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11∕T2269-2024鄉村振興大數據 發展評價指標體系_第1頁
(高清版)DB11∕T2269-2024鄉村振興大數據 發展評價指標體系_第2頁
(高清版)DB11∕T2269-2024鄉村振興大數據 發展評價指標體系_第3頁
(高清版)DB11∕T2269-2024鄉村振興大數據 發展評價指標體系_第4頁
(高清版)DB11∕T2269-2024鄉村振興大數據 發展評價指標體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H1/T2269—2024鄉村振興大數據發展評價指標體系2024-06-28發布2024-10-01實施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I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指標體系 15產業興旺指標內涵與計算方法 46生態宜居指標內涵與計算方法 87鄉風文明指標內涵與計算方法 8治理有效指標內涵與計算方法 9生活富裕指標內涵與計算方法 10數據采集與分析 11結果應用 參考文獻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本文件由北京市農業農村局提出并歸口。本文件由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實施。本文件起草單位: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北京市數字農業農村促進中心、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數據科學與農業經濟研究所、北京市標準化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馬榮才、李理、于峰、王永泉、趙翔宇、張軍、張峻峰、秦向陽、郭建鑫、龔晶、欒汝朋、劉新、趙繼春、喬珠峰、王敏、陳蕾、羅長壽、邱琳、張宇、王曉麗、蘆天罡、王洪彪、布海喬、陳會娜、鐘瑤、馬曉蕊、聶瑩、秦曉婧、薛曉娟、范媛媛、王淼、張金軼、閆濤、周巧霖、賈啟山、魯煒、張春鵬、李剛、豐尚弘、胡軼鵬、封雨露、楊榮。1DR1/T2269-2024鄉村振興大數據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本文件規定了北京市鄉村振興領域的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指標內涵與計算方法、數據采集與分析、結果應用的要求。本文件適用于北京市鄉村振興發展水平分析、評價等工作。2規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沒有規范性引用文件。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鄉村振興大數據bigdataforruralrevitalizatian對農業、農村和農民在全面參與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建設過程中,產生的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各方面的信息進行采集、加工、整理和分析,形成有序化的海量數據。4指標體系鄉村振興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由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方面指標構成。其中,一級指標5個,二級指標16個,三級指標90個。鄉村振興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表1鄉村振興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指標方向人均耕地面積正向高標準農田面積占比正向正向正向 正向農業機械總動力萬千瓦正向正向設施農業用地面積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2指標方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個正向個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非農產業就業比正向行政區域內一村一品專業村數量占比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逆向逆向正向噸標準煤逆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逆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鄉風文明正向文化設施場地面積正向正向正向正向3指標方向個正向個正向個正向個正向鄉村典籍數量個正向正向文化活動次正向個正向文化素質高中及以上學歷農業勞動力占比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書記主任“一肩挑”占比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次正向件逆向鄉村治理參與程度正向治理效果鄉村治理示范村數量個正向正向收入水平正向正向逆向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正向逆向逆向正向正向人逆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個正向個正向4地面積。包括:熟地、當年新開荒地、連續撂荒未滿三年的耕地和當年的休閑地(輪歇地),以種植農地面積按式(1)計算:人均耕地面積=年末耕地面積總數/年末人口總數 指高標準農田面積與耕地面積的比值。