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環境保護基礎習練新人教版_第1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環境保護基礎習練新人教版_第2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環境保護基礎習練新人教版_第3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環境保護基礎習練新人教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4環境愛護(一)“裝配式”建筑方式類似于“搭積木”一樣建立房子,即將梁、柱、墻板、陽臺、樓梯等部件(部品)設計成一系列的模塊,在工廠里制作好,然后運到建筑施工現場進行拼裝。而傳統建筑施工中,則是把鋼筋、水泥、沙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干脆運至建筑現場進行施工。從環境愛護角度,說明采納“裝配式”建筑方式的優點。解析:材料中給出的傳統建筑施工與“裝配式”建筑方式的制作、施工差異,因此從環境愛護角度說明采納“裝配式”建筑方式的優點,主要應從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噪聲、揚塵、建筑材料積累對土地的占用以及廢棄物的產生等方面考慮。答案:在工廠里進行集中生產建筑的部件(部品),可削減揚(灰)塵和廢水排放,降低噪聲污染,降低能耗。(5分)可削減現場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廢棄物,以及削減廢棄物對周邊土地的占用。(3分)運輸裝卸過程中,散落少,污染小。(2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評分,但本題總分不得超過10分。)(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題。冬蟲夏草一般生長在海拔3000~5000m的山地陰坡、半陰坡的灌叢和草甸中,因其獨特的生物學特性、極高的藥用與經濟價值,使國內外相關專家學者及政府部門相當關注。下圖為三江源區分布圖。分析三江源區成為冬蟲夏草優質產區的主要緣由,并為該區域冬蟲夏草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答案:緣由:三江源區海拔高,溫度相宜,冬蟲夏草生長周期長,品質好;三江源區空氣濕度大,相宜冬蟲夏草生長;三江源區人口稀有,生態環境良好;三江源區工廠企業少,環境污染小。措施:加強對冬蟲夏草資源的全面調查;建立冬蟲夏草的自然愛護區,促進其自然繁殖與生長;合理采挖,確保冬蟲夏草的正常生長與繁殖;加大資金投入,發展人工培育技術等。解析由材料可知,冬蟲夏草的生長習性為喜冷濕,而三江源區海拔高且空氣濕度大,正好滿意其生長所需的溫度與濕度條件,且三江源區的經濟活動較少,環境污染小,有利于優質冬蟲夏草生長。冬蟲夏草的經濟價值會吸引人們亂采濫挖,因此其可持續發展的措施應從對其進行愛護、合理開發,發展人工培育技術等方面回答。(三)“洪水一片天,枯水一條線”是鄱陽湖的真實寫照。“塹秋湖”是鄱陽湖區一種傳統的捕魚作業模式。漁民在湖灘筑堤,形成一個個碟形湖,以便秋季鄱陽湖退水時截留更多的水和魚。10月份一些以水生動物為食物的候鳥接連遷入湖區越冬,漁民也起先在碟形湖放水捕魚。至次年1月,碟形湖水干魚盡。3月份候鳥接連遷離。分析:“塹秋湖”捕魚模式對鄱陽湖區候鳥越冬的主動和消極影響,并針對其消極影響提出改進建議。答案:主動影響:擴大了鄱陽湖區越冬候鳥覓食和棲息的范圍。消極影響:碟形湖水干魚盡的時間早于候鳥遷離的時間,削減候鳥食物來源和縮小棲息地范圍。改進建議:采納分批次輪番放水,或延長放水時間,或只捕大魚留下底水和小魚等方式,以保證候鳥在遷離前有足夠食物和棲息地。依法對湖區生態環境進行愛護,對漁民為護鳥而產生的經濟損失賜予適當補償。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人類活動對候鳥越冬的影響及應實行的措施。本題需依據材料信息加以分析。鄱陽湖“洪水一片天,枯水一條線”,枯水期在湖灘建筑蝶形湖,擴大了候鳥的捕食、棲息范圍;但是“至次年1月,蝶形湖水干魚盡,3月份候鳥接連遷離”,其間有近2個月候鳥食物不足,對候鳥是不利的。改進建議應結合詳細緣由——蝶形湖水干魚盡的時間早于候鳥遷離的時間來進行分析,如采納分批次輪番放水,或延長放水時間,或只捕大魚留下底水和小魚等方式,以保證候鳥在遷離前有足夠食物和棲息地;同時,可依法對湖區生態環境進行愛護,對漁民為護鳥而產生的經濟損失賜予補償。(四)羌塘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體部分,面積達58.6萬km2,大部分地區海拔在4600m以上,氣候干冷,太陽輻射強,是我國氣候條件最為惡劣、生態環境極為脆弱的區域。下圖為羌塘高原1980-2010年牲畜總量與人口數量改變圖。指出羌塘高原牲畜總量和人口數量的改變可能造成的危害,并提出可行性措施。解析:由圖可知,羌塘高原牲畜總量和人口數量呈增加趨勢,可能造成的危害從植被破壞、草場退化、風沙活動加劇、生物多樣性削減等方面回答。措施可以從限制人口數量、限制牲畜數量、發展植草產業、明確草原產權歸屬、加大新能源開發等方面回答。答案:危害:植被破壞,草場退化甚至沙化;風沙活動加劇;生物多樣性削減;等等。措施:限制人口數量;限制放牧牲畜數量,減小牧場壓力;主動發展植草產業,緩解牧區草畜沖突;明確草原產權歸屬,從制度上杜絕草原過度無序利用;科學有安排地開發利用太陽能,加大新能源的開發,削減對植被的破壞。(五)白頭葉猴獨產于中國廣西西南部左江以南和明江以北地區,該地繁茂的亞熱帶植被和喀斯特地貌為其生存和繁衍供應了良好的自然環境。半個多世紀以來,由于各種人為緣由,白頭葉猴棲息地急劇削減,種群數量也急劇下降,白頭葉猴處于滅亡邊緣。下圖示意白頭葉猴種群滅亡區和稀疏區的分布。分析白頭葉猴面臨滅亡的人為緣由。解析:影響生物滅亡的人為因素,主要是影響生活空間、食物來源、干脆捕獵等。圖中種群滅亡區、稀疏區大多距居民點近,人類活動影響大;鐵路、馬路等道路的修建,侵占和割裂了白頭葉猴的生活空間;人類不合理開墾、過度樵采及交通道路的修建,破壞了當地的植被,導致白頭葉猴棲息地環境惡化、食物削減;當地居民濫捕獵殺,導致白頭葉猴種群數量下降。答案:居民點與道路(鐵路、馬路)的修建,侵占和割裂了白頭葉猴的生活空間;不合理開墾、過度樵采以及交通道路的修建,破壞了當地的植被,導致白頭葉猴棲息地環境惡化、食物削減;當地居民濫捕獵殺,導致白頭葉猴種群數量下降。(六)(2024·濮陽模擬)漢江是長江最長的支流,丹江口水庫位于漢江中上游,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下圖為丹江口水庫外圍生態過濾庫圖。分析說明生態過濾庫中植物與生態過濾壩的作用。解析:圖示植物有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分別分析它們的作用即可;圖示生態過濾壩隔斷主庫與生態過濾庫,則可削減地表徑流帶來的污染物與生態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