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節能與環保管理作業指導書TOC\o"1-2"\h\u16976第一章建筑節能概述 3113531.1建筑節能的定義與重要性 4131951.1.1建筑節能的定義 4108801.1.2建筑節能的重要性 4191201.1.3國內建筑節能發展現狀 468831.1.4國外建筑節能發展現狀 46196第二章建筑節能設計原則 556221.1.5遵循國家政策法規 5156801.1.6以人為本 583481.1.7系統優化 5312421.1.8技術創新 5301221.1.9經濟合理 5296281.1.10前期調研 6196211.1.11方案設計 658251.1.12施工圖設計 639281.1.13施工與驗收 6247041.1.14運行與維護 615669第三章建筑圍護結構節能 6296291.1.15墻體節能設計原則 6293411.1節能原則:墻體節能設計應遵循節能、環保、安全、舒適、美觀的原則,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6136311.2功能原則:墻體節能設計應滿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保證室內環境質量。 7316191.3經濟原則:在保證節能效果的前提下,墻體節能設計應盡量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7231491.3.1墻體節能設計方法 7215062.1選擇合適的墻體材料:根據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使用功能,選擇具有良好保溫、隔熱功能的墻體材料。 7250802.2墻體構造設計:合理設計墻體的構造,提高墻體的保溫、隔熱功能。包括墻體厚度、保溫層厚度、空氣層設置等。 7201982.3墻體節能技術:采用先進的墻體節能技術,如外墻外保溫、外墻內保溫、夾心保溫等。 7283782.3.1墻體節能設計要求 764543.1滿足節能標準:墻體節能設計應滿足國家和地方節能標準的要求。 7383.2提高保溫隔熱功能:墻體節能設計應提高墻體的保溫隔熱功能,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7192583.3防止熱橋現象:墻體節能設計應采取措施防止熱橋現象,提高建筑物的整體節能效果。 752483.3.1門窗節能設計原則 7313871.1節能原則:門窗節能設計應遵循節能、環保、安全、舒適、美觀的原則。 7323121.2功能原則:門窗節能設計應滿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保證室內環境質量。 778151.3經濟原則:在保證節能效果的前提下,門窗節能設計應盡量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754681.3.1門窗節能設計方法 7240682.1選擇合適的門窗材料:根據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使用功能,選擇具有良好保溫、隔熱功能的門窗材料。 780002.2門窗構造設計:合理設計門窗的構造,提高門窗的保溫、隔熱功能。包括窗框厚度、玻璃厚度、密封材料等。 7250532.3門窗節能技術:采用先進的門窗節能技術,如雙層玻璃、低輻射玻璃、隔熱膜等。 8161982.3.1門窗節能設計要求 8201583.1滿足節能標準:門窗節能設計應滿足國家和地方節能標準的要求。 889433.2提高保溫隔熱功能:門窗節能設計應提高門窗的保溫隔熱功能,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8290583.3防止空氣滲透:門窗節能設計應采取措施防止空氣滲透,提高建筑物的整體節能效果。 8275213.3.1屋面節能設計原則 8140291.1節能原則:屋面節能設計應遵循節能、環保、安全、舒適、美觀的原則。 8106891.2功能原則:屋面節能設計應滿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保證室內環境質量。 841761.3經濟原則:在保證節能效果的前提下,屋面節能設計應盡量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893611.3.1屋面節能設計方法 8157352.1選擇合適的屋面材料:根據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使用功能,選擇具有良好保溫、隔熱功能的屋面材料。 8106132.2屋面構造設計:合理設計屋面的構造,提高屋面的保溫、隔熱功能。包括屋面厚度、保溫層厚度、空氣層設置等。 8231282.3屋面節能技術:采用先進的屋面節能技術,如綠色屋頂、保溫隔熱涂料等。 8241402.3.1屋面節能設計要求 8284233.1滿足節能標準:屋面節能設計應滿足國家和地方節能標準的要求。 814723.2提高保溫隔熱功能:屋面節能設計應提高屋面的保溫隔熱功能,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8191473.3防止水汽滲透:屋面節能設計應采取措施防止水汽滲透,保證屋面的使用壽命。 