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11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一、新中國初期的外交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1)提出:1953年,周恩來在會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2)意義: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2.日內瓦會議——(b)(1)概況:1954年,周恩來參加日內瓦會議,推動會議最終達成了《關于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議》。3.萬隆會議——(b)(1)概況:1955年4月,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使會議最終通過了《關于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2)影響: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國際會議;形成“萬隆精神”。微點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淡化了意識形態色彩,強調發展中國家間的共同利益,這是對“一邊倒”外交政策的一種修正,是新中國外交政策成熟的關鍵。二、外交關系的突破1.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b)(1)原因:中國國際地位逐步提高;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支持;美國孤立中國的政策逐漸破產。(2)概況: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3)意義①是中國外交戰線上的一個重大勝利,中國國際地位大大提高。②中國作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中美關系正?;?b)(1)原因①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的失?。幻捞K爭霸的需要。②中國: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國際地位;應對來自蘇聯的威脅,促成臺灣問題解決。(2)過程①1971年4月,“乒乓外交”打開了兩國交往的大門。②1972年,尼克松訪華,簽訂《中美聯合公報》,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③1978年12月,中美雙方發表建交公報,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④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兩國關系實現了正常化。微點撥1972年《中美聯合公報》的簽署,標志著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而不是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關系實現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著美國放棄壓制中國的政策。另外,中美關系的緩和是中日關系正常化的關鍵,但不是根本原因,中日關系正?;现腥针p方的利益才是根本原因。3.中日邦交正常化——(b)(1)原因:中美關系緩和的直接推動;日本輿論的強烈要求。(2)概況:1972年9月,田中角榮首相訪華,雙方簽署《中日聯合聲明》。(3)意義:打開了兩國睦鄰友好的歷史新篇章;推動了亞洲與世界的和平。三、新時期的外交政策與成就1.新時期中國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體表現——(b)(1)新時期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體表現,就是不結盟。(2)實行對外開放,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改革開放后中國同世界上一切國家建立和發展外交關系的出發點。2.中國推動建立上海合作組織——(b)(1)2001年,“上海五國機制”發展成為區域性多邊合作組織,成員國包括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六國。(2)特點:結伴而不結盟。(3)合作模式:大小國家共同倡導,安全先行,互利協作。(4)意義:對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具有重要意義。易錯提醒中國的不結盟政策≠不結盟運動,不結盟運動是由廣大發展中國家組建的一個松散的國際組織。不結盟運動并非真正意義上的“不結盟”,而是不與美蘇兩大軍事集團結盟的國家結盟。主題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新中國成立初外交凸顯意識形態之分史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三個月內與其他國家正式建交情況11949年10月2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21949年10月4日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31949年10月5日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41949年10月6日匈牙利人民共和國51949年10月6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61949年10月6日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71949年10月7日波蘭人民共和國81949年10月16日蒙古人民共和國91949年10月2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101949年11月23日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111950年1月18日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論從史出史料表明,新中國成立初,與中國建交的均是社會主義國家,屬社會主義陣營成員,這反映出中國“一邊倒”的外交政策及其外交成就,打破了外交孤立局面。2.20世紀50年代中期外交超越意識形態差別史料一20世紀五十年代初,整個世界處在兩大陣營對峙的狀態中。隨著世界殖民體系土崩瓦解,亞洲和非洲出現一大批獲得獨立的新興民族國家,這些國家最緊迫的任務就是捍衛國家獨立和主權,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民族經濟。