歸入其中)。這類試題的表現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但近幾年在MBA邏輯考試中出現的次數有減少的趨勢。解這類題型,要注意的是解題時千萬不能以個人經驗或專業知識為依據,關鍵是一定要從題干給出的內容出發,從中抽象出同屬于對當關系的邏輯形式,根據對當關系來分析判斷。下面對歷屆試卷中屬于此類的考題進行舉例分析。1998-11-59這個單位已發現有育齡職工違紀超生。如果上述斷定是真的,則在下述三個斷定中:I.這個單位沒有育齡職工不違紀超生。II.這個單位有的育齡職工沒違紀超生。III.這個單位所有的育齡職工都未違紀超生。不能確定真假的是:A.只有I和II。B.I、II和III。C.只有I和III。D.只有II。E.只有I。[解題分析]正確答案:A。選項I的意思是這個單位所有的育齡職工都違紀超生了。這跟題干不矛盾,有可能是真的,但也可能是假的,不能確定真假。選項II的意思是這個單位有的育齡職工沒違紀超生。這跟題干也不矛盾,不能確定真假。選項III的意思是這個單位沒有一個育齡職工違紀超生,這與題干矛盾,肯定為假。1999-1-42你可以隨時愚弄某些人。假若以上屬實,以下哪些判斷必然為真?Ⅰ.張三和李四隨時都可能被你愚弄。Ⅱ.你隨時都想愚弄人。Ⅲ.你隨時都可能愚弄人。Ⅳ.你只能在某些時候愚弄人。Ⅴ.你每時每刻都在愚弄人。A.只有Ⅲ。B.只有Ⅱ。C.只有Ⅰ和Ⅲ。D.只有Ⅱ、Ⅲ和Ⅳ。E.只有Ⅰ、Ⅲ和Ⅴ。[解題分析]正確答案:A。我們先解釋Ⅲ為真。題干說“你可以隨時愚弄某些人”是指“你經常具有愚弄某些人”的“能力”,其中“某些人”是一個確定的集合,比如張明、李芳、王鵬。Ⅲ說的是“你隨時都可能愚弄人”,意思是“你愚弄人”的行為“隨時”都可能發生。Ⅲ并沒有關心被愚弄的人是誰,只要有一個人就行,是上述確定集合的人當然可以。因此,由題干(具有能力)可以推出Ⅲ(行為可能發生)。其次,我們說明除Ⅲ以外,其他不是必然的結論。關于Ⅰ,請注意張三和李四可能不屬于“你”要以愚弄的人的集合。Ⅱ說的是“隨時”在“想”愚弄人,與題干意思不合,因為題干只是說“可以”隨時愚弄人,但并不一定每時每刻都在愚弄人,也不一定每時每刻都在“想”愚弄人。Ⅵ說“你只能在某些時候愚弄人”,劃定了一部分時間,與題干說的“隨時”不符。Ⅴ斷言“你每時每刻都在愚弄人”,強調了愚弄人的行為總在發生,與題干所指的“能力總存在”是不一樣的。邏輯解題十八套路(4)加強支持型在MBA邏輯考試中,圍繞前提和結論之間的支持或反駁關系,設計了多種形式的考題,主要有加強前提型和削弱結論型。前提對結論的支持或反駁程度,有許多推理或論證盡管不滿足保真性,即前提的真不能確保結論的真,但前提卻對結論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或者前提對結論構成一定程度的反駁。一個推理的證據支持度越高,則在前提真實的條件下,推出的結論可靠性越大。在批判性思維以及MBA邏輯考試中,重點考察的就是思維的論證性,即對各種已有的推理或論證做批判性評價:對某個論點是否給出了理由?所給出的理由真實嗎?與所要論證的論點相關嗎?如果相關,對論點的支持度有多高?是必然性支持(若理由真,則論點或結論必真)還是或然性支持(若理由真,結論很可能真,也可能是假)?是強支持還是弱支持?給出什么樣的理由能夠更好地支持該結論?給出什么樣的理由能夠有力地駁倒該結論,或者至少是削弱它?加強支持型考題的題型特點從問題的問法上就可以看出來,這種題型的問法主要有:(1)增加以下哪項,則肯定有******的結論?(2)以下哪項如果為真,則最能支持(加強)以上結論?(3)以下哪項如果為真,則最能支持(加強)***的結論?(4)支持型和削弱型的變種:除*****之外,都加強(或削弱)加強支持型考題解題思路是,要注意尋找與題干一致的選項。而如果是最不能加強型,當然與題干相矛盾或不一致的選項就最不能加強了。應該說,加強支持型和削弱質疑型是密切相關的,不論加強還是削弱,題干的選項都必須首先與題干相關,緊扣題干,與題干不相干、不一致的選項都不能加強題干,也不能削弱題干。下面對歷屆試卷中屬于此類的考題進行舉例分析。1998-1-50過度工作和壓力都會不可避免地導致失眠癥。森達公司的所有管理人員都有壓力。盡管醫生反復提出警告,但大多數的管理人員每周工作仍然超過六十小時,而其余的管理人員每周僅工作四十小時。只有每周工作超過四十小時的員工才能得到一定的獎金。以上的陳述最強地支持下列哪項結論?A.大多數得到一定獎金的森達公司管理人員患有失眠癥。B.森達公司員工的大部分獎金給了管理人員。C.森達公司管理人員比任何別的員工組更易患失眠癥。D.沒有每周僅僅工作四十小時的管理人員工作過度。E.森達公司的工作比其它公司的工作壓力大。[解題分析]正確答案:A。得到一定獎金的森達公司的管理人員肯定每周工作超過四十小時,即所謂過度工作,再加上題干中說“森達公司的所有管理人員都有壓力”,而“過度工作和壓力都會不可避免地導致失眠癥”,所以我們綜合得出了“大多數得到一定獎金的森達公司管理人員患有失眠癥”這個結論,即選項A。選項B、D討論的是管理人員以外的員工,選項C、E又引入了其它公司的情況,這都是我們不能斷定的信息,題干無從支持。1998-11-42《信息報》每年都要按期公布當年國產和進口電視機銷量的排行榜。管理咨詢家認為這個排行榜不應該成為每個消費者決定購買哪種電視機的基礎。以下哪項,最能支持這個管理咨詢家的觀點?A.購買《信息報》的人不限于要購買電視機的人。B.在《信息報》上排名較前的電視機制造商利用此舉進行廣告宣傳,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C.每年的排名變化較小。D.對任何兩個消費者而言,可以根據自己具體情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購物標準。E.一些消費者對他們根據《信息報》上的排名所購買的電視機很滿意。[解題分析]正確答案:D。選項E是反對這個管理咨詢家的。選項D支持了這個管理咨詢家的觀點。