高標準農田面積占比按式(2)計算:高標準農田面積占比=(高標準農田面積/耕地面積)×100% 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占農業經營主體數量的比值。農業經營主體是指直接或者間接從事農產服務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占比按式(3)計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占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農業經營主體數量)×100%3)土地流轉率=(家庭承包耕地流轉總面積/家庭承包經營耕地面積)×100%(4)灌溉水利用系數=田間有效水量/渠首引進水量(5)力折成瓦(特)計算,電動機按功率折成瓦(特)計算],反映農業機械化水平。農業機械總動力按式 農業機械總動力=農、林、牧、漁業的各種機械的動力總和(6)5指村域內年末農村用電量總數除以年末人口總數。農村用電量指本年度內,扣除在農村中的國有經濟單位的用電量以后的農村生產和生活的全年用電總量(計量單位千瓦小時,按全年累計數統計),既包括國家電網供電量,也包括農村自辦電站供電量,反映農村電力發展水平。農村居民人均用電量按式 (7)計算:農村居民人均用電量=農村用電量/年末人口總數(7)5.8設施農業用地面積指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內各類設施農業用地面積總和。設施農業用地是指進行工廠化作物栽培、畜禽養殖、水產養殖的生產設施用地。設施農業用地的合理規劃和科學利用對于現代農業的發展、農產品質量提升、農業效益增加以及農民生活水平改善具有重要意義。5.9人口遷入率指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內遷入的人口絕對量,與該時期、該地區常住人口數量之比。用以衡量人口的遷入規模。人口遷入率按式(8)計算:人口遷入率=人口遷入數量/常住人口數量(8)5.10人口機械增長率指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內人口遷入率與人口遷出率之差,用以評估人口的機械增長情況。人口機械增長率按式(9)計算:人口機械增長率=人口遷入率-人口遷出率(9)5.11農村居民家庭整半勞動力占比農村居民家庭整半勞動力指農村常住居民家庭成員中有勞動能力并經常參加實際勞動的人員。按規定,農村男18周歲至50周歲、女18周歲至45周歲為整勞動力;男16周歲至17周歲、51周歲至60周歲,女16周歲至17周歲、46周歲至55周歲為半勞動力。農村居民家庭整半勞動力占比按式(10)農村居民家庭整半勞動力占比=(農村居民家庭整半勞動力數量/農村常住人口數量)×100%(10)5.12農業土地產出率指一定生產周期內單位面積農業土地上的農業總產值,反映農業土地生產力水平。農業土地產出率按式(11)計算:農業土地產出率=農業總產值/農業耕地面積(11)5.13農業勞動生產率指平均每個農業勞動者在單位時間內生產的農產品產值,反映農業勞動者生產效率。農業勞動生產率按式(12)計算:農業勞動生產率=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農林牧漁業從業人數(12)5.14設施農業產值指設施種植、畜禽規模養殖和設施漁業養殖三個領域產值之和。其中,設施種植產值依據設施蔬菜產值占蔬菜產值比重估算,設施畜牧養殖產值依據畜牧產值與畜禽規模養殖率的乘積估算,設施漁業養殖產值由水產養殖產值與設施水產品產量占比乘積估算。設施農業產值按式(13)計算:6設施農業產值=設施種植產值+設施畜牧養殖產值+設施漁業養殖產值(13)5.15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指以貨幣表現的農、林、牧、漁業全部產品和對農林牧漁業生產活動進行的各種支持性服務活動的價值總量,反映一定時期內農林牧漁業生產總規模和總成果。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按式(14)計算: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農業產值+林業產值+畜牧業產值+漁業產值 5.16種業生產收入指通過種子產業所獲得的總經濟效益,包括農業中的小麥種、玉米種和蔬菜種,林業的樹苗,畜牧業的種豬、種雛禽、種蛋,漁業的種魚苗,涵蓋種子研發、生產和銷售等多個環節,反映種業的農業生產效益情況。5.17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指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檢測的合格率,檢測以抽樣的方式進行,檢測的項目包括蔬菜、水果、茶葉、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等。其中農產品抽樣合格總數指檢測合格的抽樣數量,農產品抽樣總數是所有抽樣的總數。反映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的合格情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按式 (15)計算: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農產品抽樣合格總數/農產品抽樣總數×100%(15)5.18農產品品牌數量指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內被確定為農產品品牌的數量。農產品品牌主要以農產品的品種、質量等差異為基礎,以包裝、口號、商標等為表現形式,使之與普通的農產品區分開,優質品牌的農產品所具有的價值遠高于普通農產品。5.19特色農業大戶數量指一定時期村域內特色農業規模以上特色農業大戶總數量。