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使用權立體分層設權技術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_第1頁
《海域使用權立體分層設權技術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_第2頁
《海域使用權立體分層設權技術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_第3頁
《海域使用權立體分層設權技術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_第4頁
《海域使用權立體分層設權技術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7.040CCSA75DB32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ree-DimensionalLayeredAllocationofSea(征求意見稿)江蘇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IDB32/TXXXXX—20XX I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立體分層設權搭配清單 25立體分層用海海域使用論證 27立體分層宗海圖編繪 4附錄A(資料性)不同用海活動立體分層搭配參考清單 6附錄B(資料性)宗海立體空間范圍界定 7附錄C(資料性)在未設定海域使用權的海域立體分層設權項目宗海圖范例 附錄D(資料性)在已設定海域使用權的海域立體分層設權項目宗海圖范例 參考文獻 DB32/TXXXXX—20XX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江蘇省自然資源廳提出并組織實施。本文件由江蘇省自然資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江蘇省海域使用動態(tài)監(jiān)視監(jiān)測中心、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南通市海洋監(jiān)測服務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呂林、李彥平、劉大海、錢林峰、簡慧蘭、熊叢博、王碩、陳艷艷、秦潔、張鋒、樊明蕾。DB32/TXXXXX—20XX1海域使用權立體分層設權技術規(guī)范本文件規(guī)定了海域立體分層設權搭配清單、立體分層用海海域使用論證、宗海界定方法、宗海圖編繪技術要求、不動產登記等內容。本文件適用于江蘇省內水、領海內項目海域立體分層設權海域使用論證、宗海圖編繪、不動產登記等工作。江蘇省領海外的項目用海立體分層設權海域使用論證、宗海圖編繪、不動產登記等工作參照執(zhí)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42361海域使用論證技術導則GB/T20257.1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圖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圖圖式GB/T20257.2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圖式第2部分:1:50001:10000地形圖圖式GB/T20257.3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圖式第3部分: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圖圖式HY/T123海域使用分類HY/T124海籍調查規(guī)范HY/T251宗海圖編繪技術規(guī)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海域立體空間Seathree-dimensionalspace包括海域的水面、水體、海床和底土在內的立體空間。注:水面指海水表面(一般采用平均海平面)及其上方和下方一定高度的立體空間;水體指海水表面和海床之間、充滿海水的立體空間;海床指海底表面分別向水體和底土延伸一定范圍的立體空間;底土指海床向下延伸的立體空間。3.2宗海seaparcel被平面權屬界址線和宗海垂向范圍所封閉的同類型用海單元。[來源:HY/T251,3.1,有修改]3.3DB32/TXXXXX—20XX2宗海圖cadastreofseaparcel記載宗海位置、界址點、界址線及其與相鄰或立體分層宗海位置關系的各類圖件的總稱。注:包括宗海位置圖、宗海界址圖、宗海平面布置圖和宗海垂向范圍圖。[來源:HY/T251,3.2,有修改]3.4宗海平面界址planeboundaryofseaparcel宗海的最外圍界線確定的宗海平面范圍,以及宗海內部各單元所劃分的平面范圍。