1998-11-50體內不產生P450物質的人與產生P450物質的人比較,前者患帕金森式綜合癥(一種影響腦部的疾病)的可能性三倍于后者。因為P450物質可保護腦部組織不受有毒化學物質的侵害。因此,有毒化學物質可能導致帕金森式綜合癥。下列哪項,如果為真,將最有力地支持以上論證?A.除了保護腦部不受有毒化學物質的侵害,P450對腦部無其它作用。B.體內不能產生P450物質的人,也缺乏產生某些其它物質的能力。C.一些帕金森式綜合癥病人有自然產生P450的能力。D.當用多已胺——一種腦部自然產生的化學物質治療帕金森式綜合癥病人時,病人的癥狀減輕。E.很快就有可能合成P450,用以治療體內不能產生這種物質的病人。[解題分析]正確答案:A。這個推理的主線是:(1)P450可以保護腦部組織不受有毒化學物質的侵害,(2)體內產生P450物質的人比較不容易患帕金森式綜合癥。所以,有毒化學物質可能導致帕金森式綜合癥。這個推理其實不能說完備,有P450的人身上有兩種性質,要想證明這兩種性質之間的因果關聯,那需要保證沒有別的一些性質在中間折騰。選項A“除了保護腦部不受有毒化學物質的侵害,P450對腦部無其它作用”,就滿足這一點。如果沒有選項A,比如,除了保護腦部不受有毒化學物質的侵害之外,P450還能夠產生一種什么抗原,這種抗原能夠使人腦免受帕金森式綜合癥之擾的話,題干的推理就出問題,不成立了。1998-11-63一則公益廣告勸告人們,酒后不要開車,直到你感到能安全駕駛的時候才開。然而,在醫院進行的一項研究中,酒后立即被詢問的對象往往低估他們恢復駕駛能力所需要的時間。這個結果表明,在駕駛前飲酒的人很難遵循這個廣告的勸告。下列哪項,如果為真,最強地支持以上結論?A.對于許多人來說,如果他們計劃飲酒的話,他們會事先安排不飲酒的人開車送他們回家。B.醫院中被研究的對象估計他們能力,通常比其它飲酒的人更保守。C.一些不得不開車回家的人就不飲酒。D.醫院研究的對象也被詢問,恢復對安全駕駛不起重要作用的能力所需要的時間。E.一般的人,對公益廣告的警覺比醫院研究對象的警覺高。[解題分析]正確答案:B。選項B中的“保守”這個詞的含義理解很重要。選項B說明其它飲酒的人可能會比醫院中的那些研究對象更冒險,也就是更加低估他們恢復駕駛能力所需要的時間。這對題干的結論是個很有力的支持。邏輯解題十八套路(5)削弱質疑型削弱質疑型是MBA邏輯考試的一個重點,歸結為此類題型的考題是數量是最大的。削弱質疑型考題的主要問法有:(1)以下哪項如果為真,則能最嚴重地削弱(反駁)以上結論?(2)以下哪項如果為真,則最能削弱(反駁)***的結論?(要小心)(3)在上述結論中,***忽略了哪一種可能性?(4)以下哪項如果為真,則指出了上述論證的邏輯錯誤?(5)下列哪項如果為真,則對以上結論提出最嚴重的質疑?(6)支持型和削弱型的變種:除***之外,都加強(或削弱)這類題型可以說是邏輯推理考試最有意思的部分,因為這最象是在DEBATE(辯論)。有一種典型的削弱型題目,可以反復體會一下:通常我們說做了某件事情后,沒有正的效果,就是什么東西沒有效果,要想削弱這種說法,就要強調如果不做這件事情,會有很壞的負效果。比如有人說考MBA不用復習邏輯,因為他復習了之后才得了30分,要反駁他,就得說,你如果不復習的話,連30分都得不了。削弱題型的解題關鍵是首先應明確原文的推理關系,即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結論;在此基礎上,尋找削弱的基本方向是針對前提、結論還是論證本身。具體對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處理,比如:類型一,直接反對原因,即直接說明原文推理的前提不正確,就達到推翻結論的目的;類型二,指出存在其他可能解釋,原文以一個事實、研究、發現或一系列數據為前提推出一個解釋上述事實或數據的結論,要削弱這個結論,就可以通過指出由其他可能來解釋原文事實;類型三,原文認為A不是導致B的原因,要對其進行削弱,就可以指出A是B的間接原因,即指出A通過導致C而間接的導致了B。下面對如何削弱,做一個詳細分析。首先要明確,要使一個結論為真,必須滿足兩個條件:①前提真實,②推理或論證形式有效。于是要反駁或削弱某個結論,通常有這樣幾條途徑:一是直接反駁結論,其途徑有:舉出與該結論相反的一些事實(舉反例),或從真實的原理出發構造一個推理或論證,以推出該結論的否定;二是反駁論據,即反駁推出該結論的理由和根據;三是指出該推理或論證不合邏輯,即從前提到結論的過渡是不合法的,違反邏輯規則。如果是削弱結論,那么首先要搞清題干中的結論是什么;如果是反對什么觀點,特別要注意的是問題問的是反對的是誰的觀點,什么觀點;如果對推理提出質疑,那么就要搞清題干的推理結構和前提條件是什么,一個有效的推理必須前提成立,推理形式正確,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這類題目要求在選項中確定哪一項為真,能構成對題干中論證的一個反駁,從而也就削弱了該論證的結論。另外,在削弱結論型考題中,有時雖然要確立的選項不直接構成對論題、論據或推理形式的反駁,但作為前提加入到題干的原前提中去以后,會減低證據支持度,減低結論的可靠性,從而削弱題干的論證。如果是削弱論證,那么一定要搞清其實是要削弱什么?這就要求我們要對題干部分的論證進行盡可能的簡化,抓住中間最主要的推理關系。解題思路是尋找一種弱化的方式,使其既可以是肯定選項中與題干的結論不相容的選項,也可以從選項中找到一個使題干的論證不能成立的條件。要構成對題干中的推理的一個反駁,歸謬法是一種有效方法,具體就是舉出另一個推理,它有同樣的形式并且有真實的前提,卻得出了假的結論。需要指出的是,對于削弱題型還要分清最能削弱型還是最不能削弱型。如果是最不能削弱型,解題時應先將能削弱題干的與題干唱反調的選項排除掉,最后剩下的選項與題干不相干還是支持題干的都是最不能削弱的。如果是最能削弱型,則應首先將選項與題干一致的選項排除掉,同時尋找與題干相矛盾或不一致的選項,從中進一步比較削弱的程度。