北京市特色農業大戶基本信息要求:種植面積大于500畝以上;生豬年出欄4000頭以上,肉牛年出欄500頭以上,奶牛年存欄400頭以上,肉雞年出欄10萬只以上,蛋雞年存欄5萬只以上,羊年出欄500只以上。反映當地規模化的種植、養殖和經營管理能力。5.20農林牧漁服務業發展程度指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內農林牧漁服務業的平均產值。農林牧漁服務業包括農業服務業、林業服務業、畜牧業服務業、漁業服務業,還包括灌溉、農產品初加工、獸醫服務、農技推廣、農機作業和維修等支持性服務活動。反映農林牧漁服務業在鄉村的發展情況。農林牧漁服務業發展程度按式(16)計算:農林牧漁服務業發展程度=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鄉村人口(16)5.21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指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內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的占比情況。其中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以農產品加工營業收入數據為基礎計算。反映農產品加工業在農業經濟中的貢獻程度。農產品加工與農業總產值比按式(17)計算:農產品加工與農業總產值比=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農業總產值(17)5.22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接待人次7指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內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的總接待人次。統計范圍除包括農業觀光園、民俗旅游農戶外,還包括鄉鎮及鄉鎮以下范圍內為其服務的賓館、飯店、旅游商品專賣店等。反映農村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受歡迎程度和發展水平。5.23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經營收入指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內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活動所獲得的總經營收入。反映農村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經濟效益和發展潛力。5.24非農產業就業比指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內非農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比例,即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就業人口的和在總就業人口中的占比,反映就業結構和經濟發展情況。非農產業就業比按式(18)計算:非農產業就業比=(第二產業就業人口數量+第三產業就業人口數量)/總就業人口數量×100%………………(18)5.25行政區域內一村一品專業村數量占比指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內被列入一村一品專業村數量在所有村莊數量中的比例?!耙淮逡黄贰笔痉洞迨侵赣赊r業農村部認定,主導產業優勢特色鮮明、質量效益顯著、聯農帶農緊密,基本實現產村融合發展,有較強輻射帶動作用的行政村。行政區域內一村一品專業村數量占比按式(19)計算:行政區域內一村一品專業村數量占比=行政區域內一村一品專業村數量/行政區域內村莊總數量×100%……………(19)5.26農戶電商銷售參與率指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內運用互聯網銷售農產品的戶數占農業生產總戶數的比例。反映農產品銷售方式的現代化程度。農戶電商銷售參與率按式(20)計算:農戶電商銷售參與率=農產品互聯網銷售戶數/農業生產總戶數×100%…………(20)5.27農產品網絡零售額指企業(單位、個體經營戶、個人)通過公共網絡交易平臺(包括自建網站和第三方平臺)實現的農產品零售額。農產品指種植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等通過自然生長或人工培育的未經過加工的初級產品或者經過初級加工的產品。5.28農村網絡零售額指農村地區通過公共網絡交易平臺(包括自建網站和第三方平臺)實現的商品和服務零售額之和。商品和服務包括實物商品和非實物商品(如虛擬商品、服務類商品等)。5.29農業保險保費總額指農民購買農業保險時支付的保費金額總數。農業保險指專為農業生產者在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生產過程中,對遭受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險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保障的一種賠償保險。反映村域內農民的抗風險能力。5.30都市型現代農業生態服務價值指農業范疇所包含的所有資源和人類活動所帶來的直接和間接效益。京郊農業是典型的都市型現代農業,除生產保供,還承擔著觀光、休閑、旅游、采摘、保障生態多樣性等多元功能。都市型現代農8業生態服務價值測算范圍包括農田、森林、草地、濕地四大生態系統,涵蓋直接經濟價值、間接經濟價值、生態與環境價值三部分。其中,直接經濟價值包括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供水價值;間接經濟價值包括文化旅游服務價值、水電蓄能價值、景觀增值價值;生態與環境價值包括氣候調節價值、水源涵養價值、環境凈化價值、生物多樣性價值、防護與減災價值、土壤保持價值、土壤形成價值。