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語文課本基礎知識_第1頁
2014年語文課本基礎知識_第2頁
2014年語文課本基礎知識_第3頁
2014年語文課本基礎知識_第4頁
2014年語文課本基礎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語文課本基礎知識整合現代文

第一冊1、詞,又稱長短句。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樂的;后與音樂分離,成為詩的一種,也稱為“詩余”。詞有詞牌,又稱,又稱詞調(如“沁園春”、“蝶戀花”“水調歌頭”等)。詞牌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牌不同,詞的句數、字數、聲律等都有不同規定。根椐字數多少分為:小令(58字)、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

2、現代詩歌指反映現代生活內容的詩歌,有的采用古典詩詞的形式,如《沁園春·長沙》。

3、徐志摩,我國現代著名愛國詩人、散文家,“新月社”的發起人和主將,主要作品有詩集《志摩詩集》《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代表詩作有《再別康橋》《雪花的快樂》《這是一個懦怯的世界》等。他的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美,追求藝術形式的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為新月派的代表隊詩人。

4、聞一多,現代著名愛國詩人、民主戰士,著有詩集《紅燭》《死水》。詩文名篇有《死水》《洗衣歌》《七子之歌》等。致力于研究新詩格律化的理論,要求新詩具有“音樂美(音節),繪畫美(詞藻)建筑美(句式勻稱)”。

5、穆旦,原名查良錚,寫詩并從事ZYB增壓燃油泵翻譯。著有詩集《探險隊》《穆旦詩集》等。

6、鄭愁予,臺灣詩人。代表作品有《夢土上》《衣缽》《窗外的女奴》《燕人行》《蒔華剎那》《錯誤》等。

7、舒婷,原名龔佩珍,褔建人,朦朧派的代表詩人之一。其主要作品有詩集《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舒婷顧城抒情詩選》。

8、海子,原名查海生。其作品有長詩《土地》,短詩選集《海子,駱一禾作品集》。

9、普希金(1799—1837),杰出的俄羅斯民族詩人,19世紀俄國積極浪漫主義文學和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富有人民性,被稱為“俄羅斯生活的百科全書”。他一生寫了800多首抒情詩,包括著名的《自由頌》《致恰達耶夫》《致大海》《致詩人》等;敘事詩《茨岡》《青銅騎士》;長篇小說有《上尉的女兒》;短篇小說集《別爾金小說集》和代表作長篇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普希金是“俄國文學的始祖”。

10、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美國詩壇的一顆巨星,世界抒情短詩的大師之一。她的詩大都短小,抒發了她對人生、愛情、藝術、死亡等方面的見解,寄托了她個人的情感。《籬笆那邊》就是代表作之一。

11、裴多菲(1823—1972),匈牙利詩人、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家。他一生寫了800多首抒情詩,8部長篇敘事詩,被譽為匈牙利“抒情之王”。主要作品有長詩《農村大錘》和《勇敢的約翰》等。

12、朱自清(1898—1948)NYP高粘度泵安裝尺寸,現代散文家、詩人,“文學研究會”成員。著有文集《蹤跡》《背影》等。他的優秀散文有《春》《背影》《綠》等。

13、史鐵生,當代作家,著有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散文集《我與地壇》《自言自語》等。

14、川康成(1899—1972),日本小說家、散文家。小說《伊豆的舞女》(1925)奠定了其在日本文壇的地位。因代表作《雪國》(1937)、《千只鶴》(1951)、《古都》(1957)等獲得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

15、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領袖。他積極參加并領導美國黑人爭取平等的斗爭,1964年獲諾貝爾和平獎。1968年3月被殺身亡。著有《闊步走向自由》等著作。

16、汪曾祺(1920—1977),當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說《受戒》《大淖記事》等。

17、羅曼·羅蘭(1866—1944),法國作家,代表作有《約翰·克里斯朵夫》《貝多芬傳》。獲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

18、魯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為豫才。毛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人民保溫高粘度泵稱為“民族魂”。魯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

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阿Q正傳》等皆收于《吶喊》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共收錄10篇散文)(含《藤野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其中,《藤野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已被納入初中語文人教版課本)

文學論著:《中國小說史略》

散文詩集:《野草》(含《風箏》、《雪》(收錄在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6課)等作品)

