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教師資格之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題庫
第一部分單選題(500題)
1、苗苗看到自己最要好的朋友被隔壁班級的東東欺負.于是將東東暴
打一頓。此時苗苗的情緒狀態是()。
A.憤恨
B.心境
C.應激
D.激情
【答案】:D
2、上初中以來,劉俊突然好像不認識自己了。“我到底是誰我將來做
什么呢”這類問題常常困擾著他。根據埃里克森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
他處于哪個發展階段()
A.親密感對孤獨感
B.勤奮感對自卑感
C.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
D.基本信任感對基本不信任感
【答案】:C
3、張三高考落榜后大哭一場后,心情變得好多了。這屬于情緒調節中
的()
A.轉換認知
B.自我暗示
C.期望調節
D.適當宣泄
【答案】:D
4、人力資本理論說明了()o
A.教育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B.經濟發展水平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C.政治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D.教育對科學技術的促進作用
【答案】:A
5、不將學習的主要內容直接呈現給學生,而是向學生提供一定的背景
材料,由學習者獨立操作而習得知識的學習方法是()
A.意義學習
B.范例學習
C.接受學習
D.發現學習
【答案】:D
6、有關環境對個體身心發展的影響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社會環境為個體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使遺傳提供的發展可能變
成現實
B.人對環境的反應是被動的
C.環境是推動人身心發展的動力
D.環境不決定人的發展
【答案】:B
7、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與德育內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與德育內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會向學生提出的道德要求與學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
【答案】:D
8、我國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著作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楊賢江
D.晏陽初
【答案】:C
9、創作“美人魚''的形象,運用的是想象的()加工方式。
A.黏合
B.夸張
C.擬人化
D.典型化
【答案】:A
10、學校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有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o
A.班級活動
B.文學藝術活動
C.群眾性活動
D.社會公益活動
【答案】:C
11、“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說明了人格的()O
A.獨特性
B.整體性
C.穩定性
D.社會性
【答案】:C
12、衡量教師是否成熟的主要標志是()。
A.能否充分考慮教學情境
B.能否更多地考慮課堂的管理
C.能否自覺地關注學生
D.能否關注自身的生存適應性
【答案】:C
13、下列屬于心智技能特點的是()
A.動作對象的物質性
B.動作進行的外顯性
C.動作對象的觀念性
D.動作結構的展開性
【答案】:C
14、電視新聞經常播放表彰各種見義勇為好市民的現場報道,所體現
的德育方法是()。
A.榜樣示范法
B.說服教育法
C.品德評價法
D.情感陶冶法
【答案】:A
15、小明為人仗義,有很多朋友,但是容易沖動,攻擊性很強,小明
最可能屬于0。
A.興奮型
B.活潑型
C.安靜型
I).抑制型
【答案】:A
16、學生具有善于模仿、崇拜英雄的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些
特點對學生實施哪種德育方法?()
A.說服教育法
B.榜樣示范法
C.品德評價法
D.陶冶教育法
【答案】:B
17、聞到蘋果香味,看到蘋果紅色外觀,觸摸蘋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
起的心理活動是0。
A.感覺
B.知覺
C.感受性
1).感覺閾限
【答案】:A
18、IQ與學業成績存在中等程度的相關,其相關系數在小學階段為()
A.0.6?0.7
B.0.5~0.6
C.0.4?0.5
D.0.3?0.4
【答案】:A
19、曉東在解決了困擾了他許久的數學難題后出現的喜悅感屬于
()o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1).效能感
【答案】:B
20、學生學會寫“石”字,有助于寫“磊”字。這種遷移屬于()
A.具體迂移
B.一般遷移
C.垂直迂移
D.順應遷移
【答案】:A
21、初二(五)班學生在課堂上非常注意自己在老師心目中的形象,希
望老師喜歡他們。該班學生的課堂紀律發展處于()
A.人際紀律階段
B.自我服務階段
C.自我約束階段
D.相互協調階段
【答案】:A
22、劉翔110米跨欄成績好可能是因為他的()智力好。
A.視覺一空間
B.自知
C.運動
D.邏輯一數學
【答案】:C
23、以下各項不屬于元認知策略的是()o
A.計劃策略
B.組織策略
C.監視策略
D.調節策略
【答案】:B
24、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發展學生
智力的教學方法是()
A.演示法
B.講授法
C.談話法
D.討論法
【答案】:B
25、“兒童中心主義”違背了()
A.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統一的規律?
B.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的規律?
C.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
D.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的規律
【答案】:D
26、在我國偏遠的山區,存在這樣一種教學現象:一間教室、兩個或
兩個以上年級的學生、一名教師分別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節課
里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這種教學組織形式被稱為()。
A.班級授課制
B.分組教學
C.現場教學
D.復式教學
【答案】:D
27、學校心理輔導主要服務的人群是()o
A.正常學生群體
B.特殊學生群體
C.有心理問題的學生
D.極個別學生
【答案】:A
28、教育者重視在兒童發展的某一關鍵時期對兒童施以相應的教育,
這是因為兒童的發展具有()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差異性
【答案】:B
29、馬克思說:“搬運工和哲學家之間的原始差別要比家犬和獵犬之
間小得多,他們之問的鴻溝是分工造成的。”這一論斷表明()。
A.遺傳素質最終決定人的發展
B.遺傳素質只是為人的發展提供可能性
C.遺傳素質具有差昇性
D.遺傳素質對人的發展不起作用
【答案】:B
30、“教育在于使青年一代系統地社會化”,這種論斷反映了教育目
的的()。
A.教育無目的論
B.個人本位論
C.社會本位論
D.宗教本位論
【答案】:C
31、德育目標確定了培養人的總體規格和要求,但必須落實到()。
A.德育內容上
B.德育規律上
C.德育原則上
D.德育方法上
【答案】:A
32、王老師在教學工作中善于采用各種教學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教學
效果。這反映了王老師的哪一方面能力突出?()
A.教學操作
B.教學歸因
C.教學遷移
D.教學反思
【答案】:A
33、()認為,個體對環境做出的適應性變化是一種內部結構的積極建
構過程。
A.維果茨基?
B.埃里克森?
C.弗洛伊德?
