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廣西崇左市高考適應性考試(二)歷史試題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某一人物傳記有如下目錄(部分)。據此判斷該人物A.實現了科學技術領域的大變革 B.提出了研究意識形態的新方法C.發展了物種進化的重要理論 D.被譽為二十世紀的科學偉人2.“白話通神,紅樓夢、水滸,真不可思議。古文討厭,歐陽修、韓愈,是什么東西。”這副對聯可能出自A.洋務運動時期的廣方言館 B.戊戌變法時期京師大學堂C.新文化運動時的北京大學 D.抗日戰爭時期的西南聯大3.1913年,袁世凱派人暗殺了國民黨領袖宋教仁。此案件從本質上反映了A.帝國主義爭奪中國的矛盾 B.民主共和與封建專制之爭C.國民黨與北洋軍閥的矛盾 D.革命黨與袁世凱的權力之爭4.在1938—1942年短短五年時間里,西南地區的公路里程由6000公里左右增至16000余公里,航空里程由不足1000公里增加到20000余公里,郵政、電信等信息傳遞更是發展迅猛。這說明A.戰爭需要推動西南建設 B.西南建設主導抗戰進程C.政府推行均衡發展策略 D.西南落后面貌得以扭轉5.“以全民族的力量高舉起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該評價對應的歷史事件是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辛亥革命 D.五四運動6.下列三幅圖分別表示了不同時期的世界形勢。它們所揭示的共同問題是A.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爭奪B.法西斯勢力的猖獗C.大國之間結盟威脅和平D.冷戰局面的形成7.1861年,英國駐華公使館參贊巴夏禮照會天國政府,以維護英國在華商務利益為由,要求太平軍不得進入上海、九江等地一百里之內,對此,天國聲明:“我軍肩負重任,為上帝光復全國,不能棄寸土于不顧。”這說明太平天國A.具有強烈的國家主權意識 B.堅守閉關鎖國政策C.渴求國家統一與民主政治 D.缺乏近代外交觀念8.某學者在寫作“中國現代經濟史”時,將不同時段經濟發展的特征作為專著各章的標題內容。以下表述,符合1979~1984年的是A.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經濟徘徊B.改革開放的起步與農村經濟的黃金時期C.兩種經濟體制的磨擦與經濟在震動中前進D.將半殖民地半封建經濟形態改造為新民主主義經濟形態9.如表為太行山北部根據地1937年至1943年土地買賣中各階層的占比情況。對此理解正確的是,這一時期階層買入土地賣出土地中農、貧農、雇農、工人和小工商業者93.18%34.81%地主、富農6.57%65.19%A.革命形勢發展迫使地主富農逃亡 B.新民主主義經濟逐步發展C.戰爭環境對生產造成了嚴重破壞 D.土地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10.以下思維導圖反映了兩次世界大戰之間A.帝國主義世界范圍的統治秩序B.世界格局穩定、經濟文化繁榮C.兩種社會制度并存、共同發展D.世界現代史從繁榮走向了動蕩11.多數學者認為新航路開辟是中世紀和近代歷史的分水嶺,其劃分的視角側重于A.政治革命 B.交通變革 C.世界聯系 D.軍事因素12.中國古代在都城之外通常還設立有陪都,作為都城職能的有益補充。中國長期以長安、洛陽構筑東西平衡的兩京制,直至唐朝;明朝則以南京、北京構筑南北平衡的兩京制。這一變化反映了A.對遼闊疆域有效管理的需要B.非首都功能的疏散承載作用C.政治中心東移與經濟重心南移D.大運河的修建決定了都城布局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選舉”作為中國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有一個更替嬗變的發展過程。材料一中國古代的“選舉”可以說是由統治者自上而下地來選擇治理者,或者說是以“賢”選“賢”。……西漢時歲舉和特舉“賢良方正…‘明法”諸科并行,地方官掌握著較大的選舉權。魏晉時代,實際選舉權掌握在豪門世家手中。唐代選舉權收歸中央,士民可以自由投考。宋代通過鎖院、糊名、謄錄等方式形成“取士不問家世”的局面,……北宋入宋史的官員有46.1%來自寒族。——摘編自何懷宏《選舉社會》材料二選舉政治是孫中山及革命黨人共同追求的目標。……孫中山指出“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國民政府,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由國民公舉。議會以國民公舉之議員構成之。”……民國初年參議員選舉法有44條,眾議院議員選舉法有121條,國會組織法22條。——摘編自謝冬慧《我國選舉制度的近代嬗變》材料三很多地區在普選運動中,發展了互助組,整頓和新建了農業生產合作社,擴大了生產。通過普選宣傳動員,使他們懂得普選的意義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好處。民眾對新政權的認同和對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擁護得以實現。各級選舉委員會提出了“整頓作風,迎接普選”的口號,開展普選,整頓干部作風。——摘編自熊秋良《“選舉下鄉”與建國初期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1)根據材料一概括兩漢到唐宋時期“選舉”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這些變化對中國社會的積極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民國初年選舉制度嬗變的歷史背景。(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建國初期“選舉下鄉”的意義。14.