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黑龍江省大慶市外國語學校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2022年北京冬奧運會開幕時間為2月4日晚上19:30(北京時間)。而閉幕時間為2月20日,開閉幕式將在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在英國倫敦的小張打算在當地觀看開幕式直播。請問小張觀看直播的地方時是(
)A.2月4日11:30 B.2月5日3:30 C.2月4日3:30 D.2月5日11:302.本屆奧運會期間,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最可能位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3.開幕式這一天,太陽直射點所在半球、移動方向和地球公轉速度的描述正確的是(
)A.北半球-北移-漸快 B.南半球-北移-漸慢 C.北半球-南移-漸快 D.南半球-南移-漸慢【答案】1.A2.D3.B【解析】1.北京時間為東八區區時,倫敦時間為中時區區時,北京時間比倫敦時間快8小時。北京冬奧運會開幕時間為北京時間2月4日晚上19:30,故在英國倫敦的小張應在當地時間2月4日11:30觀看直播,A正確,BCD表述的時間均錯誤。本題選A。2.根據題干分析,地球公轉方向為逆時針。④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②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①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③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北京冬奧運會開幕時間為2月4日,此時地球公轉軌道位于④和①之間,則D正確。①~②為春分向夏至日過渡,A錯誤;②~③為夏至向秋分過渡,B錯誤;③~④為秋分向冬至日過渡,C錯誤。故本題選D。3.北京冬奧運會開幕時間為2月4日,此時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為夏季,太陽直射點應在南半球,AC錯誤;根據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規律來分析,此時太陽直射點應逐漸北移,此時地球公轉軌道上的位置逐漸向遠日點靠近,故地球公轉速度應逐漸減慢,D錯誤,B項正確。故本題選B?!军c睛】全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為1小時。地方時一般是東早西晚。經度每隔15°,則地方時相差1小時。北半球若為冬季,則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若北半球為夏季,則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4.下圖所示照片是攝影師在夜晚采用連續曝光技術拍攝的。照片中的弧線為恒星視運動軌跡。圖中a恒星視運動轉過過的角度約為50°,據此判斷攝影師連續拍攝的時間為A.1個多小時 B.3個多小時 C.5個多小時 D.7個多小時【答案】B【解析】【詳解】恒星是相對靜止的,照片中的弧線為恒星視運動軌跡,是地球自轉的結果。圖中a恒星視運動轉過的角度約為50°,地球自轉的角速度是15°/小時,據此判斷攝影師連續拍攝的時間為3小時20分,3個多小時,B對。A、C、D錯。5.下圖是中緯度某區域地球自轉等線速度示意圖,其中a、b為線速度數值,R、T在同一緯線上。若R地的海拔比T地低,則a、b的大小關系及該區域所屬半球正確的是(
)A.a>b
北半球 B.a<b
南半球 C.a<b
北半球 D.a>b
南半球【答案】D【解析】【詳解】同緯度地區,海拔越高,地球自轉線速度越大。R、T在同一緯線上,若R地海拔比T地低,則R地的線速度比T地小,則a>b,即B、C項錯誤。若a>b,可知越往北線速度越大,即越往北緯度越低,則該地位于南半球,A錯誤,D正確,選擇D項。6.一架飛機從甲地(60°N,100°W)起飛,沿最近航線勻速飛行8小時抵達乙地(60°N,80°E),飛機飛行航線是A.一直不變 B.先向東北后向東南 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D.先向北后向南【答案】D【解析】【分析】地球上兩點間的最短距離,應是過這兩點的地球大圓上被這兩點分成的劣弧長?!驹斀狻恳驗榧住⒁覂牲c位于相對的兩條經線上,因此過這兩點的大圓在一個經線圈上,又因為這兩點均在北半球,所以過經線圈被它們分得的劣弧要經過北極點,因此最近的走法是先朝北再朝南,D正確。【點睛】本題考查地圖應用和經線的分布特點,難度不大,屬記憶類題目。在距今十幾億年的地質時期,新疆南部白云巖廣泛沉積。3~4億年前,巖漿侵入白云質大理巖,經過一系列變質形成和田玉石。昆侖山中裸露在地表的和田玉山料被搬運至和田河下游的河床上,成為和田玉籽料。讀“三大類巖石、沉積物與巖漿之間的相互轉化圖”,完成下面小題。7.在距今十幾億年前的地質時期,昆侖山地理環境可能是(