2000-1-76據對一批企業的調查顯示,這些企業總經理的平均年齡是57歲,而在20年前,同樣的這些企業的總經理的平均年齡大約是49歲。這說明,目前企業中總經理的年齡呈老化趨勢。以下哪項,對題干的論證提出的質疑最為有力?A.題干中沒有說明,20年前這些企業關于總經理人選是否有年齡限制。B.題干中沒有說明,這些總經理任職的平均年數。C.題干中的信息,僅僅基于有20年以上歷史的企業。D.20年前這些企業的總經理的平均年齡,僅是個近似數字。E.題干中沒有說明被調查企業的規模。[解題分析]正確答案:C。正如C項所指出的,題干的論據,僅僅基于有20年以上歷史的老企業。而題干的結論,卻是對包括新老企業在內的目前各種企業的一般性評價。如果上述這樣的老企業在目前的企業中占的比例不大,則題干結論的可信度就會大為降低。因此,C項是對題干的有力質疑。其余各項均不能構成對題干的質疑。2000-1-77、7877~78題基于以下題干:一項全球范圍的調查顯示,近10年來:吸煙者的總數基本保持不變;每年只有10%的吸煙者改變自已的品牌,即放棄原有的品牌而改吸其他品牌:煙草制造商用在廣告上的支出占其毛收入的10%。在Z煙草公司的年終董事會上,董事A認為,上述統計表明,煙草業在廣告上的收益正好等于其支出,因此,此類廣告完全可以不做。董事B認為,由于上述10%的吸煙者所改吸的香煙品牌中幾乎不包括本公司的品牌,因此,本公司的廣告開支實際上是筆虧損性開支。77.以下哪項,構成對董事A的結論的最有力質疑?A.董事A的結論忽視了:對廣告開支的有說服力的計算方法,應該計算其占整個開支的百分比,而不應該計算其占毛收入的百分比。B.董事A的結論忽視了:近年來各種品牌的香煙的價格有了很大的變動。C.董事A的結論基于一個錯誤的假設:每個吸煙者在某個時候只喜歡一種品牌。D.董事A的結論基于一個錯誤的假設:每個煙草制造商只生產一種品牌。E.董事A的結論忽視了:世界煙草業是一個由處于競爭狀態的眾多經濟實體組成的。[解題分析]正確答案:E。題干中統計的煙草業的廣告收益,是世界各煙草企業收益的合計;同樣,這樣的廣告支出,也是世界各煙草企業支出的合計。因此,雖然從合計上看收支相當,但對單個的煙草企業來說,其在廣告上的支出和收益可以表現出很大的差別。因此顯然不能因為題干的數據顯示煙草業在廣告上的收益等于其支出,而得出此類廣告完全可以不做的結論。董事A的觀點正是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世界煙草業是一個由處于競爭狀態的眾多經濟實體組成的。E項指明了這一點,因而構成對董事A的結論的有力質疑。其余各項對董事A的質疑均不得要領。78.以下哪項,如果為真,能構成對董事B的結論的質疑?Ⅰ.如果沒有Z公司的煙草廣告,許多消費Z公司品牌的吸煙者將改吸其他品牌。Ⅱ.上述改變品牌的10%的吸煙者所放棄的品牌中,幾乎沒有Z公司的品牌。Ⅲ.煙草廣告的效果之一,是吸引新吸煙者取代停止吸煙(死亡的吸煙者或戒煙者)而消費自己的品牌。A.只有Ⅰ。B.只有Ⅱ。C.只有Ⅲ。D.只有Ⅰ和Ⅱ。E.Ⅰ、Ⅱ和Ⅲ。[解題分析]正確答案:E。煙草廣告的效果,至少可以體現在三方面:第一,吸引消費其他品牌的吸煙者改吸自己的品牌;第二,說服消費自己品牌的吸煙者繼續消費本品牌;第三,吸引新吸煙者消費自己的品牌。Ⅰ、Ⅱ和Ⅲ的斷定如果為真,都能說明,不能因為Z公司的煙草廣告在上述第一方面的效果不明顯,就認為該公司的廣告是筆虧損性開支。因此,Ⅰ、Ⅱ和Ⅲ都能構成對董事B的質疑。2000-1-79美國法律規定,不論是駕駛員還是乘客,坐在行駛的小汽車中必須系好安全帶。有人對此持反對意見。他們的理由是,每個人都有權冒自己愿意承擔的風險,只要這種風險不會給別人帶來損害。因此,坐在汽車里系不系安全帶,純粹是個人的私事,正如有人愿意承擔風險去炒股,有人愿意承擔風險去攀巖純屬他個人的私事一樣。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對上述反對意見提出質疑?A.盡管確實為了保護每個乘客自己,而并非為了防備傷害他人,但所有航空公司仍然要求每個乘客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系好安全帶。B.汽車保險費近年來連續上漲,原因之一,是由于不系安全帶造成的傷亡使得汽車保險賠償費連年上漲。C.在實施了強制要求系安全帶的法律以后,美國的汽車交通事故死亡率明顯下降。D.法律的實施帶有強制性,不管它的反對意見看來多么有理。E.炒股或攀巖之類的風險是有價值的風險,不系安全帶的風險是無謂的風險。[解題分析]正確答案:B。如果B項為真,則說明不系安全帶不是汽車主的純個人私事,它引起的汽車保險費的上漲損害了全體汽車主的利益。這就對題干中的反對意見提出了有力的質疑。其余各項均不能構成有力的質疑。邏輯解題十八套路(6)傳遞排序型傳遞排序型其實是MBA邏輯考題中比較簡單的一種類型,這類題型一般在題干部分給出不同對象之間的若干個兩兩對比的結果,要求從中推出具體的排序。解這類題型的主要思路是要把所給條件抽象成最簡單的排序形式。1997-10-8有A、B、C、D四個有實力的排球隊進行循環賽(每個隊與其它隊各比賽一場),比賽結果,B隊輸掉一場,C隊比B隊少贏一場,而B隊又比D隊少贏一場。關于A隊的名次,下列哪一項為真?A.第一名。B.第二名。C.第三名。D.第四名。E.條件不足,不能斷定。[解題分析]正確答案:D。四個隊單循環,每個隊要賽三場。根據題干,“B隊輸掉一場,C隊比B隊少贏一場”,可得出C隊輸兩場,“而B隊又比D隊少贏一場”,得出D隊贏三場。也就是D第一名,A全輸,第四名,就是倒數第一。1999-1-56有四個外表看起來沒有分別的小球,它們的重量可能有所不同。取一個天平,將甲、乙歸為一組,丙、丁歸為另一組分別放在天平的兩邊,天平是基本平衡的。將乙和丁對調一下,甲、丁一邊明顯地要比乙、丙一邊重得多。可奇怪的是,我們在天平一邊放上甲、丙,而另一邊剛放上乙,還沒有來得及放上丁時,天平就壓向了乙一邊。請你判斷,這四個球中由重到輕的順序是什么?A.丁、乙、甲、丙。B.丁、乙、丙、甲。