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揚州慢》教學設計【文本解讀】《揚州慢(淮左名都)》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此詞是他路過揚州,目睹了揚州城的荒涼破敗后所作。詞中運用今昔對比的手法,以昔日揚州的繁華興盛與如今的冷落蕭條相對照,通過對空城荒蕪景象的描寫,如“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廢池喬木,猶厭言兵”等,抒發了作者對揚州昔日繁華的懷念、對今日破敗的感慨,以及對戰爭的譴責,寄寓了深沉的黍離之悲。詞的語言精美,情景交融,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學習目標】1、了解姜夔及本詞的寫作背景,積累詞中的重點字詞和典故,能夠熟練背誦并默寫全詞。2、品味詞的語言,分析詞中的意象,理解今昔對比、擬人等表現手法的運用及其效果,感受詞中蘊含的情感。3、體會作者的黍離之悲,培養對古典詩詞的審美鑒賞能力,提升文化素養,增強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重點:理解詞的內容,把握詞中今昔對比的表現手法
難點:理解“黍離之悲”的文化內涵與現實意義。【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1、詩詞引入:“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姜夔《揚州慢》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2、提問:提到“揚州”,你聯想到哪些歷史或文化符號?若你目睹一座繁華城市變為廢墟,會有怎樣的感受?明確:揚州的文化符號:瘦西湖、二十四橋、鹽商文化、唐宋詩詞中的“煙花三月”。可能的感受:震驚、悲傷、對往昔的懷念、對戰爭的痛恨。3、進入課題:南宋時期,揚州曾多次遭金兵劫掠,昔日的“淮左名都”淪為“廢池喬木”。姜夔途經此地,以《揚州慢》記錄戰亂創傷,抒發“黍離之悲”。今天,我們將通過這首詞,感受歷史與文學的交織。二、課前預習任務檢測1、文體知識(1)姜夔與創作背景姜夔,號白石道人,南宋詞人、音樂家,精通音律,工詩詞,詞風“清空峭拔”,擅長運用典故和象征手法,善用冷意象表達深沉情感。《揚州慢》為姜夔自度曲,以今昔對比為核心,情感悲涼而含蓄。背景:《揚州慢》寫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當時姜夔路過揚州,目睹了戰爭洗劫后的揚州蕭條景象,撫今追昔,感慨萬千,遂作此詞。2、重要字詞讀音、釋義“黍(shǔ)離”、“薺(jì)麥”、“戍(shù)角”、“豆蔻(kòu)”、“愴(chuàng)然”、“黍離(lí)”淮左:淮河以東,宋代揚州屬淮南東路。薺麥青青:野麥茂盛,暗指農田荒蕪。廢池喬木:毀壞的城池與古樹,象征戰亂創傷。清角吹寒:凄清的號角聲,渲染悲涼氛圍。3、初讀感悟朗讀指導:教師范讀全詞,要求學生注意字音、節奏和韻律,感受詞的音樂美和情感基調。學生跟讀、自讀,初步體會詞中描繪的景象和傳達的情感。注意詞中冷色調詞語的咬字,如“清角吹寒”“冷月無聲”。對比朗讀上片(今景)與下片(昔憶),體會情感變化。三、課中學習任務一:梳理詞意,解析結構1、理解詞意序: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譯文:淳熙年丙申月冬至這天,我經過揚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薺草和麥子。進入揚州,一片蕭條,河水碧綠凄冷,天色漸晚,城中響起凄涼的號角。我內心悲涼,感慨于揚州城今昔的變化,于是自創了這支曲子。千巖老人認為這首詞有《黍離》的悲涼意蘊。上闕: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譯文:揚州是淮河東邊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處,解下馬鞍少為停留,這是最初的路程。過去是十里春風一派繁榮景色,而我如今看到卻長滿薺麥葉草一片青青。自從金兵進犯長江回去以后,荒廢了池苑,伐去了喬木,至今還討厭說起舊日用兵。天氣漸漸進入黃昏,凄涼的號角吹起了冷寒,這都是在劫后的揚州城。下闋: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譯文:杜牧有卓越的鑒賞,料想今天,重來此地一定吃驚。即使“豆蔻”詞語精工,青樓美夢的詩意很好,也困難表達出深厚的感情。二十四橋仍然還在,卻橋下江中的波浪浩蕩,凄冷的月色,處處寂靜無聲。懷念橋邊的紅芍藥,可每一年知道它替什么人開花繁生!2、全詞分層與內容概括上片:實寫戰亂后揚州的荒涼景象(“淮左名都”至“清角吹寒”)。下片:虛寫揚州昔日繁華與今日之悲(“杜郎俊賞”至結尾)。3、結構特點今昔對比:上片寫今,下片憶昔,時空交錯凸顯滄桑巨變。虛實結合:實景(薺麥、廢池)與虛寫(杜牧、玉人)交織,深化歷史厚重感。四、課中學習任務二:賞析藝術手法,體悟詞情1、意象的冷峻與情感張力薺麥:表現揚州的荒涼。廢池喬木:表現揚州的破敗。清角:渲染凄涼的氛圍。冷月:烘托冷寂的意境。紅藥:象征揚州的生機,卻無人欣賞,更添悲涼。自然意象:
薺麥青青、廢池喬木、冷月無聲——以荒蕪與寒冷象征戰亂創傷。人文意象:
