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_第1頁
2024年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_第2頁
2024年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_第3頁
2024年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_第4頁
2024年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

教材解讀:

本文用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氣息,以與小白鴿相伴到相離為線索,講述了一個"我"為受傷

的雪兒治療并悉心照料它,直到它飛向藍天后的故事。

整篇課文充滿感情,生動的語言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供了很好的憑借。利于學生通過對

課文的朗讀和內容的表演,理解關鍵詞語的意思,達到正確、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目標預設:

1、理解"我"對雪兒的感情,體會"我"的美好心靈和可爰形象。

2、能正確、瀛I」、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兒》。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的腿跌傷了,爸爸媽媽

—(引讀第一小節)。

二、學習第二小節

1、正當我孤獨寂寞的時候,一天,爸爸給我帶回一只白鴿,(出示圖),你們別看現在它雪

白雪白的了,可是它剛來我家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的,請同學們讀讀第二自然段,找一找雪兒剛來

我家的時候是什么樣的?

2、學生回答,出示二三句,指導朗讀。

(學生讀,老師評:老師還沒有感覺到雪兒受傷了。學生練讀,再指名讀,我們學著她的樣

一起來讀一讀。)

3、假如你是小,看到這只眼睛里充滿哀傷的鴿子,你會想到些什么呢?

A、想到它很可憐,(是啊,〃球口這鴿子真是同病相憐。)

B、我要治好它。(你真善良啊,老師看到你那純真的心了)

4、文中的小跟你一樣善良,他和爸爸給這鴿子洗了澡,敷了藥,它變得雪白雪白的了,瞧!(看

圖)這就是這只可愛的鴿子,喊喊它的名字,再深情的呼喚一次。(老師聽得出來,你們很喜歡這

只鴿子,小也是這樣。)

5、過了幾天,我和雪1身了,我對雪兒說(出示句子)

A、指名讀

B、把你的同桌當成雪兒,對著他讀一讀。

C、閉上眼睛體會體會。(評:老師聽出來了,你和雪兒一樣充滿著對藍天、自由的向往。)

三、學習第三節

1、經過一斷時間的相處,我和雪兒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深厚,我從爸爸那知道了關于雪兒還

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藍天信使",為什么?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學生回答。

2、正因為這樣,我更盼望雪兒的傷快點好起來。

四、學習第四節

1、在我的細心照料下,我的盼望實現了(出示句子),終于有一天,雪兒展開雙翅飛起來了.

2、看到雪兒的傷好了,你的心情怎樣?

3、文中的小的心情和我們一樣。誰能用高興的心情讀好這一段?請大家練讀。(指名讀)

4、聽了你的朗讀,老師仿佛看到了雪兒在藍天中飛翔,老師也想讀一讀,可以嗎?嚀老師

朗讀第3句,你們邊聽邊想象,雪兒在空中是怎么飛翔的?你覺得它飛得怎么樣?(托,劃,美麗

弧線體會動作有力,姿態優美)

5、雪兒不但能飛,而且飛得矯健有力、姿態優美,你們想和雪兒一起飛嗎?讓我們配上音

樂一起朗讀第4小節,邊讀邊和雪兒一起飛吧。

五、學習第5小節

1、看到雪兒終于翱翔于天際,我們和雪兒都感到很開心,可是現在雪兒要離開我們了,你

們的心情怎么樣,會想些什么,會說些什么?

2、假如你是雪兒,你又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出示:雪兒又飛到陽臺,轉著圈兒咕咕直

叫,好似在說:-------o望著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祝我----------------O)

六、總結

1、小和雪J能處的日子是快樂的,美好的,是不是每個人遇到這只受傷的信鴿都會有這樣

一段令人難忘的、美好的日子?

2、只有善良的人才會有這樣美好的生活!善待生命、珍愛生命的人,才會熱愛生活,他的生

活才會有意義,才會有價值,才會有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2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工了解關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4、觀察課文中長城的圖片,寫一段話。

教學準備:掛圖,多媒體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我們中國的“人間奇跡",一個像巨龍,一個像綢帶,大家知道嗎?

2、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運用課件)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2)運用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造奇跡天堂

2、教師檢查學習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造奇跡天堂杭州嘉峪關

(2)指名讀,注意糾正字音

(3)指名理解詞語

(4)齊讀出示的詞語

(5)指導書寫生字

三、理清脈絡

默讀課文,想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寫了哪三人方面?

學生讀后討論(名稱、特點、抒發情感、點明創造者)

四、課堂總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聽寫詞語

駕駛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造奇跡天堂杭州嘉峪關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1、2節

(1)教師范讀課文,司學們邊聽邊看:第1、2節有什么相同之處?

(引讀)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這人間奇跡的?

你從哪兒看出來的?(航行在祖國的藍天?

(引讀)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異)

這應該怎么讀呢?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異的景象呢?找一找,讀一讀。

(課件出示長城的圖片)長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書:像巨龍)

書上是怎樣寫長城的?大家一起讀一讀,結合圖理解:連綿起伏、蜿蜒曲折

引讀:

萬里長城動起……西到……

她是多么雄偉壯麗。幾千年來她譜寫了……

怎么把這兩句讀好呢?(范讀,生讀)

你能把這兩句話背出來嗎?(試背、指名背、齊背)

(4)萬里長城是這樣一的雄偉壯觀,作者還看到了什么奇異的景象?(運河)

引讀:運河像……(板書:像綢帶)

與長城相比,你覺得運河怎么樣?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巴?

這一句該怎樣讀呢?

引讀:京杭大運河北起……南到……幾千年來,它譜寫了……

學生再讀描寫運河的這兩句。

你能把這兩句背出來嗎?

