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模擬試題(二)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模擬試題(二)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模擬試題(二)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模擬試題(二)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模擬試題(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語文精品模擬試題(二)

第I卷(選擇題36分)

一、(18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都不相同的?項是()

A.罷期即心咽咄怪事黯然失色

B.磨即勉期晴天霹方老城伏斯

C.季度祥項急磺深澗假惴擔憂

D.陽糖后慢/笑大方百戰不彈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志向原因平心而論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B.蠅強笑倚旁征博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C.國粹安詳妍姨畢露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D.分辯陰涼融匯貫穿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①假如盲目地去仿照文學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為,只能說明這些讀者沒有足夠的實力。

②四川作為旅游大省,以其的人文景觀和絢麗的自然風光吸引著國內外游客。

③長期的統計結果表明,極光常常出現的地方是在南北磁線度67°旁邊的兩個環帶狀地區域內。

A.鑒別豐厚觀測B.鑒別豐富觀測

C.鑒賞豐富視察D.鑒賞豐厚視察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運用恰當的一句是()

A.乃的是,首次“中國信息化專家論壇”的特邀主持人張樹新,正是當年“網絡文化

從書”的始作低考。

B.從風格上看,李詩飄逸豪放,杜詩沉郁頓挫,孰優孰劣,中斤八西,各有千秋。

C.只要你牙煩丹軍地為他想一想,你就會憐憫他的境況,不會對他求全責怪。

D.導演對籌拍的這部電視劇主要角色的人選用蓑如港記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5.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A.《反不正值競爭法》笫8條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采納財物或者其它手段進行賄賂

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帳外暗中賜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明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帳外暗I」接受回

扣的,以受賄論處」

B.高考考生也須要有特地的歌曲來鼓舞他們的斗志,我國第一首“高考歌”一一《邁

向考場》即將拍成音樂電視與觀眾見面。

C.經過近四、五個月的追查,4月25日上午,發生在河南省滎陽市的?12”興

華煤礦瞞報重大責任事故的最終兩名漏網犯最終歸案。

I).在家「日好,出門一時難。外出旅游,難免會出現游客權益受到侵害的狀況。游

客應當知道如何防止這種事情的出現?如何更好地愛護自己?

6.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香港輿論普遍認為,連戰“登陸”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只要兩岸的中國人均以

追求和平發展為目標,兩岸完全可以通過談判化解分歧,找到走向長期和平共同發展的途徑。

B.目前,人權公約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接受,人道危機干預成為國際關系的重要方面,

但部分國家以“維護人權”粗暴干涉一國主權和內政的做法遭到了很多國家的劇烈反對。

C.在這一次搶險救災中,戰士們個個奮不顧身,沖鋒在前。大家雖然有點累,但保

護了集體財產免遭損失,心里有說不出的興奮。

I).不知是曾幾何時,中國民航機票的價格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中國民航總局

不許打折,但暗折機票的狀況仍舊流行,銷售打折機票的廣告隨處可見。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9題。

什么是“和諧社會”?社會學認為,社會是由人群組成的一種特別形態的群體形式,是相當數量的人依據肯定的規

范發生相互聯系的生活共同體,它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結構性。

而社會結構是指社會系統的各組成部分或社會體系中諸要素之間比較長久、穩定的相

互聯系模式。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的各個領域和部分都緊密聯系,相互協調,整個社會才能始終保持有序

和諧的狀態。所以,“和諧社會”就是說社會系統中的各個部分、各種要素處于一種相互協調的狀態。“和諧社會”事

實上是一種整體性思索問題的觀點,要求我們在把工作視野拓展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運用政策、

法律、經濟、行政等多種手段,統籌各種社會資源,綜合解決社會協調發展問題。

聞名的政治學家亨庭頓關于現代化引起不穩定、現代化伴隨著風險的觀點已經得到了

很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閱歷的驗證。即在現代化起飛的時期(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過渡

時期),是進入社會結構錯動、社會問題增多、社會秩序失范、社會風險易發的時期。我國社會轉型正而臨關鍵的臨界

點,即進入了社會發展的沖突凸顯時期,也就是社會失調時期。這種由社會結構內部不協調而產生沖突、沖突或人們

的無序互動導致的驚慌狀態而產生的壓力,稱為社會張力。當社會張力的能量逐步積蓄起來,會對社會結構形成巨大

的沖擊力,并在社會結構最薄弱的環節釋放出來。而這種無序的社會力氣爆發就是社會危機或叫社會風險。

這1?幾年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也是人民群眾得實惠最多的時期,但并不是各方面完全協調發展的時