3.5宗海垂向范圍verticalrangeofseaparcel宗海垂向范圍指宗海用海活動主要占用的海域垂向空間。3.6海域使用權立體分層設權Three-DimensionalLayeredAllocationofSeaAreaUseRights對排他性使用海域特定立體空間的用?;顒?,同一海域其他立體空間范圍仍可繼續(xù)排他使用的,可僅對其使用的相應海域立體空間設置海域使用權。4立體分層設權搭配清單在不影響國防安全、海上交通、工程安全、防災減災以及利益相關者協(xié)調一致等前提下,經(jīng)科學論證,海上光伏、海上風電、跨海橋梁、養(yǎng)殖、溫(冷)排水、海底電纜管道、海底隧道、浴場、游樂場、海底場館等用??蛇M行海域使用立體分層設權,立體分層設權搭配清單可參考附錄A。5立體分層用海海域使用論證立體分層設權用海項目的海域使用論證報告編制,在執(zhí)行GB/T42361規(guī)定的基礎上,相關章節(jié)增加以下分析內容。5.1項目基本情況及用海必要性分析5.1.1項目用海需求介紹項目用海立體空間布置情況,說明項目用海主要空間、附占空間內的工程內容。典型結構斷面圖中應能反映最高、最低設計高程,涉及海底電纜管道等線性工程交越的,需明確交越點的坐標、交越位置空間關系等。5.1.2項目用海必要性依據(jù)海域立體空間范圍內的各項目海域使用類型和總體布置,從項目對特定立體空間海域資源的依賴性及對海域功能的需求等方面,論證項目海域立體開發(fā)利用的必要性。其中,對已開發(fā)利用海域進行立體設權,進一步從空間節(jié)約集約利用、海域特定立體空間使用是否排他性、解決用海沖突等方面分析海域立體使用的必要性。DB32/TXXXXX—20XX35.2項目用海對海域開發(fā)活動的影響分析5.2.1海域使用現(xiàn)狀結合緊鄰項目周邊用?,F(xiàn)狀,進一步給出周邊現(xiàn)狀用海的立體空間使用及垂向范圍說明情況。5.2.2利益相關者界定進一步分析海域立體使用中垂向范圍上用?;顒拥南嗷ビ绊?,確定垂向范圍上的利益相關者。5.2.3相關利益協(xié)調分析論證實施立體分層設權管理的不同類型用?;顒又g的可協(xié)調性,是否具備協(xié)調途徑和機制,明確不同海域使用權人之間的用海權利、權屬關系及責任,協(xié)調內容應提出項目用海到期后的退出方案等。繪制海域立體使用垂向范圍利益相關者分布示意圖。5.3國土空間規(guī)劃符合性分析依據(jù)各級國土空間規(guī)劃、海岸帶及海洋空間規(guī)劃等確定的主導功能、兼容功能以及可兼容的用?;顒樱浞终撟C實施立體分層設權管理的用海項目是否符合規(guī)劃確定的主導功能和管控要求,按照海域兼容功能開發(fā)利用的項目用海,原則上不能影響海域主導功能的發(fā)揮。5.4項目用海合理性分析5.4.1立體空間布置合理性分析從項目選址區(qū)域的區(qū)位條件、自然資源和環(huán)境條件、項目用海風險等方面,論證項目用海是否與水動力環(huán)境、地形地貌和沖淤環(huán)境、區(qū)域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及周邊用?;顒拥认噙m宜;從國防安全、海上交通安全、工程安全、防災減災及生態(tài)影響等角度,對項目垂向立體空間設計高程的合理性進行分析。5.4.2用海面積合理性分析依據(jù)項目設計方案,分別給出各層用海垂直距離和用海面積的合理性分析。行投影重疊區(qū)分析。分析用?;顒拥目臻g使用特征,包括主要空間和附占空間,并繪制宗海圖(參考見附6宗海界定6.1宗海平面界址界定宗海平面界址的界定,按照HY/T124的規(guī)定執(zhí)行。6.2宗海垂向范圍界定涉及立體分層用海的應明確垂向范圍界址:a)宗海垂向范圍界址以用海項目主體結構所在海域空間或用?;顒铀褂玫闹饕S蚩臻g為依據(jù),按照水面、水體、海床、底土界定用海空間層,并明確垂向范圍。其中海床根據(jù)上敷用海高程范圍確定上方一定厚度的用海范圍。當無法確定準確高程數(shù)值時,可采用文字形式表述,如“現(xiàn)狀海床高程”“實際設計或使用高程”。b)用海項目由于物理屬性所占據(jù)的其他空間(即附占空間)和建設維護需使用的空間(即建設維護空間),可不進行海域立體分層宗海界定。DB32/TXXXXX—20XX4c)宗海垂向范圍界址的確定,應考慮空間兼容性,在保證用海活動正常運營的前提下,可將附占空間和建設維護空間設權給其他用?;顒?,但應綜合考慮用海活動的安全性、生態(tài)影響等,避免分層用海時對不同用?;顒赢a生負面影響。各類型用?;顒幼诤AⅢw空間范圍界定參考附錄B。7立體分層宗海圖編繪7.1宗海位置圖宗海位置圖的編繪按照HY/T251的規(guī)定執(zhí)行。7.2宗海平面布置圖立體分層設權的宗海平面布置圖,在執(zhí)行HY/T251的基礎上,增加涉及立體分層設權區(qū)域宗海圖斑,圖式圖例見表1。表1立體分層設權區(qū)域宗海圖斑代碼圖式名稱圖式圖例及尺寸mm說明立體分層設權區(qū)域宗海圖斑3.50.6顏色RGB(L):152,230,07.3宗海界址圖7.3.1宗海平面界址圖宗海平面界址圖的編繪按照HY/T251的規(guī)定執(zhí)行。