(5)作者把"長城""運河"稱作是"人間奇跡",你能說說"人間奇跡”是什么意思嗎?

引讀: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說明中華民族的祖先一?

再讀這兩句,你能背出來嗎?

(6)朗讀全文

配圖片,音樂欣賞朗讀課文,激發情感。

(7)背誦全文。

三、作業

1、多音字組詞

行曲折

2、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長城和運河

長城一連綿起伏曲折蜿蜒

奇跡(像巨龍)動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市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

運河一銀光閃閃伸向天邊

(像綢帶)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3

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學會發表自己的看法。

2、認真觀察圖畫,結合已有的知識,說說對不良現象的看法,并發出合理的倡議。

3、在練說的基礎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寫下來。

教學重點:

能發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它寫下來。

教學難點:

努力使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有理有據有情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課前準備:

配套光盤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師生談話,引出話題

1、(cai:青蛙捉害蟲的情景。)師:誰能用一兩句話說說誰在干什么?看誰說的準確、可

愛。

2、學生根據課件內容說話.

二情境啟思,例文引路

1、讓學生觀察圖畫(幾個小朋友在捉蜻蜓,蜻蜓在他們的網兜里撲扇著翅膀掙才淆)師:

同學們,快看,災難忽然就降臨在正在忙碌的小蜻蜓身上了,瞧,那只被捉住的小蜻蜓怎樣了?

2、引導學生想象:蜻蜓會說什么?

提供提示語:蜻蜓有的絕望地說:

有的憤怒地說:

有的不解地說:

有的痛苦地說:

3、看到這樣的情景,你們有什么想法呢?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

(1)說給小組里的同伴聽。

(2)指名發表看法。

4、讀例文,再交流。

(1)學生自由讀。

(2)指明朗讀。

(3)師生交流:夏志成同學發表了怎樣的看法,有什么值得借鑒之處?還想在他的基礎

上補充或修改什么?(引導學生辨證地讀例文。)共6頁,當前第4頁123456

三看圖,指導表達自己的看法。

1、cai:一個老頭叫賣青蛙。

2、請學生就這幅圖談談自己的看法。

(1)給學生時間,讓他們構思,形成觀點。

(2)學生暢所欲言,發表個人的看法。(或譴責或倡議)

3、將話題拓展:除了例文和圖上的這兩件事,在我們身邊,你還想對什么現象發表一下

自己的看法呢?(學生交流、評議:是否說清了觀點,是否有憑有據,能不能被大家認同。)

4、師:如果把剛才你們談的看法整理一下,寫出來,就是一篇你的小評論文章了。大家

快試試吧,爭取讓你的看法被大家接受,為社會新風做一份努力。

5、學生再次整理思路,準備成文。

第二課時

一學生完成初稿,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二指名讀自己的習作,集體評議:

1、觀點是否鮮明、正確。

2、把自己的見解說清楚沒有,有沒有憑據。

3、有沒有獨到的見解。

三學生根據評議修改自己的初稿。

1、好朋友之間互改。

2、自己修改。

第三課時

-教師評講習作初稿,結合學生習作提出共性問題。

二學生自己修改習作,定稿。

三譽寫習作。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4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I」、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6/12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

工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愛國愛島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語言優美,如“星羅棋布"、"碧波浩淼”等,注重對學生的積累。

教具準備:

地圖、投影、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看地圖,解說南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及概況。

2、出示投影:說說圖上都有些什么?

3、指導讀題。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文,要求: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體會有關詞語的意思。

(2)認真朗讀課文,能大致說說南沙群島美在哪里。

2、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生字。

3、理解部分詞語的意總。

浩瀚:廣大。

浩淼:形容水面遼闊。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字音。

三、感知全文內容

1、弓I導學生邊看圖邊思考:

南沙群島是祖國的,也是。

2、在課文中畫出句子,齊讀這幾句話。

四、指導寫字

1、鞏固生字

同桌互猜字,并說說是怎么記住的。

2、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礁"和"域"兩個左右結構的字。

五、作業

抄寫生字三遍。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你們知道了些什么?(指名回答,并相應板書)

二、精讀感悟

1、過渡:傳說中的南沙群島是什么樣的?

2、指名讀第1自然段

(1)"晶瑩的珍珠"指什么?"一串串晶瑩的珍珠"說明了什么?

(2)還從哪看出島嶼的多?邊讀邊想象,并找出重點的詞語。

(3)指導讀1、2兩句。

(4)這段話還告訴我們什么?(指名說)

(5)指導朗讀第3句話。

3、默讀第1自然段,回答課后第五題。

4、學習第2自然段.

(1)學生自學,思考:你用什么方法打開"寶庫"?在"寶庫"里你發現了什么?

(2)四人一小組討論,結合理解"蘊藏""用之不竭"。

(3)你能通過朗讀,告訴大家"南沙是祖國巨大的藍色寶庫。”嗎?

生自由試讀,再比賽讀。

5、學習第3自然段。

過渡:我們謳歌了南沙群島的富饒,你們想背上小畫板去海邊散步寫生嗎?

(1)自由讀第3自然段,把表示顏色的詞畫下來。

(2)這些句子你們都讀懂了嗎?試著用彩色筆畫下來。

(3)指導學生邊想象邊創作繪畫。

(4)引導學生說,為什么這樣畫?

