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物態變化考點01溫度【高頻考點精講】一、溫度1、定義:物體的冷熱程度。2、單位:攝氏度(℃)。3、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沸水的溫度為100℃,把0—100℃之間分為100等份,每一等份為1℃。二、溫度計1、定義:測量溫度的工具。常用溫度計:實驗室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2、原理: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制成的。3、使用注意事項:(1)測量前:明確量程和分度值。(2)測量時①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側壁。②待示數穩定后再讀數,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面相平。(讀數時俯視偏大,仰視偏甲甲(俯視)乙(平視)子品下.三、體溫計1、量程:35℃—42℃,分度值:0.1℃。2、由于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間的管做得很細,水銀不會自動流回玻璃泡內,所以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3、使用前用力向下甩,否則只能測出比原來示數高的溫度值。例如,體溫計測量數據為37.5℃,下次使用不甩的話,只能測出等于或者高于37.5℃的溫度,低于37.5℃的溫度測不出來,示數仍然為37.5℃。【熱點題型精練】1.以下是小明估計的常見溫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中考考場的室溫約為50℃B.冰箱保鮮室中礦泉水的溫度約為-5℃C.洗澡時淋浴水溫約為70℃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體溫約為37℃2.在如圖溫度計所示的恒溫環境下進行實驗。將溫度計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體),從溫度計放入開始計時,放入時間足夠長,下列哪幅示意圖可能反映了溫度計內液體的體積隨時間變化的情況()3.如圖所示為寒暑表,40℃與10℃兩條刻度線相距AB=6厘米,刻度線C與刻度線B相距BC=3厘米。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C處應該刻上5℃C.20℃刻度線距A處2厘米B.C處應該刻上-5℃D.20℃刻度線距B處3厘米4.利用玻璃瓶、玻璃管、橡皮塞、適量帶顏色的水可以自制溫度計(如圖所示),為了提高自制溫度計的精確度,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①使用更粗的玻璃管;②使用更細的玻璃管;③換用更大的玻璃瓶裝水;④換用更小的玻5.攝氏溫度的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純凈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100℃.將0~100℃之間劃分為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華氏溫度的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純凈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32F(F,讀作華氏度),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212F.將32~212F之間劃分為18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F.則華氏度F與攝氏度t之間的關系是F=F.人的正常體溫大約為℃。4℃;用它測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讀數為96℃;再用它測某液體的溫度時,它的讀數為27℃,則此液體的實際溫度應為℃.當液體的實際溫度為℃時,制成了圖中A、B、C、D四支溫度計并標有刻度,其中A、B、(1)玻璃小藥瓶相當于普通液體溫度計構造中的:使用透明吸管是為了能夠“A”或“B”或“C”)(4)為了提高自制溫度計的精確程度,請你提出一條改進措施:考點02熔化和凝固【高頻考點精講】固態、液態、氣態是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在一定條件下,物質可以從一種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狀態,這種轉變過程叫做物態變化。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1)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例如冰熔化成水,熔化要吸熱。(2)固體可以分為晶體和非晶體。①晶體:熔化過程中有固定的溫度(熔點),例如:冰、海波、食鹽、各種金屬。②非晶體:熔化過程中沒有固定的溫度,例如:石蠟、松香、玻璃、瀝青。晶體熔化圖像非晶體熔化圖像(3)晶體熔化條件:達到熔點,繼續吸熱。晶體熔化過程特點:不斷吸熱,溫度不變。2、凝固(1)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例如水凝固成冰,凝固要放熱。