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吉環保能源濱海有限公司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_第1頁
江蘇大吉環保能源濱海有限公司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_第2頁
江蘇大吉環保能源濱海有限公司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_第3頁
江蘇大吉環保能源濱海有限公司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_第4頁
江蘇大吉環保能源濱海有限公司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大吉環保能源濱海有限公司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建設單位:江蘇大吉環保能源濱海有限公司2024年11月

江蘇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股份公司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211號(210019)電話真箱:jsaeit@163.com網址:江蘇大吉環保能源濱海有限公司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入河排污口設置對水域水質和水生態環境影響分析對水域及功能區水質影響分析預測因子清下水排放污染因子主要為COD、氨氮、SS、總磷,其中COD、氨氮涉及總量控制,總磷易引起河水富營養化,本次選擇COD、氨氮、總磷進行預測。預測范圍本次預測河流為套沙河,預測范圍為套沙河、四號大溝、三號大溝、五丈河、套坎河與引射濟黃河,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表水環境》(HJ2.3-2018),評價范圍內多條河流相互連通,水流運動及污染物交換相互影響,屬于典型的平原河網地區,且水流不恒定,排污不穩定,因此本次采用一維非穩態河網數學模型進行預測。模擬工況由于本排口為清下水排口,排放為清下水,故本次模擬正常排放工況進行影響分析,預測排口正常排放的情況下,排口對相關水域水質的影響。本次通過將循環水系統阻垢緩蝕劑改為無磷型,增加絮凝加藥設施,提高現有排放標準,技改后一期項目河水水質凈化處理反沖洗水水質保持不變,循環冷卻系統排水中COD、SS、氨氮、總磷、BOD5排放標準分別提升至30mg/L、10mg/L、1.0mg/L、0.5mg/L、10mg/L,滿足或優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DB32/4440-2022)表1中D標準(現有城鎮污水處理廠,排口位于一般區域,總設計規模小于3000m3/d)。循環冷卻系統排水除添加殺菌劑期間的2h停止排水,其余時間連續排放,因此循環冷卻系統排水為間歇排放。循環冷卻系統定期每周添加1次氧化殺菌劑,每月添加1次非氧化殺菌劑,循環冷卻系統排水年排放量為25769t,年排放時間為8632h,平均小時排放量為2.985m3/h,折算成流量約為0.00083m3/s。主要污染物排放濃度及年排放總量見下表。表STYLEREF2\s6.1SEQ表\*ARABIC\s21排口水污染物排放情況污染源污染物廢水排放量(t/a)排放標準(mg/L)排放量(t/a)提標前提標后提標前提標后變化量循環冷卻系統排水COD2576940301.0310.773-0.258SS40101.0310.258-0.773氨氮25*1.00.6440.026-0.618BOD560*101.5460.258-1.288總磷1.0*0.50.0260.013-0.013河水水質凈化處理反沖洗水COD1095040400.4380.4380SS40400.4380.4380氨氮25*25*0.2740.2740BOD560*60*0.6570.6570總磷1.0*1.0*0.0110.0110預測模型(1)水量模型基本方程水量計算的微分方程是建立在質量和動量守恒定律基礎上的圣維南方程組,以流量和水位為未知變量,并補充考慮了漫灘和旁側入流的完全形式圣維南方程組為:(公式STYLEREF2\s6.1SEQ公式\*ARABIC\s21)式(6.2-1)中:——流量,m3/s;——沿水流方向空間坐標;——調蓄寬度,包括灘地在內的全部河寬,m;——水位,m;——時間坐標;——旁側入流流量,入流為正,出流為負,m3/s;——斷面平均流速,m/s;——重力加速度,m2/s;——主槽過水斷面面積,m2;——主流斷面寬度,m;——糙率;——水力半徑,m。