(5)指導朗讀。

(6)看圖,試背第3自然段。

三、作業

1、摘抄課文中的妙詞佳句。

2、仿段練習。

以"菜市場真是營養的寶庫”為中心句寫幾句話。

板書:

難以計數

物產豐富用之不竭

美麗的南沙群島蔚為壯觀

景色迷人心曠神怡

旅游勝地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5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熱爰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初步認識總分段式,重點學習第2、3自然段的寫法。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準備:

錄音機、詞語卡片、幻燈片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映示幻燈片,簡介廬山的云霧。

2.揭題。(板書:廬山的云霧)

3.談話導入:廬山的云霧這一神奇的現象吸引了無數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過那里的人

都流連忘返、回味無窮。廬山的云霧到底奇妙在何處呢,通過學習我們就知道了。今天我們就上

新課,齊讀課題:10、廬山的云霧

4.范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學要求:

讀準生字字音,將課文讀正確,讀流

思考: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寫的是什么?

2.學生自讀課文,同座位互相討論第二個問題:每段寫了什么?

3.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出示詞語卡片,檢查字音是否讀準。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每讀完一段及時正音,并說說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這篇課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寫了廬山的云霧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

分別寫了廬山云霧的特點,最后一個自然段寫人們對廬山的云霧流連忘返。)

三、齊讀課文,說說課文描寫了廬山云霧的哪些特點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廬山云霧的兩方面的特點,一是二姿百態,二是瞬息萬變)

四、教學生字詞

突出下列字形的書寫指導:

幻、添

重點理解的詞語:

秀麗、尤其、纏繞、彌漫、變幻、千姿百態、瞬息萬變

五、作業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在習字冊上描紅、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檢直復習

1.聽寫生字詞。

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第1自然段

1.默讀、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是什么意思?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師點撥,指導朗讀引背。

第F:"秀麗"是什么意思?(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用"秀麗"說一句話。齊讀這句,

突出"十分秀麗"。

第二句:"尤其"是什么意思?("特別"。用換詞的方法理解)廬山的云霧特別在哪里?

(引導讀書,找出“變幻無窮",用自己的話說說這詞的意思)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一、二兩句。

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覽、漫步,會有什么感覺?(用課文中的語句回答)為什么會有這種

感覺?(云多)啟發想象:在山上游覽、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霧,迎面拂過的是云霧,身邊流

動的是云霧,腳下踩著的是云霧,此時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駕起云霧,在天空中行走,進入

了仙境。引讀:在山上游覽~漫步山道上指導朗讀,體會這種情境。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并引導背誦。

4.小結:圍繞云霧多,寫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覺.總寫了變幻無常的云霧給廬山的景

色增添了神秘色彩。

三、細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自讀課文,找出中心句。

2.齊讀中心句,說說這一段是圍繞廬山的云霧哪個特點來寫的。(板書:千姿百態)

3.輕聲讀文,聯系情境,說說"千姿百態"是什么意思。哪些語句寫出了云霧的千姿百

態?(讀書回答)

4.再讀課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體地寫出了云霧的千姿百態的。(打比方)

5.齊讀第一句,引讀分述部分:那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那些纏繞在半山的云霧~云霧

彌漫山谷~云霧遮擋山峰M感悟總述和分述的關系體會作者是如何具體描寫“千姿百態"的)

6.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7.聯系語境說說"籠罩"、"纏繞"、"彌漫"的意思;練習用"千姿百態”造句.

8.小結:這一段圍繞中心句,具體地描繪了云霧在四個不同的位置所呈現的不同姿態,

突出了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這一特點。

9.討論學法:畫出中心句——認識云霧特點一理清總分關系一感受云霧現象一練

習背誦課文(以讀貫穿學習的全過程)。

四、運用學法,自學第三自然段

五、檢查自學情況(讀、議、背。重點是通過讀議了解作者是怎樣把云霧的特點寫具體的)

六、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七、總結全文

1.配樂朗讀全文。

2.小結:總分的寫法突出了廬山云霧的三個特點一多、千姿百態、瞬息萬變。

3.引導學生逐段背誦課文。

附板書:

3廬山的云霧

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

習作一看圖作文

習作目標:

1.看例圖,讀例文,學習例文是怎樣用語言描述圖意的。

2.閱讀例文后的習作要求指導,初步懂得觀察多幅圖作文的方法。

3.根據練習要求,采用學得的方法,學習寫多幅圖作文。

教學時數:二課時

作文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觀察畫面,學習例文,總結要點

1.圖上有幾個人物?

2.這四幅圖寫了一件什么事?

3.分圖簡潔說說每幅圖的意思。

4.閱讀例文

1.指名分段讀例文,醫文對照,說說每段分別寫了哪幅圖?

2.由例文的安排段方法,你知道了可以如何安排段落嗎?

5.教師小結:交代了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他們看到了什么,是怎么想,怎么說,怎

么做的。

二、組織討論,學習寫法

1.讀提示語,結合例文看圖,自主思考這些問題。

2.學生圍繞幾個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集體交流,明白多幅圖的基本要求

a.仔細觀察。看懂每幅圖,弄清每幅圖的意思和聯系。

b.展開想像。圖上看到的可以寫,沒有的內容可以展開豐富的想像和聯想來寫。

c.層次分明,每段寫一幅圖。

d.重點突出。幾幅圖中選一兩幅寫具體些。

3.你認為還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向大家推薦。

三、學習寫法,嘗試寫作

(1)看圖選擇內容.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組進行重點細致的觀冢.