)A.溫暖廣闊的海洋 B.森林茂密的熱帶雨林 C.河湖眾多的平原 D.冰川廣布的高原8.和田玉籽料的形成過程主要是(
)A.丁—③—甲—④—巖漿 B.乙—⑤—丙—③—甲 C.巖漿—①—丁—③—甲 D.丙—③—甲—②—乙【答案】7.A8.D【解析】【分析】7.由材料可知,在距今十幾億年的地質時期,昆侖山地區白云巖廣布。白云巖一般代表淺?!鄙蠋Ц浇沫h境,由此可以推測昆侖山當時的地理環境可能是溫暖廣闊的海洋,A正確,B、C、D錯誤。故選A。8.結循環的知識讀圖分析可知,巖漿經①上升冷卻凝固,形成丁巖漿巖;已生成的巖石經過②外力作用中的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形成乙沉積物;沉積物經過②外力作用中的固結成巖成為丙沉積巖;已生成的巖石在高溫高壓情況下發生變質,經③變質作用形成甲變質巖;所有已生成的巖石經過④重熔再生成為新的巖漿。由材料分析可知,這里最早為白云巖,白云巖屬于沉積巖,經過變質作用形成白云質大理巖,后經巖漿侵入,變質形成和田玉石,經流水搬運、侵蝕形成和田玉籽料。故形成過程主要是丙—③—甲—②—乙,D正確,A、B、C錯誤。故選D。【點睛】依據巖石成因可分成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其中巖漿巖根據成因又分為噴出巖和侵入巖。巖漿巖又稱火成巖,是由地殼下面的巖漿沿地殼薄弱地帶上升侵入地殼或噴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已存在的巖漿巖或沉積巖、變質巖,再經過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作用后,形成沉積巖。巖漿巖、沉積巖經過長時間在地殼深部受高溫和高壓的作用,而發生了變質作用,形成變質巖。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9.圖中各地對應的地質構造或地質作用正確的是(
)A.甲—火山 B.乙—向斜 C.①—風化作用 D.③—變質作用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丙地適合開采地下水 B.Ⅱ類巖不宜作為建筑材料C.石灰巖屬于Ⅲ類巖石 D.Ⅳ類巖層中可能找到煤層【答案】9.B10.D【解析】9.讀圖結合所學,可知I為噴出型巖漿巖,Ⅱ侵入型巖漿巖、Ⅲ變質巖、IV為沉積巖。圖中甲處巖層發生了斷裂錯位,屬于斷層構造,A錯誤;乙處巖層向下彎曲,屬于向斜構造,B正確;①指向沉積巖,屬于固結成巖,故C錯誤;③指向巖漿,屬于重熔再生作用,故D錯誤。故答案選B。10.根據巖石圈物質循環過程讀圖分析,丙地位于背斜頂部,油氣資源豐富,適合采油,故A錯誤;Ⅱ類巖石由巖漿在地下冷卻凝固而形成,質地堅硬,適宜作為建筑材料,故B錯誤;Ⅲ類巖石屬于變質巖,石灰巖屬于沉積巖,故C錯誤;IV類巖石由外力作用形成,屬于沉積巖,可能找到煤層,故D正確。故答案選D?!军c睛】巖漿巖:只能由巖漿冷卻凝固,地上冷卻是噴出巖,質量輕、有氣孔,在地下冷卻是侵入巖,質量重沉積巖:層理構造明顯,巖層下老上新,含有化石變質巖:由巖漿巖或者沉積巖變質(高溫高壓)而來。11.左圖為全球海陸分布及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右圖為四種板塊邊界類型示意圖。左圖中四地與右圖板塊邊界類型對應正確的是(
)A.①—甲②—丙③—乙④—丁 B.①—乙②—丁③—甲④—丙C.①—丙②—甲③—乙④—丁 D.①—?、凇尧邸注堋敬鸢浮緿【解析】【分析】【詳解】由圖及所學知識可知,①處于紅海,屬于板塊生長邊界,其東西兩側分別是阿拉伯半島和非洲大陸,對應圖中的??;②處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屬于消亡邊界,太平洋板塊俯沖到亞歐板塊下方,對應乙;③位于美洲板塊與南極洲板塊消亡邊界,東西兩側分別是南美洲大陸和太平洋,對應甲;④處位于北大西洋中部,屬于生長邊界,大洋底部板塊張裂,對應丙;D正確。ABC錯誤,故選D?!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了板塊邊界類型的判斷。據圖完成下面小題。12.若圖為三圈環流中的中緯度環流側視圖(bd為近地面),b與d之間是(
