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詳解_第1頁
石家莊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詳解_第2頁
石家莊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詳解_第3頁
石家莊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詳解_第4頁
石家莊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石家莊市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高一歷史(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考古發現,紅ft所獨創的垂鱗、龍鱗紋紋飾。這反映出中華早期文明()A.源遠流長 B.世界領先 C.星羅棋布 D.融匯創新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不同學派之間互相評價)A.儒墨思想趨向融合 B.儒家思想已經獲得正統地位C.墨家主張隆禮重法 D.階級立場差異影響價值評判漢武帝將全國劃分為13個州部,分設刺史,負責對轄區內郡級官員及子弟和豪強勢力進行巡視監察該政策的推行( )A.保證了國家吏治清明 B.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C.調整了地方行政制度 D.削弱了異姓諸侯王的權力下圖為出土于嘉峪關新城的魏晉時期的畫像磚,圖中的氐人正在耙地。這體現了,當時( )A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B.政權更迭頻繁C.社會風俗推陳出新 D.江南得到開發南宋學者葉適指出,“唐失其道,化內地為藩鎮,內外皆堅,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內外皆柔,雖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其意在強調,宋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存在著一定弊端 B.增強了國家的軍事實力C.提升了行政效率 D.吸取了唐朝滅亡的教訓北宋時期問世的《李氏園亭記》中有載,“重城(汴京)之中,雙闕之下,尺地寸土,與金同價,非戚世家,居無隙地。”據此推知,當時( )A城市經濟繁榮 B.階層流動日益固化C.海外貿易發展 D.經濟重心南移完成王陽明認為,“夫學貴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為是也。”這表明王陽明( )提出格物致知 B.全面否定儒學C.強調遵循內心 D.抨擊集權制度下表為清代人口與土地變化表。據此可知( )時間民田總數(公頃)全國人口統計(億)順治十八年54925771.2~1.5康熙二十四年60784291雍正二年72364291.2~1.4乾隆三十一年78071562嘉慶十七年79210613A多種經營日趨興盛 B.人地關系漸趨緊張C.傳統農業逐漸沒落 D.財政危機日益嚴重鴉片戰爭后,魏源將西方的強大歸于兵工,主張師夷兵工以籌海;徐繼畬則更深入探究西方兵工賴以生的制度基礎,提出師法泰西文明以自強。他們旨在( )A.傳播西方科技文化 B.抵御列強侵略 C.維護清朝封建統治 D.推動國民覺醒一位同學在研究某一主題時查閱了下列著作。他研究的主題可能是,中國近代( )反帝反封建運動的發展 B.民族危機的初顯C.向西方學習的持續深入 D.國家出路的探索1900年,清政府向各國宣戰后,南方督撫和英、法、美等國商定協議,表示“無論北方情形如何,請為表明()A.列強掀起了瓜分狂潮 B.中央權威的式微C.湘淮系官僚集團崛起 D.軍閥割據的形成1911()A.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B.民主革命推動思想解放C.反帝斗爭成為潮流 D.男女平等觀念深入人心191421192151家,華商新辦面粉廠增加100家。上述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實業家的倡導 B.歐洲列強放松經濟侵略C.自然經濟解體 D.南京國民政府政策支持19214000建筑工會;5月,武漢人力車夫成立工會,用罷工手段反抗加租,取得了初步勝利。材料可用來研究( )A.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B.革命統一戰線影響較大C.新民主主義革命到來的背景 D.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1924至1926年,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共舉辦六屆學員班。毛澤東對教學課程作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安排,主要課程有中國農民問題、農村教育、帝國主義論、社會問題與社會主義、三民主義等。這( )A.推進了國民革命運動的發展 B.開辟了中國革命新道路C.支持了武漢國民政府的行動 D.促進了國共合作的實現某學者認為,從更深遠的意義上說,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主義革命運動的領導和方向的徹底改變。會議( )A.制定了民主革命綱領 B.糾正了右傾錯誤C.確立了全面抗戰路線 D.挽救了中國革命中共中央就土地政策作出決定:“在土地分配區域,要保證獲得土地的農民的土地所有權;在土地未這一決定旨在()A.打破日軍的“囚籠政策” B.鞏固人民革命政權C.凝聚民族戰爭的力量 D.推動土地改革開展自1948年初起,中共中央制定了關于城市工作的一系列政策,要求在新占城市采取寧緩勿急、寧慢亂、有輕重地處理問題的方針。這些政策的落實( )A.為開啟戰略進攻準備條件 B.加快了民主革命勝利進程C.推動了第二條戰線形成 D.踐行了七屆二中全會精神1965至1975年,三線地區共完成基本建設投資1269.67億元,占同期全國基本建設投資總額43.5%。全國近1500家大型企業中,三線地區占到40%以上。這表明,三線建設( )A.改善了國民經濟布局 B.開始改變我國工業落后面貌C.推進了國民經濟調整 D.落實了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下表呈現了我國領導人參加的國際活動。