論文集:《門外文談》

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花邊文學》《偽自由書》《附集》《準風月談》《集外集》《且介亭雜文集》《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等19部和很多另外的雜文集。北京渣油泵第二冊1、沈從文(1902~1988)湖南鳳凰縣人,現代作家,曾參加“新月社”。代表作有中篇《邊城》、短篇集《沈從文短篇小說作選》、散文《湘西散記》等。

2、孫犁(1913~2000),河北省平安縣人,現代作家。原名孫樹勛,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風云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短篇小說《荷花淀》、小說散文結集《白洋淀紀事》。他的小說寫景和抒情熔于一爐,充滿詩情畫意,有“詩體小說”之稱。

3、契訶夫(1860~1904)19世紀KCG高溫齒輪油泵末期俄國杰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舉世聞名的短篇小說巨匠和著名的劇作家。一生共創作470多篇中、短篇小說和十幾個劇本,代表作有短篇小說《套中人》《變色龍》《萬卡》等,劇本《萬尼亞舅舅》《伊凡諾夫》《海鷗》《櫻桃園》等都是轟動世界的杰作。

4、聶紺弩(1903~1986),現代作家,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繼魯迅、瞿秋白之后,在雜文創作上成績卓著,影響很大的戰斗雜文大家。作品有《歷史的奧秘》《蛇與塔》《早醒記》《血書》《二鴉雜文》《寸紙老虎》《海外奇談》等。

5、雜文:是一種直接、迅速反映社會事變或動向的文藝性論文。特點是“雜而有文”,短小、鋒利、雋永,富于文藝工作者色彩和詩的語言,具有獨特的藝術感染力。在劇烈的社會斗爭中,雜文是戰斗的利器,比如魯迅先生的雜文就如同“匕首”“投槍”直刺一切黑暗的心臟。在和KCB齒輪油泵平建設年代,它也能起到贊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的針砭時弊的喉舌作用。比如《莊周買水》《剃光頭發微》等文章就是如此。

就批判性雜文來說,雜文有以下特征:

(1)論辯性與形象性的有機結合。

(2)戰斗性與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3)幽默、諷刺與文采的巧妙運用。

6、賈祖璋(1901~1988),浙江海寧人,著名科普作家。他的的作品總是將科學與藝術融為一體,許多篇章成為范文精品,在社會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7、達爾文(1809~1882),生物進化學說的創始人。著有《物種起源》《動物與植物在馴養下的變異》《人類起源》等。

8、錢鐘書(1910~1998),文學研究家、作家。字默存,號愧聚,曾用名中書君,江蘇無錫人。著作有《談藝錄》《管錐編》《寧詩選注》等,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短篇小說《人·獸·鬼》,長篇小說《圍城》。

9、林庚(1910~),福建閩侯(今福州市)人,著名學者。先后任教于廈門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研究主要涉及唐詩、楚辭、文學等方面。古典文學專著有《唐詩宗論》《詩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詩從李白》《中國文學簡史》等。

10、清岡卓行(1922~)日本當代詩人,小說家。法政大學教授。1969年以短篇小說《洋槐林立的大連》獲芥川北京燃燒器油泵獎,1984年獲現代詩人獎。其他作品有《早晨的悲哀》《大海的眼睛》《詩禮傳家》等。第三冊1、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1921年,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沉淪》問世,在當時產生很大影響。小說《春風沉醉的晚上》的發表是他創作發展的高峰。1926年底返滬后主持創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編《創造月刊》、《洪水》半月刊,發表了《小說論》《戲劇論》等到大量文藝論著。他的散文、舊體詩詞、文藝評論和雜文政論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響。

2、余秋雨,浙江余姚人,著名美學家、作家和藝術理論家,并曾獲“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的稱號,并擔任多所大學的教授。這信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聞名的中國美學家,有評論家譽之為“左手寫散文,不落其淺薄;右手撰述藝術理論,也不失其艱澀難明”。余秋雨的ZYB系列增壓泵藝術理論著作,亦備受學術界重視和尊崇。

3、雨果(1802~1885),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詩集《頌歌集》(獲路易十八年金賞賜)、《新頌歌集》等。劇本有《克倫威爾》、《歐拉尼》等。小說有《海上勞工》、《一個死囚的末日》、《笑面人》以及最著名的小說《巴黎圣母院》(1831)、《非慘世界》(1862)、《九三年》(1874)。其他作品還有《文學與哲學論》《論莎士比亞》等。第四冊1、莫泊桑,法國作家,創作上受福樓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響。一生寫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說和六部長篇小說。代表作高粘度齒輪泵有短篇小說《羊脂球》《項鏈》,長篇小說有《漂亮的朋友》《一生》等。