(2)晶體有固定凝固溫度(凝固點),非晶體沒有固定凝固溫度,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晶體凝固圖像非晶體凝固圖像(3)晶體凝固條件: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晶體凝固過程特點:不斷放熱,溫度不變。【熱點題型精練】8.如圖所示的四幅圖象中,能大致體現液態海波凝固特點的是()9.表中列出幾種物質的熔點(在標準大氣壓下),據此判斷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物質名稱固態水銀金銅鐵鎢固態氫熔點/℃B.在零下255℃時,氫是固態C.水銀溫度計可測量零下40℃的氣溫D.用鎢制成的燈絲不易熔化10.炎熱的夏天,課桌上一個杯子中有一把金屬勺,把熱水瓶中的開水(略低于100℃)倒入杯中,一會兒金屬勺熔化了。當杯中的水溫降為室溫(26℃)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屬塊。關于這種金屬的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該金屬熔點高于100℃B.該金屬熔點低于26℃C.該金屬凝固點高于100℃D.該金屬凝固點低于100℃11.如圖所示,豆腐滑嫩爽口,“凍豆腐”則松軟鮮香。“凍豆腐”解凍后,會發現其內部有許多小孔,小孔的成因是()A.豆腐自身體積的縮小,擠去水后膨脹形成小孔B.豆腐自身體積的膨脹,向外拉伸內部形成小孔C.外部的水冷卻后變成冰雪,扎進豆腐后形成D.豆腐內部的水受凍結冰,再熔化成水后形成12.“打鐵花”是一種民俗文化表演技藝,如圖所示,表演者先將鐵塊放入爐子中變成鐵水,然后擊打鐵水形成“鐵花”,“鐵花”又點燃煙花鞭炮,場景蔚為壯觀。其中,鐵塊變成鐵水的過程對應的物態變化為,此過程需要(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溫度013.火山爆發時,熾熱的熔巖噴出地表,像煉鋼爐流出的鋼水一樣流淌。巖漿是多種成分組成的液體,流淌過程中,在火山口周圍向外依次形成一系列的礦物:橄欖石→渾石→角閃石→黑云母→正長石→白云母→石英。火山周圍形成的這些礦石的熔點(依14.小明在探究“某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時,所用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除了實驗裝置中的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2)放置溫度計時,考慮到固體熔化前、后體積的變化,溫度計玻璃泡應該放置在固體顆粒中間略(選填“靠上”或“靠下”)的位置。(3)實驗過程中,小明每隔一段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觀察到第5min時試管內出現液體,第10min時試管內固體全部變成液體。根據實驗數據在方格紙上描點如圖乙所示,請用筆畫線,將圖象補充完整。(4)由圖乙中圖象可以判斷出該固體是晶體,依據是-0(5)小剛也用該固體和相同的實驗裝置完成了實驗,他根據數據畫出的圖象如圖丙所示。則小剛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可能是(寫出一條即可)。考點03汽化和液化【高頻考點精講】1、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例如,水汽化成水蒸氣,汽化要吸熱。2、蒸發和沸騰是汽化的兩種方式。(1)沸騰①達到沸點時,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②沸騰條件:達到沸點,繼續吸熱;沸騰過程特點:不斷吸熱,溫度不變。③水的沸騰實驗1、氣泡的變化規律水沸騰前,水下層的溫度高于上層的水溫,氣泡上升過程中,氣泡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水,水沸騰時,整個容器中水溫相同,水內部不停的汽化,產生大量的水蒸氣進入氣泡,氣泡變2、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沸騰前,溫度持續上升;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2)蒸發①任何溫度下,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②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1、液體的溫度。溫度越高,蒸發越快;2、液體的表面積。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3、液體上方空氣流速。空氣流速越快,蒸發越快。1、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例如,水蒸氣液化成水(霧、露),液化要放熱。2、液化的兩種方法(1)降低溫度:溫度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物體。(2)壓縮體積:通過加壓的方式使氣體液化。【熱點題型精練】15.如圖所示,夏天從冰箱中拿出的雞蛋放置一段時間后表面會出現許多小水珠,下列關于小水珠形成的原因說法正確的是()A.冰箱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B.雞蛋內部冒出的“寒氣”液化形成的C.雞蛋內部的水滲出殼外D.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16.