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曹劌論戰(課時1)學問1.作品簡介。《左傳》,舊傳為 時期 所作,近人認為是戰國時人所編,是一部史學名著和文學名著。《左傳》是一部編年體史書,記敘范圍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最終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記載了春秋各國政治、軍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活動及有關言論,是探討中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2.背景探尋。《曹劌論戰》記載了公元前684年魯國與齊國的一場斗爭,因戰場在長勺,故又稱“ ”。公元前686年,齊襄公被公孫無知所殺,公孫無知獨立為君。后來,公孫無知又被殺,齊國君位空置。避難于魯國的公子糾和避難于莒國的公子小白爭相趕回齊國。公子小白搶先歸齊,取得了君位,是為齊桓公。魯國以大軍送公子糾返國爭奪君位,齊桓公在乾時“以兵拒之”,魯國損兵折將,大敗而歸。齊桓公借機脅迫魯國殺掉了公子糾。公元前684年,齊桓公在鞏固了君位之后,不聽主政大夫管仲的看法,確定興師伐魯,以報復魯國支持公子糾爭奪君位的宿怨,并企圖一舉折服魯國,擴張齊國的勢力范圍。這就是本文所記載的齊魯長勺之戰發生的背景。3.學問鏈接。編年體編年體是我國傳統史書的一種體裁。編年體史書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依次編排史實。它以時間為經,以史實為緯,能夠較簡單反映出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務之間的聯系。《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等都是編年體史書。《春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具體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參考答案1.春秋左丘明2.長勺之戰重點1.這篇文章的內容詳略是如何支配的?作者為什么要這樣支配詳略呢?本文重點在刻畫曹劌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和軍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記敘斗爭的經過。因此,只詳寫曹劌分析戰前的政治打算和指揮魯軍作戰的經過,以及戰后談論魯國取勝的緣由。對雙方軍事部署、斗爭經過等則是略寫或不寫。這樣當詳則詳,當略則略,詳略結合有致,使文章顯得中心突出,而又情節緊湊。2.曹劌求見魯莊公的緣由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遠謀。3.曹劌是如何評價魯國的戰前打算的?忠之屬也。可以一戰。4.在斗爭中,曹劌是怎樣幫助魯莊公選擇反攻時機的?夫戰,志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5.曹劌的“遠謀”體現在哪里?用自己的話從政治和軍事兩方面簡要回答。政治方面:政治上,他深知只有取信于民,審時度勢才能取勝。軍事方面:他深思熟慮,細心周到,深諳人心(夫戰,志氣也……三而竭和吾視其轍亂……故逐之)。6.魯國能夠以弱勝強的緣由是什么?政治清明,民心所向(在政治上取信于民);上下團結,君民一心(團結一樣、知人善用);駕馭策略、以逸待勞(不盲目與強齊硬戰);把握戰機、后發制人(彼竭我盈、一招制勝)。7.找出文中寫曹劌的句子,分析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用“從……中可以看出……”的句式回答)課文集中體現了曹劌作為一名軍事家的“遠謀”。從曹劌請見中可以看出他的愛國熱忱;從曹劌問戰中可以看出他的政治遠見;從曹劌參戰中可以看出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從曹劌論戰中可以看出他過人的謀略。8.課文除了寫曹劌還寫了魯莊公,他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用“從……中表現了……”的句式回答)課文集中表現了魯莊公作為國君的見識之“鄙”。魯莊公把斗爭的希望寄予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靈的保佑”上,說明他政治上無能;他急于進攻,急于追擊,說明他軍事上的無知。但他不是一個昏君,從魯莊公備戰見曹劌,三問三答中表現了他實事求是,虛心聽取看法;從魯莊公作戰用曹劌,親自參與打仗中表現了他禮賢下士,任人唯賢;從魯莊公戰后問曹劌,不因獲勝而自喜中表現了他為求真知而不恥下問。9.依據平常的積累說說歷史上那些以少勝多的戰例,并簡要分析弱者取勝的主要緣由是什么。官渡之戰曹操2萬人——殲袁紹10萬余人赤壁之戰周瑜5萬人——大敗曹操20余萬人淝水之戰張遼8萬人——大敗吳軍80萬人左右斗爭成功的主要因素是天時、地利、人和。基礎訓練1.依據拼音寫漢字,給加點的字注音。又何間焉肉食者鄙犧牲玉帛望其旗靡小信未孚登shì而望之2.下列句子中,“以”的含義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何以戰B.必以情C.必以分人D.可以一戰3.依據要求填空。(1)曹劌請見魯莊公的根本緣由是“ , ”。(2)曹劌認為“可以一戰”的條件是“ , , ”。(3)曹劌不讓魯莊公追擊齊軍的緣由是“ , , ”。(4)曹劌判定敵方確系潰敗的依據是“ , ”。4.說明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留意體會其與今義的區分。(1)十年春,齊師伐我(2)犧牲玉帛,弗敢加也(3)小大之獄(4)可以一戰5.說明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1)何以戰(2)弗敢專也(3)必以情[來(4)忠之屬也(5)公將鼓之(6)下視其轍(7)既克,公問其故(8)難測也6.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3)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4)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5)彼竭我盈,故克之。