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作物病蟲害識別與防治 課件 8 植物病害的診斷_第1頁
生態作物病蟲害識別與防治 課件 8 植物病害的診斷_第2頁
生態作物病蟲害識別與防治 課件 8 植物病害的診斷_第3頁
生態作物病蟲害識別與防治 課件 8 植物病害的診斷_第4頁
生態作物病蟲害識別與防治 課件 8 植物病害的診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植物病害的診斷生態作物病蟲害識別與防治是指根據生病植物的特征、所處場所和環境條件,經過調查與分析,對植物病害的發生原因、流行條件和為害性作出準確的判斷。植物病害的診斷植物病害特征所處場所環境條件植物病害的診斷步驟(1)田間觀察觀察病害在田間的分布規律,如病害是零星的隨機分布,還是普遍發病,有無發病中心等。

植物病害的診斷步驟(2)癥狀觀察對植物病害標本作全面的觀察和檢查,尤其是對發病部位、病變部分內外的癥狀作詳細的觀測和記載。應注意對典型病癥及不同發病時期的病害癥狀的觀察和描述。

植物病害的診斷步驟(3)采樣檢查肉眼觀察看到的僅是病害的外部癥狀,對病害內部癥狀的觀察需對病害標本進行解剖和鏡檢。植物病害的診斷步驟(3)采樣檢查同時,絕大多數病原生物都是微生物,必需借助顯微鏡的檢查才能鑒別。因此,診斷不熟悉的植物病害時,室內檢查鑒定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步驟。植物病害的診斷步驟(4)病原物的分離培養和接種對新的或少見的真菌和細菌性病害的診斷,還需進行病原菌的分離、培養和人工接種試驗,才能確定真正的致病菌。植物病害的診斷步驟柯赫氏法則分離病原菌進行擴大培養,獲得接種材料將病原菌接種到相同的健康植物體上被接種的植物上又產生了與原來病株相同的癥狀重新分離獲得該病原菌,即可確定接種的病原菌就是該種病害的致病菌。植物病害的診斷步驟(5)提出適當的診斷結論最后應根據上述各步驟得出的結果進行綜合分析,提出適當的診斷結論,并根據診斷結果提出或制定防治對策。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大體上可從發病范圍、病害特點和病史幾方面來分析發病范圍病害特點病史植物病害的診斷要點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一是無發病中心,受害植株通常表現為全株性癥狀植物病害的診斷要點二是無傳染性,沒有逐步傳染擴散的現象三是成片發生,同一病害癥狀往往大面積同時發生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一)癥狀觀察植物病害的診斷要點對病株上發病部位,病部形態大小、顏色、氣味、質地有無病征等外部癥狀,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非侵染性病害只有病狀而無病征,必要時可切取病組織經表面消毒后,置于保溫(25~28°C)條件下誘發。如經24~48h仍無病征發生,可初步確定該病不是真菌或細菌引起的病害。而屬于非侵染性病害或病毒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二)顯微鏡檢植物病害的診斷要點將新鮮或剝離表皮的病組織切片并加以染色處理。顯微鏡下檢查有無病原物及病毒所致的組織病變(包括內含體),即可提出非侵染性病害的可能性。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三)環境分析植物病害的診斷要點非侵染性病害由不適宜環境引起,因此應注意病害發生與地勢、土質、肥料及與當年氣象條件的關系,栽培管理措施、排灌、噴藥是否適當,城市工廠三廢是否引起植物中毒等,都作分析研究,才能在復雜的環境因素中找出主要的致病因素。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四)病原鑒定植物病害的診斷要點確定屬非侵染性病害后,應進一步對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進行鑒定。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四)病原鑒定植物病害的診斷要點確定屬非侵染性病害后,應進一步對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進行鑒定。主要包括:1.化學診斷2.人工誘發3.指示植物鑒定4.排除病因1、由非生物致病因素引起的,發病植物上無病征、無病原物;2、往往大面積同時發生,沒有明顯的發病中心,不傳染---大氣污染或氣候因素;3、植物根部發黑、根系發育差---漚根、水污染;4、某一部位的葉或芽上有明顯的枯斑灼傷,無既往病史---肥害、藥害;5、老葉或頂部新葉表現癥狀,適當的方法補施該種元素緩解或恢復---缺素;6、只限于某--品種發生病害,表現為生長不良或與系統性癥狀相似---多為遺傳性障礙。