C.乙、丙、丁、甲。D.乙、甲、下、丙。E.乙、丁、甲、丙。[解題分析]正確答案:A。正確答案:A確立傳遞關系。可用不等式推導,令甲為a,乙為b,丙為c,丁為d。根據題意可知:a+b=c+d(1)b+ca+d(2)a+cb(3)由(1)+(2)可得:c+d+b+ca+b+a+d即ca同時(1)+(2)還可得:a+b+b+cc+d+a+d即db又由(3)a+cb可得:ab綜合推出cabd即四個球由重到輕的順序是丁、乙、甲、丙邏輯解題十八套路(7)計算統計及數字陷阱型計算統計及數字陷阱型考題出現的也不少,因此,有必要介紹一下有關的統計常識。統計結論的可靠性主要取決于樣本的代表性。只有從能夠代表總體的樣本出發,才能得到關于總體的可靠結論。一般從抽樣的規模、抽樣的廣度和抽樣的隨機性三個方面去保證樣本的代表性。對于任何一個抽樣統計結果,我們都可以從這些角度去質疑它的可靠性。在當代社會,各種數字、數據、報表可以說鋪天蓋地,頻頻出現在大眾傳媒之中,我們常常會想這些數字、數據準確、可靠嗎?對“精確”數字保持必要的警惕,應該說是一種明智的、理性的態度。下面揭示一些隱藏在“精確”數字背后的陷阱:一是平均數陷阱,在對平均數的模糊理解做文章;二是百分比陷阱,一般題干僅提供兩種事物的某種比率就比較出兩種事物的結果,其實其陷阱就在于該百分比所賴以計算出來的基數是不同的;三是錯誤比較,或者不設定供比較的對象,不設定比較的根據或基礎,因此,表面上在進行比較,實際上根本就不能比較。同時,我們還應該懂一些計量經濟學研究的基本觀念:不能只看到兩組數據之間的正比或反比關系,關鍵要分析其背后的社會經濟聯系。比如兩組數據的相關性很強(存在正比或反比關系),但僅此而已相互間并沒有任何因果關系,有時也可能兩組數據都是由第三種數據決定的。1997-1-12在過去的十年中,由美國半導體工業生產的半導體增加了200%,但日本半導體工業生產的半導體增加了500%,因此,日本現在比美國制造的半導體多。以下哪項為真,最能削弱以上命題?A.在過去五年中,由美國半導體工業生產的半導體增長僅100%。B.過去十年中,美國生產的半導體的美元價值比日本生產的高。C.今天美國半導體出口在整個出口產品中所占的比例比十年前高。D.十年前,美國生產的半導體占世界半導體的90%,而日本僅2%。E.十年前,日本生產半導體是世界第4位,而美國列第一位。[解題分析]正確答案:D。按選項D和題干中的數據估算,“現在”美國半導體的產量仍為日本的20多倍,削弱了題干的結論“日本現在比美國制造的半導體多”。如果真算一下,90%(1+200%)/[2%(1+500%)]=270/12=22.5。選A不對。五年增100%比十年增200%所說的年增長速度更快;選項B、C與題干所說的無直接關系;E雖有削弱題干命題的意思,但名次的差別不能準確反映其數量之間的差異,從削弱題干的命題的角度看明顯不如D。1999-10-36據國際衛生與保健組織1999年年會“通訊與健康”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68%的腦癌患者都有經常使用移動電話的歷史。這充分說明,經常使用移動電話將會極大地增加一個人患腦癌的可能性。以下哪項如果為真,則將最嚴重地削弱上述結論?A.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使用移動電話者的比例有驚人的增長。B.有經常使用移動電話的歷史的人在1990~1999年超過世界總人口的65%。C.在1999年全世界經常使用移動電話的人數比1998年增加了68%。D.使用普通電話與移動電話通話者同樣有導致癌的危險。E.沒有使用過移動電話的人數在90年代超過世界總人口的50%。[解題分析]正確答案:B。如果一份對中國人的調查顯示,肺癌患者中90%以上都是漢族人,由此顯然不能得出結論,漢族人更容易患肺癌,因為漢族人本身就占了中國人的90%以上。同樣的道理,如果B項的斷定為真,說明在世界總人口中,有經常使用移動電話歷史的人所占的比例,已接近在腦癌患者中有經常使用移動電話歷史的人所占的比例,這就嚴重削弱了題干的結論。其余各項均不能削弱題干的結論。2000-1-62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了一項有關獻血對健康影響的跟蹤調查。調查對象分為三組。第一組對象中均有二次以上的獻血記錄,其中最多的達數十次;第二組中的對象均僅有一次獻血記錄;第三組對象均從未獻過血。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對象中癌癥和心臟病的發病率,第一組分別為0.3%和0.5%,第二組分別為0.7%和0.9%,第三組分別為1.2%和2.7%。一些專家依此得出結論,獻血有利于減少患癌癥和心臟病的風險。這兩種病已經不僅在發達國家而且也在發展中國家成為威脅中老人生命的主要殺手。因此,獻血利己利人,一舉兩得。以下哪項如果為真,將削弱以上結論?Ⅰ.60歲以上的調查對象,在第一組中占60%,在第二組中占70%,在第三組中占80%。Ⅱ.獻血者在獻血前要經過嚴格的體檢,一般具有較好的體質。Ⅲ.調查對象的人數,第一組為1700人,第二組為3000人,第三組為7000人。A.只有Ⅰ。B.只有Ⅱ。C.只有Ⅲ。D.只有Ⅰ和Ⅱ。E.Ⅰ、Ⅱ和Ⅲ。[解題分析]正確答案:D。Ⅰ能削弱題干的結論。因為在三個組中,60歲以上的被調查對象,呈10%遞增,又題干斷定,癌癥和心臟病是威脅中老人生命的主要殺手,因此,有理由認為,三個組的癌癥和心臟病發病率的遞增,與其中中老年人比例的遞增有關,而并非說明獻血有利于減少患癌癥和心臟病的風險。Ⅱ能削弱題干的結論。因為如果獻血者一般有較好的體質,則獻血記錄較高的調查對象,一般患癌癥和心臟病的可能性就較小,因此,并非是獻血減少了他們患癌癥和心臟病的風險。Ⅲ不能削弱題干。因為題干中進行比較的數據是百分比,被比較各組的絕對人數的一定差別,不影響這種比較的說服力。2000-1-68在國慶50周年儀仗隊的訓練營地,某連隊一百多個戰士在練習不同隊形的轉換。