D.皮亞杰
【答案】:D
34、平視桌面上的一本書與斜視桌面上同一位置的同一本書,在視網
膜上成像的形狀雖有不同,但人對書的形狀知覺仍然保持不變。這體
現了知覺的()
A.選擇性
B.理解性
C.整體性
D.恒常性
【答案】:D
35、德育工作的出發點是()。
A.德育意義
B.德育內容
C.德育目標
D.德育任務
【答案】:C
36、馬克思指出的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方法是()。
A.理論聯系實際
B.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C.知識分子與工農相結合
1).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答案】:D
37、”理想和未來”是人生哪個階段的重要特征。()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答案】:C
38、《愛彌兒》是()的教育代表作品。
A.洛克
B.盧梭
C.夸美紐斯
D.杜威
【答案】:B
39、學生經常利用畫表格的方式來對學習內容進行整理歸類,這是運
用了()。
A.復述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模式再認策略
D.組織策略
【答案】:D
40、相對于學科課程而言,活動課程所具有的特點不包括()
A.過程的實踐性
B.組織的嚴密性
C.內容的開放性
1).形式的多樣性
【答案】:B
41、一個學習材料中間的項目比兩端的項目學得慢,記得差,這支持
了哪種遺忘的理論?()
A.痕跡衰退說
B.干擾說
C.動機說
D.抑制說
【答案】:B
42、我國歷史上首次規定中小學采用六三三學制的學制是()
A壬寅學制
B.癸卯學制
C.壬戌學制
D.壬子癸丑學制
【答案】:C
43、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通過()體現出來的。
A.課程目標
B.教育目的
C.教學目標
D.培養目標
【答案】:B
44、觀察研究法是人們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感官和輔助儀器,對處
于()下的客觀事物進行系統考察,從而獲取經驗事實的一種科學研究
方法。
A.實驗室條件
B.自然狀態
C.人為控制
1).自然狀態或實驗室
【答案】:B
45、學生文化的特征包含()。
A.過渡性、統一性、生成性
B.過渡性、非正式性、生成性
C.穩定性、正式性、互補性
D.適應性、多樣性、互補性
【答案】:B
46、最早提出“行動研究''這一概念的是()o
A.梅依曼
B.拉伊
C.凱洛夫
D.勒溫
【答案】:D
47、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課程三維目標是()
A.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B.知識、情感與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
D.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答案】:A
48、由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提出的,以自我管理為中心的管理模式是
()O
A.目標管理
B.常規管理
C.民主管理
D.平行管理
【答案】:A
49、在學期教學開始或一個單元教學開始時對學生現有知識水平、能
力發展的評價是()
A.診斷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自主性評價
【答案】:A
50、雨晴通過寫詩作畫讓自己走出困擾,擺脫失去親人的痛苦,這種情
緒調節方法是()
A.脫敏法
B.強化法
C.幽默法
D.升華法
【答案】:B
51、中等強度的愉快情緒,有利于提高認知活動的效果;而消極的情
緒如恐懼、痛苦等會對操作效果產生負面影響,消極情緒的激活水平
越高,操作效果越差。這說明情緒具有()功能。
A.適應
B.動機
C.信號
1).組織
【答案】:D
52、古希臘一些哲學家認為,人是理性動物,是理性的負荷者,教育
的目的、理性和價值,就在于使人的本質規定和人的和諧發展得以實
現。這屬于()的觀點。
A.外在目的論
B.內在目的論
C.個人本位論
D.社會本位論
【答案】:C
53、2012年單項選擇:方雨認為社會法制應符合大眾權益,當它不符合
時就應修改。根據柯爾伯格的理論,他處于道德發展的哪個階段()
A.服從與懲罰
B.社會契約
C.維護權威或秩序
D.普遍倫理
【答案】:B
54、按照布盧姆等人的認知教育目標分類,代表著最高水平的認知學
習目標是()。
A.綜合
B.運用
C.評價
D.領會
【答案】:C
55、影響課程開發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兒童發展
B.社會需求
C.學科特征
D.教師能力
【答案】:D
56、小強能發現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與物體排開的水量有關,而與
物體的質地無關。根據皮亞杰的觀點,小強的認知發展水平已處于
()O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I).形式運算階段
【答案】:D
57、衡量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是()。
A.教學計劃
B.教學大綱
C.教學目標
D.課程目標
【答案】:B
58、某中學在“每月一星”的活動中,將表現好、進步快的學生照片
貼在“明星墻”上以示獎勵,并號召大家向他們學習。這種做法體現
出的德育方法是()
A.說服教育
B.情感陶治
C.實際鍛煉
1).榜樣示范
【答案】:D
59、人們欣賞名畫《蒙娜麗莎》時,陶醉在“永恒”的微笑中,感到
非常愉悅。這種情感屬于()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自豪感
【答案】:C
60、描述性研究方法不包括()。
A.觀察法
B.自然實驗法
C.個案法
D.調查法
【答案】:B
61、學校通過大會報告形式組織的課外活動屬于()。
A.群眾性活動
B.小組.活動
C.個人活動
D.班級活動
【答案】:A
62、當一個人聽到親人去世的的消息時,拒絕相信此事,以減少心靈
上的痛苦。這是()防御機制。
A.壓抑
B.否認
C.文飾
D.代償
【答案】:B
63、注意的兩種最基本的特性是()
A.指向性與選擇性
B.指向性與集中性
C.指向性與分散性
D.集中性與緊張性
【答案】:B
64、思維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亞杰所描述的()階段表現
得最為明顯。
A.感知運算
B.前運算
C.具體運算
D.形式運算
【答案】:B
65、大學畢業生擇業時多種選擇的沖突是()
A.雙趨沖突
B.趨避沖突
C.雙避沖突
D.多重趨避沖突
【答案】:D
66、偉華看見天上的浮云,腦中出現“駿馬”“恐龍”等動物形象,
這種現象屬于
A.有意想象
B.無意想象
C.再造想象
1).創造想象
【答案】:B
67、學校教育中的教學過程對學生來說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具有
不同于人類總體認識的特點。它主要表現為
A.以學習個體經驗先主
B.以學習間接經驗為主
C.以學習直接經驗為主
D.以學習群體經驗區主
【答案】:B
68、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是根據()的不同而劃分的。
A.課程內容的固有屬性
B.學生的學習要素
C.課程的呈現方式
D.課程的任務
【答案】:C
69、“自信、堅強、勤奮”描寫的是人的哪種心理特征?()
A.氣質
B.性格
C.能力
D.動機
【答案】:B
70、美國心理學家()的研究證明,人的道德認知的發展經歷了從前習
俗水平到習俗水平,再到后習俗水平的發展過程。
A.柯爾伯格
B.苛勒
C.艾賓浩斯
D.馮特
【答案】:A
71、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但()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
A.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B.抓好學生的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C.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D.開展多種多樣的班級活動
【答案】:C
