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思辨類”作文的命題特點和審題法則_第1頁
“三元思辨類”作文的命題特點和審題法則_第2頁
“三元思辨類”作文的命題特點和審題法則_第3頁
“三元思辨類”作文的命題特點和審題法則_第4頁
“三元思辨類”作文的命題特點和審題法則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元思辨類”作文的命題特點和審題法則“三元思辨類”作文的命題特點01環環相扣,辨清三元關系近年高考作文,出現了較多的三元概念型作文題,如2021年全國乙卷“修身、矯思、立義”、新高考Ⅱ卷“藏而不露、不偏不倚、緩緩出頭”,2022年全國甲卷“移用、化用、獨創”、新高考Ⅰ卷“本手、妙手、俗手”都屬于這一類命題。相比之前的二元概念型作文,三元概念型作文能更好地考查學生對復雜問題的認識與駕馭能力,也能有效規避猜題押題或宿構寫作。但從寫作者的角度說,作文的思辨關系越來越復雜,審題立意難度越來越高,導致考場作文中普遍存在“立意不準”“內涵不清”“關系不明”等致命傷。研究這些問題,理應成為高考作文備考的當務之急。02著眼整體,宏觀把握一元或二元概念的材料作文題,材料中往往會出現關鍵句,把握關鍵句,審題障礙往往就可以迎刃而解;但三元概念型作文題涉及概念更多元,關系更復雜,材料命意往往不是一個句子所能概括的,尤其需要整體觀照才能審清題意。從寫作實踐上看,這一方面容易出現的誤區主要表現在:理解視角偏狹,立意過于片面。以2022年全國甲卷(“移用、化用、獨創”)為例,如果考生忽略作文材料和任務指令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僅僅著眼于作文材料或任務指令中的某一點來思考問題,就會出現諸如“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直接照搬也不錯”“合理的借鑒化用,何樂而不為”“獨創精神是新時代青年的個性追求”等等立意。雖然這些立意并非完全偏題跑題,但顯得片面化、局限化。審清這道作文題的命意,一定離不開宏觀把握:從“移用”“化用”到“獨創”,是一個逐步發展進步直至升華創新的過程——這樣理解材料,不偏執一端,不拘于一隅,體現了明顯的層次感、整體感,真正做到了審題立意高屋建瓴。對于三元概念型作文來說,只有著眼于整體的觀照,才能有效規避“立意不準”的誤區。03厘清概念,辨析內涵三元概念型作文,有的題目中概念內涵比較直接顯豁,如2022年新高考I卷,作文材料對“本手、妙手、俗手”三個概念分別進行了精準的詮釋;有的題目概念內涵則稍顯間接晦澀,設置了審題障礙,如2021年全國乙卷“修身、矯思、立義”。從寫作實踐上看,這一方面容易出現的誤區主要表現在:概念認識不清,論述捉襟見肘。以2021年全國乙卷為例,“修身、矯思、立義”三個概念都與“理想”有機關聯,“修身、矯思”是實現理想的途徑,“立義”則是理想的本質。結合任務指令,可以得出這樣的立意:站在特定的時代節點,當代青年要不斷深化思想認識,將理想追求與自身實際、時代精神有機結合,對實現理想過程中的基礎、實踐、目標)等進行多層次的思考,將個人價值的實現融入到國家民族的發展洪流之中,融入到服務社會他人的實踐之中。如果達不到這樣對概念的認識層次,論述往往會含混不清,很難做到左右逢源。04梳理關系,注重關聯寫作三元概念型作文,要善于梳理辨析概念間存在的關系,并善于從概念間的關系出發,確定合理的論點與分論點,進而搭建文章的基本框架。從某種意義上說,把關系梳理清楚,才會讓我們視野開闊,抓住多方面關系進行整體規劃,才能在行文中彰顯思辨色彩。常見的三元概念關系有并列、順承、遞進,也有對立、條件和因果關系的加入,形成比較復雜的概念關系。從寫作實踐上看,這一方面容易出現的誤區主要表現在:割裂概念關系,簡單并列疊加。以2022年新高考Ⅱ卷(“選擇、創造、未來”)為例,這道作文題中,三位人物職業“選擇”不同,研究方向不同,都有共同的創新思維,且都能將個人奮斗與祖國發展、時代呼喚聯系在一起,但論述中不可采取簡單并列式思路,三個概念“選擇、創造、未來”大致呈遞進關系:先選擇一種人生方向,然后在崗位上創造發揮,進而為美好未來而奮斗。如果仔細思考,選擇與創造之間、選擇與未來之間、創造與未來之間,也可以解讀為條件或因果關系:正確選擇影響著創造活力,正確選擇決定著未來結果或創造活力決定未來結果。梳理關系和注重關聯,是彰顯思辨的重中之重,從某種程度上說,它決定著一篇文章的重心甚至格局。三元關系的命題,增加了思維含量,需要考生綜合考慮三個概念之間的復雜層次關系,對寫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元關系中,三個層次互相對立,如'移用、借用、獨創”中,創造是需要肯定的,移用、借用相對創造而言是需要批判的,而借用和移用之間,借用是最不可取的做法。三元關系包含三個概念層次,這也是謀篇布局的結構解析。假設三種關系用A、B、C代替,考生具體寫作時需要論證A與B的關系、B與C的關系以及A、B、C三者的相互關系,然后結合現實,澄清錯誤認識,指明正確的做法,最后得出結論。“三元思辨”作文中,構成材料的核心事件或內容的三個元素(表現為三個概念),這三個元素之間存在著邏輯關系,這種邏輯關系又不是單一的,其思維方向、價值取向具有多元性、開放性考生需要根據自己的理解,并融入辯證思維,分析三者之間的關系,確定文章的立意。“三元思辨類”作文的審題法則①分析每個元素本身的象征義或本質義。②重點分析任意一個元素的行為與特征的本質或原因(+由此說明我們應該怎么做)③分析任意兩個元素之間的關系(當元素沒有行為或特征時更要重點看關系)“三元思辨類”作文的審題誤區1.脫離材料語境限制,審讀作文材料沒有抓住關鍵句和關鍵詞,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走“套作”“抄襲”“宿作”之路,大而無當,泛泛而論。2.對話題內涵理解不透徹,只是圍繞話題做表面文章;3.無視思辯證的二元或三元關系,片面截取材料一小部分內容,狹隘的審題,片面的立意,沒有綜合思辨;全文結構層次不清晰,邏輯關系和思辨色彩體現不明顯4.文章聯系社會現實不夠,不能化虛為實,論據不夠,架空分析,空洞說理,多為正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