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機械運動教材實驗大盤點目錄實驗01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1實驗02用秒表測量時間 4實驗03速度的測量 7實驗01用刻度尺測量長度實驗:用刻度尺測量長度【實驗目的】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實驗器材】刻度尺、鉛筆、課本、作業本等。【實驗過程】(1)測量前,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測量范圍和分度值。(2)正確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有刻度線的一邊要緊靠被測物體且與被測邊保持平行(圖1.1-4甲),不能歪斜(圖1.1-4乙)。(3)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刻度線,如圖1.1-5所示。(4)記錄時,不但要記錄數值,還必須注明測量單位,沒有單位的記錄是沒有意義的。(5)測量作業本和課本的長度、寬度及厚度,將測量結果填入下表。測量對象長度寬度厚度作業本課本《用刻度尺測量長度》常考問題:(1)刻度尺的分度值反映刻度尺的程度,分度值越,越精確。注意:并不是分度值越小九越好,還要符合實際需要。(2)正確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有刻度線的一邊要緊靠被測物體且與被測邊保持,不能歪斜。零刻度線磨損也可以測量長度,用整數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記錄數據時,減去起始刻度。(3)讀數: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尺。(4)記錄數據時,數值和一起記錄。數據由精確值和估讀值組成,估讀到的下一位。(5)特殊方法測量長度:、、。【典例1】如圖1所示,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確的是。圖2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為,被測物體的長度為厘米。【典例2】如圖所示是小夢在測量物體長度時的兩種情況,讀數時視線正確的是,該物體的長度為cm。【典例3】如圖所示,用量程均為2米的刻度尺A和B分別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其中A刻度尺測得的物體長度為cm。如果給教室窗戶安裝玻璃,測量玻璃的長和寬,應該選擇刻度尺B,這樣選擇的理由是。【典例4】(多選)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長度的測量正確的是()A.測銅絲直徑 B.測乒乓球直徑C.測硬幣直徑 D.測木塊長度【訓練1】如圖所示,完成下列問題:(1)如圖1所示,甲刻度尺的量程為cm,為了讓讀數更精確,應選擇刻度尺,所測物塊的長度為cm;(2)如圖2所示,讀數時視線正確的是(選填“A”或“B”),物體的長度為3.45cm,其中cm是估讀值;【訓練2】如圖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1)圖(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所測物體的長度cm;(2)圖(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所測物體的長度cm。【訓練3】同學小杰嘗試一些特殊的測量方法,如圖1、圖2所示。①圖1中圓的直徑是厘米;②一條紙帶厚薄均勻,他把紙帶緊密地環繞在圓柱形鉛筆上,如圖2所示,紙帶環繞了n圈,則紙帶厚度是(用D1、D2和n的表達式表示)。如在實驗時紙帶沒有緊密地環繞在鉛筆上,會使測量值(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1.(2023·湖南湘潭·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被測物體長度是cm。
2.(2023·廣東·中考真題)如題圖所示,橡皮擦的長度為cm。
3.(2023·四川達州·中考真題)長度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如圖是某同學使用刻度尺測量某一物體長度的情景,則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被測物體的長度是cm。
實驗02用秒表測量時間實驗:用秒表測量時間【實驗目的】正確使用秒表測量時間。【實驗器材】秒表【實驗過程】(1)練習使用秒表。按動秒表上的按鈕,觀察指針(或數字)的變化,了解秒表的使用方法。(2)使用秒表測量。測量脈搏跳動10次所用的時間;正常行走時,每邁一步所用的時間。《用秒表測量時間》常考問題:機械停表的讀數:(1)對于“30′/60"型(小表盤量程是30min,n,大表盤量程是60s)停表,直接讀數即可,即讀數=小表盤的數+大表盤的數。(2)對于“15′/30"型(小表盤量程是15min,大表盤量程是30s)停表,在讀數時,先讀出小表盤上指針所走過的分鐘數(按整數讀);再觀察小表盤上的指針有沒有超過兩數字之間的半分鐘刻度線,如果超過,則大表盤按照0~30s讀數,如果,則大表盤按照30~60s讀數。即讀數=小表盤的數+大表盤的數。【典例1】清晨,王爺爺繞小區花園步行鍛煉身體,借助手機中的秒表測量了自己步行一圈的時間為,如圖所示,秒表外圈示數的分度值為s。
【典例2】如圖所示,秒表讀數是mins。【訓練1】如圖所示,圖中停表讀數是s;【訓練2】如圖秒表示數為s。1.(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題)如圖甲所示方法測出的硬幣直徑是cm,圖乙中停表讀數s。
2.(2023·四川自貢·中考真題)圖中物體A的長度為cm,停表的讀數為s。