關于生活現象的解釋,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高壓鍋煮食物熟得快,是因為鍋內氣壓大,沸點低B.人出汗后吹風扇會感覺更涼快,是因為加快了D.湖南的冬季,窗戶上的小水珠常出現在玻璃內側A.同時沸騰B.稍后也沸騰了18.如圖所示,在兩個相同的試管甲和乙中分別裝入質量和初溫相同的水,然后將沸騰時產生的水蒸氣通入試管甲的水中,水蒸氣在甲中幾乎全部液化后,停止通入水蒸氣。測出此時甲中水的溫度為t,以下能驗證水蒸氣液化放熱的操作是A.測出乙中的水溫并與t比較B.測出燒瓶中的水溫并與t比較C.將燒瓶內開水倒入乙中直至與甲中水面相平,搖勻后測出乙中水溫并與t比較D.將另一杯開水倒入乙中直至與甲中水面相平,搖勻后測出乙中水溫并與t比較19.我國古代很早就對物態變化有所認識和應用。早在公元前21世紀,我國就掌握了青銅冶20.如圖所示,醫學上針對外傷的疼痛常用“冷療法”治療。噴霧劑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裝瓶是采用的方法使其在常溫下液化:使用時,對準人的傷口處噴射,液態的氯乙烷在皮膚表面迅速(填物態變化名稱)同時(選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熱,起到鎮痛的作用。21.小利在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中。三山山山60山(1)他組裝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紙板的作用是(2)加熱一段時間后,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溫度為℃,繼續加熱,燒杯內的水中形成大量的氣泡不斷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里面的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3)上述實驗現象說明了水(填“已經”或“還沒”)沸騰。從能量轉化的角度看,氣泡在水面破裂時,將內能轉化為能。(4)這樣加熱幾分鐘后,得到如圖丙所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象。分析圖象可知:①水在沸騰前,不斷吸熱,溫度升高;在沸騰時,不斷吸熱,溫度_o②周圍環境大氣壓(填“高于”或“低于”)標準大氣壓。考點04升華和凝華【高頻考點精講】一、升華1、物質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升華吸熱。2、常見現象(1)衣柜內樟腦丸變小。(2)白熾燈燈絲變細。(3)冬天冰凍的衣服直接變干。(4)碘遇熱變成碘蒸汽。1、物質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凝華放熱。2、常見現象(1)霧凇。(2)冬天玻璃上的窗花。(3)深秋的霜。三、干冰(固態二氧化碳)的作用1、利用干冰給運輸中的食品降溫。2、利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3、利用干冰制造舞臺上云霧繚繞的效果。4、干冰滅火器。四、物質的六種物態變化液態液態凝華(放熱)升華(吸熱)固態【熱點題型精練】22.二十四節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中華民族農耕文明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下列節氣涉及的物態變化正確的是 A.“谷雨”節氣,雨的形成是凝固現象B.“白露”節氣,露的形成是熔化現象C.“霜降”節氣,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23.如圖將冰塊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大約半分鐘,用溫度計測量罐中冰與鹽水混合物的溫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0℃.這時觀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會發現白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水蒸氣形成白霜時吸收了熱量C.冰中加鹽提高了冰的熔點D.如果不加鹽,則罐底出現小水珠而不是白霜24.水是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水的三態變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環,關于水的三態變化分析錯誤的是()A.陽光曬暖了海洋,海水吸熱蒸發成為水蒸氣上升到空中C.冬天,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變成雪花飄滿大地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樣,匯入江河,又注入大海25.固態、液態和氣態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某物質通過放熱、吸熱在甲、乙、丙三種物態之間轉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甲丙乙放熱A.甲為固態,由甲到乙是凝華過程B.乙為液態,C.丙為氣態,由丙到甲是液化過程D.丙為液態,由乙到丙是熔化過程26.