期。我們的主要精力一度集中在經濟建設匕而忽視了各種社會問題,有的人在GDP崇拜下,只講效率而忽視了公允,

使社會問題有積壓、增多的趨勢,甚至以犧牲一個階層(群體)的利益去滿意另一個階層(群體)的利益。形成了諸多社

會不穩定因素,使社會運行不順暢。正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提出了“和諧社會”的問題。

要建設和諧社會,自然地涉及作為執政黨解決這些社會問題的實力。提高我們黨的執

政實力,就必需提高我們黨整合社會結構、社會利益、社會關系等等實力。因此,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必需

依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從社會整體利益和人民長遠利益動身,正確引導和處理各種社會沖突,盡可能將

社會轉型的代價降低到最低程度,使整個社會結構協調與和諧,順當渡過社會發展的陣痛期。

(節選自《百科學問)

7.依據原文,下列對“和諧社會”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和諧社會是指相當數量的人依據肯定的規范發生相互聯系的生活共同體。

B.和諧社會是指社會各領域和部分都緊密聯系,相互協調,構成有序和諧的狀態。

c.和諧社會是說社會系統中的各個部分、各種要素處于-?種相互協調的狀態。

D.和諧社會也是一種整體性思索問題的觀點,官要求兼顧各方,運籌得當,協調發展。

8.下列對我國目前“社會風險”的成因分析最恰當的一項是()

A.很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是現代化引起不穩定、現代化伴隨著風給,我國也不例外。

B.我國正處在進入社會結構錯動、社會問題增多、社會秩序失范、社會風險易發的時期。

C.隨著我國社會沖突的逐步蓄積,對社會結構的巨大沖擊,無序的社會力氣必定爆發出來。

D.十兒年來,我國主要精力集中于經濟建設,而忽視各種社會問題;只講效率而忽視公允。

9.依據文本供應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與“小康社會”相比,“和諧社會”更應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小康社會”強化的往往是經濟指標,“和諧社會”

則是綜合社會各要素而提出的目標。

B.陶淵明筆下的那個既穩定又怡然自樂的物質貧乏的世界打定不是我們當今“和諧社會”的志向。

C.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即時發覺影響社會和諧的因素,避開各種社會沖突的產生,使社會始線在良性狀態下

運行。

D.構建和諧社會,是對我黨執政實力的一大考驗,必需整合各類社會資源,使之回到有序發展的軌道上來。

三、(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題。

袁聿修,字叔德,陳郡陽夏人。旗中書今翻之子也。九歲,州辟生簿.性深厚有鑒識.清

凈寡欲,與物無競,深為尚書崔休所賞識。

天統中,除信州刺史,為政清靖,不言而治,長吏以卜,爰逮鰥算孤獨,皆得耳歡心。武平初,御史普出過詣諸

州,梁、鄭、兗、豫疆境連接,州之四面,悉有舉劾。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見知如此。及解代還京,氏庶道俗,追別滿

道,或將酒脯,涕泣留連,競欲遠送。既盛暑,恐其勞弊。往往為之駐馬,地舉一酌,示領其意,辭謝令還。還京后,

州民鄭播宗等七百余人請為立碑,斂綠布數百無,托中書侍郎李德林為文以紀功德。府省為奏,敕報許之。

聿修少平和溫潤,素流之中,最有規檢。以名家子歷任清華,時望多相器待,許其風鑒。在郎署之日,值趙彥深

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彥深后被沙汰停私,門生藜蕾,聿修獨以故情,存問來往。彥深任用,銘同'甚深,

雖人才無饒.蓋亦由其接引。在官廉謹,當時少匹。魏、齊世,臺郎多不免交通餉饋,聿修在尚書十年,未受升酒之

饋。尚書邢邵與聿修舊款,每于省中語戲,常呼聿修為清郎。大寧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訪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

經驗兗州,時邢邵為兗州刺史,別后,饋送白綢為信。聿修退綢不受,與邢15云:

“今日仰過,有異樣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貽厚貴。”邢亦忻然領解,報書云:

“一日之題,卒而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來旨,吾無間然。弟昔為清郎,今日復作清卿矣。”及在吏部,屬政

塞道喪,若違忤要勢,即恐禍不旋踵,雖

以清白自守,猶不能免請謁之累。

(節選自《北齊15?袁聿修列傳》)

注:①戢:收斂,保藏。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①深為尚書崔休所賞識②遂為猾胥報充里正役

B.①皆得先歡心②H孰能譏之乎

C.①多言可畏,譬之防川②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D.①雖以清白自守②以愚辭歌愚溪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袁聿修“在官廉謹”的一組是()

①性深厚有鑒識②時望多相器待,許其風鑒

③省中語戲,常呼聿修為清郎④聿修在尚丹十年,未受升酒之饋

⑤一日之贈,卒而不思⑥愿得此心,不貽厚責。

A.①③④B.②c.②D.③(3X@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袁聿修九歲時被州里征辟為主薄。他性格深厚而有見識,清凈寡欲,與物無競,深受尚書崔休的賞識。

B.袁聿修任信州刺史時,深受百姓信任。離職后,信州百姓懇求為他立碑,并托人撰寫碑文來記述他的功德。

C.袁聿修自小平和溫潤,在士族高門子弟中,最有規則法度,當時名士都很賞識他,稱許他的風采與見識。

D.在魏、齊時代賄賂成風的環境中,哀聿修曾在尚書省十年,由于拒受賄賂,贏得了“清卿”的美譽。

第n卷(非選擇題共114分)

四、⑵分)

13.把第1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既盛暑,恐其勞弊。往往為之駐馬,隨舉一酌,示領其意,辭謝令還。(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彥深任用,銘城甚深,雖人才無愧,蓋亦由其接引。(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可答問題.(7分)

東欄梨花(宋?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1)詩人見“東南一株雪”而“惆悵”的緣由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認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復,主見改“梨花淡白”為“桃花爛漫”。你同意他的主見嗎?為什

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的部分。(任選兩小題)(4分)

(1)玉不琢,;,不知道。(《禮記?學記》)

(2)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杜甫《蜀相》)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之理也。

(歐陽修《伶官傳序》)

五、(18分)