方程組求解方法:Abbott-Ionescu六點隱式有限差分法。按照網格點的計算順序交替計算水位或流量,兩類計算點又被稱為點和點。首先求解各節點處的水位,然后將各節點水位回代至單一的河道方程中,并最終求得各單一河道各微斷面水位及流量,具體的求解過程也參照下圖。圖STYLEREF2\s6.1SEQ圖\*ARABIC\s21Abbott-Ionescu格式求解示意圖(2)水質模型基本方程河網對流傳輸移動問題的基本方程為:(公式STYLEREF2\s6.1SEQ公式\*ARABIC\s22)(公式STYLEREF2\s6.1SEQ公式\*ARABIC\s23)式(6.1-2)是河道方程,式(6.1-3)是河道叉點方程。式中:——流量,m3/s;——水位,m;——河道面積,m2;——縱向分散系數;——水流輸送的物質濃度,mg/L;——河道叉點—節點的水面面積,m2;——節點編號,為與節點相聯接的河道編號;——與輸送物質濃度有關的衰減項,;——衰減因子;——外部的源或匯項。在對方程求解時,時間項采用向前差分的方式,對流項則采用上風格式求解,擴散項采用中心差分格式。模型構建由于河網內部河道多而復雜,一般都屬天然河道。為了便于計算,首先必須將內部河道進行概化,形成一個有河道、有節點的概化河網。將天然河網進行合并、概化,概化河道為水平底坡、梯形斷面,概化斷面用底高、底寬和邊坡三要素來描述。概化時將主要的輸水河道納入計算范圍,將次要的河道和水體根據等效原理,歸并為單一河道和節點,使概化前后河道的輸水能力相等、調蓄能力不變。當這些次要的平行河道具有斷面資料,且首末節點相同時,可以用水力學的方法,根據過水能力相同的原理,求得合并概化河道的斷面參數。對于水系內不參加水流輸送的一些小河、池塘等,其調蓄作用不可忽視,采用調蓄不變原則模擬概化河網以外的調蓄作用,使概化前后河道的總調蓄容積不變。根據上述河網概化基本原則,對河網的概化結果見下圖。根據上述河網數學模型構建基本原則,對研究區域水系進行概化,以套沙河為重點研究區域,概化共6條河流。圖STYLEREF2\s6.1SEQ圖\*ARABIC\s22研究區域河網概化圖計算參數(1)設計水文參數為考慮擬建入河排污口在不利環境設計水量條件下對水體水質的影響,預測在正常工況下最不利條件清下水排放對下游河道水質影響。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表水環境》(HJ2.3-2018)要求,選取90%保證率最枯月流量作為河流不利枯水條件。通過對2012~2022年濱海日降雨量進行統計,采用P-III型曲線進行頻率計算,結果見表6.1-2和圖6.1-2,得到水文保證率為90%的枯水期月平均降雨量為7.58mm,其典型月為2022年2月。根據《江蘇省水文手冊》、《江蘇省暴雨參數圖集》、《江蘇省暴雨洪水圖集》中的蘇北旱地次降雨徑流關系曲線圖,在根據引射濟黃河匯流范圍計算得到引射濟黃河90%的枯水期月平均流量Q:2.06m3/s。表STYLEREF2\s6.1SEQ表\*ARABIC\s22濱海站不同設計頻率枯水期降水量計算成果表項目資料系列:2012~2022年(12月-4月)均值=31.43mmCv=0.65Cs=0.79Cs/Cv=1.22頻率P50%75%90%95%設計枯水期降水量(mm)28.7716.67.582.99代表月(降雨量/mm)2022年4月(29.82)2016年1月(16.61)2022年2月(6.64)2012年1月(3.10)圖STYLEREF2\s6.1SEQ圖\*ARABIC\s23濱海站1992~2022年枯水期降水量(12月-4月)頻率曲線(2)邊界條件基于區域降雨量資料、地表水現狀監測資料并結合區域模型推算水動力邊界條件,水質邊界采用本次水質監測數據。(3)模型參數糙率是河網水動力模擬的主要參數,根據水網地區的水動力特性,參照張秉文《天然河道糙率計算及取值方法》相關研究成果,并結合該區域河網水動力、水質相關研究,率定得到模型糙率取值為0.026。