實驗03速度的測量實驗:測量小車運動的速度【實驗目的】測量小車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實驗原理】【實驗思路】我們可以用刻度尺測量小車運動的路程s,用秒表測量小車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t,依據公式,就可以算出小車在這段時間內運動的平均速度。我們可以將長木板的一端用木塊墊起,搭建一個斜面,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小車可在這個斜面上運動。【實驗器材】刻度尺、停表、斜面、小車、金屬片、木塊。【實驗過程】(1)如圖所示,斜面的一端用木塊墊起,使它保持較小的坡度,在斜面的底端或中部固定金屬片。(2)將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金屬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測出小車要通過的路程。(3)用停表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撞擊金屬片的時間;(4)根據測得的、,利用公式算出小車通過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5)將金屬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到金屬片的距離;(6)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過斜面上半段所用的時間,算出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7)將實驗中的相關數據填入下表中路程s/cm時間t/s平均速度v/(cm·s-1)s1=t1=v1=s2=t2=v2=(8)根據前兩次實驗,可計算出小車通過下半段的路程:,計算出通過下半段路程所用時間:,根據公式算出小車通過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實驗結論】小車在斜面上做變速直線運動,在不同的路程段,小車平均速度大小不同。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斜面底端的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大。三次平均速度的大小依次是。《測量小車運動的速度》常考問題:(1)實驗原理:。(2)實驗器材:刻度尺測量,秒表測量。(3)金屬片的作用:讓小車停止運動,。(4)搭建斜面時,坡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斜面的坡度太小,小車可能達不到;斜面的坡度太大,小車運動的速度大,短,導致測量難度大、實驗誤差大。(5)實驗過程中,斜面的傾斜程度改變。(6)測量小車下滑路程時,起點從車頭算起,終點也應該是車頭。(7)誤差分析(實驗誤差主要來自于時間測量的誤差)①當小車過了起始位置才開始計時或小車未達終點就停止計時,會導致測量時間偏,平均速度偏;②當小車到達終點后才停止計時或小車未開始運動提前計時,會導致測量時間偏,平均速度偏;③小車沒有從靜止開始下滑,所測平均速度偏。(8)測小車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把小車從斜面的中部開始釋放。原因:小車從中部由靜止釋放,到達底端的時間,并不等于下半程的時間,這樣測得的平均速度偏。【典例1】小冬在“測量小車運動的速度”的實驗中,他已經從實驗室借到的實驗器材有:小車一輛、秒表一塊、刻度尺一把、長木板一塊、小木塊一塊。(1)實驗原理是。(2)實驗中應選擇坡度(選填“較大”或“較小”)的斜面,這樣設計是為了實驗中便于測量。(3)經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的過程中,秒表記錄如圖所示,則小車在的平均速度是。小車全程做的是(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4)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上的平均速度,小冬讓小車從B點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在上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選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5)如果小車過了C點才停止計時,則測得段的平均速度會偏。(選填“大”或“小”)【典例2】【實驗名稱】測量小車運動速度。【實驗器材】小車、、停表、斜面、金屬片、長方體木塊。【實驗原理】。【實驗步驟】(1)小宇認為應將木塊墊在A位置,如圖甲所示;他的同學小麗認為應將木塊墊在B位置,如圖乙所示。為了使測量結果更加準確,你認為木塊放在位置更合適。這樣做的目的是減慢小車從斜面下滑的速度,方便測量,減小誤差。(2)將木塊正確放置后,小宇依次記錄了小車在A、B、C三點的時間如圖丙所示,則AC段的平均速度為m/s。(3)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停表,如果讓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則會使所測AB段的平均速度(選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4)物體的運動情況常常可以用圖像來描述,右圖中能反映小車在斜面滑下時運動情況的是(選填“A”或“B”)。【訓練1】小明探究小車沿斜面滑下時速度的變化,實驗設計如圖甲所示。(1)①實驗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較小,其目的是使小車運動時間(選填“縮短”或“增加”),以減小測量時間的誤差。②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金屬片固定在斜面底端,用測出車頭到金屬片的距離s1,用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底端撞擊金屬片的時間t1,并將s1、t1記錄在表格中。③將金屬片移至斜面的中部固定,再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測出小車到金屬片的距離s2,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過上半路程s2所用時間t2,并將s2、t2記錄在表格中。