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總結_第1頁
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總結_第2頁
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總結_第3頁
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總結_第4頁
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總結第一章走進實驗室1(科學探究的七個要素是: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2(測量儀器的最小刻度值叫分度值,測量工具能測量的范圍叫量程。3(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符號是:m。4.刻度尺是常用的長度測量工具??潭瘸叩氖褂?(1)使用前觀察它的零刻線、量程和分度值;(2)測量時物體的一端與零刻度線對齊;(3)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刻度線,不可斜視;(4)估讀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5)記錄結果包括數字和單位。5(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誤差。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減少,而不能消除;減少誤差常用的方法有:選用更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6.控制變量法。物理學中對于多因素的問題,在研究某個因素對問題的影響時,保持其它因素不變,只讓要研究的這一個因素變化,看它對研究問題的影響,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控制變量法。探究物質的密度與體積和質量的關系,探究弦樂器的音調與弦的長短、粗細、松緊程度、材料的關系等實驗,都使用了控制變量法。第二章運動與能量1(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發生變化叫做運動,一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不變叫做靜止。2(在研究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3(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4.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是:(1)相同時間比路程;(2)相同路程比時間。6(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叫做速度?;疖嚨乃俣仁?0km/h,它的含義是:火車在1h內通過的路程是80km。17.1m/s=3.6km/h;1km/h=m/s。3.68.物體在任意位置、任意時刻的速度都不變的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第三章聲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1)聲音是由于物體的_________產生的。(2)聲音的傳播需要_________,聲音不能不能在_________中傳播。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是傳播聲音的介質。(3)在固體、液體、氣體三種傳播介質中聲速最快的是_________,最慢的是_________。在15?的空氣中的聲速是_________m/s。2(聲音的特性(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聲音的三個特征。(2)音調是指聲音的_________,是由聲源振動________決定的。聲源振動越快,音調越_________;聲源振動越慢,音調越_________。(3)響度是指聲音的_________,與聲源振動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有關。聲源振動的幅度越大、距離聲源越近,響度越_________。(4)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也叫音品。我們能夠區分不同的發聲體,就是因為不同的發聲物體,發聲的_________不同。3.超聲和次聲。人耳的聽覺范圍是20,20000Hz,小于_________Hz的次聲、大于_________Hz的超聲,人耳都不能聽見。4(噪聲的危害和控制(1)人們以_________為單位來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它的符號是_________。(2)減弱噪聲的三1條途徑。在_________減弱,如加消聲裝置;在_________減弱,如關緊門窗、植樹造林等;在_________減弱,如戴耳塞、耳罩等。5(聲的利用主要是利用聲的_________特性和_________特性。6.轉換法。對于不易研究或不好直接研究的物理問題,通過研究其表現出來的現象、效應、作用效果,間接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在“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實驗中,用濺起的水花顯示發聲的音叉在振動,用紙屑的跳動顯示發聲的鼓面在振動;在“探究響度與振幅的關系”時,用靠近音叉的乒乓球被彈開的距離來顯示發聲音叉振動的幅度等,這些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是轉換法。7.推理法。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忽略次要因素,進行合理的推理,得出結論,達到認識事物本質的目的,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推理法。在“探究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的實驗中,如果罩內被抽成真空,將不能聽到鈴聲,由此推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的結論,這就是推理法。參考答案:1(振動、介質、真空、固體、氣體、340。2((1)音調、響度、音色。(2)高低、頻率、高、低。(3)大小、幅度、距離聲源的遠近、大。(4)音色。3(20、20000。4(分貝、dB聲源處、傳播過程中、人耳處。5(信息、能量在光的世界里第四章第一部分光現象考點?光的傳播1(能夠_________的物體叫做光源。2(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_________傳播的。3(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最快,是_________m/s??键c?光的反射1(入射光線與_________的夾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線與_________的夾角叫做反射角。2(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_________;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_________兩側;反射角_________入射角。3(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_________的。光的反射包括_________反射和_________反射。無論漫反射還是鏡面反射,它們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考點?平面鏡成像1(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實驗使用的平面鏡必須是_________。主要是為了透光,能看清楚鏡后的物體。(2)實驗使用的兩根蠟燭應當完全一樣,這樣才能比較像與物的_________關系。(3)玻璃板由于有一定的厚度,成像時,玻璃板的前后兩個表面都會各成一個虛像,在測量像距與物距時要以玻璃板_________表面的位置為準。(4)玻璃板放置時要與水平面_________,否則像與物無法重合。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像;像與物的大小_______;像距_____物距。3(平面鏡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是反射現象。4(平面鏡應用:(1)成像;(2)改變光路??键c?光的折射1(折射角是折射光線與_________間的夾角。2(光的折射定律。三線共面、法線居中、斜射時,在空氣中的角度較大;垂直入射時,光的傳播方向不變。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_________的??键c?光的色散1(白光被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等色光的現象叫做_________。2(白光是一種由多種色光混合而成的_________光。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4(透明物體的顏色由_________它的色光決定,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_________的色光決定。