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作文命題預測主題五緬懷英雄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作文命題預測主題五緬懷英雄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作文命題預測主題五緬懷英雄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作文命題預測主題五緬懷英雄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作文命題預測主題五緬懷英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語文作文命題預測主題五緬懷英雄

新聞背景:

2023年第十批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山川同念,英雄回家”

1、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

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是指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從韓國回歸

中國。

2013年,中國與韓國本著友好協商、務實合作的精神,達成了

將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歸還中國的協議。從2014年到2021年,韓方

已向中方連續八年移交共825位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

2022年7月3日,中韓雙方達成的共識,雙方將于2022年9月

15日在韓國共同舉行裝殮儀式,9月16日舉行交接儀式,韓方向中

方移交第九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及遺物C

2、歸還背景:

半個多世紀前,上百萬中國軍人滿懷報國激情踏上抗美援朝戰場,

有些人從此魂斷異國,埋骨他鄉。他們在韓國政府和中國政府高層攜

手努力推動下,以一種特殊方式踏上回家的路。他們的遺骸,將在戰

友、親人和故鄉人民的迎接下,下葬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2013

年,中韓雙方本著友好協商、務實合作的精神,達成了將在韓志愿軍

烈士遺骸歸還中國的協議。自2013年6月起,中韓雙方進行了坦誠

會商。經過雙方相關部門多次磋商,最終確定交接相關事宜。2013

年底,中韓雙方就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問題達成共識。

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已完成起掘、干燥、鑒別、遺骸遺物分類整理記

錄及裝殮等工作。2014年,韓國國防部發言人金瑯爽表示,這是中

韓雙邊關系的新里程碑,為推動東北亞地區和平作出良好表率。據韓

國方面介紹,這些烈士都是在朝鮮戰爭期間戰斗最為激烈的江原道橫

城、鐵原、洪川以及京髏道漣川、加平等地犧牲的。韓國國防部表示,

如果在發掘韓國陣亡將士時發現新的志愿軍烈士遺骸,韓方將按照相

同的程序定期向中方歸還。

3、歸葬地點:

★烈士陵園

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共安葬著百余位烈士。其中有3位軍級干

部、10位師級干部,以及團級干部和戰斗英雄、模范、功臣。特級

戰斗英雄黃繼光、楊根思,一級戰斗英雄邱少云、孫占元、楊連弟等,

也都安葬于此。

1953年2月26日,孫占元、黃繼光、邱少云三烈士的遺體運送

到沈陽。從當年3月3日起,全市各界公祭三烈士三天,3月6日靈

柩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下葬。

★陵園擴建

2014年3月27日,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閉園,謝絕參觀祭拜。

為了讓“回家的烈士們“身后有一個“安寧之所”,沈陽正在加緊做

著方方面面的工作,擴陵園、修廣場、建英名墻、擴大紀念館。

為了迎接志愿軍遺骸回家,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將進行一系列

的改擴建工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修建抗美援朝烈士紀念廣場C

按照規劃方案,將在現陵園烈士紀念碑中軸線以北160米處,建

設直徑約60米、深3.6米的下沉式建筑風格紀念廣場,廣場上修建

鐫刻著約21萬抗美援朝志愿軍烈士姓名的“英名墻”。下沉式志愿軍

烈士紀念廣場,由烈士英名墻、主題雕塑等元素組成。主題雕塑造型

取自喜馬拉雅山,寓意英雄如山;山上的白鴿浮雕,是信鴿象征著對

回歸家園的祈盼,也是和平鴿,象征對和平的祈盼。

另外,還要修建可安葬900位志愿軍烈士遺骸的設施,除此次安

葬437位,其余是預留。

運用示例

(通過加工和提煉,學會將熱點新聞及相關素材化用為自己作文

中的論據,學會將熱點新聞及相關素材化用為自己作文中的論述材料,

以深度論證中心論點或升華文章主旨)

運用一:

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五千年興旺發達、歷盡滄桑而魏然屹立于世

界民族之林,就是憑著那股不屈不撓的頑強毅力;中國共產黨之所以

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股革命加拼

命的強大精神。

保家衛國,抗美援朝。是19世紀50年代中國熱血青年的志愿,

是中國青年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表現。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他們用自

己的血肉之軀,用自己的青春年華譜寫了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的戰

歌,凝聚成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為

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

死的革命樂光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

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

命忠誠精神,為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

如今,祖國強盛,如您所愿,海清河晏,山河安瀾,以國之名,

接您回家!