)A.副熱帶高氣壓帶 B.盛行西風帶C.信風帶 D.副極地低氣壓帶13.地球上的氣壓帶有:①赤道低氣壓帶、②副熱帶高氣壓帶、③副極地低氣壓帶、④極地高氣壓帶,其中,同屬熱力因素形成的氣壓帶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14.若圖為大西洋海域洋流模式圖,則dc代表的洋流名稱是(
)A.本格拉寒流 B.加利福尼亞寒流 C.西風漂流 D.加那利寒流【答案】12.B13.C14.A【解析】12.根據題干分析,該圖若為中緯度環流,則b地氣流下沉,應為副熱帶高壓帶;d地氣流上升,應為副極地低壓帶,據此判斷b與d之間應為盛行西風帶,B正確。b與d之間應為風帶,則AD均錯誤。信風帶屬于低緯環流的風帶,C錯誤。故本題選B。13.赤道低壓帶因赤道附近常年高溫,上升氣流強而形成,故其形成原因為熱力因素,①正確。副熱帶高氣壓帶因高空空氣大量堆積,受動力因素下沉形成高壓,②錯誤。副極地低氣壓帶因冷暖氣流交匯,暖空氣抬升形成上升氣流而形成,其成因為動力因素,③錯誤。極地地區因終年寒冷,氣流下沉形成高氣壓帶,其形成原因為熱力因素,④正確。故ABD錯誤,C正確。本題選C。14.若該圖為大西洋海域洋流模式圖,根據洋流流向分析,該圖應為南大西洋洋流模式。dc為由南流向北且為寒流,本格拉寒流符合該模式,A正確。加利福尼亞寒流為北半球寒流,應由北向南流,與dc流向不符,B錯誤。西風漂流應為b流向d,與dc不符,C錯誤。加納利寒流為北半球寒流,應由北向南流,與dc流向不符,D錯誤。故本題選A?!军c睛】副熱帶高氣壓帶與副極地低氣壓帶之間的風帶為盛行西風帶。赤道低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的成因為熱力因素;副熱帶高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的成因為動力因素。南半球中低緯度洋流模式為逆時針運動。下左圖為沿某經線的大氣運動示意圖,右圖為左圖中甲氣壓帶及其南北兩側風帶的風向圖。讀圖,回答下列小題。15.圖示氣壓帶位置反映的時段里(
)①巴西高原草木枯黃
②我國東部地區盛行東南季風③密西西比河進入枯水季節
④羅馬正值溫和多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6.關于圖示氣壓帶、風帶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熱帶草原氣候受甲氣壓帶和丁風帶交替控制
②受乙風帶的影響,西歐全年溫和濕潤③丙氣壓帶影響下的地區多鋒面氣旋為多雨帶
④受丁風帶移動影響,南亞地區夏季多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15.A16.B【解析】【分析】15.甲氣壓帶盛行下沉氣流,北部為西南風,南部為東北風,可推出該氣壓帶為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且此時段氣壓帶位置偏北,可推出此時段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巴西高原為南半球,此時為熱帶草原氣候的干季,草木枯黃,①正確;北半球夏季,我國東部盛行東南季風,②正確;北半球為夏季,密西西比河流域以溫帶大陸性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為主,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因此圖示時期是豐水期,③錯誤;羅馬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④錯誤。故選A。16.甲為副熱帶高氣壓帶,丁為東北信風帶,熱帶草原氣候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①錯誤;乙為北半球西風帶,受乙風帶的影響,西歐全年溫和濕潤,②正確;丙為副極地低氣壓帶,多鋒面氣旋,為多雨帶,③正確;南亞夏季多雨是西南季風從印度洋帶來大量水汽導致的,而西南季風是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北移越過赤道,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右偏形成的,與丁東北信風無關,④錯誤。故選B?!