都市型現代農業生態服務價值按式(21)計算:都市型現代農業生態服務價值=直接經濟價值+間接經濟價值+生態與環境價值(21)6生態宜居指標內涵與計算方法6.1每畝(0.067公頃)農用化肥施用量指一定時期內實際用于農業生產的化學肥料數量,包括氮肥、磷肥、鉀肥和復合肥。農用化肥施用量要求按折純量計算數量,即各類化學肥料的實際施用數量按其含氮、含五氧化二磷、含氧化鉀的比例折算。折純量和每畝農用化肥施用量分別按式(22)(23)計算:折純量=實物量×某種化肥有效成份含量的百分比 每畝(0.067公頃)農用化肥施用量=農用化肥折純量/總耕地面積 6.2每畝(0.067公頃)農藥施用量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為防止病蟲害使用的化學藥物數量,包括購買的和自產自用的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殺螨劑以及其他化學農藥,但不包括獸藥、漁業用藥以及土農藥?;瘜W農藥的施用量按實物量計算。每畝農藥施用量按式(24)計算:每畝(0.067公頃)農藥施用量=農藥實物量/總耕地面積(24)6.3規?;B殖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指用于生產沼氣、堆(漚)肥、沼肥、肥水、商品有機肥、墊料、基質等并符合有關標準或要求的規?;B殖場畜禽糞污處理利用量,占畜禽糞污產生總量的比例。規模化養殖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按規?;B殖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畜禽糞污處理利用量/畜禽糞污產生總量×100%(25)6.4第一產業能源消費總量指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內第一產業(包含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所消費的各種能源的總和。能源消費總量包括終端能源消費量、能源加工轉換損失量、能源運輸和管理過程的損失量三部分。第一產業能源消費統計根據農林牧漁中間消耗和能源供應部門的能源供應資料核算。6.5農業碳排放減量指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內農業產業碳排放減少量。農業碳排放量計算涉及多個因素,包括能源消費、農業生產活動、土地利用變化等,一般采用排放因子法進行估算。Ei為各種碳源的碳排放量,Ti為各碳排放源的量,δ;為各碳排放源的碳排放系數。通過將各碳排放源的量與其對應的碳排放系數相乘,再將所有結果相加,即可得到農業總碳排放量。農業碳排放量和年農業碳排放減量分別按式(26)(27)計農業碳排放量=∑(Ei)=∑(Ti× 年農業碳排放減量=本年度農業碳排放量-上年度農業碳排放量 6.6單位能耗創造的農林牧漁增加值9指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內農林牧漁增加值與農林牧漁生產全過程能量消耗總量的比值。農林牧漁能的農林牧漁增加值按式(28)計算:單位能耗創造的農林牧漁增加值=農林牧漁增加值/農林牧漁能源消費總量(28)指秸稈肥料化(含還田)、飼料化、食用菌基料化、燃料化、工業原料化利用總量與秸稈產生量的比值。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按式(29)計算: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秸稈綜合利用重量/秸稈產生總重量×100%(29)指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內農村森林資源和林地面積與農村行政區域土地總面積的比例。森林面積包源覆蓋程度、豐富程度和生態平衡狀況。森林覆蓋率按式(30)計算:森林覆蓋率=農村森林覆蓋面積/農村行政區域土地總面積×100%(30)質量、生態保護和居民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村綠化覆蓋率按式(31)計算:村綠化覆蓋率=村綠化覆蓋面積/村行政區域土地面積×100%(31)估農村環境質量、生態保護和居民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村域環境空氣優良率按式(32)計算:村域環境空氣優良率=環境空氣優良天數/總天數×100% 指本年度水土流失治理面積和上年度水土流失治理面積相比較的增長率。水土流失治理面積指在山丘地區水土流失面積上,按照綜合治理的原則,采取各種治理措施,如:水平梯田、造林種草、封山育林育草(指有造林、種草補植任務的)等,以及按小流域綜合治理措施所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積總和。水土流失治理面積年遞增率按式(33)計算:水土流失治理面積年遞增率=(本年度水土流失治理面積-上年度水土流失治理面積)/上年度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00%(33)作用。村碳匯總量按式(34)計算:村碳匯總量=村綠化覆蓋面積×綠化綜合固碳密度(tC/hm2)(34)指村域內使用達到GB19379要求的廁所的農戶數占常住農戶總住環境條件。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按式(35)計算: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使用衛生廁所的農戶數/常住農戶總數×100%(35)率按式(36)計算:村莊道路入戶硬化率=通戶硬化道路量/行政村道路總量(36)指一定時期內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量與村生活垃圾產生量的比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量指一定時期內簡易處理場和各種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處理垃圾的總量。