829748第四章建筑設備節能 945553.3.1供暖系統概述 985143.3.2供暖系統節能措施 9228113.3.3供暖系統節能效果評估 9250923.3.4通風系統概述 9195513.3.5通風系統節能措施 9314173.3.6通風系統節能效果評估 10290213.3.7空調系統概述 10272733.3.8空調系統節能措施 103013.3.9空調系統節能效果評估 1110869第五章建筑照明節能 11194423.3.10滿足功能需求 1183713.3.11注重舒適性和美觀性 118213.3.12遵循節能原則 11215163.3.13考慮照明控制 11267263.3.14遵循相關標準和規范 1117723.3.15選用高效節能光源 1120583.3.16優化燈具設計 11246543.3.17采用智能照明控制技術 11121843.3.18合理配置照明系統 12145043.3.19推廣綠色照明理念 1231517第六章建筑環保管理 1249873.3.20遵守法律法規 122833.3.21源頭控制 12210543.3.22全過程監管 1256943.3.23科技創新 12214283.3.24公眾參與 12122533.3.25政策引導 1328063.3.26技術支持 13254403.3.27監管措施 13132323.3.28宣傳教育 13128063.3.29社會監督 1313667第七章建筑廢棄物處理與利用 1329733.3.30建筑廢棄物的定義及分類 1355523.3.31建筑廢棄物的處理方法 1420833.3.32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義 1466433.3.33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 1460103.3.34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政策及措施 1531413第八章建筑綠色建材應用 1580683.3.35綠色建材的定義 15245163.3.36綠色建材的分類 1511313.3.37綠色建材的選擇原則 16209763.3.38綠色建材的應用技術 1613282第九章建筑節能與環保政策法規 1730649第十章建筑節能與環保項目管理 18214023.3.39目標明確原則 18236743.3.40系統集成原則 19297663.3.41過程控制原則 19158223.3.42風險管理原則 19301803.3.43項目實施 19310453.3.44項目監督 19284533.3.45項目評價 19175763.3.46項目改進 20第一章建筑節能概述1.1建筑節能的定義與重要性1.1.1建筑節能的定義建筑節能是指在建筑的設計、施工、使用和維護過程中,通過采用先進的技術和措施,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實現可持續發展。建筑節能包括建筑圍護結構節能、設備系統節能、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1.1.2建筑節能的重要性(1)節約能源:建筑節能有助于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緩解能源供需矛盾,保障能源安全。(2)減少環境污染:建筑節能可以降低建筑領域的碳排放,減輕對大氣、水體、土壤等環境的污染。(3)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建筑節能有助于提高室內環境質量,為人們提供舒適、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環境。(4)促進經濟發展:建筑節能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提高產業鏈的附加值,促進經濟增長。(5)實現可持續發展:建筑節能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第二節國內外建筑節能發展現狀1.1.3國內建筑節能發展現狀(1)政策法規:我國高度重視建筑節能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如《建筑節能條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等。(2)技術研發:我國在建筑節能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如高功能節能建筑材料、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技術、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等。(3)市場發展:綠色建筑理念的深入人心,建筑節能市場逐漸壯大,節能建筑、綠色建筑項目不斷增加。(4)教育培訓:我國加大了對建筑節能人才的培養力度,開設了相關專業課程,提高了行業整體素質。1.1.4國外建筑節能發展現狀(1)歐盟:歐盟各國在建筑節能方面具有較高水平,制定了嚴格的建筑節能標準,如德國的“被動式建筑”、英國的“零碳建筑”等。