如果他們排成五列人數相等的橫隊,只剩下連長在隊伍前面喊口令;如果他們排成七列這樣的橫隊,只有連長仍然可以在前面領隊;如果他們排成八例,就可以有兩人作為領隊了。在全營排練時,營長要求他們排成三列橫隊。以下哪項是最可能出現的情況?A.該連隊官兵正好排成三列橫隊。B.除了連長外,正好排成三列橫隊。C.排成了整齊的三列橫隊,另有兩人作為全營的領隊。D.排成了整齊的三列橫隊,其中有一人是其他連隊的。E.排成了三列橫隊,連長在隊外喊口令,但營長臨時排在隊中。[解題分析]正確答案:B。設連隊的人數是x。由題干,顯然100條件一:x除以5,余數是1。條件二:x除以7,余數是1。條件三:x除以8,余數是2。5和7的公倍數,滿足大于100且小于200的,有105,140和175。因此,同時滿足條件一和條件二的x的取值,可以是106,141或176,在這三個數字中,可以滿足條件三的只有x取值106。因此,同時滿足三個條件的x的惟一取值是106。這樣,A項不能成立,因為106不能被3整除。B項能成立,因為106除以3,余數是1。C項不成立,因為106除以3,余數不是2。D項不成立,因為(106+1),不能被3整除。E項不成立,因為(106-1+1),不能被3整除。邏輯解題十八套路(8)真話假話型把這類考題根據題目的表現形式歸結為真話假話型,這是一種通俗的說法,其本質是涉及了邏輯基本規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解決這類問題的突破口往往是運用對當關系等邏輯知識在所有敘述中找出有互相矛盾的判斷,從而必知其一真一假。例如下列兩個命題是互相矛盾的:“所有S是P”與“有些S不是P”“所有S不是P”與“有些S是P”“p并且q”與“或者p或者非q”“p或者q”與“非p并且非q”“如果p則q”與“p并且非q”“只有p才q”與“非p并且q”“必然p”與“可能非p”“不可能p”與“可能p”要注意的是:有時兩個命題雖然不是矛盾的,但互相反對(或下反對),即不能同真(或不能同假),那就可以推出兩個判斷中至少有一個是假的(或者至少有一個是真的),這也同樣是解題的關鍵。例如下列命題是互相反對的(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所有S是P”與“所有S不是P”“所有S都是P”與“(某個)S不是P”“所有S不是P”與“(某個)S是P”“必然p”與“不可能(必然非)p”例如下列命題是互相下反對的(不能同假,但可以同真):“有些S是P”與“有些S不是P”“有些S是P”與“(某個)S不是P”“有些S不是P”與“(某個)S是P”“可能p”與“可能非p”真話假話型考題包括一真多假、一假多真或多真多假三種,主要問法有:[1]上述判斷中只有一個為真(假),以下哪項最可能為真?[2]這幾句話中只有兩句是真,請你推出以下哪項為真?解題基本思路主要有兩種:一是用矛盾(或反對)法,具體做法是從題干提供的所有判斷中,找到兩個矛盾(或反對)的判斷,從而知其真假關系,進一步可推理出答案;二是用假設反證法,這種方法雖然顯得笨些,卻很有實效。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前幾次考試中,多次出現此題型,但在近來的考試中出現的次數已明顯減少。不過,考生仍應多加戒備,因為此類考題實在是容易命題。1997-1-7桌子上有4個杯子,每個杯子上寫著一句話:第一個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第二個杯子:“本杯中有蘋果”;第三個杯子:“本杯中沒有巧克力”;第四個杯子:“有些杯子中沒有水果糖”。如果其中只有一句真話,那么以下哪項為真?A.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B.所有的杯子中都沒有水果糖。C.所有的杯子中都沒有蘋果。D.第三個杯子中有巧克力。E.第二個杯子里有蘋果。[解題分析]正確答案:D。題干中第一和第四個杯子上的話是矛盾的,兩句話中必有且只有一句為真。因此,四句中的一句真話必在第一和第四之中,所以第二和第三個杯子上的話必為假。由第三個杯子上的話“本杯中沒有巧克力”是假,可知D中所說“第三個杯子中有巧克力”為真。雖然第二個杯子上的話也假,但五個選項中沒有一項是“第二個杯子沒有蘋果”。選項C是“所有的杯子中都沒有蘋果”,不等同于“第二個杯子沒有蘋果”,因為,前者能推出后者,后者不能推出前者。若選A,則第一個和第三個杯子上的話為真。若選E,則第二個和第四個杯子上的話為真。選B或選C也不對。我們用以下例子說明這兩種選擇是錯誤的。設第一個杯子裝水果糖,第二個杯子裝水果糖,第三個杯子裝巧克力,第四個杯子裝蘋果。對這一“分配方案”,只有第四個杯子上的話是對的,符合題干的假設,但B和C不真。雖然可以舉出符合題干而B和C又為真的例子,但此例說明,由題干不能推出B和C必然為真。1997-1-33某班有一位同學做了好事沒留下姓名,他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個。當老師問他們時,他們分別這樣說:甲: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乙:這件好事是丁做的。丙:這件好事是乙做的。丁: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這四人中只有一個人說了真話,請你推出是誰做了好事?A.甲。B.乙。C.丙。D.丁。E.不能推出。[解題分析]正確答案:A。簡捷做法:觀察發現乙和丁兩個人說的話相互矛盾的,肯定當中有一個人說的話為真,而四人中只有一個人說了真話,這樣,甲和丙說的話就肯定是假的。從甲的話為假,可知好事是甲做的,而且這仍然保持丙的話為假。1997-1-36某律師事務所共有12名工作人員。①有人會使用計算機;②有人不會使用計算機;③所長不會使用計算機。上述三個判斷中只有一個是真的。以下哪項正確表示了該律師事務所會使用計算機的人數?A.12人都會使用。B.12人沒人會使用。