為保證預測結果的安全性,結合《河網水功能區水環境容量核定技術規范》(DB32/T4542-2023)及平原河網地區水質數值模擬方面的研究成果,確定本次模擬降解系數取值如下:COD的降解系數為0.13d-1,氨氮的降解系數為0.1d-1,TP的降解系數為0.09d-1。(4)污染源概況本論證范圍內無工業排污口,有2個污水廠直排,論證區域內面源有未接管的生活面源、農田種植面源、畜禽養殖面源、水產養殖面源等。本項目運行后COD總排放量為1.211噸/年,氨氮總排放量為0.300噸/年,總磷總排放量為0.024噸/年,本項目削減原排放量COD排放量為1.469噸/年,氨氮排放量為0.918噸/年,總磷排放量為0.037噸/年。具體現狀污染物排放量見5.2節、5.3節。計算結果下,COD、NH3-N、總磷排放對評價河段水質預測結果見下表。表STYLEREF2\s6.1SEQ表\*ARABIC\s23正常排放狀況下污染物濃度預測結果(mg/L)斷面名稱河道名稱水質因子濃度預測水質因子濃度增量CODNH3-NTPCODNH3-NTP排口下游1000米處斷面套沙河26.000.5290.280-0.035-0.085-0.0018排口下游2000米處斷面(與四號大溝交界處套沙河25.000.2830.240-0.029-0.072-0.0015套沙河橋斷面(與五丈河交界處)套沙河25.001.7100.260-0.025-0.062-0.0013套沙河與引射濟黃河交界處斷面引射濟黃河19.000.4220.160-0.003-0.007-0.0001套沙河與引射濟黃河交界處下游2km斷面引射濟黃河17.750.390.15-0.002-0.006-0.0001黃河故道果林橋斷面廢黃河14.500.200.10-0.001-0.002-0.00002Ⅲ類水質標準201.00.2///根據預測結果,正常排放狀況下,由于套沙河水質現狀本底超過Ⅲ類水環境質量標準要求,導致預測后仍不能達標,但本次同步實施提標改造,提標后廢水污染物入河量大幅減少,預測可知本項目實施后,河流中COD、氨氮、總磷出現不同程度的濃度降低,可見對河流本底水質濃度起到降低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正效應。引射濟黃河上斷面、黃河故道果林橋斷面COD、氨氮、總磷濃度均滿足Ⅲ類水環境質量標準要求,同時本項目的實施也對引射濟黃河、廢黃河本底水質濃度起到降低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正效應。因此本項目具有環境可行性,有利于改善套沙河、引射濟黃河、廢黃河河流水質。對水生生態影響分析水生生態狀況游植物、水生維管束植物、浮葉植物和挺水植物;水生動物可分為浮游動物、底棲動物以及魚類。水體中基本無敏感的水生生物。對水生生物影響分析循環冷卻系統排水CODSSNH3-N、總磷、鹽分等,清下水河水水質凈化處理反沖洗水主要污染物為SS,兩股水合并外排,排入后會間的底層,主要在水體的中、下層活動。本次通過實施提標改造,即增設循環冷卻系統排水預處理設施,提高循環冷卻系統排水中污染物排放標準,從而大幅降低排污口污染物入河量。根據水質預測結果,項目實施后,預測河流中COD、氨氮、總磷出現不同程度的濃度降低,可見本次提標改造對河流本底水質濃度起到降低的作用,有利于水環境質量的改善,具有一定的正效應,因此。對地下水影響分析項目所在區域深層承壓水由于有頂板相隔,與地表水水力聯系微弱,項目尾水不會對深層承壓水產生影響。另本項目區域,河水水位與淺層地下水水位相差較小,沒有水頭差,正常排放對淺層地下水不會產生影響。對第三者影響分析對區域水環境的影響分析預測可知,正常排放狀況下,由于套沙河現狀水質本底超過Ⅲ類水環境質量標準,導致預測后仍不能達標,但本次同步實施提標改造,提標后廢水污染物入河量大幅減少,預測可知本項目實施后,河流中COD、氨氮、總磷出現不同程度的濃度降低,可見對河流本底水質濃度起到降低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正效應。引射濟黃河上斷面、黃河故道果林橋斷面COD、氨氮、總磷濃度均滿足Ⅲ類水環境質量標準要求,同時本項目的實施也對引射濟黃河、廢黃河本底水質濃度起到降低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正效應。