這體現了我國()時間事件2015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進行演講,全面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內涵2020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年約方大會并提出中國方案2024年2024開幕式并致辭注重構建發展新型大國關系 B.開啟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C.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 D.全面提升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水平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23海禁,倭寇遂勾結海盜巨賈及葡萄牙殖民者,武裝泛海,搶掠自山東至福建的沿海城鄉。嘉靖二十年(1541九年(1550戌之變后,明世宗下詔改京營制,大力推行募兵制。——摘編自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通史綱要》材料二我早就聽說鄧小平是實事求是的人,跟他一打交道,我還發現他是一個非常執著的人,他的3仍然沒能動搖中國的立場……至此,我不得不決定向中國交還主權和治權,除此之外,沒有別的選擇。——摘編自【英】瑪格麗特·希爾達·撒切爾《唐寧街的歲月》根據材料一,指出明朝的邊疆問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朝為解決上述問題所采取的措施。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香港得以回歸的原因。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紀末,在“西學東漸”的熱潮中,中國開始接觸到社會主義思潮。最先傳入社會主義信息的是清政府派駐國外的個別外交人員以及傳教士。后來,資產階級改良派、革命派等一些知識分子,也發表過介紹社會主義的學說,他們對馬克思主義持有不同態度,了解也十分有限。在十月革命的強烈影響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大量報刊開始摘登社會主義著作介紹馬克思主義,李大釗、陳獨秀、李達等人對馬克思主義有了準確、全面的闡述,各地陸續成立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摘編自李奕瑤《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及當代啟示》材料二回望百年奮斗歷程,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開拓中完成中國其他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根本在于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實事求是,從中國實際出發,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進行艱辛探索,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指導中國人民不斷推進偉大社會革命。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摘編自《人民日報》社論《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廣泛傳播的背景。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53年,根據中共中央的戰略部署,河北省人民政府決定首先在石家莊、邯鄲兩地建設棉紡織19534196012月全部建成投產,歷781554040萬元,占全省重點建設17.84%90.8821223工業的基礎,在全國紡織行業中占有重要地位。701979年與1400萬港元用以擴建,這是河北省紡織工業第一項利用外資項目,被列入省重點建設項目。經過多年的發展、革新、改造,19901228國家一級企業。1998有限公司,完成了國有大型紡織企業的重組改制,為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成為常山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的堅實載體和重要支撐企業之一。——摘編自石家莊市委黨史研究辦《激情燃燒的歲月》(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河北紡織業迅速發展的原因。石家莊市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高一歷史(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考古發現,紅ft文化的彩陶上出現了仰韶文化的玫瑰花或花卉形紋飾,以及在仰韶文化繪制技法基礎所獨創的垂鱗、龍鱗紋紋飾。這反映出中華早期文明( )A.源遠流長 B.世界領先 C.星羅棋布 D.融匯創新【答案】D【解析】【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石器時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紅ft文化的彩陶上既出現了仰韶文化的玫瑰花或花卉形紋飾,又有在仰韶文化繪制技法基礎上獨創的垂鱗、龍鱗紋紋飾,這體現了紅ft反映出中華早期文明具有融匯創新的特點。D項正確;結合所學可知,源遠流長主要強調時間上的久遠AB項;CD項。禽獸也。”由此可見()A.儒墨思想趨向融合C.墨家主張隆禮重法【答案】D【解析】B.儒家思想已經獲得正統地位D.階級立場差異影響價值評判【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墨子批評儒家思想的禮制和等級秩序,孟子則認為墨家的兼愛是“無父”的“禽獸”理論,這主要是因為儒家是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上來規劃的,而墨家站在當時社會的底層民眾的立場上直接要求無,DABCD13該政策的推行()A.保證了國家吏治清明 B.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C.調整了地方行政制度 D.