军c睛】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規律: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而移動。就北半球而言,與二分日相比,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下圖為世界某區域某時刻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單位:百帕)。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7.圖示時刻,M、N兩地間的氣壓(單位:百帕)差值可能是(
)A.20 B.12 C.8 D.618.圖示時刻所處的月份大約是(
)A.1月 B.3月 C.6月 D.11月19.圖示時刻,北美洲五大湖地區的天氣狀況是(
)A.對流旺盛 B.天高云淡 C.狂風怒吼 D.氣溫急降【答案】17.B18.C19.B【解析】【分析】17.M位于1016的圈內,1016的等值線圈外分布著1012、1016兩組等值線圈,根據“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則,可知M的取值范圍應該是1016<M<1020,;N的取值是1004<N<1008,將M與N交叉相減可知8<差值<16,只有B選項符合,故選B。18.根據海陸輪廓以及經緯網可知,該區域為北美洲以及太平洋東北側,海洋中出現高壓中心(夏威夷高壓),北美大陸出現低壓中心,可知此時為北半球的夏季,C選項6月符合北半球夏季,C正確。1月為北半球冬季,3月為北半球春季,11月為北半球秋季,排除ABD。故選C。19.觀察圖文資料可知,五大湖地區位于圖的東北側,被1020~1024的高壓中心控制,高壓控制多下沉氣流,多晴天,天高云淡正確,B正確。對流的出現會形成低壓,排除A??耧L怒吼、氣溫急降更加符合冷鋒過境的現象,不是晴天,排除CD。故選B?!军c睛】夏季陸地形成熱低壓,海洋形成冷高壓,冬季相反。高壓中心控制多晴朗天氣,低壓中心控制多陰雨天氣讀下圖,a、b、c為等壓線,箭頭表示P地風向,d、e線為等溫線,g、f線為等高線。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0.若圖中天氣系統向北移動,M地將經歷天氣變化可能為(
)A.轉晴,氣溫升高,氣壓降低B.轉雨,氣溫降低,氣壓升高C.轉晴,氣溫轉低,氣壓升高D.轉陰雨,氣溫升高,氣壓降低21.圖示時刻相同,M、P兩地氣溫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A.氣溫M地高于P地,氣溫日較差M地低于P地B.氣溫M地高于P地,氣溫日較差M地高于P地C.氣溫M地低于P地,氣溫日較差M地低于P地D.氣溫M地低于P地,氣溫日較差M地高于P地【答案】20.B21.B【解析】【分析】20.通過P地風向可知右上角表示的是南半球的低壓系統。圖中虛線為低壓槽線,形成鋒面氣旋,無論南北半球均為左側槽線出現冷鋒,右側槽線出現暖鋒,即M地位于冷鋒鋒前。冷鋒過境,天氣轉雨,氣溫降低,氣壓升高,B正確,氣溫升高、氣壓降低,為暖鋒過境時的天氣,AD錯誤;天氣轉晴為單一氣團控制,C錯誤。故選B。21.由P地風向可知該氣壓系統為南半球的氣旋。M地位于暖氣團一側,P地位于冷氣團一側,氣溫M地高于P地,CD錯誤;鋒面降水一般集中在冷氣團一側,即M地晴朗,P地陰雨,通常晴天氣溫日較差大,即M地氣溫日較差大,B正確,A錯誤。故選B?!军c睛】鋒面氣旋的識讀方法:1.無論是氣旋還是反氣旋,都是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的共同作用下,風從高氣壓區斜穿等壓線吹向低氣壓區。2.鋒面只形成于氣旋中,因為氣旋的水平氣流是向中心輻合,在槽線(低氣壓等壓線向外彎曲最大處的連線)兩側冷暖氣流易相遇形成鋒面。而反氣旋的氣流呈輻散狀,在脊線(高氣壓等壓線向外彎曲最大處地方的連線)兩側氣流不可能相遇,故不能形成鋒面。3.鋒面氣旋前方、后方的確定是看氣流的前進方向,氣流的前進方向為前方,反之為后方。4.鋒面氣旋中冷鋒和暖鋒的判定:左側槽線形成冷鋒,右側槽線形成暖鋒。5.鋒面氣旋中雨區的確定:冷鋒降雨發生在鋒后,雨區比較狹窄;暖鋒降雨發生在鋒前,雨區比較大。讀北半球亞熱帶同緯度大陸東、西兩岸沿海兩地年降水量逐月累計曲線圖,完成下列問題。22.①地區降水A.冬季多雨 B.夏季多雨 C.秋冬多雨 D.全年多雨23.②地區利用當地典型農產品,可發展A.葡萄釀酒 B.橡膠加工 C.甜菜制糖 D.玉米制乙醇【答案】22.B23.A【解析】【分析】22.