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節
多姿多彩的動物
浙教版七年級上創設情境刺胞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棘皮動物:什么是無脊椎動物?體內無脊椎骨。無脊椎動物有哪些類群?它們的形態結構特點有哪些?在動物界中,還有體內有脊椎骨的動物,是脊椎動物。輻射對稱,一個開口;扁平、有背腹、左右之分,一個開口;細長,有口有肛門細長、體節構成;身體柔軟、有殼;身體和附肢分節體表長滿棘探究實踐請你仔細觀察圖中四類動物的骨骼,它們有什么明顯的相同之處?身體背部有一條脊柱,脊柱有許多塊脊椎骨組成。探究實踐魚、蛙、蛇、鳥、虎等動物,它們的身體背部都有一條由許多塊脊椎骨組成的脊柱,這樣的動物稱為脊椎動物。根據形態結構特點的不同,可以將它們分成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金魚青蛙眼鏡蛇鴿子東北虎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探究實踐魚類是脊椎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個類群,占脊椎動物種類的一半以上,江、河、湖、海中生活著各種各樣的魚。魚類生活在水中,魚兒離不開水。淡水魚海水魚探究實踐探索活動1.取一條鯽魚,將它放在解剖盤中,觀察它的外形有什么特點。摸一摸魚的體表,有什么感覺?外形特點:體形流線型、體表有鱗片,有鰭。觸摸鯽魚的體表,?體表黏滑,鱗片上覆蓋有一層粘液。2.輕輕掀開鰓蓋,仔細觀察其顏色和結構。想一想,鰓為什么是鮮紅色的?鰓的結構有什么特點?鮮紅色說明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鰓中有大量鮮紅的鰓絲組成。探究實踐3.將鯽魚放在盛有清水的水槽中,觀察它是怎樣運動的。鯽魚的運動方式主要是游泳,依靠尾部和軀干部的左右擺動來獲得動力。?尾鰭控制魚體的游動方向,鯽魚的背鰭、胸鰭和腹鰭幫助魚體保持平衡。各種鰭在游泳過程中相互協調。4.用滴管吸取一些火龍果汁,慢慢地滴在鯽魚嘴的前方,觀察果汁是怎樣流動的。果汁從口中流入,從鰓蓋后緣流出來。5.觀察完成后,將魚迅速放回干凈的水中。探索活動探究實踐魚類有哪些形態結構特點與其水生生活相適應?⑤用鰭游泳:③鱗片表面有黏液:身體軀干與尾部的擺動及鰭的協調完成運動。水中運動時可減小水的阻力。①身流線型:②體表覆蓋鱗片:保護身體。水中運動時可減小水的阻力。④用鰓呼吸:含大量毛細血管豐富的鰓絲,有了利于氣體交換。魚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人類的重要食物之一,漁業是我國的重要產業。探究實踐養金魚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建議在家里飼養幾條小型觀賞魚,為你的學習和生活增添些樂趣!思考與討論(1)一個容器中不能放送過多金魚;(2)經常換水,保持水質干凈;(3)給水中通氣,保持水中有足夠氧氣;(4)可以在水中同時種植一些水草;(5)定期提供光照;(6)定期喂食,但不能過勤;
……探究實踐青蛙是最常見的兩棲動物:青蛙的一生青蛙的幼體和成體分別生活在哪里?青蛙的幼體和成體在形態上有哪些顯著的變化?生活環境形態特征幼體成體在水中陸地上或水中有尾無四肢無尾有四肢用鰓呼吸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像青蛙這樣的動物稱為兩棲動物。兩棲動物是動物由水生向陸生過渡的類型。探究實踐現存的兩棲動物種類比較少。你了解圖中的兩棲動物嗎?大鯢蠑螈牛蛙樹蛙疣螈蟾蜍探究實踐地球上出現最早的真正的陸生動物是爬行類動物。蜥蜴、蛇、龜、鱉、鱷都是常見的爬行動物。鱷魚眼鏡蛇陸龜蜥蜴鱉爬行動物通常以身體貼地爬行,用肺呼吸,體表覆蓋的鱗片或甲既可以保護身體,又能夠減少體內水分的散失。爬行類適應陸地生活的結構特征:探究實踐恐龍恐龍是早已滅絕的爬行動物。科學研究表明,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地球上到處生活著各種恐龍,它們占據了地球上的天空、陸地和水城。恐龍是所有古生物中最引人注目的類群,它們曾經是當時地球上的統治者,但由于某種原因滅絕了。如果有興趣,不妨去收集相關資料,做進一步了解。科學閱讀恐龍復原圖探究實踐天高任鳥飛,人們談到鳥類時往往會想到它們出色的飛行能力。除了企鵝、鴕鳥等少數幾種鳥外,絕大多數鳥都善于飛行。鳥類的哪些形態結構特點使其能夠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呢?探究實踐探索活動觀察下圖,說說鳥類有哪些適于飛行的特點。④胸肌和胸骨發達:可牽動兩翼完成飛行動作。①身體流線型:減小飛行時的阻力;②體表被毛,前肢變成翼,翼上有大型羽毛:利于飛行;胸肌③骨骼輕、薄、堅固:可減輕體重,利于飛行;探究實踐麻雀、鸚鵡、天鵝、丹頂鶴以及各種家禽等都屬于鳥類。鳥類與人類關系密切,許多鳥類捕食農林害蟲,雞、鴨等各種家禽則是人類重要的食物來源。鳥的體溫:魚類、兩棲類、爬行類的體溫卻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屬于變溫動物。不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屬于恒溫動物。探究實踐為了保護鳥類,國務院決定將每年4月底至5月初的某一個星期為“愛鳥周”,在此期間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活動。實踐活動請設計一個愛鳥周活動,撰寫活動方案。如果有條件,可在適當時間組織實施愛鳥周活動。探究實踐草原上奔馳的馬、森林中攀援的猴、原野上漫步的象、大海里遨游的鯨、天空中飛翔的蝙蝠.....它們形態各異,生活環境各不相同,但它們都屬于哺乳類,一般稱其為哺乳動物。
