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鴨子技術要點指導書_第1頁
養鴨子技術要點指導書_第2頁
養鴨子技術要點指導書_第3頁
養鴨子技術要點指導書_第4頁
養鴨子技術要點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養鴨子技術要點指導書Thetitle"GuidelinesforDuckRearingTechniques"specificallyaddressestheartandscienceofraisingducks,encompassingboththepracticalandtheoreticalaspectsofthisactivity.Thisguideisparticularlyrelevantforindividualsandagriculturalinstitutionsengagedinpoultryfarming,aswellasforthoselookingtoventureintotheduckfarmingbusiness.Itprovidesessentialinformationtoensurethesuccessfulandsustainablerearingofducks,fromchoosingtherightbreedtomanaginghealthandproductivity.Thiscomprehensiveguidedelvesintovarioustechnicalaspectsofduckrearing,includingproperfeedmanagement,habitatsetup,anddiseasepreventionstrategies.Itoutlinesbestpracticesfor孵化ducks,managingbreedingprograms,andensuringtheoverallwell-beingoftheflock.Byadheringtotheguidelinesprovided,duckfarmerscanmaximizetheefficiencyoftheiroperationsandenhancethequalityoftheduckstheyproduce.Tosuccessfullyutilizethisguide,readersareexpectedtopossessabasicunderstandingofpoultryfarmingprinciplesandbecommittedtoimplementingtheoutlinedtechniques.Itiscrucialforfarmerstocarefullyfollowtherecommendationsandadaptthemtotheirspecificenvironmentalandeconomicconditions.Continuouslearningandmonitoringoftheflock'sperformanceareencouragedtorefineandimprovetheduckrearingtechniquesovertime.養鴨子技術要點指導書詳細內容如下:第一章鴨子品種選擇與繁殖1.1鴨子品種的分類鴨子品種繁多,根據其經濟用途、外貌特征和地理分布,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1.1.1肉用型品種此類品種以肉質鮮美、生長速度快為主要特點,如北京鴨、櫻桃谷鴨、狄高鴨等。1.1.2蛋用型品種此類品種以產蛋量高、蛋品質好為主要特點,如金定鴨、紹興鴨、建甌鴨等。1.1.3兼用型品種此類品種既有較高的產蛋功能,又有較好的肉用功能,如高郵鴨、巢湖鴨等。1.1.4觀賞型品種此類品種以外觀獨特、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為主要特點,如鵝頭鴨、綠頭鴨等。1.2優良品種的選擇優良品種的選擇是養鴨成功的關鍵。在選擇品種時,應遵循以下原則:1.2.1適應性選擇適應性強、能夠適應當地氣候、飼養條件的品種。1.2.2生產功能選擇生產功能高、經濟效益好的品種。1.2.3抗病力選擇抗病力強、發病率低的品種。1.2.4品質選擇肉質鮮美、蛋品質好的品種。1.3鴨子繁殖技術1.3.1繁殖方式鴨子的繁殖方式主要有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兩種。