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植物病害的診斷要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植物病害的診斷要點分散發生有時有明顯發病中心,向周圍傳播、擴散真菌、細菌性病害有病征,病毒病害無病征植物病害的診斷要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1、真菌病害癥狀鑒別(一)田間癥狀觀察病狀:壞死型、腐爛型、萎蔫型和畸形特點。病征:有各種色澤的霉、粉、銹、黑點、黑粒、茵索、菌核等。霉狀物銹狀物植物病害的診斷要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1、真菌病害癥狀鑒別(二)病原鑒定從病部表面直接挑、刮、拔、切取組織制成徒手切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其形態特征,并根據菌絲、有性或無性孢子以及子實體的形狀、大小、顏色、結構等進行分類鑒定。2、細菌病害癥狀鑒別(一)田間癥狀觀察主要有斑點、條斑、潰瘍、萎蔫、腐爛、畸形等類型,病斑多表現急性壞死型,多數葉斑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或近圓形斑。病斑初期呈半透明水漬狀,邊緣常有褪綠的黃暈圈。植物病害的診斷要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2、細菌病害癥狀鑒別在田間,多數細菌病害的癥狀特點:(1)受害組織表面常為水漬狀或油漬狀;(2)在潮濕條件下,病部有黃褐或乳白色、膠黏、似水珠狀的菌膿;(3)腐爛型病害患部往往有惡臭味。植物病害的診斷要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2、細菌病害癥狀鑒別(二)病原鑒定剪取病葉的病、健交界處小塊組織,放在有水滴的載玻片上,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有云霧狀菌液從切口處溢出。也可剪一段病葉插在保濕的沙堆上,經過幾小時后觀察切口處有溢出膿狀菌珠??v開病莖,可見維管束變褐色,用手擠壓切口,有渾濁細菌黏液溢出,或剪病莖一小段插入盛有水的瓶里,幾分鐘后觀察到接觸水的部位病莖切口有云霧狀菌液溢出。植物病害的診斷要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3、病毒病害癥狀鑒別(一)田間癥狀觀察(1)病毒病的特點是有病狀,沒有病癥。病狀多呈花葉、黃化、叢枝、矮化等?;ㄈ~叢枝矮化黃化植物病害的診斷要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3、病毒病害癥狀鑒別(2)感病植株多為全株性發病,少數為局部性發病。(3)田間病株多分散,零星發生,無規律性。如果是接觸傳染或昆蟲傳播的病毒,分布較集中。植物病害的診斷要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3、病毒病害癥狀鑒別撕取表皮鏡檢,有時可見內含體。在電鏡下可見到病毒粒體和內含體。此外,也可采用血清學檢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電鏡檢測和PCR技術等先進手段進行病毒病害的診斷。植物病害的診斷要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4、線蟲病害癥狀鑒別(一)田間觀察及癥狀鑒定(1)線蟲多數引起植物地下部發病(2)病害是緩慢的衰退病狀,很少有急性發?。?)通常表現的病狀是病部產生腫瘤、莖葉畸形、葉尖干枯、須根叢生及植物生長衰弱,類似營養缺乏癥狀。蟲癭、孢囊、線蟲等一般為病征特征。植物病害的診斷要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4、線蟲病害癥狀鑒別(二)病原鑒定(1)剖切蟲癭或腫瘤部分,用針挑取線蟲制片或用清水浸漬病組織,或做病組織切片鏡檢。(2)不產生蟲癭和根結的,可通過漏斗式分離法或葉片染色法檢查。(3)必要時可用蟲癭、病株種子、病田土壤等進行人工接種。植物病害的診斷要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5、寄生性種子植物害的診斷(一)田間觀察及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