清角吹寒、二十四橋、紅藥年年——昔日風月與今日寂寥形成強烈反差。提問:“波心蕩,冷月無聲”中的“無聲”如何表現情感?明確:“蕩”字以動襯靜,營造出一種清幽、孤寂、冷落的意境,“無聲”既是月色的物理狀態,更是詞人內心無言悲痛的投射,以靜襯悲,意境深遠。2、擬人、用典、對比、虛實結合的深意擬人:賦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如“廢池喬木,猶厭言兵”,表現了對戰爭的痛恨。用典:借杜牧筆下“春風十里”的揚州,反襯今日“薺麥青青”的荒蕪。對比:“青樓夢好”與“難賦深情”,昔日的風流綺夢與今日的沉重現實形成尖銳對比。虛實結合:通過回憶昔日的繁華和描寫今日的荒涼,虛實相生,增強藝術感染力。3、深探對比,完善表格描繪角度昔日揚州如今揚州表現手法情感表達文化價值城市景象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春風十里繁華盡薺麥青青,廢池喬木,空城今昔對比對昔日繁華的懷念,對如今破敗的痛心反映南宋戰爭破壞,文人憂國情懷人文活動歌舞升平,杜郎俊賞清角吹寒,紅藥無人欣賞對戰爭的譴責,黍離之悲五、課中學習任務三:探究主旨,解讀“黍離之悲”1、“黍離之悲”的文化內涵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典故來源:《詩經·王風·黍離》寫周大夫途經故都,見宮室盡為禾黍,悲嘆國家衰亡。姜夔的繼承與創新:將個人漂泊之痛與家國興亡結合,賦予“黍離之悲”時代新義。2、討論:“黍離之悲”在當代有何現實意義?明確:提醒人們珍視和平,警惕戰爭對文明的摧毀;啟發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2、詞中的歷史隱喻與現實批判對戰爭的控訴:
“自胡馬窺江去后”直指金兵入侵,批判戰爭暴行。對南宋朝廷的暗諷: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暗示朝廷茍安,無人關心戰后重建。提問:姜夔的情感是否僅停留在“悲”上?請結合詞句分析。明確:不止于悲,更有“憤”。“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暗含對統治者無能的不滿,以及對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六、課中學習任務四:比較閱讀,拓展詩境對比篇目:《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提問:將《揚州慢》與《聲聲慢》進行比較,分析兩首詞在內容和情感上的異同。明確:內容:《揚州慢》:描寫揚州戰后的荒涼景象,表達對故國山河的懷念。《聲聲慢》:抒發詞人晚年孤獨無依的凄涼心境。情感:《揚州慢》:表達了對故國山河的懷念和對戰爭的痛恨。《聲聲慢》:抒發了詞人晚年孤獨無依的凄涼心境。明確:七、課堂總結《揚州慢》以冷峻的意象、今昔的對比與克制的抒情,將一座城市的創傷升華為民族的歷史記憶。姜夔不僅為揚州寫下悼詞,更以文人的良知警示后人:繁華易逝,和平珍貴。八、板書設計揚州慢/\今景昔憶悲情/\薺麥青青廢池喬木九、拓展閱讀與素材積累1、名句積累“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姜夔《揚州慢》“國破山河在,城春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全國人教版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2課一、《從網上下載圖片》教學設計
-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第一節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教學設計
- 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9.1溶液的形成 教學設計
-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教學設計:1.2成長的不僅僅是身體
- 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1 古詩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案設計
-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一單元 我的好習慣《4 不做“小馬虎”》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二年級數學上冊 六 測量練習四配套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
- 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4節 焦耳定律教學設計
- 三年級數學上冊 6 多位數乘一位數(數字編碼)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人教部編版八下歷史第6課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教學設計
- 2023年赤峰龍韻城市建設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導論)課件
- 專利申請培訓課件
- DPtechIPS2000系列入侵防御系統培訓膠片課件
- 競爭性談判二次報價單
- 危大工程巡視檢查記錄
- (房屋建筑部分)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2023年版
- 空氣自動監測站運維技術服務合同模版
- (完整)康復醫學考試題(含答案)
- 延期還款申請表
- 江蘇省地圖矢量PPT模板(可編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