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文言文知識點_第1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文言文知識點_第2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文言文知識點_第3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文言文知識點_第4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文言文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復習-文言文知識點整理

文言文匯總

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目:“白雪紛紛何所似?”

兄子胡兒日:“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

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重點字詞解釋.

[內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兒女]:子女,這里泛指小輩,包括侄兒侄女。

[文義]:文章的義理。

[俄而]:不久,一會兒。

[驟]:急。

[何所似]:像什么。

[差可擬]:大體可以相比。差,大體。擬,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風]:乘風。因,趁、乘。

?重點句賞析?

兄子胡兒口:“撒鹽空中差可擬。”

翻譯:他哥哥的兒子謝朗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大體可以相比。”

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風起。”

翻譯:他哥哥的女兒謝道鎘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

陳太丘與友期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目:“非人哉!與人期

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重點字詞解釋.

[期行]:相約同行。期,約定。

[日中]:正午時分。

[舍去]:丟下(他)而離開。舍,舍棄。去,離開。

[乃]:才。

[不]:同“否”。

[相委而去]:丟下我走了。相,表示動作偏指一方。委,舍棄。

[家君]:對人謙稱自己的父親。

[引]:拉,牽拉。[顧]:回頭看。

?重點句賞析?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

翻譯: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在中午。

友人便怒日:“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譯:朋友便生氣地說:“真不是人!跟別人約定好一起走,卻丟下我走了。”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翻譯:您中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別人的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翻譯:友人很慚愧,走下車拉元方,元方走進自己家門,沒有回頭看。

備考練習1

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日:“白雪紛紛何所似?”

兄子胡兒日:“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

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陳太丘與友期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目:“非人哉!與人期

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王戎識李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①,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

之答日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①折枝:使樹枝彎曲。

(選自《世說新語》)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不同的一項是()

A.俄而雪驟暴風驟雨

B.陳太丘與友期行不期而遇

C.尊君在不不謀而合

D.入門不顧顧影自憐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請用三條“/”給短文《王戎識李》畫線的句子斷句。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4.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都形象地寫出了大雪紛飛的情景,從文中可以

看出,謝太傅更喜歡第二個。

B.《詠雪》《陳太丘與友期行》讓我們感受到古代少年兒童的聰慧機敏和良好的家庭教養,

讓我們對古人產生親近之感。

C.別的小孩爭先恐后地去摘道旁的李子,唯有王戎一動不動。因為王戎愛動腦筋,勤于思

考,不被事物表面現象迷惑。

D.《詠雪》《陳太丘與友期行》均出自《世說新語》言語篇,該篇記載了各種語言環境中,

不同人物善于言談應對的故事。

《論語》十二章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

君子乎?”(《學而》)

【重點實詞】

[時習]:按時溫習。

[不亦說乎]:不是很愉快嗎?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問。說同“悅”,愉夬

加:志同的I勺人。[慍:生氣一瞄。

[君子]:有才德的人。

【譯文】

孔子說:“學習了,然后按時溫習,不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

了解我,我并不生氣不也是有木t的人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重點實詞】

[吾]:人稱(嗣,我。[日]:每天。

[三省]:多次進行自我融。三港第次。'實指,艮嚇文所說的三mM省,自我檢查、反省。

[為Ai剽:替人■博胤[忠]:竭盡自坐心力。

[信]:誠信。

[傳]:m這射睹近相枷識。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另認激博情是不是竭盡自己的心楓?總朗肱交往是不是誠信

呢?劉利鍛缺疲睇復習過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重點實詞】

[惑]:迷惑,疑惑。

[從心所欲]:順從意愿。

[逾回:越過法度。逾越過矩:法度。

【譯文】

孔子說“即五歲時,有志于做學問;三b歲時有所成就;毗歲,心里不曬魅惑五十歲知道

上天的意旨;六^歲能吸取各種見解而加幡納;廿歲我就可切I勵潢愿但也不會越出法度「

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重點實詞】

做:學過缺咪。[新:部懈轎W檜[為]:當,做

【譯文】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就可以憑借這一點成為別人

的老師了。”

2.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重點實詞】

罔:迷^意醍癱

[殆]:疑惑。

【譯文】

孔子說:“只是讀書卻不認真思考,就會迷茫而無所適從;只空想卻不讀書,就會疑

惑。”

3.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

哉,回也!”(《雍也》)

【重點實詞】

[堪:育貂受

【譯文】

孔子說:“多么賢德呀,顏回!一碗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巷子里,別人都不能忍受那