(2)美國:美國在建筑節能領域具有較強的研發能力,推行了一系列節能政策和措施,如“能源之星”認證、綠色建筑評估體系等。(3)日本:日本在建筑節能方面注重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推廣了節能住宅、節能公共建筑等。(4)韓國:韓國在建筑節能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如推行綠色建筑評價體系、實施建筑節能改造等。國內外建筑節能發展呈現出共同趨勢,即政策引導、技術研發、市場推廣、教育培訓等多方面共同推進,為實現建筑節能目標奠定堅實基礎。第二章建筑節能設計原則第一節建筑節能設計的基本原則1.1.5遵循國家政策法規建筑節能設計應遵循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保證設計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要求。在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建筑所在地區的氣候特點、資源條件、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實現建筑節能與環保的有機結合。1.1.6以人為本建筑節能設計應以人為本,關注人的舒適性和健康需求。在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室內外環境質量、光照、溫度、濕度等因素,保證建筑在使用過程中的節能效果與居住舒適性相統一。1.1.7系統優化建筑節能設計應采用系統優化原則,從建筑整體出發,對建筑圍護結構、供暖、通風、空調、照明等系統進行綜合分析,實現各系統之間的協同作用,提高建筑節能效率。1.1.8技術創新建筑節能設計應積極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提高建筑節能技術水平。同時注重與國內外先進技術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推動建筑節能設計的發展。1.1.9經濟合理建筑節能設計應注重經濟合理,既要考慮節能投資的成本效益,又要兼顧建筑的使用壽命和經濟效益。在設計過程中,應合理選擇節能措施,保證投資與收益的平衡。第二節節能設計的方法與流程1.1.10前期調研(1)收集項目背景資料,包括建筑用途、規模、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等。(2)分析建筑所在地的能源結構、資源條件、環保政策等。(3)調研類似建筑項目的節能設計經驗。1.1.11方案設計(1)確定建筑節能目標,制定節能設計策略。(2)優化建筑布局、體型、朝向,提高自然通風、采光效果。(3)選擇合適的建筑圍護結構材料和構造,降低能耗。(4)設計合理的供暖、通風、空調、照明系統。(5)考慮可再生能源利用,如太陽能、地熱能等。1.1.12施工圖設計(1)根據方案設計,細化建筑節能設計內容。(2)完善建筑圍護結構、供暖、通風、空調、照明等系統的設計。(3)編制施工圖,明確施工要求和技術措施。1.1.13施工與驗收(1)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保證節能設計要求得以落實。(2)對施工過程進行監督與檢查,發覺問題及時整改。(3)組織項目驗收,評估建筑節能效果。1.1.14運行與維護(1)建立完善的建筑節能運行管理制度。(2)定期對建筑節能設備進行檢查、維護,保證正常運行。(3)對建筑節能效果進行監測與評估,不斷優化運行策略。第三章建筑圍護結構節能第一節墻體節能設計1.1.15墻體節能設計原則1.1節能原則:墻體節能設計應遵循節能、環保、安全、舒適、美觀的原則,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1.2功能原則:墻體節能設計應滿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保證室內環境質量。1.3經濟原則:在保證節能效果的前提下,墻體節能設計應盡量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1.3.1墻體節能設計方法2.1選擇合適的墻體材料:根據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使用功能,選擇具有良好保溫、隔熱功能的墻體材料。2.2墻體構造設計:合理設計墻體的構造,提高墻體的保溫、隔熱功能。包括墻體厚度、保溫層厚度、空氣層設置等。2.3墻體節能技術:采用先進的墻體節能技術,如外墻外保溫、外墻內保溫、夾心保溫等。2.3.1墻體節能設計要求3.1滿足節能標準:墻體節能設計應滿足國家和地方節能標準的要求。3.2提高保溫隔熱功能:墻體節能設計應提高墻體的保溫隔熱功能,降低建筑物的能耗。3.3防止熱橋現象:墻體節能設計應采取措施防止熱橋現象,提高建筑物的整體節能效果。第二節門窗節能設計3.3.1門窗節能設計原則1.1節能原則:門窗節能設計應遵循節能、環保、安全、舒適、美觀的原則。1.2功能原則:門窗節能設計應滿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保證室內環境質量。