1.3.2繁殖季節鴨子的繁殖季節一般分為春季和秋季。春季繁殖有利于提高產蛋率和孵化率,秋季繁殖有利于提高肉質。1.3.3配種比例合理確定配種比例,一般肉用型品種公母比為1:5,蛋用型品種公母比為1:6。1.3.4繁殖管理繁殖期間,要加強飼養管理,保證種鴨營養充足、健康狀況良好。同時注意觀察種鴨發情表現,及時進行配種。1.3.5孵化管理孵化過程中,要控制好溫度、濕度、通風等條件,保證孵化率。孵化器應定期清潔、消毒,防止疾病傳播。1.3.6雛鴨培育雛鴨培育是鴨子繁殖的重要環節。要加強保溫、飼養管理,保證雛鴨成活率。同時注重疫苗接種和疾病防控,提高鴨群免疫力。第二章鴨舍建設與環境控制2.1鴨舍選址與規劃2.1.1選址原則鴨舍選址應遵循以下原則:(1)地勢高燥: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以防止雨水積聚和疫病傳播。(2)通風良好:保證鴨舍周圍環境通風,有利于減少疫病發生和降低鴨舍內濕度。(3)水源充足:保證鴨舍附近有充足的水源,以滿足鴨子的飲水需求。(4)交通便利:便于飼料、產品等物資的運輸。2.1.2規劃布局(1)分區規劃:將鴨舍分為生活區、生產區和防疫區,保證各區域功能分明,便于管理。(2)合理布局:鴨舍間距應適當,既有利于通風,又便于防疫和衛生管理。(3)綠化配套:在鴨舍周圍進行綠化,提高空氣質量,降低噪音。2.2鴨舍設計與建造2.2.1設計原則(1)經濟實用:鴨舍設計應充分考慮成本和實用性,保證投資效益。(2)舒適安全:鴨舍內部環境要滿足鴨子生長需求,保證鴨子舒適、安全。(3)易于管理:鴨舍設計應便于飼養管理,降低勞動強度。2.2.2建造要點(1)結構:鴨舍結構應穩定,具有較強的抗震能力。(2)材料:選用環保、耐腐蝕、易清潔的材料。(3)屋頂:采用保溫、隔熱功能好的屋頂材料,降低能耗。(4)地面:地面應平整、防滑,便于清潔和消毒。(5)通風設施:安裝通風設備,保證鴨舍內空氣流通。2.3環境控制與防疫2.3.1環境控制(1)溫度:保持鴨舍內溫度適宜,避免溫度波動過大。(2)濕度:控制鴨舍內濕度,防止疫病發生。(3)光照:合理設置光照,滿足鴨子生長需求。(4)空氣質量:保持鴨舍內空氣質量,降低有害氣體濃度。2.3.2防疫措施(1)衛生管理:加強鴨舍衛生管理,定期清潔和消毒。(2)疫病監測:定期對鴨群進行疫病監測,及時發覺并處理問題。(3)疫苗接種:按照免疫程序進行疫苗接種,提高鴨群免疫力。(4)隔離治療:對病鴨進行隔離治療,防止疫病傳播。第三章飼料與飼養管理3.1鴨子飼料的種類與選擇3.1.1飼料種類鴨子飼料主要包括能量飼料、蛋白質飼料、礦物質飼料和維生素飼料四大類。(1)能量飼料:主要包括玉米、小麥、大麥、稻谷等谷物類飼料,以及米糠、麩皮等糠麩類飼料。(2)蛋白質飼料:包括豆餅、菜餅、魚粉、肉骨粉、蠶蛹粉等。(3)礦物質飼料:包括骨粉、石粉、貝殼粉等。(4)維生素飼料:主要包括青綠飼料、胡蘿卜、南瓜等。3.1.2飼料選擇在選擇鴨子飼料時,應根據鴨子的品種、生長階段、生產目的以及飼料的來源和價格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具體原則如下:(1)營養全面:飼料應含有豐富的能量、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以滿足鴨子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2)適口性好:飼料的口感應適合鴨子的口味,以提高采食量。(3)安全性高:飼料應無污染、無霉變,保證鴨子食用安全。3.2飼料配比與喂養方法3.2.1飼料配比根據鴨子的品種、生長階段和生產目的,合理搭配飼料。以下為一種常見的飼料配比:(1)雛鴨:玉米60%,豆餅20%,魚粉10%,骨粉5%,石粉5%。(2)育成鴨:玉米65%,豆餅15%,魚粉10%,骨粉5%,石粉5%。(3)產蛋鴨:玉米55%,豆餅20%,魚粉15%,骨粉5%,石粉5%,維生素添加劑5%。3.2.2喂養方法(1)定時:每天定時喂食,使鴨子養成良好的采食習慣。(2)定量:根據鴨子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合理控制飼料的喂量。(3)定質:保證飼料的質量,定期檢查飼料是否有霉變、污染等情況。(4)清水:提供充足的清潔飲用水,保證鴨子隨時能喝到水。