2、高曉聲,當代作家,著有系列小說《“漏斗戶”主》《陳奐生上城》《陳奐生轉業》《陳奐生包產》。這四篇小說獨立成章,在當代文壇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3、巴爾扎克,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代表作有《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其創作總稱為《人間喜劇》。馬克思和因格斯稱他為“現實主義大師”。

4、曹雪芹,字夢阮,號雪芹,清代小說家。用十年時間從事《紅樓夢》(又名《石頭記》、《金玉緣》)的創作。《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小說中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使我國古典長篇小說發展到頂峰。

5、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代表作《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戰爭為題材的長篇章回體小說。

6、羅貫中,名本,字貫中,別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他寫過詞曲、雜劇,以小說的創作成說最大。著有《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平妖傳》等,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是其代表作。

7、馮夢龍,字猶龍,別號龍子猶,長州(現在江蘇蘇州)人,明末文學家。他編撰的《喻世明言》(《古今小說》)KCB系列大流量齒輪泵《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說集,成說最高,影響最大。這三部書被后人稱為“三言”。他多才多藝,被稱為“人能通俗文學家”。

8、“三言”,是宋、元、明“話本”和“擬話本”總集。話本原指“說話(說書)人”所用的底本。后來有些底本經過“說話人”不斷豐富,再經過文人(主要是明代文人)模擬“話本”體制寫成的作品就稱為“擬話本”。馮夢龍搜集了宋、元、明三代五百多年的“話本”和“擬話本”加以整理、修改和重寫,并加入自己的創作,共120篇,編成“三言”。話本又可稱為“平話小說”,對我國小說的發展有極大影響。“三言”是平話小說的總匯。

9、曹禺,原名萬家寶,湖北潛江人,現代劇作家,代表作有話劇《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建國后,又創作《明朗的天》《膽劍篇》《王昭君》等。

10、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齒輪式渣油泵京人,現代小說家、戲劇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戲劇《龍須溝》《茶館》。其他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牛天賜傳》《離婚》《鼓書藝人》,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月牙兒》等;話劇《言珍珠》。

11、莎士比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最杰出的戲劇家和詩人,馬克思贊譽他是“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其代表作有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顧爾王》《麥克白》《羅密歐與朱麗葉》,喜劇《威尼斯商人》。

12、關漢卿,元代雜劇作家。號已齋叟(一作一齋)。大都(今北京市)人。其中《竇娥冤》《救風塵》《望月亭》《拜月亭》《魯齋郎》《單刀會》《調風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13、王實甫,元代雜劇作家,代表作《西廂記》。

14、湯顯祖(1550~1616),明代戲曲家,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牡丹亭》則是他的代表作。

15、孔尚任,清代戲曲作家。《桃花扇》是他的代表作品,與《長生殿》的作者洪有“南洪北孔”之稱。第五冊1、雨果(1802~1855);法國作家,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品主要有《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

2、歌德(1749~1832);德國詩人、劇作家、思想家。代表作有《少年維特之煩惱》《浮士德》等。

3、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曾任漆國吏。戰國時期道學派代表人物,主張無為,與老子并稱“老莊”。散文代表篇目有《逍遙游》《秋水》《齊物論》等。魯迅評價為“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莫能先也”。與弟子著《莊子》一書,今存33篇。分為內7篇,外15篇,雜11篇。

4、“四書”“五經”:“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詩》《書》《禮》《易》《春秋》。

5、《世說新語》:南朝宋臨川劉義慶撰寫。這是一部記載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體志怪小說集。原名《世說》,ZYB渣油齒輪泵唐時稱《世說新書》,北宋通行《世說新語》,對后世文學影響很大。

6、卡夫卡: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奠基者,代表作有《變形記》等。

7、貝克特:支國劇作家。荒誕派文學的代表,其作品試圖說明宇宙的存在和人的一切行為舉止都是“荒誕的”、“無用的”和“毫無意義的”。1952年創作的《等待戈多》一劇把這一特征表現得淋漓盡致。