(2)學生自由說說四幅圖意,小組交流,班級交流。評議。

1.同桌先看圖口述

2.指名連起來完整地說

3.師生點評

4.學生練寫,師指導。

五、指導譽寫

第二課時

一、學生小組交流學習,并指導修改。

宗旨: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講了托爾斯泰改小說的故雪作為范例。修改入手的幾個方面1、

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讀兩遍,不通的句子改過來,不會改,可以請教老師同學。

2、添詞句。方法:4%討論,互提建議。修改效果自評辦法:自己讀讀修改前后的作文,

覺得有進步就給自己畫上一朵紅花。互評辦法:請小組其他成員或班上其他同學讀兩篇作文,有

進步就給打朵紅花,看誰得的紅花多。

二、優秀習作全班朗讀。

練習1

教學要求:

1.弄清我國各省、市、自治區的簡稱的基礎上背誦簡稱歌,理解帶有簡稱的句子。

2.書寫時注意寫好捺畫,并鞏固筆順規則。

3.熟記8個成語和記誦古詩《夏日田園雜興》。

4.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一是讓學生想說,二是讓學生會說。

5.練習兩個筆畫及含有這兩個筆畫(橫撇、撇點)的字。

教學重、難點:

弄清我國各省、市、自治區的簡稱的基礎上背誦簡稱歌,理解帶有簡稱的句子。

啟發學生留心觀察、記錄簡稱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指導學生熟讀成誦,大致體會成語。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完成學用字詞句的教學,將語文學習與社會生活相融洽。

一、熟記并背誦簡稱歌。

1.出示中國地圖。

幫助學生對中國地圖有一個整體認識,即中國地圖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雞。

2.接著,借助地圖了解我國有34個省、市、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

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

少數民族自治區:新疆、西藏、廣西、寧夏和內蒙古

特別行政區:香港、澳門

3.了解有關內容

直轄市是由中央直麒導的城市,自治區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區域,是相當于省一級的民族自

治區地方。

4.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簡稱。

5.熟記并背誦簡稱歌.

6.找朋友游戲。

鞏固對簡稱與省、市、自治區名稱之間對應關系的了解。

一、理解有關各省、市、自治區的句子。

1.出示句子。

啟發學生邊讀邊想:通過剛才的學習,哪些原本不理解的內容現在理解了?

2.交流。

3.鞏固對簡稱所代表的含義的認識,初步知曉我國幾大地方戲的名稱。

小結:恰當地運用簡稱能使語言表述更簡潔。

4.運用簡稱的詞句。(留心觀察、記錄簡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如:黔驢技窮、湘江、滇池、京滬鐵路等。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寫好鋼筆字("遮、越、處"三個字)注意寫好捺畫;進行讀讀背背。

一、寫好鋼筆字

1.看看寫的字。("遮、越、處"三個字)要注意什么?

2.討論要注意的地方。

3.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三個字的捺畫的不同走勢。

正確把握三個字的捺畫起筆走勢。

"遮"字一捺走勢平緩;"越"字一捺比"遮"陡;"處"字一捺更陡。

4.知道學生認真、仔細、規范地描紅、仿寫。

5.注意寫字姿勢。

二、讀讀背背。

1.熟記8個成語.

(1)結合第一單元的課文,《廬山的云霧》加以理解。

風云變換:像風云力瞬變動不定。比喻事物變化復雜或局勢動蕩不安。

氣象萬千:氣象,景象。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富于變化。

飄飄欲仙:漂浮上升,像要超脫塵世而成仙。

(2)指導記憶。

2.背誦《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1)介紹:范成大寫了一組《夏日田園雜興》,今天學習《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2)引導學生看圖,并借助圖畫讀讀古詩。(大致體會詩的意思與表現的情趣)

(3)小結:全詩用通合的語言描繪了夏日農家晝耕也織的忙碌景象和兒童不會幫助織布,

卻在樹下學種瓜的有趣情景。

(4)指導學生熟讀背誦。

(5)搜集其他《夏日田園雜興》進行積累誦讀。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引導學生從兩方面(讓學生想說、讓學生會說)進行口語交際;指導連寫毛筆字。

一、口語交際

聊聊春節

1.設問導入:今年的春節,你是怎么過的?你知道過春節時,咱們這兒有什么習俗嗎?

今天咱們一起來聊聊春節。

2.出示題目:聊聊春節

3.借助插圖(貼春聯、全家觀看"春節聯歡晚會”、舞龍燈、吃年夜飯、給老人拜年?????.)

勾起回憶。

4.交流本地春節的習俗,也可交流其他地方過春節的習俗.

5.自由練說、同桌練說、全班交流。

6.指名說。

二、學寫毛筆字

1.筆畫練寫:

橫撇:要注意拐彎處的提筆與頓筆,橫要短,撇要長而舒展。

撇點:注意起筆時要頓筆,收筆時回鋒,至折處主要用的是筆鋒,此時以提筆為主。同時還

要注意撤與點的長短與傾斜度。

2.寫字練習:

夕:第一畫"撇"要短,起筆從豎中線開始;第二畫"橫撇",橫從短撇的腹部落筆,橫畫

不能長;第三畫"點”是圓點,位于米字格中心便下一點。

女:整個字要向四周舒展。橫畫在橫中線上,要寫長些,撇點的起筆與撇的收筆基本在一條

線上。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6

讓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學習語文

開學第一課一《長城和運河》,要讓學生了解萬里長城之雄偉、京杭大運河之壯麗、中

華民族祖先之聰慧,我便帶了學掛圖、生字卡片走進了室:

師:在我們,有兩大建筑工程,一個像巨龍。穿行與東西,另一個像綢帶,連接著大陸南北,

她們蔚為壯觀,堪稱"人間奇跡"。你們知道她們的名字嗎?

生齊答:長城、運河。(通過預習,孩子們早已知道了她們的名字)

師:看看圖,結合你的預習內容,說說長城或者運河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出示學掛

圖,指導觀察,意在讓孩子們感受到長城與運河雄偉、壯麗的特)

生:長城很長!

生:運河也很長!

……(對于孩子那簡單的回答我并不滿意)

師:能不能說得具體一些呢?

生:長城像一條巨龍穿行在大地!

生:運河像一條飄落在大地的綢帶!

