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運行維護技術規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operationandmaintenanceofonlinemonitorin2024-12-10發布20T/LNEMA026—2024前言 1 22規范性引用文件 23術語和定義 34運行維護單位及人員要求 45儀器運行參數管理及設置 46運行維護工作開展 47采樣方式及數據上報要求 8運行維護報告、檔案和記錄 9檢修和故障處理要求 1T/LNEMA026—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標準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標準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標準規定了運行單位為保障水污染源在線監測設備穩定運行所要達到的運行單位及人員要求、儀器運行參數管理及設置、運行維護工作開展、采樣方式及數據上報要求、運行維護報告檔案和記錄、檢修和故障處理要求的具體內容。本文件由遼寧省環境監測協會提出。本文件由遼寧省環境監測協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遼寧省水資源管理和生態環保產業集團、中科院沈陽計算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遼寧中巖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國瑞科技(沈陽)有限公司、遼寧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遼寧省生態環境事務服務中心、遼寧省生態環境廳、遼寧省生態環境保護科技中心、朝陽市生態環境局朝陽縣分局、遼寧省沈陽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遼寧省鞍山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遼陽市生態環境局,遼寧省鐵嶺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遼寧省營口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錦州市生態環境保護中心,遼寧標普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遼寧欣盛科技有限公司、大連馳鋒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安徽省環境檢測行業協會、浙江省生態環境監測協會、海南省生態環境監測協會、重慶市生態環境監測協會、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監測行業協會、云南省社會環境監測行業協會、湖南省環境檢測行業協會、甘肅省環境監測協會、山西省環境檢測行業協會、安徽省環境檢測行業協會、浙江省生態環境監測協會、海南省生態環境監測協會、重慶市生態環境監測協會、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監測行業協會、云南省社會環境監測行業協會、湖南省環境檢測行業協會、甘肅省環境監測協會、山西省環境檢測行業協會、福建省環境監測行業協會等。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王陽、劉首正、白玉花、趙璐璐、張彤、白華、王楊、孫書晶、王寧,周曉磊,祁柏林、馬芮、李崇、汪琛棋、張巍嵬、林立文、劉冰、馬成、王佳楠,張霄、孫學斌、王帥、馮曉宇、陳振宇、徐鵬、宋闖、于寧、韓朝陽、管錫艷、閻恩鵬、洪武龍、李松、牛俊、何曉芳、門瑞雪、趙皓坤、陳穎、雷峰良、劉文瑞、張衛紅、寇樹禮。2T/LNEMA026—2024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運行維護技術規范本標準規定了運行單位為保障水污染源在線監測設備穩定運行所要達到的運行單位及人員要求、儀器運行參數管理及設置、運行維護工作開展、采樣方式及數據上報要求、運行維護報告檔案和記錄、檢修和故障處理要求的具體內容。本標準適用于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的運行維護等工作。