因此本項目具有環境可行性,有利于改善套沙河、引射濟黃河、廢黃河河流水質。對排污口所在水域及相鄰水域內取用水戶的影響分析COD、SS、NH3-N、總磷、鹽分,(GB5084-2021),不會對排污口所在水域及相鄰水域周邊農業用水戶產生不利影響使其達標排放,避免對排污口下游取用水戶產生不良影響。對區域飲用水源影響分析清下水排放口與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口距離較遠,對飲用水水源基本無影響。對區域防洪影響分析0.03383m3/s理,不會產生沖刷河道以及改變河道斷面、岸線等現象。尾水排放基本不會對河道防洪設施產生影響。水環境保護措施水生態保護措施為保護區域水環境,保障排污口附近水域水功能區水質達標,江蘇大吉環保能源濱海有限公司應加強運行管理,確保達標排放。加強源頭控制,嚴格執行排放標準本項目排放廢水主要來自冷卻循環系統定排水,冷卻循環水系統補充水來自凈化后的河水以及滲濾液處理站中水,因此,應加強滲濾液處理站的穩定運行,確保滲濾液處理站出水穩定達標回用。(1)加強滲濾液處理站中水的常規化驗分析企業應經常性地對滲濾液處理站中水水質進行常規化驗分析,并根據進水水質變化情況,及時調整滲濾液站的運行狀況,實現最佳運行條件,做到達標出水。(2)加強預處理設施運行管理企業應對本次新增絮凝沉淀加強日常運行管理,確保出水水質穩定達標排放。(3)建立健全污水超標排放預警系統企業要建立健全一套污水超標排放預警系統,確保出水水質穩定達準排放。加強企業內部日常管理,確保排水來源水質正常(1)加強滲濾液處理站日常維護與管理,建立一套詳細的維護與操作規程。維護工作一定要提前計劃,并準備相應配件。維護內容包括:定期更換試劑,對分析儀器進行標定和校正,清洗管道與預處理單元,更換消耗件、易損件(如儀器內部的泵、管)等。(2)規范冷卻循環水系統的日常維護與管理,建立藥劑使用臺賬,定期進行水質監測。(3)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建立由環境管理部門負責的環境管理體系,負責企業的環境管理工作,并制定各項管理制度和一體化管理體系程序文件,安排專人負責滲濾液處理站及排污泵站的日常運行和管理,定期對在線監測儀器及其他污水處理設備進行維護保養,確保穩定、安全運行。(3)為防止排污口受到沖淤影響,企業要加強對排放管道出水口日常巡查,確保排污設施安全運行。地下水環境保護措施對全廠及各裝置設施采取嚴格的防滲措施。防滲處理是防止地下水污染的重要環境保護措施,也是杜絕地下水污染的最后一道防線,依據項目區域水文地質情況及項目特點,提出如下污染防治措施及防滲要求。一期項目廠區應劃分為重點防滲區、一般防滲和簡單防滲區,不同的污染物區,采取不同等級的防滲措施,并確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一般污染區的防滲設計應滿足《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20),重點及特殊污染區的防滲設計應滿足《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l8598-2019)。確保污水處理構筑物的施工質量,防止因構筑物滲漏造成污水對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廠房內和廠區地面必須作防滲處理,可用粘土作防滲材料,防止污水外溢泄漏滲入地下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加強污水廠的運行管理,從源頭控制、分區防控、達標排放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強環境管理,以避免對區域地下水產生不利影響。排污口設置規范化措施根據《關于進一步做好全省入河排污口調查摸底和規范化整治工作的通知》(蘇水資〔2018〕14號)等文件要求,新設置的排污口入河處要“開口子、立牌子、樹桿子”,實現看得見、可測量、有監控的目標。