3.3飼養管理要點3.3.1環境管理(1)溫度:保持鴨舍內溫度適宜,避免過熱或過冷。(2)濕度:保持鴨舍內濕度在60%左右,避免濕度過大或過小。(3)光照:提供適當的光照,促進鴨子生長。(4)通風:保持鴨舍內空氣新鮮,避免有害氣體積聚。3.3.2衛生管理(1)定期清理鴨舍,保持鴨舍清潔。(2)定期消毒,防止疫病傳播。(3)注意飼料衛生,防止飼料霉變、污染。3.3.3疾病防治(1)定期對鴨子進行疫苗接種,預防疫病。(2)發覺病鴨及時隔離治療,防止疫病傳播。(3)合理使用藥物,避免藥物濫用。3.3.4生產管理(1)定期稱重,了解鴨子生長情況。(2)根據生產目標,調整飼料配比和喂養方法。(3)加強鴨子生產功能監測,提高生產效益。第四章鴨子疾病防治4.1常見疾病與防治方法4.1.1病毒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主要包括鴨瘟、鴨流感等。防治方法如下:(1)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鴨群抵抗力。(2)定期進行疫苗接種,增強鴨群免疫力。(3)發覺病鴨及時隔離,并進行緊急疫苗接種。(4)對病鴨進行治療,使用抗病毒藥物,如利巴韋林、干擾素等。4.1.2細菌性疾病細菌性疾病主要包括鴨霍亂、鴨大腸桿菌病等。防治方法如下:(1)加強飼養管理,保持鴨舍清潔衛生。(2)定期進行消毒,降低細菌滋生。(3)發覺病鴨及時隔離,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如氟苯尼考、硫酸新霉素等。(4)對病鴨進行疫苗接種,提高免疫力。4.1.3寄生蟲病寄生蟲病主要包括鴨球蟲病、鴨蛔蟲病等。防治方法如下:(1)定期進行驅蟲,使用驅蟲藥物,如阿苯達唑、伊維菌素等。(2)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鴨群抵抗力。(3)保持鴨舍清潔衛生,減少寄生蟲滋生。4.2疫苗接種與免疫程序4.2.1疫苗種類鴨子的疫苗主要包括鴨瘟疫苗、鴨流感疫苗、鴨大腸桿菌疫苗等。4.2.2免疫程序(1)雛鴨:710日齡接種鴨瘟疫苗,2025日齡接種鴨流感疫苗。(2)育成鴨:每隔3個月進行一次鴨瘟疫苗和鴨流感疫苗的加強免疫。(3)種鴨:在產蛋前進行一次鴨瘟疫苗和鴨流感疫苗的加強免疫。4.3疾病監測與疫情處理4.3.1疾病監測(1)定期對鴨群進行健康檢查,觀察鴨只精神狀態、食欲、糞便等。(2)定期進行實驗室檢測,如血清學檢測、病原學檢測等。(3)加強疫情報告,發覺疫情及時上報。4.3.2疫情處理(1)發覺疫情,立即隔離病鴨,進行緊急疫苗接種。(2)對病鴨進行治療,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藥物等。(3)加強消毒,對鴨舍、飼養器具等進行全面消毒。(4)對死亡鴨只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疫情擴散。第五章鴨子生長發育與繁殖5.1鴨子生長發育特點鴨子的生長發育過程可以分為胚胎發育、幼雛期、生長期和成熟期四個階段。在各個階段,鴨子的生長發育特點表現出一定的規律性。5.1.1胚胎發育胚胎發育是指從受精卵開始到孵化出殼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鴨子的胚胎經歷了細胞的分裂、組織器官的形成和生長發育等階段。胚胎發育期間,溫度、濕度和通風等環境因素對胚胎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影響。5.1.2幼雛期幼雛期是指從孵化出殼到30日齡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鴨子的生長發育迅速,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和免疫系統逐漸完善。幼雛期的鴨子對環境適應能力較差,容易受到病原體的侵襲,因此需要加強飼養管理。5.1.3生長期生長期是指從30日齡到性成熟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鴨子的生長發育逐漸減緩,體型逐漸增大,羽毛逐漸豐滿。生長期需要充足的營養供給,以保證鴨子的正常生長發育。