1.3經濟原則:在保證節能效果的前提下,門窗節能設計應盡量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1.3.1門窗節能設計方法2.1選擇合適的門窗材料:根據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使用功能,選擇具有良好保溫、隔熱功能的門窗材料。2.2門窗構造設計:合理設計門窗的構造,提高門窗的保溫、隔熱功能。包括窗框厚度、玻璃厚度、密封材料等。2.3門窗節能技術:采用先進的門窗節能技術,如雙層玻璃、低輻射玻璃、隔熱膜等。2.3.1門窗節能設計要求3.1滿足節能標準:門窗節能設計應滿足國家和地方節能標準的要求。3.2提高保溫隔熱功能:門窗節能設計應提高門窗的保溫隔熱功能,降低建筑物的能耗。3.3防止空氣滲透:門窗節能設計應采取措施防止空氣滲透,提高建筑物的整體節能效果。第三節屋面節能設計3.3.1屋面節能設計原則1.1節能原則:屋面節能設計應遵循節能、環保、安全、舒適、美觀的原則。1.2功能原則:屋面節能設計應滿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保證室內環境質量。1.3經濟原則:在保證節能效果的前提下,屋面節能設計應盡量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1.3.1屋面節能設計方法2.1選擇合適的屋面材料:根據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使用功能,選擇具有良好保溫、隔熱功能的屋面材料。2.2屋面構造設計:合理設計屋面的構造,提高屋面的保溫、隔熱功能。包括屋面厚度、保溫層厚度、空氣層設置等。2.3屋面節能技術:采用先進的屋面節能技術,如綠色屋頂、保溫隔熱涂料等。2.3.1屋面節能設計要求3.1滿足節能標準:屋面節能設計應滿足國家和地方節能標準的要求。3.2提高保溫隔熱功能:屋面節能設計應提高屋面的保溫隔熱功能,降低建筑物的能耗。3.3防止水汽滲透:屋面節能設計應采取措施防止水汽滲透,保證屋面的使用壽命。第四章建筑設備節能第一節供暖系統節能3.3.1供暖系統概述供暖系統是建筑設備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為建筑物提供舒適的室內溫度。供暖系統節能的關鍵在于提高熱源效率、優化供暖方式及提高熱能利用率。3.3.2供暖系統節能措施(1)選用高效節能的熱源設備:合理選擇供暖設備,提高熱源設備的效率,降低能耗。(2)優化供暖系統設計:根據建筑物的實際需求,合理設計供暖系統,提高供暖效果。(3)加強供暖管道保溫:減少管道熱損失,提高供暖系統的熱能利用率。(4)采用低溫供暖方式:低溫供暖方式具有節能、環保等優點,可降低供暖系統的能耗。(5)實施供暖系統智能化控制:通過智能化控制系統,實現供暖系統的自動調節,提高供暖效率。(6)定期對供暖設備進行維護保養:保證供暖設備的正常運行,延長設備使用壽命。3.3.3供暖系統節能效果評估對供暖系統節能效果的評估主要包括:供暖設備效率、供暖效果、能耗降低等方面。第二節通風系統節能3.3.4通風系統概述通風系統是建筑物室內空氣質量的重要保障,其主要功能是排除室內污染物、提供新鮮空氣、保持室內空氣質量。通風系統節能的核心是降低通風能耗,提高通風效果。3.3.5通風系統節能措施(1)合理設計通風系統:根據建筑物的實際需求,合理設計通風系統,提高通風效果。(2)選用高效節能的通風設備:選擇具有較高能效比的通風設備,降低能耗。(3)加強通風管道保溫:減少管道熱損失,提高通風系統的熱能利用率。(4)采用自然通風: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充分利用自然通風,降低能耗。(5)實施通風系統智能化控制:通過智能化控制系統,實現通風系統的自動調節,提高通風效果。(6)定期對通風設備進行維護保養:保證通風設備的正常運行,延長設備使用壽命。3.3.6通風系統節能效果評估通風系統節能效果的評估主要包括:通風設備效率、通風效果、能耗降低等方面。第三節空調系統節能3.3.7空調系統概述空調系統是建筑設備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調節室內溫度、濕度和空氣質量??照{系統節能的關鍵在于提高空調設備的能效比、優化空調運行方式及降低能耗。3.3.8空調系統節能措施(1)選用高效節能的空調設備:選擇具有較高能效比的空調設備,降低能耗。(2)優化空調系統設計:根據建筑物的實際需求,合理設計空調系統,提高空調效果。(3)加強空調管道保溫:減少管道熱損失,提高空調系統的熱能利用率。(4)采用變頻調速技術:根據室內外溫差,自動調節空調運行速度,降低能耗。(5)實施空調系統智能化控制:通過智能化控制系統,實現空調系統的自動調節,提高空調效果。(6)定期對空調設備進行維護保養:保證空調設備的正常運行,延長設備使用壽命。3.3.9空調系統節能效果評估空調系統節能效果的評估主要包括:空調設備效率、空調效果、能耗降低等方面。通過對以上各項指標的監測和分析,為空調系統節能提供依據。第五章建筑照明節能第一節照明系統設計原則3.3.10滿足功能需求照明系統設計應充分考慮建筑的功能需求,根據不同空間的使用性質和視覺要求,合理確定照明方式和照明強度,保證照明質量,避免過度照明和照明不足。