對于暗管排污口,要“開口子”,在院墻外、入河前設置明渠段或取樣井,以便監督采樣;要“立牌子”,在離入河排污口較近醒目位置設置入河排污口標志牌,便于公眾監督,應包含設置單位、入河排污口編號、地理位置、排入水功能區名稱、設置審批單位、監督電話等內容;要“樹桿子”,因地制宜安裝在線計量和視頻監控設施,強化對排污口排污情況的實時監管和信息共享。排污口監測和驗收入河排污口設置處應遵循便于采集樣品、計量監控、日常現場監督檢查、公眾參與監督管理的原則。設置單位應在廠區外,入河前段設置監測點,以便實施水質采樣及流量監測;入河排污口口門不得設暗管通入河道或湖庫底部,如特殊情況需要接管道的,必須留出觀測窗口,以便采樣和監督。設置單位應在監測點處設置明顯的標志牌、公示入河排污口的基本信息和監督管理單位信息。目前單位已在監測點處安裝流量計、COD、氨氮在線監測儀器、記錄儀及監控裝置,并將相關監控信息接入當地的監督管理單位,便于“采樣、測流、監督檢查”。入河排污口設置單位應對監測點、標志牌、計量和監控設備開展日常維護,保證有關設施的正常運行。新設置的排污口投入使用前應依法驗收,主要針對入河排污口設置位置、廢污水排放方式、水量和水質等進行現場檢查和審議,并提出驗收意見,入河排污口設置驗收通過后可正式使用。風險防范措施風險分析本項目發生水環境風險事故的可能環境及由此產生的影響方式主要為來水水質超標,導致排水濃度超標。污染事故的防范措施本項目水環境風險事故防范措施應重點關注來水系統的設備故障、檢修或由于工藝參數改變而使處理效果變差,其防范措施為:(1)為使在事故狀態下滲濾液處理站能夠迅速恢復正常運行,應在主要水工建筑物的容積上留有相應的緩沖能力,并配有相應的設備(如回流泵、回流管道、閥門及儀表等),同時應設置事故水池用于儲存未達標污水。(2)選用優質設備,對滲濾液處理站各種機械電器、儀表等設備,必須選擇質量優良、事故率低、便于維修的產品。關鍵設備應一備一用,易損部件要有備用件,在出現事故時能及時更換。(3)嚴格控制滲濾液處理站處理單元的水量、水質、停留時間、負荷強度等工藝參數,確保處理效果的穩定性。配備流量、水質自動分析監控儀器,定期取樣監測。操作人員及時調整,使設備處于最佳工況。如發現不正常現象,需立即采取預防措施。(4)加強事故隱患監控,定期巡檢、調節、保養、維修。及時發現有可能引起事故的異常苗頭,消除事故隱患。(5)加強滲濾液處理站運行管理和進出水的監測工作,未經處理達標的中水嚴禁回用;規范冷卻循環水系統水質調整,加強系統內水質監測工作,超標水質嚴禁外排。(6)滲濾液處理站故障時,關閉調節池進入滲濾液處理站的通道,將滲濾液收集于調節池內或進入事故池,同時關閉中水回用至循環水系統閘閥,確保事故情況下超標中水不進入循環水系統。(7)循環冷卻排水系統預處理設施故障時,關閉沉淀池出水閥門,不達標廢水切換進入事故池。(8)定期對清下水在線監測裝置進行檢修,加強管理。發現水質異常及時檢查各工藝參數及各處理構筑物,及時搶修,排除故障。污染事故應急措施(1)當排放水質出現超標現象,應立即切斷清下水外排水泵電源,并立即報告,通知運維負責人。(2)一期項目現設置1座事故池,有效容積約1000m3,超標清下水通過移動泵輸送至事故池暫存,待事故原因消除后再進入廠內滲濾液處理站處理。(3)開展來水水質取樣監測,排查超標原因,如因滲濾液處理站回用水質超標,應立即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對滲濾液處理站運行工況及處理設施進行故障排查。(4)一旦發生事故下排放,應及時處理,并迅速向當地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報告,配合當地政府對事故性排放進行處理,開展污染事故監測工作。做好排污河段水質的應急監測工作,增加監測頻次和參數。及時將事故信息通知下游取水單位,并告知高濃度污染團到達取水口的大概時間,減少事故性排放的社會影響。(5)事故排放如影響兩岸取用水戶,應及時告知周邊取用水戶暫停取水,待事故處理完成,排水恢復正常,企業發布通告,方可恢復取水。應急預案完善江蘇大吉環保能源濱海有限公司現已完成《江蘇大吉環保能源濱海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備案號:320922-2024-15-M),建議企業將本次建設內容納入新一輪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內進行完善。