①地區5-9月逐月累計降水量增加快,說明5-9月降水多,是雨季、冬季降水較少,年降水量接近1100mm,應為位于大陸東岸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降水多,選B正確。23.②地5-8月逐月累計降水量變化不大,說明5-8月降水少,10-12月逐月累計降水量增加快,說明冬季降水多,為大陸西岸的地中海氣候,適合發展水果園藝業,如葡萄、油橄欖、柑橘等;橡膠主要分布在熱帶;甜菜和玉米分布在溫帶。②地區利用當地典型農產品,可發展葡萄釀酒,所以選A項正確。不適合發展橡膠加工、甜菜制糖、玉米制乙醇,BCD錯誤。故選A。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24.圖中陰影區表示的氣候類型是(
)A.地中海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 C.溫帶海洋性氣候 D.高山氣候25.下列四幅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與圖示氣候類型相符的是(
)A.A B.B C.C D.D【答案】24.C25.C【解析】24.結合圖示可知,圖中陰影表示的氣候類型分布在緯度40°~60°的大陸西岸,終年受西風帶控制,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故C選項正確,地中海氣候分布在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故A錯誤;溫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大陸東岸,故B錯誤;高山氣候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區,故D選項錯誤。故答案選C。25.A選項圖為終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故A選項錯誤;B選項圖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故B選項錯誤;C選項圖為終年溫和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故C選項正確;D選項圖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溫帶季風氣候,故D選項錯誤。故答案選C?!军c睛】月牙泉位于我國甘肅省敦煌市(下圖),四周被高大的鳴沙山環繞,但千百年來“山泉共處,沙水共生”,泉水清澈見底。20世紀70年代之后,水位持續下降。為了搶救這一千古奇跡,80年代采取了從附近黨河直接進行管道補水的措施;90年代又采取了滲灌補水的辦法,將黨河的水引入附近的土地滲入地下補給。除水位下降之外,月牙泉還面臨移動沙丘的威脅。近年來,地理學者對月牙泉周圍沙丘的粒度分布進行了深入研究(下表),以揭示沙丘移動規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沙丘采樣地點粗沙中沙細沙A①(南坡)15.8243.3640.82②(北坡)0.3710.3589.27B③(南坡)23.0529.5647.39④(東坡)2.3436.8560.81⑤(北坡)18.5338.3943.08月牙泉周圍沙丘粒度組成(單位:%)26.與管道補水相比,滲灌補水的主要優點是(
)A.水量更大 B.水質更好 C.成本更高 D.損耗更小27.據上表判斷,A和B兩沙丘的移動方向分別是(
)A.A向②,B向④ B.向北、向西C.A向①,B向④ D.向南、向西【答案】26.B27.A【解析】26.滲灌補水過程中,由于下滲,有一部分水會被土壤截留,故滲灌補水的水量小于管道補水,A錯誤;滲灌補水過程中,經過周邊土地的下滲、過濾,其水質優于管道直接補水,B正確;滲灌補水不需要修建專門的輸水管道,成本更低,且題干問的是滲灌補水的優點,成本高不屬于優點,C錯誤;管道密閉性較好,輸水損耗更小,D錯誤。故選B。27.A沙丘的南坡粗沙比重大,北坡細沙比重大,可知南坡為迎風坡,北坡為背風坡,故A沙丘由①向②移動,即由南向北移動,C、D錯誤;③④⑤相比,南坡、北坡的粗沙比重大于東坡,故B山丘向④方向移動,即向東移動,A正確,B錯誤。故選A?!军c睛】根據堆積物顆粒大小判斷風向:搬運物隨風速的減弱而堆積,顆粒大的先堆積,顆粒小的后堆積,所以顆粒大的一側為上風向。2021年年初的拉尼娜在4月結束,但10月開始,拉尼娜現象再次出現,因此今年是個十分罕見的“雙拉尼娜”年。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8.下圖中能正確表示“拉尼娜”現象發生時太平洋赤道地區大氣環流狀況的是(