……(請了幾個孩子,都是拿課文中的原話來回答!對于長城的雄偉、運河的.壯麗并沒有自

己的體會。不禁有些失望!)

我想:也許是初讀課文吧,學生對文本內容還不能徹底的感悟!于是乎,我和孩子們一起品

讀了課文!學完課文后:

師:誰來說說,長城紿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生:奇異。(還是有些失望)

師:奇異具體表現在哪里?請大家看看圖,然后結合課文內容說說。

生:長城接連不斷,連綿起伏,像一條長長的龍。

師:你講得真生動!她……還像什么?(生興高采烈地看圖)

生:像一條游動的蛇。

生:像一條彎彎曲曲的大街!

師:太短了!(學生敞開思路,各抒己見。)

生:像一條游動的大蟒蛇。

生:像一條穿行在大地的高速公路。

生:像飛機劃過天空留下的一條白色的絲帶!

……(這時,孩子門的臉神采飛揚!我想:這時他們才是真正體會到的長城之奇異!)

師:你們的想象太精彩了!但我覺得還是像"巨龍"好,請同學們幫老師找找理由!

生:(沉思,翻開書本,再次閱讀文本,觀察插圖,尋找理由,這無疑又是一個探究的過程!)

反思

我們的孩子大多生活在農村,許多孩子并沒有見過長城和運河。在他們的生活經驗中只有寬

闊的街道、田間的小河……而這些與長城和運河又差之千里,學生對長城和運河的直觀感受唯有

從書本的插圖中去獲取!但是插圖又未能盡顯其風姿,學生從單純的語言文字中又很難體會到其

雄偉、壯麗,更難以激發真正的喜愛之情,更別說是產生互動,故學中感覺十分之遺憾!我們的

材中有許多類似的與學生生活經驗脫節的學內容,我們師不妨寬容一些,不要急著加以否定,讓

孩子們在"自己的世界里"學語文,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想法,大膽的進行表達!可能把長城比作

街道、高速公路并不合適,但是在孩子們的世界里,那是感受新事物的又一方式!

在我們的學中,多設身處地地為學生想想,讓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十分和諧、愉悅

的氛圍中,讓學生自談、自探、自創、自得、自樂。在課文學活動中,讓他們在敢想敢說的空間

里長大,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自然會水到渠成!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能正確、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讀、評、悟,體會趕海的樂趣。

能力目標

培養同學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和閱讀想象能力。

情感目標

從讀中感受"俺"童年趕海的樂趣,激發同學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趕海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直接導入:同學們,今天俺們繼續來學習11課《趕海》。

過渡:在預習課文,有不少同學對俺說:老師,俺從沒見過大海,俺多想去看看啊。今天,

老師就滿足大家這一要求,帶你們去看看海,好不好?

2、播放課件,同時配上歌曲《大海啊故鄉》。同學欣賞。

3、生談感受。(大海真美。真壯觀等)

過渡:同學們都有一雙能夠發現美的眼睛。是啊,大海真美啊。今天俺們就在這么美的海邊

來趕海。

二、初步感受趕海的‘趣"

1、回憶課文,想想趕海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2、指名交流。教師相機板書;趣

3、同學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俺"在海邊做了哪幾件有趣的事?

4、生邊讀邊考慮問題,教師巡視。

5、讀后交流,老師相機板書: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蝦

過渡:通過初讀課文,俺們知道了課文寫了小作者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蝦這四件

事。在這四件事中,你覺得哪件事最有趣?有趣在哪?選一件你最感興趣的事,再讀一讀,邊讀邊

想。讀慢一些,給自身留下足夠的想象空間。然后再把你想到的、覺得有趣的地方講給你的同桌

聽。

6、同學讀、想、說。教師巡視。

三、精讀感悟

1、師:老師發現大家剛才讀得都非常認真。現在看誰想第一個給大家讀他喜歡的句子。

2、指名交流匯報。(按同學匯報的順序來講)

A"海水嘩嘩往下退,只有浪花還不時回過頭來,好象不忍離開似的。俺興奮極了,飛跑著

追趕遠去的浪花。"

師:你為什么喜歡它?看到這可爰的浪花,作者心情怎樣?怎樣才干把這種興奮的心情讀出來

呢?

生練讀。

指名讀,齊讀。

B"俺在海水里摸呀摸,嘿,一只小海星被俺抓住了!”

師:為什么把"摸呀摸呀"讀得這么慢呢?(不好摸,摸得認真,摸得仔細)

抓住一只小海星,作者心情怎樣?哪個字最能表示作者高興的心情?怎么讀呢?

指名讀,相機評價,產讀。

C、"哎,那邊一個小伙伴正低著頭尋找著什么。俺走過去想看個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兒,

不做聲,原來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東逃西竄呢。突然,小伙伴"哎喲"一聲叫起來,原

來是螃蟹的大螯抓住了他的手。"

(1)、師:誰愿意當個小演員,給這段文字配上動作?老師告訴你呀,要想演好,先得把課文

讀好。意思讀明白了,才干演得更出色。大家先自身把這一段讀一讀,揣測揣測該這樣來演。呆

會兒俺要找三個小演員,一個小作者,一個小伙伴,還有一個不甘束手就擒的螃蟹。

(2)、同學自讀自悟,教師巡視。

(3)、指名上臺扮演。

(4)、老師扮演記者采訪三個小演員,相機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渡:同學每,努著嘴兒的小伙伴,四處逃竄的螃蟹,以及那"哎喲"一聲痛叫,都讓俺們

感受到了捉螃蟹的有趣,你能通過朗讀讓所有人感到其中的樂趣嗎?

