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坡羊·驪山懷古》標準課件PPT大綱POWERPOINT主講人:時間:20XX.XX寫作手法與藝術特色03.元曲常識與作者簡介01.詩歌內容與鑒賞02.目錄-CONTENTS思想內涵與現實意義04.課堂互動與拓展05.元曲常識與作者簡介PART01元曲的定義與分類元曲語言通俗生動,題材廣泛,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各個方面,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元曲是元代文學的代表,與唐詩、宋詞并稱。分為元雜劇和散曲,散曲又包括套曲和小令。元曲常識張養浩(1270—1329),字希孟,號云莊,山東濟南人,元代散曲作家。自幼嗜學,詩、賦、詞曲、文章無所不能。他仕宦三十年,歷六朝皇帝,因對朝廷的失望,曾三度入仕,兩次隱退。最后一次做官是因為關中大旱,出任陜西行臺中丞,救濟災民,后因積勞成疾,客死任上。張養浩生平0102作者簡介時代背景元朝統治者驕奢侈靡,政治腐敗,賣官買官,賄賂公行。各級官吏巧立名目,貪污勒索,百姓生活困苦。元朝刑法嚴酷,言論受限,文人不敢直言,只能借助歷史故事來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和批判。張養浩途經驪山,看到阿房宮遺址,聯想到秦朝的興亡,感慨萬千,于是寫下了這首《山坡羊·驪山懷古》。他一生都在涵養浩然正氣,對百姓充滿深切的同情,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喚醒統治者的良知,改善百姓的生活。個人經歷創作背景詩歌內容與鑒賞PART02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原文呈現站在驪山上我四處張望,(雄偉瑰麗的)阿房宮已被付之一炬,當年奢侈的場面現在到哪里去了呢?只見衰草蕭疏,水波旋繞。到現在那些遺恨已消失在煙霧彌漫的樹林中了。自周、齊、秦、漢、楚等國至今,那些戰勝了的國家,都化作為了土;(那些)戰敗了的國家,(也)都化作為了土。譯文解讀詩歌內容01景物描寫與情感表達“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回顧驪山的歷史,曾是秦朝宮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燒之后,當時的歌臺舞榭、金塊珠礫都已不復存在,詩人用“今何處”一個問句,強調了對從古到今歷史所發生的巨大變化的感慨。“只見草蕭疏,水縈紆。”再不見昔日豪華的宮殿,只有野草稀疏地鋪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地流淌。草的蕭索,水的縈紆更加重了作者懷古傷今的情感分量。02歷史感慨與批判“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到如今,秦王朝因奢侈、殘暴而亡國的遺恨已消失在煙樹之間了。而這種亡國的遺恨不只有秦朝才有,周朝、戰國列強直到漢楚之爭,哪個不抱有敗亡的遺恨呢?實際上作者在這里寄托了一種諷刺,是說后人都已遺忘了前朝敗亡的教訓!元朝統治者在奪得政權之后更奢侈揮霍無度,全然不顧國庫空虛、社會經濟急待調整。張養浩對當時的狀況心懷不滿,但想到列國的歷史,又覺得從奪得政權,到奢侈暴戾,到最終敗亡,乃是歷代封建王朝的共同結局。“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杜牧說阿房宮“楚人一炬,可憐焦土”,作者正是由此引申開來。這句結尾句式相同的兩句是說無論輸贏,奢侈的宮殿最后都會歸于滅亡,我們可以看作這是對封建王朝的一種詛咒,更是對封建王朝社會歷史的規律性的概括。詩歌鑒賞寫作手法與藝術特色PART0301.02.“草蕭疏,水縈紆”不僅描繪了眼前的景象,更暗示了歷史的滄桑巨變,曾經的繁華已成過眼云煙,只剩下自然的恒久不變,進一步強化了作者的懷古傷今之情。詩人通過對驪山、阿房宮遺址的描寫,營造出一種荒涼、蕭瑟的氛圍,借景抒情,表達了對封建統治的無奈和對統治者互相殘酷廝殺的諷刺。景物描寫的作用寓情于景自然與人事的對比詩人將自然的恒久與人事的短暫形成鮮明對比,以自然的長存反襯出封建王朝的興衰無常。驪山依舊長存,而阿房宮卻已化為焦土,這種對比讓讀者深刻感受到歷史的無情和人生的短暫。“草蕭疏,水縈紆”中的草和水作為自然的象征,與阿房宮的奢華形成反襯,突出了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短暫,使詩歌的意境更加深遠。反襯手法詩人巧妙地運用了阿房宮被焚、秦朝滅亡等歷史典故,以古諷今,批判了元朝統治者的奢侈無道和對百姓的剝削。通過回顧歷史,警示當時的統治者不要重蹈覆轍。“列國周齊秦漢楚”涵蓋了中國古代多個朝代的興衰,詩人借此表達了對歷史規律的深刻認識,即無論哪個朝代,只要統治者奢侈殘暴,最終都會走向滅亡。