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統編版2024版七年級初一上冊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教案03_第1頁
語文統編版2024版七年級初一上冊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教案03_第2頁
語文統編版2024版七年級初一上冊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教案03_第3頁
語文統編版2024版七年級初一上冊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教案03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天凈沙·秋思》一、導1.新課導入同學們,在你們眼中,秋天是一個怎樣的季節?也許是豐收的,也許是浪漫的,也許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個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樣的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去體會體會。2.學習目標(1)了解有關古代詩歌體裁的知識,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詩歌。(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內容,領悟詩歌意境,體會詩人的博大胸懷。(3)品味賞析詩句,初步學習鑒賞詩歌的能力。二、學1.作者簡介馬致遠(約1251—1321以后),號東籬,一說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著有《漢宮秋》《青衫淚》《薦福碑》《岳陽樓》《馬丹陽》《黃粱夢》等雜劇共15種,與關漢卿、王實甫、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并寫有小令、套數200余首,經后人輯入《東籬樂府》。2.寫作背景這首小令選自《全元散曲》。馬致遠少年時熱衷功名,但由于元統治者執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一生幾乎都過著漂泊無定、困窘潦倒的羈旅生活。這首小令正是他一生真實而生動的寫照。他被后人稱為“秋思之祖”。3.文體知識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元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朵燦爛的花朵,它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體現了獨有的特色,和唐詩、宋詞、明清小說鼎足并舉,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三、教(一)朗讀詩歌,整體感知1.學生自主朗讀詩句,注意讀準字音,并劃分節奏。2.聽詩歌范讀。(二)結合資料,疏通文意1.這首小令的題目是什么?你從題目中得出什么信息?“天凈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這是一位游子在秋天因思念家鄉而寫的作品。2.同桌合作,疏通文意。干枯的藤、衰老的樹,樹上棲息著黃昏歸巢的烏鴉。小小的橋、潺潺的流水,近處坐落著幾處人家。古舊的道路、蕭瑟的秋風,走來一匹疲憊不堪的瘦馬。夕陽已經朝西方落下,思家懷鄉的漂泊人還遠在天涯。(三)品讀詩歌,體會情感1.小令中能顯示全篇主旨的詞語是什么?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發了怎樣的感情?“斷腸”。“斷腸人在天涯”。抒發了作者孤苦寂寞、思念家鄉親人的感情。2.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個字,寫了哪幾種景物?你認為這樣做有何好處?這首小令共寫了藤、樹、鴉、橋、水、家、道、風、馬九種景物。一字一詞,一字一景,真可謂“惜墨如金”,但是凝練而并不簡陋,九種景物名稱之前分別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現各自特征的修飾語,使各個景物都帶上了鮮明的個性,又使本來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蒼涼的深秋暮色籠罩下,構成了一個統一體。3.小令中“枯藤”“老樹”“昏鴉”“西風”“瘦馬”“夕陽”等詞語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小橋流水人家”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這些景物都是扣著什么來寫的?前者描繪了一幅凄涼深秋晚景圖,后者描繪了一幅溫馨恬靜的景象。是扣住“情”寫的。4.作者為什么要寫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以樂景寫哀情,襯托出游子的孤獨和思鄉之情。5.這首小令是如何運用對比映襯手法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作品中動景與靜景、暗淡的色調與明亮的色調、天倫之樂與羈旅之苦,都形成鮮明的對比映襯,增強了視覺效果和感情色彩。藤、樹、橋、人家、古道是靜景,鴉、水、風、馬、夕陽是動景,動靜結合,相互輝映。落日余暉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調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鴉歸巢襯托了游子歸宿無處,小橋流水人家的天倫之樂襯托了羈旅生活的艱難凄苦,感情上形成鮮明對照。6.這首小令在寫法上還有什么特點?試舉例分析。(1)意象并列。用九種景物并列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完整的畫面,沒有動詞、關聯詞,給讀者更大的想象空間,更多的想象自由。(2)寓情于景。將“斷腸人”的情感寓于“枯藤、老樹、昏鴉、西風、瘦馬、古道”等景物中,充分表達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四、課堂小結我們學習了元代散曲家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讀懂了一位漂泊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一起領略了景中融情,情景交融的寫作技巧。最后,讓我們齊聲背誦,再次體會馬致遠的秋思。五、練1.下列對這首元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是一篇悲秋的作品,“天凈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作者是我國元代著名散曲家馬致遠。B.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作者用靜態的灰暗蕭瑟之景,襯以動態的溫暖安適之景給“斷腸人”更添悲愁。C.詩句“古道西風瘦馬”中的“瘦”字,妙在欲寫人之瘦而偏不寫人,由寫馬之瘦而襯出人之瘦,景之凄涼。D.全曲以濃墨重彩的描寫手法,著重表現了秋天的悲涼,勾勒出了一幅深秋晚景圖。2.簡析作者將“斷腸人”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