3.3.11注重舒適性和美觀性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基礎上,照明系統設計應注重舒適性和美觀性,營造良好的光環境。通過合理的照明布局、燈具選型和照明控制,使照明系統與建筑空間和諧統一,提升室內外環境品質。3.3.12遵循節能原則照明系統設計應遵循節能原則,采用高效節能的照明設備和控制技術,降低照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3.13考慮照明控制照明系統設計應考慮照明控制,根據實際需求調節照明強度和照明方式,實現節能、舒適和智能照明。3.3.14遵循相關標準和規范照明系統設計應遵循國家和行業的相關標準和規范,保證照明系統的安全、可靠和穩定運行。第二節照明設備節能技術3.3.15選用高效節能光源選用高效節能光源,如LED光源、緊湊型熒光燈等,降低照明能耗,提高照明效率。3.3.16優化燈具設計優化燈具設計,提高燈具的光效和照明質量,減少照明能耗。同時采用反射式燈具和透鏡式燈具,提高光的利用率。3.3.17采用智能照明控制技術采用智能照明控制技術,如調光控制、感應控制、定時控制等,實現照明系統的智能化管理,降低照明能耗。3.3.18合理配置照明系統合理配置照明系統,根據不同空間的使用需求,采用分區照明、混合照明等方案,降低照明能耗。3.3.19推廣綠色照明理念推廣綠色照明理念,提高公眾對建筑照明節能的認識,引導用戶養成節能照明的好習慣,從而降低建筑照明能耗。第六章建筑環保管理第一節環保管理的基本原則3.3.20遵守法律法規建筑環保管理的基本原則首先是要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保證建筑活動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在此基礎上,企業應主動承擔環保責任,加強環保意識,推動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3.3.21源頭控制建筑環保管理應堅持源頭控制原則,即在建筑設計、施工、監理等各個階段,充分考慮環保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環境污染。通過優化建筑設計、選用環保材料、提高施工技術水平等方式,實現建筑全過程的環保管理。3.3.22全過程監管建筑環保管理應實行全過程監管,從項目立項、設計、施工、監理到驗收等各個環節,都要嚴格把控環保要求。通過建立健全的環保管理制度,保證建筑項目在各個階段都能達到環保標準。3.3.23科技創新建筑環保管理要注重科技創新,積極引入先進的環保技術和理念,提高建筑環保水平。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建筑業的綠色轉型,為我國建筑環保事業做出貢獻。3.3.24公眾參與建筑環保管理應鼓勵公眾參與,提高公眾對環保的認識和參與意識。通過加強環保宣傳教育,引導公眾關注建筑環保問題,發揮社會監督作用,促進建筑環保工作的開展。第二節環保管理措施與方法3.3.25政策引導(1)制定建筑環保政策,明確環保要求,引導企業加強環保管理。(2)實施綠色建筑評價體系,鼓勵企業采用綠色建筑技術,提高建筑環保水平。3.3.26技術支持(1)推廣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優化建筑設計,降低建筑能耗。(2)選用環保材料,減少建筑污染物的排放。(3)提高施工技術水平,減少施工過程中的環境污染。(4)引入先進的環保監測設備,實時監控建筑項目環保指標。3.3.27監管措施(1)建立健全建筑環保管理制度,明確各部門職責,保證環保要求的落實。(2)加強建筑項目環保監管,對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建筑項目進行處罰。(3)定期對建筑企業進行環保培訓,提高企業環保管理水平。3.3.28宣傳教育(1)加強環保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建筑環保的認識。(2)開展建筑環保主題活動,引導企業積極參與環保工作。(3)利用媒體、網絡等渠道,宣傳建筑環保成果,營造良好的環保氛圍。3.3.29社會監督(1)鼓勵公眾參與建筑環保監督,建立舉報制度,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查處。(2)加強與環保組織、行業協會等合作,共同推進建筑環保工作。(3)定期發布建筑環保信息,接受社會監督。第七章建筑廢棄物處理與利用第一節建筑廢棄物分類與處理3.3.30建筑廢棄物的定義及分類(1)定義建筑廢棄物是指在建筑、拆除、裝修、維修等過程中產生的各類廢棄物,包括建筑材料廢棄物、建筑垃圾、施工廢棄物等。(2)分類建筑廢棄物可分為以下幾類:(1)建筑材料廢棄物:主要包括磚、瓦、石、混凝土、砂漿等建筑材料。(2)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廢金屬、廢塑料、廢木材、廢玻璃、廢紙等。(3)施工廢棄物:主要包括廢模板、廢腳手架、廢鋼筋、廢水泥等。3.3.31建筑廢棄物的處理方法(1)分類收集在施工現場設置分類收集點,將建筑廢棄物按照不同種類進行分類存放,便于后續處理和利用。