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古代非洲與美洲【課件】高一下學期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1頁
第5課古代非洲與美洲【課件】高一下學期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2頁
第5課古代非洲與美洲【課件】高一下學期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3頁
第5課古代非洲與美洲【課件】高一下學期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4頁
第5課古代非洲與美洲【課件】高一下學期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課古代非洲與美洲世界上的非洲和美洲瑪雅文明印加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古代非洲、美洲文明時間軸一、古代非洲文明古代非洲時空定位【空間定位】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時間定位】4——16世紀古非文明創造者——班圖人班圖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幾乎占全非人口的三分之一,分布在赤道以南的廣大地區內。它們的外形特征為黑膚卷發、大嘴厚唇、鼻大扁平。班圖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農作物,馴養了牛,引進了綿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鐵技術。依據這兩幅圖片并結合所學,概括古代非洲在不同區域出現哪些國家政權?西非東非南非政權:東非地區的阿克蘇姆、摩加迪沙;西非地區的加納、桑海;南非地區的大津巴布韋等。探究一:通過城市了解東非和西非的文明發展特點。材料一:15世紀桑給巴爾(班圖人建立)強盛起來,以首都基瓦爾為中心,和印度洋各國建立了廣泛的貿易聯系,除首都基瓦爾外,蒙巴薩、布拉伐、摩加迪沙等都是著名的商業城市。……桑給巴爾礦藏資源豐富,商業繁榮。——朱寰主編《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冊)材料二:15世紀中期,廷巴克圖成為西非乃至整個非洲的伊斯蘭文化中心,廷巴克圖的城市規模建立在其強大的經濟基礎之上,并以文化和技能為標準分為不同的社會階級,結果是書籍和圖書館成為知識、財富和能力的象征,故而有“鹽來自北方,黃金來自南方,知識和文化,來自廷巴克圖”之說。——占心磊《廷巴克圖:一個“全球城市”的興衰》東非:城市國家;種植園藝業,環印度洋貿易發達,沿海城市繁榮;受伊斯蘭教影響。西非:多為內陸帝國;政治上注重擴張征服、實行中央集權;經濟上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貿易;文化上受伊斯蘭教影響,文化繁榮。津巴布韋的都城遺址,由石塊堆積而成古代非洲文明——南非津巴布韋鳥探究二:地理位置對非洲文明產生的影響探究二:如果你認為非洲文明是開放的,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舉例說明外部聯系和內部關系。材料一在歐洲擴張之前的時期中,非洲絕不是與世隔絕的,自7世紀以來,外部聯系和內部關系開始增多。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2005年版)第313頁材料二公元1世紀,基督教傳入非洲,成為阿克蘇姆王國國教。——馬克圭《世界文明史》外部聯系:伊斯蘭教、基督教傳入非洲,影響非洲歷史文化發展;10-15世紀東非國家發展環印度洋對外貿易,8-15世紀西非諸帝國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貿易,1324年曼薩·穆薩帶領商隊前往麥加朝圣。內部關系:西非居民班圖人擴展到撒哈拉以南地區,7-9世紀成為當地主要居民。如果你認為非洲文明是封閉的、與世隔絕的。閱讀材料,分析地理環境對非洲歷史的影響。材料三:歷史上,非洲與歐亞大陸隔絕的程度十分嚴重。這一與世隔絕至今仍是非洲大陸發展中的一個首要而又持久的因素。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999年版)第140頁材料四: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地中海相比之下卻是一條連接大道。歷史上,北非人與地中海周圍諸民族的相互影響之所以超過他們與沙漠以南地區諸民族的相互影響,其原因就在此……沿尼羅河上游是蘇德沼澤,曾在歷史上構成了一個可怕的障礙。而未被海灣和內海破損的、平直的海岸線,也使非洲大陸難以接近……這一地理環境還有助于說明,歐洲人侵入非洲較其侵入美洲,在時間選擇上何以存在反常的差別……在美洲被開發、被殖民化以后的幾個世紀中,非洲仍是一塊“黑暗的大陸”。甚至到1900年,大約還有四分之一大陸未被開發。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諾斯二、古代美洲文明

印第安人,是對除因紐特人(又稱愛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的統稱,并非單指某一個民族或種族。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國。——《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古美洲文明創造者——印第安人美洲文明分布示意圖瑪雅阿茲特克印加時間:14-16世紀區域范圍:今墨西哥地區時間:前25-16C。區域范圍: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島

時間:13—16世紀.區域范圍:秘魯的庫斯科地區瑪雅金字塔瑪雅二十進位制計數法羽蛇神面具國王胸飾(左)皇家腰帶飾品(右)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太陽金字塔浮動園地吐出長舌的蛇形唇飾印加馬丘比丘城遺址

馬丘比丘是印加人建造的古城,位于安第斯山脈中的山脊上,遺址中的宮殿、神廟、城墻主要是由花崗巖建成。經專家們測量,這成千上萬塊巨大的花崗巖石來自于600米以下的山谷里,那些巨大的石塊很明顯留有像人們切奶酪一樣切割的痕跡。石塊之間沒有灰漿,沒有水泥,更沒有使用任何粘合劑,但卻拼得天衣無縫、牢固無比。還有城中的排水設施,都充分展現了印加人高超的建筑藝術。印加文明材料一:16世紀西班牙人征服時,許多珍貴的瑪雅文字寫本被當作“魔鬼的作品”焚毀,祭司遭受擄殺,僅有部分作品傳之后世。

——《世界通史》(王斯德)材料二:流感不像鋼刀那樣寒光閃閃,但印第安人都躲不開它。天花比所有的槍炮消滅更多的印第安人。四下流行的鼠疫正在使這些地區荒蕪。受鼠疫感染的人都倒地身亡:鼠疫吞食人的身軀,嚙噬人的眼睛,封住人的喉管。一切都散發出腐臭的氣味。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三:關于秘魯和中美洲之間的相互關系,完全可以說,人們已經承認,在從形成時期(約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這段漫長的時期內,所有證明這些地區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或接觸的實物或記錄,都是不可靠的。……人類學家博厄斯認為:“人類的歷史證明,一個社會群體,其文化的進步往往取決于它是否有機會吸取鄰近社會群體的經驗。……彼此之間的交流愈多樣化,相互學習的機會也就愈多。——《全球通史》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疾病、瘟疫等災害孤立發展,內部之間缺乏交往探究三:根據史料探究美洲文明消亡的原因。02古代非洲與美洲

非洲古文明美洲古文明東非:阿克蘇姆、摩加迪沙西非:加納、馬里、桑海南非:大津巴布韋文化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印加文明總結古代非洲文明古代美洲文明古代希臘文明古代中國文明古代印度文明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印加文明西非文明南非文明東非文明北非埃及文明探究四:回顧本單元亞洲、歐洲、非洲和美洲的文明發展特點,談談如何認識文明多樣性?歐洲: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產生了西歐的封建社會,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莊園和農奴制度。封建經濟的發展,城市的產生,推動了王權的強化和主要封建國家的形成。由東羅馬發展而來的拜占庭帝國一度繁榮,俄羅斯在反抗蒙古的斗爭中逐漸崛起。亞洲:阿拉伯帝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成為東西文化交流的橋梁;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蘇丹國家;日本大化改新后初步形成律令制國家,后來幕府掌握了實權。西非:加納、馬里和桑海等古國先后興起。美洲:印第安人獨立發明了農業,創造了燦爛的文明,阿茲特克人和印加人建立了美洲歷史上空前強大的帝國,并成功維持了數百年的統治。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不平衡性,但是都共同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

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每一種文明都是美的結晶,都彰顯著創造之美。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