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中化學第四章第二節第1課時煤石油和天然氣的綜合利用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頁
2025版高中化學第四章第二節第1課時煤石油和天然氣的綜合利用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頁
2025版高中化學第四章第二節第1課時煤石油和天然氣的綜合利用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頁
2025版高中化學第四章第二節第1課時煤石油和天然氣的綜合利用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頁
2025版高中化學第四章第二節第1課時煤石油和天然氣的綜合利用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5-第1課時煤、石油和自然氣的綜合利用課時過關·實力提升基礎鞏固1下列有關煤、石油、自然氣等資源的說法正確的是()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純凈物B.石油產品都可發生加成反應C.自然氣是一種清潔的化石燃料D.煤屬于單質答案:C解析:石油裂解得到多種烴的混合物,石油產品中的烷烴不能發生加成反應;自然氣是一種清潔的化石燃料;煤是由有機物和少量無機物組成的困難混合物,主要元素是碳。2有關煤的說法正確的是()A.煤中含有苯、二甲苯、焦爐氣B.煤的干餾是物理改變C.煤由有機物和少量無機物組成,煤的干餾是化學改變D.煤主要含有碳和氫兩種元素,同時還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答案:C解析:煤主要含有碳元素,同時還含有少量的氫、硫、氧、氮等元素,煤由有機物和少量無機物組成,煤的干餾可獲得苯、二甲苯、焦爐氣等,所以是化學改變。3為了削減大氣污染,很多城市推廣汽車運用清潔燃料,目前運用的清潔燃料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壓縮自然氣,一類是液化石油氣。這類燃料的主要成分都是()A.碳水化合物 B.碳氫化合物C.氫氣 D.醇類答案:B解析:自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而液化石油氣的主要成分是小分子烷烴的混合物,由此推斷壓縮自然氣和液化石油氣的主要成分是碳氫化合物。4下列關于石油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石油裂解是目前生產乙烯的主要方法B.石油主要含有碳、氫兩種元素C.石油的裂化是化學改變D.石油分餾的各餾分均是純凈物答案:D解析:石油的裂化是將碳鏈較長的烴斷裂成碳鏈較短的烴,所以石油的裂化是化學改變,C項正確;石油分餾是依據蒸餾原理將石油中各成分按不同的沸點范圍進行分別,得到的各餾分是處于某一溫度范圍內的混合物,故D項錯誤。5工業上獲得苯主要通過()A.煤的干餾 B.石油常壓分餾C.石油減壓分餾 D.石油催化裂化答案:A解析:煤的干餾得到的煤焦油中含有苯,所以A項正確。6下列不屬于煤的綜合利用的是()A.將煤干餾制得煤焦油和焦炭B.在肯定條件下將煤與氫氣作用轉化為液體燃料C.將煤制成煤餅作燃料D.將煤干餾制得甲苯和乙烯答案:C解析:煤的綜合利用包括煤的干餾、煤的氣化和煤的液化。因此A、B、D三項都正確,不屬于煤的綜合利用的只有C項。7下列對乙烯和聚乙烯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A.乙烯是純凈物,常溫下為氣態,聚乙烯為固態,是混合物B.乙烯性質比聚乙烯活潑C.取等質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燒后,生成的CO2和H2O的質量分別相等D.取等物質的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燒后,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質的量分別相等答案:D解析:乙烯聚合成聚乙烯時分子中的雙鍵被破壞,性質變得穩定,由于相對分子質量變大,所以從氣態變為固態。有機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由于乙烯和聚乙烯的C、H質量分數相等,但相對分子質量不相等,所以兩者等質量燃燒時生成CO2、H2O的質量分別相等,等物質的量燃燒時生成CO2、H2O的物質的量不相等。8下列關于煤干餾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煤加強熱而分解的過程叫做煤的干餾B.煤干餾只能得到冶金用的優質焦炭C.煤的干餾和石油的分餾的本質差別為干餾是化學改變而分餾是物理改變D.工業上芳香烴原料可由煤干餾得到,其存在于干餾所得的焦爐氣中答案:C解析:A項,干餾要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進行;B項,煤干餾的產物主要是焦炭,同時得到出爐煤氣、煤焦油等物質;C項,煤干餾時發生了分解反應,所以是化學改變,分餾僅僅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點不同而分開混合物中的各成分,所以是物理改變;D項,芳香烴主要存在于煤焦油中。9石油被稱為“國民經濟的血液”,它既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和能源,也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請回答下列問題:(1)請將石油產品汽油、柴油、煤油、瀝青、液化石油氣按其組成物質分子中碳原子數遞增的依次排列。

(2)乙烯是石油裂解的主要產物之一,將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視察到的現象是;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乙烯在肯定條件下發生加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其產物的名稱是;乙烯對水果具有功能。