5.1.4成熟期成熟期是指鴨子達到性成熟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鴨子開始繁殖后代,繁殖能力逐漸增強。成熟期的鴨子對飼養環境的要求較高,需要提供適宜的飼養條件。5.2鴨子繁殖習性5.2.1繁殖季節鴨子的繁殖季節較長,一般從春季開始,持續到秋季。在繁殖季節內,鴨子具有明顯的繁殖行為,如求偶、交配、產蛋等。5.2.2產蛋規律鴨子的產蛋規律表現為:產蛋間隔一般為2428小時,產蛋數量逐漸增加,然后逐漸減少。產蛋高峰期通常在繁殖季節的中后期。5.2.3孵化習性鴨子具有自然孵化習性,通常選擇在安靜、干燥、舒適的環境中筑巢。孵化期間,鴨子會保持孵化溫度和濕度,以保證胚胎的正常發育。5.3提高繁殖力的措施5.3.1選擇優良品種選擇具有較高繁殖力的優良品種是提高鴨子繁殖力的關鍵。優良品種具有產蛋率高、孵化率高、后代生長發育快的優點。5.3.2加強飼養管理加強飼養管理是提高鴨子繁殖力的重要措施。飼養管理包括提供充足的飼料、保證飼料質量、保持良好的飼養環境、預防疾病等方面。5.3.3適時配種適時配種可以提高鴨子的繁殖力。在繁殖季節內,根據鴨子的繁殖行為和產蛋規律,合理安排配種時間和次數。5.3.4加強孵化管理加強孵化管理是提高鴨子繁殖力的有效手段。孵化管理包括控制孵化溫度、濕度、通風等條件,以提高孵化率和健雛率。5.3.5優化繁殖技術優化繁殖技術,如采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術,可以進一步提高鴨子的繁殖力。第六章鴨子飼養環境優化6.1水質管理水質管理是鴨子飼養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直接關系到鴨子的健康和生產功能。以下是鴨子飼養過程中水質管理的要點:6.1.1水源選擇選擇清潔、無污染的水源,保證水質符合鴨子飼養要求。對于地表水、地下水等水源,需進行水質檢測,保證水質達到飲用標準。6.1.2水質監測定期對飼養池水質進行監測,主要包括pH值、溶解氧、氨氮、亞硝酸鹽、硫化物等指標。如發覺水質異常,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調整。6.1.3水質凈化采用物理、化學、生物等方法對水質進行凈化,降低水體中的有害物質。如定期更換池水、使用水質凈化劑、投放有益微生物等。6.1.4水質維護保持飼養池水質的穩定,避免因水質波動導致鴨子產生應激反應。在飼養過程中,適時調整水質,使其適應鴨子的生長需求。6.2空氣質量管理空氣質量對鴨子的健康和生產功能具有重要影響。以下是鴨子飼養過程中空氣質量管理的要點:6.2.1飼養舍通風保證飼養舍內空氣流通,降低有害氣體濃度。合理設置通風口,保證飼養舍內氧氣充足,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0.1%。6.2.2控制濕度保持飼養舍內濕度在60%左右,避免濕度過高導致鴨子產生疾病。合理配置濕簾、噴水系統等設施,調節濕度。6.2.3減少塵埃定期清理飼養舍,減少塵埃飛揚。使用過濾設備,降低空氣中塵埃含量,減少鴨子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6.2.4控制有害氣體及時處理飼養舍內的有害氣體,如氨氣、硫化氫等。可通過使用吸附劑、生物制劑等方法降低有害氣體濃度。6.3光照與溫度控制光照與溫度是影響鴨子生長、發育和繁殖的重要環境因素。以下是鴨子飼養過程中光照與溫度控制的要點:6.3.1光照管理根據鴨子生長階段和生理需求,合理設置光照時間和強度。育雛期采用24小時光照,光照強度為1015勒克斯;生長期逐漸減少光照時間,光照強度為510勒克斯;產蛋期保持1416小時光照,光照強度為1015勒克斯。6.3.2溫度控制根據鴨子生長階段和外界環境,調整飼養舍內的溫度。育雛期溫度控制在3035℃,相對濕度60%70%;生長期溫度逐漸降至2025℃,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產蛋期溫度控制在1822℃,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6.3.3環境適應在鴨子生長過程中,適時調整飼養舍內的環境,使鴨子逐漸適應外界環境。如適當降低育雛期溫度,提高生長期溫度,逐步減少光照時間等。6.3.4緊急情況處理遇到極端氣候、設備故障等緊急情況,應立即采取措施,調整飼養舍內的光照和溫度,保證鴨子的生命安全。