(2)現場處理對于部分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廢棄物,如廢金屬、廢塑料等,可在現場進行資源化利用,如廢金屬可進行回收,廢塑料可進行熔煉等。(3)集中處理對于不能現場處理的建筑廢棄物,應送往專門的廢棄物處理設施進行集中處理,如廢混凝土、廢磚瓦等。(4)填埋處理對于無法進行資源化利用的建筑廢棄物,應按照國家有關要求進行安全填埋。第二節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3.3.32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義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是指將建筑廢棄物經過技術處理后,使其成為可再利用的資源,實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具有以下意義:(1)減少環境污染:通過資源化利用,減少建筑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2)節約資源:將廢棄物轉化為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資源消耗。(3)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是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推動循環經濟發展。3.3.33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1)廢混凝土資源化利用技術廢混凝土經過破碎、篩分、清洗等工藝處理,可制備成再生混凝土、再生磚等建筑材料。(2)廢磚瓦資源化利用技術廢磚瓦經過破碎、篩分等工藝處理,可制備成再生磚、路面基層材料等。(3)廢木材資源化利用技術廢木材經過破碎、壓縮等工藝處理,可制備成生物質顆粒、木質纖維素等。(4)廢塑料資源化利用技術廢塑料經過熔煉、造粒等工藝處理,可制備成塑料制品、復合材料等。3.3.34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政策及措施(1)政策支持:國家及地方應加大對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如稅收優惠、補貼等。(2)技術研發:鼓勵企業、科研機構開展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發,提高資源化利用技術水平。(3)宣傳教育:加強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環保意識,促進社會參與。(4)監督管理:建立健全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監管體系,保證廢棄物處理與利用過程的合法、合規。第八章建筑綠色建材應用第一節綠色建材的定義與分類3.3.35綠色建材的定義綠色建材,又稱生態建材、環保建材,是指在原料采集、生產加工、使用過程以及廢棄物處理等環節,對環境產生較小影響,且具有節能、減排、環保等特性的建筑材料。綠色建材旨在實現建筑材料的生產、使用和廢棄過程中的環境友好性,以降低建筑行業對環境的負擔。3.3.36綠色建材的分類(1)節能型綠色建材節能型綠色建材主要包括保溫隔熱材料、節能玻璃、節能型門窗等。這類材料在建筑物的保溫、隔熱、采光等方面具有優異功能,有助于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2)環保型綠色建材環保型綠色建材主要包括無毒、無害、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的建筑材料,如環保型涂料、環保型膠粘劑等。這類材料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影響較小。(3)再生型綠色建材再生型綠色建材是指利用廢棄物、廢渣等資源,經過再加工、再生利用的建筑材料,如再生混凝土、再生磚等。這類材料有助于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提高資源利用率。(4)生態型綠色建材生態型綠色建材主要包括綠色植物、綠色屋頂、綠色墻體等,這類材料在建筑物中起到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空氣質量的作用。第二節綠色建材的應用技術3.3.37綠色建材的選擇原則(1)符合國家相關法規和標準要求;(2)具有良好的環保功能,對環境和人體健康影響較??;(3)具有較高的資源利用率,有利于減少廢棄物產生;(4)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降低建筑成本;(5)符合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美觀要求。3.3.38綠色建材的應用技術(1)保溫隔熱技術在建筑物的外墻、屋面等部位采用保溫隔熱材料,如擠塑聚苯板、巖棉板等,提高建筑物的保溫隔熱功能,降低能源消耗。(2)節能型門窗技術選用節能型門窗,如雙層玻璃、LowE玻璃等,提高門窗的保溫隔熱功能,減少空調能耗。