(6)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7.班級正在開展以“勇于擔當,兼濟天下”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相關任務。(1)(故事鏈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下圖與我國古代一位在國難面前勇于擔當的歷史人物有關。請依據提示,簡要敘寫這個故事。(60字左右)(2)(對聯續寫)下面有兩副未完成的對聯,請圍繞活動主題,續寫下聯。①上聯:能文能武迎挑戰下聯:②上聯:蘇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下聯:(3)(論述修改)李明同學在觀看紀錄片《大國工匠》第八集“大任擔當”后寫了一篇心得,請你幫助修改。本集介紹了三位大國工匠:焊接火箭發動機的高級技師高鳳林,拼接兵馬俑的文物修復師馬宇,手工打造飛機弧線的高級鈑金工王偉。【甲】紀錄片播出后發生了廣泛影響。【乙】人們不僅深深折服于他們“精雕細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為他們精湛的技藝而震驚。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擔起了國之重任,擔當須要實力,須要技術,更須要奉獻精神。作為炎黃子孫,我們都應當勇于擔當,忠誠奉獻,做一個有擔當的人,為民謀福,為國出力。【甲】處畫線句中有搭配不當的語病,應將“_________”改為“_________”。②【乙】處畫線句中有語序不當的問題,修改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力測試閱讀下面的課文,回答問題。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志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左傳·曹劌論戰》)1.說明下列加點詞語的含義。(1)肉食者謀之(________)(2)小惠未遍(________)(3)神弗福也(________)(4)小大之獄(________)2.翻譯下列句子。(1)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2)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3.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無誤的一項是()A.曹劌與“其鄉人”的對話表明白曹劌拜見魯莊公的緣由,同時也顯示了他不同于一般人的見識。B.文章標題中的“論”就是“探討”的意思,“曹劌論戰”的意思就是曹劌和魯莊公探討關于斗爭的問題。C.本文對以少勝多的戰斗場面做了具體的描繪,所以標題“曹劌論戰”也可以改為“長勺之戰”。D.本文借曹劌之口告知我們斗爭取勝須要有朝廷大臣的擁護支持和上天神靈的賜福護佑。4.魯莊公只是一個見識短淺的“肉食者”嗎?從他身上你獲得了什么啟示?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真題練習【2024年中考廣西梧州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衛南之戰澤①兵進至衛南,度將孤兵寡,不深化不能成功。先驅云②前有敵營,澤揮眾直前與戰,敗之。轉戰而東,敵益生兵③至。王孝忠戰死,前后皆敵壘。澤下令曰:“今日進退等死,不行不從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無不一當百斬首數千級金人大敗,退卻數十余里。澤計敵眾十余倍于我,今一戰而出其不意,勢必復來。使悉其鐵騎夜襲吾軍,則危矣。乃暮徙其軍,金入夜至,得空營,大驚,自是憚澤,不敢復出兵。(選自《宋史》)【注】①澤:宗澤,南宋將領。②云:報告。③生兵:新兵。1.說明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1)今日進退等死()(2)澤計敵眾十余倍于我()2.用“/”線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限斷三處)士卒知必死無不一當百斬首數千級金人大敗3.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宗澤在衛南之戰中取勝的緣由。參考答案1.jiànbǐbómǐfú軾【解析】作答時,要留意易錯音的積累,駕馭漢語拼法規則,規范拼音書寫,不要寫成英語字母;依據拼音寫漢字,除了依據具體的語境,還要留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開混淆。留意“軾”的字形和“間”“靡”字的讀音。2.C【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是初中生學習文言文最基礎的一項。要在平常的文言文學習中,常常積累、對比,從而駕馭虛詞的用法。C項,“以”是“介詞,把”的用法,其他三項均為“介詞,憑借,依據”的意思。故答案為C。3.(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2)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3)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4)(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解析】作答默寫題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仔細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精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鄙、獄、察、焉、轍亂、靡”等字詞簡單寫錯。4.(1)軍隊(2)指祭祀用的牛、羊、豬等(3)指訴訟事務(4)可以憑借【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古今異義。(1)“齊師伐我”中的“師”:古義是“軍隊”;今義是“駕馭某種特地學問或精通某種技藝的人”。(2)“犧牲玉帛”中的“犧牲”:古義是“祭祀用的牛、羊、豬等”;今義是“為正義事業舍棄生命或放棄或損害一方的利益”。