削弱了異姓諸侯王的權力【答案】B【解析】【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漢(中國。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漢武帝設置刺史對轄區內郡級官員及子弟和豪強勢力進行巡視監察,這使得中央能夠更直接、更有效地加強對地方的監督和管理,強化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B項正確;設置刺史確實在一A加強對地方的監察,并沒有改變地方的行政層級和行政區劃等行政制度,地方仍然是郡、縣等行政架構,C項;刺史監察的對象是郡級官員及子弟和豪強勢力,主DB項。下圖為出土于嘉峪關新城的魏晉時期的畫像磚,圖中的氐人正在耙地。這體現了,當時(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B.政權更迭頻繁C.社會風俗推陳出新 D.江南得到開發【答案】A【解析】料可知,畫像磚中顯示氐人正在耙地,氐人是魏晉時期的少數民族,耙地是中原地區農業生產的一種方交流交融,A項正確;從這張氐人耙地的畫像磚中,無法直接看出政權更迭的相關信息,沒有體現出不同BCDA項。柔,雖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其意在強調,宋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A.存在著一定弊端 B.增強了國家的軍事實力C.提升了行政效率 D.吸取了唐朝滅亡的教訓【答案】A【解析】【詳解】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南宋(中國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葉適指出唐朝因為“化內地為藩鎮,內外皆堅”導致百姓不能自安,而宋朝BC點不是強調宋朝吸取教訓這一行為,而是強調宋朝在吸取教訓采取措施后出現了新的問題,即存在弊端。DA項。北宋時期問世的《李氏園亭記》中有載,“重城(汴京)之中,雙闕之下,尺地寸土,與金同價,非熏戚世家,居無隙地。”據此推知,當時()A.城市經濟繁榮C.海外貿易發展【答案】A【解析】B.D.階層流動日益固化經濟重心南移完成料“重城(汴京)民區供不應求,因此地價抬升,ABCDA王陽明認為,“夫學貴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為也。”這表明王陽明( )提出格物致知 B.全面否定儒學C.強調遵循內心 D.抨擊集權制度【答案】C【解析】【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中國。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王陽明這句話的意思是做學問貴在用心去體會,如果心中認為是不對的,即使是孔子說的話,也不敢認為是正確的。這體現了他主張以自己的內心為判斷標準,強調了要遵循內心的感受和認知,C項正確;格物致知是朱熹等理學派的主張,主張通過對外物的探究來獲取知識,而王陽明心學主A項;王陽明是儒家思想家,心學也是儒學發展的一個階段和新的形B項;題干中這句話主要是關于做學問和求道DC下表為清代人口與土地變化表。據此可知( )時間民田總數(公頃)全國人口統計(億)順治十八年54925771.2~1.5康熙二十四年60784291雍正二年72364291.2~1.4乾隆三十一年78071562嘉慶十七年79210613多種經營日趨興盛 B.人地關系漸趨緊張C傳統農業逐漸沒落 D.財政危機日益嚴重【答案】B【解析】【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清代(中國。根據表格信息可知,從順治十八年到嘉慶十七年,民田總數從549257779210611.2-1.53明顯快于土地增長速度。可見人均土地量減少,人地關系緊張,BACDB生的制度基礎,提出師法泰西文明以自強。他們旨在()A.傳播西方科技文化B.抵御列強侵略C.維護清朝封建統治D.推動國民覺醒【答案】C【解析】【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AB項;他們的思想更多地是關注國家層面的軍事和制度變革,主要是為了影響清政府的決策和行動,以實現國家的自強。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對部分有識之士產生啟發,對國民覺醒有DC項。一位同學在研究某一主題時查閱了下列著作。他研究的主題可能是,中國近代( )反帝反封建運動的發展 B.民族危機的初顯C.向西方學習的持續深入 D.國家出路的探索【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結合所學可和辛亥革命等,因此材料體現的是國家出路的探索,DABCD1900年,清政府向各國宣戰后,南方督撫和英、法、美等國商定協議,表示“無論北方情形如何,請為表明()A.列強掀起了瓜分狂潮 B.中央權威的式微C.湘淮系官僚集團崛起 D.軍閥割據的形成【答案】B【解析】【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晚清(中國。根據材料“無論北方情形如何,請列國勿進兵長江流域與各省內地;各地人民生命財產,凡在轄區之內者,決依條約保護”和所學可知,東南互保是防止義和團運動向南擴展,抑止人民反抗斗爭的產物,是東南督撫同帝國主義既妥協又矛盾的產物,也是東南督撫與清廷之向心和離心兩個合力的產物,標志著中央政府權力式微,B項正確;列強掀起瓜分狂潮是在甲午戰爭后,主要表現為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強租租A以曾國藩、李鴻章等為代表的湘淮系勢力因鎮壓太平天國等而興起,與1900年南方督撫的這一行為的時C項;軍閥割據的形成主要是在辛亥革命后,尤其是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分裂,各地軍閥擁兵自重,形成割據局面,1900DB項。下圖為1911年《新畫報》的版畫。畫中核心人物曹道新于武昌起義勝利后,自募一隊女學生參軍,國初期她被譽為“革命軍女元帥。這反映了( )A.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B.民主革命推動思想解放C.反帝斗爭成為潮流 D.男女平等觀念深入人心【答案】B【解析】爭,說明的是民主革命推動思想解放,BACDB191421192151家,華商新辦面粉廠增加100家。上述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實業家的倡導 B.