(20分)材料二戰爆發后,1940年美國與澳大利亞正式建交。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澳大利亞對日宣戰。1942年1月,日軍空襲澳大利亞北海岸,澳政府不再把維護英國在遠東的基地作為首要任務,而是把保衛本國安全作為首要目標。1942年3月,菲律賓陷落,麥克阿瑟被迫率部南下在澳大利亞登陸。隨后,雙方設置美澳聯合司令部,大本營設在墨爾本。在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有100多萬的美軍經過或駐扎在澳大利亞,美軍的大部分物資支持由澳提供。菲律賓被占領后,澳大利亞成為美軍太平洋反攻的跳板。美澳兩國在“二戰”期間建立的戰時軍事同盟,為戰后構建美澳同盟奠定了厚實的基礎。——摘編自王娟《第二次世界大戰對美國構建戰后亞太同盟體系的影響》(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二戰時美澳軍事同盟形成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二戰時美澳軍事同盟形成的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因不喜歡學醫有過“‘平庸’的學生”時期,參加“普林尼學會”的活動發展了興趣、乘坐貝格爾號軍艦進行了環球考察,并在牛津大學等地參加了激烈的學術爭論等是達爾文的經歷,他發展了物種進化的重要理論,C項正確;達爾文創立的進化論不是技術領域的變革,A項錯誤;達爾文研究的是生物學理論,他并沒有提出研究意識形態的新方法,B項錯誤;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發表于1859年,即十九世紀中期,D項錯誤。2、C【解析】
依據材料中“白話通神”、“古文討厭”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這副對聯倡導白話文運動而反對古文創作。結合所學可知,這種現象出現在新文化運動時期,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主張進行文學革命,提倡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因此C選項正確。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并未倡導白話文,反對文言文,A選項錯誤;戊戌變法主張學習西方的君主立憲政治,并未倡導白話文,反對文言文,B選項錯誤;抗日戰爭時期的主流思想是抗敵御辱,不是倡導白話文,反對文言文,D選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3、B【解析】
袁世凱屬于北洋軍閥,是封建主義的代表;宋教仁是資產階級革命派,主張在中國實現民主共和,所以宋教仁案從本質上體現了民主共和與封建專制的矛盾,故選B項;宋教仁不代表帝國主義,排除A項;C項流于表面,未能體現實質,排除;“權力之爭”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4、A【解析】
根據材料“1938—1942年”可知,這時期是抗戰期間,因受抗日戰爭形勢的影響,國民政府把西南作為持續抗戰的大后方,加大了西南交通建設,說明戰爭需要推動西南建設,故A項正確;西南建設對抗戰進程不能起“主導”作用,故B項錯誤;材料主要體現了戰爭需要推動西南建設,沒有體現政府推行均衡發展策略,并且不符合史實,故C項錯誤;西南地區僅僅交通方面的建設不能扭轉落后面貌,故D項錯誤。5、D【解析】
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鑄就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精神,故D符合題意;太平天國運動是一場富有宗教迷信色彩的農民革命戰爭,愛國主義精神和科學精神不突出,故A不符合題意;義和團運動主張“扶清滅洋”,仇視近代工業文明,科學精神不突出,故B不符合題意;辛亥革命反帝不明確,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愛國主義精神不夠張揚,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6、C【解析】圖片顯示兩大軍事集團對峙、軸心國和“鐵幕”說明大國之間的結盟威脅著世界和平,C正確;A、B和D只是反映材料中部分信息,排除。7、A【解析】
由材料“我軍肩負重任,為上帝光復全國,不能棄寸土于不顧。”可以看出,太平天國在國家主權問題上,強調積極維護國家主權,故A正確;材料涉及的是對主權的維護,與閉關鎖國無關,故B不正確;太平天國是舊式農民起義,沒有涉及民主政治,故C不正確;維護國家主權即是近代外交觀念的體現,故D不正確。8、B【解析】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確立改革開放的指導思想,其中農村率先進行經濟體制改革,促進了農村的經濟發展,B正確;A說法片面,排除;當時市場經濟體制還未建立,C排除;D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經濟措施的影響,D排除。故選B。9、B【解析】
抗日戰爭時期,在敵后根據地里,地主、富農賣出土地現象較多,貧下中農則較多買入土地,說明新民主主義經濟逐步發展,B項正確;根據地內土地買賣現象不能說明地主富農被迫逃亡,A項錯誤;土地買賣現象不能說明戰爭嚴重破壞了生產,C項錯誤;抗戰時期根據地內不同階層買賣土地與土地改革無關,D項錯誤。10、C【解析】