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1893水質總磷的測定鉬酸銨分光光度法GB/T13195水質水溫的測定溫度計或顛倒溫度計測定法GB18597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T1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GB/T6920水質pH值的測定玻璃電極法HJ/T70高氯廢水化學需氧量的測定氯氣校正法HJ91.1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353—2019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3-N等)安裝技術規范HJ354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3-N等)驗收技術規范HJ355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3-N等)運行技術規范HJ356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3-N等)數據有效性判別技術規范HJ/T373固定污染源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技術規范(試行)HJ493水質采樣樣品的保存和管理技術規定HJ535水質氨氮的測定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HJ536水質氨氮的測定水楊酸分光光度法HJ636水質總氮的測定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828水質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鉻酸鹽法HJ1147水質pH值的測定電極法T/CAEPI11固定污染源自動監控(監測)系統現場端建設技術規范3T/LNEMA026—2024HJ15超聲波明渠污水流量計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212污染源在線監控(監測)系統數據傳輸標準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指由實現廢水流量監測、廢水水樣采集、廢水水樣分析及分析數據統計與上傳等功能的軟硬件設施組成的系統。3.2水污染源在線監測儀器指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中用于在線連續監測污染物濃度和排放量的儀器、儀表。3.3備品備件用于替換原有部件的模塊、組件及元件。3.4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與運維管理理念相融合,實現對運行維護整個過程進行電子化管理的系統,具備數據管理、運行維護管理、任務管理、資料管理等必要功能。3.5運行維護為保證在線監測系統正常運行而從事的水污染源在線監控監測系統的日常巡檢、維修保養、異常處理、數據審核等工作,也可簡稱為“運維”。3.6運行維護單位對水污染源自動監控監測系統開展運行維護的組織,包括自行開展運行維護的排污單位和排污單位委托的第三方運行維護單位。3.7作業指導書為了完成運行維護而專門編寫的指導性文件,用于指導運維人員進行標準化工作。3.8瞬時水樣指某個采樣點某時刻一次采集到的水樣。3.9混合水樣指同一個采樣點連續或不同時刻多次采集到的水樣的混合體。3.10水質自動采樣系統指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中用于實現采集瞬時水樣及混合水樣、超標留樣、平行監測留樣、比對監測留樣的系統,供水污染源在線監測儀器分析測試用。4T/LNEMA026—20243.11儀器運行參數指在現場安裝的水污染源在線監測儀器上設置的能表征測量過程以及對測量結果產生影響的相關參數。3.12有效數據率指在某個周期內,儀器實際獲得的有效數據個數占該周期內應獲得的有效數據個數的比率。3.13維護狀態指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處于非正常采樣監測時段進行維護操作時其所處的狀態,包括對儀表維護、檢修、校準,及水質自動采樣系統的維護等。3.14自動標樣核查指水污染源在線監測儀器自動測量標準溶液,自動判定測量結果的準確性。