在少雨干旱的季節,為了使農作物能正常生長,必要時可利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這是由于干冰在(填物態變化的名稱)時迅速(選填“吸球表面溫度降為-84℃,人們呼出的氣體很快(填寫物態變化名稱)成28.小明在探究物態變化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甲、乙所示的兩種探究“碘的升華”的實驗方案。丙(1)已知酒精燈火焰的溫度約為400℃,標準大氣壓下,碘的熔點為113.5℃。上述設計(2)為了進一步探究此類現象,小明用干冰(固態二氧化碳)進行了下列實驗:在燒杯中放入適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塊干冰,觀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氣泡產生,同時水面有大量白氣,如圖丙所示。實驗中,水中大量的氣泡是由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霧是由形成的。看到的白霧會(選填“上升"或“下沉”)。第三章物態變化(解析版)考點01溫度【高頻考點精講】一、溫度1、定義:物體的冷熱程度。2、單位:攝氏度(℃)。3、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沸水的溫度為100℃,把0—100℃之間分為100等份,每一等份為1℃。二、溫度計1、定義:測量溫度的工具。常用溫度計:實驗室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2、原理: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制成的。3、使用注意事項:(1)測量前:明確量程和分度值。(2)測量時①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側壁。②待示數穩定后再讀數,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面相平。(讀數時俯視偏大,仰視偏甲甲(俯視)乙(平視)子品下.三、體溫計1、量程:35℃—42℃,分度值:0.1℃。2、由于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間的管做得很細,水銀不會自動流回玻璃泡內,所以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3、使用前用力向下甩,否則只能測出比原來示數高的溫度值。例如,體溫計測量數據為37.5℃,下次使用不甩的話,只能測出等于或者高于37.5℃的溫度,低于37.5℃的溫度測不出來,示數仍然為37.5℃。【熱點題型精練】1.以下是小明估計的常見溫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中考考場的室溫約為50℃B.冰箱保鮮室中礦泉水的溫度約為-5℃C.洗澡時淋浴水溫約為70℃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體溫約為37℃A、人體感覺舒適的溫度在23℃左右,考場內的氣溫感覺舒適,在23℃左右。不符合實際;B、水的凝固點在0℃左右,冰箱內保鮮室中礦泉水的溫度應該高于0℃,在4℃左右。不C、人的體溫在37℃左右,洗澡水的溫度應該略高于體溫,不可能達到70℃.不符合實際;D、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在37℃左右,變化幅度很小。符合實際。2.在如圖溫度計所示的恒溫環境下進行實驗。將溫度計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體),從溫度計放入開始計時,放入時間足夠長,下列哪幅示意圖可能反映了溫度計內液體的體積隨時間變化的情況()解:由圖知,溫度計的示數是25℃,說明環境溫度是25℃;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冰水混合物放在這一環境中會吸收熱量,其中的冰會熔化,并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直到冰全部熔化成水;所以將溫度計放入冰水混合物中,開始時冰水混合物溫度為0℃,溫度計中液體溫度較高,放出熱量體積收縮,溫度計示數變小,直到與冰水混合物溫度相同;當冰全部熔化成水,溫度升高,溫度計中液體溫度也隨著升高,直到與環境溫度相同。所以溫度計內液體體積先減少接著保持不變,隨后體積膨脹,最終保持不變。答案:A。3.如圖所示為寒暑表,40℃與10℃兩條刻度線相距AB=6厘米,刻度線C與刻度線B相距BC=3厘米。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C處應該刻上5℃B.C處應該刻上-5℃C.20℃刻度線距A處2厘米D.20℃刻度線距B處3厘米AB、因為40℃與10℃兩條刻度線相距AB=6厘米,所以兩條刻度線相距1cm溫度差為5℃,當BC=3厘米時,溫度相差3×5℃=15℃,又因為寒暑表越往上示數越大,故A示數為40℃,B示數為10℃,C的示數為10℃-15℃=-5℃,故A錯誤,B正確;CD、20℃與30℃相差10℃,相,即在B的上面2cm處或A下面6cm-2cm答案:B。4.利用玻璃瓶、玻璃管、橡皮塞、適量帶顏色的水可以自制溫度計(如圖所示),為了提高自制溫度計的精確度,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①使用更粗的玻璃管;②使用更細的玻璃管;③換用更大的玻璃瓶裝水;④換用更小的玻璃瓶裝水①玻璃泡中的液體升高相同的溫度,體積膨脹相同,如果管越粗,上升的高度越少,越不②玻璃泡中的液體升高相同的溫度,體積膨脹相同,如果管越細,上升的高度越多,越靈③使用更大的玻璃瓶裝水,細管的液面上升的高度越明顯,故③正確;④使用更小的玻璃瓶裝水,細管的液面上升的高度不明顯,故④錯誤,故B正確,ACD答案:B。