C.僅有一個不會使用。D.僅有一人會使用。E.不能確定。[解題分析]正確答案:A。用假設反證法:如果③為真,即“所長不會使用計算機”,那就是“有人不會使用計算機”,即②也肯定為真,與題干的假設“只有一個是真的”矛盾,因此,③肯定應該為假,即所長會用計算機。由此可推出“有人會用計算機”,即①為真,進一步可推出②為假,即沒有人不會用計算機,也就是律師事務所12名工作人員都會用計算機。邏輯解題十八套路(9)假言命題及推理型假言命題及推理型考題,主要是考察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的區分及具體運用,這是邏輯考試中一個常考的點。解這類題型首先要搞清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并要根據常見的連接詞能迅速抽象出邏輯形式。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在中文中的代表詞分別是只要和只有。比如:“只要A就B”意思是“A是B的充分條件,從A可以推出B,從B不一定推出A”;“只有A才B”意思是“A是B的必要條件,從B可以推出A,從A不一定推出B”。做這類題型要求能熟練掌握假言判斷與假言推理的運用,具體要熟悉:(1)推理的傳遞性(A推出B,B推出C,則A能推出C);(2)不可逆性(重要的考點,A推出B,B真,推不出A真);(3)逆否命題(A推出B,則非B推出非A)。解決這類題型的基本思路是一般可用直接推理方式解決,比如:“如A做,則B一定做;若C做則B不做;于是,若A做則C不做(否則矛盾)”。如果已知條件很多很亂的問題時,要迅速找到答案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要同時考慮已知條件和選項,在理解了已知條件的基礎上迅速瀏覽選項,從兩頭推理,從而盡快找到答案。1997-1-2如果缺乏奮斗精神,就不可能有較大成就。李陽有很強的奮斗精神,因此,他一定能成功。下述哪項為真,則上文推論可靠?A.李陽的奮斗精神異乎尋常。B.不奮斗,成功只是水中之月。C.成功者都有一番奮斗的經歷。D.奮斗精神是成功的唯一要素。E.成功者的奮斗是成功的前提。[解題分析]正確答案:D。題干第一句話“如果缺乏奮斗精神,就不可能有較大成就”告訴我們“奮斗精神”是“較大成就”的必要條件。而題干第二句又從“李陽有很強的奮斗精神”,直接推出“他一定能成功”的結論,就要求把“奮斗精神”作為“成功”的充分條件。如果奮斗精神是成功的唯一要素,成功的必要條件就是充分條件。因此,加上D中給的條件后,題干中的推論就能成立。而選項B、C、E只是以不同方式重復題干中第一句話的意思。選項A雖然能對題干中的推理有增強作用,但只是程度上的增強,仍不能得出“一定能成功”的必然結論,因為李陽可能并不具備影響成功的其他要素,比如“機遇”。1997-10-29當爸爸、媽媽中只有一個人外出時,兒子可以留在家里。如果爸爸、媽媽都外出,必須找一個保姆,才可以把兒子留在家中。從上面的陳述中,可以推出下面哪項結論?A.兒子在家時,爸爸也在家。B.兒子在家時,爸爸不在家。C.保姆不在家,兒子不會單獨在家。D.爸爸、媽媽都不在家,則兒子也不在家。E.爸爸不在家,則媽媽在家。[解題分析]正確答案:C。選項C中這個“單獨在家”是解題的關鍵。保姆不在家,肯定爸爸和媽媽中至少一個人留在家里陪兒子呢。選項A、B、D、E都不一定。1997-10-30如果你犯了法,你就會受到法律制裁;如果你受到法律制裁,別人就會看不起你;如果別人看不起你,你就無法受到尊重;而只有得到別人的尊重,你才能過得舒心。從上述敘述中,可以推出下列哪一個結論?A.你不犯法,日子就會過得舒心。B.你犯了法,日子就不會過得舒心。C.你日子過得不舒心,證明你犯了法。D.你日子過得舒心,表明你看得起別人。E.如果別人看得起你,你日子就能舒心。[解題分析]正確答案:B。從題干順推,我們能夠得到選項B:你犯了法,日子就不會過得舒心。我們來看選項C:你日子過得不舒心,證明你犯了法。這不一定。日子過得不舒心,還可能是病了呢,還可能是沒錢花呢。“不犯法”只是“日子過得舒心”的必要條件。選項A“你不犯法,日子就會過得舒心”,這又把“不犯法”當成“日子過得舒心”的充分條件了。選項D不著邊際。選項E也把“別人看得起你”當成了“日子過得舒心”的充分條件了,這不對,應該是必要條件,別人看得起我,可是我就是找不到女朋友,日子也舒心不了。1997-10-34要重振女排的雄風,關鍵是要發揚拼搏精神,如果沒有拼搏精神,戰術技術的訓練發揮再好,也不可能在超級強手面前取得突破性的成功。下列各項除哪項外,都表達了上述議論的原意?A.只有發揚拼搏精神,才可能取得突破性成功。B.除非發揚拼搏精神,否則不能取得突破性成功。C.如果取得了突破性成功,說明一定發揚了拼搏精神。D.不能設想取得了突破性成功但卻沒有發揚拼搏精神。E.只要發揚了拼搏精神,即使戰術技術的發揮不好,也能取得突破性成功。[解題分析]正確答案:E。題干告訴我們:取得突破性的成功至少有兩個必要條件:發揚拼搏精神和發揮好戰術技術。問題“下列各項除哪項外”有個小陷阱“除”,要專門標記下來。A、B、C和D四個選項都用不同的表達方式說明了拼搏精神是突破性成功的必要條件。而選項E“只要發揚了拼搏精神,即使戰術技術的發揮不好,也能取得突破性成功”是把“拼搏精神”當成了“突破性成功”的充分條件了,與題干不符,當選。1997-10-39老師:“不完成作業就不能出去作游戲”。學生:“老師,我完成作業了,我可去外邊作游戲了!”老師:“不對。我只是說,你們如果不完成作業就不能出去作游戲。”除了以下哪項,其余各項都能從上面的對話中推出?A.學生完成作業后,老師就一定會準許他們出去作游戲。B.老師的意思是沒有完成作業的肯定不能出去作游戲。C.學生的意思是只要完成了作業,就可以出去作游戲。D.老師的意思是只有完成了作業才可能出去作游戲。E.教師的意思是即使完成了作業,也不一定被準許出去作游戲。[解題分析]正確答案:A。