這首詩表面上是在回顧歷史,實際上是在批判現實。詩人通過對歷史的反思,表達了對元朝統治者的不滿和對百姓的同情,希望統治者能夠吸取歷史教訓,改善政治,減輕百姓的負擔。這種借古諷今的手法使詩歌具有了更深刻的現實意義,也體現了詩人對國家和百姓的責任感。歷史典故的運用借古諷今的意義用典與借古諷今思想內涵與現實意義PART04奢侈與殘暴的批判詩人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統治者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殘酷廝殺,焚燒及奪得政權后大興土木的奢侈無度。這種批判不僅針對秦朝,也涵蓋了中國古代多個朝代的統治者,揭示了封建統治的共性問題。通過對阿房宮的描寫和對歷史的回顧,詩人表達了對封建統治者奢侈殘暴行為的強烈譴責,認為這種行為是導致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歷史規律的揭示這首詩揭示了封建王朝興衰的規律,即無論哪個朝代,只要統治者奢侈殘暴,最終都會走向滅亡。這種規律是歷史的必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詩人通過對歷史的總結和反思,警示當時的統治者要吸取歷史教訓,不要重蹈覆轍,同時也表達了對歷史發展的無奈和悲哀。對封建統治的批判這首詩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提醒我們,無論在哪個時代,統治者都應該以人民的利益為重,關心百姓的疾苦,避免奢侈浪費和濫用權力。同時,這首詩也讓我們認識到歷史的規律和教訓,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而努力。現實意義的延伸雖然這首詩是從王朝統治者的角度來談的,但詩人并沒有忘記百姓的苦難。他通過對封建統治的批判,間接地表達了對百姓的同情和關懷。詩人深知封建王朝的興衰更替給百姓帶來的全是苦難,無論是王朝的興起還是滅亡,百姓都是最大的受害者。這種對百姓的同情和關懷體現了詩人的民本思想和人道主義精神。從百姓角度出發對百姓的同情與關懷課堂互動與拓展PART0501.對比《山坡羊·潼關懷古》和《山坡羊·驪山懷古》,分析兩首詩在表達主題的角度上的不同。《山坡羊·潼關懷古》從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替帶給人民的苦難,而《山坡羊·驪山懷古》是從王朝的統治者的角度來談的,封建統治者無論輸贏成敗最終都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02.思考探究請用形象的語言描繪“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迷煙樹”的景象,并簡要說說其作用。再不見昔日豪華的宮殿,只有野草稀疏地鋪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地流淌,樹林茂密,煙霧彌漫淹沒了所有的遺恨。借景抒情,由景抒發作者對封建統治的無奈,表達了對統治者互相殘酷廝殺的諷刺。對比閱讀課堂討論懷古詩鑒賞推薦學生閱讀其他懷古詩,如杜牧的《赤壁》、杜甫的《蜀相》等,感受懷古詩的寫作特色。引導學生從音韻、題眼、意象的反襯及寫作背景四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視設備智能云計算平臺考核試卷
- 核輻射測量在核設施輻射防護系統設計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電子出版物市場渠道拓展考核試卷
- 檢驗醫學在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學調查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液壓系統的故障診斷專家系統考核試卷
- 激發學生的學科興趣考核試卷
- 2025廣告設計委托合同協議
- 2025建筑材料采購協議合同范本
- 2025年份第一季度跨境會展服務委托借款應收賬款質押協議
- 《寶馬品牌規劃與發展》課件
- TSDPIA 05-2022 寵物貓砂通用技術規范
- 2023年河南工業和信息化職業學院單招面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國企治理三會一層詳解
- GB/T 6081-2001直齒插齒刀基本型式和尺寸
- GB/T 3717-1983測長機
- 【農業養殖技術】花鱸淡水池塘標準化養殖技術
- 政治學基礎課件全部終稿
- 酒店運營管理課件
- 中國古代建筑理論知識考核試題與答案
- 山東省青島市各縣區鄉鎮行政村村莊村名居民村民委員會明細
- 綠色建筑評價評分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