第七章鴨子飼養管理技巧7.1鴨子日常管理7.1.1飼養環境鴨子的飼養環境應保持清潔、干燥、通風,溫度和濕度要適宜。飼養場地應設置遮陰設施,避免陽光直射。同時要定期對飼養環境進行消毒,以減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7.1.2飼料管理飼料是鴨子生長的關鍵因素,應選擇優質的飼料,并根據鴨子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進行合理搭配。在飼養過程中,要保證飼料的新鮮,避免飼料變質。同時要控制飼料的投喂量,避免過量或不足。7.1.3水源管理鴨子是水禽,需要充足的水源。保證水源的清潔衛生,定期更換水源,防止水源污染。同時要保證鴨子的飲水充足,特別是在高溫季節。7.1.4鴨子行為觀察飼養員應定期觀察鴨子的行為,以便發覺異常情況。如發覺鴨子食欲減退、精神不振、羽毛蓬松等癥狀,要及時進行處理。7.2鴨子應激處理7.2.1預防應激預防應激是鴨子飼養管理的重要環節。在飼養過程中,要盡量避免環境突變、飼料更換等可能導致鴨子應激的因素。同時要加強對鴨子的營養補充,提高其抗應激能力。7.2.2應激處理方法一旦發覺鴨子出現應激反應,應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具體方法如下:(1)調整飼養環境,保持溫度、濕度適宜,避免陽光直射。(2)保證飼料和水源的清潔衛生,適量增加飼料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3)適當增加鴨子的運動量,以提高其抗應激能力。(4)如有必要,可使用抗應激藥物,如鎮靜劑、抗焦慮藥等。7.3鴨子飼養效益分析7.3.1飼養成本鴨子飼養成本包括飼料、人工、設備、防疫等方面的費用。在飼養過程中,要合理控制成本,提高飼養效益。7.3.2飼養效益飼養效益是指鴨子飼養過程中的收益與成本的比值。提高飼養效益的關鍵在于提高鴨子的生長速度、降低飼養成本、提高產品質量。7.3.3影響飼養效益的因素影響鴨子飼養效益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飼料質量:優質的飼料可以提高鴨子的生長速度和產品質量,從而提高飼養效益。(2)飼養管理:科學的飼養管理可以降低飼養成本,提高鴨子的生長速度和產品質量。(3)市場行情:市場行情波動對飼養效益有較大影響,飼養戶應根據市場行情調整飼養規模和銷售策略。(4)政策支持:政策支持對鴨子飼養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補貼、稅收優惠等。第八章鴨子產品加工與銷售8.1鴨子產品加工技術8.1.1加工前的準備在鴨子產品加工前,需對鴨源進行嚴格篩選,保證其健康無病。同時加工場所、設備、工具等應保持清潔衛生,并按照相關法規要求進行消毒處理。8.1.2宰殺與分割(1)宰殺:采用人道方式對鴨子進行宰殺,保證鴨子的肉質鮮美。宰殺過程中,應避免對鴨子造成不必要的痛苦。(2)分割:按照市場需求,將鴨子分割成不同的部位,如鴨胸、鴨腿、鴨翅等。8.1.3腌制與熟制(1)腌制:根據不同產品需求,選擇合適的腌制方法,如鹽水腌制、香料腌制等。腌制過程中,要保證調料均勻分布,使鴨肉充分吸收調料味道。(2)熟制:采用煮、烤、蒸等多種烹飪方法,將鴨肉烹飪至適宜的熟度。8.1.4包裝與儲存(1)包裝:將加工好的鴨子產品進行真空包裝,以延長其保質期。包裝材料應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保證產品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不受污染。(2)儲存:將包裝好的鴨子產品存放在低溫環境中,避免光照和潮濕,以保持產品的新鮮度和口感。8.2產品質量與安全8.2.1原料質量把控保證原料鴨子的質量,從源頭把控食品安全。對原料進行嚴格檢驗,剔除不合格的鴨子。8.2.2加工過程質量控制在加工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保證產品加工質量。對加工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保證設備正常運行。8.2.3產品安全檢測對加工好的鴨子產品進行安全檢測,保證產品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對不合格產品進行追溯和處理。