在這個背景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于1953年底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獎场度蚧泻推焦蔡幬屙椩瓌t的挑戰和發展》史料二世界各國不分大小強弱,不論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處的。各國人民的民族獨立的自主權利是必須得到尊重的?!吨腥A人民共和國對外關系文件集錦》論從史出史料表明,兩極格局對峙、殖民體系瓦解,新興民族獨立國家面臨的共同任務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的背景。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標志著中國外交成熟的四大依據(1)包容性:適用于社會制度相同或不同的國家;適用于發展中或發達國家。(2)平等性:強調所有國家不論大小、強弱,都應當平等互利、和平共處。(3)開放性:在不同歷史時期它能容納不同的時代內容,其內涵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得到充實和豐富。(4)創新性: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和運用,被譽為國際關系史上的偉大創舉。2.新中國成立初期三大外交方針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比較項目三大外交方針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目的以維護獨立和主權為主為發展同所有國家的外交關系特點以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劃分陣營超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差別,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影響保障了人民革命的勝利成果,鞏固了新中國的獨立逐漸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在國際上產生了深遠影響地位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體表現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主題二中國與世界大國關系1.國家利益、國際局勢決定外交政策史料在這個世紀……實行過去失敗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過時。在美蘇進行對抗的同時,美國可能需要在中國問題上找個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尼克松論從史出中美已有共同利益,國際局勢變化,遏制中國已不可能。2.從一個中國到唯一合法政府史料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忻馈堵摵瞎珗蟆访览麍院媳妵姓J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978年《關于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論從史出美國從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含糊態度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明確立場,是一個進步。1.新中國成立后中美關系發展的階段特征及原因(1)第一階段(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60年代末):對抗。①根本原因:中美在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上的矛盾和沖突。②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推行“扶蔣反共”;新中國成立后,又推行孤立政策。(2)第二階段(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走向緩和,最終正常化。①從美國方面看:美國孤立中國政策失?。辉诿捞K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美國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②從中國方面看:中國國際地位提高;面臨來自蘇聯的威脅;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需要。(3)第三階段(20世紀90年代以來):時而緊張、時而緩和。①中美之間存在利益沖突,矛盾在所難免。②中美之間也存在著共同的政治經濟利益,雙方可以作出妥協,中美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世界和平與發展都負有重大責任。2.國際格局的演變對中國外交戰略的影響(1)新中國成立初期,鑒于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中國采取了“一邊倒”的外交方針。(2)20世紀70年代隨著國際格局的變化,美蘇爭霸的態勢互換,中國調整對外政策,先后同美國、日本建立起正常的友好關系。(3)隨著兩極格局的結束,中國出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采取“全方位”不結盟的無敵國外交政策。3.新中國的外交原則(1)對外關系的根本原則——獨立自主。(2)處理對外關系的根本出發點——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相結合。(3)處理對外關系的首要目標——維護和平與促進發展。(4)處理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5)對外關系的基本立足點——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4.外交政策的本質、決定因素及啟示(1)本質:任何一個國家的外交政策,從本質上看都是國內政策的延伸。(2)決定因素:上層建筑特別是政權的階級屬性、民族利益(民族利益包含著一定的階級利益)、國際地位和國家實力。(3)啟示①外交工作出發點。應該明確無論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其外交政策的出發點都是基于自己的國家利益。②尊嚴來自實力。任何一個國家要想在國際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須有雄厚的綜合國力作為外交的后盾,否則,尊嚴無從談起。③外交政策的變化都是以本國利益為轉移的;外交政策也是以本國實力做后盾;中國外交政策的變化受到國際形勢的影響。1.