入河排污口設置的可行性分析入河排污口設置與相關文件及規劃相符性分析根據第3章分析可知,本項目清下水排口的設置符合《江蘇省入河排污口整治規劃技術大綱》(江蘇省水利廳,2005年)、《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全省水功能區管理工作的意見》(蘇政辦發〔2016〕102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國辦函〔2022〕17號),不占用生態保護紅線和生態空間管控區域,符合《鹽城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方案》(鹽環發〔2020〕200號)中相關管控要求。入河排污口對水環境保護目標及水生態影響根據第6章預測結果可知,正常排放狀況下,由于套沙河現狀水質本底超過Ⅲ類水環境質量標準,導致預測后仍不能達標,但本次同步實施提標改造,提標后廢水污染物入河量大幅減少,預測可知本項目實施后,河流中COD、氨氮、總磷出現不同程度的濃度降低,可見對河流本底水質濃度起到降低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正效應。引射濟黃河上斷面、黃河故道果林橋斷面COD、氨氮、總磷濃度均滿足Ⅲ類水環境質量標準要求,同時本項目的實施也對引射濟黃河本底水質濃度起到降低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正效應。因此本項目具有環境可行性,有利于改善套沙河、引射濟黃河河流水質。入河排污口對第三者影響排污口所在河流的下游無飲用水源取水口,用水戶主要為農業灌溉用水。本項目實施后,污染物入河量大幅減少,可對受納河流現狀水質起到改善的作用,不會對農業用水產生不利影響。與受納水體限制排污總量相符本項目廢水及清下水合并后外排放,經套沙河進入引射濟黃河,,最終匯入引射濟黃河濱海農業用水區。本項目運行后將削減COD排放量1.031噸/年,削減氨氮排放量0.644噸/年,削減總磷排放量0.026噸/年,可見本項目的實施將減少污染物的入河量,具有改善水環境的正效應。入河排污口設置對防洪排澇影響項目排污口設置于套沙河南岸,陳李橋以東約160米,本項目排污口所處河段寬約16m,河道兩岸堤岸穩固且草本植被茂盛,河道順直、通暢。本項目尾水排放流量為0.03383m3/s,不會對河流堤岸產生沖刷。此外,本項目排污口采用岸邊明管排放,不在河流上建設構筑物,故不影響河流正常行洪。因此,排污口設置對河道的影響較小,滿足河道管理的要求。項目排污口的防洪設計應按防洪標準設計,入河排污口口門設置應符合國家規定的防洪標準和工程安全標準要求。入河排污口設置制約性條件分析套沙河不屬于水源保護區,根據《入河排污口管理技術導則》要求,該河流符合設置入河排污口條件。根據水質預測結果,清下水正常工況排放,對套沙河、套坎河、引射濟黃河影響很小,具備水環境可行性。入河排污口設置的可行性結論根據上述分析,尾水排口設置在套沙河,排污口的設置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設置合理可行。排污口未直接設置在水功能區,與水功能區的管理要求不矛盾。預測可知,本項目正常排放不會影響排口下游水質,同時提標改造后還將具有一定的正效應。綜上,江蘇大吉環保能源濱海有限公司在套沙河設置入河排污口基本合理,但應保持外排水達標排放。論證結論與建議結論(1)江蘇大吉環保能源濱海有限公司清下水入河排污口類型為工業排污口,設置于套沙河南岸,陳李橋以東約160米,地理坐標為經度119°40′45″,緯度33°57′52″,明管排放,排放量為100.6m3/d,其中廢水(循環冷卻系統排水)70.6m3/d,清下水(河水水質凈化處理反沖洗水)30m3/d。(2)本排口為廢水及清下水合并排口,其中廢水(循環冷卻系統排水)污染物排放濃度COD30mg/L、SS10mg/L、總磷0.5mg/L、氨氮1.0mg/L、BOD510mg/L,污染物年排放量COD0.773t/a、SS0.258t/a、總磷0.013t/a、氨氮0.026t/a、BOD50.258t/a;清下水(河水水質凈化處理反沖洗水)污染物排放濃度COD40mg/L、SS40mg/L、總磷1.0mg/L、氨氮25mg/L、BOD56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