歐洲列強放松經濟侵略C.自然經濟解體 D.南京國民政府政策支持【答案】B【解析】【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民國初年(中國。根據材料“1914年-1921(1914-1921年)正處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減少了對中國市場的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為中國的民族工業,尤其是輕工業的發展提供了相對寬松的外部環境,使得棉紗、面粉等輕工業獲得了較快的發展空間,B項正確;實業家的倡導確實對民族工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但這并不是民國初年這一特A逐漸解體,它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勞動力和市場等條件,但不是民國初年民族工業快速發展的C項;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與題干時間“1914-1921DB項。19214000建筑工會;5月,武漢人力車夫成立工會,用罷工手段反抗加租,取得了初步勝利。材料可用來研究( )A.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B.革命統一戰線影響較大C.新民主主義革命到來的背景 D.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答案】D【解析】【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1據材料可知,1921年初在共產黨早期組織指導幫助下,廣州、武漢等地工人紛紛成立工會并開展斗爭,這體現了工人運動在共產黨早期組織推動下蓬勃發展。工人階級力量的壯大和工人運動的發展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重要條件之一,D項正確;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是在1919年的五四運動中,與材料時間“1921A項;革命統一戰線是在1924年國共第一次合作時建立的,1921年時還沒有B項;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1919年五四運動,1921年時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CD項。1924至1926年,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共舉辦六屆學員班。毛澤東對教學課程作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安排,主要課程有中國農民問題、農村教育、帝國主義論、社會問題與社會主義、三民主義等。這( )A.推進了國民革命運動的發展 B.開辟了中國革命新道路C.支持了武漢國民政府的行動 D.促進了國共合作的實現【答案】A【解析】【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41926年的中國。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1924-1926中國農民問題等多方面課程的培訓,有利于培養農民運動的骨干力量,發動廣大農民參與到國民革命中來,從而推進國民革命運動的發展,A項正確;中國革命新道路是指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是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等一系列實踐后逐步開辟的,與題干時間和內容不符,排除B項;武漢國民政府成立于1926年底,題干中1924-1926年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的活動主要是為國民革命培養力量,此時武漢國民政府還未成立或剛成立不久,不能說主要是支持武漢國民政府的行動,排除C項;國共合作在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時就已經實現,而題干是1924-1926年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的相關情況,是在國共合作實現之后的舉措,排除D項。故選A項。某學者認為,從更深遠的意義上說,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主義革命運動的領導和方向的徹底改變。會議( )A.制定了民主革命綱領 B.糾正了右傾錯誤C.確立了全面抗戰路線 D.挽救了中國革命【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結合所學可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由幼稚走向成熟,因此“中國共產主義革命運動的領導和方向進行,DABCD中共中央就土地政策作出決定:“在土地分配區域,要保證獲得土地的農民的土地所有權;在土地未這一決定旨在()A.打破日軍的“囚籠政策” B.鞏固人民革命政權C.凝聚民族戰爭的力量 D.推動土地改革開展【答案】C【解析】【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AB項;土地改革是要廢除封DC項。自1948年初起,中共中央制定了關于城市工作的一系列政策,要求在新占城市采取寧緩勿急、寧慢亂、有輕重地處理問題的方針。這些政策的落實( )A.為開啟戰略進攻準備條件 B.加快了民主革命勝利進程C.推動了第二條戰線的形成 D.踐行了七屆二中全會精神【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影響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1948著解放戰爭的勝利,黨逐步掌握了城市的領導權,如何領導城市,需要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即將到來的重大194819476A19461224C會召開于1949年3月,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1965至1975年,三線地區共完成基本建設投資1269.67億元,占同期全國基本建設投資總額43.5%。