馬
猴
象
鯨
蝙蝠
大熊貓
全身被毛,體溫恒定,胎生和哺乳。哺乳類的共同特點:胎生和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探究實踐導盲犬、警犬、牛、馬等是人類生活、生產的重要幫手。如今,有些人缺乏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大肆捕獵野生動物,使野生動物數量銳減,甚至瀕臨滅絕,并屢屢導致野生動物身上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傳染給人類,引發傳染病。豬、牛、羊等家畜都是由野生哺乳動物馴化來的,是人類重要的肉食來源。
類
別動物名稱特征哺乳類
鳥
類
爬行類
兩棲類
魚
類
探究實踐實踐活動相信你一定有特別喜歡的動物,對照所學知識先歸納這種動物的特征。貓鴿子蛇青蛙金魚身體被毛,胎生,哺乳,用肺呼吸身體被羽毛,前肢特化成翼,用肺呼吸,飛翔貼地爬行,體表有干燥的鱗片,用肺呼吸幼體在水中,有尾無四肢,用鰓呼吸;
成體在陸上或水中,無尾有四肢,用肺和皮膚呼吸。在水中,體表有鱗片,用鰭游泳,用鰓呼吸。探究實踐實踐活動
你最喜愛的脊椎動物是什么?請班里的同學提問,你只回答“是”或“不是”。直到某個提問的同學猜出了你喜歡的動物的大致種類,就算該同學獲勝。依據:每一類脊椎動物的形態結構特征。遷移應用1.現有如下動物:①蜘蛛,②鯽魚,③蚯蚓,④狗。小鄭同學把它們分為兩類:一類是①③;另一類是②④,你認為他的分類依據是()A.是否有脊椎骨
B.體溫是否恒定C.是否胎生哺乳
D.是否卵生A2.蝙蝠像鳥類樣能夠飛翔,但它仍被歸為哺乳類,這是因為蝙蝠具有的特點是(
)
A.胎生哺乳
B.能飛行C.體溫恒定
D.用肺呼吸A遷移應用3.海馬用鰭輔助運動,用鰓呼吸,有由脊椎骨構成的脊柱,而且終身生活在水中。據此判斷下列動物中與海馬同屬一類的是(
)A.河馬
B.海豚
C.甲魚
D.鯊魚D5.下列不屬于家鴿適應飛翔的特點的是()A.食量大,消化能力強B.直腸很短,不存糞便C.無膀胱,不存尿液D.體溫恒定,適應能力強4.在動物的進化歷程中,最早成為真正陸生脊椎動物的是()A.鳥類
B.爬行類C.兩棲類D.哺乳類BD遷移應用6.仔細觀察圖中動物,回答下列問題:
(1)①、②與圖中其它動物的主要區別是身體內部沒有________。若根據體溫是否恒定進行分類,圖中動物中屬于恒溫動物的是________。(填序號)(2)③的生殖和發育必須在________進行,幼體用________呼吸。
(3)將以上動物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以下選項正確的是
。
A.①②④③⑥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④②⑥③⑤D.①②④③⑤⑥脊椎骨⑤⑥水中鰓B板書設計第3節
多姿多彩的動物(第2課時)
類別形態特征體內有脊椎骨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紅繩編織勞動技術教學課件
- 2025移動通信設備購銷合同范本
- 2025年上海市物業管理委托代理合同
- 2025年原材料采購合同模板
- 商務會議室設計合同
- 樂高金箍棒課件
- 熟食店開業活動策劃與執行指南
- 虛擬仿真技術助力課堂教學創新與實踐路徑
- 數字化轉型下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新策略
- 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可行性分析報告
- 慢性病管理與護理方法試題及答案
- 定向培養協議書模板
- 基于CRISPR-Cas9技術探索敲除RAB7A增強肺癌對吉西他濱敏感性的機制研究
- 社區文化活動服務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汽車背戶協議合同
- 碳中和目標下的公路建設策略-全面剖析
- 2025年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一中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中華傳統美德在幼兒園語言領域的滲透路徑探索
- T-ZZB 3624-2024 1000kV交流架空輸電線路金具
- 2025年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匯編
- 2025年中國雞尾酒行業市場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