種困苦,顏回卻不改變他(熱愛學習)的快樂。多么賢德呀,顏回!”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重點實詞】

[a:m它,指置腑?業。摘濡。

[者]:代詞,”……的人”。[好]:喜愛,翻。

[樂]:以……為快樂。

【譯文】

孔子說:“懂得某種學問的人比不上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比不上以研究這種學問

作為快樂的人。”

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

云。”(《述而》)

(2025年)

【重點實詞】

[飯疏t,飲知吃般用喝冷水>tfo吃。疏t,粗糧。水文言端物穌為“水"熱zK為

“湯”o

[如浮云]:像浮云一樣。

【譯文】

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其中

J0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財富和地位,對于我來說,就像是天上的浮

云一

樣。”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重點實詞】

[陶:于此,意思是在其軌[善者']:好的方面,優點。

【譯文】

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選擇他們的優

點學習,對于他們的缺點,就(對照自己)加以改正(自己的缺點)。”

7.子在川上目:“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重點實詞】

Dm:川,河流闡往、離去。

[斯]:代詞,這,指河水。

大:語^詞,用于句末標感嘆。

【譯文】

孔子在河邊感嘆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樣逝去,日夜不停。”

8.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譯文】

【重點實詞】

[三軍:指軍隊。[奪]:腔。

[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這里泛指平民百姓。孔子說:“軍隊可以改變

其主帥。平民百姓的志向卻是不能改變的。”

9.子夏日:“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2025年)

【重點實詞】

[篤志]:堅猊晌。篤,堅定。[切問而近圜:懇切地發問求教多思考當前的事胤切,懇

[仁]:仁德。

【譯文】

子夏說:“博覽群書并廣泛學習,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出疑

問,思考當前情況,仁德就在其中了。”

誡子書

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

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重點字詞解釋.

[夫(fu)]:助詞,用于句首,

表示發端。[靜]:屏除雜念和

干擾,寧靜專一。

[淡泊]:內心恬淡,不慕名利。

[無以]:沒有什么可以拿來,沒辦法。[明志]:明確志向。明,明確、堅定。[致

遠]:達到遠大目標。致,達到。

[廣]:增長。

[淫(yin)慢]:放縱懈怠。淫,放縱。慢,懈怠。[勵精]:振奮精神。勵,振奮。

[險躁]:輕薄浮躁。與上文“寧靜”相對而言。

險,輕薄。[治性]:修養性情。治,修養。

[年與時馳]:年紀隨同時光而疾速逝去。馳,疾行,指

迅速逝去。[意與日去]:意志隨同歲月而喪失。

[枯落]:凋落,衰殘。比喻人年老志衰,

沒有用處。[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對

社會沒有任何貢獻。

[窮廬]:窮困潦倒

之人住的陋室。[將

復何及]:又怎么來

(2025年)

得及。

?重點句賞析?

①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翻譯:用摒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來修養身心,用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

②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翻譯:除了內心恬淡,不慕名利,沒有其他辦法能夠明確自己的志向。除了安定

安寧,平和清靜,沒有其他辦法能夠使自己達到遠大的目標。

③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翻譯:放縱懈怠就不能夠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夠修養性情。

備考練習2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題。

【甲】

子日:“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

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

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日:“三軍可奪師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子夏日:“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乙】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

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

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

廬,將復何及!

——(《誡子書》)

1.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相同的

一組是()A.回

也不改其樂好之

者不如樂之者

(2025年)

B.匹夫不可奪志也非淡泊無以明志

C.非寧靜無以致遠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D.意與日去意暇甚

2.請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②險躁則不能治性。

3.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諸葛亮認為君子應該內心恬淡,不慕名利。《論語》中身居陋巷,

吃著簡單飯食的顏回,就是諸葛亮所說的君子。

B.志是求學修身中重要的部分。《論語》認為每個人都要有志,而且

要堅定不移。諸葛亮則告誡兒子有志才可成學。

C.諸葛亮認為,學習需要屏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這樣才能增長

才干。靜也是修養身心的一個重要方法。

D.諸葛亮認為,如果不能珍惜時光學有所成,最終只能悲哀地坐守著

窮困的屋舍,為貧困潦倒的生活后悔莫及。

?重點字詞?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止]:僅,只。

[綴行甚遠]:緊跟著走了很遠。綴,連接,緊跟。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投以骨]:把骨頭投給狼。