在統計時,如果生活垃圾產生量不易取得,可用清運量代替。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按式(37)計算: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量/村生活垃圾產生量×100%(37)指村域內經過污水處理廠或其他處理設施處理的生活污水量占生活污水排放總量的百分比。污水設施。生活污水處理率按式(38)計算:生活污水處理率=生活污水處理量/生活污水排放總量×100%(38)指一定時期內農村清潔取暖住戶與農村住戶總數的比率。農村清潔取暖住戶指將傳統的取暖方式轉變為利用天然氣、電、地熱、生物質、太陽能、工業余熱、清潔化燃煤(超低排放)、核能等清潔化能源的取暖方式。農村清潔取暖住戶占比按式(39)計算:農村清潔取暖住戶占比=農村清潔取暖住戶/農村住戶總數×100%(39)室覆蓋率按式(40)計算:村綜合文化室覆蓋率=建設村綜合文化室的村數量/村總數量×100%(40)指文化設施本年度已經開放時間總時長除以本年度已經過去的月份數所得平均數,反映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服務提供情況。文化設施月均開放時長按式(41)計算:文化設施月均開放時長=本年度已經開放時間總時長/本年度已經過去的月份個數…………(41)7.4文化設施投資費用年遞增率指本年度文化設施投資費用增加的數量在上年度文化設施投資費用中的占比,反映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和管理情況。文化設施包括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科技館、紀念館、體育場館及設施、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殘疾人溫馨家園、公共閱報欄(屏)、廣播電視播出傳輸覆蓋設施、電影公益放映設施等,投資費用包括設施建設和維護所有費用。文化設施投資費用年遞增率按式(42)計算:文化設施投資費用年遞增率=(本年度文化設施投資費用-上年度文化設施投資費用)/上年度文化7.5文化設施運行費用年遞增率指本年度文化設施運行費用增加的數量在上年度文化設施運行費用中的占比,反映文化設施管理情況。運行費用包括設施維護維修、能源消耗、人工管理、房屋租賃等。文化設施運行費用年遞增率按文化設施運行費用年遞增率=(本年度文化設施運行費用-上年度文化設施運行費用)/上年度文化設施運行費用×100%7.6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被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數量,反映當地公共文化服務提供情況。7.7優秀傳統文化項目數量被認定為優秀傳統文化項目的數量,反映當地公共文化服務提供情況。7.8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數量被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的數量,反映當地公共文化服務提供情況。7.9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人數量被認定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人的數量,反映當地公共文化服務提供情況。7.10鄉村典籍數量被認定為鄉村典籍的數量,反映當地公共文化服務提供情況。7.11公共文化數字資源總量指本轄區相關單位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資源占存儲空間的數量。數字化資源包括電子文檔、電子表格、電子圖片、音頻、視頻等。7.12開展科普及教育活動次數指組織開展科普及教育活動的次數,反映當地公共文化服務提供情況?;顒觾热莅ㄈ耖喿x、全民普法、全民健身、全民科普和藝術普及、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活動等。7.13開展文化體育活動次數指組織開展鄉村文化體育活動的次數?;顒影ㄠl村大舞臺、農民藝術節等農村地區自辦文化,農民群眾性體育活動,群眾性節日民俗活動,文化志愿服務活動等。7.14高中及以上學歷農業勞動力占比指高中及以上學歷農業勞動力在農業勞動力總數中的占比,反映農業勞動力的質量。農業勞動力數量,是指社會中符合勞動年齡并有勞動能力的人的數量,和不到勞動年齡或已超過勞動年齡但實際參加勞動的人的數量。高中及以上學歷農業勞動力占比按式(44)計算:高中及以上學歷農業勞動力占比=高中及以上學歷農業勞動力數量/農業勞動力總數×100%..(44)7.15文明家庭覆蓋率指村域內被評為“文明家庭”的農戶數量占全村農戶數量的比例。文明家庭覆蓋率按式(45)計算:文明家庭覆蓋率=被評為“文明家庭”的農戶數量/全村農戶數量×100%(45)8治理有效指標內涵與計算方法8.1村黨員人數占比指行政村中黨員(包括預備黨員)的人數占全村總人口的比例。反映基層黨組織在村級組織中的影響力和動員能力。村黨員人數占比按式(46)。村黨員人數占比=黨員人數/全村總人口×100%(46)8.2村兩委干部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指行政村中兩委干部(通常指村黨支部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的成員)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人數占兩委干部總人數的比例。