8.3銷售渠道與策略8.3.1銷售渠道拓展(1)線下渠道:與各大超市、餐飲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將產品推向市場。(2)線上渠道:利用電商平臺,開展線上銷售,擴大產品銷售范圍。8.3.2營銷策略(1)品牌建設:打造具有特色的鴨子產品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2)產品差異化:針對不同消費群體,推出不同口味、包裝的產品,滿足市場需求。(3)促銷活動:開展各種促銷活動,如限時折扣、買贈等,吸引消費者購買。8.3.3售后服務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解決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高消費者滿意度。第九章鴨子產業鏈管理與拓展9.1產業鏈構建與優化9.1.1產業鏈概述鴨子產業鏈是指以鴨子的養殖、加工、銷售為核心環節,涵蓋種鴨繁育、飼料生產、疫病防控、屠宰加工、產品銷售、物流配送等上下游環節的完整產業鏈。構建與優化鴨子產業鏈,有助于提高產業效益,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9.1.2產業鏈構建(1)種鴨繁育:選擇優質的種鴨品種,加強遺傳改良,提高種鴨的生產功能。(2)飼料生產:根據鴨子的生長需求,生產優質的飼料,保障鴨子養殖的營養需求。(3)疫病防控:建立健全疫病防控體系,保證鴨子養殖過程中的生物安全。(4)養殖環節:采用現代化的養殖技術,提高鴨子的生長速度和肉質。(5)屠宰加工:引進先進的屠宰加工設備,提高屠宰效率和產品質量。(6)產品銷售:拓展銷售渠道,提高產品市場份額。(7)物流配送: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保證產品的新鮮度和運輸效率。9.1.3產業鏈優化(1)整合資源: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競爭,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提高產業集中度。(2)技術創新: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產業鏈技術創新,提高產業整體競爭力。(3)品牌建設:打造知名品牌,提升產品形象和市場知名度。(4)市場拓展: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提高產品市場份額。9.2產業政策與法律法規9.2.1產業政策(1)國家政策:國家鼓勵發展養殖業,對鴨子產業鏈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2)地方政策:地方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促進鴨子產業鏈發展。(3)產業規劃: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明確產業鏈發展方向和目標。9.2.2法律法規(1)養殖業法律法規: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動物防疫法》等,對鴨子產業鏈的養殖、防疫等方面進行規范。(2)產品質量法律法規: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食品安全法》等,對鴨子產業鏈的產品質量進行監管。(3)環保法律法規: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對鴨子產業鏈的環境保護進行約束。9.3產業鏈拓展與創新發展9.3.1產業鏈拓展(1)產業融合:加強鴨子產業鏈與相關產業的融合,如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實現產業鏈的多元化發展。(2)市場拓展:通過線上線下渠道,擴大產品銷售范圍,提高市場份額。(3)國際合作:加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