[從]:跟從。

[兩狼之并驅如故]: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并,一起。驅,追隨、追趕。

如故,跟原來一樣。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

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窘]:處境困迫,為難。

[受其敵]:遭受它們的攻擊。[顧]:看,視。

[苫蔽成丘]:覆蓋成小山一樣。苫蔽,覆蓋、遮蓋。

(2025年)

[弛]:解除,卸下。

[眈眈]:兇狠注視的樣子。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

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瞑]:閉上眼睛。

[意暇甚]:神情很悠閑,意,這里指神情、態度。暇,從容,悠閑。[暴]:突然。

[洞其中]:在積薪中打洞。洞,洞穴,這里用作動詞,指挖洞。

[隧入]:從通道進入。隧,通道,這里用作狀語,“從通道”

的意思。[假寐]:假裝睡覺。寐,睡覺。

[蓋]:表示推測,大概,原來是。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黠]:狡猾。

[頃刻]:一會兒。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禽獸的詭詐手段能有多少啊。變詐,巧變詭詐。幾何,多

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詞類活用?

狼不敢前(前:上前,名詞作動詞)

一狼洞其中(洞:打洞,名詞作動詞)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從通道,名詞作狀語)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一樣,

名詞作狀語)

止增笑耳(笑:笑料,動詞作名詞)

?一詞多義?

以刀劈狼首(用)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來,表目的)

投以骨(把、拿)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心想,打算)

意暇甚(神情)

前后受其敵(攻擊)

(2025年)

蓋以誘敵(敵人)

恐前后受其敵(前面)

狼不敢前(上前)

?內容解讀.

《狼》節選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描繪了貪婪、兇狠、狡詐的狼

的形象。啟示我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能妥協退讓,而要像屠夫

一樣勇敢斗爭、善于斗爭,這樣才會取得勝利。

備考練習3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以下小題。

(甲)《狼》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

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

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乙)《狼》

有屠人,貨肉歸,日已暮,欺(xCi,忽然)一狼來,瞰(看,

窺視)擔上肉,似甚垂涎,隨屠尾行數里。屠懼,示之以刃,(狼)

少卻(退);及走,(狼)又從之。屠無計,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

姑懸諸樹而蚤(早)取之。遂鉤肉,翹足掛樹間,示以空擔。狼乃止。

屠即徑歸。昧爽(拂曉,黎明)往取肉,遙望樹上懸巨物,似人縊死

狀,大駭。逡巡(因有所顧慮而徘徊)近視,則死狼也。仰首細審,

見狼口中含肉,鉤刺狼腭,如魚吞餌。時狼革(皮)價昂,直(價值)

十余金,屠小裕焉。

(2025年)

緣木求魚,狼則罹(遭遇禍患)之,亦可笑矣。

1.下列加粗字意思都相同的一組是()

A.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蓋以誘敵/恐前后受其敵

R意將隧入/意暇甚舍然大喜(出自《杞人憂天》)/太丘舍去(出自《陳太

丘與友期行》)

C.目似瞑/似甚垂涎不若無聞也(出自《穿井得一人》)/未若

柳絮因風起(出自《詠雪》)

D.時狼革價昂/時年七歲(出自《陳太丘與友期行》)

顧野有麥場/元方入門不顧(出自《陳太丘與友期行》)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2)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3.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文都表現了狼的貪婪;但乙文同時也表現了狼的愚蠢,甲文則突

出了狼的狡猾。

B.兩文結尾的“笑”,意思是一樣的,都是嘲諷狼的愚蠢。

C.兩則《狼》中,描述屠戶遇狼時,都寫到了屠戶“懼”狼的

心理。

D.甲文沒有殺狼的過程;乙文也沒有敘述殺狼的過程,只呈現

了結果。

穿井得一人

《呂氏春秋》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

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

(2025年)

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口:“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

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重點字詞?

[溉汲]:打水澆田。溉,澆灌,灌溉。汲,從

井里取水。

[及]:待,等到。

[國人]:指居住

在國都中的人。

[道]:講述。

[聞之于宋君]:向宋國國君報告這件事。聞,聽到,這里是“使聽

至的意思。

[對]:應答,回答。

[得一人之使]:得到一個人使喚,指得到一個人的勞力。

備考練習4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口:“吾

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

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

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選自《呂氏春秋》)

1.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理解不正確的一

項是()A.家無井而出

溉汲汲:從井里取水

B.及其家穿井及:待,等到

C.丁氏對日對:應答,回答

D.不若無聞也聞:使……聽說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

(2025年)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聯系現實生活,這則寓言給你什么啟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