5.攝氏溫度的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純凈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100℃.將0~100℃之間劃分為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華氏溫度的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純凈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32F(F,讀作華氏度),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212F.將32~212F之間劃分為18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F.則華氏度F與攝氏度t之間的關系是F=1.8t+32F.人的正常體溫大約為℃。解:(1)∵華氏溫標規定: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212華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32華氏度,中間分為180等分,每一等分代表1華氏度;∴攝氏溫差100度等同華氏溫差180度;即1攝氏)華氏度=1.8華氏度;又知:華氏溫度起點為32華氏度等于攝氏溫度的0度;所以,華氏溫度與攝氏溫度之間的關系為:F=1.8t+32。(2)人的正常體溫大約為37℃。答案:F=1.8t+32;37。6.有一刻度均勻但所標讀數與實際溫度不相符的溫度計,用它測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讀數為4℃;用它測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讀數為96℃;再用它測某液體的溫度時,它的讀數為27℃,則此液體的實際溫度應為25℃.當液體的實際溫度為_℃時,用此溫度計測出的讀數恰好與液體的實際溫度相等。解:(1)溫度計上一個小格表示的實際溫溫度計測量某種液體的溫度為27℃時,這種液體的實際溫度為(2)設液體的實際溫度為t,則:(1)玻璃小藥瓶相當于普通液體溫度計構造中的玻璃泡;使用透明吸管是為了能夠明顯地觀察到測溫物質的體積(選填“溫度”或“體積”)的變化;(3)D的工作原理與其他三支不同(相同/不同),其工作原理是氣體熱脹冷縮_;當氣溫升高時,D中液柱ab的會向左(左/右)移動;(4)為了提高自制溫度計的精確程度,請你提出一條改進措施:增大玻璃瓶的容積或使解:(1)當溫度升高時,玻璃小藥瓶中的液體受熱膨脹,使液柱進入吸管,所以玻璃小藥瓶相當于溫度計的玻璃泡;使用透明吸管的目的是能夠明顯地觀察到測溫物質的體積的變(2)由圖可知,B吸管最粗,AC兩透明吸管的粗細相同,但C中裝的液體較多,溫度變(4)要提高自制溫度計的精確度,在溫度稍微變化時,液柱變化比較明顯,需要液體的體答案:(1)玻璃泡;體積;(2)C;(3)不同;氣體熱脹冷縮;左;(4)增大玻璃瓶的容考點02熔化和凝固【高頻考點精講】一、物態變化固態、液態、氣態是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在一定條件下,物質可以從一種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狀態,這種轉變過程叫做物態變化。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1)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例如冰熔化成水,熔化要吸熱。(2)固體可以分為晶體和非晶體。①晶體:熔化過程中有固定的溫度(熔點),例如:冰、海波、食鹽、各種金屬。②非晶體:熔化過程中沒有固定的溫度,例如:石蠟、松香、玻璃、瀝青。晶體熔化圖像非晶體熔化圖像(3)晶體熔化條件:達到熔點,繼續吸熱。晶體熔化過程特點:不斷吸熱,溫度不變。2、凝固(1)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例如水凝固成冰,凝固要放熱。(2)晶體有固定凝固溫度(凝固點),非晶體沒有固定凝固溫度,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晶體凝固圖像非晶體凝固圖像(3)晶體凝固條件: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晶體凝固過程特點:不斷放熱,溫度不變。【熱點題型精練】8.如圖所示的四幅圖象中,能大致體現液態海波凝固特點的是()A、在整個過程中溫度有上升的趨勢,是熔化圖象,又因為有一段時間內物質吸熱,溫度不變,說明有一定的熔點,因此為晶體的熔化圖象,故A不合題意;B、在整個過程中溫度有上升的趨勢,又因為該物質沒有一定的熔點,所以是非晶體的熔C、在整個過程中溫度有下降的趨勢,是凝固圖象,又因為該物質沒有一定的凝固點,所D、在整個過程中溫度有下降的趨勢,是凝固圖象,又因為有一段時間內物質放熱,溫度不變,說明有一定的凝固點,因此為晶體的凝固圖象,故9.表中列出幾種物質的熔點(在標準大氣壓下),據此判斷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金銅鐵鎢固態氫熔點/℃B.在零下255℃時,氫是固態C.水銀溫度計可測量零下40℃的氣溫D.