4運行維護單位及人員要求4.1運行維護單位要求運行維護單位應具備開展運行維護所必需的技術人員、辦公和實驗場所等資源和基礎設施,儀器設備和實驗室環境,應建立并保持開展運行維護的必要環境。明確監測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職責、權限和相互關系,有適當的措施和程序保證監測結果準確可靠。應備有所運行在線監測儀器的備用儀器,同時應配備相應儀器參比方法實際水樣比對試驗裝置。4.2運行人員要求運行人員應具備相關專業知識,通過相應的培訓教育和能力確認/考核等活動。5儀器運行參數管理及設置5.1儀器運行參數設置要求5.1.1在線監測儀器量程應根據現場實際水樣排放濃度合理設置,量程上限應設置為現場執行的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的2~3倍。當實際水樣排放濃度超出量程設置要求時應按9.7的要求進行人工監測。5.1.2針對模擬量采集時,應保證數據采集傳輸儀的采集信號量程設置、轉換污染物濃度量程設置與在線監測儀器設置的參數一致。5.2儀器運行參數管理要求5.2.1對在線監測儀器的操作、參數的設定修改,應設定相應操作權限。5.2.2對在線監測儀器的操作、參數修改等動作,以及修改前后的具體參數都要通過紙質或電子的方式記錄并保存,同時在儀器的運行日志里做相應的不可更改的記錄,應至少保存1年。5.2.3紙質或電子記錄單中需注明對在線監測儀器參數的修改原因,并在啟用時進行確認。6運行維護工作開展5T/LNEMA026—20246.1一般要求運行維護單位應依據HJ355的要求開展運行維護工作,并進行相應的表單記錄。6.2水污染源自動監控監測系統運行維護要求6.2.1日檢查維護每天應通過遠程查看數據或現場查看的方式檢查在線監測儀器運行狀態、數據傳輸系統是否正常,并判斷水污染源自動監控監測系統運行是否正常。經初步排查,確為水污染源自動監控監測系統故障時,應立即做出響應,如發現數據有持續異常情況,應前往站點檢查。6.2.2周檢查維護每7d對水污染源自動監控監測系統進行至少1次現場維護,并根據維護內容填寫《巡檢維護記錄表》,可參考附錄A中的附表A.1,現場維護主要內容包括:a)水污染源自動監控監測系統檢查前,應對自動監控監測系統的外圍部件進行檢查,內容主要包含檢查流量計探頭、pH計探頭、取樣點位置是否被移動,是否安裝在指定位置。b)檢查各在線監測儀器及輔助設備的運行狀態和主要技術參數,判斷運行是否正常,是否與《水污染源在線監測儀器參數設置修改記錄表》一致,如有異常需要及時記錄報備并恢復正常。《水污染源在線監測儀器參數設置修改記錄表》可參考附錄A中的附表A.2。c)檢查設備的運行狀態、報警記錄、歷史數據、操作記錄等信息,確認本次巡檢周期內設備運行情況。根據設備異常情況進行檢修;根據設備運行情況,填寫相應的運維單據。d)檢查在線監測儀器顯示、操作、計量、加熱、反應、光電檢測等模塊,確保分析硬件設施處在良好的工作狀態;對采樣管路、密封圈等器件進行檢查,確保試劑抽取的準確性,以保證測量準確性和穩定性;對儀器硬件設施進行維護、清潔工作,以延長器件壽命;檢查內部管路是否污染,必要時進行清洗。e)檢查各儀器標準溶液和試劑是否在有效使用期內,按儀器使用維護說明書等相關要求定期更換標準溶液和分析試劑,標準樣品更換后需要填寫《水污染源標準樣品更換記錄表》,可參考附錄A中的附表A.7。f)若站點使用氣體鋼瓶,應檢查載氣氣路系統是否密封,氣壓是否滿足使用要求。氣體鋼瓶有無固定或防傾裝置。g)對于用電極法測量的儀器,檢查標準溶液和電極填充液,進行電極探頭的清洗。h)觀察數據采集傳輸儀運行情況,并檢查連接處有無損壞,對數據進行抽樣檢查,對比在線監測儀器、數據采集傳輸儀及上位機接收到的數據、時間、單位是否一致。i)歷史數據與典型濃度不一致或數據缺失,測量為零,數據急劇升高、急劇下降、連續不變時,應分析原因并記錄,必要時進行報備。6T/LNEMA026—2024j)檢查水質自動采樣系統管路是否清潔,采樣泵、采樣桶和留樣系統是否正常工作,留樣保存劑是否充足,留樣保存溫度是否正常。k)檢查空調、排風扇、空壓機、供暖、消防器材等輔助設施是否正常。l)保證監測站房的安全性,進出監測站房應進行登記,包括出入時間、人員、出入站房原因等,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門禁記錄系統。m)檢查自來水供應、泵取水情況,檢查內部管路是否通暢,儀器自動清洗裝置是否運行正常,檢查各在線監測儀器的進樣水管和排水管是否清潔,必要時進行清洗。定期清洗水泵和過濾網。取樣管路采用防凍措施的,應檢查伴熱系統、防爆終端是否運行正常。