閱讀下邊這篇文章,完成16—19題。

逃離

郭靜娟

食堂門口有一棵樹,向著橫斜里伸展著幾根粗粗細細、長長短短的樹枝,枝上隨意點綴著些濃淡不一的綠。每每

停晚時分我從那里走過,看它在夕陽里靜靜站立,就像站在油畫里一般,說不出的樸拙和奇異。天際的云霞有時絢麗

有時深厚,仿佛是多變的背景音樂,讓它不變的姿態有了韻律,日日為我詮釋著風格迥異的美。

有一天,我最終因它而駐足,在暮色里出神。

學生時代的我們,沒有豐富的生活,H本就是我們的天,不能沉醉卻別無選擇,依據程式完成了一次一次幼、小、

中學生的角色轉換,最終可以逃離書卷校內。“狂喜”遠不足以形容心情,雖然有著同吃同住的姐妹,但各奔東西的傷

感,怎么乜擋不住我們的匆忙離去的腳步。踏入綺麗的大T?世界,看到生活上熱忱地招手,逃離的快感如山高如水長。

快樂只是一層薄薄的面紗,沒有來得及細細品嘗就被一陣流浪的風吹遠了。

瑣碎的日子流水無痕,夾雜著落葉繽紛。遙想生活的時候,它是美的形態,投身其中,才感覺鋒芒般鋒利。捷克

作家米蘭?昆德拉在他的小說《玩笑》中說:“受到烏托邦聲音的誘惑,他們舍命擠進天堂的大門,但當大門在身后砰

然關上時.他們發覺自己是在地獄里。生活有時就是這樣的黑色幽默,讓渺小的人們尷尬無助J

只有逃離。逃離成了我們的本能選擇,某個地方,某個人,某項工作,某種羈絆,只要感覺不再須要不再快樂,

我們就變得腳步匆忙,張望起別處的生活,仿佛那里到處閃爍著快樂、自由、華蜜、幻想的誘惑之花。可是當我們懷

著某種虛幻的愿望,極力想在生活的秋『上蕩到生活的最高處,最終回到的,卻還是它原來的位置。

生活在我們逃亡的背影里開懷大笑。我們早已成了生活的一分子,無處可逃。

起先喜愛旅行,希望別處的風景時時宜人,以為生疏和距離會濾去塵沙,呈現哪怕不真實的漂亮。在千11萬水中

驚鴻一瞥,在走馬觀花中雁過無痕,卻只是間或驚艷,少有驚心動魄,興味盎然而去,帶著些許失落歸來,風景地從

來熱喧鬧鬧,只是沒有我們逗留的理由。

心孤獨,世界所以孤獨。花開遍地,有人看到的照舊是滿眼寂寥落寞。

想起最心愛的詩歌之王維的《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處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羨煞了詩

人有那樣的忐氣,逃出蕪雜的塵世,和明月為伴,和清風為友,自由地引吭高歌,仿若遺世獨立,靜美至極,可在那

幅想像的圖畫里,我常常咀嚼出百般的孤獨,在空曠的世外山谷里只身獨處,竟讓我有些毛骨悚然。縱有推窗邀月的

情懷,縱有把酒臨風的瀟灑,能夠逃到天際海角,也逃不脫牢籠藩籬。可以逃離現實的喧囂,終逃不過那漫無邊際的

孤獨命運。

生活的網無處不在。看著眼前這棵奇異的樹,我明白,無需逃離。被刺痛著,也要承受。瑣碎和鋒利只是生活的

假象,如同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芳香的嬌艷。

與其逃離,不如歸來。

逃離是一種軟弱,沉醉卻是我們最好的歸宿。就像這棵樹,獨自站立,也可演繹風情萬種,醉了路人。生活不在

別處,它躲藏在我們的心里,微笑著等待我們轉過身來。

16.說說對畫線句子的理解。(6分,每小題3分)

(1)“風景地從來熱喧鬧鬧,只是沒有我們逗留的理由。”為什么說“沒有我們逗留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瑣碎和鋒利只是生活的假象,如同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芳香的嬌艷。”這個比方含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認為,王維《竹里館》所描寫的生活事實上是一種怎樣的生活?請作簡要分析說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所描寫的這棵樹是生活中一個怎樣的形象?(4分)

答:

19.下邊對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文章告知我們,生活并非人們在學生時代想像的那樣“美妙”,踏入社會后,必需

化解生活中的苦惱,承受生活中的磨難,不能實行逃離的看法。

B.文章有很強的現實性,對社會上那種想到效益好、待遇高的單位去的思想傾向提出

了懇切的指責,希望人們安心工作,再不再出現“跳槽”的現象。

C.文章以“逃離”為線索,寫“我們”從校內中逃離,從不如意的環境中逃離,但最

終卻逃離不誕生活的掌心。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具有哲理性,發人深思。

D.文章開頭寫了眼前的一棵樹,以引出對一種社會現象的描寫和思索,結尾又回到眼

前的這棵樹。這樣支配,做到了首尾照應、結構嚴緊。

E.文章善用比方,語言潔爽活潑,富有韻味,如“書本就是我們的天”這個比方,就

形象地反映出學生的校內生活無比明媚、無比快樂的特點。

答:()()

六、(15分)

20.把下列句子組合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只填序號)(3分)

①更新的營造以廢墟為基地,因為廢墟是手段,是進化的長鏈。

②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動身,走向新的廢墟。

③廢墟是毀火,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日和明天。

④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平面的事情讀成立體。

⑤營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調零,因此廢墟是目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給下邊一則消息擬一個標題。(不超過12字)(4分)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為了解決農村貧困戶的基本生活問題,江西省分宜縣出臺了一項新舉措,即實施農村最

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金由縣、鄉、村按5:4:1的比例分級負擔。凡持分宜縣農業戶口、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60()

元者,即可申請農村生活最低保障金。與傳統的困難救濟相比,農村生活最低保障金發放面更廣,發放更剛好。

標題是:□□□□□□□□□□□□

22.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和比方形式,本體不變,寫兩個句子。(8分)

假如把人生比作一次漂流,那么家便是一只小船,在漂流中有了依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3.讀下面一首詩,依據要求作文。(60分)