運用二:

中華民族自古就是一個崇尚英雄的民族,正如網友所說,每一個

向死而行的生命背后,都有一段不應被忘記的英勇故事,每一個熱烈

燃燒的忠魂之中,都蘊藏著一種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無論是舍身堵

槍口的特級英雄黃繼光,還還是寧愿被燒死也不愿暴露目標的邱少云;

無論是血灑上甘嶺的一級英雄孫占元,還是用血肉捍衛鋼鐵運輸線的

一級英雄楊連第;無論是特級英雄楊根思用生命詮釋誓言,還是舍

身搶救文件的毛岸英;他們用自己生命證明了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

他們用自己的熱血,揮灑出了自己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他們用自己

的青春年華書寫了自己最壯美的詩篇。

如今,祖國以國之名義,接英雄回家,不論他們是有名的,還是

無名的,他們都是我們這個名族當之無愧的英雄。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

先鋒。”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表達對英

雄的崇敬之情,并號召全社會都要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

關愛英雄。這就是要告訴人們: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崇尚英雄才

能產生英雄,關愛英雄才能讓更多人記住英雄。

“一個英雄就是一座豐碑,英魂歸故里,你們與中華民族同在!

英雄回家的路,整整走了七十年,時間有點漫長。但如今,人民安居

樂業,國家在走向繁榮昌盛和強大,你們可以安息了J有網友如是

說。

是的,你們樹立起的一座座豐碑,就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燈塔!

運用三:

現代著名作家郁達夫說:“沒有英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一群可憐

的生物群體,而有了英雄人物卻不知道崇拜和愛戴的民族則是一個沒

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中華民族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民族。在中國古代,我們有民族英雄

岳飛、文天祥、林則除、戚繼光等;在抗日戰爭中,我們有趙一曼、

左權、楊靖宇、趙登禹、張志忠等成千上萬的民族英雄;在抗美援朝

中,我們有黃繼光、邱少云、楊根思等19萬多民族英雄。他們無論

過去,還是現在,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身上所表現出的愛國精

神,是中華民族綿延不絕的精神血脈。

九十三歲的志愿軍老戰士陳喜初深藏功名寸守清貧,為黨為民,

無怨無悔。回村60年,因為陳喜初很少提,十里八鄉都不太清楚他

抗美援朝立功的光榮歷史°村支書謝永祥隨高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工

作人員下鄉普查了解到他的事跡后,大家才知道英雄一直在自己身邊,

紛紛稱贊他:“深藏功名,甘守清貧,他就是咱'茂名的張富清'!”

在鄉親們的印象里,陳喜初從不顯擺自己的功績J他工作勤懇,

不向人炫耀自己打仗立功的經歷。”高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羅

紹興感慨地說。

陳喜初一直無怨無悔,時常對兒孫說:“保家衛國,不是為了換

取特殊待遇。況且現在生活已經很好了,夠吃夠用。黨員就要聽黨的

話,一切聽從組織的安排。除此之外,還奢求什么呢?”

以國之名,接志愿軍英雄回家。就是中國政府對英雄的一種愛惜,

就是全國人民對英雄的一種無上崇敬,就是中華民族植入骨子里的英

雄情結的一種現實表現,就是對抗美援朝精神的一種最好傳承。

立意表達

(針對熱點新聞及相關素材,從不同維度,提煉中心立意,以便

用來論證類似立意的作文)

1、傳承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

力量。

2、發揚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

3、發揚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4、發揚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5、發揚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

命忠誠精神。

6、發揚為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

寫作訓練:

一、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朝鮮戰爭的戰火燒到鴨

綠江邊,國家安全面臨嚴重威脅。危急關頭,在極不對稱、極為艱難

的條件下,中國人民奮起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先后有290余萬志愿

軍將士赴朝參戰,19萬7千多名英雄兒女獻出寶貴生命,涌現出楊

根思、黃繼光、邱少云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中華大地,萬眾一心,

支援前線。歷時一年的捐獻武器運動,募得的捐款可購買3700多架

戰斗機,°兩年零9個月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

安寧,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與世界和平,偉大的抗美援

朝精神一直激勵著中國人民。

校團委舉行“銘記歷史,迎接挑戰”的主題征文活動。請結合上

述材料寫一篇文章,說說你的感受與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梳理任務:

1.征文組織者是“學校團委”,暗示了“我'是參加學校團委舉行

的活動,“我”是一位團員一一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寫作中注

意這一身份代入與體現。

2、寫作目的(內容)一一“銘記歷史,迎接挑戰”,結合材料,

談感受與思考

為什么要銘記抗美援朝這段歷史?

這段歷史體現了“抗美援朝精神”一一

①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

②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③萬眾一心,齊心協力的團結合作精神;

④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自

強不息精神);

⑤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

精神;

⑥為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

我們面臨著怎樣的挑戰?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一一抗疫(逆行,居家,援外)

中國經濟進入結構性全面調整、創新階段一一脫貧攻堅,小康社

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依然存在,強權霸權思

想橫行

生態環境日益惡化一一發展與保護環境

3、寫作對象一一青年學生(“我”是誰?)

4、讀者對象——高中生,閱卷者(寫給誰?)

5、文體特點一一“征文”(文體包容性),可議論可記敘,也可

以寫發言稿、演講稿、書信等—梳理要求:角度、文體、題目、字

數等

切題立意:

1、銘記歷史,迎接挑戰

2、銘記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時代青年迎接新挑戰

3、銘記愛國主義精神,當代青年迎接新挑戰

4、銘記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我們無懼挑戰

5、汲取歷史養分,播撒革命精神之種

6、以吏為師,弘揚“抗美援朝”精神

7、發揚“抗美援朝”精神,迎接新時代挑戰

8、以革命忠誠精神迎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挑戰

范文薦讀

銘記抗美援朝精神傲對前方驚濤駭浪

一一校團委“銘記歷史,迎接挑戰”主題征文活動投稿

①七十一年前的中國,傾舉國之力向美帝侵略威脅的滔天巨浪奮

力搏擊,終換得山河無恙;七十一年后的中國在“后疫情時代”的歷

史三峽中漂流,前方仍有猛浪翻騰,險象環生。回望歷史,作為一名

光榮的共青團員,我認為,我們應銘記歷史,迎接挑戰,將抗美援朝

精神永記于心,傲然面對前方的驚濤駭浪。

②歷史不應忘卻,我們須知先輩的血淚換來今日安寧。

③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美帝“醉翁之意不在酒",企圖借

朝鮮戰爭把“一把尖刀”插向新生政權的脖頸。當朝鮮戰爭的戰火燒

至鴨綠江邊,國家安全遭受嚴重威脅之時,百廢待興的中國做出了艱

難的決定:正面那企圖吞噬中國的巨浪,憑自己的力量護衛國之安全。

毛澤東四下決定派遣志愿軍赴朝參戰,志愿軍將士有19萬7千多名

最終長眠鴨綠江畔,用草鞋破槍同精良裝甲對峙,上甘嶺戰役、平津

湖戰役……中國人民最終在極不對稱的情況下取得來之不易的勝利,

逼退“戰無不勝”的美軍至三八線以外,最終使其在板門店簽署和平

協議。當剛剛穩定殘破不堪的中國再度遇上惡浪時,英雄的中華民族

并無退縮之念,而是奮起抗爭,憑意志扭轉局勢,這樣浸透鮮血的歷

史,吾輩怎能遺忘?

