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專用2025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第8講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夯基提能作業含解析_第1頁
山東專用2025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第8講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夯基提能作業含解析_第2頁
山東專用2025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第8講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夯基提能作業含解析_第3頁
山東專用2025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第8講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夯基提能作業含解析_第4頁
山東專用2025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第8講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夯基提能作業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8講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一、選擇題1.(2024江西其次次聯考)1949年,在中國外交部成立大會上,周恩來說:“中國一百年來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要有獨立的精神,要爭取主動,沒有畏懼,要有信念。”此言論表明新中國()A.起先步入世界外交舞臺并發揮作用B.強調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C.確定實行“一邊倒”的對外政策D.在獨立自主基礎上建立新型外交關系答案D據題干材料內容“中國一百年來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要有獨立的精神”可知,新中國主見在獨立自主基礎上建立新型外交關系,故選D項。2.(2024山東濰坊期中)《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規定:“締約國雙方保證共同盡力實行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干脆間接在侵略行為上與日本相勾結的任何國家之重新侵略與破壞和平。”這一規定()A.標記著中蘇正式建立外交關系B.有利于新中國政權的鞏固C.打破了西方國家的經濟封鎖D.加快了抗戰成功的進程答案B題干條約的內容有助于抵制美國在亞洲的擴張,有利于維護新中國的政權,故選B項。3.(2024江西百所名校診斷)1952年底,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為19.41億美元,其中與蘇聯、東歐及亞洲社會主義國家的貿易總額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81.26%,這一成果表明()A.新中國經濟復原的任務已完成B.經濟領域“左”傾思想的發展C.我國初步建立了完整工業體系D.新中國“一邊倒”政策取得成效答案D題干材料“其中與蘇聯、東歐及亞洲社會主義國家的貿易總額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81.26%”,可以說明新中國“一邊倒”政策,即倒向社會主義陣營取得成效,故選D項。4.(2024北京西城期末)1956年,我國先后與敘利亞、也門、埃及建立外交關系;1957年,我國與斯里蘭卡建立外交關系;1958年,我國先后與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建立外交關系。這些外交事務的主要背景是()A.中國外交原則得到亞非認可B.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的破產C.中國國際地位得到顯著提高D.朝鮮斗爭美國被中朝擊敗答案A據所學可知,1953年中國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原則,在國際上產生了廣泛影響,推動新中國外交的發展,故選A。5.1950年,中國與蘇聯、東歐國家的貿易額占中國外貿總額的26%,到1954年上升到80.55%。對這一變更的合理說明是()A.朝鮮斗爭爆發后西方對華封鎖加劇B.中國優先發展與社會主義國家關系C.蘇聯對中國實行大規模的經濟救濟D.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答案A依據題干材料1950—1954年中國與蘇聯、東歐國家的貿易額增加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當時正值朝鮮斗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實行經濟封鎖,故選A項。6.(2024湖南十校、長郡中學聯考三)新中國成立之初提出“一邊倒”的外交政策,到20世紀50年頭中期,又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一變更()A.說明中蘇關系出現惡化 B.爭取到了更大外交空間C.意在換取美國對華支持 D.緩和了冷戰的驚慌氣氛答案B據題干及所學可知,“一邊倒”的外交政策使中國倒向社會主義陣營一邊,與資本主義陣營處于對立,縮小了中國的外交空間,因而20世紀50年頭中期新中國又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就大大拓展了中國的外交空間,故選B項。7.(2024湖南師大附中月考三)周恩來作為杰出的外交家,有很多精辟的外交理論與思想。他曾說:“我們對帝國主義在戰略上要輕視,對人民在戰略上要重視,先有人民陣線,而后才有和平宣言。”這體現了周恩來怎樣的外交理念()A.人民外交 B.經濟外交C.文化外交 D.國防外交答案A據材料“對帝國主義在戰略上要輕視,對人民在戰略上要重視……先有人民陣線,而后才有和平宣言”可知,周恩來強調的是人民外交,故選A項。8.(2024山東臨沂期中)新中國初期的對外交往主要是偏向于蘇聯和東歐國家的“一邊倒”,1969年中蘇邊疆沖突后,中國起先向西方開放。這說明新中國的外交()A.適應了多極化國際格局B.據形勢變更進行調整C.擺脫了意識形態的影響D.要求建立國際新秩序答案B據題干材料可知,中國從“一邊倒”到向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開放,這些外交政策都帶有深厚的兩極政治色調,新中國依據詳細狀況的變更適時地變更外交政策,是一種與時俱進的務實調整,故選B項。9.