紅色物體反射太陽光中的紅色光而吸收其他顏色的色光,白色物體能反射任何顏色的色2光,黑色物體吸收所有顏色的色光。8參考答案:考點?:1(自行發光2(直線3(3×10。考點?:1(法絲、法線。2(在同一平面內、法線、等于。3(可逆、鏡面、漫。考點?:1((1)薄玻璃板(2)大小(3)前(4)垂直2(虛、相等、等于3(光的反射定律??键c?:1(法線。3(可逆??键c?:1(色散2(復色3(三原色4(通過、反射。第二部分透鏡考點?凸透鏡和凹透鏡1(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做_________,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叫做_________。2(凸透鏡對光有_________作用,凹透鏡對光有_________作用。3(通過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1)凸透鏡?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折射后通過_________;?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_________;?通過焦點的光線,折射后_________主光軸。(2)凹透鏡?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折射后變成發散光,發散光的______________通過焦點;?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入射光的延長線通過焦點,折射后折射光線與______________。考點?:凸透鏡成像的規律1(實驗時要先調整凸透鏡與光屏的高度,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2(凸透鏡成像的規律(1)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像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f,v,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照相機、眼睛。(2)物距等于兩倍焦距(U,2f),像距等于二倍焦距(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應用:測焦距。(3)物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兩倍焦距(f,u,2f),像距大于二倍焦距(v,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投影儀、幻燈機、電影放映機。(4)物距等于一倍焦距(U,f),不成像,產生平行光。應用:制造平行光。(5)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f),像距的絕對值大于物距(?V?,u),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放大鏡。3(2f是實像大、小的分界點。f是實像、虛像的分界點。4(實像與虛像。實像一定是______立的,虛像一定是______立的;實像_________用光屏接收,虛像_________用光屏接收。5.順口溜: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實像倒、虛像正;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键c?:眼睛與眼鏡1(眼睛與照相機的類比。照相機眼睛成像光學元件凸透鏡角膜、晶狀體、玻璃體焦距的特點焦距不變焦距可變成像原理u,2f、f,v,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成像位置膠片上視網膜上物距改變后鏡頭前后伸縮,改變像距。焦改變晶狀體的凸、凹程度,改變成清晰像的方距保持不變焦距。像距保持不變法2(近視眼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近視眼的會聚點距離晶狀體_________,像成在視網膜的前面,要戴________矯正。3(遠視眼不能看見近處的物體,遠視眼的會聚點距離晶狀體_________,像成在視網膜的后面,要戴_________矯正。3參考答案:考點?1.凸透鏡凹透鏡2.會聚發散3.(1)?焦點?不變?平行于。(2)?反向延長線?主光軸平行??键c?1.同一高度4.倒、正、可以、不可以??键c?2.太近凹透鏡3.太遠凸透鏡第五章物態變化考點?溫度計1((1)攝氏溫度。l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_______?,沸水的溫度是_______?,0?和100?之間分成l00等份,每等份代表1?。(2)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人的正常體溫是_______?;水的凝固點是_______?。2(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體______________的性質。3.實驗室溫度計的使用。?“二看一清”。看它的“0”刻度線和_______,認清它的_______。?“四要二不”。(a)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_______被測液體中,不能碰到_______或_______;(b)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液體后要稍候一會兒,待示數_______后再讀數;(c)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_______拿出來讀數。(d)視線要_______刻度線,不能斜視。考點?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做_______;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做_______。2(晶體和非晶體(1)晶體:晶體熔化和凝固時的特點是: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_______;凝固時放出熱量,溫度_______。同一種晶體,熔點與凝固點_______。海波、冰、萘、各種金屬是常見的晶體。(2)非晶體:非晶體熔化和凝固時的特點是: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_______;凝固時放出熱量,溫度_______。非晶體沒有熔點與凝固點。蠟、松香、玻璃、瀝青是常見的非晶體。(3)晶體有_______,非晶體沒有。3.晶體熔化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這兩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缺一不可??键c?汽化和液化1(汽化和液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做_______,發生汽化時要_______。汽化包括_______和_______兩種方式;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做_______,發生液化時要_______。液化的兩種方式是:(1)壓縮體積,_______;(2)降低_______。2(蒸發(1)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的_______。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越快;液體的溫度越低,蒸發越慢。?液體的_______。液體的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液體的表面積越小蒸發越慢。?液面上的_______。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越慢蒸發越慢。(2)蒸發吸熱,有_______作用。3(沸騰(1)液體沸騰的兩個條件:一是溫度要達到_______,二是繼續_______。這兩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缺一不可。(2)氣泡變化。沸騰前,氣泡上升時由_______變_______;沸騰時,氣泡上升時由_______變_______。(3)沸點與氣壓的關系。同種液體,氣壓增大,沸點_______;氣壓降低,沸點_______。(4)縮短沸騰實驗的時間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給容器加個蓋子、增大酒精燈的水焰??键c?升華和凝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做______,要_____熱。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做______,要_____熱。參考答案:考點?:1.(1)0、100;(2)37、0;2.熱脹冷縮3.?量程、分度值?浸沒容器底容器壁(b)穩定(c)不能(d)正對。考點?:1.熔化凝固2.(1)不變不變相4等(2)升高降低(3)熔點3.溫度達到熔點、繼續吸收熱量。考點?:1.汽化吸蒸發沸騰液化放增大壓強、溫度2.(1)?溫度?表面積?空氣流動速度(2)致冷3.(1)沸點吸熱(2)大小小大(3)升高減小(4)減小水的質量、提高水的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