8、馬爾克斯:哥倫比亞作家。其創作流派屬于拉美的“魔幻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是60年代出現在拉美的現代主義文學流派。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是這一流派的代表作,描繪了加勒比海沿岸山城的百年興衰與存亡。

9、弗吉尼亞·伍爾夫:意識高壓齒輪油泵流小說家。代表作有《墻上的斑點》《達洛威夫人》。

10、洪:字昉思,清初戲曲作家,著有《長生殿》。

11、朱耷:清初畫家,別號“八大山人”。擅長畫水墨花卉禽鳥,筆墨簡練,形象夸張,也畫山水,意境冷寂。古文第一冊1、左丘明,春秋時期魯國人,相傳他曾為魯國史官。

2、《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240多年間和各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工作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秀的散文著作。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為孔子的《春秋》作傳的書,又稱《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

3、《國語》是我國最早的國別史書,以記言為主。記載了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到周貞定王十六年(前453)間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的史實。作者是誰,歷來沒有定論。相傳ZYB系列渣油泵它和《左傳》同出于左丘明之手

4、《戰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編訂的國別體史書。共33篇,載錄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各方面的歷史史實,著重記錄了謀臣的策略和言論。

5、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人。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現存《論語》20篇,是記錄他與弟子言行的語錄體專集。

6、孟子(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在今山東)人。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繼孔子后的儒家學派重要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被推尊“亞圣”。他的核心思想是“仁義”,主張實行仁政,強調“民貴君輕”,重視民心對政治的重要作用。

7、荀子(前372~前289),名況,尊號“卿”。戰國時趙(在今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體系吸收諸子之長,主張“性惡”、“天行有常”和“人定勝天”的思想。是先秦唯物主義的集大成者。著作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勸學》《天論》。

8、莊子(前369~前286),名周,戰國時宋國蒙(在今河南)人。是道家學派代表人物。現存《莊子》一書,攪拌站渣油泵是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后學所著,共33篇,又名《南華經》。代表作是《逍遙游》。第二冊1、賈誼(前200~前168),世稱賈生,或賈太傅、賈長沙。西漢洛陽人(今河南)人。政論家、文學家。代表賦作有《吊屈原賦》《鳥賦》,后人輯有《賈長沙ZYB型系列渣油泵集》。

2、司馬遷(前145~前87?),字子長,生于龍門,西漢夏陽(今陜西)人。史學家、文學家。著有《太史公書》,,后世稱《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居“二十四史”之首。

3、王曦之(303~361),字逸少,人稱“王右軍”。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東晉書法家,古人評價他的運筆氣勢“飄忽如浮云,矯健如驚龍”。代表用有《蘭亭集序》。

4、陶淵明(365~427),東晉詩人,一名潛,字淵明、元亮,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少九江市西南)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詩歌、散文、辭賦兼善。代表詩作:組詩《飲酒》《歸園田居》《擬古》《和郭主簿》等。

5、韓愈(768~824),字退之,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謚號文,又稱韓文公、韓吏部。河陽(今河南)人。唐代散文家、詩人,與柳宗元并稱“韓柳“,同為古文運動倡導者,居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文集》。

6、杜牧(803~852),字牧之,號“杜樊川”。唐代文學家,多有諷詠時事之作,善絕句。著有《樊川文集》,代表作有《赤壁賦》《過華清宮絕句》《江南春絕句》等。

7、魏徵(580~643),字玄成,唐初政治家,有《魏鄭公文集》。他提出“做良臣,不做忠臣”,有3GR三螺桿油泵膽有識,敢于直諫。

8、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人,世稱柳河東、柳柳州。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東集》、寓言散文《三戒》、山水游記《永州八記》等。第三冊1、《詩經》: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功盡棄11世紀)至春秋中葉(公元前院世紀)大約500年間的詩歌作品305篇。按音樂及內容分為“風”“雅”“頌”三類。“風”指十五國風,共160篇,大部分是民間歌謠。“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是周代貴族所作的樂歌,也有一部分民歌。“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多是周天子和諸侯用于宗廟祭祀的舞樂。《詩經》是我國寶貴的文學遺產,它對我國文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2、賦、比、興:《詩經》的三種表現手法。“賦”者,“鋪陳其事而言之”,即直接鋪敘陳述;“比”者,“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即先描寫其他事物以引起正LCB瀝青泵題。《詩經》的“賦”“比”“興”“風”“雅”“頌”合起來稱“六義”。