根據“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斯大林摸式”“經濟大危機”“羅斯福新政”等信息可知,導圖反映了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兩種社會制度并存、共同發展,故C正確;A無法體現“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斯大林摸式”,排除;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世界格局并不穩定,B錯誤;思維導圖反映了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歷史,從一戰到二戰,無法體現從繁榮走向了動蕩,D錯誤。11、C【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把新航路開辟作為歷史分水嶺是基于生產力的發展,從更宏觀的角度,即世界從分散的到整體發展的巨大轉折著眼,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軌的角度思考。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各大洲孤立狀態被打破,各個地區之間的聯系日益加強,世界開始連為一體,因此C選項正確。以英國革命作為近代史開端的觀點側重于政治革命,A選項錯誤;新航路的開辟并未直接引發交通領域和軍事方面的根本變革,兩者不是這一劃分視角的側重點,B、D選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12、C【解析】A項不符合題干主旨,故排除;依據材料“中國古代在都城之外通常還設立有陪都,作為都城職能的有益補充”可知B說法錯誤,故排除B;依據材料“中國長期以長安、洛陽構筑東西平衡的兩京制,直至唐朝;明朝則以南京、北京構筑南北平衡的兩京制”結合中國經濟重心的演變情況可知C正確;D說法絕對,不合史實,故排除。點睛:本題考查中國古代政治中心和經濟重心演變的相關知識,關鍵信息有:中國長期以長安、洛陽構筑東西平衡的兩京制。本題考查學生正確解讀材料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本題材料設置有一定干擾性,難度適中。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變化:選舉方式由地方推薦到中央考試選取;選取標準由注重品行到門第,再到才學(或:由注重世家到不問出身);選舉程序趨向嚴密;選舉范圍逐漸擴大(或:寒族在選舉中的比例越來越高)。積極影響:有利于提高官員素質,提升讀書人政治參與的興趣;擴大官吏來源,有利于社會階層的流動;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緩和社會矛盾;有利于社會趨向相對公正平等。(2)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增強;國家憲政水平提升,國民民主法制意識增強;西方民主思想和制度的傳播;中國傳統選舉的影響。(3)有利于社會主義改造,發展生產;有利于鞏固政權和民主政治的發展;有利于培養公民的民主權利意識,樹立起當家作主的思想;有利于整頓干部的作風。【解析】
(1)第一小問變化,由材料一“西漢時歲舉和特舉‘賢良方正’‘明法’諸科并行,地方官掌握著較大的選舉權。魏晉時代,實際選舉權掌握在豪門世家手中。唐代選舉權收歸中央”可知選舉方式由地方推薦到中央考試選取;根據史實可知西漢察舉制的選舉標準是品行、魏晉九品中正制的選舉標準是門第,而隋唐科舉制注重才學,可知選舉標準由注重品行到門第,再到才學:由材料一“宋代通過鎖院、糊名、謄錄等方式形成“取士不問家世”的局面”可知選舉程序趨向嚴密:由材料一“北宋入宋史的官員有1%來自寒族”可知寒族在選舉中的比例越來越高。第二小問積極影響依據材料和所學從選舉標準、選舉范圍、選舉方式以及選舉程序趨等方面變化回答。(2)由材料“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國民政府”可知背景有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聯系史實可知此時期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增強;由材料“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由國民公舉。議會以國民公舉之議員構成之”及“民國初年參議員選舉法有44條,眾議院議員選舉法有121條,國會組織法22條”可知背景有國家憲政水平提升,國民民主法治意識增強;聯系史實可知此時期西方民主思想和制度的傳播影響民國初年的選舉制度以及中國傳統選舉也對孫中山及民國初年的選舉構成影響。(3)由材料“很多地區在普選運動中,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代駕加盟合同樣本
- 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協議
- 氣體摩爾體積-教案
- 個人供電合同標準文本
- 幼兒園勤儉節約的教案
- 產品授權協議合同標準文本
- 實驗學校第二屆科技節機器人比賽方案
- 12施工合同標準文本
- 請講普通話寫好規范字主題班會教案
- 公司食堂肉菜配送合同協議范本模板
- 【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研究-以螞蟻集團為例12000字(論文)】
- 2023版個人征信模板簡版(可編輯-帶水印)
- 外教社新編英語語法教程(第6版)PPT課件Unit-22
- 2023年陜西特崗學前教育學科真題真題
- 痕跡檢驗概述
- 公司報檢單模板
- 塔里木河課件
- 麻醉科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申報標準
- DB37-T 5225-2022民用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一體化應用技術標準
- ASTM B658 B658M-11(2020) 無縫和焊接鋯和鋯合金管標準規格
- 《自然資源聽證規定》(2020年修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