(5)、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齊讀。

D、"咦,怎么俺的腳也癢癢的?低頭一看,哦,原來是一只大蝦在逗俺呢!它搖擺著兩條長

須,活象戲臺上的一員武將,俺輕輕伸出手去,只一捏,這武將就成了俺的俘虜,再也神與不起

來了。"

(1)、師:這段文中有兩個語氣次,你發現了嗎?它們分別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呢?(好奇、

恍然大悟)

(2)、琢磨文章中詞語、句子的意思,把隱藏在里面的情感體會出來,再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這就叫讀書。誰能把你體會到的情感讀出來?

(3)、指名讀,相機指導評價。

(4)、師:到底是一只什么樣的大蝦呢?俺們一起來看看。(出示大蝦圖片)看,這只大蝦搖擺

著兩條長須,威武嗎?作者把它比做什么?

⑸、但它再神氣,也逃不出俺的手掌心,瞧,(引讀)俺輕輕——(伸過手去),只——(一捏),

這武將就——(成了俺的俘虜),再也一(神氣不起來了)。讀到這里,同學們的手里和心里一定

也癢癢的,讓俺們伸出手來,一邊讀一邊來捏大蝦吧。

(6)、生邊讀邊做動作。

3、師:俺們可別光顧著自身玩,看看沙灘上其他人在干什么?

(1)、生讀相關句子。

(2)、還有些人在干什么呢?

過渡:剛才俺們同小作者一起摸海星、捏大蝦、捉螃蟹,感受了其中了樂趣。那么,讓俺們

一起把體會到的樂趣用最動聽的讀書聲表達出來吧。

4、生齊讀第三自然段,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趕海的趣事真是太多了,俺們怎么說也說不完,但是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不知不覺

太陽已經偏西了,趕海的人們三三兩兩地離去,這時,大海又是一番怎樣的情境呢?

2、同學自由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3、(出示夕陽下的大海畫面)假如這時你就站在大海邊,吹著涼爽的海風,看著夕陽蘢罩的

海面,你想說什么?

4、指名說,指名讀,齊讀。

五、學習開頭和結尾

1、同學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看有什么發現。

2、指名匯報。

3、師總結:開頭和結,尾內容相近,互相照應,這種寫法叫首尾呼應。這樣寫的好處是能把

作者對大海深深的懷念和濃濃的愛更加突出地表示出來。同學們以后在寫作文時假如也能用上這

種寫法,一定會使你的文章更加完美。

六、總結全文

1、心情小結。

今天,俺們跟著童年時代的作者,一起到海邊趕了海.追趕了浪花,摸了海星,捉了螃蟹,

捏了大蝦,還欣賞了美麗的海景,真是——誰來幫老師想了詞來形容一下此時的心情。

2、指名匯報。

3、(出示《大海啊故鄉》歌詞,同時配上音樂)這是作者最爰唱的歌《大海啊故鄉》,會唱

的可以跟著一起唱,不會唱的,俺們可以在音樂聲中,把俺們對大海的熱爰和向往,用最美的聲

音讀出來。

4、生唱歌、讀歌詞.

七、作業自助餐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唱一唱和大海有關的歌曲。

3、讀一讀跟大海有關的美文。

4、畫一畫心中的大海,

5、寫一寫學完本課后的感受。

(根據自身的喜訊EE選一至兩項,課后完成)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8

教學目的:

1.對形聲字有初步的了解,辨別形聲字。

2.了解形聲字的結構類型,能正確說明生字表內形聲字的結構。

3.利用形聲字構字特點復習生字表,并掌握生字表。

教學重點:

了解形聲字的結構類型,能正確說明生字表內形聲字的結構。

教學難點:

利用形聲字構字特點復習生字表,并掌握生字表。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初識形聲字

出示兒歌:船上有只錨,家里有只貓。船上的錨兩個爪,家里的貓四只腳。

船上的錨能停船,家里的貓四只腳.錨和貓,莫混淆.看看偏旁就知道.

1)指名讀。

2)你是怎樣借助偏旁辨別這兩個字的?指名回答。

師:"錨”是鐵質的,所以是"車"旁,"貓"是動物,所以是◎"旁。

在漢字的大家族中有這樣一類漢字,它由兩部分組成分表示字的意義,另一部分表示

字的讀音,這就是形聲字。(板書)

二、舉例講解,掌握結構

1.出示:"盯、鵬、竿、裂"四個字,說說這四個字的形旁和聲旁。

1)師:"盯":"目"(形旁),"丁"(聲旁),"目"表示"盯”的意義與眼睛有關,

"丁"表示讀音。

2)指名分別說出其他三個字的形旁和聲旁。

2.觀察這四個漢字的形旁和聲旁分別在什么位置。

1)指名說。

2)教師總結"左形右聲,右形左聲,上形下聲,下形上聲"

3)齊讀。

3.講解"內形外聲、外形內聲”。

1)出示"悶"字,指名讀。

2)說說"悶"字的意思。

3)指名說它的形旁和聲旁,分別在什么位置,總結出"內形外聲"。

4.同法學習"閣",總結出"外形內聲"。

5.教師小結形聲字的六個結構類型。

三、鞏固新知,拓展延伸

1.指出下面形聲字的構型:裝、蚊、瀉、爸、、型、、跨、、同桌,并指名答案.