(3)環保型涂料技術選用環保型涂料,如水性涂料、粉末涂料等,降低涂料中的VOC排放,改善室內空氣質量。(4)再生混凝土技術利用廢棄物、廢渣等資源制備再生混凝土,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建筑成本。(5)綠色屋頂技術在建筑物的屋頂種植綠色植物,提高建筑物的生態環境效益,改善城市熱島效應。(6)綠色墻體技術在建筑物的外墻種植綠色植物,提高建筑物的生態環境效益,降低建筑物的能耗。(7)綠色建材的評價與認證建立綠色建材評價體系,對綠色建材進行評價和認證,引導市場消費,促進綠色建材的廣泛應用。第九章建筑節能與環保政策法規第一節國內外建筑節能政策法規概述建筑節能作為全球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國均對此給予了高度重視。在國際上,建筑節能政策法規的發展較早,以應對能源危機和氣候變化等問題。國外建筑節能政策法規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能源效率標準:各國根據自身能源狀況和建筑特點,制定了相應的建筑節能標準,如美國的LEED、英國的BREEAM、德國的DGNB等。(2)引導與激勵政策:為推動建筑節能發展,各國采取了多種激勵措施,如稅收優惠、補貼、貸款等。(3)法律法規:許多國家通過立法手段,明確了建筑節能的目標、要求和責任主體,如美國的《能源政策法案》、英國的《氣候變化法案》等。(4)國際合作:為推動全球建筑節能發展,各國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如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國際能源署等。我國建筑節能政策法規發展較晚,但近年來取得了顯著成果。以下是我國建筑節能政策法規的概述:(1)法律法規:我國制定了《節約能源法》、《建筑節能條例》等法律法規,明確了建筑節能的目標、要求和責任主體。(2)能源效率標準:我國發布了《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等標準,對建筑節能提出了具體要求。(3)引導與激勵政策:我國采取了稅收優惠、補貼、貸款等多種激勵措施,推動建筑節能發展。(4)地方政策: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相應的建筑節能政策法規,如北京市的《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上海市的《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條例》等。第二節政策法規在建筑節能與環保中的應用政策法規在建筑節能與環保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設計階段:政策法規對建筑節能設計提出了明確要求,如建筑圍護結構的熱工功能、建筑設備能效等。設計單位在項目設計過程中,需遵循相關政策法規,保證建筑節能效果。(2)施工階段:政策法規對建筑節能施工進行了規范,如施工過程中的能源管理、建筑材料的使用等。施工單位需按照政策法規要求,保證施工質量。(3)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混凝土路面熱天施工方案
- 梧州職業學院《行草創作(3)》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地貌與第四紀地質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藝術學院《建設項目投資與融資》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數字化施工方案
- 江蘇師范大學《秘書從業技能訓練》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外國語大學《播音學(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凈化彩鋼板施工方案
- 脫硫塔平臺施工方案范本
- 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河北醫家學術思想與臨床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無人機租賃合同
- 軍事理論(2024年版)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YS-T 5226-2016水質分析規程
- 國開2024年秋《生產與運作管理》形成性考核1-4答案
- 國家病案質控死亡病例自查表
- 2024年江蘇省無錫市天一實驗學校中考英語押題試卷含答案
- DB3305-T 57-2018幸福鄰里中心建設與服務管理規范
- AIGC基礎與應用全套教學課件
- 9.1.3二項分布(解析版)
- 神經生長因子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
- 國有企業采購管理規范 T/CFLP 0027-2020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