)A. B. C. D.29.“拉尼娜”現象可能導致(
)A.赤道太平洋地區大氣環流減弱 B.赤道西太平洋地區降水減少C.美洲西海岸干旱加劇 D.秘魯沿岸上升流減弱【答案】28.A29.C【解析】28.拉尼娜現象發生時,赤道附近太平洋東岸海水溫度異常降低,成為高壓中心,垂直方向盛行下沉氣流,水平方向的大氣由太平洋東岸吹向西岸。而太平洋西岸地區溫度較高,形成低壓中心,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氣流,水平方向的大氣由東向西運動,故A正確,BCD錯誤,選擇A項。29.赤道太平洋地區原本就是盛行大致由東向西的東南信風與東北信風,拉尼娜發生后,赤道太平洋東岸氣溫降低,氣壓升高,使得東南信風與東北信風增強,A錯誤;赤道西太平洋地區上升氣流增強,降水增多,B錯誤。美洲西岸地區,下沉氣流增強,降水更加減少,氣候更加干旱,C正確;秘魯沿岸上升流是由于東南信風由陸地吹向海洋導致的,拉尼娜發生后,東南信風增強,上升流也將加強,D錯誤?!军c睛】拉尼娜現象就是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的情況。東南信風將表面被太陽曬熱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東部海平面增高將近60厘米,西部海水溫度增高,氣壓下降,潮濕空氣積累形成臺風和熱帶風暴,東部底層海水上翻,致使東太平洋海水變冷。L湖位于天山中段南源,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已演變成微咸水湖?,F在該湖西部沿岸蘆葦廣布,而東部沿岸幾乎沒有。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0.下列關于甲、乙兩河與L湖相互關系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甲河秋季輸入L湖泥沙最多 B.甲河流量變化深受L湖影響C.乙河是L湖重要的補給水源 D.乙河對L湖具有排鹽作用31.對L湖東、西岸蘆葦分布差異影響最小的因素是(
)A.降水差異 B.湖水鹽度 C.沿岸坡度 D.土壤肥力【答案】30.D31.A【解析】【分析】30.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圖中甲河為流入L湖,而乙河為從L湖流出的河流。該地為我國西北內陸地區,夏季河流流量大,故夏季入湖泥沙多,A錯誤;甲河注入L湖,流量不受湖泊影響,B錯誤;乙河流出L湖,湖泊補給河流,河流不補給湖泊,C錯誤;湖泊可以將鹽分從流出的乙河排出,以降低L湖鹽度,D正確。故選D。31.蘆葦是淡水淺水域生長的植物,其生長受水面深淺、鹽度高低和土壤肥力影響。據圖示意,L湖西岸最高水位與最低水位距離較遠,證明湖泊西岸坡度較小,水較淺,適宜蘆葦生長;由于湖泊西岸有河流注入,湖水含鹽度較低,適宜蘆葦生長;河流會帶來泥沙沉積在湖泊西岸,土壤較肥沃,適宜蘆葦生長;L湖空間范圍較小,東西兩岸降水的差異不大,對蘆葦分布的差異影響小。故選A。【點睛】該題信息量較大,綜合性較強,需要綜合圖中信息分析河流和湖泊的相互關系及影響東西兩岸蘆葦分布的因素。32.下圖為美國本土不同地區賞秋時間的差異圖,該差異主要體現了(
)①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②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③垂直地域分異規律④非地帶性現象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詳解】美國不同地區賞秋時間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東西部地區不同上。東部地區由北向南越來越晚,這是因緯度差異而造成的,體現了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而西部山區則隨海拔而變,這是因山區海拔高度不同,水熱組合差異造成的垂直分異規律的體現,因此①③正確,故B正確,賞秋早晚主要是熱量的差異造成,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是水分不同造成的,非地帶性分布沒有明顯的規律性,而圖中賞秋早晚有明顯的的規律性,故②④錯誤。故ACD錯誤。故答案選B。33.