④該實驗的實驗原理為:。由測量數據分別計算出小車通過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小車通過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并將有關數據記錄在表中。⑤計算出小車通過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用“s1、t1、s2、t2”表示),并將v3記錄在表中。⑥實驗發現v1v3(選填“>”、“<”或“=”)。(2)在t2測量的過程中,如果小車運動過了中點才停止計時,測得的前半段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v2將偏(填“大”、“小”);若實驗時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開始時不是從靜止開始釋放,而是往下推了一下小車,則測得的前半段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將偏(填“大”、“小”);(3)如圖中能夠大致反應實驗中小車運動情況的是()A.B. C. D.【訓練2】小強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小車沿斜面下滑時的平均速度,點B為AC段的中點。【基礎設問】(1)該實驗的原理是;(2)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有和;(3)實驗中金屬片的作用是;(4)下表是小強設計的實驗記錄表格,請將①②處的內容填寫完整。測量的物理量AB段BC段AC段①②平均速度v/(m·s-1)(5)實驗過程中,由于小車的運動時間較短,不便于計時,應使斜面的傾斜程度(選填“陡”或“緩”)一點;(6)實驗時小車通過AB段的平均速度為cm/s,通過BC段的平均速度為cm/s,全程的平均速度為m/s,所以小車在斜面上做(選填“勻速”“加速”或“減速”)直線運動;(7)下圖中能大致反映小車運動情況的是___________。A.B.C.D.【素養設問】(8)實驗時,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如果在小車撞擊金屬片之后才按下秒表結束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若測量了車頭到車尾間的距離AD作為總路程,則會導致所測平均速度;(均選填“偏大”“偏小”或“準確”)(9)(方案評估)為了測量小車在AC段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確嗎?答:,理由是;(10)在實驗中,如果要使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平均速度變大,可采取的方法有(寫出一條即可);(11)小車在運動過程中,經過路程sAC中點時的速度為v1,經過時間tAC中點時的速度為v2,則v1v2.(選填“>”“<”或“=”)。1.(2024·吉林·中考真題)如圖是“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裝置。(1)為便于測量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時間,應使斜面保持很的坡度。(2)B為AC中點,,兩次實驗小車都從A點由靜止下滑,到達C點所用時間為2.8s,到達B點所用時間為2s,則小車通過AB段的平均速度為m/s。(3)由實驗可得:小車在下滑過程中速度越來越。2.(2023·四川廣元·中考真題)某物理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他們將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為1cm)的斜面頂端A點靜止釋放,并同時按下電子停表開始計時,圖中圓圈內顯示了小車位于A、B、C三點的時刻(數字分別表示“時:分:秒”)。
(1)由圖中的實驗數據可知,小車下滑過程中做運動(選填“減速”“勻速”或“加速”);(2)根據圖中信息,小車在下滑過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cm/s;(3)如果在A點時,先釋放小車,后按下停表開始計時,B、C兩點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仿古木材油漆施工方案
- 組件支架水上施工方案
- 《傳遞積極力量》課件
- 2025智能解決方案開發合同(標準模板)
- 2025至2031年中國人造牡丹花枝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國際貨物貿易合同范本下載
- 2025至2030年中國銀包五金配件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足球運動急救套裝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水曲柳貼面板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施工方案的計算軟件
- 2024年度昌平區養老院食堂餐飲服務承包合同
- 礦業權評估師崗前培訓課件
- 二年級家庭教育講座省公開課獲獎課件市賽課比賽一等獎課件
- 礦山生態修復施工方案及技術措施
- GB/T 24008-2024環境影響及相關環境因素的貨幣價值評估
- 化學計量學與化學分析技術考核試卷
- 2024關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建議全文解讀課件
- 人教pep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全冊】單元測試卷期中期末復習試卷
- 電梯維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低壓配電系統運行維護操作手冊
- 低碳環保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