3、楚辭:是戰國時代以屈原為代表的楚國人創作的詩歌,它是《詩經》以后的一種新詩體。漢成帝時,劉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編輯成書,定名為《楚辭》,“楚辭”就成為一部總集的名稱。楚辭的特點一是句子長短不一,二是多用“兮”字。

4、樂府:本是漢武帝時設立的一個官署,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南朝的《孔雀東南飛》和北朝的《木蘭詩》并稱為“樂府雙璧”。

5、屈原(約前340~前278),戰國末KCG高溫齒輪油泵期楚國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號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陽(今湖北歸)人。屈原的作品有《離騷》《天問》《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漁父》等篇是否為屈原所作,學術界尚有爭議。其中,《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屈原的作品是他堅持“美政”理想,與腐朽的楚國貴族集團進行斗爭的實錄。他的“美政”理想表現在作品中,就是“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離騷》)。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

6、曹操(155~220),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毫州市)人。建安元年(196),迎獻帝都許(今河南許昌),從此用其名義發號施令,先后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大破袁紹后,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子曹丕稱帝后,追尊老愛幼為武帝。曹操重視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精通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摘要》等書。善長詩歌,《蒿里行》《觀滄海》等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CYZ自吸油泵整潔。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輯本。

7、陶淵明(365~427),名潛,字淵明、元亮,潯陽柴桑(今屬江西九江)人。曾作過一些地方的小官,任彭澤令僅八十余日就棄官歸隱。也是我國古代第一位田園詩人,其詩的藝術成就很高,對我國詩歌發展產生了廣泛影響。代表作有《歸園田居》《飲酒》等。散文有《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等。

8、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出生于中亞碎葉城。顧白是我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唐玄宗時供奉翰林。后賜金放還,漫游各地。安史之亂中,曾入永王磷府,因磷敗而以“附逆”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于當涂(今屬安徽)。其詩與杜甫并為唐一代之冠,豪放飄逸,語言風格清新自然,達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境界,有“詩仙”之稱,享譽甚隆。與杜甫合稱“李杜”,杜甫曾贊其詩“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9、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著名詩人。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于河南鞏縣。杜甫出生于一個有著文學ZYB高溫齒輪油泵傳統的家庭中,他的祖父杜審言也是唐朝(武則天時期)著名的詩人,所以他將歲開始學詩,15歲時就已揚名。杜甫的詩歌現存1400多首,它們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亂前后20多年的社會狀況,生動地記載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經歷,同時,這些詩歌把社會現實與作者個人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達到思想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也代表了唐代詩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詩歌被后代稱為“詩史”。反映人民疾苦的有“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別”(《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10、白居易(772~846),字樂天,太原(今屬山西)人。唐德宗時進士,元和三年(808)左拾遺,后貶江州(今屬江西)司驪,移忠州(今屬四川)刺史,又為蘇州(今屬江蘇)、同州(今屬陜西大荔)刺史。晚居洛陽,自號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詩政治傾向鮮明,重諷喻,尚坦易,為中唐大家。唐代“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也是早期詞人中佼CYZ自吸油泵佼者,所作對后世影響甚大。長詩《長恨歌》《琵琶行》是其名作,著有《白氏長慶集》。

11、王維(701~761),字摩詰,蒲州(今山西永濟縣)人。他是一個早熟的作家,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詩、山水詩、,無論律詩、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王維又是一位著名的繪畫大師。蘇軾說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確實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獨到的造詣。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宏偉,還是邊疆關塞的壯闊荒寒,小橋流水的恬靜,都能準確、精練地塑造出完美無比的鮮活形象,著墨無多,意境高遠,詩情與畫意完全融合成為一個整體,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

12、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為匈奴族后裔。他的詩精練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語言表達自己對人生或歷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備至,益為“詩豪”。他在遠謫湖封山、四川時,接觸到少數民族的生活,并受到當地民歌的一些影響,創作出《竹枝》、《浪淘沙》諸詞,給后世留下“銀釧金釵來負水,內環式高粘度泵長刀短笠去燒畬”的民俗畫面。至于“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風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詞》時,曾注明“依《憶江南》曲拍為句”,這是中國文學史上依曲填詞的最早記錄。