(2024北京朝陽期中)當中美兩國認同“關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全部國家的利益”時,雙方同意,各國不論社會制度如何都共同()A.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B.執行“一邊倒”外交政策C.秉承“求同存異”的理念D.踐行獨立“不結盟”宗旨答案A中美兩國認同“關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全部國家的利益”,說明中美關系實現了正常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具有開放性、包涵性,是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不論社會制度,還是國家發展程度都適用,故選A項。10.(2024安徽淮北一模)1970年,中國與發達國家的貿易額占外貿總額的53%,而1965年只占39%,與共產黨國家的貿易額則從1965年的30%降至1970年的20%。中國進口的工業品和技術的大部分、農產品的絕大部分均來自日本和西歐。出現這一變更的主要緣由是()A.對外開放政策實行 B.中蘇關系不斷惡化C.外交新局面的開創 D.外交政策回來理性答案B據題干及所學可知,1958年后中蘇關系不斷惡化,導致中國與蘇聯的貿易不斷削減,故選B項。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A項錯誤;1972年中美關系的緩和和中日邦交正常化開創了外交新局面,C項錯誤;從“一邊倒”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體現了外交政策回來理性,D項錯誤。11.(2024山東濟寧期末)1969年,尼克松曾說:“考慮到將來,在我和蘇聯人進行對話的同時,我也可能須要在中國問題上為自己找個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這反映出()A.中國已成為超級大國爭奪的中心B.中美關系起先走向正常化C.多極化趨勢影響美國的對外政策D.世界格局發生根本性變更答案C據所學可知,20世紀六七十年頭多極化趨勢出現,從材料“在我和蘇聯人進行對話的同時,我也可能須要在中國問題上為自己找個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信息,可以看出多極化趨勢影響美國的對外政策,故選C項。12.(2024山西五校二次聯考)1971年基辛格隱私訪華期間,為保守會談內容機密,雙方在場人員不得運用錄音機,全憑耳聽手記,再各自整理成文本。導致該現象的主要因素是()A.蘇聯阻擋中美關系正常化B.中美關系進程覆蓋冷戰陰影C.中國的國際地位大大提升D.中國已復原聯合國合法席位答案B據題干材料“雙方在場人員不得運用錄音機,全憑耳聽手記,再各自整理成文本”并遷移所學學問可知,該現象主要受國家性質和意識形態,即中美關系進程覆蓋冷戰陰影影響,故選B項。13.(2024湖北孝感一模)1975年3月,中國藝術團擬赴美國巡回演出,美國國務院要求中方取消藝術團預備曲目中《臺灣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因為歌詞里有“我們肯定要解放臺灣”,美方不能接受。中方堅持“寧可不去,也不能不唱”。這材料說明()A.美國極力支持臺灣獨立B.“文革”錯誤影響到中國外交C.美國違反了《中美建交公報》D.美國堅持奉行霸權主義政策答案D題干材料“美國國務院要求中方取消藝術團預備曲目中《臺灣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因為歌詞里有‘我們肯定要解放臺灣’,美方不能接受”是美國堅持奉行霸權主義政策的表現,故選D項。14.(2024四川達州一模)1977—1979年間,中國領導人以及各類代表團的出訪活動呈現快速增長勢頭,該出訪潮在特別歷史時期發揮的特別歷史作用主要是()A.服務于資金技術引進的須要B.推動了改革開放事業的起步C.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D.開闊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視野答案B全面改革開放是新時期建設社會主義最重要的任務,故選B項。15.(2024山東濱州期中)1991年外國與中國建交的數量僅有4個,1992年與中國建交的數量猛增至15個,這種變更主要取決于()A.中共十四大作出的重大決策B.國際格局的深刻變更C.中國奉行了不結盟的外交理念D.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答案B據題干及所學可知,1992年冷戰結束,多極化趨勢加強,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增加,故選B項。十四大做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策,與外交無關,A項錯誤;中國奉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始于改革開放后,C項錯誤;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始于1992年前,D項錯誤。16.(2024山東濱州期末)有西方學者認為,上海合作組織是蘇聯和中國對抗美國與西方的一個形式,俄羅斯有學者也呼吁建立一個以上海合作組織為代表的“新華約”之類的某種“反北約”的組織。下列對這兩種觀點的評述最精確的是()A.對當前世界政治格局有著較醒悟的相識B.“冷戰”思維仍舊主導者當前國際關系C.國際局勢既趨向緩和又表現出驚慌對抗D.沒有認清上海合作組織“結伴而不結盟”特點答案D題干材料中西方學者和俄羅斯學者認為上海合作組織是“蘇聯和中國對抗美國與西方的一個形式”“新華約”,說明他們思想仍舊被冷戰思維束縛,沒有認清上海合作組織的特點是“結伴而不結盟”,這與之前的“華約”結盟有本質區分,故選D項。二、非選擇題17.(2024安徽皖南八校聯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69年,尼克松已經相識到一個多極世界格局的出現,主要標記是美國接受與蘇聯的核均勢及將歐洲、日本和中國作為有競爭力的力氣中心。這是美國自冷戰以來力氣相對下降的重要表現。尼克松在其就職演說這宣稱:經過一段對抗之后,我們現在進入了談判時期,尼克松政府須要重新調整美國的對外政策。尼克松確定放棄過時的兩極對抗體系,重建大國間的“均勢”,很快提出建立以美、蘇、西歐、日本和中國為中心的國際新秩序。——摘編自《尼克松主義及美國對外政策的調整》材料二(20世紀)60年頭中后期以來,蘇聯已經成為中國國家平安的最大威逼。面對嚴峻的平安形勢,中國必需調整自己的平安戰略。這種戰略調整的核心內容就是通過緩和中美關系來對抗蘇聯的威逼,避開兩面作戰的危急局面。……毛澤東多次表明中國平安形勢的變更和安會戰略的調整是導致中美兩國接近的最重要緣由。他在1973年2月會見基辛格時說:我們兩家處于須要,所以就這樣,把兩只手握在一起。1975年12月,毛澤東在會見美國總統福特時也指出,中美聯合應付蘇聯是君子協定。——摘編自《中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