主干知識——新中國外交成就(20117·11月浙江學考)有記者報道某次會議時,寫道:周恩來的演講提出,大家應“從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中找共同基礎”。他的通情達理、心平氣和,化解了演講前一些國家對新中國的誤解和攻擊。該次會議是()A.日內瓦會議B.萬隆會議C.第一次不結盟運動會議D.第26屆聯合國大會答案B解析萬隆會議是周恩來參加的、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與的亞非國際會議,此次會議上形成了“亞非人民團結一致,反對殖民主義、維護民族獨立的萬隆精神”。根據題中的關鍵詞“周恩來”“解除殖民主義”“共同基礎”等詞可知,此次會議指的是周恩來參加的萬隆會議。故答案為B。2.時空觀念——外交成就的時間順序(2016·4月浙江選考)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在全球與地區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外交成就,按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中日邦交正?;谥忻缹崿F關系正常化③中國推動上海合作組織的建立④中國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答案A解析中日邦交正?;?972年9月;中美實現關系正?;?979年1月中美建交;中國推動上海合作組織的建立是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是1991年。故選A項。3.時空觀念——中美關系發展(2015·浙江學考)周恩來說:“我們注意到尼克松總統來華前的講話中談到,‘我們必須做的事情是尋找某種辦法使我們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為戰爭中的敵人’。我們希望……兩國的關系能夠有一個新的開始。”這個“新的開始”發生在()A.20世紀50年代 B.20世紀60年代C.20世紀70年代 D.20世紀80年代答案C解析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美兩國還處在敵對的緊張狀態,故A、B兩項錯誤;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兩國關系有了“新的開始”,故C項正確。4.歷史理解——萬隆會議(2017·4月浙江選考,節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55年,亞非國家政府首腦在萬隆舉行會議。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絕大多數國家作出了求同存異的努力。會議提出著名的“萬隆十項原則”,主張“不使用集體防御的安排來為任何一個大國的特殊利益服務”。決議“在實際可行的最大程度上互相提供技術援助”,并接受擴大多邊貿易和支付范圍的原則,穩定本區域商品貿易。倡議亞非各國人民“在現代世界的范圍內恢復他們舊有的文化接觸和發展新的文化接觸”。當時輿論普遍認為,這次會議“將作為一件世界大事載入史冊”。——摘編自王繩祖《國際關系史》等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概括指出亞非國家在合作發展方面的訴求,簡述上述訴求提出的時代背景。答案訴求:共同反對殖民主義,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加強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文化交流。背景:二戰后亞非民族解放運動高漲,世界殖民體系瓦解;兩極格局逐漸形成,國際局勢緊張與緩和交織。5.(2017·浙江課改聯盟命題交流)“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界碑,它是從革命運動外交向國家外交過渡的一次關鍵性轉變,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方針的最終形成?!边@里的“它”是指()A.日內瓦會議的順利召開B.“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制定D.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功建立答案C解析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制定為國家間領土分歧提供了可供借鑒的范例,體現了中國外交方針政策的成熟,故C項正確。6.(2017·浙江課改聯盟學考評估)1953年底,美國情報部門的一封電報中寫道:“中國外交政策的目標是在其周邊地區(指新興民族獨立國家)促進和建立可以作為緩沖的友好國家。”這種判斷的依據是,中國政府提出了()A.另起爐灶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求同存異 D.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答案B解析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1953年中印會晤時期周恩來總理首次提出的,并與中印、中緬倡導的是處理臨近國家和新興民族獨立國家發展友好關系的原則,故B項正確。7.(2017·浙江課改聯盟學考評估)20世紀70年代,中國出現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成就。與之相關的原因是()A.中國綜合國力提高B.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下冊數學人教版
- 五年級信息技術上冊 插入圖片和藝術字教學設計 人教新課標版
- 勞動項目六 《烙春餅》(教案)-六年級下冊勞動人民版
- 人教新目標 (Go for it) 版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Section A教案設計
- 護理科研培訓成果
- 項目工程部管理總結
- 五年級體育下冊 第一周教學設計
- 國家公職人員行為規范
- 2025年中國靜電紙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 第三單元 獨具魅力的中華文化 3《我們的國粹》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2025年武漢數學四調試題及答案
- 口腔科診斷證明書模板
- 中考物理“極值”與“取值范圍”問題專題訓練
- 2009年安徽省中考化學試卷【含答案可編輯】
- 越南工業到2025年發展戰略及到2035發展展望(提到鋼鐵)
- 電梯曳引機減速箱的設計、建模與運動仿真分析機械
- 河北省用人單位錄用人員身份核查登記表
- 《給教師的100條建議》電子書
- 老視的機制及治療的研究進展
- VDA6.3的P2-7條款
- 工程聯系單表格(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