7.3.2宗海垂向范圍圖宗海垂向范圍圖主要表達立體分層設權的用海項目確權的用??臻g層和用海垂向范圍。用??臻g層以簡要文字標注并置于矩形圖框內。制表要求參照HY/T251的規(guī)定執(zhí)行。宗海垂向范圍圖應列置制圖信息列表和用??臻g層單元列表:制圖信息列表主要包括高程基準、深度基準、圖式、繪圖人、繪制日期以及審核人,宗海垂向范圍圖制圖信息列表圖式見圖1。圖1宗海垂向范圍圖制圖信息列表圖式用海空間層單元列表包括內部單元、主要用??臻g層和垂向范圍。內部單元按照單元具體用途填寫。主要用??臻g層和垂向范圍以實際設計為準。用??臻g層單元列表圖式見圖2。DB32/TXXXXX—20XX5圖2用??臻g層單元列表圖式7.4海域立體分層宗海圖范例海域立體分層宗海圖范例見附錄C、附錄D。8不動產登記立體分層設權項目的不動產登記按照《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江蘇省不動產登記條例》等規(guī)定辦理,海域高程和空間分層信息填寫參照附錄B。DB32/TXXXXX—20XX6(資料性)不同用?;顒恿Ⅲw分層搭配參考清單√√√√√√√√√√√√√√√√√√√√√√√√√√√√√√√√√√√√√√√√√√√√√√√√√√√√√√√√√√√√√√√√√√√√√7附錄B(資料性)宗海立體空間范圍界定B.1漁業(yè)用海圍海養(yǎng)殖的主要用海空間層為水體,立體設權范圍為現(xiàn)狀海床高程至平均海平面(參見圖B.1)。圖B.1圍海養(yǎng)殖立體設權范圍圖示B.1.2開放式養(yǎng)殖B.1.2.1筏式和網(wǎng)箱養(yǎng)殖筏式和網(wǎng)箱養(yǎng)殖的主要用海空間層為水體,立體設權范圍為現(xiàn)狀海床高程至平均海平面(參見圖2或養(yǎng)殖設備下緣至平均海平面(參見B.2和B.3)。8圖B.2筏式養(yǎng)殖立體設權范圍圖示圖B.3網(wǎng)箱養(yǎng)殖立體設權范圍圖示B.1.2.2底播養(yǎng)殖底播養(yǎng)殖主要用??臻g層為海床,立體設權范圍為現(xiàn)狀海床高程至實際設計或使用的高程(參見圖9圖B.4底播養(yǎng)殖立體設權范圍圖示B.1.3人工魚礁用海人工魚礁的主要用??臻g層為海床,立體設權范圍為現(xiàn)狀海床高程至人工魚礁礁體上緣高程(參見圖B.5人工魚礁立體設權范圍圖示B.2工業(yè)用海B.2.1溫(冷)排水溫(冷)排水區(qū)域的主要用??臻g層為水體,立體設權范圍為現(xiàn)狀海床高程至平均海平面的整個水體空間(參見圖B.6)。圖B.6溫(冷)排水立體設權范圍圖示B.2.2海上光伏海上光伏的主要用??臻g層為水面,立體設權范圍為平均海平面至光伏板上緣高程(實際設計或使用高程參見圖B.7和圖B.8)。對于樁基式海上光伏項目,由于光伏樁基的用海需求,附占空間涉及到水體、海床和底土,其他用?;顒釉诹Ⅲw設權范圍內需保證光伏的正常運行。對于漂浮式海上光伏項目,由于錨固裝置的用海需求,附占空間涉及到水體和海床(樁錨固還涉及底土其他用?;顒釉诹Ⅲw設權范圍內需保證光伏的正常運行。圖B.7樁基式海上光伏立體設權范圍圖示圖B.8漂浮式海上光伏立體設權范圍圖示B.2.3海上風電樁基式海上風電的主要用海空間層為水面,立體設權范圍為風機樁基頂部高程至風機頂部高程(參見圖B.9)。由于風機樁基的用海需求,附占空間涉及水體、海床和底土,其他用海活動與海上風電進行立體分層設權時,需保證風機的正常運行。圖B.9海上風電立體分層設權范圍圖示B.2.4鹽田鹽田主要用海空間層一般為水體,立體設權范圍為現(xiàn)狀海床高程至平均海平面(參見圖B.1)。B.3交通運輸用海采用透水構筑物方式修筑的跨海橋梁、棧橋、架空廊道、架空鐵路等用海,立體設權范圍為橋面設計底高程至橋梁設計頂高程(參見圖B.10)。由于橋墩等構筑物用海需求,附占空間涉及到水體、海床和底土,其他用?;顒釉诹Ⅲw設權范圍內需保證跨海橋梁附屬設施安全。圖B.10跨海橋梁立體設權范圍圖示B.4旅游娛樂用海B.4.1浴場用海海水浴場的主要用海空間層為水面,立體設權范圍為平均海平面至實際設計或使用的高程(參見圖圖B.11浴場立體設權范圍圖示B.4.2游樂場用海游艇、帆板、沖浪、潛水及垂釣等海上娛樂活動的主要用海空間層為水面,立體設權范圍為平均海平面至實際設計或使用的高程(參見圖B.12)。圖B.12海上娛樂活動立體設權范圍圖示B.5海底工程用海B.5.1電纜管道用海在海床敷設的海底電纜管道,其主要用??臻g層為海床,立體設權范圍為現(xiàn)狀海床高程至實際設計或使用高程(參見圖13在底土埋設的海底電纜管道,其主要用海空間層為底土,立體設權范圍為電纜管道設施下緣高程至實際設計或使用高程(參見圖B.13)。圖B.13海底電纜管道立體設權范圍圖示B.5.2海底隧道用海海底隧道及其附屬設施的主要用海空間層為底土,立體設權范圍為海底隧道底部高程至實際設計或使用高程,或界定為海底隧道底部高程至現(xiàn)狀海床高程(參見圖B.14)。圖B.14海底隧道立體設權范圍圖示B.5.3海底場館用海海底場館及其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