老師的意思是完成作業是作游戲的必要條件,要想去玩可能還得幫老師擦黑板才行;學生的意思是完成作業是作游戲的充分條件,作業一完,不需要我再做任何別的我就可以游戲起來。選項A跟這個理解相悖,是正確答案。1997-10-42假設“如果甲是經理或乙不是經理,那么,丙是經理”為真,由以下哪個前提可推出“乙是經理”的結論?A.丙不是經理。B.甲和丙都是經理。C.丙是經理。D.甲不是經理。E.甲或丙有一個不是經理。[解題分析]正確答案:A。要想推出“乙是經理”,我們首先要看一下“如果甲是經理或乙不是經理,那么,丙是經理”這個真命題的逆否命題:如果丙不是經理,那么甲不是經理而且乙是經理。因此,選項A就能充分保證“乙是經理”的結論成立。1998-1-4如果甲和乙都沒有考試及格的話,那么丙就一定及格了。上述前提再增加以下哪項,就可以推出“甲考試及格了”的結論?A.丙及格了。B.丙沒有及格。C.乙沒有及格。D.乙和丙都沒有及格。E.乙和丙都及格了。[解題分析]正確答案:D。這是一道經典題目。考察你對逆否命題的準確掌握。要推出“甲及格”,我們必須依賴題干的逆否命題:如果丙不及格,那么甲和乙就不是都沒有及格。這里面有個容易錯的地方,就是“甲和乙都沒有考試及格”的否定是什么?不是“甲和乙考試都及格”!這樣的話,你就會錯誤地選擇選項B作為這道題的正確答案。“甲和乙都沒有考試及格”的否定是“甲和乙不是都沒有及格”,即“甲和乙至多有一個不及格”(這時候我們就知道要是乙把這個不及格占了,甲就肯定及格了),或者,為了表示的更清楚,可以寫成“甲及格且乙不及格,或者甲及格且乙及格,或者甲不及格且乙及格”這三種情況。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在題干的基礎上,要推出“甲及格”,必須有兩個條件:丙不及格,乙也不及格。1998-1-6如果祖大春被選進村計劃生育委員會,他一定是結了婚的。上述斷定基于以下哪項假設?A.某些已婚者不可以被選進村計劃生育委員會。B.只有已婚者才能被選進村計劃生育委員會。C.某些已婚者必須被選進村計劃生育委員會。D.某些已婚者可以不被選進村計劃生育委員會。E.祖大春不拒絕在村計劃生育委員會中工作。[解題分析]正確答案:B。基本題型。必要條件的標準句型:只有P才Q,現在Q了,所以P。1998-1-7有很多自稱是職業足球運動員的人,盡管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時間都在進行足球訓練和比賽,但其實他們并不真正屬于這個行業,因為足球的比賽和訓練并不是他們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以下哪項假定最能支持以上的推理?A.職業足球運動員的技術水準和收入水平都比業余足球運動員要高得多。B.經常進行足球訓練和比賽是成為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的必由之路。C.一個運動員除非他的大部分收入來自比賽和訓練,否則不能稱為職業運動員。D.運動員們希望成為職業運動員的動力來自于想獲得更高的經濟收入。E.有一些經常進行足球訓練和比賽的人們并不真正屬于職業運動員行業。[解題分析]正確答案:C。基本題型。只有P才Q,現在不P,所以不Q。變種:除非P否則不Q,現在不P,所以不Q。1998-1-38如果趙川參加宴會,那么錢華、孫旭和李元將一起參加宴會。如果上述斷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項也是真的?A.如果趙川沒參加宴會,那么錢、孫、李三人中至少有一人沒參加宴會。B.如果趙川沒參加宴會,那么錢、孫、李三人都沒參加宴會。C.如果錢、孫、李都參加了宴會,那么趙參加宴會。D.如果李元沒參加宴會,那么錢華和孫旭不會都參加宴會。E.如果孫旭沒參加宴會,那么趙川和李元不會都參加宴會。[解題分析]正確答案:E。題干講了“如果趙川參加宴會,那么”如何,我們并不能斷定“如果趙川沒參加”會怎么樣,所以選項A、B不必考慮。其實我們根據逆否命題的原則,可得出,如果后面的“錢華、孫旭和李元”三人中有一人未參加,則前面的“趙川”就沒參加。所以應該選E。“趙川和李元不會都參加宴會”,其實我們最終并不知道李元的情況,只是肯定地知道趙川不會參加了。1998-1-41、4241-42題基于以下題干:P.任何在高速公路上運行的交通工具的時速必須超過60公里。Q.自行車的最高時速是20公里。R.我的汽車只有逢雙日才允許在高速公路上駕駛。S.今天是5月18日。41.如果上述斷定都是真的,下面哪項斷定也一定是真的?I.自行車不允許在高速公路上行駛。II.今天我的汽車仍然可能不被允許在高速公路上行駛。III.如果我的汽車的時速超過60公里,則當日肯定是逢雙日。A.I、II和III。B.僅I。C.僅I和II。D.僅I和III。E.僅II和III。[解題分析]正確答案:C。選項I肯定成立,因為P和Q。選項II肯定成立,因為S和R和P,我的汽車的時速不一定超得過60公里(老爺車)。選項III不一定成立,我的汽車時速超過60公里,也可能是在夜里的城市干道上(也不塞車),時速可以超過60公里,日子也沒有限制。42.假設只有高速公路才有最低時速限制,則從上述斷定加上以下哪項條件可合理地得出結論:“如果我的汽車正在行駛的話,時速不必超過60公里。”A.Q改為“自行車的最高時速可達60公里”。B.P改為“任何在高速公路上運行的交通工具的時速必須超過70公里”。C.R改為“我的汽車在高速公路上駕駛不受單雙日限制”。D.S改為“今天是5月20日”。E.S改為“今天是5月19日”。[解題分析]正確答案:E。要想合理地得出“如果我的汽車正在行駛的話,時速不必超過60公里”,那就意味著“我的汽車一定不在高速公路上”,而又正在行駛,那就說明不是雙日。1998-11-35、3635-36題基于以下題干:八個博士C、D、L、M、N、S、W、Z正在爭取獲得某項科研基金。按規定只有一人能獲得該項基金。誰能獲取該項基金,由學校評委的投票數決定。評委分成不同的投票小組。