n)檢查排放口,發現異常情況應拍照取證,必要時向直接主管以及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報備。o)檢查站房內電源(UPS)、穩壓器等電路系統和通信系統是否正常。6.2.3月檢查維護a)總有機碳(TOC)水質自動分析儀:檢查TOC-CODCr轉換系數是否適用,檢查鹵素洗滌器、冷凝器水封容器、增濕器,必要時添加蒸餾水。b)電極法重金屬水質自動分析儀:應及時檢查工作電極表面是否存在劃痕,多次打磨仍不符合要求的,需要及時進行更換,更換時應填寫《易耗品更換記錄表》,可參考附錄A中的附表A.6。c)pH水質自動分析儀:用酸液清洗一次電極,檢查pH電極是否鈍化,必要時進行更換,對采樣系統進行一次維護。d)水質自動采樣系統:檢查采樣管路,根據情況更換蠕動泵管、清洗混合采樣瓶等。e)超聲波流量計:檢查明渠堰體是否有物體沉積造成的堰體形狀改變,檢查超聲波探頭高度是否發生變化;檢查超聲波探頭與水面之間是否有干擾測量的物體,對堰體內影響流量計測定的干擾物進行清理;檢查流量計堰槽參數設置是否發生變化。f)管道電磁流量計:檢查管道和流量計安裝位置是否發生變化。g)水污染源在線監測儀器:根據相應儀器操作維護說明,檢查和保養易損耗件,必要時進行更換;檢查及清洗儀器的進樣/計量單元、物理/化學前處理單元、分析及檢測單元等部分。h)對數據存儲/控制系統工作狀態進行檢查,發現問題需按照6.3.5要求進行處理。檢查監測儀器接地情況,檢查監測站房防雷設施。i)根據實際情況及儀器使用維護說明書更換水質在線監測儀水樣導管、排水導管、活塞和密封圈、氣敏電極膜、燃燒管、CO2吸收器等。j)溫度計:每月至少進行一次現場水溫比對試驗,必要時進行校準或更換。7T/LNEMA026—2024k)對水污染源在線監測儀器所產生的廢液應使用專用容器予以回收,并在容器下設置防腐蝕托盤防止廢液滲漏后對土壤產生污染,要求設置廢液回收區并張貼標識。按照GB18597的有關規定,交由有危險廢物處理資質的單位處理,不得隨意排放或回流進污水排放口,同時應填寫《廢液回收記錄單》。6.2.4其他預防性維護a)保證監測站房的安全性,進出監測站房應進行登記,包括出入時間、人員、出入站房原因等,應設置視頻監控系統。b)保持機房、實驗室、監測用房(監控箱)的清潔,保持設備的清潔,避免儀器振動,保證監測用房內的溫度、濕度滿足儀器正常運行的需求。c)保持各儀器管路通暢,進出水正常,無漏液。d)對電源控制器、空調、排風扇、供暖、消防設備等輔助設備要進行經常性檢查。e)此處未提及的維護內容,應按儀器使用維護說明書的要求進行儀器維護保養、易耗品的定期更換工作。6.2.5巡檢記錄操作人員在對系統進行日常維護時,應做好巡檢記錄,巡檢記錄應包含該系統運行狀況、系統輔助設備運行狀況、系統校準工作等必檢項目,以及儀器使用維護說明書中規定的其他檢查項目和校準、維護保養、維修記錄。6.2.6自動標樣核查6.2.6.1化學需氧量(CODCr)水質自動分析儀、總有機碳(TOC)水質自動分析儀、氨氮(NH3-N)水質自動分析儀、總磷(TP)水質自動分析儀、總氮(TN)水質自動分析儀等,應具備定期自動標樣核查功能。自動標樣核查周期最長間隔不得超過24h。6.2.6.2選用濃度約為現場工作量程上限值0.5倍的標準樣品定期進行自動標樣核查。每次巡檢時應及時記錄核查信息,并填寫《水污染源標樣核查及校準結果記錄表》,可參考附錄A中的附表A.3。6.2.6.3如果自動標樣核查結果不滿足表1的規定,則應對儀器進行自動校準。儀器自動校準完后應使用標準溶液進行驗證(可使用自動標樣核查代替該操作驗證結果應符合表1的規定,如不符合則應重新進行一次校準和驗證,6h內如仍不符合表1的規定,則應進入人工維護狀態。6.2.7自動校準6.2.7.1化學需氧量(CODCr)水質自動分析儀、總有機碳(TOC)水質自動分析儀、氨氮(NH3-N)水質自動分析儀、總磷(TP)水質自動分析儀、總氮(TN)水質自動分析儀等,應具備定期自動校準功能。校準周期最長間隔不得超過168h。8T/LNEMA026—20246.2.7.2每168h自動進行化學需氧量(CODCr)水質自動分析儀、總有機碳(TOC)水質自動分析儀、氨氮(NH3-N)水質自動分析儀、總磷(TP)水質自動分析儀、總氮(TN)水質自動分析儀的零點和量程校準,每次巡檢時應及時記錄校準信息,并填寫《水污染源標樣核查及校準結果記錄表》,可參考附6.2.7.3在線監測儀器自動校準及驗證時間如果超過6h則應采取人工監測的方法向相應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報送數據,數據報送每天不少于4次,間隔不得超過6h。