用鎢制成的燈絲不易熔化解:A、銅的熔點是低于鐵的熔點,銅掉入鐵水中,液態的鐵的溫度一定高于銅的熔點。故A錯誤。B、由表格知道:氫的熔點是-259℃,在零下255℃時,氫已經熔化,所以是液態。故BC、水銀溫度計不可測量零下40℃的氣溫,因為在零下38.8℃時,水銀已經開始凝固。故10.炎熱的夏天,課桌上一個杯子中有一把金屬勺,把熱水瓶中的開水(略低于100℃)倒關于這種金屬的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該金屬熔點高于100℃B.該金屬熔點低于26℃C.該金屬凝固點高于100℃D.該金屬凝固點低于100℃解:金屬勺熔化了,說明熱水瓶中開水的溫度高于金屬的熔點,使熔化;當杯中的水溫降為室溫(26℃)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屬塊,說明室溫(26℃)低于許多小孔,小孔的成因是()A.豆腐自身體積的縮小,擠去水后膨脹形成小孔B.豆腐自身體積的膨脹,向外拉伸內部形成小孔C.外部的水冷卻后變成冰雪,扎進豆腐后形成豆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放入冰箱冷凍時這些水分就會凝固為些小冰晶將整塊豆腐擠壓成蜂窩形狀;拿出來,凝固的解:鐵塊變成鐵水的過程是熔化過程,熔化吸熱,鐵是晶體,熔化過程溫度不變。答案:熔化;吸收;不變。13.火山爆發時,熾熱的熔巖噴出地表,像煉鋼爐流出的鋼水一樣流淌。巖漿是多種成分組成的液體,流淌過程中,在火山口周圍向外依次形成一系列的礦物:橄欖石→渾石→角閃石→黑云母→正長石→白云母→石英。火山周圍形成的這些礦石的熔點依次由高到低(依次由高到低/相同/依次由低到高)。解:多種成分組成的液體,在流淌過程中,逐漸的變為各種礦石,這種物態變化叫凝固;在巖漿流動的過程中,巖漿的溫度是逐漸降低的。先凝固的說明凝固點高,熔點高;后凝固的說明凝固點低,熔點低;所以火山周圍形成的這些礦石的熔點依次由高到低。答案:依次由高到低。14.小明在探究“某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時,所用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2)放置溫度計時,考慮到固體熔化前、后體積的變化,溫度計玻璃泡應該放置在固體顆粒中間略靠下(選填“靠上”或“靠下”)的位置。(3)實驗過程中,小明每隔一段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觀察到第5min時試管內出現液體,第10min時試管內固體全部變成液體。根據實驗數據在方格紙上描點如圖乙所示,請用筆畫線,將圖象補充完整。(4)由圖乙中圖象可以判斷出該固體是晶體,依據是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5)小剛也用該固體和相同的實驗裝置完成了實驗,他根據數據畫出的圖象如圖丙所示。則小剛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可能是物質的質量較小,熔化過程較快(寫出一條即可)。解:(1)探究“某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時,需要用溫度計測量固體在每個時刻的溫度,所以需要用到秒表;(2)固體熔化前、后體積會發生變化,體積可能變大,也可能變小,為了精確測量溫度,溫度計的玻璃泡應該靠下;(3)根據圖象描點連線,如圖所示:乙(4)由上圖可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所以為該物質為晶體;(5)由圖丙可知,該物質在熔化的過程中溫度一直上升,其原因可能是:物質的質量較小,熔化過程較快;溫度計放置位置偏下,接觸了試管底部。答案:(1)秒表;(2)靠下;(3)見解析;(4)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5)物質的質量較小,熔化過程較快。考點03汽化和液化【高頻考點精講】1、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例如,水汽化成水蒸氣,汽化要吸熱。2、蒸發和沸騰是汽化的兩種方式。(1)沸騰①達到沸點時,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②沸騰條件:達到沸點,繼續吸熱;沸騰過程特點:不斷吸熱,溫度不變。③水的沸騰實驗1、氣泡的變化規律水沸騰前,水下層的溫度高于上層的水溫,氣泡上升過程中,氣泡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水,水沸騰時,整個容器中水溫相同,水內部不停的汽化,產生大量的水蒸氣進入氣泡,氣泡變2、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沸騰前,溫度持續上升;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2)蒸發①任何溫度下,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②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1、液體的溫度。溫度越高,蒸發越快;2、液體的表面積。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3、液體上方空氣流速。空氣流速越快,蒸發越快。1、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例如,水蒸氣液化成水(霧、露),液化要放熱。