下圖為甲、乙兩山地自然帶的垂直分布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影響甲、乙兩山地自然帶譜數量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海拔B.同一類型自然帶在甲山出現的高度比乙山高C.甲山地基帶南坡較北坡海拔高的主要原因是南坡為陽坡D.乙山地雪線北坡較南坡海拔高的主要原因是北坡為迎風坡【答案】C【解析】【詳解】讀圖可知,甲山地基帶為落葉闊葉林,位于北半球溫帶地區,乙山地的基帶是熱帶草原帶,位于南半球熱帶地區。乙山地的自然帶譜數量多于甲山地主要是由緯度因素造成的,A錯誤。讀圖可知,兩山地都有分布的自然帶主要是針葉林帶、高寒荒漠帶與積雪冰川帶,其分布高度均為乙山高于甲山,B錯誤。甲山地位于北半球溫帶地區,南坡為陽坡、迎風坡,水熱狀況較優越,導致山麓地帶南坡的自然條件優于北坡,基帶分布的海拔高度高于北坡,C正確。乙山地位于南半球熱帶地區,北坡一般為背風坡,降水少,且由于北坡為陽坡,氣溫高,兩者共同導致北坡的雪線高于南坡,D錯誤。故選C。【點睛】影響山地垂直自然帶譜復雜程度的因素(1)山地所在緯度——相同高度的山地,緯度越低,自然帶譜越復雜。(2)山地海拔——緯度相當的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帶譜越復雜。(3)山頂、山麓之間相對高度——山地相對高度越大,自然帶譜越復雜。二、綜合題34.近乎環形的彎曲河流被稱為蛇曲,一般形成在地形相對平坦、落差不大、地面物質軟硬適中、松散適度的草原或濕地上,很難發育在巖石中。但在黃河河口以下晉陜邊境,太行山、呂梁山等山脈多次隆起形成的斷裂帶中,形成了壯觀的“嵌入式蛇曲”,也稱“曲峽”。位于沁河第一灣曲峽附近的寨后村,建村歷史悠久,土質、水質條件好。(1)描述太行山曲峽的形成過程。(2)分析寨后古村選址曲峽凸岸的原因?!敬鸢浮?1)地質歷史時期(在古平面時期),該地區地形平坦,河流以側蝕為主,形成蛇曲;地殼持續抬升,河流落差增大,發生下切侵蝕(或將抬起的基巖侵蝕切割),(保留了原來的蛇曲形態,)形成嵌入式蛇曲。(2)位于凸岸,以沉積作用為主,地形平坦;土質優良、土層深厚,適宜耕作和建村;沉積形成的土壤,過濾和透水性好,富含礦物質,為居民提供了天然優質地下水;凸岸水流速度慢,河岸不容易崩塌(不易被侵蝕),居住環境安全,更適合古村落的形成和發展;凸岸不易受到洪水的侵襲?!窘馕觥俊痉治觥勘绢}以曲峽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地貌的形成、聚落選址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的學科核心素養。(1)曲峽的形成一般經歷河曲、地殼抬升兩個階段。根據河曲的形成條件可知,蛇曲一般形成在地形相對平坦、落差不大、地面物質軟硬適中、松散適度的草原或濕地上,很難發育在巖石中,說明當時該河曲形成時的地質地貌等自然條件符合蛇曲的發育要求。由于地質條件的變化一般速度較慢,可知該地蛇曲形成于地質歷史時期,當時該地地形較為平坦,落差不大,河流流速較慢,以側蝕作用為主。由蛇曲變為曲峽需要河流兩側的陸地發生劇烈抬升,河流落差增大,流速加快,河流的侵蝕作用由側蝕變為下蝕為主,隨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區門崗施工合同范本
- 特種租賃合同范本
- 個人錢財贈與合同范本
- 八下第二單元《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知識競賽教學案例
- 2025商務合作合同范例標準版
- 2025某省汽車改裝服務合同
- 《2025年度物流管理系統軟件采購與使用合同》
- 輕質磚隔墻合同范本
- 《2025年企業合同續簽流程與關鍵注意事項》
- 2025年建設項目勘察設計合同示范文本
- 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
- 2022-2023學年北京市海淀區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生物試卷 含詳解
- 樓頂發光字采購安裝投標方案
- 組建生物質燃料公司方案
- 鐵路轉轍機 ZDJ9型電動轉轍機認知
- 2021年4月四川省自考06093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產房醫院感染控制風險評估表
- 《關于“人工智能”》非連續文本閱讀練習及答案
- 鋼平臺鋪板計算excel(可當計算書)
- 《強化學習理論與應用》環境
- 美麗的西雙版納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