如果D獲得的票數比W多,那么M將獲取該項基金;如果Z獲得的票數比L多,或者M獲得的票數比N多,那么S將獲取該項基金;如果L獲得的票數比Z多,同時W獲得的票數比D多,那么C將獲取該項基金。35.如果S獲得了該項基金,那么下面哪個結論一定是正確的?A.L獲得的票數比Z多。B.Z獲得的票數比L多。C.D獲得的票數不比W多。D.M獲得的票數比N多。E.W獲得的票數比D多。[解題分析]正確答案:C。迷惑考生,希望考生倒著推,這樣就犯了錯誤。已知S獲得了該項基金,你絕不能根據題干那些關于S的條件來倒過去推,得出Z比L多或是M比N多的結論,這都是不一定的。正確的方法是找那些不成立的,然后利用逆否命題來推。S獲得了基金,就意味著M和C都沒得到。那么我們就得到了“D獲得的票數比W多”不成立的結論和“L獲得的票數比Z多,同時W獲得的票數比D多”不成立的結論。這樣就知道了C對。36.如果W獲得的票數比D多,但C并沒有獲取該項基金,那么下面哪一個結論必然正確?A.M獲得了該項基金。B.S獲得了該項基金。C.M獲得的票數比N多。D.L獲得的票數不比Z多。E.Z獲得的票數不比M多。[解題分析]正確答案:D。這跟上面有點象。C并沒有獲取該項基金,就是說“L獲得的票數比Z多,同時W獲得的票數比D多”沒有成立,這種情況下,如果W獲得的票數比D多,那就肯定“L獲得的票數不比Z多”。1999-1-73世界級的馬拉松選手每天跑步不少于兩小時,除非是元旦、星期天或得了較嚴重的疾病。若以上論述為真,以下哪項所描述的人不可能是世界級馬拉松選手?A.某人連續三天每天跑步僅一個半小時,并且沒有任何身體不適。B.某運動員幾乎每天都要練習吊環。C.某人在腳傷痊愈的一周里每天跑至多一小時。D.某運動員在某個星期三沒有跑步。E.某運動員身體瘦高,別人都說他像跳高運動員,他的跳高成績相當不錯。[解題分析]正確答案:A。由于元旦和星期天相連最多兩天,若某人連續三天每天跑步不到兩小時,并且沒有任何身體不適,一定不可能是世界級馬拉松選手。選項B、E說的與判斷無關;D中說的某個星期三可能是元旦;C中說的腳傷痊愈的那一周,可能包含痊愈前六天和痊愈后一天,而痊愈后的那一天可能是元旦,所以選項C描述的人仍然可能是世界級馬拉松選手。1999-10-54如果風很大,我們就會放飛風箏。如果天空不晴朗,我們就不會放飛風箏。如果天氣很暖和,我們就會放飛風箏。假定上面的陳述屬實,如果我們現在正在放飛風箏,則下面的哪項也必定是真的?Ⅰ.風很大。Ⅱ.天空晴朗。Ⅲ.天氣暖和。A.僅Ⅰ。B.僅Ⅰ、Ⅲ。C.僅Ⅲ。D.僅Ⅱ。E.僅Ⅱ、Ⅲ。[解題分析]正確答案:D。從“如果天空不晴朗,我們就不會放飛風箏”和“我們現在正在放飛風箏”,可以推出“天空晴朗”。至于“風很大”和“天氣暖和”均不能從題干的條件中推出。因為從“如果P那么Q,并且非Q”,可以推出非P,但是從“如果P那么Q,并且Q”,不能推出P。1999-10-64只有她去,你和我才會一起去唱“卡拉OK”;而她只到能跳舞的“卡拉OK”唱歌,那些場所都在市中心。只有你參加,她妹妹才會去唱“卡拉OK”。如果上述斷定都是真的,則以下哪項也一定為真?A.她不和她妹妹一起唱“卡拉OK”。B.你和我不會一起在市郊的“卡拉OK”唱歌。C.我不在,你不會和她一起去唱“卡拉OK”。D.她不在,你不會和她妹妹一起去唱“卡拉OK”。E.她妹妹也只到能跳舞的地方唱“卡拉OK”。[解題分析]正確答案:B。B項一定為真。否則,由于你和我在一起唱“卡拉OK”,則她一定也在;由于你和我是在市郊,則她也是在市郊;但由條件,她只在市中心的“卡拉OK”唱歌,矛盾!其余各項不一定為真。邏輯解題十八套路(10)集合或范圍重合型集合或重合型題型一般特點:在題目中出現“所有”、“有些”、“某個”、“每一個”、“沒有一個”等集合型的敘述或題干提供的概念間的范圍有重合的部分。可以根據基本的集合概念和邏輯常識解決該類題型,解這種題型的重點放在集合的“部分與全體”上,同時要善于分辨可能重合的部分和絕不會重合的部分。最直觀的辦法是根據題干提供的條件畫個小圖,題目即可迎刃而解。1998-1-45、4645-46基于以下題干:在某住宅小區的居民中,大多數中老年教員都辦了人壽保險,所有買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辦了財產保險。而所有辦了人壽保險的都沒辦理財產保險。45.如果上述斷定是真的,以下哪項關于該小區居民的斷定必定是真的:I.有中老年教員買了四居室以上的新房。II.有中老年教員沒辦理財產保險。III.買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沒辦理人壽保險。A.I、II和III。B.僅I和II。C.僅II和III。D.僅I和III。E.僅II。[解題分析]正確答案:C。大多數中老年教員辦了人壽保險,而所有辦了人壽保險的居民都沒辦理財產保險,所以大多數中老年教員沒辦財產保險,這是Ⅱ。買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辦了財產保險,而所有辦了人壽保險的居民都沒辦理財產保險,所以,買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沒辦理人壽保險(否則矛盾了),這是Ⅲ。中老年教員和四居室以上住房之間沒有建立因果聯系,推不出Ⅰ來。46.如果在題干的斷定中再增加以下斷定:“所有的中老年教員都辦理了人壽保險”,并假設這些斷定都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項必定是假的?A.在買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中有中老年教員。B.并非所有辦理人壽保險的都是中老年教員。C.某些中老年教員沒買四居室以上的住房。D.所有的中老年教員都沒辦理財產保險。E.某些辦理了人壽保險的沒買四居室以上的住房。[解題分析]正確答案:A。題干發生了一個變化,從“大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