6.2.8實際水樣比對試驗6.2.8.1針對CODCr水質自動分析儀、TOC水質自動分析儀、NH3-N水質自動分析儀、TP水質自動分析儀、TN水質自動分析儀應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實際水樣比對試驗。試驗結果應滿足表1中規定的性能指標要求,實際水樣比對試驗的結果不滿足表1中規定的性能指標要求時,應對儀器進行校準和標準溶液驗證后再次進行實際水樣比對試驗。6.2.8.2如第二次實際水樣比對試驗結果仍不符合表1規定時,儀器應進入維護狀態,同時此次實際水樣比對試驗至上次儀器自動校準或自動標樣核查期間(按6.2.7.1規定所進行的儀器自動校準)所有的數據應按照HJ356的相關規定執行。6.2.8.3儀器維護時間超過6h時,應采取人工監測的方法向相應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報送數據,數據報送6.2.8.4按照HJ353—2019規定的水樣采集口采集實際廢水排放樣品,采用水質自動分析儀與國家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見表2)分別對相同的水樣進行分析,兩者的測量結果組成一個測定數據對,至少獲得3個測定數據對。實際水樣比對試驗的絕對誤差或相對誤差結果應符合表1的規定,按附錄A中的附表A.8的形式記錄。6.2.9pH水質自動分析儀和溫度計6.2.9.1每月至少進行1次實際水樣比對試驗,如果比對結果不符合表1的要求,應對pH水質自動分析儀和溫度計進行校準,校準完成后需再次進行比對,直至合格。6.2.9.2按照HJ353—2019規定的水樣采集口采集實際廢水排放樣品,采用pH水質自動分析儀和溫度計分別與國家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見表2)對相同的水樣進行分析,根據公式(4)計算儀器測量值與國家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測定值的絕對誤差。6.2.10超聲波明渠流量計9T/LNEMA026—20246.2.10.1每季度至少用便攜式明渠流量計比對裝置對現場安裝使用的超聲波明渠流量計進行1次比對試驗(比對前應對便攜式明渠流量計進行校準如比對結果不符合表1的要求,應對超聲波明渠流量計進行校準,校準完成后需再次進行比對,直至合格。6.2.10.2除國家頒布的超聲波明渠流量計檢定規程所規定的方法外,可按以下方法進行現場比對試驗,具體按現場實際情況執行。6.2.10.3便攜式明渠流量計比對裝置:可采用磁致伸縮液位計加標準流量計算公式的方式進行現場比對。6.2.10.4液位比對:分別用便攜式明渠流量計比對裝置(液位測量精度≤1mm)和超聲波明渠流量計測量同一水位觀測斷面處的液位值,進行比對試驗,每2min讀取一次數據,連續讀取6次,按公式(1)計算每一組數據的誤差值,選取其中的最大值作為流量計的液位誤差。6.2.10.5流量比對:分別用便攜式明渠流量計比對裝置和超聲波明渠流量計測量同一水位觀測斷面處的瞬時流量,進行比對試驗,待數據穩定后,開始計時,計時10min,分別讀取明渠流量比對裝置該時段內的累積流量和超聲波明渠流量計該時段內的累積流量,按公式(2)計算流量誤差。表1水污染源在線監測儀器運行技術指標1比對試驗總數應不少于3對。當比對試驗數量為3對時應至少有2對滿足要求;4對時應至少有3對滿足要求;5對以上時至1T/LNEMA026—2024實際水樣NH3-N≥2mg/L1實際水樣TP≥0.4mg/L1實際水樣TN≥2mg/LpH水質自動11表2水污染源在線監測儀器實際水樣實驗室標準分析方法水質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鉻酸鹽法水質氨氮的測定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水質氨氮的測定水楊酸分光光度法pHT/LNEMA026—20246.2.11液位比對誤差、流量比對誤差、相對誤差、絕對誤差的計算方法6.2.11.1液位比對誤差按公式(1)計算每一組數據的誤差值,選取絕對值最大的Hi作為流量計的液位比對誤差。式中:Hi——第i次液位比對誤差;H1i——第i次明渠流量比對裝置測量液位值,mm;H2i——第i次超聲波明渠流量計測量液位值,mm;i—6.2.11.2流量比對誤差,見公式(2)。式中:△F——流量比對誤差;F1——明渠流量比對裝置累積流量,m3;F2——超聲波明渠流量計累積流量,m3。6.2.11.3相對誤差計算方法,見公式(3)。sC-x100%n式中:ΔC——實際水樣比對試驗相對誤差;Xn——第n次分析儀測量值,mg/L;Bn——第n次實驗室標準方法測定值或標準樣品標準值,mg/L。