72、按照埃里克森人格發展理論,12-18歲個體心理發展的主要任務是
()
A.強化自我主動性
B.培養勤奮感
C.建立自我同一性
D.獲得親密感
【答案】:C
73、小馬上課時害怕回答問題,他發現自己坐在教室后排時可減少老
師提問的次數,于是,他總坐在教室后排,下列哪種強化方式導致了
小馬愿意坐在后排?1)
A.正強化
B.負強化
C.延遲強化
I).替代強化
【答案】:B
74、學校通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月活動,結合歷史課、語文課相
關內容及主題團隊活動、藝術活動等形式,增強學生為實現中國夢而
努力學習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些教育活動所運用的方式是()。
A.說服教育法
B.榜樣示范法
C.實際鍛煉法
D.品德評價法
【答案】:C
75、下列關于氣質的描述正確的是()
A.氣質是一種穩定的心理特征
B.人的氣質是通過后天因素造成的
C.氣質有好壞之分
I).氣質能決定一個人未來成就的大小
【答案】:A
76、一個測驗能測出它所要測量的屬性或特點的程度,稱為測驗的
()。
A.信度
B.效度
C.區分度
D.難度
【答案】:B
77、科學技術知識的再生產有多種途徑,其中最重要的途徑是()
A.社會生活
B.科學實驗
C.生產勞動
I).學校教育
【答案】:D
78、下列有關情緒調節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某些認知策略如“忽視”,可以預防或減輕抑郁
B.抑制快樂表情行%可以增加快樂感受
C.父母對孩子發出的情緒信號對孩子的情緒調節有較大作用
D.情緒調節可以發展為一種能力,稱作情緒智力
【答案】:B
79、社會成員經由教育的培養,篩選和提高,可以在不同的社會區域、
社會層次、職業崗位以及科層組織之間轉化和調動。這種教育功能是
()
A.社會流動性功能
B.文化傳遞功能
C.社會改造功能
D.人口控制功能
【答案】:A
80、下列表述中有錯誤的是()。
A.智商決定學習成績
B.性格影響個體的行為方式
C.認知方式是習得的
D.不同個體間智力有質與量的差異
【答案】:A
81、在中學教育的基本方法中,教師引導中學生運用自己的經驗和知
識回答問題,從而獲得新知識、鞏固已學過的知識的方法是
()O
A.講授法
B.談話法
C.讀書指導法
D.演示法和實驗法
【答案】:B
82、根據一節課所完成任務的類型數,可分為()
A.新授課與鞏固課
B.單一課和綜合課
C.技能課與檢查課
D.活動課與理論課
【答案】:B
83、新課程認為,教師是教材的()
A.開發者
B.執行者
C.引導者
D.照搬者
【答案】:A
84、在論述教育與經濟發展時,()提出了“庶一富一教”的思想。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答案】:A
85、通過課堂教學、報告、專題講座等形式提高學生思想認識和覺悟
的德育方法是()
A.自我教育法
B.說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D.實際鍛煉法
【答案】:B
86、初中生小黃熱愛班集體,學習認真,對自己要求嚴格,小黃的這
種性格特征屬于(?)
A.A態度特征
B.B理解特征
C.C情緒特征
D.意志特征
【答案】:A
87、“再生產科學所必要的勞動時間,同最初生產科學所需要的勞動時
間是無法相比的,例如學生在一個小時內就能學會二項式定理。”這表
明教學活動具有()
A.引導性
B.簡捷性
C.直接性
D.實踐性
【答案】:B
88、“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
這句話體現了教育的()。
A.政治功能
B.經濟功能
C.文化功能
1).人口功能
【答案】:A
89、教師引導學生選擇有針對性的格言、箴言作為座右銘以自勵、自
律,使其獲得教益的德育方法是()。
A.說服教育法
B.個人修養法
C.環境陶冶法
D.品德評價法
【答案】:B
90、學生犯錯誤,學校給予警告處分,過段時間學生表現良好,學校
取消了這個處分。這種現象表明學生受到的是()。
A.負強化
B.正強化
C.替代強化
D.自我強化
【答案】:A
91、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問題是()o
A.教育的方向
B.教育為誰服務
C.教育要培養什么樣的人
D.教育怎樣培養人
【答案】:C
92、反映古希臘百科全書式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政治學》
B.《民主主義與教育》
C.《理想國》
I).《大教學論》
【答案】:A
93、我們常常有這樣的經驗,明明知道對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來。
這種現象稱為()
A.高原現象
B.遺忘現象
C.舌尖現象
D.回憶現象
【答案】:C
94、近年來我國對農村中小學的布局結構進行了調整。這主要反映了
下列哪一因素對教育的影響?()
A.政治制度
B.經濟制度
C.人口變化
D.文化傳統
【答案】:C
95、“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體現的
德育原則是():
A.思想性原則
B.疏導性原則
C.連貫性原則
D.一致性原則
【答案】:B
96、馬克思主義認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途徑是
A.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
B.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
C.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D.知識分子與工人農民相結合
【答案】:C
97、下列關于使用言語說服策略提高學生道德認知水平的觀點,不恰
當的是()
A.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富有感情色彩、生動感人的說服內容更容易
產生影響
B.對高年級的學生而言,充分說理、邏輯性強的說服內容更有效
C.正面的觀點和材料在短時間之內難以見效,不容易解決當務之急的
問題
I).同時提供正反兩面的論據和資料更利于培養學生長期穩定的態度
【答案】:C
98、專家型教師通常是用()方法,慢慢地引入要講的教學內容。
A.開門見山式
B.迂回曲折式
C.導入式
D.實驗式
【答案】:C
99、四書五經是中國封建社會正統的教育內容,下列著作不屬于《四
書》范圍的是()
A.《大學》
B.《中庸》
C.《論語》
I).《春秋》
【答案】:D
100、學生經常利用畫表格的方式來對學習內容進行整理歸類,這是運
用了()。
A.復述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模式再認策略
D.組織策略
【答案】:D
101、為更好實施素質教育,豐富學生的在校課余生活,充分促進學生
的特長與能力協調發展,學校組織了音樂、美術、科技、勞技等各種
興趣小組。學生興趣小組的紀律主要是()。
A.教師促成的紀律
B.集體促成的紀律
C.任務促成的紀律
D.自我促成的紀律
【答案】:B
102、“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體現的是德育的()
A.導向性原則
B.疏導原則
C.教育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答案】:D
103、講授法的缺點在于()o
A.不利于教學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
B.不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C.容易束縛學生,不利于學生主動自覺地學習
D.不利于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知識
【答案】:C
104、羅森塔爾效應強調哪種因素對學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A.教師的知識
B.教師的能力
C.教師的人格
D.教師的期望
【答案】:D
105、即使不給予強化或獎勵,學習也能夠發生。這種學習被稱為
()o
A.替代強化
B.潛伏學習
C.試誤學習
D.意義學習
【答案】:B
106、我國唐代中央官學設有“六學二館”,其入學條件中明文規定不
同級別官員的子孫進入不同的學校。這主要體現了我國封建社會教育
制度的哪一特征?()
A.繼承性
B.等級性
C.歷史性
I).民族性
【答案】:B
107、德育是各個社會共有的社會、教育現象,其不具備以下哪種屬性?