全國近1500家大型企業中,三線地區占到40%以上。這表明,三線建設( )A.改善了國民經濟布局 B.開始改變我國工業落后面貌C.推進了國民經濟調整 D.落實了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答案】A【解析】【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65至1975年的中國。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在1965至1975年期間,三線地區完成了大量基本建設投資,且全國近1500家大型企業中三線地區占到40%區拓展和布局,改變了之前工業等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的狀況,極大地改善了國民經濟布局。A項正確;“一五”計劃的完成開始改變我國工業落后面貌,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而不是三B項;國民經濟調整主要是指1961-1965年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重點是調整農輕重等比例關系等,三線建設主要不是為了推進國C項;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是“鼓足干勁、DA項。下表呈現了我國領導人參加的國際活動。這體現了我國( )時間事件2015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進行演講,全面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內涵2020年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并提出中國方案2024年2024開幕式并致辭注重構建發展新型大國關系 B.開啟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C.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 D.全面提升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水平【答案】C【解析】面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內涵”“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并提出中國方2024民主化,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CA2015BDC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23海禁,倭寇遂勾結海盜巨賈及葡萄牙殖民者,武裝泛海,搶掠自山東至福建的沿海城鄉。嘉靖二十年(1541九年(1550戌之變后,明世宗下詔改京營制,大力推行募兵制。——摘編自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通史綱要》材料二我早就聽說鄧小平是實事求是的人,跟他一打交道,我還發現他是一個非常執著的人,他的3仍然沒能動搖中國的立場……至此,我不得不決定向中國交還主權和治權,除此之外,沒有別的選擇。——摘編自【英】瑪格麗特·希爾達·撒切爾《唐寧街的歲月》根據材料一,指出明朝的邊疆問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朝為解決上述問題所采取的措施。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香港得以回歸的原因。【答案】(1)邊疆問題:北方蒙古南侵;南方倭寇和殖民者騷擾。措施:北:改京營制、推行募兵制;修建長城;訂立和議,恢復并擴大貿易關系。南:派戚繼光等人抗倭、組建戚家軍。(2)原因: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堅定信念;鄧小平個人的外交才能;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一國兩制政策的提出;二戰后,英國實力相對衰弱。【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是特點題,時空是明朝(中國。邊疆問題:根據材料“俺答汗領兵圍困搶掠北京城”可知,北方蒙萄牙殖民者,武裝泛海,搶掠自ft東至福建的沿海城鄉”可知,南方倭寇和殖民者騷擾。措施:北:根知,派戚繼光等人抗倭、組建戚家軍。【小問2詳解】本題是原因題,時空是明朝(中國。原因:根據材料“他的態度很堅決。他說,香港主權根本不在討論的提出;二戰后,英國實力相對衰弱。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紀末,在“西學東漸”的熱潮中,中國開始接觸到社會主義思潮。最先傳入社會主義信息的是清政府派駐國外的個別外交人員以及傳教士。后來,資產階級改良派、革命派等一些知識分子,也發表過介紹社會主義的學說,他們對馬克思主義持有不同態度,了解也十分有限。在十月革命的強烈影響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大量報刊開始摘登社會主義著作介紹馬克思主義,李大釗、陳獨秀、李達等人對馬克思主義有了準確、全面的闡述,各地陸續成立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摘編自李奕瑤《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及當代啟示》材料二回望百年奮斗歷程,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開拓中完成中國其他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根本在于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實事求是,從中國實際出發,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進行艱辛探索,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指導中國人民不斷推進偉大社會革命。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