±

林希

附著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間里

你是塵埃

“土壤”與“塵埃”之所以不同,全在于所處“位置”的懸差。“土壤”所處的位置最卑下,但它卻有著展大最高

的功用和價值;“塵埃”所處的位置比“土壤”高得多,但它的功用是負作用,它的價值是負價值。可見位置的高下決

不能等同于價值的高下。請以“位置與價值”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擬標題,自選文體。

所寫內容必需在話題范圍之內。

2024年高考語文精品模擬試題(二)

參考答案

一、(18分)

1.C(A項“甥、細”都讀chd,B項全都讀li,D項“飴、貽”和“怠、殆”分別讀yi、dii,C項依次讀chuai、

rui、tudn、zhuio)

2.C(A具一俱;B崛一一倔:D匯一一會。)

3.B(“鑒賞”是鑒定和觀賞的意思,“鑒別”是辨別真假好壞,從語境“盲目地去仿照”看,①應當說是“沒有

足夠的鑒別實力”;“視察”指細致地看事物或現象,“觀測”指視察并測量,③從語境看這里應為“觀測”;②“豐厚”

和“豐富”從不同語素的意義和搭配上不難區分。)

4.D(A“始作俑者”比方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惡劣風氣的創始人,含貶義:B比方彼此一樣,不前不后,含

貶義:C你對于他不能“身臨其境”,且不能修飾“想”,與語境不符:“諱莫如深”即緊緊隱瞞,正確。)

5.B(A”以行賄論處”后面用“:)C“近四、五個月”數字表示約數,將“、”去掉。D前一個“?”改為“,”

后一個“?”改為

6.A(B項在“以‘維護人權之后加“為由”。C項句式雜糅,可在“財產”后加逗號,并在“免遭”前加“使

其”。D項“不知是”與“曾幾何時”語義重復;"狀況……流行”搭配不當。)

(以上每小題3分)

一、(9分)

7.A(所理解的是“社會”,未突出“和諧”的含義。)

8.1)(比較而言,此句詳細而明確的闡述了成因,分析全面客觀。)

9.C(“避開各種社會沖突的產生”有誤,依據原文應是“引導和處理各種社會沖突

(以上每小題3分)

三、(9分)

10.B(前“其”是代詞,他們,后“其”是副詞,莫非:A項均為介詞,表被動:C項均為代詞,代指事物:D

項均為介詞,用、拿。)

11.D(③④句很清晰地說明在官廉潔、謹慎,⑥句是他個人言語中透露出的廉潔和謹慎。)

12.D(在尚書省十年被譽為“清郎",而非'‘清卿"。)

(以上每小題3分)

四、⑵分)

13.(1)(5分)當時正是大熱天,袁君修擔憂百姓們過于勞累,常常為送行的人停下馬,順手喝一杯酒,表示已

領受他們的好意,感謝他們的情義,并讓他們回家。(譯出大意得3分,“往往”“謝”翻譯正確各1分。)

(2)(5分)趙彥深被任用后,對袁聿修特別感謝并牢記心中。(他的被任用)雖然無愧于他的才華與學識,但也

許也是由袁聿修所引薦(但也許也是與袁聿修的引薦有關)。(譯出大意得3分,“人才”“接引”翻譯正確各1

分。)

14.(1)(3分)感傷春光易逝、慨嘆人生短促。(意思對即可。柳樹由淺綠變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開滿城

漾白,也示意盛極將衰,一、二兩句寫景中滿蘊了傷春之情。答到這一點的給2分。最終一句直抒胸臆,抒發了人生

如夢之慨。答到這一點的,給3分。只摘抄“人生看得幾清明”而分析的,得2分。)

(2)(4分)不能將“梨花淡白”改為“桃花爛漫”。(1分)假如改首句為“桃花爛

漫”,“花滿城”就當屬桃花,那么一、二句即詠桃花,不僅與題目無關,而且與詠梨花的“東欄一株雪”相互割裂,

當然也不能表現“惆悵”之情。(3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思路不清晰,語句不通順,酌情扣分。)

15.(】)不成器人不學(2)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

(3)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選兩小題,每小題2分)

五、(18分)

16.(1)因為旅行的目的是要消退心中的孤獨,找尋心靈的歸宿,但生疏和距離并不能真的“濾去塵沙”,在風景

地也找不到心靈的歸宿,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