()
A.社會性
B.繼承性
C.特殊性
D.階級性
【答案】:C
108、從規則到例子的學習實質上是一種()。
A.上位學習
B.下位學習
C.并列結合學習
1).發現學習
【答案】:B
109、趙敏課堂上不敢主動發言,有疑難問題也沒有勇氣向老師請教。
為了改變她的這一弱點,老師給她更多的鼓勵和機會,當她主動提問
時,就及時給予表揚。這種促進行為改變的方法屬于
A.行為強化法
B.精神分析法
C.榜樣示范法
D.系統脫敏法
【答案】:A
110,2013年單項選擇:在一項暑期夏令營活動中,天氣炎熱,同學們
都感到口干舌燥,此時,小麗會因自己還剩半杯水而高興,而小悅則因
只有半杯水而擔憂。這說明情緒具有()
A.主觀性
B.感染性
C.客觀性
1).兩極性
【答案】:D
111、提出“教學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A.黃炎培
B.蔡元培
C.杜威
D.陶行知
【答案】:D
112、天氣涼了,劉老師在商場看中了一件大衣,劉老師既想買女神紫
的顏色能襯托出自己溫文爾雅的氣質,又想買經典黑穿出自己的大氣,
猶豫了半天也沒選好,這是出現了()
A.雙趨沖突
B.雙避沖突
C.多重趨避沖突
D.趨避沖突
【答案】:A
113、為實現教育的第三次飛躍提供了平臺的是()o
A.科學知識
B.信息技術
C.文化發展
D.政治體制
【答案】:B
114、方華情緒快而強,容易沖動,常常是爆發式的,并伴隨有明顯外
部表現,她的氣質類型屬于()。
A.膽汁質
B.多血質
C.粘液質
D.抑郁質
【答案】:A
115、2013年單項選擇:通常把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總體稱為()
A.國民教育制度
B.學校教育制度
C.學校管理體制
D.學校教育結構
【答案】:B
116、下列學制中,主要在歐洲產生并發展的是()。
A.分支學制
B.多軌學制
C.單軌學制
D.雙軌學制
【答案】:D
117、個體成功完成某一項活動任務所必須具備的個性心理特征是
()
A.氣質
B.性格
C.興趣
D.能力
【答案】:D
118、教學過程中,學生以()為主。
A.獲得直接經驗
B.進行社會實踐
C.獲得間接經驗
D.進行科學實驗
【答案】:C
119、教育具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對政治經濟制度和生產力有能動作
用。這說明教育具有0
A.歷史性
B.階級性
C.社會生產性
I).相對獨立性
【答案】:D
120、小麗在學習時為了記住數字、年代等枯燥無味的知識,常對其
賦予意義,使記憶過程生動有趣。小麗使用的學習策略是()。
A.復述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組織策略
D.計劃策略
【答案】:B
121、郁老師在生字教學中發現部分學生有丟筆少劃的現象.于是把
“中學生丟筆少劃現象的原因及對策研究”作為自己的研究課題,根
據工作中收集整理的資料提出可能的假設.根據假設設計并實施教學措
施,并根據反饋信息進一步調整教學行動方案。這種研究方法屬于()。
A.教育行動研究
B.問卷法
C.歷史法
1).實驗法
【答案】:A
122、文藝復興后主張恢復古希臘重視美育的傳統的學派是()o
A.行為主義
B.科學主義
C.經驗主義
D.人文主義
【答案】:D
123、“人實際上因為生活在社會中才是人,教育在于使年輕一代系統
地社會化。”這句話體現了()
A.個人本位論
B.社會本位論
C.教育社會化
D.實質教育論
【答案】:B
124、人們有時會發現夜空中的月亮似乎在動,這是()現象。
A.動景運動
B.誘導運動
C.自主運動
D.運動后效
【答案】:B
125、通過對學生的道德言行進行評價以促進其品德成長的方法是()。
A.自我教育法
B.形象感染法
C.實際鍛煉法
D.品德評價法
【答案】:D
126、在教育目的價值取向上,存在的兩個典型對立的理論主張是
()O
A.個人本位論與社會本位論
B.國家本位論與社會本位論
C.全面發展論與個性發展論
D.國家本位論與個人本位論
【答案】:A
127、小李為了考到年級第一名,學習非常刻苦。她的學習動機是
()O
A.認知內驅力
B.自我提高內驅力
C.附屬內驅力
D.內部動機
【答案】:B
128、人的軀體發展是自上而下,即頭部一頸部一軀干一下肢;大腦皮
層是先枕葉。而后是顆葉一頂葉一額葉;肌肉的發展是先大肌肉群,后
小肌肉群。心理機能的發展是由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由機
械記憶到意義記憶,由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這些體現了人身心發展
的()。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個別差異性
【答案】:A
129、對受教育權具有決定作用的是()。
A.生產力
B.文化
C.政治經濟制度
D.科學技術
【答案】:C
130、課程資源的核心是()
A.教師
B.學生
C.教材
D.教學過程
【答案】:C
131、我國古代教育家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
俱黑”,這強調的是()因素對人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A.遺傳
B.環境
C.教育
D.主觀能動性
【答案】:B
132、“雪地中難辨兔”是由()引起的。
A.刺激物的強度
B.刺激新奇
C.刺激的對比
D.刺激物的運動變化
【答案】:C
133、張老師新接手三年級二班,并成為這個班的班主任,他了解到該
班是學校當中一個教育基礎相對比較差的班級,你認為張老師首先要
做好的工作是()。
A.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
B.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
C.組織形式多樣的集體活動
D.確定班集體的發展目標
【答案】:A
134、(2021年下半年真題)學校實施德育的基本途徑是()
A.班主任工作
B.課外校外活動
C.團隊活動
D.品德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答案】:D
135、我國孔子的“六經”以及古希臘智者派所建立的“三藝”課程屬
于()。
A.學科課程
B.綜合課程
C.活動課程
D.核心課程
【答案】:A
136、布魯納認為,無論我們選擇何種學科,都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
的基本結構。依此而建立的課程理論為()。
A.百科全書式課程理論
B.綜合課程理論
C.實用主義課程理論
D.結構主義課程理論
【答案】:D
137、教育要遵循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學記》中“當其可之謂時,
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這句話反映了人身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
()現象。
A.關鍵期
B.依戀期
C.混沌期
I).最近發展期
【答案】:A
138、在大腦皮質各區域中,()是視覺中樞。
A.頂葉
B.顆葉
C.額葉
D.枕葉
【答案】:D
139、“教育主體確定,教育對象相對穩定,有相對穩定的活動場所和
設施等教育實體出現,教育初步定型。”這些特征的出現標志著學校
教育制度進入()
A.前制度化教育階段
B.制度化教育階段
C.非制度化教育階段
D.學校教育萌芽階段
【答案】:A
140、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
A.備課
B.上課
C.作業布置與修改
D.教學評價
【答案】:B
141、小學階段的教學多運用直觀形象方式,中學以后可增加抽象講解,
這體現了兒童身心發展具有()特點。
A.主體性
B.個別差異性
C.階段性
D.不平衡性
【答案】:C
142、林菁擅長記憶物理定律、數學公式和化學方程式。這表明他的哪
種記憶好?()
A.形象記憶
B.情緒記憶
C.邏輯記憶
D.動作記憶
【答案】:C
143、小東每次鎖門離家后,明知已鎖過門,但總是懷疑門沒有鎖上,非
要返回檢查才安心。他的這種表現屬于()
A.強迫恐懼
B.強迫焦慮
C.強迫觀念
D.強迫行為
【答案】:D
144、教育目的對整個教育工作具有導向作用、激勵作用和()。
A.選拔作用