(3)“小大之獄”中的“獄”:古義是“案件”;今義是“監獄”。(4)“可以一戰”中的“可以”:古義是“可以憑借”;今義是“能,行”。5.(1)以:憑、靠。(2)專:獨自享有。(3)情:實情。(4)忠:盡力做好分內的事。(5)鼓:擊鼓進軍。(6)轍:車輪碾出的痕跡。(7)既:已經。故:緣由,原因。(8)測:推想,估計。【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留意其特別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平常要多積累文言詞匯,要能結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析推斷,揣摩其意思。6.(1)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不敢虛報數目,肯定報以實情。(2)(這只是)小信用,未能讓神靈信服,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3)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明察,但肯定以實情誠意推斷。(4)第一次擊鼓能夠鼓起士氣,其次次擊鼓時(士氣)減弱,到第三次擊鼓時(士氣已經)枯竭了。(5)敵方的士氣已經枯竭而我方的士氣正盛,所以戰勝了他們。(6)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碾出的痕跡混亂,軍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語句的實力。解答時肯定要先回到語境中,依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別句式。尤其要留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別的文言現象,重點實詞必需翻譯到位。(1)句中的“犧牲(祭祀用的牛羊)、弗(不)、加(虛夸)”幾個詞是賦分點;(2)句中的“信(誠信)、孚(使人信服)、福(賜福)”幾個詞是賦分點;(3)句中的“獄(案件)、雖(即使)、以(依據)”幾個詞是賦分點;(4)句中的“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再(其次次)、竭(衰竭)”幾個詞是賦分點;(5)句中的“竭(衰竭)、盈(充足,飽滿,這里指士氣旺盛)、克(攻克,戰勝)”幾個詞是賦分點;(6)句中的“轍(車轍)、靡(倒下)、逐(追擊)”幾個詞是賦分點。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7.(1)魯莊公十年,齊國軍隊以強凌弱,攻打魯國。關鍵時刻,曹劌自告奮勇,隨戰于魯莊公,在戰場上指揮得當、把握戰機,最終戰勝了齊軍。(2)①敢說敢做有擔當②曹劌論戰無愧匹夫之責(3)①發生產生(或:引起)②將“深深折服于他們‘精雕細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與“為他們精湛的技藝而震驚”互換位置【解析】(1)依據題目中給出的兩個人物“曹劌”和“魯莊公”可知,這個故事是指“長勺之戰”。作答時,用自己的話交代清晰時間、地點、人物、事務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即可。(2)本題考查擬寫對聯。對聯分上下兩聯,兩聯字數相同,語義相關,相對應的詞語詞性相同。作答時要盡量圍圍著活動主題“勇于擔當,兼濟天下”來找尋材料擬寫作答。比如,可用“曹劌論戰無愧匹夫之責”來對“蘇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答案不唯一,符合題目要求即可。(3)①語句“紀錄片播出后發生了廣泛影響”中,“發生”與“影響”搭配不當,可把“發生”改為“產生”或“引起”。②語句“人們不僅深深折服于他們‘精雕細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為他們精湛的技藝而震驚”中的“折服”比“震驚”表達的程度要深,所以應當將“深深折服于他們‘精雕細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與“為他們精湛的技藝而震驚”的位置互換。1.(1)居高位、享厚祿的人(2)遍及,普遍(3)賜福,保佑(4)案件【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意思的實力。文言實虛詞的學習和積累是學習文言文的首要環節,這就要求考生不僅要理解和駕馭常見實虛詞的基本意義和用法,而且還要留意詞語在上下文中的特別含義和用法,這就要求學生能活學活用。留意“遍”,遍及,普遍。“獄”是古今異義詞,古義,案件;今義,監獄。2.(1)衣食這類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受,肯定把它分給別人。(2)第一次擊鼓能夠鼓起士氣,其次次擊鼓時(士氣)減弱,到第三次擊鼓時(士氣已經)枯竭了。【解析】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譯。翻譯句子時,要留意重點詞語肯定要翻譯到位,切記漏翻關鍵詞語。留意以下關鍵詞語的意思:弗,不;以,把;再,其次次。3.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回答此題時,須要駕馭句子翻譯,把握文章內容。B項,標題中的“論”就是“論述”的意思,“曹劌論戰”意寫的是曹劌對斗爭的看法;C項,課文具體地記敘了戰前曹劌與魯莊公探討斗爭可不行以打,最終得出“可以一戰”的結論,而對長勺之戰的經過寫得特別簡略。D項,本文記敘了曹劌對斗爭的有關論述,說明白取信于民和正確地把握戰機才能取得斗爭成功的道理。4.魯莊公廣開言路,禮賢下士,虛懷若谷,虛心求教。啟示:我們要盡力做到廣泛聽取他人看法、心胸開闊、不懂就問。【解析】本題考查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依據人物的言行舉止來分析人物。聽進曹劌之言,可看出:魯莊公廣開言路,禮賢下士;從四個方面表現魯莊公不鄙:廣開言路,禮賢下士;盡職盡責,取信于民;用人不疑;虛心求教,不恥下問。1.(1)同樣(2)考慮【解析】這道題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點字詞的說明,是初中生學習文言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