2.在生字表中找出一個形聲字,并在旁寫上它的構。指名回答。

3.出三個同形旁的字,并明其異同。

范例:江、河、湖、海、淚、

4.出三個同聲旁的字,并明其異同。

范例:叮、

5.明下面形聲字的形旁,并根據其形旁判斷其意。

面壁思完璧

人心惶惶燈火煌

6.字填空

心()

眼()

情清

()()坐

晴睛

()

()天

7.根據形聲字的常,改正下面中的字:

1.曲折蜿蜓(蜒)

2.星期布(棋)

3架()

4.涅著(捏)

5.棉起伏()

6.四啼生(蹄)

四、小內容,布置作

1.教小:今天我學了形聲字,知道形聲字由形旁和聲旁兩個部分成。利用形聲字的構字特點,

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記憶生字表中的漢字。

2.作業:

1)把生字表中的形聲字根據6個結構類型進行歸類。

2)漢字家族中還有象形字、會意字等漢字造字方法,大家利用課后時間進行自主學習。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9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巧設導語,激發興趣。

(板書課題)敦煌莫高窟是古代無數無名的工匠創造的藝術寶庫。敦煌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

件精美的藝術品,每一幅壁畫都是那么精美動人。因此,敦煌莫高窟吸引著許多中外游客。你們

有誰去過嗎?能給大家談談感受嗎?其他同學想不想飽覽一下莫高窟的塑像和壁畫呢?(學生談內

心的想法)

同學們都盼望一睹敦煌莫高窟的風采,老師今天就帶你們去。

二、教師范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學生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敘述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具體介紹了敦煌莫高窟的塑像和壁畫)

三、自瀆課文,檢查予頁習。

1、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

2、出示生字詞卡片,讓學生自讀、識記、交流.

3、引導敘述借助工具書,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語。

四、理清課文層次。

1、默讀或自由輕聲讀課文,按自然段邊讀邊畫出自然段中概括性的詞語和句子,然后歸納

各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介紹了敦煌莫高窟是浩瀚沙漠里的一顆閃光的珍珠。

第2自然段:介紹了莫高窟中彩色塑像和壁畫的數量多。

第3自然段:介紹了敦煌的虛象和壁畫的精美。

第4自然段:具體描寫了敦煌的壁畫。

第5自然段:贊美了敦煌的壁畫。

2、給課文分部分,概括段意。

課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總體介紹了敦煌莫高窟是浩瀚少摸里的一顆閃光的珍珠。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體介紹了敦煌的塑像。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贊美了敦煌的壁畫。

五、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1、自由讀課文。

2、小組內談談文中哪些語句寫得生動優美。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聽寫生詞。

二、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學生讀第一部分.

2、質疑、合作探究。

作者把莫高窟比作什么?

這一段寫了什么內容?用簡單的話概括這一段的主要內容。

三、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自由讀課文,體會課文內容。

2、學生匯報對課文的理解。

3、抓重點句子進行理解。

A、”在保留下來的492個洞窟中,共有彩色塑像20xx多尊,各種壁畫45000多平方

米"在保留下來"說明還有很多洞窟沒有被保存下來,這個句子從數量方面介紹了敦煌的洞

窟多,彩色塑像多,壁畫多。

B、”的佛像有九層樓那么高,最小的菩薩還沒有一個手掌大。"這個句子介紹了敦煌的和

最小的菩薩,是從大小兩個方面介紹的。把"的佛像"和"九層樓"進行比較,"最小的菩薩"

和"一個手掌"進行比較,分別表現了佛像的大和菩薩的小,表現了敦煌塑像的精美。

C、“在萬紫千紅懂得鮮花叢中,有些描繪的是古代勞動人民打獵、捕魚、耕田、收割的情

景,有表現的是人們奏樂、舞蹈、演雜技的場面,還有許多講述的是佛教故事。""萬紫千紅",

是說敦煌的壁畫非常多、精美。這個句子具體介紹了敦煌壁回的內容敦煌的壁畫不但十分精美,

而且內容豐富,題材廣泛,藝術成就很高,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和創造力。

D、”站在壁畫前,眼前的一切仿佛都活了起來,能聽到流水淙淙和琴聲丁冬,能看到奇妙

的舞姿和會說話的眼睛。”這句話寫了敦煌壁畫栩栩如生,精美動人的特點。

4、教師領讀課文,學生齊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

5、討論交流。

你認為課文中描寫敦煌壁畫的句子,哪些最生動?哪些詞語用得好?說說他們的意思.

6、學生匯報,讀中品位、感悟。

四、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教師范讀,學生齊讀。

2、思考:最后一段寫了什么內容?(贊美了敦煌的壁畫)

找出概括敦煌壁畫特點的詞語。(精美動人)

最后一段說明了什么?(敦煌壁畫精美動人,藝術成就高)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薪I」、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激發學生奉獻愛心,關心個幫助殘疾人。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朗讀、背誦詩歌。

教具學具準備:生字卡、小黑板,錄音帶、投影。

主要板書安排:

作業設計:

課內:抄寫字詞、組詞、擴詞。

課外:讀背詩歌。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在我們今天這個社會,人們都很關心殘疾人,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難.今天我們要

學習的一篇課文,講的是一位小朋友關心一位失明老人是事。

二、提出課題,解題。

三、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Q)會讀田字格里的生字。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喜滋滋鄰居送給田野歡樂童年清波替

⑶讀通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Q)出示字詞,指名讀。

(2)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

(3)指名分段讀課文。

3、分小節,理清脈絡,

Q)這首詩共16行,分成幾個小節?每個小節有幾行?

(2)看看下面四個小節的意思,對照課文,在括號里填上序號。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0給盲婆婆送煙摑。

()向盲婆婆說明送螭摑的目的。

0相信會使盲婆婆滿氤

(3)指名學生填寫。

(4)小結。

(5)分4組讀課文,每組讀一節.

5、齊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精讀訓練

1、看圖。

Q)圖上畫了什么人?

⑵戴紅領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神情怎樣?他右手提著什么/幗摑是什么顏色的?

(3)盲婆婆神情怎樣?她的手勢、動作說明了什么?