B.評價作用
C.決定作用
【).主導作用
【答案】:B
145、西歐中世紀,教會學校教授的“七藝”屬于()。
A.活動課程
B.分科課程
C.綜合課程
D.校本課程
【答案】:B
146、紅麗去商場逛街,覺得一條連衣裙特別漂亮。但最終沒有買下它,
回到家后紅麗總是能夠想起那條連衣裙具體的樣子來。紅麗的這種記
憶屬于()。
A.形象記憶
B.動作記憶
C.情緒記憶
D.邏輯記憶
【答案】:A
147、主導價值在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共性的課程是()
A.校本課程
B.地方課程
C.必修課程
D.選修課程
【答案】:C
148、各學科教材的編寫都要以“三個面向”“三個代表”和“科學發
展觀''重要思想為指導,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學科教學內容之中。這體
現了編寫教科書要遵循()的原則。
A.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學性相統一
B.理論與實踐相統一
C.知識內在邏輯與教學法要求相統一
D.知識與能力相統一
【答案】:A
149、課程的“過程噗式”的提出者是()
A.皮亞杰
B.布魯納
C.斯騰豪斯
D.盧梭
【答案】:C
150、下面說法體現內控特征的是0
A.“老師出的怪題把我難住了”
B.“我從來不管老師怎樣評分”
C.“我準備好了,我能對付考試”
1).“我看過一些卷子,我想我知道老師會問什么問題”
【答案】:C
151、心理現象從形式上可分為()兩個方面。
A.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
B.認知過程與意志過程
C.情緒情感過程與個性心理
D.個性傾向性與個性心理特征
【答案】:A
152、蘇聯教育家()在其著作《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和《把整個心
靈獻給孩子》中闡述了其和諧教育思想。
A.凱洛夫
B.蘇霍姆林斯基
C.贊科夫
D.布魯納
【答案】:B
153、把女子教育列入學制,并取消了讀經課和忠君尊孔的內容的學制
是()。
A.癸卯學制
B.壬子癸丑學制
C.壬戌學制
D.壬寅學制
【答案】:B
154、我國全面發展教育中起保證方向和保持動力作用的是()。
A.德育
B.智育
C.體育
D.勞動技術教育
【答案】:A
155、衡量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是()。
A.教學計劃
B.教學大綱
C.教學目標
D.課程目標
【答案】:B
156、教師在現實教育教學情境中自主進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決工作
情景中特定的實際同題為主要目的,強調研究與活動一體化,使教師
從工作過程中學習、思考、嘗試和解決問題的研究方法是()。
A.參與觀察法
B.行動研究法
C.調查研究法
D.非參與觀察法
【答案】:B
157、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
A.備課
B.上課
C.課外輔導
D.課外活動
【答案】:B
158、已有舊信息對新信息的學習的抑制作用叫做()
A.前攝抑制
B.倒攝抑制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答案】:A
159、“鋼筆”這個概念必須同時具有兩個屬性,即“以金屬做筆身”
和“書寫工具”。這個概念屬于()
A.析取概念
B.抽象概念
C.合取概念
D.具體概念
【答案】:C
160、說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語言文字說服和()
A.事實說服
B.理論說服
C.直接說服
D.間接說服
【答案】:A
16k強迫行為是指當事人反復去做自己不希望執行的動作,如果不這
樣想,不這樣做,他就會()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
D.感到極端焦慮
【答案】:D
162、“江山易改,秉性難移”這句話說明人格具有()
A.穩定性
B.獨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答案】:A
163、陶行知先生曾做過一個比喻“接知如接枝”,這個比喻體現了()。
A.學生以學習間接經驗為主
B.學生以學習直接經驗為主
C.學生學習間接經驗要以直接經驗為基礎
D.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輔相成
【答案】:C
164、提出“不憤不啟,不俳不發”的中國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
【答案】:A
165、()是指實際工作者(如教師)基于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與專家、
學者及本單位的成員共同合作,將實際問題作為研究的主題進行系統
的研究,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研究方法。
A.敘事研究法
B.實驗研究法
C.行動研究法
D.質的研究法
【答案】:C
166、”教學與發展”的思想是由()提出的。
A.赫爾巴特
B.贊科夫
C.巴班斯基
D.布魯納
【答案】:B
167、在知覺、思維、記憶等認知活動中,往往強調速度而不是精度的
認知風格屬于()。
A.場獨立型
B.沉思型
C.場依存型
D.沖動型
【答案】:D
168、小學生對長方形的認識有助于其對長方體的理解,這種學習遷移
屬于()。
A.順向正遷移
B.順向負遷移
C.逆向正遷移
D.逆向負遷移
【答案】:A
169、學生閱讀不熟悉的材料時放慢速度,遇到不理解的內容就反復閱
讀的學習策略是()
A.認知策略
B.組織策略
C.資源管理策略
D.元認知策略
【答案】:D
170、“以退為進''形象說明了以下哪種問題解決的策略()
A.算法
B.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C.爬山法
D.逆向搜索法
【答案】:C
17k中學生曉波通過物理實驗發現,鐘表的擺動幅度不取決于鐘擺的
材料或重量,而是取決于鐘擺的長度。根據皮亞杰的認識發展階段理
論,曉波的認知發展水平已達到()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答案】:D
172、“教育是與種族需要、種族生活相適應的、天性的、而不是獲得
的表現形式,教育既無需周密的考慮使它產生,也無需科學予以指導,
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為。”這種教育起源說屬于()。
A.心理起源說
B.生物起源說
C.神話起源說
D.勞動起源說
【答案】:B
17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這句話
體現的德育方法是()。
A.說服教育法
B.榜樣示范法
C.實際鍛煉法
D.個人修養法
【答案】:D
174、在教學過程中,張老師經常運用語言的形象描述,引導學生形
成所學事物、過程的清晰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知識,從而使他們正
確理解知識和提高認識能力。張老師遵循的教學原則是()。
A.循序漸進原則
B.直觀性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啟發性原則
【答案】:B
175、從影響形式看,文化對教育的制約作用具有()。
A.間接性
B.直接性
C.公開性
D.開放性
【答案】:A
176、(2021年下半年真題)學生對遺傳與變異之間關系的學習屬于()
A.組合學習
B.上位
C.下位
D.歸屬
【答案】:A
177、把大班上課、小班討論、個人獨立研究結合在一起,并采用靈活
的時間單位代替固定劃一的上課時間,以大約20分鐘為一個課時。這
種出現于美國20世紀50年代的教學組織形式是()。
A.文納特卡制
B.活動課時制
C.道爾頓制
D.特朗普制
【答案】:D
178、孫斌經常想“人為什么有兩條腿”,一天想好幾次,明知沒有必
要卻又無法控制,以致影響學習和生活。他的心理問題屬于()o
A.強迫癥
B.焦慮癥
C.抑郁癥
D.恐怖癥
【答案】:A
179、經臉豐富的李老師一邊講課,一邊兼顧全班同學的活動。誰認
真聽講,誰玩手機,誰看課外書,她都一清二楚。這主要體現了李老