反映村級干部隊伍的教育水平和素質結構。村兩委干部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按式(47)計算:村兩委干部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村兩委干部人數/村兩委干部總人數×100%(47)指村黨支部書記兼任村委會主任的行政村數量占具有村黨支部的行政村數量的比例。書記主任“一肩挑”占比按式(48)計算:書記主任“一肩挑”占比=村黨支部書記兼任村委會主任的行政村數量/具有村黨支部的行政村數量×100%(48)8.4村民自治覆蓋率指實施村民自治制度的村莊數量占行政村總數的比例。反映農村基層民主的發展程度。村民自治是中國農村基層民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村民自治覆蓋率按式(49)計算:村民自治覆蓋率=實施村民自治制度的村莊數量/行政村總數×100%(49)8.5村務公開覆蓋率指實行村務公開制度的村莊數量占行政村總數的比例。反映農村基層治理的透明度和參與度。村務公開是保障村民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的重要措施。村務公開覆蓋率按式(50)計算:村務公開覆蓋率=實行村務公開制度的村莊數量/行政村總數×100% 8.6村莊規劃覆蓋率指已編制村莊規劃的村莊面積占村莊總面積的比例。反映農村規劃工作的推進情況和村莊建設的規范性。村莊規劃覆蓋率按式(51)計算:村莊規劃覆蓋率=已編制村莊規劃的村莊面積/村莊總面積×100%(51)指一定時期村域內發生的起訴刑事案件數量和民事糾紛數量與同期村常住人口數的比值,即平均式(52)計算:每百人發生刑事案件和民事糾紛數量=發生刑事案件和民事糾紛的數量/村常住人口數×100…(52)指村民參與村務決策、管理、監督等方面的程度和效果。鄉村治理參與程度按式(53)計算:鄉村治理參與程度=鄉村治理中參加投票人數/當年完成選舉的村委會選民登記數(53)指村民對鄉村治理服務效果的感知與期望值相比較后形成的一種愉快(滿意)或失望(不滿意)的感覺程度。村民滿意度按式(54)計算:村民滿意度=表示滿意的人數/被調查村民總人數×100%(54)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式(55)計算: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55)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本年度與上年度相比較的增長程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按式(56)計算: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本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指當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用來評估該地區城鄉差距水平。城鄉居民收入比按式(57)計算:城鄉居民收入比=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指農村居民用于滿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費的全部支出,包括用于消費品的支出和用于服務性消費的來自政府和其他社會組織)。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按式(58)計算: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居民個人直接消費的貨物+服務價值量(58)費比按式(59)計算:城鄉居民消費比=當年城鎮居民消費水平/當年農村居民消費水平(59)9.6恩格爾系數指居民食品消費支出占居民生活性消費支出的比重。居民食品消費支出金額是一個地區居民家庭的比例。恩格爾系數按式(60)計算:恩格爾系數=(居民食品消費支出金額/居民生活性消費支出金額)×100%(60)生活輔助設施面積,反映農村居民住房條件改善情況。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按式(61)計算: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農村住宅建筑面積/居住人口 9.B家用汽車普及率指農村居民家庭擁有家用汽車的普及程度,即擁有汽車的農村居民家庭數量占該地區農村總家庭戶數的比率。用以評價農村家庭的現代化生活水平。家用汽車普及率按式(62)計算:家用汽車普及率=擁有汽車的農村居民家庭數量/農村總家庭戶數×100%(62)指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區,得到當地政府或集體給予最低生活保障的農業人口家庭人指該地區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口數量占政策規定應參保人口的百分比?;踞t療保險參保率按式(63)計算: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政策規定應參保人口數×100%…(63)指該地區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口數量占政策規定應參保人口(16周歲及以上人口減去其中的全日制在校學生和現役軍人)的百分比?;攫B老保險參保率按式(64)計算: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指一定時期內村衛生室總數與行政村數量的比值。村衛生室覆蓋率按式(65)計算:村衛生室覆蓋率=村衛生室總數/行政村數量×1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