答案:(1)液化石油氣、汽油、煤油、柴油、瀝青(2)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r2+CH2CH2BrCH2—CH2BrnCH2CH2CH2—CH2聚乙烯催熟實力提升1城市居民用的石油氣主要成分是丁烷,在運用過程中,常有一些液態雜質沉積于鋼瓶中,這種雜質可能是()A.丙烷和丁烷 B.乙烷和丙烷C.乙烷和戊烷 D.戊烷和己烷答案:D解析:常溫下,分子中含碳原子數不大于4的烴以氣體形式存在,故液態雜質分子中的碳原子數必大于4,故選D項。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烯通過縮聚反應形成聚乙烯B.石油產品都可用于聚合反應C.淀粉、纖維素都屬于高分子化合物D.聚丙烯的結構簡式為CH2—CH2—CH2答案:C解析:乙烯通過加聚反應生成聚乙烯,A項錯誤。石油分餾得到的汽油、煤油等均為飽和烴的混合物,不能用于聚合反應,B項錯誤。淀粉、纖維素都屬于自然高分子化合物,C項正確。聚丙烯的結構簡式應當為,D項錯誤。3石油裂解的目的和原理是()A.使具有長鏈的烴深度裂化,斷裂成各種短鏈的氣態不飽和烴和少量液態烴B.使直鏈烴轉化為芳香烴C.避開炭化結焦D.除去石油中的雜質答案:A解析:A項,石油的裂解是深度裂化,目的是為了獲得大量石油化工原料,主要是氣態烯烴,其中以乙烯產量為最大,其次還有丙烯、丁二烯等。B項,使直鏈烴轉化為芳香烴屬于結構的重新調整。C項,重油采納減壓蒸餾是為了避開炭化結焦。D項,與裂解原理和目的無關。4分子中含有4個碳原子的烷烴,催化裂化可生成的烯烴最多有()A.2種 B.3種 C.4種 D.5種答案:A解析:烷烴裂化生成相對分子質量更小的烷烴和烯烴,分子中含有4個碳原子的烷烴,裂化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生成乙烷和乙烯;一種是生成甲烷和丙烯。★5對圖示中的改變敘述錯誤的是()A.圖示試驗中發生了化學改變B.液體X的pH>7,液體Y是一種黑色黏稠狀液體C.氣體Z易燃,可還原CuO,也可使溴水褪色D.試管A中產生濃的白煙答案:D解析:煤的干餾是煤在隔絕空氣下加強熱的過程,它發生了困難的物理、化學改變;煤的干餾產物有H2O和NH3,NH3易溶于水而使溶液呈堿性,pH>7;同時干餾還生成了煤焦油,它的化學成分主要為芳香族化合物,是難溶于水的黏稠液體;干餾的氣體產物中的H2、CO具有還原性,可以還原CuO,氣體產物中的C2H4可使溴水褪色。試管A中產生黃色的煙。6目前生產聚氯乙烯的方法是先將乙烯與氯氣和氧氣在肯定條件下反應生成氯乙烯和水,再進一步合成聚氯乙烯。(1)請寫出上述兩個過程的化學方程式:

,。

(2)聚氯乙烯是一種可燃物,發生火災時聚氯乙烯燃燒產生有害氣體,其主要成分可能是;在火災現場為了防止氣體中毒,應實行的防護措施是

(3)有人認為聚氯乙烯不能用作食品包裝袋,緣由可能是

答案:(1)+2Cl2+O2+2H2O(2)Cl2、HCl用堿液汲取有害氣體(3)聚氯乙烯中含有氯元素,受熱能產生有毒物質,不能用作食品包裝袋解析:(1)由元素守恒可知,乙烯、Cl2、O2生成氯乙烯的同時必定生成水,然后配平即可得到:+2Cl2+O2+2H2O,氯乙烯加聚即得到聚氯乙烯。(2)因聚氯乙烯燃燒時,除生成H2O、CO2、CO外,還可能生成Cl2或HCl,而Cl2或HCl均能與堿液反應,因此可用堿液汲取有害氣體。(3)因聚氯乙烯含有氯元素,受熱易產生有毒物質,故不能用作食品包裝袋。★7某探討性學習小組在試驗室中模擬石油的催化裂化,設計試驗裝置如圖:試驗過程中可視察到燒瓶Ⅰ中固體石蠟先熔化,試管Ⅱ中有少量液體凝聚,試管Ⅲ中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試驗后聞試管Ⅱ中液體氣味,具有汽油的氣味。(1)連接該裝置儀器的依次應遵循的原則為,加入藥品之前的操作為,長導管的作用是。

(2)試管Ⅱ中少量液體凝聚說明白

(3)試管Ⅲ中溶液褪色說明白

(4)能否用試管Ⅱ中的液體萃取溴水中的溴,理由是

(5)寫出二十烷裂化得到癸烷和癸烯的化學方程式:

(6)石油裂化的重要意義是

答案:(1)從下到上,從左到右檢驗裝置的氣密性導氣、冷凝氣體(2)裂化生成了分子中含5個碳原子以上的液態烴(3)裂化生成了分子中碳原子數小于5的烯烴(4)不能。裂化產物中有烯烴,易與溴發生加成反應(5)C20H42C10H22+C10H20(6)可提高石油產品中輕質燃油特殊是汽油的產量和質量解析:連接儀器的依次應遵循從下到上、從左到右的原則,裝入藥品之前要檢驗裝置的氣密性。依據石油分餾工業的分餾塔原理,設置了長導管,其作用除導氣外,還兼起冷凝氣體的作用;依據催化裂化原理,下列反應皆有可能發生:a.C20H42C10H20+C10H22b.C10H22C5H12+C5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