師的哪種心理品質?()
A.思維品質
B.注意品質
C.意志品質
D.個性品質
【答案】:B
180、無意注意與有意注意是()。
A.沒有關系的
B.不能轉化的
C.可以轉化的
D.沒有區別的
【答案】:B
181、(2021年上半年真題)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實地測算、地形測
繪、植物栽培和動物飼養等以獲得相關學科知識的方法屬于
A.實驗法
B.參觀法
C.演示法
D.實習作業法
【答案】:D
182、初中生曉敏在解決問題時,習慣于一步一步分析問題,每步只考
慮一種假設或一種震性。提出的假設在時間上有明顯的先后順序,曉
敏的認識方式屬于()
A.A沖動型
B.B直覺型
C.C繼時型
D.同時性
【答案】:C
183、高三學生小輝因一次模擬考試失敗,就認定自己考不上理想中的
大學,感覺前途無望,根據理性情緒療法原理,小輝的這種不合理信
念屬于(?)O
A.A主觀要求
B.B相對化
C.C糟糕至極
D.片面化
【答案】:C
184、現代教學的輔助形式有()
A.個別教學
B.復式教學
C.特朗普制
D.設計教學法
【答案】:A
185、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所倡導的課程理論是
A.學科課程論
B.活動課程論
C.要素主義課程論
D.永恒主義課程論
【答案】:B
186、充分利用學生頭腦中生動而鮮明的形象來幫助記憶,這是使用了
()
A.組織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元認知策略
D.復述策略
【答案】:B
187、()在中學階段居于主導地位。
A.無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不隨意注意
D.隨意后注意
【答案】:B
188、如果一個孩子在聽了“海因茨偷藥”的故事后,認為“海因茨應
該去偷藥,誰讓那個藥劑師那么壞,便宜一點不就好了嗎?“。這個
孩子所處的道德發展階段是()
A.前習俗水平
B.后習俗水平
C.準習俗水平
D.習俗水平
【答案】:A
189、下列關于操作整合的特點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動作可以表現出一定的靈活性、穩定性和精確性,但當外界條件發
生變化時,動作的這些特點都有所降低
B.各個動作成分趨于分化、精確,整體動作趨于協調、連貫,各動作
成分間的相互干擾減少,多余動作也有所減少
C.聽覺控制不起作用,逐漸讓位于視覺控制
D.疲勞感、緊張感降低,心理能量不必要的消耗減少,但沒有完全消
除
【答案】:C
190、埃里克森人格發展理論認為兒童人格發展的每一階段都有一種沖
突和矛盾所決定的發展危機。比如12—18歲階段的危機沖突是()。
A.勤奮感對自卑感
B.主動感對內疚感
C.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
D.自主感對羞恥感
【答案】:C
19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認為是現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A.赫爾巴特
B.盧梭
C.洛克
D.杜威
【答案】:D
192、初二(1)班小王同學在黑板上畫了個漫畫,并寫上“班長是班
主任的小跟班”。班主任馮老師看了,發現漫畫真畫出了自己的特征,
認為他有繪畫天賦。于是請他擔任班上的板報和班刊繪畫編輯,并安
排班長協助他。在班長的幫助下,小王發揮了自己的才能,出色的完
成了任務,克服了散漫的毛病,后來還圓了他考取美術專業的大學夢。
A.疏導原則
B.教育影響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C.長善救失原則
D.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原則
【答案】:C
193、丹瑟洛的MURDER學習策略中M代表()
A.情緒的調整和維持
B.理解
C.消化和細述
D.復習和檢查
【答案】:A
194、侯老師將樂于助人的李可的照片貼在班級的光榮榜上.這種方法
對其他學生的品德教育來說屬于()。
A.榜樣示范法
B.說服教育法
C.品德評價法
D.情感陶冶法
【答案】:A
195、提出通過集體、在集體中進行教育主張的教育家是()。
A.蘇霍姆林斯基
B.馬卡連柯
C.贊可夫
D.凱洛夫
【答案】:B
196、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制定的學習計劃,由()構成。
A.意識和能力
B.規則和技能
C.經驗和方法
D.認知策略
【答案】:B
197、高中生曲烏喜歡寫詩,前幾天他的詩首次在報紙上發表,并得到了
平生第一次稿費,因此近期他做什么事都很愉快。曲烏表現出的情緒狀
態屬于()
A.心境
B.激情
C.應激
D.熱情
【答案】:A
198、平平望著天上的云彩發呆,一會兒覺得云彩像一條條小河,一會
兒覺得云彩像一座座高山。平平的這種想象屬于。。
A.再造想象
B.創造想象
C.幻想
D.無意想象
【答案】:D
199、信息在短時記Z中一般只保持()秒鐘。
A.1?4
B.20?40
C.60?120
D.70?80
【答案】:B
200、強者遇到困難會激發斗志,弱者則會萎靡不振,這體現了人格的
()特征。
A.穩定性
B.統合性
C.獨特性
D.功能性
【答案】:D
201、思維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亞杰所描述的()階段表
現得最為明顯。
A.感知運動
B.前運算
C.具體運算
D.形式運算
【答案】:B
202、教師職業倦怠是用來描述教師不能順利應對()時的一種極端反
應。
A.個人壓力
B.生活壓力
C.工作壓力
D.社會壓力
【答案】:C
203、2013年單項選擇:教育能夠把潛在的勞動力轉化為現實的勞動力,
這體現了教育的什么功能0
A.經濟功能
B.育人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答案】:A
204、提出在“學科結構”基礎上的“發現學習”的是()o
A.布魯納
B.馬斯洛
C.裴斯泰洛齊
D.迪爾凱姆
【答案】:A
205、掌握學習理論認為,學生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不能決定他能否成
功掌握教學內容,而是在于他()才能達到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
A.學習積極性
B.學習自覺性
C.要花多少時間
D.智力水平
【答案】:C
206、影響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個人自身行為的成敗經驗
B.替代經驗
C.言語暗示
D.情緒喚醒
【答案】:A
207、ABC理論中B指的是()
A.誘發性事件
B.個體的情緒
C.對事件的看法
D.個體的行為反應
【答案】:C
208、身處教育實踐第一線的研究者與受過專門訓練的科學研究者密切
協作,以教育實踐中存在的某一問題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合作研究,
再把研究結果應用到自身從事的教育實踐中,這種研究方法是()。
A.觀察法
B.讀書法
C.文獻法
D.行動研究法
【答案】:D
209、班級授課制的實施在我國始于()。
A.唐代
B.清末
C.民國初期
I).新中國成立
【答案】:B
210、“兒童中心主義“違背了()
A.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統一的規律
B.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的規律
C.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
D.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的規律
【答案】:D
211、王老師在講《硝酸》這一課時,按以下步驟進行了教學:一、首
先引導學生寫出相關反應方程式;二、討論6.72L氣體為何物;三、讓
學生試著分析溶液pH=0說明什么;四、進一步引導學生用守恒法求解。
最后,學生迅速簡捷地給出答案。王老師運用了()教學原則。
A.量力性
B.直觀性
C.啟發性
D.因材施教
【答案】:C
212、(2021年上半年真題)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所倡導的課程理