2、液化的兩種方法(1)降低溫度:溫度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物體。(2)壓縮體積:通過加壓的方式使氣體液化。【熱點題型精練】15.如圖所示,夏天從冰箱中拿出的雞蛋放置一段時間后表面會出現許多小水珠,下列關于小水珠形成的原因說法正確的是()A.冰箱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B.雞蛋內部冒出的“寒氣”液化形成的C.雞蛋內部的水滲出殼外D.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解:從冰箱中取出的雞蛋過一會兒表面有水珠,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答案:D。16.關于生活現象的解釋,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高壓鍋煮食物熟得快,是因為鍋內氣壓大,沸點低B.人出汗后吹風扇會感覺更涼快,是因為加快了蒸發C.夏天,從冰箱拿出來的飲料瓶外壁會冒汗,這是一種液化現象D.湖南的冬季,窗戶上的小水珠常出現在玻璃內側解:A.因為水的沸點與壓強有關,壓強增大,沸點升高,煮食物時高壓鍋的氣壓比普通鍋內的氣壓高,所以水沸騰時高壓鍋內的溫度高于普通鍋內的溫度,溫度越高,食物熟的越快,故A錯誤;B.人出汗后吹風扇會感覺更涼快,是因為加快了空氣流動,加快了汗液的蒸發,故B正C.夏天從冰箱中取出的飲料瓶會“冒汗”,這是由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冬季室內溫度較高,溫度高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放出熱量,液化形成小水滴,附著在玻璃內側,故D正確。17.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鍋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圖所示。當鍋里的水沸騰以后,碗中的水()A.同時沸騰B.稍后也沸騰了C.溫度達到沸點,不會沸騰D.溫度低于沸點,不會沸騰解:鍋里的水達到沸點后繼續吸熱會沸騰,但溫度不再改變,所以,碗內水的溫度等于水的沸點,但碗內的水不能繼續吸熱,不會沸騰,故ABD錯誤、C正確。18.如圖所示,在兩個相同的試管甲和乙中分別裝入質量和初溫相同的水,然后將沸騰時產生的水蒸氣通入試管甲的水中,水蒸氣在甲中幾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氣。測出此時甲中水的溫度為t,以下能驗證水蒸氣液化放熱的操作是A.測出乙中的水溫并與t比較B.測出燒瓶中的水溫并與t比較C.將燒瓶內開水倒入乙中直至與甲中水面相平,搖勻后測出乙中水溫并與t比較D.將另一杯開水倒入乙中直至與甲中水面相平,搖勻后測出乙中水溫并與t比較水沸騰時產生的水蒸氣在甲試管中遇冷由氣態變為液態,發生液化,水蒸氣液化要放出熱量;水蒸氣液化時放出的熱量被甲試管中的水吸收,水的溫度升高,將燒瓶內開水倒入乙中直至與甲中水面相平,搖勻后測出乙中水溫并與t比較,t高于乙中的水溫,得出水蒸氣液化放熱,因為另一杯開水溫度不一定與燒瓶中開水溫度相同,故C可以。19.我國古代很早就對物態變化有所認識和應用。早在公元前21世紀,我國就掌握了青銅冶鑄技術。如圖所示的鑄造青銅鐘,就是讓經過冶煉的液態銅在泥模內發生凝固制成的。東漢王充所著《論衡》中有“云霧,雨之征也,夏則為露,冬則為霜,溫則為雨,寒則為雪”。其中“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發生液化形成的。解:液態銅倒入泥模鑄造青銅鐘,是液態的銅凝固為固態;“露”,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答案:凝固;液化。20.如圖所示,醫學上針對外傷的疼痛常用“冷療法”治療。噴霧劑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裝瓶是采用壓縮體積的方法使其在常溫下液化:使用時,對準人的傷口處噴射,液態的氯乙烷在皮膚表面迅速汽化(填物態變化名稱)同時吸收(選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熱,起到鎮痛的作用。解:(1)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兩種:一是降低溫度,二是壓縮體積。那么要想在常溫下讓氯乙烷烷從氣態變為液態,我們可采取加壓的方法使其在常溫下液化,這一過程要放出熱(2)當液態的氯乙烷噴出遇到溫度較高的皮膚時,會迅速汽化為氣態;液態的氯乙烷汽化時吸收大量的熱量,會使人體受傷部位的內能減小,溫度降低。答案:壓縮體積;汽化;吸收。21.小利在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中。甲乙丙(1)他組裝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紙板的作用是減少熱量散失,加快水的沸(2)加熱一段時間后,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溫度為61℃,繼續加熱,燒杯內的水中形成大量的氣泡不斷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里面的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3)上述實驗現象說明了水已經(填“已經”或“還沒”)沸騰。從能量轉化的角度看,氣泡在水面破裂時,將內能轉化為能。(4)這樣加熱幾分鐘后,得到如圖丙所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象。