④精神仍需永記,先輩的意志還應由我們來吸取傳承。

⑤魯迅有言:“自古以來,我們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

的人,有為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些人,是中國的脊

梁;這些人,在危難時刻捧著發光的心,前仆后繼。回望那段歷史,

我們有黃繼光用自己的生命換取敵人碉堡的勇毅;有邱少云牢記黨的

指示寧死不破壞紀律的堅定;有楊根思英勇獻身的決絕,有平津湖上

那一位寫詩的無名小戰士的熱血。前線的英雄功臣將青春與生命奉獻

給危急中的祖國,而后方的人們也竭盡全力支援,歷時一年的捐獻武

器運動,募得的捐款可購買3700多架戰斗機…這種舍身為國的愛國

主義,捍衛領土的決心,守護和平的信念,正是抗美援朝一戰激勵國

人七十載的精神所在,是吾輩社會主義接班人應麋續之品質。

⑥前方怒潮迭起,我們應銘記歷史,傲對千難萬險。

當那“一寸山河一寸血”已然成為歷史,我們當行之事即是將它

永葆于心,用從歷史中學到的精神,以積極姿態迎接挑戰。我國雖和

平崛起,但“中國陰謀論”仍不時在國際上掀起波瀾;疫情席卷全球,

“去球球化”脫鉤論”甚囂塵上,不安與迷茫籠罩世界,前方可能仍

有猛浪潛伏,一切都是變局。對此,吾輩身為新時代下的新青年,更

應銘記歷史,迎接挑戰,以驕傲但不狂傲之姿態躬身入局,笑對萬難!

⑦銘記歷史,迎接挑戰,銘記抗美援朝精神,傲對前方驚濤駭浪,

以已之力助推中華復興!

二、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材料一: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

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

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郁達夫

材料二:對一切為國家、為民族、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們,

不管時代怎樣變化,我們都要永遠銘記他們的犧牲和奉獻。_——

習近平

材料三:中華民族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民族,從“精忠報國”的岳

飛,到“茍利國家生死以”的林則徐,從“抗日英雄"楊靖宇到狼牙山五

壯士,從“抗美援朝志愿軍烈士”到“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祿,他們都

是英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

是鼓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

2023年11月22日,第十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裝殮

儀式在韓國舉行,23日25名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及遺物,搭乘

中國空軍運-20專機返回祖國。自2014年起,從韓國回歸祖國的志

愿軍烈士遺骸數量達到938名。一時間名為“口川同念,英雄回家”

的視頻迅速上了熱搜,關于“英雄”的話題引起了人們的熱議。以上

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據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

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本題主要考查寫作的能力。這是多則材料作文題。考生在審題時

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給材料,求異同法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據所紿材

料主旨確定自己作文的立意。

材料一是郁達夫在在紀念魯迅大會上講的一段名言,中心意思是

崇敬英雄。

材料二是總書記的一段講話,是出自2023^9月30日第十個“烈

士紀念日”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總書記強調我們都要永遠銘記英雄人

物的犧牲和奉獻,即要永遠緬懷先烈。

材料三舉例說明口國歷史上有眾多的英雄人物,最后強調指出

“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鼓勵

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

我們再看看背景材料。背景是“2023年11月22日,第十批在

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裝殮儀式在韓國舉行,23日25名中國人

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及遺物,搭乘中國空軍運-20專機返回祖國。自

2014年起,從韓國回歸祖國的志愿軍烈士遺骸數量達到938名。”所

以“山川同念,英雄回家”的視頻迅速上了熱搜,關于'英雄’的話

題引起了人們的熱議J根據提示語我們最好寫成議論文。

綜合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本道題核心涵義是“崇尚英雄,緬懷先

烈”.從提示語語和要求來看,最好寫一篇議論文,議論文的結構較

為常見的是并列式、層進式和對比式。考生可根據自己的看法,以及

掌握寫作素材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議論結構。

參考立意:

崇尚英雄,緬懷先烈

英雄永在,情懷不改

中國英雄,華夏脊梁

緬懷英烈,競作英雄

中華英雄,感恩有你

英雄的銘記,情懷的傳承

點贊英雄,見賢思齊

平凡英雄,不凡人生

崇尚英雄,精忠報國

英雄是時代的脊梁,英雄是國家的財富

新時代更需要傳承和弘揚英雄精神

佳作示例:

銘記英雄,傳承精神

英雄,是一個民族的驕傲和力量源泉。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和犧牲,

為國家、為民族、為和平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的事跡和精神,激

勵著我們前行的力量。然而,我們是否真正懂得尊重和珍惜英雄呢?

郁達夫先生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

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

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

英雄對于一個民族的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