論是
A.學科課程論
B.活動課程論
C.要素主義課程論
D.永恒主義課程論
【答案】:B
213、下列德育方法選擇合理的是()
A.政治法紀教育主要以強制灌輸方法進行
B.采取罰款的方式解決班級衛生問題
C.中學生德育可更多采用說理教育法
D.為了維護絕大多數同學的學習權利,教師可以將破壞課堂紀律的同
學趕出教室
【答案】:C
214、在條件反射研究基礎上,巴甫洛夫總結的學習規律不包括
()。
A.獲得與消退
B.刺激泛化
C.分化
D.同化
【答案】:D
215、李哲爰好廣泛,恰逢本周六晚上既有足球賽,又有演唱會,他都想
去看。由于二者時間沖突,他很矛盾。他面臨的沖奕是()
A.雙趨式沖突
B.雙避式沖突
C.趨避式沖突
D.多重趨避式沖突
【答案】:A
216、《愛彌兒》的著者是()
A.康德
B.裴斯泰洛齊
C.盧梭
D.洛克
【答案】:C
217、()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根據政治、經濟要求,明令頒布實行
的一定歷史階段教育工作的總的指導方針或總方向。
A.教育政策
B.教育方針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標
【答案】:B
218、通過報告、談話、專題講座等形式提高學生思想認識和覺悟的德
育方法是()
A.品德評價法
B.說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D.實際鍛煉法
【答案】:B
219、衡量道德品質的重要標志是()
A.道德認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答案】:D
220、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A.安全需要
B.歸屬與愛的需要
C.尊重需要
D.審美的需要
【答案】:D
221、提出發現法是掌握學科結構的最好方法的教育家是()。
A.贊科夫
B.維果斯基
C.皮亞杰
D.布魯納
【答案】:D
222、“從社會發展需要出發辦教育,注重培養合格的公民”所體現的
教育目的論是()。
A.個人本位論
B.宗教本位論
C.社會本位論
D.興趣本位論
【答案】:C
223、“只要有人類社會,就有教育”,說明教育具有()。
A.歷史性
B.繼承性
C.永恒性
D.相對獨立性
【答案】:C
224、《學記》中說:“學不蹬等”。下列哪一條教學原則與其在思想
上是一致的?()
A.因材施教原則
B.循序漸進原則
C.鞏固性原則
D.啟發性原則
【答案】:B
225、兒童的認知發展到具體運算階段的標志是()
A.思維的不可逆性
B.具體邏輯推理
C.以自我為中心
D.守恒概念的形成
【答案】:D
226、個體心理發展中,充滿著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矛盾
的階段是()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期
【答案】:B
227、課程資源的核心是()
A.教師
B.學生
C.教材
D.教學過程
【答案】:C
228、當一個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時,他的一些與外表無關的特征也常常
被肯定。這種現象被稱為()。
A.寬大效應
B.中心品質
C.暈輪效應
D.刻板效應
【答案】:C
229、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特征是()
A.學校的產生
B.教育實體的出現
C.學制的建立
D.定型的教育組織形式出現
【答案】:C
230、兒童心理發展的進程不總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線發展的,而是時而
猛長、時而緩慢。這表明了兒童心理發展過程具有()
A.不平衡性
B.階段性
C.靈活性
D.差異性
【答案】:A
231、由于看到鳥的飛翔而發明了飛機,這類創造活動的心理影響機制
是()。
A.功能因素
B.定勢
C.原型啟發
D.負遷移
【答案】:C
232、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認知操作過程被稱為()
A.問題解決
B.概念形成
C.抽象思維
D.創造性思維
【答案】:A
233、不屬于平時考查的方式有()
A.口頭提問
B.單元測驗
C.考試
D.檢查書面作業
【答案】:C
234、曉霞能根據他人的具體情況,以平等為標準,在同情、關心的
基礎上對學習和生活中的道德事件進行判斷。根據皮亞杰的理論,曉
霞的道德發展處于()。
A.自我中心階段
B.權威階段
C.可逆階段
D.公正階段
【答案】:D
235、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和提高過程,其實施順
序是()。
A.以“知”為開端,知、情、意、行依次進行
B.以“情”為開端,情、知、意、行依次進行
C.以“行”為開端,行、知、情、意依次進行
D.視具體情況,可有多種開端和順序
【答案】:D
236、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著()。
A.教育的領導權
B.受教育的權利
C.教育目的的性質
D.教育結構的變化
【答案】:D
237、人的發展總是受到社會的制約,這意味著()
A.教育要堅持社會本位的價值取向
B.教育要充分考慮社會發展的需要
C.教育目的的確定不應從個人出發
D.教育要為社會生活做準備
【答案】:B
238、孔子曰:“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
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這段話表明孔子施教內容()。
A.責任性
B.脫離社會生產
C.具有全面性
D.結合社會生產
【答案】:B
239、學校德育對政治、經濟、文化發生影響的功能是指()。
A.發展性功能
B.個體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會性功能
【答案】:D
240、能力有高低之分,性格有自信與自卑之差,說明人有()
的差異。
A.心理過程
B.認知過程
C.個性心理傾向性
D.個性心理特征
【答案】:D
241、(2021年下半年真題)古代學校教育不僅脫離生產勞動,而且鄙
視生產勞動,這主要反映了哪一因素對教育的制約
A.生產力發展水平
B.社會政治經濟制度
C.社會人口構成
D.民族文化傳統
【答案】:A
242、(2021年下半年真題)于老師在講臺上把一張紙揉成團,把另一
張紙燒成灰,由此讓學生來理解物質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
于老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是()
A.練習法
B.演示法
C.實驗法
D.參觀法
【答案】:B
243、校園文化的核心是()。
A.物質文化
B.學生文化
C.教師文化
D.精神文化
【答案】:D
244、教學的根本目的是()
A.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B.提高學校教育質量
C.促進生產力發展
D.提高升學率
【答案】:A
245、(2020年真題)要充分發揮課程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須編
制好三個文本,這三個文本是()。
A.課程計劃、課程目標、課程內容
B.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科書
C.課程方案、課程標準、課程內容
D.課程方案、課程實施、課程評價
【答案】:B
246、學生學完英語單詞后,教師要求他們課后立即背誦,第二天進行
檢查。這里所運用的復習規律是()O
A.多感官參與
B.合理分配復習時間
C.復習方式的多樣化
D.及時復習
【答案】:D
247、關于團體心理蒲導的論述,錯誤的是()o
A.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可細分為團體心理咨詢與治療、團體心理輔導、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等
B.團體心理輔導工作效率高,是適合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