13、李商隱(約813~約858),晚唐詩人,字義山,號玉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其詩揭露和批判了當時藩鎮割據、宦官擅權和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朽糜爛,《行次西郊一百韻》《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詠嘆調史詩多托古以斥時政,《賈生》《隋宮》《富平少侯》等較突出。無題詩也有所寄寓,至其實義,諸家所釋不一。擅長律絕,富于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的風格。

14、柳永(約987~約1053),原名三變,字耆卿,崇安(今福建崇安縣)人,世稱柳屯田,因排行第七,亦稱柳七。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許。柳永是北宋一大詞家,在詞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擴大了詞境,佳極多,許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調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實感人。他還描繪了都市的繁華景象及四時風光,另有游仙、詠史、詠物等題材。柳永發展了詞體,對詞的解放與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還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他的詞講究章法結構,詞風真NYP高粘度保溫泵率明朗,語言自然流暢,有鮮明的個性特色。他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詞家,有《樂章集》。

15、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進士。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在政治上屬于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蘇軾才情奔放,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詩、詞、文、書、畫、文藝理論均有獨到成就。其文汪洋瓷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少數詩篇也能反映民間疾苦,指責統治者的奢侈驕縱。其詞于風格、體制上皆有創變,清雄曠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很有影響。有《東坡樂府》。俞文豹的《吹劍續錄》:“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喜謳,因問:我詞比柳詞何如?對曰:柳郎中詞,只合二八女郎,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

16、秦觀(1049~1100),北宋詞人。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文辭為蘇軾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詩詞。詞多寫男女情愛,也頗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委婉含蓄,清麗雅淡。詩風與詞風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

17、李清照(1084~1155),南宋人點火油泵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濟南人。其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敞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

18、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財宋上層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并稱為“蘇辛”。《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19、姜夔(約1155~約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鄱陽(今江西波陽縣)人。他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尤以詞著稱,其詞格律嚴密,詞風潔峻。清·周濟《宋四家詞選》序論:“白石脫胎稼軒,變雄健為清則,變馳驟為疏宕。蓋二公皆極熱中,故氣味吻合。辛寬姜窄,寬故容藏,窄故斗硬。”

20、陸游(1125~1210),字務觀,自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陸游自幼就受到愛國的家庭教育,立下了抗戰復仇的壯志。陸游一生堅持抗金主張,雖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擊,但愛國之志始終不渝,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勤于創作,一生詩作頗豐,保存下來的就有9300多首。詩的題材極廣泛,內容豐富,其中表現抗金報國的作品,最能反映那個時代的精神。詩的風格豪放,氣魄雄渾,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ZYB增壓燃油泵稱。《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卜算子·詠梅》是流傳千古的名篇。

21、豪放派·婉約派:宋代詞壇上的兩大流派。其作品分別表現出不同的風格。豪放派作品氣勢豪放,意境雄渾;詞中充滿豪情壯志,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以蘇軾、辛棄疾為主;代表作品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婉約派作品語言清麗、含蓄,詞中抒寫的感情婉轉纏綿,情調或輕松活潑,或離愁別緒,或深沉幽怨;題材較狹窄,多是寫個人遭遇、男女戀情,也間有寫山水,融情于景的。婉約派的代表詞人有柳永、姜夔、李清照等;代表作品如柳永的《雨霖鈴》和姜夔的《揚州慢》。

22、蘇洵:字明允,號老泉,宋代眉山人,北宋散文家、政治家,“唐寧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集有《嘉集》。

23、三蘇:蘇洵、蘇軾、蘇轍。

24、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5、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謚號“文”,北宋臨川(今江西臨川)人,杰出政治家和文學家。在政治上他強調“權時之變”,反對因循守舊,被列寧稱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其散文雄健峭拔,詩歌勁清新。主要作品集有《臨川先生文集》。

26、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北宋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卒謚文忠。著名的文學家、史內嚙合擺線齒輪泵學家,北宋文學革新運動的領導人物。為文以韓愈為宗,大力反對浮靡的詩文,倡導有內容的古文。所作多議論世事,切中時弊,以文章負一代盛名,時人稱之為“文學泰斗”。著名的古文家三蘇父子、曾鞏、王安石都出自他的門下。

27、“二十四史”:從《史記》開始到《明史》結束的被稱為正史的二十四部紀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