6.2.11.4絕對誤差計算方法,見公式(4)。C=XnBn(4)式中:C——實際水樣比對試驗絕對誤差,mg/L;Xn——第n次分析儀測量值,mg/L;Bn——第n次標準樣品標準值,mg/L。6.3數據審核T/LNEMA026—20246.3.1排污單位應當對數據進行審核,確保監測數據完整有效;排污單位可以委托運維單位承擔數據審核的技術性工作。6.3.2數據審核應符合HJ356等6.4異常數據管理6.4.1對于缺失的在線監測數據,應查找數據缺失原因并及時進行補傳,補傳數據應與其他在線監測數據區分標識并有效記錄。6.4.2對于非正常運行時間段等異常時間段(包括設備故障、校準期間)產生的數據,應進行標識與記6.4.3在自動監測儀校零、校標和質控樣試驗期間的數據做無效數據處理,不參加統計,但對該時段數據作標記,作為監測儀器檢查和校準的依據予以保留。正常采樣監測時段,當CODCr、NH3-N、TP和TN監測值判斷為無效數據,且無法計算有效日均值時,其污染物日排放量可以用上次校準校驗合格時刻前30個有效日排放量中的最大值進行替代,污染物濃度和流量不進行替代。6.4.4非正常采樣監測時段,當CODCr、NH3-N、TP和TN監測值判斷為無效數據,且無法計算有效日均值時,優先使用人工監測數據進行替代,每天獲取的人工監測數據應不少于4次,替代數據包括污染物日均濃度、污染物日排放量。如無人工監測數據替代,其污染物日排放量可以用上次校準校驗合格時刻前30個有效日排放量中的最大值進行替代,污染物濃度和流量不進行替代。6.4.5流量為零時的無效數據不進行替代。7采樣方式及數據上報要求7.1采樣方式7.1.1瞬時采樣pH水質自動分析儀、溫度計和流量計對瞬時水樣進行監測。連續排放時,pH值、溫度和流量至少每10min獲得一個監測數據;間歇排放時,數據數量不小于污水累計排放小時數的6倍。7.1.2混合采樣連續排放時,每日從零點計時,每1h為一個時間段,水質自動采樣系統在該時段進行時間等比例或流量等比例采樣(如:每15min采一次樣,1h內采集4次水樣,保證該時間段內采集樣品量滿足使用水質自動分析儀測試該時段的混合水樣,其測定結果應計為該時段的水污染源連續排放平均濃度。T/LNEMA026—2024間歇排放時,每1h為一個時間段,水質自動采樣系統在該時段進行時間等比例或流量等比例采樣(依據現場實際排放量設置,確保在排放時可采集到水樣采樣結束后由水質自動分析儀測試該時段的混合水樣,其測定結果應計為該時段的水污染源排放平均濃度。如果某個采樣周期內所采集樣品量無法滿足儀器分析之用,則對該時段作無數據處理。7.2數據上報7.2.1應保證數據采集傳輸儀,在線監測儀器與監控中心平臺時間一致。7.2.2數據采集傳輸儀應在CODCr、TOC、NH3-N、TP、TN水質自動分析儀測定完成后開始采集分析儀的輸出信號,并在10min內將數據上報平臺,監測數據個數不小于污水累計排放小時數。7.2.3CODCr、TOC、NH3-N、TP、TN水質自動分析儀存儲的測定結果的時間標記應為該水質自動分析儀從混勻桶內開始采樣的時間,數據采集傳輸儀上報數據時報文內的時間標記與水質自動分析儀測量結果存儲的時間標記保持一致;水質自動分析儀和數據采集傳輸儀應能存儲至少一年的數據。7.2.4數據傳輸應符合HJ212的規定,上報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纖支鏡檢查的護理
- 1歲以下嬰兒培訓課件
- 房地產項目合作開發合同書
- 語文課外閱讀特色課程
- 樂器電商課程介紹
- 規范楷書系統課件
- 德法形策課程介紹
- 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整合課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百分數(二)》同步練習含答案
- 遂寧能源職業學院《插畫創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科學與文化論著研習”學習任務群的課程論分析
- 租車費結算單
- 幼兒園《角色游戲》課件
- 陜北民歌之簡介課件
- 先心病的護理課件
- 近視眼的防控課件
- 食品添加劑 亞硫酸鈉標準文本(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 抖音直播運營團隊薪酬績效考核管理方案(直播帶貨團隊薪酬績效提成方案)
- 風生水起的投資年報
- “緬懷先烈,感恩前行”清明節主題班會ppt課件
- 監理平行檢驗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