(4)小結圖意。

2、分小節學習。

aA-++■

第一”

Q)指名讀。

(2)這一節只有一句話,告訴我們這位紅領巾提回蛔蛔時神情怎樣?他為什么會這么高興?他

為什么要關心盲婆婆?

(3)小結。

(4)齊讀第一節。

第一”

(1)指名讀。

(2)這一節有幾句話?第一句話說了什么?摑摑真的會唱歌嗎?那為什么紅領巾說它會唱歌?

(3)第二句說了什么?紅領巾說在我上學的時候,就這句話說明了什么?你們看,紅領巾爰姻

蛔,但他更愛誰?為什么這么說?

(4)小結,齊讀。

---4-4-

⑴指名讀。

(2)這一節有幾句話》第一句話說了什么?這句中的歌聲指的是什么?歌聲會領您走進田野是

什么意思?想一想,摑姻本來是在什么地方。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指的是什么?明明知道盲婆婆看

不見東西,為什么偏要說她會看到小溪的清波?

(3)第二句說了什么?這一句里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時間?請想一想,上面一句說的是歌聲會使

盲婆婆想到田野,這一句說的是歌聲會使人想到什么?為什么這么說?

(4)出示投影:盲婆婆在田野里。

a、圖上的盲婆婆拿著什么?她神情怎么樣?她為什么這么開心?

b、在盲婆婆的周圍是一片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泰指名自由說說圖意.

(5)指名二人分讀本節兩個字詞對稱的句子,聯系圖意,體會一下。

(6)小結。齊讀。

第四節

⑴指名讀。

(2)這一節有幾句話?第一句說了什么?這一句和第二小節第一句說法完全相同,但是意思就

不完全相同,你們能體會出來嗎?

過渡:幗摑到底能不能給盲婆婆帶來歡樂呢?請看第二句。

(3)第二句說了什么?紅領巾這句話有什么含義?

(4)指名有感情地讀第四節。

⑸小結。

三、總結

這首兒童詩i兌的是紅領巾送蝠幗給盲婆婆,讓盲婆婆得到歡樂,表現了少年兒童對殘疾人的

愛心。

你們讀了,有什么體會?你們也關心殘疾人么,可以說說。

第三課時

一、朗讀指導

1、教師范讀。

2、學生練讀。

3、指名讀,師生評議,

二、背誦

1、放錄音欣賞。

2、指著板書引背。

3、各人輕聲背誦。

4、分組交換背。

5、全班齊背。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1

教材分析:

教學要求:

教學時間:

1、審題。

指明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要求學生把每句話多讀幾遍,找出病因。

(2)想一想這樣修改,(通過讀句子來體會)

(3)教師提示修改時要使用修改符號。

(4)教師歸納修改病句步驟:一讀(讀有毛病的句子);二想(想一想怎樣修改);三改

(使用修改符號)O

3、練習。

(1)讓學生用一讀,二想,三改的方法自己練習修改。

(2)教師根據學生自練的情況進行針對性輔導.

4、反饋。

(1)挨題討論修改情況,確定正確答案,

(2)讓學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3)同座互查聯系情況。

(4)讓學生大聲朗讀修改后的句子。

教學第五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8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8條成語的意思,學生只要大體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可,對一些理解有難度的成語,

教師給予講解。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度讀,

(2)同座位練習背誦,

4、反饋。

(1)集體背誦。

(2)指名背。

教學第六題。

(1)審題。指名讀練習要求。讓學生說說該項的練習要求是什么。

(2)指導。讓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試讀。教師根據學生的的情況進行范讀。讓學生說《明

日歌》的道理。學生討論后教師再次朗讀。

(3)練習。學生自由練習朗讀。指名讀。小組齊讀。

(4)反饋。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指名背誦。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自由讀課本。

(2)同座位分角色讀,

(3)教師提示讀時要把握各人物的特點,讀出語氣并范讀。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2)指名分角色讀。

(3)讓學生嘗試表演.

4、反饋。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2

第一課時

復習目標:

1、復習掌握第一、二單元的生字生詞,能用“康復”、”意外”等詞造句。

2、重點了解背誦情況,要求能背誦第一課、第三課和第七課,并能默寫重點段落。

3、加強閱讀理解,提高閱讀分析能力。

4、能把句子補充完整,能修改病句。

復習內容:

一、聽寫詞語。

1、聽寫詞語:

蜿蜒民族駕駛譜寫奴隸曲折不朽島嶼海域

寶庫水天相連星羅棋布連綿起伏詢問固定頓時

傳遞快慰哀傷飄飄悠悠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錯字,師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齊讀。

二、能用"康復"、’意外"造句。

1、出示詞語。

2、指名說說這兩個詞的意思。

3、明確要求:用這兩個詞語造句時,分別將這兩個詞用于句子的中間和最后。

4、指名交流.

5、師生評價。

三、把句子補充完整,并加上標點。

1、六一聯歡會開始了,我仿佛()。

2、(),我很自豪。

3、中國載人航天飛船試飛成功的消息像()。

指名交流,師總結。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我撿起了地上的,

(2)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3)小明從小就養成了講文明。

(4)今天到公園去賞花。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說說這個什么病句,進一步強調正確的修改符號。

5、齊讀正確的句子。

五、復習課文。

1、采用齊讀、聽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復習兩單元的內容。

2、指名背誦課文。

3、默寫第一課。

4、同桌互批,各自訂正。

5、出示填空:

(1)桑蘭在她美好人生剛剛開始時,就發生了天大的不幸,然而她用()的毅力,()的

精神,()承受(),贏得了海內外人士的敬佩。

(2)爸爸說雪兒是一只信鴿。信鴿是不怕(),它能飛越(),忠實地為人們(),所以

人們稱它是"()"。

(3)啊,我為雪兒歡呼!你看它那雙翅膀(),在藍天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