C.團體心理輔導活動適合有較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活動的主持者應
受過相應的訓練
D.團體輔導是一種一對多的心理輔導方式
【答案】:C
248、教學的首要任務是()o
A.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B.發展智力、體力和創造才能
C.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D.培養品德和審美情操
【答案】:A
249、(2021年上半年真題)學校體育的根本任務是
A.增強學生體質
B.傳授體育運動的基礎知識、培養基本技能
C.使學生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
D.為國家輸送優秀體育人才
【答案】:A
250、()又稱為“靈活的課程表”。
A.貝爾―蘭卡斯特制
B.道爾頓制
C.分組教學
D.特朗普制
【答案】:D
251、()決定教育的規模和速度。
A.政治經濟制度
B.科學技術水平
C.生產力水平
D.文化發展程度
【答案】:C
252、在知覺過程中,人們力求根據已有知識經驗對知覺對象做出某種
解釋,使其具有一定意義,即知道它“是什么“,并能用語詞把它表
示出來。這叫作()
A.知覺的選擇性
B.知覺的理解性
C.知覺的整體性
D.知覺的恒常性
【答案】:B
253、在課堂上,某教師注重創造自由氣氛,鼓勵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該教師對課堂管理的領導方式屬于()o
A.參與式
B.監督式
C.放羊式
D.控制式
【答案】:A
254、靦腆、暴躁、果斷、優柔寡斷這些描寫的是人的哪種心理特征
()。
A.性格
B.氣質
C.人格
D.道德
【答案】:A
255、羅老師講解“觀潮”這篇課文時,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真切感
受到錢塘江大湖的雄偉壯觀。他在教學中貫徹了()
A.直觀原則
B.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結合
C.循序漸進
D.鞏固性
【答案】:A
256、(2020年真題)子路對教育的作用不以為然,說:南山有竹,人
不去管它,照樣能牙透犀牛皮。孔子對他說:若是將新來的竹子刮光
照樣長得直;欲來當管,豈不射得更深嗎?子路接受了孔子的教誨,成
了孔子的門生。孔子的做法體現了哪一教育原則?()
A.教育影響的一致性、連貫性原則
B.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C.長善教失原則
D.疏導原則
【答案】:D
257、林琳在聽課時,經常將學習內容要點以畫線的方式在書上作標記,
這種學習策略屬于()
A.復述策略
B.調節策略
C.監控策略
D.計劃策略
【答案】:A
258、我國實行的第一個現代學制是()
A.壬寅學制
B.癸卯學制
C.壬戌學制
D.壬子癸丑學制
【答案】:B
259、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數學的實地測算、地理的地形測繪、生物
的植物栽培和動物飼養屬于下列哪一種教學方法?()
A.實驗法
B.參觀法
C.演示法
D.實習作業法
【答案】:D
260、教師成熟的標志是自覺地關注()
A.教師
B.生存
C.學生
D.教材
【答案】:C
261、2012年單項選擇:楊柳被教室窗外小鳥吸引而不能專心聽講,這
種現象屬于()
A.注意分配
B.注意廣度
C.注意分散
D.注意轉移
【答案】:C
262、下列不屬于集體教學的教學組織形式的是()。
A.道爾頓制
B.班級授課制
C.分組教學
D.特朗普制
【答案】:A
263、學生考試時能夠迅速正確的提取先前存儲在頭腦中的知識,這一
過程體現了記憶的()
A.敏捷性
B.持久性
C.準確性
D.準備性
【答案】:D
264、英語老師先教學生蔬菜、水果、肉的英文單詞,再教羊肉、牛肉、
胡蘿卜、辣椒、西紅柿、芒果、木瓜、香蕉等英文單詞,并要求學生把
后者納入到前者的類別中。這種知識學習屬于()O
A.下位學習
B.上位學習
C.組合學習
D.并列學習
【答案】:A
265、分析問題找出主要矛盾的過程屬于問題解決的()階段。
A.發現問題
B.理解問題
C.提出假設
I).驗證假設
【答案】:B
266、坐巴士會暈車的人,在乘船、乘火車時也有類似的反應,這是
()。
A.條件反射的消退
B.條件反射的泛化
C.條件反射的分化
D.條件反射的習得
【答案】:B
267、講授法是最普遍、歷史最悠久的教學方法,它有利于教師主導、
主體的實踐,但不足在于()。
A.不利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
B.不利于在短時間獲得大量系統的知識
C.不利于教師面向全體學生
D.不利于學生主動自覺地學習
【答案】:D
268、老師兩次用同一張試卷測試相同的學生,結果兩次學生的分數相
同,這種分數的穩定和不變是測驗的()0
A.難度
B.信度
C.效度
D.區分度
【答案】:B
269、下列最早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闡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著作是()。
A.凱洛夫的《教育學》
B.贊可夫的《教學與發展》
C.巴班斯基的《教學過程最優化》
D.楊賢江的《新教育大綱》
【答案】:A
270、像任何事物的發展一樣,學生品德的發展也是由其內部矛盾推動
的。學生品德發展的內部矛盾是()
A.社會道德要求與學生現有品德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
B.學習德育要求與學生現有品德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
C.學生品德發展的社會要求與學校德育要求之間的矛盾
D.學生品德發展的新需要與其現有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
【答案】:D
271、校園文化的核心是()o
A.物質文化
B.學生文化
C.教師文化
D.精神文化
【答案】:D
272、我國于()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開
始推行九年制義務教育。
A.1984
B.1986
C.1988
D.1990
【答案】:B
273、張嘯這次考試成績非常差,老師找他談話時,他分析原因是因為
近期喜歡上班內一名女同學,上課經常開小差,學習不夠努力。這種
歸因屬于()。
A.不穩定、不可控制的外歸因
民穩定、可控制的內歸因
C.穩定、可控制的外歸因
D.不穩定、可控制的內歸因
【答案】:D
274、譚老師為了在班級上采取分組方式進行教學,在新學期第一堂課
就對學生進行了一次學科測試,并將學科測試的結果作為分組的重要
依據。譚老師的這種教學評價屬于()。
A.診斷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終結性評價
D.個體內差異評價
【答案】:A
275、通常人們認為美國人民主熱情,英國人有紳士風度,法國人愛好
浪漫等,這種現象被稱為社會認知信息整合過程中的()。
A.近因效應
B.社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購房合同補充條款列舉
- 公司合作養殖合同樣本
- 買土地建房合同標準文本
- 二零二五版大會參展須知
- 民間個人借款擔保協議書
- 二零二五版簡單車輛質押合同范例示例
- 郴州人才認定申報工作指南
- 借款反擔保的合同
- 二零二五版房屋征收決定
- 二零二五版自愿內退協議書
- DB32-T 4416-2022《高延性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加固砌體結構應用技術規程》
- 游泳池防水施工方案
- 基于PLC控制的物料分揀系統設計最終
- 醫院醫療缺陷管理辦法
- 山西省煤礦建設標準
- 電烙鐵點檢表
- 物流企業入職申請表范文
- 高等數學全書教案完整版電子教案整本書教案最全單元教學設計1-10章全
- Q∕GDW 12152-2021 輸變電工程建設施工安全風險管理規程
- 云南省地質災害群測群防手冊
- 初中生如何與父母相處(課堂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