分析圖象可知:①水在沸騰前,不斷吸熱,溫度升高;在沸騰時,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o②周圍環境大氣壓低于(填“高于”或“低于”)標準大氣壓。解:(1)中間有孔的紙板作用是主要是減少熱量的損失,加快水的沸騰,同時還可以固定(2)圖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所以此時的溫度為61℃;(3)當水沸騰時,有大量的氣泡涌現,接連不斷地上升,并迅速地由小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說明水已經沸騰;從能量轉化的角度看,氣泡在水面破裂時,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4)①如圖丙,水沸騰前的圖線為一條斜向上的線段,所以水的溫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升高;水沸騰時,圖線變為一條與橫軸平行的直線,這就說明水的溫度不再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改變,即水在沸騰前,不斷吸熱,溫度升高;在沸騰時,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②液體的沸點與水表面的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在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此時水的沸點低于100℃,說明此時氣壓低于1標準大氣壓。答案:(1)減少熱量散失,加快水的沸騰;(2)61;(3)已經;機械;(4)①保持不變;②低于。考點04升華和凝華【高頻考點精講】1、物質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升華吸熱。2、常見現象(1)衣柜內樟腦丸變小。(2)白熾燈燈絲變細。(3)冬天冰凍的衣服直接變干。(4)碘遇熱變成碘蒸汽。1、物質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凝華放熱。2、常見現象(1)霧凇。(2)冬天玻璃上的窗花。(3)深秋的霜。三、干冰(固態二氧化碳)的作用1、利用干冰給運輸中的食品降溫。2、利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3、利用干冰制造舞臺上云霧繚繞的效果。4、干冰滅火器。四、物質的六種物態變化【熱點題型精練】22.二十四節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中華民族農耕文明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下列節氣涉及的物態變化正確的是A.“谷雨”節氣,雨的形成是凝固現象B.“白露”節氣,露的形成是熔化現象C.“霜降”節氣,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D.“小雪”節氣,雪的形成是液化現象解:A、雨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故A錯誤;B、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故B錯誤;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變成的固態小冰晶,是凝華現象,故C正確;D、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變成的固態小冰晶,是凝華現象,故D錯誤。23.如圖將冰塊放于易拉罐中并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社區科普知識試題及答案
- 工程師建筑施工安全動態試題及答案
- 芯片短缺背景下2025年汽車行業應對策略與汽車改裝市場報告
- 河南開放大學2025年《無線局域網組建》形考終考作業答案
- 2025年北京市東城區九年級初三一模英語試卷(含答案)
- 新能源汽車技術商業化路徑探索試題及答案
- 食品添加劑在方便食品中的安全性評估與添加劑風險評估報告
- 礦山智能化開采無人作業技術標準化研究與應用報告
- 精準戀愛測試題及答案
-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與市場機遇研究試題及答案
- JT-T 1495-2024 公路水運危險性較大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審查規程
- 幸福心理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浙江大學
- 個人工勞務分包合同
- 5月8日世界微笑日微笑的力量生活中保持微笑宣傳課件
- 2022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調研報告
- 酒店網評分提升方案
- 石油化工設備維護檢修規程設備完好標準SHS010012004-副本
- 妊娠合并垂體侏儒的護理查房
- 廚房消防安全培訓課件
- 全國工會財務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
- 保險學(第五版)課件 魏華林 第9、10章 再保險、保險經營導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